孟子讲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儒家讲正气,文天祥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行。”医学讲和邪气辩证的正气,讲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素问》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道家也讲有道有德,讲修道必先修德。看起来正气这个词是儒家后借的。从道家看,儒道医之正,其实是相通的。如果一个人德性不好,心性不好,做坏事亏心事,即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久必恐惧担忧,则气脉不和,信息紊乱。没有儒家的正气做基础,道也没法修,病也不离身。 https://t.cn/R2WxQOQ

鞑靼罕

人无情则空 人无义则虚

人无心则死 人无度则狭

人无信不立 人无恩不威

人无威不济 人无道不通

人无术不久 人无德不旺

德广者有福 道高者有禄

体健者有寿 心宽者体胖

有道无德邪 有德无道魔

有道有德本 有情有义真

无道无德衰 无情无义寡

老子章三十八章上德不德
自三十八章開始,是《老子》下篇,又名“下經”,整個連起來,上經講“道”,勉強給它一個範圍,是講“道之體”,講“道”的根本。下經講“德”,“德”是講用,在古代文學上解釋“德”為“得”,好像一個東西得到手裡,所以是“德者得也”。現代的名詞是說其成果、效用。

下經開始講“德”,就是講“道”的用,以及它的現象。下面很多的話,看起來是一樣,仔細研究起來,有很大的差別。因為上經講“體”,下經講“用”。舊的觀念說,上經講“道”,下經講“德”。所以,同樣的字句,從“道”的角度看,與“德”的角度看是不同的。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礼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上德下德 上仁上義上礼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真正上品的道德,以現在觀念而言,就是說一個真正有道德的人,一個大善人,並不以為善是了不起的好事,他做善事,只是他的普通行為,表面看不出是在做善事。如果讓人看得出他是“善人”,是在做道德的事,這已經差太遠了。

上古的文化,對於道德的行為,始終注重四個字,就是“陰功積德”。主張做好事要“陰”的一面,不是“陽”的一面,要使人看不見;為別人做了好事,別人並不知道,幫助了別人,受幫助的人也不知道。這就是陰德,這也就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以老子的觀念來看,所謂 “下德”,是不上品的道德。“不失德”就是已經被人看出來 的德行,那是著了相,所以是“下德”。依佛家來講,“著 相”就不高明了,《金剛經》也是叫我們不著相。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這句話是解釋上品的道德行為,是說做了善事,看不出來他在做善事。“上德無為”是說上 德的作用,是合於形而上的道體;“而無以為”是說他在作 用的時候,是自然的,不會給人看出來,沒有一個目標,也是很輕松地把一件事做了。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等而下的“下德”,就差一點了,是有所作而有所為的,看起來孜孜為善,人人知道他是好人,又做好事。這是劃分“上德”與“下德”的原則標準。

下面解釋“德”字的無為,繼續說到“仁”。“上仁為之而無以為”,這個“仁”字的說法,與“德”字一樣,如果重複起來,亦有四句,這就不重複了。“仁”字之後就是“義”,“上義為之,而有以為”,解釋這句話,與前面相同:上品的仁義,是看不出仁義,看得出來所做是仁義的事,已經差得多了,所以那是假貨,伪造的假藥。

“上礼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仁”、“義”過了就是“礼”,真正的“礼”並不是代表礼貌,礼貌是中國文化“礼”的一種,“礼”字是我們國家民族文化的根本之一。中華民族被稱為“礼義之邦”,並不是說中國人看到人就作揖叩頭才叫作礼,那只是礼仪、礼貌。真正的“礼”是高度的文化,以現在的觀念而言,文化包括一切精神文明、物質文明、歷史文化,乃至個人做人做事的原則規律等等,所謂政治、軍事、教育、經濟、社會等等一切都包括在內,這都是“礼”。

老子說,“上礼為之”,真正的“大礼”,所注重的文化究竟是什麼?那是形而上的基礎,那個最高處“而莫之應”,那是看不出形態的。所以,我們中國自己認為文化衰微的時候,會給自己粉飾門面,去把老子這句話解釋成我們的文化沒有衰微,“莫之應”,只是你們看不出來而已!

其實,真正的“礼”,看不出“礼”的作用,普通的人更是不懂,所以“攘臂而扔之”,膀子一舉就把它丟掉了。大礼看起來好像是礼一樣,其實真正的礼貌,在鄉下偏僻的地方可以看到,人們表示歡迎的方法,不懂得叩頭作揖,更不懂得握手鞠躬,只要一看到人就叫:“哦!客人來了!”這就是礼。可是我們都市中講究礼貌的人,看到這種礼“攘臂而扔之”,揮手丟之,認為鄉下人沒有受過教育,不懂礼貌。其實,那才是對的,那是至誠自然的礼。甚至他只說一聲:“嘿!你來了!”真不曉得有多麼親切!那是真正的礼。只不過我們在都市社會搞慣了,看到這個情境“攘臂而扔之”,覺得自己倒霉,碰到這個沒有教養的人。這都是因為我們不真正懂得礼的原故。

這一篇文字雖然很淺,意義卻頗深,因為老子講到了道、德、仁、義、礼等五個階段。上經已經講過了“道”,這裡不再講了。這一篇他究竟說些什麼呢?這與《易經》的《係傳》一樣,就是一篇人類文化進化史的描述,也可以說是對人類文化進化史的感叹。嚴格地說,他是感叹人類文化的退步。站在東方道德文化的立場來看,乃至以西方宗教文化的道德角度來看,人類沒有進步,只有退步;也就是,物質文明是越來越進步,精神道德的文明越來越退步,越衰弱。假使我們不仔細留意去讀,會覺得老子這些文章沒有什麼道理,何必啰唆!實際上,這裡《老子》所說的,等於《礼運·大同篇》孔子感叹人類文明的退化一樣。

德仁義礼失後該若何
“故失道而後德”,上古的人個個有道,只要講到道,大家都是有道之士。時代嚮前,“道”漸行消失,才產生了“德”,用“德”作為行為的標準。“失德而後仁”,時代更嚮前走,到孔子的階段,拼命提倡“仁”。到了孟子戰國時代,“仁”又靠不住了,又提倡“義”。每個時代產生的思想主張,所表達、號召的都不同,所以說,“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礼”。到了“礼”這個階段,包括有了法制,“礼”與“法”是連在一起的,因為社會人心壞了,所以在文化教養方面,希望個個有“礼”。

“礼”是屬於教化方面的,教育亦難成功,人長大後進入社會,競爭使彼此相互傷害。所以,只好構成法律,就是“礼”而後有“法”,“法”沒有效用之後而有“刑”,不守法的人,只好把他抓來用刑了。若連刑都不起警嚇作用時,那就無法講了。所以說,老子這裡是一種感叹。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在老子的時代,社會已經退步到提倡“礼”的階段。我們要如何讀老子的書呢?我們看人類社會,整個世界科學文明的發展,在工商業發達的國家,教育跟著也普及了。照說,教育越普及,人應該越好啊!可是,事實上天下思想反而越亂,社會的犯罪行為越多。反轉來看鄉野的地方,鄉野之人沒有受過教育,他卻不敢犯罪,行為比較朴實。所以說,人類缺乏忠信才需要“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一生從事教育的,深深感覺到所謂教育,不知究竟是過還是功,教育的確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人讀書是為了多得知識,不過,是有知識好呢?還是沒有知識好?在我個人來說,現在深深感到,當年如果不讀書,現在不曉得多舒服!很後悔自己年少的時候,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不去學耕田?春天種田多舒服啊!知識越多痛苦越深,學問越渊博煩恼越大。所以很多人對道德學問的觀念極為擔忧,不但忧國忧民,學了佛的人,還要擔忧眾生。你說,這個知識對我們有好處嗎?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前識”就是預知,等於西方宗教說的“先知”,東方稱之謂“神通”,也就是未卜先知。一個人坐在那裡打坐,希望能曉得明天的事,曉得前世的事,可是老子說:“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有了神通的人,最後家也丟了,都變成了精神病。不要以為有神通就有好處,其實有了神通,智慧越大,痛苦越大;沒有智慧的人,還只是擔忧明天怎麼吃飯;有了智慧的人,要擔忧未來的世界怎麼變,又要忧愁社會怎麼變,也就是擔心這芸芸眾生要怎麼變。自己肚子都度不了,還要度眾生,這就是“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從老子這個論點看來,他好像是一個笨人,而且越來越笨。但是,不必驟下斷語,再看他下面的說法。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老子說真正的大丈夫,走實在的路子,只有修道。道是什麼?無為。依照佛家來講,就是“萬缘放下”,大丈夫不走微末的路子,要走實在的路子。“道”就是把所有的知識,一切統統丟開了,聪明智慧都丟掉,回歸到朴實無華。“去彼取此”,去掉那些外表的華丽知識,找回自己生命本來的朴實。老子的榜樣是什麼呢?就是“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回歸到在媽媽懷抱時期那個狀態,什麼都不知道。你罵他時是笑笑,那多好啊!罵與贊揚都差不多,沒有分別。牛奶與剩菜混在一起,他也不分別,那都是“朴”,回到那個朴實的身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其次是他其实算数方面有贡献,大家只知道关公重情重义,讲信义,却不知道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非常的有算数头脑,据说算盘就是关羽发明的。第一个是义,大家都知道关羽重情
  • #家寻宝贝#寻找1998年出生2002年失踪广东省吴川市梅菉镇岑佳钰(女)。后椎处有不明显胎记。圆脸,大眼睛,眉毛较黑。当年母亲李美龙因超生被带走,父亲岑职东去
  • 我笑的时候,是我的表情,不是我的情绪,我害怕把悲伤带给身边的人,所以一直强颜欢笑,可是我真的开心吗?我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正常思考是什么感觉我都快忘记了,看见
  • ”熟悉鹿道森的朋友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鹿道森平时是个温暖阳光的男孩,虽然他偶尔在朋友圈发泄情绪,但从未向他透露过自己有抑郁症的倾向。更多人讲到了自己曾在
  • 随着身体温度变化而变色的技术是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研发出来的,普通的衣服是先染布,再做衣服,他却可以先做衣服再染色,而且任何材质的衣服都能染上颜色,还有把防水
  • 三月咁耐未見老闆,新學期第一次組會終於見到,鹹淡正啱嘅雞湯令到我對今後嘅工作生活又重拾信心。若果可以搵到一份好當成樂趣嘅工,即時加班加點都可獲取快樂。
  • 所有喂过猪的知青都把它当宠儿来对待,它也是我的宠儿——因为它只对知青好,容许他们走到三米之内,要是别的人,它早就跑了。手术后,经过近三个月的自然修复,原来的我已
  • 恐怕先不谈双不双标,而是连这个人可能都不可能出现在街上吧…可是法国同样也是八列强之一啊……简洁明了又非常实用的50条识人技巧,让你快速看透一个人 01 快人快语
  • 刚开始时,我曾以为所谓的好品质,靠的是人品爆棚,毕竟大家的种植方法都大同小异。开网店的客户不止一次来跟我说,奇怪了跟你拿的货回去都不会烂,去某个曾经上过央视的多
  • 谁才是我的精神支柱,谁才能助我走出这烦恼的困境。稚子初心已被时光磨得只剩下一点点,只剩下一点点...开始越来越自私,只想在有限的时空里,好好爱自己,保护爱自己的
  • #人生与感悟# #人生感悟语录#生活虽然普普通通,但也乐在其中人的一生不长不短下一秒发生什么我们也不会知道每个人命运中的劫难都是成长,无声的安排就是最好的安排,
  • 我好自私,我竟然想让我姐永远都不结婚,只是我姐,我也从来没意识到过我对我姐的感情有这么深,可以让我在一下午和一晚上的时间里都缓不过来。这几年,我们的话题都局限在
  • 片寄凉太 ins更新✨様々な気持ちや考えが溢れてしまって何から言えばいいのかわかりません でもそれは"その時"を噛み締めてやっと感じられるも
  • 六、心通,神通变化,出入自如,洞鉴十方众生,知他心内隐微之事,他虽意念未起,了了先知,他虽意念未萌,了了先觉。道生一二三,三生万物,因此,得道的智慧,其用途也是
  • 不过,因为我想他对我诚实,所以我也得对他那样”她又问:“那他在那边不会骗你?万一他骗我,因为我一直很诚实所以我有资格骂他”她的眼神有点搞不懂我,说:“好吧~”可
  • 会员放“价”三天,赶快来购!电话:400-888-5030 扫二维码可下载阳光孩岛手机APP商城,注册成为海口阳光孩岛会员购物更优惠。
  • 设计师以这颗主石来象征被暴雨云遮没的太阳,上方延伸出层叠的光束,交替运用蓝宝石、粉色尖晶石、缟玛瑙、钻石和镜面抛光黄金,让人联想到骤雨初至时的气象万千之景。设计
  • 我还是觉得,就像一个人不能同时给两个女生撑伞,不能同时吃两个女生做的饭那样,一件事情不能同时给两个女生分享。本来以为是奇奇怪怪的快递拿回来都没拆[委屈]被小葵宝
  • 如果爱对你们说什么,你们只管相信他(她) 即使他的声音惊扰了你们的梦,犹如北风将园林吹的花木凋零。 那么,你们最好遮盖起自己的裸体,逃离爱的打谷场, 走向一个
  • 有些事,不需要理由,亦不需要缘由,却会让你在某一个既定的时刻义无反顾;有些人,不说再见,亦不说永远,却注定了要在一辈子的山河岁月里,沦陷……无论这世间的风云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