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检测合格为何味道还是很大#
先说结论:
因为室内常见空气污染物多达数百种,甲醛只是构成环境整体气味表现的因素之一,因此,气味大不一定甲醛超标,气味小不一定甲醛合格,无气味也不一定安全。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室内甲醛的浓度和整体气味表现确实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1. 背景介绍
从事人居环境安全相关工作和研究十多年以来,气味和甲醛超标之间的关系是被问到最多的一类问题。我接触到的大多数咨询者都觉得,气味大那就是甲醛超标,气味小就是安全的环境,然而事实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1.1. 常见误区
1.1.1. 数据之惑
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家越来越关注呼吸环境的健康,在入住新家(或工作场所)之前,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先做一些相关的检测,然后依据测试的数据来判断安全与否。现在市面上可供检测的机构和设备种类繁多,价格也各不相同,到底怎样的测试才能得到相对靠谱的结果、怎样的测试结果真的安全、同一时间不同的测试,或者不同时间同样的测试为何结果大相径庭?这些都是经常给大家带来巨大困扰的谜团。
1.1.2. 气味之谜
明明各项测试数据显示达标的环境,为啥依然存在着让人不安的气味;明明自我感觉没什么味道的环境,甲醛数据超乎预期?气味和甲醛超标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实际的案例来简单探讨一下这些谜题。
2. 实验测试
2.1. 检测迷雾
2.1.1. 乱花迷眼
知乎有一句老话叫做: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这句话在今天的议题中一样有着重要的意义。通常对于向我咨询某种检测数据下是否已经可以安全入住的朋友,我都会先搞清楚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是否具有参考价值,否则后续的所谓判断与建议,不过是在浪费彼此的时间而已。
A.自购仪器:
我们知道,现在通过电商平台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检测仪,价格从几十到上千不等,这些东西测出来的结果靠谱吗?
简单总结一下:价格低于一万的便携式仪器(除了极少两三种几千价位的泵吸式仪器之外),无论是测甲醛,还是测TVOC的,我都不建议轻易购买和使用。原因很简单:除了测不准,其他都挺好的。而且这个所谓的测不准,并不是具有普遍规律的偏低或者偏高,而是薛定谔的测不准。
我对一些简易甲醛测试仪测试数据和同一环境下同时进行的标准测试结果的数据比对
测不准的原因分几类,最便宜那些是传感器和宣称要测试的有害物之间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这个果壳网的网友之前做过大面积拆解测试,比较多的是用风速传感器冒充甲醛/TVOC传感器的,还有一些根本都不是传感器,但凡有一点用,也不至于一点用也没有,实在让人绝望;
另一类稍贵一点的,已经开始咬牙斥巨资(其实成本也挺便宜的)上了真正的甲醛传感器,但是由于质量不怎么样,同时舍不得(或搞不懂)泵吸式,用的廉价的扩散式方案,那准确度方面只能显而易见的拉跨。注意这种情况还只是针对甲醛测试仪,至于那些价格便宜而又号称能够测TVOC甚至同时还能测甲醛、TVOC、苯系物、氨之类的,不管您怎么看,我反正是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动弹不得,仿佛被厂家夺走了童贞。
对于一万以上的便携式仪器,相对能够粗略测试一下甲醛的有采用光电光度法的理研(国产同类型的是泰宜康),以及电化学传感器法的英国PPM系列(PPM-HTV、PPM-400等)和美国4160,以及日本生产的一堆已经不那么便携的测试仪(GASTEC、光明理化、新宇宙等,市面上极为少见);能够粗略测试一下TVOC的有英国的离子和美国的华瑞系列,都是紫外光离子化检测方式。这些东西虽然已经很贵了,但其实受限于体积,准确度和实验室标准流程做出来的结果还是不能相比,凑合用一下是可以了。
PPM-HTV甲醛检测仪
上图我这个英国 PPM-htv 甲醛检测仪,价格一万以上,应该算是4160之外第二准确的便携式甲醛检测仪了,然而干扰气体依然一大堆,苯酚、乙醇、乙醛什么的,上图的测试数据这么高,你猜是真的甲醛这么高吗?非也,这是对着乙醇空瓶采了一下样的结果(连接了过滤器)。所以这些便携式目前咱只能说凑合用吧,三万多的进口4160在低浓度和高湿度环境下尚且偏差严重呢,就更别说大家在某些电商平台上买到的那些几百几千的所谓高精度甲醛测试仪了。
各种家电上面自带的检测仪:
这种东西抛开准确性不谈,还是有它存在的道理,这里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评价比较合适而且安全,就暂时不做评价了。大概,也许,说不好也有一些还是不错的吧。
各种漂流检测:
根据所用仪器的价位,以及是否有定期校准来初步判断可靠性。便携式的准确度参考A部分内容来判断(前不久我一个朋友对照测试了一批漂流检测仪后发现某大机构就存在测试结果对比标准测试普遍偏低的现象)。非便携式的如果是集成小型光度计的那种化学法检测的仪器(八合一、十合一不在讨论范围内),对甲醛的检测准确度会比便携式的相对更准确一些,当然这只能用来测甲醛,对于苯系物、TVOC等其他气体的测量,我只见过南方一家专业机构有做,根据之前遇到的几起案例来说,至少对于苯的检测准确度,我抱持着巨大的保留意见。如果是 GASTEC 的检测管式,理论上会稍好一点,不过我目前还没见过有漂流这玩意的。
日本GASTEC快速气体检测管
机构上门检测:
非CMA机构若采用上面C部分所述质量尚可的集成式光度计认真检测,基本也可以得到一个相对靠谱的甲醛检测结果;专业检测机构(具备CMA资质或更多资质)就更放心一点,但是这些年我也见过不少专业机构做事欠专业的,怎么说呢,凡事无绝对吧,不敬业的人干啥都会出问题。
2.1.2. 4160之谜
上述D中我说到,进口4160算是相对靠谱的便携式甲醛检测仪(实际上已经是目前为止准确度最好的即时读数型甲醛检测仪了),不过这里我要举一个反例,告诉我们凡事都有例外,不能唯设备论。
4160甲醛检测仪
几年前我接到一个来自西部某大城市的读者朋友的咨询,告诉我住了七八年的老房子测出甲醛超标严重该怎么办才好,当然老规矩我还是先问怎么测的,对方说是当地环保局的一个朋友带着进口4160测试出的。哎呦不错哦,4160还是能打的。不过当我看了现场视频和照片,询问了很多问题后,认为这个结果不太能够让我接受。百思不得其解之下,我让她帮忙确认一下这个4160的使用时间和最近校准时间。后来知道已经用了十来年(这玩意传感器寿命一般是三年左右),最近一次校准是3年前(每年都要校准才行)。更多的情报显示:当地环保局当初购进两台4160,日常用的就是这一台,常年四处漂流,朋友圈里哪家装修去哪家。另一台几乎不使用,只在需要迎接检查的时候才拿出来展示一下。我觉得这个案例告诉了我两个事情:一是再贵的仪器也得正确使用,生产队的驴都要有休息的时间;二是很多应该很专业的机构都备不住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那么专业的人,不能根据一个人的身份盲目相信他做的事情就应该是靠谱的。
2.2. 专业检测
2.2.1. 解密CMA
上面说了,我们普通人相对能够找到的最靠谱的检测方式,就是寻找当地有CMA资质的第三方专业机构上门采样检测,那这种机构到底是怎样完成检测的呢?
首先是上门采样,机构会提前告知客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理的提前封闭时间(一小时(国标50325)或12小时(国标18883)),封闭时间到了之后会进入待测试房间进行采样。
最常用到的采样器之一:北京劳保所的QC-2型双通道大气采样器
采样阶段用到的核心仪器就是上图这样的大气采样仪,最常见的就是这种北京劳保所生产的,贵一点的还有崂山应用仪器厂之类的,不差钱机构——比如国检中心那就是直接上下面这个了。
GILIAN采样器
我们看到上上图的北劳的采样器上面,左右各连接了一个透明玻璃气泡管和一支细长的不锈钢管,这俩分别是干啥的呢?左边的不锈钢管,一般是TVOC吸附管,里边有吸附质,用于采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样本;右边的玻璃气泡管一般是用于采集空气中的甲醛(或氨气)的采样管,用于收集甲醛(或氨)的样本。采样器的主体就是一个恒流抽气泵,经过规定时间内的强制抽吸,让室内空气流经采样管,待测的有害气体物质通过固体或者液体的吸附质被收集在采样管中,以待拿回实验室分析化验。
样本采集回实验室后,实验室人员会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如 GBT 18204.2-2014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等,使用标准物质制作待测污染物的标准曲线,使用化学法(甲醛、氨等)或者气相色谱法(苯系物、TVOC等)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准确的结果。
用于甲醛、氨等测试的核心仪器——分光光度计
用于苯系物、TVOC等测试的核心仪器——气相色谱仪
部分标准物质
正在展开的色谱图
详细的原理这里就不展开说了,大家有兴趣了解的话可以读一下相关国标,比如上文提到的重要标准:GBT 18204.2-2014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里边对各种室内常见污染物的测试原理、方法和流程都有无比详尽的描述。
3. 结果分析
3.1. 报告解读
经过上述专业机构测试之后我们会拿到一份检测报告,对于这个报告,我们需要关注以下信息:
封面顶部是否有CMA印章,这意味着该机构到底是不是具备了本报告涉及项目的测试资质(能力)。当然如果除了CMA印章外还有CNAS,CAL之类的更好,多多益善属于是。
报告封面顶端的各种资质印章
报告封面顶端就是该机构取得的相关资质,最左边红色的印章就是最常见的CMA认证,一般情况下有这个就可以了。
报告封面的委托人是不是本人,项目名称是否正确——别笑,我就见过报告寄错了人的。
采样环境参数
报告上的检测环境参数,如上图示,温度,湿度、大气压,门窗关闭时间等。这些参数很重要,因为室内环境中有害物的浓度是不停变化的,上述参数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测试数据都指的是在上述环境下测试的结果,不能代表其他环境还是这样——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很多朋友有个误解就是任何专业机构测出来的数据应该一致,任何时间测都是这种污染水平,这是不对的,无论多准确的检测,都只能反应该采样房间当时的污染水平。其他时间测出来和这个不一样是正常的,要一样才是巧合。当然,在一定跨度的时间段内,温湿度、大气压、空气交换率、封闭时间等条件都差不多的情况下,某个时间点的测试结果还是可以去近似评估该房间近期的污染状况的。
测试结果
检测报告数据页
上图是一个检测报告的数据页,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各个房间各种有害物的测试数据,比如上图中就对甲醛、苯、氨、TVOC和氡五项做了检测。我们可以根据下部依据的国标限值对比判断各项有害物是否超标和超标是否严重。这里我们肯定发现了一个问题:没有关于气味的数据和描述对不对?
是的,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将气味这一指标纳入室内环境检测相关的标准体系之内,甚至连统一的测试方法标准都还没有。这是因为,气味来源于嗅觉感知,更多是人的主观判定结果,对气味的量化评估技术难度较大,虽然气味本质上由VOCS综合造成,但很多对人来说很明显的气味都还不能完全依靠仪器数据来准确反应,更多需要依赖多位专业嗅辩员评价结果的均值,测试成本还比较高。不过随着大家对气味的关注越来越大,对这方面的研究也相应增长,但在涉及室内环境方面的规定目前主要还是集中在建材本身而非整体环境,如针对人造板的 LY∕T3236-2020《人造板及其制品气味分级及其评价方法》、针对定制家居的T/GCHA_1.3—2018《定制家居产品_人造板定制衣柜_第3部分_有害物质限量及气味等级》、针对胶黏剂的 HG/T 4065-2008《胶粘剂气味评价方法》、针对皮革制品的 QB/T 2725-2005《皮革气味的测定》、针对学校操场跑道的 GB 36246-2018《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等,可参考的方法极少而且不成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对于上图的测试结果,我们不难发现,四个房间的甲醛和TVOC都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其他项目尚可,在现场的感知情况来看,四个房间都有不同程度的”装修味“,那么这些气味和污染物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走进”案发现场“来做一下初步的调查。
3.2. 案发现场
3.2.1. 甲醛疑案
这里边最让咨询者意外的是主卧(主人房),这个房间面积较大,他认为封闭12小时后闻到的气味是最小的,自己用来定制衣柜的还都是挺贵的进口板材,原本以为这个房间最环保,但是测试的结果无论甲醛还是TVOC的数据都是最高,所以觉得很难理解。我调查了一下现场污染源,发现室内主要的人造板制品就是定制衣柜了,但这个定制衣柜用到的板材确实是质量还行的某进口大牌板材,虽然环保上不如无甲醛板材,排放等级也还是拿了F4的,在这样比较小的装载量下,理论上不会造成严重的甲醛污染,其他重点可疑的对象床垫、床和床头柜、地板、踢脚线之类的质量也都很好,那么最主要的污染来自什么地方呢?

#关注2022全国两会#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网暴本身不是立法可解决的问题#, 更应该从道德规范去约束】网络暴力依旧凶猛,“按键伤人”的现象时有发生。

从杭州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到网红“罗小猫猫子”直播中喝农药自杀悲剧,再到近期的寻亲男孩刘学州事件,网络暴力一次次露出狰狞的面孔,让人防不胜防。

近期,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联律师事务所重庆办公室执行合伙人韩德云。

北青报:目前,对网络暴力的界定是怎样的?

韩德云:网络暴力是一个通俗的说法,通常指人们在网上使用非正常的、可能涉及人身伤害的侮辱性语言,对他人进行人格攻击的行为。

所有网络暴力事件的背后其实是不同价值观、不同人生经历、方方面各不相同的个人,对同一件事发表的不同看法。如果这些不同看法在言语表达上超出了正常探讨、发表意见的平和限度,使用了不礼貌,甚至侮辱性、攻击性的言语,就会上升为“暴力”行为。

“网络暴力”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用语。从法律上讲,网络暴力不过是一种集中了一堆难听、粗俗、肮脏言辞的群体骂人行为,受害人被侵害的是自己的人格权,涉及民法典的“人格权保护”条款。现实生活中,网络暴力给很多人造成的伤害后果可能很严重,比如我们看到了不少因不堪忍受网暴而自杀的人如刘学州,但是法律上对网暴进行惩罚的力度其实是比较轻的。就像两个人当街骂架,如果一方或多方使用了不好听的、甚至侮辱人格的语言,在民法典规定的范围内,就构成了人身受辱为主要内容的人身权侵害事件,法律会要求侵权人主要承担民事责任,民事责任不外乎赔礼道歉、消除不良影响,有时还涉及经济补偿性的赔偿责任,但基本不触及刑事责任。所以我们也很少见到因为谁骂谁构成了“犯罪”。只有在特定的情形下,比如说,对英雄烈士进行的侮辱性表达,就可能容易构成了犯罪。但对一般人的人身权侵害来讲,很少会产生构成“犯罪”的后果。

北青报:有代表建议,网络暴力事件应该可公诉、或者专门立法,您怎么看待这个建议?

韩德云:这不是法律立法可以解决的问题。现行法律本身是有规定的,比如宪法,尤其是民法典等,都是有规定而且规定得很清楚的。一个人或一群人在网上骂和在线下骂,其实没什么太大区别。不过,线上骂的话,因为互联网传播的开放性,很容易引起暴风骤雨般的激烈效果,造成的人格伤害也就非同小可。

我认为,除了针对英雄烈士等特定个体引发的网暴,可能构成犯罪并提起公诉之外,网暴本身不是立法要解决的问题,而是我们应该怎么看待“网暴”这种现象,以及该从哪里去制止、制约网络暴力现象的产生,这才是比较重要的话题。

北青报:您觉得如果法律规定已经有了,还要靠哪些行为才能制约网暴呢?道德吗?道德本身肯定很重要的。

韩德云:是的。网络暴力总体是一个被网络放大了的语言暴力,不是现实中扔石头、打耳光这样直接的人身侵害。这种情况下如何去制约?我认为更多还是要从道德上去规范、去引领,只有当我们整个社会更多人变得更文明,网暴才会减少。

现实中一些受到网络暴力的人,如果认为自己受到了人身伤害,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可以去追究相关人的民事责任。如果觉得媒体对他造成了伤害,完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去追究媒体的责任。

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了类似不少这样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比如平台公司、传媒,对有些名人传播谣言构成人身侵害,基本是一告一个准,这种案例各地都有。

北青报:我们注意到,最近很多个案都与网络暴力有关,比如杭州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比如寻亲男孩刘学州事件,网络暴力一次次露出狰狞的面孔,让人防不胜防。您怎么看这些事件?

韩德云:第一,我们的社会因为互联网正成为一个开放的社会,没有任何一个人一件事的评价,只有一种声音。如果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去发表言论,不管是评价别人的行为,还是把自己的行为或观点曝光给整个社会知晓,从而寻求社会的理解、同情或支持,就一定要意识到这个社会是多元的,从来就不会只有一种声音,没有任何一种行为或观点可以得到一边倒的赞美和肯定。这个社会愈来愈复杂,同一件事一定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不管这些看法是真的假的,但一定是不同的。

所以,一个人如果要通过互联网表达观点,一定要有一个心理准备,就是接受不同情你、不理解你,甚至还要批评你、攻击你的这么一种观点的表述。

第二,在互联网媒介愈来愈发达的公共社会,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把自己的隐私暴露给社会公众。社会公众对个人隐私有天生的探究、评说爱好,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任何一个人如果不是发表观点,而是自己把隐私暴露给社会,就要有强大的心理能力去接受一个多元的社会对你隐私的追踪和评价。如果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我奉劝大家不要轻易在互联网上讲自己的故事。珍惜个人隐私,比什么都重要,这个社会有多少流量、有多少荣誉、有多少金钱,是值得你用隐私去换取的。

第三,即使有涉世不深的人,不管因什么原因暴露了自己的隐私,希望得到社会的同情和理解,在面对整个社会有不同看法的情况下,我们的媒体媒介平台一定要用正确的社会伦理价值观,去为舆论引航导向。不应该把某个人的隐私去刻意曝光,更不应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推波助澜。

最后,我们利用互联网来表达对他人的看法,对他人的经历、观点进行评判,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接受他人对我们的经历观点的不理解、不同情,甚至指责与批驳,面对一个网络让人轻易就可表达观点的世界,我们都要有一个更加独立的人格,更为平常的心态。

当然,不同观点的交汇交锋,都应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发表,这样这个社会才是一个文明的社会,而这除了要靠法律,更多的还要靠道德规范。你能让法律去追究每一个不同情刘学州的人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北青报:很多人觉得,在网络虚拟空间骂别人一句,对方也不知道自己是谁。

韩德云:现在的网络社会,虚拟已经是一个表象。自从IP地址实名化之后,所有的网上言论都是实名的,都是可溯的。君不见,所有的谣言为何很快就公开了造谣者的身份。今天你要告谁,你都能查得到他的真实姓名和身份,不管你在网上取什么名字,今天的后台,所有人的IP地址都是可循的。

北青报:平台没有责任吗?

韩德云:平台不是说没有责任。比如,对于极端侮辱性的言语、字句,平台理论上是应该删掉的。

但平台更多的是提供了平台而已,如果我们要把所有发表言论的责任包括不当言论的责任归咎于平台,我估计任何一个平台经营者都会感到很困难,也许我们就再也没有平台了。

我们必须看到平台本身的中立性,很多时候平台也不能关掉一种声音,只允许另外一种声音存在。

北青报:网络暴力产生之后,是不是只能事后救济?这是不是助长了“网络喷子”“网络水军”“键盘侠”的气焰?

韩德云:怎么去事前救济呢?事前救济就很容易导致不准说、不准评价、不准发言。表达自由,评价、发言是每个人的宪法权利。

所以,我认为制约网暴的核心不是法律的问题,法律已经提供了救济渠道,任何人受到伤害,该告的就要告,该要侵权人赔的就让他们赔。但是,构建一个文明的社会,我们更需要伦理规范的约束。法律只是对伦理当中最必需的、最基本的规范进行了强制性要求,大量的社会规则还是需要用伦理规范去解决的,虽然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互联网社会提供了非常开放的、各自表达意见的场合,在这种场合从来不会只有一种声音,任何人要介入这个场合的话,不仅应该想到这一点,而且也应该首先学会适应这一点。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邵善波:清零還是躺平 誰是誰非
面對第五波疫情爆發,有關「清 零」還是「與病毒共存」的爭議已進 入香港。不少專家及意見領袖認為香港情况已失控,政府已無法阻止疫情擴散,只能接受現實,放棄「清 零」,選擇「與病毒共存」。不幸的是,「動態清零」還是「與病毒共存」這爭議,早已成為國際上的一個政治課題。西方媒體不斷質疑中國的動態清零做法,指此政策的經濟及社會成本高,質疑此政策是否成功及能否維持。爭議已變成制度優劣比較的一個鬥爭、一個中國模式與西方自由民主模式優劣的問題。從這背景可以理解,央媒面對香港出現爭議迅速表態的原因,特首也隨即表示堅定維持「清零」政策的立場。事實上,香港為了自己的生存,必須盡快恢復與內地通關,而「清零」是內地對通關的一個基本要求。在這問題上,香港並無選擇的餘地。

須盡快與內地通關 清零無選擇餘地
首先要搞清楚的是,甚麼是「清零」,甚麼是「共存」。「共存」就是對病毒傳播採取「躺平」、放任不理的政策。當然,「躺平」也不是甚麼都不幹,但除鼓勵接種疫苗外,基本上不再採取積極的隔離及其他防疫措施以爭取盡快截斷病毒擴散,接受病毒任意擴散造成的後果,包括較高的死亡率。

「清零」並不表示在這政策下不會出現案例。為避免這誤解,「清零」被調整叫為「動態清零」。相對「躺平」,動態清零的對策就是在出現案例時,迅速採取積極嚴厲的做法,阻 止病毒擴散。「清零」與「共存」兩種手法截然不同,沒有共通地方,不像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的說法,可以尋求「『動態清零』與『共存』之間 的平衡點」。任何混淆這兩個概念之差別的說法,對如何有效處理疫情都沒有幫助。

港官不了解動態清零若干基本原則
在香港發生的這場爭議,有香港獨有的政治背景及動機,也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動態清零政策在港失敗的原因。特首與一些社會精英,如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單方面強調香港與內地的制度、民情及社會條件不同與存在差異,作為內地一些防疫措施不能或不適宜在港引用的理由。這些情緒具體體現在拒絕推行全民檢測,及引入可追蹤個人行程和疫情的健康碼, 以便迅速找出案例,使香港防疫措施存在重大漏洞。這些思維造成排斥使用內地一些行之有效的防疫措施,引致香港的做法不倫不類、半桶水、漏洞百出,釀成這次大爆發。

造成港式動態清零不倫不類的其他 原因,是香港官員基本上並不了解動 態清零防疫手法的一些基本原則。動態清零首先要求反應要快,要走在病毒之前、出手要重,才能制止它的擴散。香港則基於官員對民情的顧慮及其他理由,採取與此相反的態度,盡 量小影響的範圍及時間,如因為房屋署未能配合的原因,對出現疫情的大廈拖了大半日才圍封檢測,檢測範圍非常有限,手法非常不嚴謹,失敗是必然的。與此相近的理由,更有特首及一些官員對內地防疫措施的誤解,如以為全民檢測就必須與禁足令一併執行;又將有限範圍的圍封檢測效果,與全民自願檢測作比較,成為城中笑話,反映他們對這些措施的功效並不真正了解。更嚴重的是,在目前的嚴峻情况下,政府竟因為檢測能力不足,不針對此問題迅速處理,而是更改圍封檢測的條件,放鬆為短期內超過一宗案例,才對該大廈執行圍封檢測,這與當前防疫措施需要加緊的要求背道而馳,疫情不進一步擴散才出奇。

向中央要求幫助 不違反一國兩制
政府防疫工作所欠缺的不是努力。 筆者不認同一些陰謀論說法,認為政府對動態清零是陽奉陰違、口是心非,有意造成香港疫情失控的情况, 最後只能向西方做法看齊,與病毒共存,與西方恢復通關,放棄與內地通關。筆者也不認同防疫是「一國」問題、中央必須插手的說法。以此邏輯,傳染病亦是人類的問題,不單是「一國」的問題。香港防疫工作應由特區政府主體負責,但有需要時,向中央提出要求幫助,並沒有甚麼不妥,不違反一國兩制。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認為「若全部由內地派員來港 處理,更可能打擊一國兩制」。這說法其實是想說尋求中央幫助,就打擊了香港「一制」的優越性。這種毫無根據的優越感,也是累死香港的原因之一。

除片面強調香港民情及社會條件與內地不一樣,提升到一國兩制的大原則來抗拒認真落實嚴肅的防疫措施之外,造成香港未能維持「清零」的原因,也有政務官長期奉行的「漸進主義」。這種處事精神在社會穩定、天下太平的情况下可能是個優良傳統, 但面對重大的社會動盪及衝擊、需採取大動作時,則是一個致命缺點。此外,政府過分自滿,以為去年底前七八個月的緩和狀態會自然而然無限期延續下去。這次疫情爆發,反映政府完全沒有一點思想及實際準備,不單止檢測能力嚴重不足,對暴增病例的處理,更是「倒瀉籮蟹」、全無準備,這是個重大的施政失誤。

香港疫情防控已進入一個新階段, 要面對一個病毒已在全港擴散的局面,已有的港式動態清零做法,已完全失效。如何盡快找出所有病例,並給予有效隔離及管理,是當前的迫切問題,對此,中央會給予全力支持, 這是無可置疑的,關鍵還是香港一方能否糾正其防疫的處事態度及思維, 有效及時使用這些援助,達到盡快回復「清零」狀態,恢復與內地免隔離通關,並探討如何放鬆對外通關的措施。對於能否做到,香港不能對自己失去信心。

作者是高等政經研究院(中國.香 港)總裁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 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 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 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 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 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香港抗疫#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明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市新增2例无症状感染者轨迹公布(3月25日18时至24时)】3月25日18时至24时,我市新增2例输入型无症状感染者,经流行病学调查,活动轨迹如下:无症状感
  • 【长城汽车星主播】小宇 首次亮相邀请到来自墨西哥的技术总监快前往抖音、B站解锁他的故事吧!图片倾听┃桐柏仙山逍遥组歌之《琼台仙谷》:神游天台胜境的浪漫静美与光阴
  • #杨紫肖战余生请多指教播放量破18亿#姐妹们,顾魏有多好看呢?#鹿晗[超话]##记420登陆地球观察鹿##鹿晗0420生日快乐# 观察日期:2022年10月
  • #胖头鱼日本留学[超话]# 恭喜杨同学合格京进语言学院新宿校22年10月生211辽大物理学院大四在读,以帝大为目标,希望你能超越自己,实现梦想喔✈️京进语言学院
  • 晨跑8公里、53分钟接下来终于有一段时间可以不紧不慢每天早晨在冬日的暖阳下暖烘烘地跑着步看着堤岸上的炮仗花从初冬一直开到春天大叶紫薇正开得舒展格桑花也已经爬满山
  • 风雪中,你坚韧的 来自[@手机贴吧] 冰酒藏火,寒山藏春,我记得你来时的模样,眼里静谧星辰浪漫绽放。
  • 穷人要想实现命运逆袭,就得抛弃“死要面子”的错误思维,要敢想敢干,不要去在乎脸面,当你成功了,面子就有了。一个人只有学会爱自己,不从别人身上寻找爱,才是真正的独
  • 我也想去看樱花,鸡鸣寺的樱花真的很好看,可是我自己是真的没有心情啊,我现在只想找个无人的角落躲起来,隐居起来,慢慢的振作,慢慢的恢复。可我在阳光下看到它时,就很
  • 她们暂别家人,担着使命前往疫情最严重的的地方,义无反顾奔向抗疫一线。90后的龙凌雲,怕父母担心,直至出发都仍未告诉父母自己前去疫区一线的消息。
  • 奈雪的mini酸奶蛋糕好吃诶,奶油多多冰淇淋蛋糕只有芒果味了,芒果味巨重詹记这个芋泥麻薯盘挞好好吃啊,真的上面好多红豆,下面有芋泥还有麻薯#长沙美食# 傻小子五
  • 他们不知疲惫的从昨夜到今晨,终于顺利完成了所有任务后,他们想的却是,今天如何能配合好外科主任完成3台小手术,如何统筹好时间,完成本院职工的核酸采样信息录入工作,
  • #松坂书屋#微店预购:【预购】SPRiNG 2022年6月号 ※表紙:渡辺翔太(Snow Man)也可扫描下图二维码购买预购书籍!)《[DBD-Raws][4K
  • 我想,人类的双眸之所以存在,是为了定格每个盎然的春天吧。如果我们注定无法拥有斩破苍穹的力量,生活里也要灯火可亲,有梦可做。
  • #朴宝剑男朋友# pbg #朴宝剑青春记录# pbj220325|160325音银上班路皮衣帅哥是谁的爱[憧憬]@朴寶劍_ParkBoGum 手.动.输.入➕每
  • 对此,英足总官方宣布:“我们很高兴地宣布,将为从西北部来到伦敦观看利物浦和曼城足总杯比赛的球迷提供限量的免费往返巴士服务。英足总表示:“我们很高兴地宣布,将为从
  • 诸如此类的问题,其实是没有答案的,因为你用赤脚医生的技术手法,是看不上看不起也看不懂大医院的核磁共振是个啥玩意,总觉得收费贵,收费奇贵每每这个时候,我就想起几年
  • 元宇宙的兴起,疫情对生活的漫长影响,让长春花蓝在这个时代,象征着创意和改变。如果你还没有拥有一件长春花蓝色系的物品,就顶不潮流了。
  • 4月30日,“三河一山”绿道205公里基本贯通、74公里核心段无障碍通行,实现了7月1日前全部完成绿道移交范围签约等节点性的工作目标,一条“望得见山、看得见水、
  • 草,梦见和美女搞百合,美女先表的白,美女是强势外向开朗大美女,我是内向一般通过路人肥肥,梦里一起做了很多恋人间的事,印象深刻的最后一幕是,我和美女一起在一个房间
  • 在拍摄《复见余生》的过程中,摄制团队见证了不断出现的新药给病人带来了新的希望,而像镁信健康这样的健康服务机构所提供的创新支付手段也给了患者们底气,让患者们的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