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市场,播种“绿色” 解锁企业的双碳密码】
  有这样一句话,“无论你想或不想,‘碳’都在排放。”

  碳排放伴随人们的衣食住行,可谓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副产品”。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事关生产和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事关每一个个体,没有局外人。

  近日,天津港保税区企业临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联合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投资的全市首个加氢母站建成投用,年产能1600吨,将为滨海新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提供氢能保障。天津石化也围绕“清洁能源替代”这一课题开展技术攻关,将打通燃料电池氢气生产全流程,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眼下像这样布局“双碳”赛道的企业不在少数,它们正“奔向”市场,播种那一抹珍贵的“绿色”。那么,从认识到行动,有哪些文章可做?为什么要推进碳中和?降碳会带来哪些改变?连日来,记者采访了多位行业研究人员,为您“解锁”答案。

  破局突围 做好“加减法”

  “双碳”一词的诞生,要从全球变暖说起。

  像是煤、石油、天然气等,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它们排放到空气中,让空气更保暖,进入大气层,就像给地球穿了好几层加厚保暖衣,使地球的气温开始升高。因此,这类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由于其中含有碳元素,这种排放又叫碳排放。那为什么要控制全球变暖呢?它会导致极端天气频发、海平面上升等,影响全球经济发展,以及全人类生命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所谓碳达峰是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二氧化碳“零排放”。于国于民,“双碳”势在必行。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副总经理林翊表示,实施碳中和行动,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首先要算账,找到排放源与碳汇,做好“加减法”: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发展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等,使排放量和吸收量相平衡;其次是要有清晰的目标与实施路径,针对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碳中和方案、保障措施与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资源坚决地推进执行;最后是鼓励技术创新与金融服务创新,发挥技术与金融工具的倍数效应,达到碳中和目标。

  “碳中和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和转型的最大动力,包括研究、开发、投资、生产,所有决策都要以碳中和为依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学工程专家金涌在一次主题演讲中说,碳中和不是别人让做的,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要从调整产业结构、改进技术、降低能耗、发挥再生能源主导作用等方面发力,鼓励全民节能,让资源循环利用。

  无疑,拥抱“双碳”时代,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能源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市将结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无废城市”等创建,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试点建设,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支持有条件的区、工业园区、企业建设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试点,打造一批国家级绿色低碳高水平示范园区,以及污染物和碳“双近零”排放标杆企业,推动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率先实现碳达峰,打造碳中和示范区。

  落地见效 政策护航

  2021年11月,《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部以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立法主旨的省级地方性法规,明确了管理体制、基本制度和绿色转型、降碳增汇的政策措施,用法治力量引导全社会践行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为有关部门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执法依据,对企业和公众参与“双碳”行动具有指引和激励作用。

  记者梳理发现,该《条例》将减碳降碳和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结合起来,强调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力求平衡碳减排与社会经济发展。其中,明确了减排降碳和增加碳汇并行推进,加强绿色港口建设;提升生态碳汇能力,推进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安全,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鼓励碳汇项目开发,发挥森林、湿地、海洋、土壤等固碳作用。此外,依托科技创新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支撑引领作用,我市推动低碳零碳负碳前沿技术研究开发,鼓励开展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的研发、示范和产业化应用。

  “进入‘双碳’时代,企业的生产方式和个人的生活方式都要转变,要实现‘绿色化’。”林翊认为,对企业来说,使用清洁能源是低碳、从事减碳技术研发是低碳、倡导节能办公也是低碳;从个人角度来说,现在线上线下有很多低碳“打卡”场景,诸如网络缴费、垃圾分类、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随手关灯、节约用水,随时随地都可以为降碳贡献力量。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刘明明表示,“双碳”目标的实现过程实际上是倒逼传统经济由高耗能、高排放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过程,从长远来看,成功转型的行业企业将大大提升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收获更好的发展前景。

  凝聚力量 全民参与

  目标已定,政策已出,要形成全社会低碳发展的共识,任重道远。这不仅需要政府扶持,还需要凝聚企业、公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发力。

  作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中新天津生态城探索“低碳—超低—近零—净零”的减碳路径,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建筑两个领域打出品牌。从矗立在蓟运河口的风力发电“大风车”,到遍布全域的风光互补路灯,再到中央大道两侧整齐排列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这里已建起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综合能源利用体系,在节约、集约、综合、循环开发利用城市资源等方面进行着有效实践。

  走进全市首个零碳建筑示范项目──生态城不动产登记中心,随处可见深灰色的光伏板,有了它,路面、屋顶、座椅,甚至垃圾桶,都能化身“电池”,为整个中心充电,年发电量达23.4万度;建筑周围还造了44口120米深的地热井,将浅层地热能和屋顶太阳能热水系统相结合,为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提供相对稳定的能源。

  何以如此“高级”?其实,中心是通过绿色产能、灵活储能、按需用能、智慧控能、高效节能的方式,对建筑能耗进行全面监测和协调,最终实现零碳运行。简单来说,绿色产能即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满足建筑用能需求;灵活储能是在光伏储能和电网储能间切换;按需用能则根据天气情况选择自然通风还是开启空调,充分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

  据测算,生态城不动产登记中心每年可节约17.2万度电,能源自给率达112%,与普通节能建筑相比,再节能45%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在环境效益上,中心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9吨,相当于植树3000棵。

  低碳社会人人共享,更应人人共建。

  记者走访生态城的居民小区发现,最普遍、利用率最高的设施就是垃圾智能分类回收箱。家住季景兰庭的居民李洋每天上班前会顺手把垃圾带下来,在回收箱前,刷卡积分、选择垃圾种类、识别二维码、投递,简单几步就能完成垃圾分类。“把贴着二维码的垃圾放入回收箱,专人收集分拣后,通过二维码自动生成积分,转入我刷的那个卡里,用积分在小区便利店换购商品,能换好多实用的日用品。”李洋说,现在孩子的积极性也很高,和她一起享受低碳生活。

  掘金市场 技术先行

  有人说,“双碳”风口下,一个千亿级的市场正在形成。舵转何方?可以肯定的是,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将发生深度改变,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共识。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专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少军认为,“要对能源进行大的‘革命’,降低传统能源消耗,把污染能源降下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不过,不能只关注节能和提效,还得大力发展新能源,实现能源替代。”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双碳”也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有委员提出,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必须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和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推进绿色能源、绿色工业、绿色消费等各环节的重大战略技术研发储备;设立跨领域综合交叉的碳中和重大科技专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全面支撑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技术体系。

  诚然,产业的变革势必“牵引”技术的创新,谁拥有新的“双碳”技术,谁就能获得通向绿色未来的“金钥匙”。

  碳中和研究所是滨海新区首个针对“双碳”成立的综合性研究机构。这里积极推进“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技术体系应用落地。碳中和研究所所长程海鹰介绍,滨海新区地处渤海湾盆地中心,石油产业发达,拥有就地捕集、封存二氧化碳的便利地理与地质条件,具备低成本技术优势,CCUS技术体系针对电力、石油等能源行业进行二氧化碳的捕集,实现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及地质封存;同时,他们还制定“零碳”乡村规划与建设方案,研发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关键技术,形成装备研发及产业化推广应用体系。

  “双碳”需要多元化、更高承载力的新技术。它们一边和政府治理、能源生产、工业制造等领域深度融合,延伸触角,催生数智油田、智慧电厂、智能车间等进入公众视野,推动清洁能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打通“点绿成金”的转化之路;另一边“联姻”低碳产业,建起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日益提高其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有专家预测,未来的经济是数字化的绿色经济、绿色化的数字经济,绿色化为数字经济导航、数字化为绿色经济赋能;未来的经济也是数字化的实体经济、实体数字化的经济,对此,应兼具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的思维,把双碳知识和数字经济知识结合起来,实现生态、经济效益的双赢。

  链接

  碳排放怎么算?

  作为“双碳”概念中出现的高频词,碳排放往往以数字的形式亮相。那究竟是怎么计算的呢?

  “以企业或团体为例,核算碳排放量有一个‘路径’:首先依据国际国内相关标准识别项目碳排放要素,确定碳盘查边界范围和排放情况,将其量化汇总后,进行数据分析,评估出相应时间、区间内的碳排放最大值。”林翊介绍,核算前要对项目进行充分的调查,这被称为“摸家底”,为的就是确定项目排放边界及对应的活动数据,精准核算出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排放量;接着,整理出碳盘查报告,交由第三方机构复查后,碳排放的数值才算“出炉”。

  一般来说,碳排放源主要包括汽油燃烧、制冷剂填充、外购电力、外购热力等要素。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创新业务部总监张顺告诉记者:“每个要素都要评估,比如灭火器,需要掌握数量、种类及使用次数;了解用油车辆活动区域、行走路线,统计油料的消耗值;对于外购电能和市政供热,应该综合建筑能耗和市政供热的标准、实际使用面积及以往运营经验。”

  前不久,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对中新天津生态城第四社区中心的碳排放情况进行了核算。依据《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及ISO14064-1:2018《组织层面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报告的规范及指南》等标准综合测算,该中心项目物业及运营管理在2021年12月10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温室气体盘查的基准年碳排放量为513吨。

【“奔向”市场,播种“绿色” 解锁企业的双碳密码】https://t.cn/A66XtFIG

  中新天津生态城房管局不动产登记中心。

  中新天津生态城房管局不动产登记中心。

  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

  中新天津生态城中部片区的首个社区中心──第四社区中心成为天津市首个“零碳”社区商业项目。

  有这样一句话,“无论你想或不想,‘碳’都在排放。”

  碳排放伴随人们的衣食住行,可谓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副产品”。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事关生产和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事关每一个个体,没有局外人。

  近日,天津港保税区企业临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联合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投资的全市首个加氢母站建成投用,年产能1600吨,将为滨海新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提供氢能保障。天津石化也围绕“清洁能源替代”这一课题开展技术攻关,将打通燃料电池氢气生产全流程,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眼下像这样布局“双碳”赛道的企业不在少数,它们正“奔向”市场,播种那一抹珍贵的“绿色”。那么,从认识到行动,有哪些文章可做?为什么要推进碳中和?降碳会带来哪些改变?连日来,记者采访了多位行业研究人员,为您“解锁”答案。

  破局突围 做好“加减法”

  “双碳”一词的诞生,要从全球变暖说起。

  像是煤、石油、天然气等,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它们排放到空气中,让空气更保暖,进入大气层,就像给地球穿了好几层加厚保暖衣,使地球的气温开始升高。因此,这类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由于其中含有碳元素,这种排放又叫碳排放。那为什么要控制全球变暖呢?它会导致极端天气频发、海平面上升等,影响全球经济发展,以及全人类生命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所谓碳达峰是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二氧化碳“零排放”。于国于民,“双碳”势在必行。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副总经理林翊表示,实施碳中和行动,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首先要算账,找到排放源与碳汇,做好“加减法”: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发展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等,使排放量和吸收量相平衡;其次是要有清晰的目标与实施路径,针对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碳中和方案、保障措施与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资源坚决地推进执行;最后是鼓励技术创新与金融服务创新,发挥技术与金融工具的倍数效应,达到碳中和目标。

  “碳中和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和转型的最大动力,包括研究、开发、投资、生产,所有决策都要以碳中和为依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学工程专家金涌在一次主题演讲中说,碳中和不是别人让做的,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要从调整产业结构、改进技术、降低能耗、发挥再生能源主导作用等方面发力,鼓励全民节能,让资源循环利用。

  无疑,拥抱“双碳”时代,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能源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市将结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无废城市”等创建,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试点建设,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支持有条件的区、工业园区、企业建设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试点,打造一批国家级绿色低碳高水平示范园区,以及污染物和碳“双近零”排放标杆企业,推动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率先实现碳达峰,打造碳中和示范区。

  落地见效 政策护航

  2021年11月,《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部以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立法主旨的省级地方性法规,明确了管理体制、基本制度和绿色转型、降碳增汇的政策措施,用法治力量引导全社会践行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为有关部门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执法依据,对企业和公众参与“双碳”行动具有指引和激励作用。

  记者梳理发现,该《条例》将减碳降碳和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结合起来,强调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力求平衡碳减排与社会经济发展。其中,明确了减排降碳和增加碳汇并行推进,加强绿色港口建设;提升生态碳汇能力,推进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安全,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鼓励碳汇项目开发,发挥森林、湿地、海洋、土壤等固碳作用。此外,依托科技创新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支撑引领作用,我市推动低碳零碳负碳前沿技术研究开发,鼓励开展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的研发、示范和产业化应用。

  “进入‘双碳’时代,企业的生产方式和个人的生活方式都要转变,要实现‘绿色化’。”林翊认为,对企业来说,使用清洁能源是低碳、从事减碳技术研发是低碳、倡导节能办公也是低碳;从个人角度来说,现在线上线下有很多低碳“打卡”场景,诸如网络缴费、垃圾分类、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随手关灯、节约用水,随时随地都可以为降碳贡献力量。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刘明明表示,“双碳”目标的实现过程实际上是倒逼传统经济由高耗能、高排放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过程,从长远来看,成功转型的行业企业将大大提升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收获更好的发展前景。

   凝聚力量 全民参与

  目标已定,政策已出,要形成全社会低碳发展的共识,任重道远。这不仅需要政府扶持,还需要凝聚企业、公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发力。

  作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中新天津生态城探索“低碳—超低—近零—净零”的减碳路径,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建筑两个领域打出品牌。从矗立在蓟运河口的风力发电“大风车”,到遍布全域的风光互补路灯,再到中央大道两侧整齐排列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这里已建起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综合能源利用体系,在节约、集约、综合、循环开发利用城市资源等方面进行着有效实践。

  走进全市首个零碳建筑示范项目──生态城不动产登记中心,随处可见深灰色的光伏板,有了它,路面、屋顶、座椅,甚至垃圾桶,都能化身“电池”,为整个中心充电,年发电量达23.4万度;建筑周围还造了44口120米深的地热井,将浅层地热能和屋顶太阳能热水系统相结合,为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提供相对稳定的能源。

  何以如此“高级”?其实,中心是通过绿色产能、灵活储能、按需用能、智慧控能、高效节能的方式,对建筑能耗进行全面监测和协调,最终实现零碳运行。简单来说,绿色产能即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满足建筑用能需求;灵活储能是在光伏储能和电网储能间切换;按需用能则根据天气情况选择自然通风还是开启空调,充分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

  据测算,生态城不动产登记中心每年可节约17.2万度电,能源自给率达112%,与普通节能建筑相比,再节能45%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在环境效益上,中心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9吨,相当于植树3000棵。

  低碳社会人人共享,更应人人共建。

  记者走访生态城的居民小区发现,最普遍、利用率最高的设施就是垃圾智能分类回收箱。家住季景兰庭的居民李洋每天上班前会顺手把垃圾带下来,在回收箱前,刷卡积分、选择垃圾种类、识别二维码、投递,简单几步就能完成垃圾分类。“把贴着二维码的垃圾放入回收箱,专人收集分拣后,通过二维码自动生成积分,转入我刷的那个卡里,用积分在小区便利店换购商品,能换好多实用的日用品。”李洋说,现在孩子的积极性也很高,和她一起享受低碳生活。

   掘金市场 技术先行

  有人说,“双碳”风口下,一个千亿级的市场正在形成。舵转何方?可以肯定的是,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将发生深度改变,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共识。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专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少军认为,“要对能源进行大的‘革命’,降低传统能源消耗,把污染能源降下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不过,不能只关注节能和提效,还得大力发展新能源,实现能源替代。”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双碳”也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有委员提出,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必须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和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推进绿色能源、绿色工业、绿色消费等各环节的重大战略技术研发储备;设立跨领域综合交叉的碳中和重大科技专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全面支撑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技术体系。

  诚然,产业的变革势必“牵引”技术的创新,谁拥有新的“双碳”技术,谁就能获得通向绿色未来的“金钥匙”。

  碳中和研究所是滨海新区首个针对“双碳”成立的综合性研究机构。这里积极推进“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技术体系应用落地。碳中和研究所所长程海鹰介绍,滨海新区地处渤海湾盆地中心,石油产业发达,拥有就地捕集、封存二氧化碳的便利地理与地质条件,具备低成本技术优势,CCUS技术体系针对电力、石油等能源行业进行二氧化碳的捕集,实现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及地质封存;同时,他们还制定“零碳”乡村规划与建设方案,研发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关键技术,形成装备研发及产业化推广应用体系。

  “双碳”需要多元化、更高承载力的新技术。它们一边和政府治理、能源生产、工业制造等领域深度融合,延伸触角,催生数智油田、智慧电厂、智能车间等进入公众视野,推动清洁能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打通“点绿成金”的转化之路;另一边“联姻”低碳产业,建起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日益提高其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有专家预测,未来的经济是数字化的绿色经济、绿色化的数字经济,绿色化为数字经济导航、数字化为绿色经济赋能;未来的经济也是数字化的实体经济、实体数字化的经济,对此,应兼具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的思维,把双碳知识和数字经济知识结合起来,实现生态、经济效益的双赢。

    链接

    碳排放怎么算?

  作为“双碳”概念中出现的高频词,碳排放往往以数字的形式亮相。那究竟是怎么计算的呢?

  “以企业或团体为例,核算碳排放量有一个‘路径’:首先依据国际国内相关标准识别项目碳排放要素,确定碳盘查边界范围和排放情况,将其量化汇总后,进行数据分析,评估出相应时间、区间内的碳排放最大值。”林翊介绍,核算前要对项目进行充分的调查,这被称为“摸家底”,为的就是确定项目排放边界及对应的活动数据,精准核算出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排放量;接着,整理出碳盘查报告,交由第三方机构复查后,碳排放的数值才算“出炉”。

  一般来说,碳排放源主要包括汽油燃烧、制冷剂填充、外购电力、外购热力等要素。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创新业务部总监张顺告诉记者:“每个要素都要评估,比如灭火器,需要掌握数量、种类及使用次数;了解用油车辆活动区域、行走路线,统计油料的消耗值;对于外购电能和市政供热,应该综合建筑能耗和市政供热的标准、实际使用面积及以往运营经验。”

  前不久,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对中新天津生态城第四社区中心的碳排放情况进行了核算。依据《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及ISO14064-1:2018《组织层面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报告的规范及指南》等标准综合测算,该中心项目物业及运营管理在2021年12月10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温室气体盘查的基准年碳排放量为513吨。

来源:天津日报

阁夜
唐.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岁末时节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夔州霜雪停了的寒冬夜晚,雪光映照下,明朗如昼。
破晓时军营中鼓角声更显得悲壮凄凉,银河倒映江面,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
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渔夫樵子不时在夜深传来“ 夷歌”之声。
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最终也成了黄土中的枯骨;人事与音书,都只能任其寂寞了。

注释
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季日短。景:通“影”,日光。
霁(jì):雪停。
五更鼓角: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
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星河:银河,这里泛指天上的群星。
野哭: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战伐:崔旰(gàn)之乱。
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卧龙:指诸葛亮。《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跃马:指公孙述。字子阳,扶风人。西汉末年,天下大乱,他凭蜀地险要,自立为天子,号“白帝”。这里用晋代左思《蜀都赋》中“公孙跃马而称帝”之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提到。这句是贤人和愚人终成黄土之意。
人事:指交游。
音书:指亲朋间的慰藉。漫:徒然、白白的。

首联点明时间和天气,“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上半联是说,又到了一年将暮的时候,冬日里昼短夜长,让人觉得时光荏苒,仿佛一天很快就过完了;下半联笔锋一转,写广阔的霜雪,将视线转到了更加宏大且抽象的景象中,让人感到一种天涯沦落的寂寥感,这正是杜甫此时的心境。诗人面对凄凉悲怆的岁暮夜景,在寒风中等待着新的一年的到来,只不过太沉重、低沉些了。



颔联继续承接夜景而发,写诗人在夜晚的所见所闻,“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诗人先以声音入手,写五更鼓声,古代军中的鼓作用很大,不仅能够报时,还能够配合号角发布军令,冬日的夜晚更见寂寥,所以鼓声听来更加沉闷,五更之时,正是天色将明未明,这个时候的号角和鼓声,更显得悲壮感人,杜甫能够在此听到鼓声,暗示了夔州一带并不太平,军队活动频繁,这就更增添了一番悲壮。

而在鼓声之后,杜甫接着写星河满天的景象,堪称奇对,岁暮风雪之后的天空显得更加澄澈,黎明前天空中的群星更加参差璀璨,映照在三峡之上,好像漂浮在江流中,摇曳不定,堪称壮观!后人评价这一句,用“伟丽”二字,可以说是非常形象了。



颔联的妙处,在于诗人将对时局的关心和三峡壮美的夜景有机结合起来,绘声绘色且不着痕迹地为我们表现了出来,并能带给人一种苍凉辽阔、悲壮无比的情怀,让人印象深刻之极。

颈联“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写佛晓时的景象,因为战鼓声起,战斗将要打响,所以引起了千家万户的恸哭声,这哀声传遍四野,何其凄惨!夔州本是少数民族杂居之地,杜甫客居此处,当地的渔樵土人时不时传来阵阵“夷歌”,与千家万户的恸哭声一起,传到杜甫的耳中,更增数倍的悲壮感,也让晚年的诗圣更加伤感。



因此末尾引出诗人的无限感慨,“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天色大亮,诗人极目远眺,隐约中看到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东南的白帝庙,诸葛亮、公孙述之流的英雄人物,在蜀地建立了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堪称英雄也,但他们如今在何方?不过是一抔黄土、一堆枯骨、一段故事罢了!可见人世间的一切,如佛家所言终归无常,最终都归于尘土,只好任其寂寞,如古代的英雄志士,也不过是寂寞身后事,那么此时诗人的孤独,又算得上什么呢?

俗云“哀莫大于心死”,读杜甫尾联这两句,真有一种心如死灰的沉痛,但忧伤悲愤、低沉悲哀,只是表面现象罢了,杜甫骨子中,无疑还怀有一腔“致君尧舜”的伟大志向,但无奈现实缕缕受挫,“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才是杜甫的心情。



杜甫的这首诗,是他七言律中的典范之作,诗人通过对夜宿西阁时所见所闻的描述,将自己的所思所感蕴藉其中,从黄昏夜雪到五更鼓角,从三峡影动到人事音书,那种俯仰今古的苍凉意境和雄浑气象,仿佛将整个宇宙都囊括其中,所以,杜甫这首诗历来受到极高的评价,卢世认为此诗“意中言外,怆然有无穷之思”,明代桂天祥认为“全首悲壮慨慷,无不适意……首联雄浑动荡,卓冠千古”,胡应麟称赞此诗“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并且盛赞为七言律诗的“千秋鼻祖”,可见评价之高!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海外抗疫日记# #明明不相爱还生活了一辈子,可悲吗# 爱情本就是不对等的、往往付出越多的到最后受到的伤害也最大。但如果你有钱,你的性格是坚硬也好,是情感饱满也
  • 宝宝两周左右小便频率明显加大,要选用合适的尿不湿. 我们用的见下附图. 4,脐带的护理,不需要特别的处理,但要保持脐带处的干燥,透气,静静等待它的自然脱落. 过
  • 在读书超话看到一个书友的吐槽帖子,好奇去豆瓣看了下那本书的条目《词史》。从目录来看,是纯粹的研究“词”的学术著作,给中文系的研究生来读,可能也会读得昏昏欲睡。
  • 当你老了一定会因为没有去码头搞点薯条后悔,去山顶看日出,去大雨里跳舞,去码头搞点薯条,不要问为什么,人生没有那么多为什么,去做一个没有意义却一直想做的事,不要问
  • 加盟张庭的事业无非是想赚钱,可当一名演员同样赚得不少,陶虹即使到了50岁,颜值身材都始终在线,再加上不俗的演技,当一名演员不好吗,这步棋可真是下错了啊。7、颜丙
  • 所以,这点也是博主不确定的,希望近期有回太原14天隔离的朋友,留言说下吧,蟹蟹[话筒]博主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半天,如果有说得不准确的地方,还望各位指出,全部一字一
  • 看来咱侯会长真的忘记自己怎被踢出去了,就在让网友看看怎被踢一次好了[偷笑]还能说自己离开也真不简单,人不要脸天下无敌真不知免费刺青跟打折,怎买房买车出国[黑線]
  • 近期一些奇奇怪怪的日常放送[哇]爸爸和妹妹孩子玩的可开心(有催娃嫌疑)秋冬季节反倒是爱上了嘟嘟唇釉大熊猫的屁股真的好大,它也真的好懒又当了管长环球中心不管哪个角
  • 觉得最让人伤心的事是,打开你的微信我只能反复看我们之前的对话,而你朋友圈和微博再无更新,妹妹你在西方极乐世界过的好吗?姥姥爱抽烟,偶尔喝点酒,虽然没有活到九十九
  • 像什么闻思解义,乃至信愿真切,正念不退,一心不乱等等……对绝大多数“慢疑”深重的业障凡夫来说,这些往往都是后来的事,都是在坚持念佛、得到佛力加持之后才自然而然发
  • 周末plog来了:周六回大厂吃饭,给头妈买了个面霜,带了若干盒马新品蛋糕(她是甜食爱好者)回到家发现,头妈给我买了榴莲千层和之前觉得好喝的酸奶,所以这是双向奔赴
  • 我们所讨论的英文破折号在英语中称为Em dash(—),除此之外还有连接号En dash (–),它的长度是 Em dash 的一半,主要用于连接数字表示起止范
  • 整理了一些周杰伦的绝美歌词 ❶ 而我已经分不清,你是友情还是错过的爱情。 ❷ 从前从前有个人爱你很久,但偏偏风渐渐把距离吹得好远。 ❸ 雨下整夜,我的
  • #李东海[超话]# [心]#全世界最好的李东海# 三年前没实现的燕尾服承诺 三年后穿着一身白衣出现出门前纠结很久穿什么参加这场生日会 突然想到之前没来得及完成的
  • 真实的美好无需多加修饰,爱一个人也不需卿卿巧语,几十年如一日,白首相对,眸如秋水,欢喜如初时倾心,“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弄梅竹马,依稀如昨,才最可珍贵。青山自青
  •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雪艳、丸子、小凤、金玲都走了回老家了,丸子火速订婚的对象竟然是过年相亲的,本地谈的小老乡火速分手;玩的很嗨说不要结婚的离异小凤竟然也回老家火速二婚举行仪式了…就
  • 全维革新的产品设计、更高品质的出行体验,开创MPV产品新印象的赛那俨然成为高端家用MPV市场的成功模板,为后续市场推出的其他品牌MPV产品指引出新方向。
  • 小孩子都比较期待生日之布布篇一个星期以前布布:“麻麻,我的生日是不是快到了”(因为有提醒过他最近快生日了)我:“是呀,很快了”布布:“还有多久呀?我好希望明天就
  • ✨* *´¨ *  .· ´¸.·*´¨✨ ¸.·*¨✨ ✨ ¸✨·´ ✨¸.·’* ✨你也会成为某个人的灯光 ✩•‿• ʜᴀᴠᴇ ᴀ ɢᴏᴏᴅ ᴛɪᴍ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