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个问题,去过100个以上的国家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里面有个点赞很高的回答:

“懂得了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正确,能够接受别人有不同的三观和其衍生出来的思考方式。”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不要用你的格局去评判这个世界,你的标准没办法衡量别人的人生。

真正有修养的人,会学会不贬低别人喜欢的东西。

  
佛教诸乘诸宗,
都以忏悔业障为佛弟子修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列为修行者的日课之一。

忏悔又分事忏、
理忏。
  
事忏,
是在众僧或佛像或自己伤害的人之前,

诚恳坦白发露过错,
表示悔过,

“ 所未作者,
更不敢作,
已作之业,
不敢覆藏。”

(《 金光明经 》卷二 )。
  
大乘《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说
观想专表忏悔灭罪的普贤菩萨而忏悔之法。

汉传佛教界依经编有多种忏悔的仪轨,

如《 法华忏法 》、
《 金光明忏法 》、
《 药师忏法 》、
《 华严忏法 》、
《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 》、
《 梁皇宝忏 》、
《 慈悲水忏 》、
《 大悲忏 》等,

以供佛弟子依法修忏悔。

密乘则主要观想密法总管、
普贤菩萨的秘密身金刚萨多,

诵念其
“ 百字名 ”
( 咒语 )
而忏悔,

这被列为密乘修行者必修的
“ 四加行 ”之一。

事忏忏至罪障消除,
有严格标志,
称“ 见罪净相 ”。

依《 准提陀罗尼经 》所说,

见罪净相有看见或梦见佛菩萨、
光明,

或梦见听闻佛法,
吐恶食,
或吐或饮乳及酪,

或梦见日月、
空行母、
猛火、
水牛、
黑色人、
僧尼、
乳树、
象、
牛王、
山、
狮子座、
微妙宫殿及飞行上升等。
  
理忏,
又名“ 实相忏悔 ”、
“ 无相忏悔 ”,

即依佛法真理,
观业从心起,
由自心妄想而生,
妄想依缘而生,

即生即灭,
无实自性,
本来是空,
如空中风,
无所依止。

《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偈云 :
  
“ 一切业障海,
皆从妄想生,
若欲忏悔者,
端坐念实相,
众罪如霜露,
慧日能消除。”
  
这种理忏,
因与绝对真理 ——

本来空性相契合,
故消灭罪障恶业的力量比事忏更大。
  
2 、对治现行力。

即修佛教所说种种能对治业障的法门,
如读诵大乘经,

观空、
无我,

持诵有消业力用的真言密咒,

及以虔敬心、
忏悔心塑画佛像、
供养佛和佛塔,

礼佛、
持念佛菩萨名号等。
  
多种大乘、
密乘经典中,

都盛说此类修行能消业灭罪。

如《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说
若昼夜六时礼十方佛,

诵大乘经、
思第一义甚深空法,

“ 一弹指顷,
除却百万亿阿僧祗劫生死之罪。”
  
《 金刚经 》说
诵持该经能转后世重罪为现世受人轻贱的轻报。

《 观无量寿经 》说
临终者至心称念
“ 南无阿弥陀佛 ”
名号一声,

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观想佛的形相、
净土等也皆灭罪无量。

《 大悲心陀罗尼经 》说
供养观世音菩萨并专称其名号,

“ 得无量福,
灭无量罪,
命终往生阿弥陀佛国 ”,

持诵此菩萨
“ 大悲咒 ”,
一宿满七遍,

“ 除灭身中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 ”,

甚至接触从虔诵此咒者身边吹过的风,


“ 一切重障恶业,
并皆灭尽,
更不受三恶道报,
常生佛前 ”,

然“ 唯除一事 :
于咒生疑者 ”。
  
密乘经典中此类说法比比皆是,
多数佛菩萨真言皆被说为有消罪灭障之效。

这类灭罪法门的神力,

来自佛菩萨与真实相应的誓愿和历劫修行所成就的功德,

与众生虔诚敬仰心、
忏悔心的清净心力之因缘和合。
  
3 、遮止力。

指严格遵守以
“ 防非止恶 ”
为旨的佛教戒律,

谨言慎行,
不作诸恶,
奉行诸善,

以实际行动证明已痛改前非,
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
  
4 、依止力。

指皈依佛法僧三宝,

发普度、
普利一切众生的
“ 菩提心 ”,

依靠三宝的巨大法力和菩提心的强大愿力为殊胜增上缘,

自能起到消罪灭障的作用。
  
虽说恶业罪障可以依以上种种法门,

随心转、
消,

但是否转、
消,

须具严格条件。

如前所述,
事忏须修到
“ 见相 ”,
方算见效;

理忏则须修至明心见性,
与空性真实相契,

《 永嘉证道歌 》曰 :
  
“ 了则业障本来空,
未了应须还宿债。”
  
了,
指明了自心佛性,
证见空的本面,
其境界相当高深,
非可轻易达到。

若不能
“ 了 ”,
那就还得受因果律制约,
偿还宿世所欠的债。

可消可转之业,

主要指非决定心作、
作已有悔的
“ 不定业 ”。

《 优婆塞戒经.业品 》说 :
  
“ 若时不定果报不定,
是业可转,
或果报定应后受者,
是业可转现在受之。”
  
没有说过重大定业可以不受。

佛典中说,
以佛力之大,
亦难卒灭定业,

但也非绝对不可灭,
只不过消灭转移的因缘难具罢了。

智者大师
《 法华文句 》卷十说 :

“ 若其机感厚,
定业亦能转。”

肯定深厚的非常机缘和大感应,

可以转、
消定业。
  
至于佛教所设各种忏悔灭罪法,
虽可奏效,

但经论中还是强调作了恶业之后忏悔而净,
与注意防护不作恶业之清净,
两者大有区别。
  
《 瑜伽师地论.菩萨地 》说,

若破犯杀、盗、淫、妄( 语 )的
“ 根本戒 ”
( 性戒 ),

虽然可以通过深重忏悔灭罪后,
重新受戒,
但障碍现生证入菩萨初地。
  
只有皈依佛教、
受佛教戒以前所造的重大恶业能忏悔而净,

皈依受戒后所造的重业难以忏除。

僧尼戒条规定,
同性恋等重大恶业是不可忏悔

( 僧团不接受其悔,
非驱逐不可 )的。

这就避免了业可转消说可能产生的

“ 今天先尽情作恶,
明天再忏悔念经持咒以消灭恶报 ”
等副作用。

附 :

野孤禅 ”公案
  
中国禅宗门下,
流传着一则著名的
“ 野孤禅 ”公案
( 参禅故事 ),

讲的便是业报是否转可消的教理。

故事说 :
禅宗六祖慧能三传弟子百丈怀海禅师,

每日上堂,
见常有一不认识的老人听他说法,
听毕随众僧散去。

有一天,
众僧散去后,
老人独自留下来,

百丈乃问 :
“ 站在那里还不走的是什么人?”

老人回答 :
“ 我于过去迦叶佛出世时,
曾住此山为大禅师,

有学禅者请教 :

‘ 大修行的人还会落于因果
( 被因果律束缚 )吗?’

我答 :
‘ 不落因果。’

因为答错,
遭受恶报,
堕为野狐,
已经五百生,
今请大和尚代作一正确答案。”

百丈说 :
“ 你只管问。”

老人便问 :
“ 大修行的人还落因也未?”

百丈答 :
“ 不昧因果。”

老人于言下大悟,

告辞说 :
“ 金也脱野狐身,
住在山后,
请求能按葬送亡僧的仪式烧送。”

百丈乃命维那师
( 掌管僧众秩序的僧职 )
敲钟召集僧众,

斋饭后率大家去后山葬送亡僧,
果然在后山发现一只死狐狸
( 见《古尊宿语录》卷一等 )。
  
迦叶佛
( 释伽牟尼以前出世的佛 )时的一位大禅师,

因为答徒众所问,
一字之差,
修行一世,

竟然落得个百生堕为野狐的下场,
此事的确发人深省。

这禅师答错的,
正是佛法中关于业报因果的重大理论问题 :

依佛法修行,
究竟能否超越因果律,

不受业力果报的束缚?

禅师的答案,
究竟错在哪里?

如果说他答错了,

那么慧能高徒永嘉玄觉禅师说

“ 证实相,
无人法,
刹那灭却阿鼻业 ”,

岂非更错?
  
依佛法义理,
因果律,
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讲,
是铁的自然规律,

只能从遵遁中获得自由,
不得随意超越。

经传载释迦牟尼在成佛后,
还曾因过去世的宿世,

受“ 金枪马麦 ”

( 被木片伤足、
施主忘记供食而屈尊食用马料 )之报,

佛神通第一的高足摩诃目犍连和禅宗西天第二十四祖狮子尊者等,

尽管已证阿罗汉,
仍因酬偿宿世所欠人命,

被人打死、
杀死。

说明业报不是那么好超越。

《 优婆塞戒经 》说,

依佛法修行,
只有修到阿那含果
( 第三果 )

和阿罗汉果,
才能转应后世重受的欲界重业果报,

在现世提前受报或从轻受报,
轻业不受,

不是一修行便可转、
消业报。

说大修行人不落因果,
笼统肯定因果律可超越,

忽略了可转、
消宿业的条件,

未能将真、
俗二谛统一

( 依业空故必有因果报应 ),

堕于
“ 恶取空 ”的边见、
断见,

会起使人纵心放任、
不勤苦修行的负面教化作用,

令学人智眼不明,
造下了宣扬邪见的恶业,
因此应堕于畜生道,
受痴暗无智之报。

然毕竟善根不浅,
五百世后,
得遇百丈禅师说法,
当下解脱。

百丈回答
“ 不昧因果 ”,

与“ 不落因果 ”
虽然只一字之差,

但这个“ 昧 ”字非常关键,
肯定因果律不可超越,
只能如实认识,

“ 不昧 ”,
与常人的
“ 不明 ”有别,

意谓对前因后果及因果本空的性质看得清清楚楚,

如大珠慧海禅师所说,

“ 现前心通,
前后生事犹如对见 ”

(《 传灯录 》卷二八 )。

据说摩诃目犍连、
狮子尊者,

不是不知宿业果报,
而是以神通智慧看清楚了,
才主动找上宿世怨家债主的门,
去痛痛快快地接受被杀之报。
  
至于永嘉玄觉禅师
《 证道歌 》所说的

“ 刹那灭去阿鼻业 ”、
“ 了则业障本来空 ”,

是从真谛的角度,

肯定证会实相
( 空性 )
有消灭阿鼻地狱重业的巨大力量,

这完全符合佛教教义。

按大小乘所说修道阶位,
修行者观修实相,
当达见道前
“ 四加行位 ”的第二位
“ 忍位 ”时,

便已转、
消重业,

不堕恶道,
继而入见道位以上,
便永断恶道之因,
再也不会堕入地狱等恶道了。

禅宗说的
“ 证实相 ”与
“ 了 ”,

一般指见道,
那当然已消灭了阿鼻地狱重业,
若未达“ 了 ”,

对不起,
那还是得遵循因果律安排,
去偿还宿债。

( 小乘以八忍八智之十六心为见道,
因十六心是初生无漏智照见真谛理之位。

大乘的菩萨,
则于初僧祇之终,
终四善根之加行,
而顿断分别起之烦恼

八正道:正志、正语

正志,又名正思惟、正思、正分别、正觉,或名“谛念”。

正志,有“伺”、“念”、“望”的功能,也就是在具备正见之后,进一步作意思惟正见所见的四谛,对正见所见的,作更深入的正确观照。

正见是从闻法而来的增上慧学,正志则是从作意审思而来的增上慧学。看到一切是苦、是无常、是无我,因而对于名利、权势、恩怨,都能放得下了,从无我的正思惟中,趣向于离欲离执而出世间,便是如实作意的“谛念”。

一切现象,主要都来自于我们的身体以及我们的心念。比如,身体的感觉有时似乎能为我们带来快乐,但是,有身体其实是一桩苦事、一种负担,因为身体并不一定完全能接受自心的指挥及控制,我们的身体会有生老病死的状况出现,而这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因此,要观身体是一种无常的现象,会带来苦的事实。苦,是心理的感受,如果很清楚观察到我们的身心是无常的、是空的,这就与无漏的智慧相应了。

知道有苦、有无常,那是正见,之后必须能够无常、无我、空,才能够离苦。但是,要真正体验到空,必须具备菩提心,空和菩提心是一体的两面,没有菩提心,只是想着:“我是空的。”这是假的空、消极的空,不能真正离苦而得解脱。

正语,又名“谛语”。即是以四种妙行──不妄言、不两舌、不粗恶语、不绮语,远离四种口过──妄言、两舌、恶口、绮语。常作如实语,故名“谛语”。    

正见是正确的认知,正志是用正确的心念来审思正见的内容,而正语是要如何配合语言行为着力修行。正语,即为真实的语言,《金刚经》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因此,正语必须要离开四种不好的语言:(一)妄语:说谎;(二)两舌:挑拨;(三)恶语:粗话;(四)绮语:花言巧语以及戏谑的话。

语言,是用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思想和智慧的,而不是用来伤害人的;与他人互动时,目的是使得他人得到幸福、快乐、安慰、鼓励,也使他人发挥智慧心和慈悲心,当他人得到利益的同时,自己必定也会得到利益。否则,即使语言的表达非常好听,但是却伤害了人,那就不是好语言,也不是正语。

我们在对家人、朋友、部属和长官,对任何人在用语言表达时,让他人不起烦恼、不生邪见的就是正语,如果让他人生起邪见、邪思,或使他人困惑,甚至很痛苦,马上就要自我检讨,要来修八正道中的正语了。

能够实践正语这一项修行法门,对任何人都会尊敬,跟任何人相处都是和谐的。如果遇到无理取闹的人,要知道是他在受苦,我们应该用菩提心、慈悲心,希望所有的人都不要那么愚痴和烦恼。如此念头一转,便不会用恶语相向。#佛法看世间##修行##文物代言人##佛学大智慧##遇见艺术#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现在听着舒缓的钢琴曲,依然困,那,就睡啦,晚安哦(pyq放了美照 这里放两张pyq不愿意放的 一张笑出了双下巴 hh)1.于淼手作枣糕,送来还是热乎的。中午没有
  • #豆粕##豆粕期货##XYG电子竞技俱乐部[超话]#真的,善良点吧,记住大仙的话,如果你喜欢的某一件事已经影响到你的正常生活了就先远离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 )《徐徐撩火》江宁”沈白辞(大律师沈白辞小说《惹她心痒》凌誉“慕凝小说(临棠派出所,炮灰师尊她撕毁剧本后成了团宠》羽嫣“风夙 小说《重生成三个反派的恶毒后娘》季
  • 慢慢的和朋友说起了我被骗的事情,思思在屏幕里听的就要来找我,可事情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我也刚刚好还完了最后一笔信用卡和花呗,剩下的是人情。当初,白慧明因为误会差
  • 晚上大狮子在忙,她原本是想向我吐槽的,但是我太累了,就随意"指点"了一番,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或许那一刻,在她眼里,我根本就不懂她。换
  • ”今天,铁路上海站也正常发布了运输微博:今天是2022年2月27日,通过12306网站、铁路12306手机App、电话订票、自动售票机、车站窗口和代售点方式可购
  • #逃离钉钉张[超话]##逃离钉钉张[超话]#这个超话太好了,最开始喜欢龚俊,他演得好长得好,这是最开始的感受;后来被咯噔小论文洗成对面的粉丝,成了龚俊黑,还开了
  • 这么好的果酱,清晨用酸甜营养的五莓酱唤醒,也会感受到“红运”当头的幸福感呢。#微博电商116##星选赏金争霸赛# #宋亚轩[超话]#|#青年演员宋亚轩# ⚡#宋
  • #小红书精选##可可爱爱##每天开心的小秘诀# 这个小故事好好玩,论有一位双子座父亲和男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哈哈哈哈哈哈哈[允悲][允悲]我没体验过,但我未来
  • 于是,当这次能源危机再次震撼欧洲工业格局的时候,所有的表现都可以找到了根本的逻辑。在法国政府不知情的情况下,阿尔斯通的CEO居然跟通用电气进行了秘密谈判,不惜将
  • 必须要吹爆‼️这个藤编手提箱伴手礼‼️复古藤编篮伴手礼|法式浪漫你是我藏在星星里的浪漫,终会是温柔和月光采用仿藤编材质编织而成满满的自然文艺气息搭配精致的丝带好
  • 但“头雁”因为没有这股微弱的上升气流可资利用,很容易疲劳,所以在长途迁徙的过程中,雁群需要经常地变换队形,更换“头雁”。大雁是人们熟知的鸟类类群之一,在迁徙时总
  • 可是,有没有发现,父母面对你,小心翼翼,从前,孩子们不敢大声跟父母喊叫,可现在,渐渐的,父母在儿女面前,越来越胆小怕事,每做一件事认为都是错的,总想帮一把,但又
  • 太报全媒体记者 白嘉怡37岁南湖游乐园今起升级改造——预计将花费两年时间,建成国内首个元宇宙主题公园昨晚,伴随着最后一场打铁花表演落幕,陪伴了广州人37年的南
  • 26、多笑惹人爱,礼多人不怪27、红事礼到人不怪,白事礼到人不收。26、多笑惹人爱,礼多人不怪27、红事礼到人不怪,白事礼到人不收。
  • 然后插头一拔,一折叠,就可以塞到柜子里,太适合我这种懒人了有了它,即使冬天再冷,我们的胃都可以暖暖哒~幸福就是如此简单#双十一养娃囤货清单##辣妈生活家##亿点
  • 其实我也挺佩服自己的,听着老板的话,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过着有他参与其中的日子,让人充满了幸福和满足感。这仅仅是第一个五年,后边还会有很多,现在就连我的两岁的小
  • 一个人是否富贵,就看他的口业如何,尤其是对女性,许多福报都是通过嘴巴给损了。一个人是否富贵,就看他的口业如何,尤其是对女性,许多福报都是通过嘴巴给损了。
  • 说一句无关紧要的话,做一件无足轻重的事,乃至做出一个微小的选择和决定,都总喜欢去看他人脸色。仔细想了一下 其实我只是因为性格好 然后专业好一点 他才会对比其他人
  •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对谁都是一样,我想这就是天下最大的公平[可爱]人生最好的状态,是每天醒来面朝阳光,嘴角上扬。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可能得感谢未来三几个月没有好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