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见闻#
坐在回家的大巴车上,思绪万千,写下这段文字,我的家乡是来自河北邯郸一个小村里。

此刻,外面天气阴沉,已是腊月二十七了,狭小候车厅的人比平时要多出不少,不管是线上买票的二维码前,还是人工售票窗口,都挤满了人。

很多人手上都大包小包提着全国各地的特产,有车厘子、南京板鸭......还有很多我叫不上来名字的。

虽然每年都有人感叹“年味越来越淡了”,但在中国人心目中,过年,仍然是一年到头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

在河北,广义上的“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四左右就开始了的。

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过“小年”的说法,但河北是个例外,大部分地区都是没有“过小年”的概念的——有的地方会把元宵节称为小年。

或许是临近过年的原因,汽车站的车要比平时少很多,候车厅里人来人往,停车场上却冷清了很多。

邯郸的西客站从我记事时,便是这模样,几十年来变化最大的应该就属街上的人,对于西客站最早的记忆应该就是零几年(具体记不清)。

那时候街上的人很多,当然也充斥着不法分子,有倒卖手机的、黑车拉客的、扒包,出了车站,就会有一些大喇叭提醒人们注意看管好自己的钱包财物等随身物品,也许是受这喇叭的影响,现在我对西客站还有很大的戒备心理。

伴随着汽车发动的轰鸣声,将我思绪拉回,一个小时车程进入倒数。

在大巴车上想了一路回家之后被迎接的盛况,但从未想过堵在距离村口一公里左右的地方半小时。

因为我们村子紧挨着国道,又是在镇中心,逢年过节,上下班时间,堵车程度跟城里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回来之后最大的感触应该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在空气质量上,记得之前在家上学时候,冬天时候几乎天天都是雾霾,不过,那时候也没啥pm2.5的概念,路上骑车的几乎没人戴口罩。

近几年,随着村里居住条件的改善,人们替换掉之前的取暖方式,用燃气和电代替了地火、燃煤炉子。

人们也不在焚烧田地里的秸秆,而是在政府的帮助下,卖给饲料厂、养猪场,换来二次收入。

晚上出门溜达时候,一抬头,满天都是星星,这在大城市是见不到的一抹美景。

在生活质量方面,村里修了广场,县里还有大的体育场,健身行业也开始兴起。

加上村里修了路,装了路灯,这次回来,看到很多晨跑或者夜跑的年轻人。

借这个话题,总结一下,近十年来我们村子里的变化:

1.小时候除了国道,村子里几乎都是土路,每次下雨特别难走,路上都要存好几天的水,再加上车子的碾压,根本无从下脚。
现在水泥路修到每家每户门前,还装上了下水道,人们出行方便了很多。

2.以前集市上的卖东西的种类很少,人们逛市场只能买到必需生活用品,现在集市上超市开了好几家,天南海北的东西都有,还有卖鱼、卖花、炸鸡、汉堡.....还开了几家KTV,人们在满足温饱之后,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3.以前村里都是黑乎乎的,天一黑街上就没有人了,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门前都装上了路灯,还在村子中间修上了小广场,每天晚上广场上都有很多人在跳广场舞、打羽毛、踢毽子(其中就有我hhhh)。

4.以前出门几乎都是自行车,现在,电动车每家都有好几辆,很多家庭都有了小汽车,没事就可以去县城逛逛,方便了很多。

5.以前村子里的医生很少,乡卫生院的医疗环境也很差,只有一两家,现在新开了四五家门诊,卫生院翻修大变样,今年疫情,还可以做核酸,不用再跑到县城。

6.以前村子都是平房,有的家庭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还会漏雨、漏风,今年回来,村子里都在翻新房子,很多家庭都盖二层小洋楼。

7.以前做饭都是用炉子生火做饭,家庭好的会用电磁炉,冬天取暖的也是生炉子,很不安全,一不小心就会煤气中毒(我中过,巨难受!!!)。

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天然气,国家每月还有补贴,冬天取暖也都不在用炉子,既安全又实惠。

这是我眼中的小村:一个在持续变好,充满富足,安居乐业的小村。

终有一天,我也会回来,为故乡的建设添砖加瓦。
#微博新知博主# https://t.cn/Rf2n3OC

#越南取代中国成耐克最大制造国#
老话题了,制造业外移把很多人吓得不轻,但细究起来,想取代中国的产业地位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你们也太小看中国的实力了。

我们都知道,当下中国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制造业外移和产业升级之间的矛盾。

众所周知,低端制造业利润很低,有“一亿件短袖换一架飞机”的说法,所以基本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都会把不太赚钱的低端制造业转移到国外去,比如说:

50年代美国把纺织和钢铁产业转移到日本。
70年代日本把玩具和服装产业转移到亚洲四小龙。
90年代中国又承接了亚洲四小龙的低端产业。

基本一个国家从承接低端制造业到转移低端制造业,经历的时间大概也就是20-30年之间,因为随着20多年的经济发展以及人均收入的提升,用人成本会直线飙升,而资本是趋利的,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就会自动把这些产业转移到用人成本更低的国家。

所以我国自从2008年之后,就出现了制造业外移的现象,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搬离中国,前往东南亚和印度,到了2019年的时候,孟加拉国成为了全球第二大服装生产基地,越南成了耐克最大的鞋类生产基地,当时无数人在网上叫衰,说中国也会出现产业空心化,说随着产业的不断外移,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将不保之类的话,基本就是对前途非常悲观。

当然,他们的想法也可以理解,因为和美国、日本情况不同的是,美国日本是在拥有了优势高端产业之后,才开始淘汰落后产能的,比如说美国自己有汽车、航天、电子产业,日本也发展起来了汽车和电子产业,更重要的是,美日两国人口都比较少,依靠这些高端产业足以解决大部分国民的就业问题。

但中国不一样,第一,我们的产业转移出现在我们的产业升级尚未完成之前,我们没能建立起系统的高端制造业盈利群,也就是说,我们国内还不能稳定地提供大量的高收入岗位,比如说像华为这样的高科技企业,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家感觉高收入的工作很难找。

第二,我国的人口数量比日本和美国多太多了,就算完成了产业升级,能不能彻底不依靠低端制造业?我觉得不太可能。所以低端制造业是绝对不能彻底转移出中国的,现在很多年轻人嫌工厂里面一个月3000多的工资低,所以叫嚣着应该关闭这些工资低的工厂,但是我告诉你,就拿我的老家湖北来说,如果现在有人能提供100万个工资3000的工作岗位,整个湖北政府都会把你供起来。

所以,把大量的低端制造业彻底搬出中国,至少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因为中国实在是太大了,沿海地区看不上的那些低收入岗位,在中西部地区,可能就是一份还不错的工作。

因此,如果你足够细心,应该就能观察到一个现象,那就是国家正在积极引导中国的低端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富士康落户郑州。

除了这种跨省份的搬迁之外,各省内部之间也在进行产业重新配置,比如说我的老家湖北,从好几年前开始,就有大量的服装厂、化工厂从武汉市区搬到周边县市,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为武汉的产业升级腾出空间,第二,为周边县市解决就业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的政府还是很有前瞻性的,知道要阻止制造业外迁的这种趋势,但是这件事做起来并不容易,原因主要有两点:

1.制造业外迁是一种时代趋势,随着用人成本的上升,资本会自动去到用人成本最低的地方,国内工资3000嫌低,越南工资1500,孟加拉国工资1000都能满足,你是老板,闭着眼睛都知道怎么选,所以,强如美帝,天天喊制造业回流,有用么?

2.低端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工资比较低,而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于提升收入的需求很大,所以政府一方面是要保住制造业,另一方面又要想办法提升老百姓收入,这项工作确实不太好做。

前面我说当下我国一个重要问题是:制造业外移和产业升级之间的矛盾。

如果你听不懂,我用更通俗的话和你讲:

1. 没有了低端制造业,就业问题怎么解决?

2. 保留了低端制造业,如何稳步提升老百姓的收入?

你先不要着急说这两个问题并不矛盾,我很清楚,只是为了告诉看不清时代局势的朋友一个道理——在制造业外移和产业升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很难的!毕竟关系到14亿人的衣食住行问题,只能不断摸索,最终才能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

1. 低端制造业到底保留多少?

2. 低端制造业转移到国内哪里?

3. 高端产业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崛起?

我们总说现在是转型期,是改革阵痛期,其实就是因为当下这个时间节点,我们一方面高端产业还没崛起,另一方面又出现了低端制造业外移,所以放大了国内的就业问题,才让很多人感觉到日子不太好过。

特朗普之所以在2018年发起贸易战,其实就是看准了我国的这个挣扎期,所以想通过贸易战进一步放大我们国内的问题,事实上他的目的也达成了一部分,虽然美国自己国内也承受了损失,但由于贸易战的影响,2019年中国南方的工厂可以说是经历了创业以来最艰难的时期,如果你家里有做生意的,你随便找个人问问就清楚了。

本来这种局面会困扰我国很长时间,没想到在2019年年底的时候,疫情爆发了,印度、东南亚工业体系瘫痪,全世界75亿人的需求却没有消失,所以大量的工厂开始搬回中国,中国以一国之力供应全世界,及时的遏制住了制造业外移的这种趋势。

而且疫情已经爆发了接近2年了,现在东南亚和印度还在不停地传出这样的消息:

越南停产,上亿双耐克鞋无法交货。

东南亚发生罢工游行,工厂无法开工。

印度疫情期间产品不达标,买方拒绝验收。

如果你是全球的资本投资人,你会怎么考虑自己的投资方向?

而且除了疫情的影响,中国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就是标题说的杀手锏,那就是中国的产业集群优势。

前段时间北京周报社的《对话太平洋》节目就提到了这个问题,一个来自欧美的嘉宾直言:“中国劳动力可不便宜,比印度尼西亚、越南贵多了,比印度和孟加拉也要贵,很多外企之所以选择留在中国,第一个原因是中国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公路铁路十分发达;第二个原因是制造商在中国有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原材料、组装厂、零部件销售集群化,极大的降低了整个产品的生产成本,任何一家厂家,想单独离开这个产业链都很困难。”

也就是说,很多人只看到工资成本,觉得印度工资1500,中国工资5000,所以外资必然选择印度,但是很多人不清楚,一个产品,从原材料到加工成成品,中间有很多复杂的步骤,可能会涉及到100个原材料供应商,200个加工厂,300个组装测试工厂、以及10个品牌销售公司,在中国,这条产业链也许全部集中于珠三角或者长三角,所以从运输到各厂之间沟通都十分便捷,极大的降低了中间成本。

可一旦其中有一个工厂转移到了印度,运输成本和信息沟通成本就会直接翻倍,花钱多是一回事,还会浪费大量的时间,直接影响产品的交付,所以即便中国人工成本更贵,但很多外资企业依然愿意留在中国。

有人说,那难道越南和印度就不能把整个产业集群都学过去么?

首先,中国是14亿人口,其中至少有10亿人是接受过基础教育的工业化人口,比整个东南亚的人口都多,越南一个国家承接不了中国的产业链。

第二,印度人口确实够多,但是基建落后,国内文盲多,而中国自从1978年恢复高考之后,向社会输出了超过1亿的大专以上文凭的高学历人才,而且中国每年还在源源不断的诞生新的工程师,这种人才供给速度,印度短时间内不可能跟上。

所以,东南亚和印度想彻底取代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绝对不是三五年能做到的事,如果你有过研究,就会发现,我国转移到越南的产业基本都是像服装和鞋子这种工序简单的产业,一旦工序复杂,比如说手机电脑,这种会涉及到几十家不同厂家配合的产业,越南就承接不了。

不过这并不代表我国可以高枕无忧,疫情的出现的确为我国争取到了几年时间,但这种局面不会永远存在,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一方面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引导低端制造业向我国西部转移,帮助我国尽快走出现在的挣扎期,等到有一天我国完成了新的产业布局,整个局面都会焕然一新。

很多人总是担心印度会不会在承接产业之后崛起,我说实话,等到印度制造业发展起来的那一天,全球可能已经出现了新的科技革命,或者人工智能已经大规模普及,到那时候,20亿印度人可能不是人口红利,而是人口负担。
#微博新知博主##我国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

力创示范区,合肥瑶海区未来五年跨越千亿关
作者:解琛 关堂所

在合肥市瑶海区龙岗综合经济开发区上班的杨旭蕾已经根本感觉不到脚下的土地曾是城乡结合部,入眼皆是高楼商业,出门就是地铁车流。区域内呈双十字交错的四条主干路——龙岗路、大众路和新安江路、长江东路,虽然新旧不一,但是风景一致繁华。
在正进行的瑶海“两会”上,瑶海“三大片区”发展策略引人关注:龙岗片区定位是“聚力打造成瑶海产业立区主阵地、高质量发展主引擎”;合肥东部新中心片区聚力打造全国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示范区;老城区要聚力打造老城区更新改造示范区。
三大片区各有使命,但目标一致。记者了解到,瑶海区第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释放了强烈的发展信号:坚持产业立区不动摇,努力打造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示范区、老城区更新改造示范区,早日成为高质量发展“千亿区”。

向新产业要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
在合肥物联网产业园的安徽银通物联,并没有多少自己的工厂车间,他们把研发业务放在瑶海总部,而把各类智能识别仪器等产品的生产制造外包给深圳代工企业。这种长三角与特区的协同,表明瑶海企业在向产业链的上游进军。而产业平台“一谷三基地”的建设则显示了另一种瑶海产业发展思路——变“弯道超车”为“换道超车”。曾经传统工业强区瑶海的转型,放弃“打怪升级”的传统思路,紧跟中国制造的风向与主流,正在把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目标,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打造百亿园区。
瑶海区委书记陆勤山说,产业立区,绝不是简单地把企业引进来。瑶海要帮助落地企业做从1到100的事情,做大做强,瑶海还在做从0到1的事情,让科技成果变为产业火种。因此,“完善泛普研究院、感知研究院、三峡集团研究院等一批创新研发平台,建立健全前沿科技研发“沿途下蛋”机制,推动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产业化……”写进了瑶海政府工作报告,列出行动路径。
错位发展、补位发展,在合肥创新产业发展中瑶海有意做好强链补链文章,加速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集聚,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互促,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中国服装原创设计小镇项目的启动,这就是一个开端,瑶海有在本土优势传统产业上的产业链整合决心。打造更多的建筑业总部,建成合肥首个汽车新经济服务产业功能区……让更多的企业上”云”,实现数字赋能,已经从想法走向实践。

向新面貌要高质量发展的承载力
瑶海是合肥面积最小的主城区,却可能是合肥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最为厚重的城区。这里有“一里三公墓”、坝上街、大东门、火车站、汽车站,有纪念合肥解放的胜利路、胜利广场,有老合肥三大市民广场之一的和平广场、三大市民公园之一的花冲公园,更不用说一个个高耸水塔和烟囱下,那些记录城市工业繁华过往的一座座老工厂。
一街一巷都有她的故事,故事是城市的历史,决定城市的灵魂与气质。说好城市的故事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现当代的合肥城市历史中,瑶海份量十足,今天的城市更新就是要诠释好老城的新气质。
“把大窑湾等片区打造成城市更新典范项目”——未来五年,瑶海以升级城市功能、提升生活品质为目标,一体化推进“拆建安管”,不断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以更高标准、更优机制、更快效率推进城市更新。因地制宜实施旧城更新,杜绝“大拆大建”,整合“金角银边”等零星地块资源,建成一批停车场、运动场、街头游园等配套服务设施。
龙岗片区、合肥东部新中心、老城区,三大片区里,老城区是瑶海城市更新的主战场,这里将聚力打造老城区更新改造示范区。瑶海将以商业楼宇周边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打造一批体现地域特色和时代记忆的城市风景线。统筹推进路网体系建设,建成郎溪路高架等一批“快速路”、和平路等一批“主干道”,实现辖区道路“快连快通”。聚焦雨山路等一批“微循环”,畅通群众回家“最后一公里”。目前合肥市共建成4条地铁线,全部经过瑶海,还有2条线正在建设。瑶海是合肥地铁轨道交通最为密集的城区,随着包公大道高架和郎溪路高架的完工,以及东部新中心跨南淝河大桥数量的增加,未来交通承载力可能位居城区前列。
绿水青山是最好也是最强的承载力。未来五年,瑶海计划将区域内4条河流打造成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长廊,高标准实施新安江公园二期等一批公园绿化和景观提升项目,稳步提高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人均绿化面积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数字瑶海是要实现另外一种承载力提升方式,瑶海正加快数字瑶海体系建设,建成瑶海“城市大脑”,实现“一网统管、一网共治”,让现代化城市拥有现代化的数字管理体系。

向新中心要高质量发展支撑力
毫无疑问,合肥东部新中心是瑶海也是合肥东部最大的IP,稍有动静都是资本和流量迅速倾斜的地方。过去的一年里,合肥东部新中心“动”得很快,从合肥一中东校区建设到和平小学新校区开工,从合钢高炉区修复到宝武(安徽)总部首发项目建设,从越来越高的安置房到越来越快的交通圈,合肥东部新中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变化。
“三年打基础、五年出形象、十年建新城”。瑶海区表示,未来五年,将实现东部新中心启动区基本建成、核心区全面招商。建成一批市级重点道路、区级支路,构建多维交通网络,提升区域交通环境。完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体系,加快核心区域开发,完成马(合)钢、氯碱化工、老合钢等污染地块5200余亩土地修复,充分释放发展空间。
拓宽南淝河、丰富水系生态、建设瑶海湾区、构筑合肥东部全新的城市天际线,未来五年,这些合肥东部新中心核心区规划内容将逐步变成实景。站在长三角重要节点城市的东部门户,瑶海区将加速推进新兴产业落地,实施东部新中心核心区CBD、工业文明长廊等项目,形成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发展的新格局。
统筹生活、生态布局,老合钢区域综合改造,第一代产业工人将拥抱全新的现代都市生活。青年创意田园二期等一批城市公园正在铺展,青年港湾要做新地标,合肥市博物馆、合肥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服项目,成就的不仅是瑶海东部市民的生活质量,还有整个东部的区域价值。

【编后】“未来五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2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跻身全省前列。”当下的瑶海,长三角的产业溢出与分工正在承接和协同,国家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政策和资金跟着项目进入,合肥“一区四级”中东部新中心的主城定位内涵丰富。除此之外,全省密度最大的人口红利,合肥最多的主城空间储备,单位gdp产值位居前列的经济基础,都是瑶海成功转型的重要资本。瑶海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所以,最后还想说一句:元宝们,走到现在属实也不容易,不要和别家s f ,粉丝行为偶像买单,我们就守护、支持陈陈,做好剧宣其他的一切皆有定论[心][心])上一次
  • _虞荔靳辞宴 虞辰刚刚只顾着虞荔的不对劲,靳辞宴进来后,他都忘记介绍这回事了,顿觉有些失礼:“不好意思啊,宴哥,这是我姐,虞荔。_虞荔靳辞宴 听到虞荔的解释,虞
  • 本想着为奥运会建设的很多世界一流的体育场馆,若当地可以循环利用也算一件好事,但蒙特利尔又是一个人口仅有400多万人的城市,对于大型体育场馆需求不大,相反日常维护
  • 换句话说,只要你在,我就爱这人间。我坚信,少年在,光和救赎就在。
  • ” 是啊……集 好好看 一口气看完了,[good] 好帅气给我冲 好好看 应该也很带感我好爱双手奉上!所以看淡降低欲望真的会幸福[哇][哇][哇]放一张跟小木
  • 今晚22不播所以去看了以前“喜欢”的视频突然看的就泪流满面有广播剧的片段剪辑因为那热烈而真挚的爱情有我羊早期还露脸直播拍视频因为他肆意洒脱的快乐有我梅依旧的美貌
  • 也不是一上来就恋爱脑的 是发现居然有人能这么无底线的容忍和纵容维护我的那些瞬间 觉得嫁人好像只是多了一家人更爱你的那个当下 就开始恋爱脑了 不知道三年五年以后会
  • 买过的没有不爱的 透气且防水防晒- 雪套 、手套等其他配件一应俱全,都被大家称为是户外界的良心品牌 看下来真是哪哪都好,就是国内不好买需要海淘不过别担心,上面提
  • 2022.11.2那天是我生日的这件小事 我只告诉了中外服装史 还记得那天一个人被隔离在天津的一个小破宾馆 点了一个小小的提拉米苏 背一章就奖励自己吃一口 那天
  • 丁小强强调,各县(市、区)要持之以恒抓产业,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大技改投资力度,持续在“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打造新的增长动能。
  • 我就一句话吧,你觉得这个小孩不合理,你也只是看到表象,谁做人,也不会天天跟人倒尽家事,谁都没必要跟你解释我知道,你肯定觉得,这穷小孩,都能有三份零花钱了,这已经
  • 這些年,站在一個妹妹的角色裡,真的真的真的很感謝喜歡姊姊的每一個人,一路走來(或半路殺出的也可以啦)對她的支持,妳們包容了常會彈錯吉他的張懸、包容了唱歌有時會唱
  • 碎碎念快樂日常文案.ྀི.૮꒰˶ฅ́˘ฅ̀˶꒱ა.ɢᴏ ɢᴏ ɢᴏ..⸜(๑⃙⃘ˊᗜˋ๑⃙⃘)⸝.• .ᐟ.ᐟ.²⁰²³ ≻≻.:下乡記.今天:忙于可爱
  • 4⃣️还是小宝子,他的复仇缺乏动机,他对当晚案件的推理几乎完全没有,他在关键大火夜的故事全部在身份揭开后竹筒倒豆子似的一笔解释掉,不仅是有点为了反转而反转,而且
  • 漫步崇仁古村的小巷,你会被环境带入我们祖先生活的那个年代,古朴、宁静、安逸……#古建筑——祠堂、庙宇##遇见美好##旅游##穿越千年遇见美好的你##杭州##自驾
  • tips1:爱人和被爱都会充满力量啊可仔细想想从开始到现在我真的只认真的爱过一个人啊[开学季]tips2:双鱼座的第一段感情真的好幸福啊不管是对方还是自己那个时
  •   开启阿卡西纪录,就像是去一探自己的“灵魂使用说明书”  我们的灵魂究竟为何而来?#史汪[超话]##史汪# 物理学香气(29-30)29.虚数、无解、顺势而
  •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 乌苏啤酒 (wusu)红乌苏330ml*24听 整箱装,拍2付付123元,折2.5/听 京东荭包>>淘宝荭包>> 实时热销榜天猫超市优惠券
  • 「治愈你的文案」.焦虑无用 默默劳作就好.凡是让你痛苦的 都是来渡你的.我只说从今往后 不说今日以前.当代青年的四大皆空:银行卡 微信 支付宝 钱包.别老想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