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465】《法华经》设计的成佛之道三个阶段,为什么重点在会归于心性?
我们总结一下。前面是谈佛陀的设计。佛陀是怎么设计?那当然佛陀煞费苦心,佛陀又要满足我们的需求,又要把这个法拉到成佛,是很难的。从凡夫角度来说,我们看到《法华经》佛陀这样设计,我们成佛之道有三个阶段:第一个,开始于因缘;第二个,会归于心性;第三个,圆满于菩提。
我们先解释一下,为什么开始于因缘?每一个人开始学佛,他没有选择性,都是因缘。就是这个人过去生跟什么有缘。所以你第一个遇到的法门……可能你现在已经不在这个团体了,也可能离开了这个法,你现在转到其他的因缘,但是你第一个法一定是因缘招感的。每一个人都是颠倒妄想学佛的,而那个引导你去碰到这个团体、碰到这个法门的,只有一句话就讲完了:因缘力故。过去生跟你有缘!那没关系,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第二阶段,你怎么样把这个法门会归心性。这关键了,让你真实地安住。否则,这个法门操作起来,你只是活在因缘的信仰、过去的一点道心,你迟早会进入困境的。所以你一定要把它生起理观的智慧,就是《法华经》所说的,你一开始遇到的是一个念佛法门、遇到的是一个持戒法门,或其他什么法门,都没有关系,那是你过去的因缘。你过去的因缘遇到以后,你如果没有理观的智慧来开展它,那你就陷入了法门的限制了。如果你今天没有理观的智慧,那就是法门在带动你,不是你在带动法门,那你就会塑造成布施的相貌、持戒的相貌、念佛的相貌。如果你今天是理观来带动法门,那就不一样了,那叫一个菩提的相貌。你只有一个相貌,不管你修什么法门,都是成就佛道。所以佛法就是这样子了,起初的修行是来自于因缘;中间来自于理观;你有理观以后,你就能够趋向佛道。
【466】为什么只要你理观到位,所修的是佛陀说的法,这个法就一定可以让你成佛?
所以你不要再抱怨你修什么法门是什么问题了。同样一句佛号,有人会把这个佛号念到生天,有些人会把佛号念到三恶道去,有些人把佛号念到极乐世界还继续成佛。关键不是那一辆车子有多好,关键是车子前面那一头牛是不是进入状况了。那个牛有问题,不是车子有问题,就是《法华经》说的。当然,你今天如果遇到的不是佛法,那另当别论了。我们说的一切法都是成佛之道,是某一尊佛出世以后说的法才算。如果你今天是学外道,那就不是成佛之道,那我们就不敢讲了。你这个法是佛陀亲口说的,只要你的理观到位,这个法一定可以让你成佛,一定的!不管你修什么法,因为它一开始设计就是通往佛道的。
当然,如果我们没有准备好,那可能会“近果说差别”,可能会落入一种差别的因缘。但是也没关系,你一定会遇到其他诸佛,他会把这个事情讲清楚,让你的心态不断改变,然后再往前走。如果你早点准备好,那这个法门就没有什么差不差别,就直趣佛道。这个就是《法华经》的思想。
【467】为什么没有理观的智慧,所有的法门对你来说都是方便门,无法开显实相?
所以我们现在第一次看到,哦,佛陀的心意,佛陀是这样设计法门的!那我们是怎么操作的?
《法华经》中佛陀已经把这个法是怎么设计的讲清楚了,是这样来的,这是开权显实。不像以前的经典,佛陀说,你不要想这么多,你就听我的,你就好好修四谛,他就修十二因缘了,他修六度。所以,我们以前修这个法门,我们叫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现在才知道,哦,原来是“先以欲钩牵,再令入佛智”!佛陀知道你众生有什么欲望、有什么需求、修这个法门你容易上手。
一开始是因缘而上路,但是上去以后,最后的成败在观照。如果后半段观照没有生起来,那你就活在因缘,就落入方便,对你来说就是方便门,就没有真实相这件事情。就是说,如果你没有理观的智慧,那所有的法门对你来说都是方便门。这个法门对你的加持力就有限了,那个真实相就开显不出来。
【468】你懂这三句话,你就知道这个法门是怎么回事!
这样讲会不会有点深?有没有听得懂?开始在因缘,会归在理观,成就在佛道,就是三句话,你就知道这个法门是怎么回事。
这个地方要想一想,这个是很关键。就是说,你懂这个道理,再去操作法门,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佛陀原始设计是怎么回事,你就很清楚了,你就不只是盲目地“佛陀叫我这样做,我就这样做”了,你知道这个来龙去脉。而且不是释迦牟尼佛这样子,你来生遇到十方诸佛,他也是这样设计的:也是先满足你的需求,为实施权;最后你上路以后,那就不是需求,那就是理观了,各凭本事了。
同样一个法门,你会因为因缘而上路,但是你真正的成败就在你用什么知见。你今天用声闻的知见去念佛,你信不信,这个佛号就带你到涅槃寂静,没有带你到极乐世界。但是你在涅槃寂静的时候,会有一种力量告诉你,你要从涅槃出来,因为阿弥陀佛的佛号不是这样设计的。所以,只是说近果会产生差别,但是佛号会引导你从涅槃出来,会跟阿弥陀佛结缘,会听阿弥陀佛开示,再往前走。如果你今天有理观,你就会缩短很多的距离,你中间就不要太多休息站了。所以就是说,成佛之道,有很多人拉得很长。同样一句佛号,而有些人这个成佛之道、往生之道却拉得很长,因为你没有理观的智慧嘛!阿弥陀佛的佛号比你还着急:我有这么多功德,你都不会开显!你这没有密码,输入错误,是吧?
【469】当你的知见提升了,你所修的一切法门全部提升了!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当你的知见提升了,诸位!你所修的一切法门全部提升了,“诸法无性,尽随心转。”你不要怕法门跟不上你。我跟你讲一句实在话,你的心水平到哪里,它的法门会自动提升到那个跟你相应的地方。“法性量等虚空,众生发心自小!”所以你不要管法门,说:哦,我现在水平升高了,这个佛号是不是不够用了?不会有这种事情,你放心,够你用的。你的心是菩提心,是一心三观,这个佛号绝对不会仅仅让你往生而已。到了往生以后,它会快速地带你从初地到二地、三地……到十地。当然,你也可以说是弥陀本愿的摄受,但是你要把它开启,就是蕅益大师说的,你要跟它感应才算。你要不会操作,你的水平老是想到你快乐的问题,那阿弥陀佛也没办法,他只能给你快乐了。
所以,关键是我们是不是准备好了。刚开始学佛来自于因缘,但是你老是活在因缘,那你就完了。你老是要糖果吃!刚开始从因缘上路,但是你的理观智慧一生起,法门就各凭本事了。你是凡夫的知见,法门就给你凡夫的快乐;你是往生的知见,这个佛号就给你往生的功德;你是成佛的知见,佛号就给你成佛的功德。这个就是开权显实。“诸法无性,尽随心转。”你不要管法门够不够用,你只要提升你的智慧水平,法门会配合你的。这个就是开权显实。
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印光大師:對手淫邪淫苦口婆心的勸誡

發布:靜靜

日期:2018/4/10 13:41:00

閱讀:測速度,不顯示



提示:繁體版為簡體版的濃縮版(不含評論和相關文章),如果需要看全版,請將域名中的big5改成www即可。

 

  印光大師,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相傳是大勢至菩薩再來。大師在佛教徒中威望極高,與近代高僧虛雲、太虛、谛閒等大師均為好友,弘一大師更是拜其為師,其在當代淨土宗信眾中的地位至今無人能及。

  復孫藝民居士書

  世間聰明子弟,於情窦開時,其父母兄師不為詳示利害,以致由手淫與邪淫送命者居大半。能不即死,也成殘廢,無可成立。汝既深受其害,當常存嚴恭寅畏之心。不令一念念及女色。努力修淨土法門。久則或可強健。汝娶妻否,未娶則且待幾年再娶。已娶則與妻說明,為養身體,另室以居,相視如賓,決不可以夫妻視之。彼此互相勉勖,切勿一念及乎房事。待其身體大健後,或年一相交,季一相交。若常行房事,則又將重復舊患矣。宜與一切少年說此禍害,以培己福。(知識未開者,勿與說,已開者,當極力為說其禍害。)至於修持法則,文鈔乃為初機入道之要書,不可不看。(民廿八 八月初七)

  復徐志一居士書

  汝年尚幼,須極力注意於保身。當詳看安士書中欲海回狂,及壽康寶鑒。多有少年情欲念起,遂致手淫,此事傷身極大,切不可犯。犯則戕賊自身,污濁自心。將有用之身體,作少亡,或孱弱無所樹立之廢人。又要日日省察身心過愆,庶不至自害自戕。否則父母不說,師長不說,燕朋相誨以成其惡,其危也,甚於臨深履薄。曾子以大賢之資格,及其將死,方曰,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不到將死,尚常存儆惕,今將死矣,知必無所陷。蘧伯玉行年二十,而知十九年之非,及至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孔子於七十之時,尚欲天假數年,或五年,或十年而學易,以期免大過。此聖賢存養省察之道,乃學佛了生死之基址也。余詳文鈔及各書,故不備書。汝名鑒章,再加之正智慧,則無往不與佛聖合,無往不為世俗法。今之人,稍聰明,便狂妄,此皆不知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之義。為學日益者,以聖賢之道德,蘊於我之身心。為道日損者,從茲嚴以省察,必致起心動念,了無過愆之可得也。否則便是書櫥文匠,既非為學,何況為道。

  復常逢春居士書二

  慧佐之死,乃其父母祖母所致。其家生此聰穎之子,不告以保身寡欲之道,乃早為娶妻。又不說節欲之益,縱欲之禍。彼二青年只知求樂,不知速死。及已經得病,尚不令其妻歸寧。以致年余大病,以至於死。將死見其妻,尚動念,故咬指以伏欲心耳。

  天下此種事多極,姑述二事。一弟子家貧,其父早死,學生意,資質淳厚,十五六即娶妻,人已受傷。先在綢緞店司帳,其友人令住普陀法雨寺,養數月,已強健。其母與介紹人吵鬧,恐其出家,挽彼店中老板及彼岳父,來叫回。光與來人說,回去則可,當令其妻常住娘家,非大復原,不可相見。此種人通最不知事務者,通不依光說,仍在店中司帳。光往上海至其店中,(店老板亦系善人,素相識)見其面色光潤,知尚能撙節。後光回山至寧,見面色大變,問汝回去過,言到家只住四天。已與未回去之相,天淵懸殊,後竟死亡。此子文字尚通順,若非其母硬作主宰,當不至早夭。

  又一皈依弟子之子,其岳父亦皈依,其人頗聰明,英文很好,以不知節欲,得病要往杭州西湖,雲我一到西湖,病當好一半。其父母不知是不敢見妻,不許去。又要去醫院,因送醫院,尚令妻常去看,竟死於醫院。其岳父與光說,光說汝等是癡人,以致彼欲不死,而必令其死。惜彼不明說不敢見妻,見即動念失精。慧佐至死,見妻咬指,汝認做厭,尚非真情,乃制欲念耳。至於死時得大家助念之力,自己向有信心,故致死後相變光潤。

  乃知佛力,法力,眾生心力,均不可思議。眾生心力,不承佛力法力不得發現。由承佛力法力得以發現,故有此現相也。後世子弟愈聰明,則欲心愈重,情窦未開,不可告。情窦已開,不為說保身寡欲之道,或致手淫邪淫,及已娶忘身徇欲,均所難免。男子則父與師當為說。女子則母當為說。使慧佐之妻知此義,何至一病近年而死。古者國家尚以令人節欲為令。今則病將死,尚不令其分隔。此所以冤枉死亡之青年,不知其數。而一歸於命,命豈令彼貪色無厭乎。慧佐之死系冤枉。(若其父母早為訓誨,深知利害,斷不至死,故曰冤枉)慧佐之生西,乃是僥幸。若無人助念,則由淫欲而死,縱不墮三惡道,難免不墮女身及娼妓身耳。由大家助念,承佛慈力,得此結果。

  復真淨居士書

  近人多生肺病,光頗不以為然。後世人業重,情窦早開。十一二歲,便有欲念。欲念既起,無法制止。又不知保身之義,遂用手淫。如草木方生芽,而即去其甲,必致干枯。聰明子弟,由此送命者,不知凡幾。即不至死,而身體孱弱,無所成立。及長而娶妻,父母師長絕不與說保身節欲之道。故多半病死,皆是由手淫及貪房事所致。故孔子答孟武伯問孝曰,父母唯其疾之憂,乃令戒房事。不戒房事,則百病叢生。能戒房事,則病少多矣。孟子曰,養心者,(以善養身者,必由制心不起欲念,故雲養心。)莫善於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

  古人重民生。禮月令,仲春先雷三日,遒人以木铎巡於道路曰,雷將發聲。其有不戒其容止者,(即房事)生子不備,必有凶災。(或肢體不全,或生怪物。其夫婦或死亡,或得惡疾,故曰必有凶災。)此國家政令也。今則父母師長,絕不與兒女談及此事。及至得病,醫生亦不令戒房事。蓋不以人命為重,而冀病日重,而屢為醫療也。醫如是用心,其罪浮於截道劫財之強盜矣。汝之病,無論是因何而起,均以永斷房事,為速愈之策。待大復原後,或年行一次,季行一次,以期不失承先啟後之道,切不可常行。則所生兒女,體質強健,性情慈善,壽命長久,其為榮也大矣。光與來師壽康寶鑒一本,其文理均可依從。唯所戒日期,於小神通亦列,似乎不當。蓋以鬼神大者,則當敬,小者或致有因此招禍之事,切勿妄議為幸。以此自利,亦以此利他。由是自修淨業生西方,若操左券而取故物矣。女人亦然,欲節欲者,必先與婦說其所以,當不至或有窒礙。世有青年喪夫,其原因多半是不善節欲所致。與其守空房而寡居,何若同節欲而齊眉偕老之為愈也。然此對女人說。男子亦當知與女人有性命相關之禁戒,則為麗澤互益之德配矣。光語多絡索,所謂只因悲心切,或致人厭聞。

  淨土五經,為淨土法門之根本,詳觀其序,大意自知。淨土十要,為淨土著述之最切要者。第一要,彌陀要解一書,為此經注解之冠。安士全書,為善書中冠。感應篇直講,文字顯淺而不俗鄙,雅俗同觀,均易得益。印光文鈔,文雖拙樸,義有可取。依此而為提倡,決無悖倫誤國之诮。壽康寶鑒,當為已知人事子弟之續命書。不但青年應當看,即老年也應當看。欲子弟長壽,全靠老年為之常談禍福耳。

  復永業居士書

  近世少年,多由情欲過重,或縱心冶游,或昵情妻妾,或意淫而暗傷精神,或手淫而洩棄至寶。由是體弱心怯,未老先衰。學問事業,皆無成就。甚至所生子女,皆屬孱弱,或難成立。而自己壽命,亦不能如命長存,可不哀哉。汝恐亦犯如上諸病,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既長持念菩薩名號,必須懇切至誠,自可所願皆遂。倘仍悠悠忽忽,則亦只得悠悠忽忽之感應,決不能如願悉償也。

  復溫光熹居士書六

  汝雲五六年來,自出校後,病骨支離,已同半死。得非燕朋相聚,共看小說。以致真精遺失,手淫相繼,因茲有此現相乎。此現在學生中十有八九之通病也。以父母師友均不肯道及,故病者日見其多,而莫之能止也。光以此事排印壽康寶鑒印八百本,凡後生見光,必明與彼說其利害,令其保身勿犯也。縱手淫邪淫,均能守正不犯。而夫婦居室,亦須有節,兼知忌諱。庶可不致誤送性命也。否則極好之人,或因此死。群歸於命,而不知其自送性命也。汝年甚輕,且有病,當常看此書。亦令德正常看。彼此互相警策,庶所生兒女君巽等,通皆龐厚成立,性情賢善。汝夫婦齊眉偕老,同生西方也。所言大官大教授大資格,若其能移風易俗,跻斯民於仁壽聖賢之域,固為榮幸。若只能助廢經廢孝廢倫等,則其資格愈大,其罪業愈深,其辱為何如也。

  復淨善居士書三

  今為寄大悲香灰二包,比米更好檢拾。其利益亦與米同,而久不會壞。若遇醫不能治之病,取二分灰,放大碗中,用開水沖之。攪攪,候灰質沉下,將清水倒於一器中。作十次服。每日服三四次。好則不須再服。未好則再沖。其灰包,當供於佛龛下一邊。或掛於高潔之處,不可亵渎。此系加持萬多遍大悲咒之香灰。凡危險病,即不好,亦當見輕而死。沖過之灰質,加水澆樹,或潑屋上。今用物猶如此,饬終津梁,壽康寶鑒,息災開示,了凡四訓,各二本,夾好。

  其填空之紙,不可棄。乃禮觀音求子疏,及求子三要,亦與一切青年人大有關系之文,無論老少,均不可不知。否則不知節欲而望生子,子尚未生,父已先死。或母因房事過多,而成痨瘵者,不知凡幾。屠友生頗聰明。今之聰明子弟,多犯手淫之病。令看壽康寶鑒,及了凡四訓,庶不至致成殘疾,及短命而死之苦禍。昔聖王設官布告。今則父母師友概不說及此事,亦大家惡業之所感也。更有愚人,兒子有病,即為娶妻。意欲病好,實則令其速死耳。可不哀哉。湖南一人兩個兒子,都由此死。第三子有病,尚欲如此,一友呵之遂止。此蓋前生誘人冶游而死之果報。一個死尚不悟,兩個死了又不悟。若非友人呵,則絕門矣。愚人之心,何竟如此。非怨鬼使他,必不如是之愚也。祈慧察是幸。

  普為父母師長、歷劫冤親、網絡道場波旬菩薩及一切有緣眾生回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佛家偈語

六祖得法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緣起偈

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

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

無常偈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七佛通戒偈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

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香偈

戒香定香解脫香,光明雲台遍法界。

供養十方無量佛,見聞普熏證寂滅。

三力偈

以我功德力,如來加持力。

及與法界力,周遍眾生界。

三諦偈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

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涅盤經

本有今無,本無今有。

三世有法,無有是處。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消除宿業障,同登無上覺。

布施偈

能施所施及施物,於三世中無所得。

我今安住最勝心,供養一切十方佛。

誕生偈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今茲而往,生分已盡。

黃昏偈

此日已過,命即衰減。

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初夜偈

白眾等聽說,初夜無常偈。

煩惱深無底,生死海無邊。

度苦船未立,云何樂睡眠?

勇猛能精進,攝心常在禪。

四第一偈

無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

善友第一親,涅盤第一樂。

施捨得道偈

雖得積珍寶,嵩高至於天。

如是滿世間,不如見道跡。

不善像如善,愛而似無愛。

以苦為樂像,狂夫之聽厭。

菩薩行偈

常當攝身行,而不殺盜淫。

不兩舌惡口,不妄言綺語。

心不貪邪欲,無恚不毒想。

舍離諸邪見,是為菩薩行。

慈悲心偈

常行於慈心,去除怨恨想。

大悲感眾生,悲惜化淚雨。

修行大喜心,同已所得法。

擁護以道意,乃應菩薩行。

目連說方便偈

當速求方便,於此佛法眾。

當除生死患,如象食竹葉。

若於此佛法,修諸無欲業。

已除諸塵勞,亦盡若源本。

法身舍利偈

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

吾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佛祖開示婆羅門偈

所行非常,謂法興衰。

夫生輒死,此滅為樂。

藥師佛談粥偈

持戒清凈人所奉,恭敬隨時以施粥。

十利饒益於行者,色力壽樂辭清辯。

宿食風除饑渴消,是名為藥佛所說。

妙色王求法偈

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

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善宿王感化魔王偈

作福不作惡,皆由宿行法。

終不畏死經,如船截流渡。

世親止欲偈

趣求諸欲人,常起於希望。

諸欲若不遂,惱壞如箭中。

莫貪淫慾偈

勇者入定觀,身心所與塵。

見已生穢惡,如彼彩畫瓶。

水中撈月偈

此諸痴獼猴,為彼愚導師。

悉墮於井中,救月而溺死!

神秀悟禪偈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論禪不在坐偈

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

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

庭前柏樹子偈

出入雲閒滿太虛,元來真相一塵無。

重重請問西來意,唯指庭前一柏樹。

釋迦牟尼說倒惑偈

未香以塗身,並熏衣纓絡。

倒惑心亦爾,謂從已身出。

如彼醜陋婢,見影謂已有。

龐蘊舉家修行偈

世人多重金,我愛剎那靜。

金多亂人心,靜見真如性。

王安石論戲場偈

諸優戲場中,一貴復一賤。

心知本相同,所以無欣怨。

蘇軾地獄變相偈

我聞吳道子,初作豐都變。

都人懼罪業,兩月罷屠宰。

此畫實無相,筆墨假和成。

譬如說食飽,何處生怖汗?

乃知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若人了此言,地獄自破碎。

蘇轍呈順禪師偈

中年悟道覺前非,邂逅相逢老順師。

搐鼻經參真面目,掉頭不受別鉗錐。

枯藤破衲師何事,白酒青鹽我是誰。

慚愧東軒殘月上,一杯甘露滑如飴。

黃庭堅自贊偈

似僧有發,似俗無塵。

作夢中夢,見身外身。

宋濂贊永明延壽偈

我與導師有宿因,般若光中無去來。

今觀遺像重作禮,忽悟三世了如幻。

靈山一會猶儼然,願證如如大圓智。

張拙隨順世緣偈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聖含靈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才動被雲遮。

愛欲纏綿偈

如火蓋乾薪,增長火熾然。

如是受樂者,愛火轉增長。

薪火雖熾然,人皆能捨棄。

愛火燒世間,纏綿不可舍。

少林寺往生偈

來時歡喜去時悲,空到世間走一回。

不如不走這一回,也無歡喜也無悲。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纸飞机]宝宝们查医生案列资质,做功课都可以问我或者自主查询↓[飞机]广州整牙粉丝案列分享:[太开心]情况:双颌前突、轻度拥挤,拔除4颗正畸牙利用空隙内收,带
  • P1-2我的早饭晚饭 好幸福 嘻嘻 这个早餐我好爱 奥尔良包子和烧麦好好吃 自选肉片的肉片竟然也要自己夹P3怨种实验人P4杜鹃无香给我感触很深 不太了解但是还是
  • 呜呼呼今晚没有充电所以要早睡啦今天还蛮坎坷的走错楼迟到下午专门去图书馆写期末论文结果啥都记得带了就是忘了带笔中午睡觉为了不压坏丸子头保持侧睡然后也没有睡好醒来才
  • 包括茶壶水杯,等等……有和无是相互转换的,也是同时存在的,不能只为了追求有,而忽略了无的前提。我们本来就是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好的爱人好的朋友,都是生命中的惊
  • 总决赛比较遗憾的是冯硕在与田靖华辩论中,抽到的方法论中确实吃亏,同时论据准备不够充分有力,遗憾止步,重点他最后的含泪陈述,说得几个值了实属不甘,令人动容,看见白
  • 肖丹表示,海淀区针对新检出病例,坚持以快制快,第一时间对病例活动轨迹所涉及的风险点位和人员,进行落位管控,同步开展判密转运、核酸检测等工作,快速阻断传播链条。“
  • 到了家乡的酒店已经凌晨一点…是从下午两点半上的车大家可以体会我当时的心情…又冷又饿又困又累又晕车…回来住的酒店说不上有多好但是也还可以吧,里面基本是干净的…我想
  • 在谈到对青年电影人的建议时,尔冬升说,自己高中毕业,中学念了五家,报了会考没有去,去当演员了,但他父亲训练他看了很多书,“我数过我有超过一万本书”所以他觉得
  • 太有趣·喝丢一只鞋最硬的菜螺丝钉来喽,快来拧螺丝吧,真的是最硬气的菜·巨无霸柠檬菌真的推荐大家点,我觉得冰冰凉凉超好喝!听男生说男生洗手间也是很有特点·招牌够嫩
  • 杨筠如先生的《尚书覈诂》与曾运乾先生的《尚书正读》同样是民国以来《尚书》训诂著作中的精品,由于这两部书说解相对繁复,并且它们的精华多为《尚书易解》所吸取,故此处
  • ”“如果我在其他俱乐部踢球,那么我的梦想就是加盟利物浦,但我现在就在这里,我从六岁起就一直在这里。#ohmnanon[超话]#手机里存的第一张炳南的图我很想说我
  • )世界の淵 星を捜し在世界之渊 搜寻星辰本当の私を照らしてよ将真正的“我”照亮吧コマンド (A!B!A!B!)command (A!B!A!B!)聞こえています
  • 其实历史演绎有点出入,根据阿根廷收藏家穆鲁夫考证,当时的主教练比拉尔多在备战同英格兰队的四分之一决赛前,感觉墨西哥城太热了,全棉球衣“捂得慌”就上街去找更凉快的
  • 现在我很后悔,想要挽回,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建议呢? #紫予star星予世界# 月亮落12星座:看你内心真实的情感需求~月亮星体 行星特性:月亮可以表达我们的情感
  • 3⃣你说你拿你大部分小耗与我互关,第一在我印象中并没有这件事情,或者说是你关注我,并没有和我说那是你的小耗,我不知道你的小耗是哪些,当时我刚进饭圈,有些东西还
  • 特别高兴,(T ^ T)头一回使用这样的颜文字,真的太高兴了(T ^ T)再一次感受到了Tiara的伟大还有“在被支持着啊”这样的。然后红白出场定下来了——年末
  • #伴侣情绪稳定重不重要# 情绪稳定特别重要,比如我老公最近每天晚上都拉着我听万维钢,终于听完了已经更新的课,我想今天可以早点睡了。”如果我此刻情绪不稳定可能会揍
  • 春雨贵如油,雨虽下得不大,但下的时间足够长,看看楼顶上专门用来接雨水浇花草的水缸,下雨前已经看不见一滴水,昨天到今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缸里的水已经满而外溢。晚
  • 谨防留学圈陷阱❗️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朋友‼️小伙伴们只要你们在国外定位发了微博 就会有人做你的高仿号(相同头像 在名字后面加一个-)以你的名义向你朋友借钱 话术
  • 最后一个比赛周末,充斥着许多告别的氛围,每次赛季结束都预示着这一年走到尾声。 当然还有关于维特尔的告别。其实看过很多运动员离开赛场的讯息,只不过这次是感触最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