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时深度:一层层掀开美国面具!俄乌冲突的始作俑者是美国!】#美国是俄乌冲突的始作俑者# #掀开俄乌冲突背后美国的面具# #俄乌冲突罪魁祸首是美国# 截至3月24日,俄乌军事冲突爆发整整一个月。随着冲突的持续,国际社会越来越看清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这场危机背后所扮演的角色。从主导北约东扩步步挤压俄罗斯的生存空间,到常年伺机对俄及其周边国家发动“颜色革命”;从持续布局乌克兰“准战场”,到数十年间不断制造地区动荡;从频频对“不听话的国家”挥舞制裁大棒,到逼其他国家和盟友站队……无数事实表明,美国就是俄乌冲突的始作俑者。《环球时报》从今天起陆续推出“深度认知”文章,一层层掀开美国面具。

揭开美国面具

苏联解体时,俄罗斯作为“15个加盟共和国的长子”,继承了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中的“一票否决权”、苏联的大国气质与历史情怀以及大部分的国土和海外资产,也继承了苏联解体后产生的债务和危机,更领教了来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承诺与背叛。30年来,美国以极其傲慢粗鲁的方式挤压着俄罗斯的战略安全空间,为地区安全留下了一笔烂账。

“一英寸都不会向东扩张”?

2021年12月23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回应俄罗斯提出的安全倡议时声称,北约从未向任何人承诺过不会扩大规模。俄总统普京在当天举行的年度记者会上愤然表示,北约欺骗了俄罗斯,因为该组织曾在20世纪90年代承诺“一英寸都不会向东扩张”,结果却搞了5次扩张,将势力范围推进到俄边境,“现在又开始说‘乌克兰也将加入北约’,这就是厚颜无耻的欺骗”。

北约“一英寸都不会向东扩张”的承诺,从一开始就是谎言。西方作出第一个“北约不东扩”的具体保证是在1990年1月31日,当时的西德外交部长根舍就德国统一问题发表公开演讲时表示,东欧的变化和德国统一进程不得损害苏联的安全利益,北约应排除“将其范围向东扩张,即令其(比当时)更靠近苏联边界的可能性”。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联态度逐渐软化。1990年2月10日,当时的西德总理科尔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莫斯科会面,苏联原则上同意西德领导人提出的德国统一方案,但前提是北约不向东扩张。

为争取苏联首肯两德统一,以及不干涉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变革浪潮,美国很快就对苏联提出的“北约不得东扩”要求作出积极回应。1990年,时任美国国务卿贝克在与戈尔巴乔夫会晤时明确作出北约“一英寸都不会向东扩张”的承诺。贝克说:“美国总统和我都不打算从正在发生的进程中榨取任何单边优势……重要的是,我们作出保证,如果美国在北约框架内维持其在德国的存在,那么北约当前的军事边界就不会向东扩张,哪怕是一英寸的距离。”然而事实是,北约一路向东,一扩再扩,导致乌克兰危机不断升级。

玫瑰色幻象终是错觉

不可否认,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也曾对西方抱有很大的希望。1991年,俄罗斯受邀参加七国集团(G7)领导人峰会,一跃由过去西方眼中“邪恶的红色帝国”,变成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平起平坐的大国。1997年,俄罗斯被接纳成为成员国,七国集团随即变为八国集团。当时俄罗斯上下都有种“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美好生活”的童话般的错觉。先是戈尔巴乔夫,后是叶利钦,都在这个舞台上有一点飘飘然的感觉。甚至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困境,以及看尽了西方对俄困境的麻木不仁后,俄罗斯仍对西方抱有幻想。

2000年3月,当时还是总统候选人的普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可以成为北约的平等成员,而条件是“俄罗斯的利益能够得到考虑,能够成为完全平等的伙伴”。从俄罗斯不遗余力地向西示好的外交姿态来看,俄罗斯当时对待西方是真情实意的。

普京在北约集团里的第一位朋友是比他小7个月的英国前首相布莱尔。2000年3月,英国时任首相布莱尔飞往圣彼得堡。普京带着布莱尔去马林斯基剧院观看歌剧《战争与和平》。其间,普京对布莱尔说,他们彼此既是同龄人又是(学法律的)同行,当然可以找到共同语言。布莱尔返回伦敦后兴奋地给七国集团其他领导人打电话,称赞普京“是一个有政治远见,深知自己应该做什么的人”。刚担任俄罗斯总统的第一年,普京就和布莱尔会见了5次,其间还留下了深夜不打领带、两人一起在圣彼得堡街头酒馆喝一杯的佳话。

不过,普京与西方领导人之间不断升温的“友谊”,似乎并没有改变俄罗斯的地缘战略处境,一切反而还在持续恶化。从1999年到2020年,北约通过东扩将成员国从16个发展到30个,完成了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对俄罗斯长达3000公里的战略抵近和包围。早在2002年小布什和布莱尔等人不顾及俄罗斯的反对,执意邀请包括波罗的海三国在内的7个国家加入北约时,普京就开始对西方产生怀疑,并把这种行为视为背叛。布莱尔后来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说:“普京得出结论,美国人不想给他应有的地位。”

俄罗斯清醒了

普京2007年2月10日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的演讲,现在被公认为是普京对西方“放弃幻想,准备战斗”的一篇檄文。这篇演讲至今读来仍然令人振聋发聩。普京在演讲中严厉批评了美国的外交政策以及单极世界秩序的想法,强烈反对北约扩大以及在东欧部署美国反导系统的计划。他说:“我认为,北约扩大进程显然与该组织自身的现代化以及保障欧洲安全没有任何关系。相反,这是降低互信水平的严重挑衅行为。我们也有权公开质问,这种扩大针对谁?华沙条约组织解散后,西方伙伴们作出的保证如何了呢?这些声明如今何在?甚至已经没人会记得它们了。我想引用1990年5月17日北约(时任)秘书长韦尔纳先生的一段讲话。当时他说‘我们不准备在西德以外部署北约军队,这会给苏联提供稳固的安全保证’。这些保证何在?”

当年普京抛出这一连串问题的时候,全场一片死寂,无论是美国还是其他北约成员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出来给处于愤怒与屈辱中的俄罗斯一个说法。2022年2月10日,也就是普京2007年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演讲15周年的日子,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现在各国都在谈论紧张局势和迫在眉睫的“入侵”,这在2007年是很难想象的,但是目前发生的事情再次印证了普京总统是对的。佩斯科夫指出,在普京15年前发表慕尼黑演讲后,一切尚有转圜的可能。他说:“那个时候,某些国家是有机会去理解确保单极世界是徒劳的。之所以徒劳,不是因为会有人以某种方式对抗,而是单极化本身已经无法保证安全秩序,而且具有同样广泛且强大潜力的国家和国家集团不断涌现。但是他们没有听进去,而过去几年局势的发展已把我们带到目前身处的极度危险当中。”

拆除北约东扩“定时炸弹”

针对北约东扩,普京2014年曾指出:“我们一直希望能就重要议题与西方国家展开合作,希望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希望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开放且诚实的,但我们没看到你们为此所做的任何努力。相反,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被欺骗,别人在我们背后替我们做决定,留给我们的都是既成事实。这在北约东扩时发生过,在他们把军事设施放在我们边境附近时也发生过。西方一直说‘喏,这跟你们没有关系’。没有关系?说得好轻巧!”

2014年俄乌关系恶化后,乌克兰加速其加入北约进程,甚至在2019年以修正案方式将乌克兰加入北约作为国家基本方针写入宪法,更是触动了俄罗斯的安全底线,也坚定了俄罗斯必须拆除北约东扩贴近俄罗斯边境、深入俄“历史领土”这一“定时炸弹”的决心。从2014年俄乌关系恶化以来的历程看,普京关于乌克兰的红线始终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反对外部力量介入、拒绝外部军事干涉、乌克兰不得加入北约、俄罗斯的“历史领土”不容侵犯。

2014年3月,普京问道:“在基辅已经有人扬言加速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进程了……这将会威胁俄罗斯南部,这不是什么稍纵即逝的骚扰,而是切切实实的威胁。”普京表示,俄罗斯不反对与北约合作,但反对在存在军事集团对抗的情况下,北约关起门来自己发展军事组织。2021年7月,普京在其《关于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的历史统一》一文中再次指出,俄罗斯对与乌克兰的对话持开放态度,但合作伙伴是捍卫民族利益,而不是为他国服务,不能作为别人手中的工具来对付俄罗斯。

罪魁祸首是美国

梳理普京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的恨与痛,可以说,如果当下这场冲突中有“吹哨人”,那普京就是那个从2007年起就一直在向美国和西方吹哨的人,哨声尖利甚至刺耳,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此置若罔闻。

2021年6月,美国总统拜登与普京在瑞士见面,约定以半年为期双方将进行多层次多领域磋商,对两国关系进行调整。当了十几年“吹哨人”的普京在这一背景下再次提出北约东扩和乌克兰加入北约等问题,然而以“瞌睡”著称的拜登表现出西方惯有的傲慢与冷漠,完全没有回应普京的关切。2021年10月末,俄罗斯重兵压境乌克兰,开始对乌克兰及其背后的西方集团进行极限施压,同时顺势就俄与西方关系抛出了安全保障条约草案。其中,关于乌克兰“红线”的内容可被视为这份草案的重点,即排除北约进一步扩张和乌克兰加入该组织的可能性。

后续的事态发展大家最近都看到了:北约和美国对俄方提出的这份安全保障条约草案进行了蛮横批驳,又是称乌克兰有权提出申请,又是称加入北约的批准权取决于其30个成员国。美国和北约最后的结论无非就是一句话——“这事(俄罗斯的安全保障条约草案)实现不了!”

从俄方关于乌克兰问题的历史脉络和表态来看,俄罗斯安全保障条约草案是其向西方寻求一揽子安全问题解决方案的要价,可妥协退让的点有多处,但在乌克兰问题上俄罗斯已无路可退。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国是历史上构成俄罗斯帝国、苏联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普京和俄罗斯人认知中的“历史领土”。俄罗斯对乌克兰战略有切实的安全利益考量,也有民族情感正义性和历史脉络合理性。确保乌克兰不被纳入北约军事体系,这样的安全关切是可以理解的。越来越多的国际分析人士认为,乌克兰需要安全保障,俄罗斯也同样需要一份安全保障。美国和北约不能也不应置身事外、隔岸观火。相反,华盛顿需要反思其在对俄战略上长期以来的傲慢与偏见。

俄罗斯与美国和北约的这场旷日持久的威胁与反威胁斗争,最后演变成俄乌两个兄弟国家之间的血战,令许多对俄乌都深怀感情的人感到十分难过。这次冲突爆发前,笔者曾在乌克兰切尔尼戈夫问一个当地人“俄乌关系恶化到底是俄罗斯人的责任,还是乌克兰人的责任?”那位老人回答,不是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的责任,乌俄人民之间永远都是兄弟姐妹,罪魁祸首是美国。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美国人的问题是容易走极端,要么采取孤立主义,独善其身,要么采取干涉主义,四处出击,而俄罗斯人的问题是太在乎安全问题了。”此言或者说出了俄美关系的一个症结。世上任何国家都有权获得安全,而美国人对此常有不解。他们确实霸道惯了,把在世界上挑起冲突当成家常便饭。(本文系环球时报3月24日第8、9版“深度认知”版文章,作者张浩)

TVガイド Alpha EPISODE AAA

Age

编:今年是您20代的最后一年,我想把“age”作为关键词,问问山田さん关于人生段落、年龄的想法。人们往往把一个恰到好处的年龄视作人生中的一个里程碑,山田さん有这样的意识吗?
山田:嗯~…30岁的话,可能还是有点介意的。也在想,要在20岁的最后做点什么。倒不是说我能做什么,只是有一种想留下些什么的心情。

编:也就是说,在您20岁、25岁的时候并没有类似的想法?
山田:是的。只有过从“20岁”到“能喝酒”的联想,担心自己能不能喝。感觉当时的心情更含糊,仅仅是“啊~要20了”。但30岁就有种…今年过生日满29岁,因为从20岁到现在的9年时间里,我所学颇多。一想到我要怎样把那个期间学到的东西在30多岁的时期表现运用出来,就稍微有点儿害怕。简单来说,是“不能失败”的心情。

编:检验您能否把在这九年里input(输入)的东西在30岁的阶段output(输出)出来…这么理解合适吗?
山田:是的。我必须思考output的方法,同时也做好了心理准备,接下来要慎重地迈出每一步。

编:这是因为看到事务所的前辈、迎来了30岁的Hey!Say!JUMP的成员,或是共事的大人们,于是观念改变了吗?
山田:成员的话,并不存在只是因为进入了30岁就改变心境的情况。而是更单纯地,在快要30岁之际自然而然地开始思考各种问题。

编:山田さん在多大程度上在意世代这个概念呢?比如同年龄段,以及像是冠在团名里的“平成”出生世代。
山田:是呢…我们的团名是Hey!Say!JUMP,所以其实在年号变成令和的瞬间,我们都有些不安。成员们也说“这之后我们该怎么办呢!?”,“ジャニさん(喜多川)真是给我们起了个了不得的名字啊”(笑)。不过,我们也说可以解释为“飞跃了平成时代”。即便ジャニさん没想那么多,这个名字也可以被人们从这样的角度去解释,所以我觉得他的命名品位,或者说文字品位很惊人啊。对了…说到事务所最近的后辈,听说二零零几年入社的小孩都算是普通的。连我们都吃了一惊,说“诶,真的假的?才没过多久吧”。从这样的事例来看的话,果然我是感到了世代的变化呢。况且,时代本身在变化。就比如说我也跃进了网络世界,做起了直播。但我会牢记,即便时代和世代都在变化,唯独我自己不要动摇。30多岁也会继续坚持自我,同时我也在期待30多岁的戏路会不会更宽广。接着就要慎重地考虑要怎样去较量。

编:这只是我个人的印象,我觉得在适应时代的质变的同时,内在却保持不变正是山田凉介这个人的本质。从好的方面来说,挺老派的…。
山田:我自己也觉得我的思考方式挺老派的。所以,一定也有许多人不喜欢、不接受我的想法吧。因此,当我参与的作品或是工作结果不那么成功,人们很可能就会说“果然会这样啊”。然而我也认为,如果我成功了,评价就会变成“是因为坚持不动摇”。这么来看,其实不过一线之差罢了。但我依然要贯彻到底,反复强调“自己不要动摇”,因此我得不断成功。我想继续这样,为了自己,好好地、不动摇地努力下去。

编:虽然您简单带过了,但“不断成功”真的非常困难呢。
山田:是的。严格来说,一直成功是不可能的,实际上。然而我们会经历各种失败,只要积累起一个又一个失败,总有一天会收获成功的。那么人们会怎样看待那份成功呢,是否会认为最后获得的越多也就意味着这是从众多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而得呢。不过,结果总是最后才出现,在那之前谁都不知道要怎样得到它,所以只能一个劲儿地努力。总结一下就是,我会亲眼去看看未来有什么在等着我。

编:您在十几岁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想法吗?
山田:十几岁时的想法还没有明确到能用语言表述出来。不过有各种…正是因为年龄和经验的积累,我明确地感受到“有一条自己走来的路”,这给了我自信,让我能毫不犹豫地用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这么想来,果然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编:另外想问一下,您在「俺の可愛いはもうすぐ消費期限!?」中饰演的丸谷康介已经29岁了,他和您年纪相仿,您会在表演中活用这个设定吗?
山田:是的,我能直接把自己的所想投射在角色里,所以应该不难演。

编:您在康介这个人物身上感受到“20多岁后半段的现实”吗?
山田:20多岁后半段的现实…也就是所谓“保质期”是有感觉到的。我也快30了,在这个时期是会思考许多和自己的人生相关的问题,比如思考“我要不要演演这样的角色呢”之类的。在像这样制定各种计划时,我接到了这份工作,我心想确实只有现在的我、现在这个时期的我能演,所以我感觉这个角色很适合现在的自己。话说,全力展现“可爱”的山田凉介可不多见哦(笑)。当然是通过角色展现可爱啦,希望大家看着这样开朗(キャッキャ)的我享受这份反差吧。

廖昌永的成功,至少有一半是女人的功劳。
一天,廖昌永对妻子说:“我老娘70多岁了,还有糖尿病,我想把她接过来一起住,但她是农村人,你却是局长的千金,你能接受她,并且照顾她吗?”不料,妻子的回复,让廖昌永心里五味杂陈。

古人云:“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这句话,历经千年而不衰,那是因为,它是有一定道理的。

廖昌永是我国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还是上海音乐学院校长,而他的成功,至少有一半是女人的功劳。

而这个“女人”,则包括他母亲,他老师,以及他的妻子。

廖昌永出生于成都一个贫寒家庭,上面还有3个姐姐。

家里日子本来过得就苦,更不幸的是,父亲在廖昌永7岁那年,身患重病。

为了给父亲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负债累累,但可惜的是,父亲还是走了。

父亲去世后,家里一度揭不开锅,可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廖昌永却被老师发现,他有着惊人的唱歌天赋。

于是,老师便建议他考音乐学院,为了赚学费和培训费,母亲白天打工,晚上再去接一些散活儿在家里做,日子过得非常的辛苦。

可学音乐花费巨大,一堂课的费用就要5块钱,当时,母亲拼命地干,一个月也只能赚到20块钱。

没办法,只能再硬着头皮去借钱,三个姐姐打工去了每次拿回家的钱,也都给廖昌永交了学费。

1988年,廖昌永经过努力,终于考上了上海音乐学院,在入学当天,学校就通知他要交几百块的学费。

于是,廖昌永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每次只能买上两个馒头,然后躲在餐厅的一个角落里,赶紧狼吞虎咽地吃完。

因为没钱,廖昌永杜绝一切社交应酬。

当时,舍友们轮流请客聚餐,而廖昌永每次都找借口拒绝,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根本就没钱去请别人吃饭。

为了保留自己仅有的一点自尊,他直接拒绝了所有的社交活动。

虽然生活艰苦,廖昌永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深受周晓燕教授的喜欢。

学校里但凡有什么活动和比赛,都会让廖昌永去,1994年,廖昌永还代表学校去参赛,获得国际声乐比赛一等奖!

与此同时,一个女生也注意到了廖昌永,这个女生就是后来的妻子王嘉。

王嘉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170的高挑身材,长得非常漂亮,最主要的是,她父亲是当时文化局局长。

当时,王嘉身边追求者无数,其中不乏一些有钱有势的青年才俊。

可王嘉却独独喜欢廖昌永,在知道廖昌永的窘况后,王嘉便每个月寄50块给廖昌永,还附上纸条:你太瘦了,多吃点肉!

廖昌永收到钱后,还以为是申请的补助金,所以并没有奇怪。

后来,王嘉便主动追求廖昌永,没多久,两人就谈起了恋爱,周围的同学在知道后,都十分诧异。

因为这不就是典型的穷小子和富家千金的故事嘛!

后来,廖昌永在无意中,发现了王嘉的字儿和纸条上的一模一样。

廖昌永赶紧问王嘉:“是你给我寄的钱吗?”王嘉见瞒不过去,就承认了,从此,两人的感情更好了。

后来,廖昌永又要去国外参加比赛,但这次却需要自费,廖昌永实在没办法,就问母亲,家里还有没有钱可以支持他。

当时,母亲已经倾家荡产了,但为了儿子的前途,母亲还是硬着头皮说:“有,你需要多少,我汇给你!”

挂了电话,母亲就开始张罗起卖房子来,廖昌永知道后吓了一跳,赶忙回了一趟老家,阻止了母亲。

而王嘉在知道此事后,便跟母亲求助,借了母亲的一笔钱,然后也去了廖昌永的家。

王嘉对其母亲说:“伯母,您不要卖房子,太可惜了,费用我可以先借给昌永,等以后他有了,再还我就是了!”

就这样,王嘉帮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过。

廖昌永本科毕业后,直接就读了周晓燕教授的研究生,在老师的推荐下,他参加了国际各种比赛,还登上了春晚,从此廖昌永一夜成名。

穷小子一夜翻身,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大歌星,甚至在国际,都有了很高的地位。

后来,又凭借自己的能力,当上了上海音乐学院的校长,从此,在上海买车买房,过上了人上人的生活。

廖昌永也很知道感恩,对妻子百般宠爱,从不大声呵斥妻子,妻子怀孕生子都照顾的非常好!

但后来,母亲在老家一直一个人生活,三个姐姐都嫁入外地,廖昌永因为工作忙,也无暇顾及老母亲。

慢慢的,母亲年龄大了,廖昌永在过年回了一趟家之后,深感歉意,母亲满头的白发,还一身的老年病,尤其是糖尿病,已经很严重了。

廖昌永当即下决心,要把母亲接到上海生活,好好照顾她,给她看病,可一想到妻子,廖昌永又有些犹豫了。

廖昌永跟妻子商量说:“我母亲年龄大了,这次回去,她连做饭的劲儿都没有了,还有糖尿病,你看,我能不能把她接过来照顾呢?我知道你是局长的千金,不知道这样是不是有些为难你?”

妻子听完后,立即爽快地说:“来吧!我照顾她!我早就想让她来了,你放心,我没有任何意见!”

廖昌永听完心里五味杂陈,有这样的妻子,自己真是三生有幸!自己何德何能啊!

其实人与人之间都是相互的,廖昌永对妻子百般宠爱,妻子也无私回馈她,老话说得好,两好才能搁一好,那些嫌弃自己妻子不好的,也要看看自己是怎么对人家的! https://t.cn/RTv4Kyo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过去因为国有企业多而素称“大象经济”的山东省,因为代表新经济和高成长性的“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不断涌现,正实现从“大象漫步”向“千羚竞驰”的转变。  长期
  • 想想还在上大学那段时间卖过医用类面膜 产品 每个月也有4.5000 后来嫌钱少坚持了几个月就没继续了 其实到现在久不久也有几个人会找我买 再后来在广州帮爸爸档口
  • 病例26女,59岁,居住在福田区沙头街道上沙塘晏村10巷,在重点区域筛查中发现。病例27女,29岁,居住在福田区沙头街道上沙塘晏村13巷,在重点区域筛查中发现。
  • 其行藏于明暗之间,以观天地之变,而有神魂之盈亏,身心之通变,以为生命意境之所悟也。问天地之所分野,而以云气相接,其间悠然而畅达者,人之有生命意境也。
  • 两天 两杯绿豆冰沙 两个一万八千步 两个青年湖重遇汤泡饭 派大星撞草莓星 认不出来的甲骨文 雪里拖枪乌云上头 没有馅的米饭大福 加了芥末的拌饸饹 放在顶层的肘子
  • 澄观清凉国师《五蕴观》 问。凡夫之人欲求解脱。当云何修。 答曰。当修二观。二观者何。一人空观。二法空观。夫生死之本莫过人法二执。迷身心总相。故执人我为实有。
  • 结果还是被Ceci发现了,因为靓仔每次回家嘴里都一股子牙膏味实在是太明显了。4/9去看了rent[抱一抱]因为妈咪的毕业演出也是rent[害羞]看完大概知道妈咪
  • 就在拜登表态前,当地时间20日晚,白宫发言人普莱斯发推文宣称,美国不认同“一个中国”原则,而是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拜登还补充说,他希望这种事件不会发生,或者
  • ④ 感冒,到底要不要吃感冒药在感冒初期,如果流鼻涕、打喷嚏非常明显,吃一些缓解感冒症状的“感冒药”是可以的,可以让我们舒适一些,可以让鼻子炎症好得快一些。反之,
  • 主要质量问题包括1. 产品中活性成分的实际含量与瓶子标签上注明的含量不符;2. 片剂产品在规定的30分钟内不能充分崩解;3. 有些成分大大超出了人体的最大耐受剂
  • 详见长微博#金山夜话# 听友:女友玩yy,现在两个人异地,感觉她越来越注重yy,忽视我了,她为了我辞去了工作,我每个月给她3000养她,今天我偷偷注册了yy号,
  • 但是,由于生产销售监管与路面管理脱节、社会部分群体特别是老年弱势群体不支持、处罚时认定车型程序复杂等种种原因,交警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缺乏相关法律依据,导致路面整治
  • 一个是上下车的过程,人员密集,比如瑞安病例和相邻车厢确诊病例,是从同一个车门上车,分别往左右边车厢走,如果在交集的过程中没有做好个人防护措施,被感染的几率就很大
  • #sky光遇黑市[超话]#【挂人】1907480845骗子qq号在群里找人从微信换支付宝 然后我们群里的人也很好心的同意了 结果换完就不回了哇[good]150
  • 现在,医保出来撇开干系,关上领钱的大门,各地政府自筹,这话说出来轻飘飘的不费力,但在相关各地领导心里,其实就是如同被突然扔进了液氮罐里,这分明就是一下子把他们推
  • 「塞壬情报」可以通过任务关卡、完成活动任务、累计「弧光结晶」等方式收集;※纪念章领取时间将于12月15日23:59截止;◆激战对决◆活动期间,12月1日为止每日
  • 跟千万年薪的老总谈,谈上两到三个小时,无论他说的话是酸甜苦辣等味道,他们都能把每一句话平缓接起来回答,而从不让一句话落地或磕碰,让人感觉非常舒服。两顿,亲自下厨
  • 微博拍賣第1410彈。全新原盒DADA熱帶魚黑白。US12號。46碼。30公分。卡爾馬龍代言鞋款。堅固耐穿。是磨外場的實戰好物。配色十足顯眼。打球或搭配逛街都醒
  • 这莫名的胜负欲,自己跟自己较劲可还行[摊手][摊手][摊手]跟工作了的各位不能比,你们随便看看吧[求饶][求饶][求饶]#中小学教师性别严重失衡#随便看看广场就
  • ”#重庆婚纱照##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每日一善#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我们要想心系祖国就一定要确立一个远大的志向,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