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谈|161.6米的黄河长卷如何绘就】黄河自古以来便是文学艺术创作的绝佳对象。以黄河为主题的美术创作,持续诞生了大量经典之作,展示了大河的壮阔、文化的深厚。近年来,这类创作更是掀起了新的高潮。日前,“黄河——王克举”美术展在山东美术馆举办,一幅161.6米恢弘油画长卷,全景式、多角度地展示了黄河或质朴,或厚重,或瑰丽的多个侧面。这幅作品广受关注,得到业内高度评价的同时,还成为了新的网红打卡地。

“一笔笔从黄河的源头画到黄河入海口,我将心中的黄河镌刻在画布上,每一笔都充满憧憬,就像藏民匍匐在长满草丛的路上……那是一种朝圣的感觉。”长卷作者、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王克举说。

“游观”引领“沉浸”

160多米长卷如何绘就?王克举告诉记者,他构思10年,用了4年时间,驾车超过4万公里,跨越沿黄九省(区),36个景别共101单幅画面都是现场完成的即兴创作。年过六旬的他,就这样自黄河发源地一路画到入海口。“黄河流域的地理风貌粗犷、苍茫,特别适合用油画来展现。而在西方油画的基础上,融入中国文化的写意特征,更能展示一条中国人心目中的黄河。”王克举说。

在这幅长卷中,王克举借用了移动视线的方式,将中国绘画的意象性和油画写生的焦点透视进行了有机结合——每个场景的视角都在跟随景别需要而上下左右变换,时而仰视,时而俯视,这种“游观”的空间观念,对于观众而言,会不自觉地产生“沉浸式”的绝妙欣赏体验——由《星宿海》开始,画家用苍莽而舒缓的节奏拉开帷幕,呈现了黄河深沉神秘的源头;紧接着,《扎陵湖》《鄂陵湖》《果洛草原》《阿尼玛卿雪山》徐徐展开,王克举以线条驰骋表现水流的轻重缓急,以色彩明暗冷暖丰富画面节奏,从涓涓细流汇为银海微澜,再到水银泻地般地穿越峡谷,构成飞流夹巘之壮景;从《贵德丹霞》《冰凌丹霞》开始,画面色调逐渐由冷变暖,深沉的蓝黑色与朱红色、深红、赭石,构成了自由而跳跃的节奏,与静静的长河相望;继续向前,《壶口》《三门峡—小浪底》陡然出现,黄河以撞击天地之势发出巨龙般的吼声,恍然间如临“黄河之水天上来”之境界;转而入《豫鲁大地》《泰山·黄河玉带》《鹊华春色》《齐鲁大地》,黄河又尽显母亲般的慈爱祥和,稻谷肥硕、草木幽香、晴空浩然,终而入海;在《黄河》的终章,色彩的运用被发挥到了极致,玫瑰色、橘黄色交织而成的绯红色巨流,缓缓涌入湛蓝澄明的大海,满目光华,预示着母亲河更加美好时代的到来……长卷带来的丰富画面与情绪的跌宕,超出了“图像”营造的艺术范畴,俨然是一部交响诗,以丰富的音色和节奏的起落,糅合景色的绝美与人文的感怀,吟唱出激昂的诗篇。

“我从黄河的源头画到入海口,越发觉得黄河的伟大与不朽。虽然我画的是一条自然的黄河,但在我的内心里,它始终是汹涌澎湃的,所以我要把整条黄河画得波涛汹涌、气势磅礴。不过,画到家乡山东段的时候,广袤的大平原上,黄河已经没有了大江大河的波澜壮阔,我便在画那些庄稼的时候,也让它们像黄河水一样,呈现汹涌澎湃的状态。”谈起创作心得,王克举说,“黄河从上游到下游,河道基本上是被镶嵌在峡谷之间,中上游除壶口外,基本上没有河水奔腾的展现,小浪底是我后期有意增加的一段,放大了翻滚汹涌的河水,用以增加汹涌澎湃的气势。壶口是我画黄河的开端,为的是给整条黄河的创作定下一个气势磅礴、波涛汹涌的基调。小浪底是整幅作品的收笔之作,画到这里的时候,我异常地兴奋,画得特别快,也特别爽。笔法来自于我被小浪底放水冲沙的那种气势震撼后的抒发,当然画的时候也需要同样的激越,这种激烈的感觉非常贴切地表达了当时汹涌澎湃的心情。”

为母亲河做整体性造像

其实,在中国美术史上,虽然有很多画家画过黄河,知名的作品有吴作人的油画《三门峡工地》、李仲耘的中国画《向黄河进军》、傅抱石的中国画《黄河清》、艾中信的油画《夜渡黄河》、尚扬的油画《爷爷的河》、周韶华的中国画《黄河魂》、蒋志鑫的中国画《母亲的咆哮》等等,但此前没有艺术家画出黄河五千公里的路线、尽展黄河全貌。而且,受题材、尺幅的局限,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几乎成为黄河在视觉形态上的唯一符号。王克举的创作,无疑是开创性的。

“我觉得只有大尺幅才能表现出黄河的气魄,要连贯成卷,才能完整展现出黄河万古奔流、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意象。”王克举告诉记者,这个想法的萌发已有十年。2009年,他带领学生前往山西碛口写生时,画了《天下黄河》和《溪镇》,再想到张大千画的《长江万里图》、王希孟画的《千里江山图》后,他就决心要为黄河绘就一幅“全身像”。自此,他开始反复写生、锤炼语言,研究前人的长卷巨制经验,制订环环相扣的创作计划和路线。直至2016年,《黄河》长卷创作正式启程,王克举以自驾的形式,身临其境、深度对话,熟悉黄河历史、了解黄河文化,沿河作画,为母亲河做整体性造像。

翻开王克举创作时用的笔记本,有几页写满了黄河沿线的地名。海拔3000米以上的,就有玛多的星宿海、鄂陵湖、扎陵湖、阿尼玛卿雪山、同德县、龙羊峡水电站等等,在乾坤湾、炳灵寺、果洛草原、泰山黄河玉带、泰山等,也都留下了他和团队的足迹。创作条件的艰苦也显而易见:黄河源头位于青藏高原,高原作画,就要克服当地低温、道路不便、饮食不便与高原反应等一系列困难;大河流经山区,路窄难行,各式画具、实木画框画架等装备,货车载不进去,就人背肩扛……

不过,王克举和他的团队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其中,反而甘之如饴。“从一开始的把握不好到后来的驾轻就熟;从开始的被动描写到主动的绘画语言转换;从对画面的理性把握到情绪的注入,由此逐渐到达自己的内心并从中发现一片更为宽阔的天地。这个天地不管怎样,它是自己走过来的,是承载个人理想的天地,是内心世界最真实的表白。”

这表白中,还传递了艺术家独特的艺术思想与审美意志。特别是在绘图的色彩运用上,画家大量运用互补色释放了画作的空间张力,视觉上增强了作品的视觉感受,给予其画作在视觉上强烈的“在场性”。“在场性有着现实的意境和强烈的象征性。比如说有些水的地方画成黄色、橙黄色,这就是作者强烈的人文精神驱动所使,传达了一种个性化的精神诉求,暗含着非常浪漫的想象力。浪漫的情怀有两个,一是构图的浪漫,二是色彩的浪漫。他在色彩方面突破了以往中国人看山水的意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顾黎明评价。

“追寻黄河魂”

“现在回想起来,如何画黄河对我来说难度并不是最大的,因为毕竟对景写生、画大画创作20年了,好像前20年的探索、积累就是为了画黄河,所以在技术上或者是在艺术处理上都不是最大的困难,最大的难度是如何能靠近黄河,黄河在哪里?黄河魂在何处?”王克举坦言。

“追寻黄河魂”,或许也是黄河主题创作中,每一位文艺工作者都在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当下,如何避免“蹭热点”式的“营销创作”,能将展现母亲河的历史脉络、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展望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相结合,这些问题都考验着艺术家们的创作力和创新力。总体来看,这一题材的经典之作还不够多。

王克举的《黄河》为这一题材的创新作了良好的示范。画家努力通过对黄河沿岸自然风貌的描绘和再现,概括几千年来中国人对黄河的认知、记忆和想象,把自然的黄河、人文的黄河和精神的黄河融合起来,凸显黄河不屈不挠、排除千难万险、奋勇向前的顽强精神,表达对黄河母亲及对民族的崇高敬意。“他表现黄河的节奏呼应生命之流从缘起到百转千回汇入大海的自然节奏,而且铺陈刻画着黄河所饱含的历史气息、生活脉络和民族精神,作品细节带有微妙而又充满力度的韧性。油画长卷表现的不仅是黄河的景观、黄河的文化,更是黄河的精神和境界,那是‘忽听浪声浩长空,唯见黄河天上来’人与自然的碰撞,是小我与天地的交融;那是‘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历史沧桑、人生浮沉的雍容豁达和坚韧顽强;那是先民历经自然洗礼、顽强生活、创造辉煌文明的智慧和生命力,是我们透过长卷感受到的震撼和感动。”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高度评价。

而要做出精品,还可以围绕IP进行立体化打造。在山东美术馆的此次展览中,可见这样的探索。一方面,是展览本身的丰富。现场特别陈设了艺术家写生过程中的装备,画材画具、泥沙石块,一辆SUV直接“开”入场地中,支起的帐篷下可以观看《黄河》创作诞生的纪录片,这无疑延展了创作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与展览内容相呼应,山东美术馆在161.6米的《黄河》巨制前,还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与朗诵会,《将进酒》《黄河序曲》《母亲河》,吉他弹唱《龙的传人》《你就是黄河,你就是泰山》……不同的艺术表演形式在同一空间里相见,共同为现场观众奏响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乐章。此外,该馆近日还进一步梳理馆藏精品,挖掘出一批与黄河有关的美术作品,在不同时间节点陆续推出馆藏展,并同步在官网、官微进行推介,其中有毛岱宗的《黄河东去》,有王刚的《黄河三号》《老万》等系列作品,有张永见的雕塑作品《黄河四重奏》等等。山东美术馆特邀艺术家撰写创作思路、分享创作历程,详述作品诞生背后的故事,站在创作者或者评论家的专业视角,对馆藏作品进行解读,看见不同的艺术创作方式之下,隐含着共通的民族血脉和家国情怀。

“黄河主题创作,需要更多这样的整合、策划。”一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艺术创作伸出多个触角,吸纳融合更多的艺术形式进行联动,引领着观众不仅能“看到”黄河,还能“看懂”黄河,也就是在不断唤醒越来越多人骨子里的‘黄河文化基因’。这最终会带动观众体量的扩大、创作质量的双丰,“那时,艺术歌咏生命之河、人文之河、发展之河的这曲大合唱将愈加雄壮。”

禅对文人的影响,是从思想上的潜移默化,最终过渡到艺术创作中。「禅」主张自性说,认为「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
这种「自性能生万法」的思想,延展到文人画中,就促成了文人画所主张的「艺术是自身的外化形式」这一观念的形成。
好的作品,需要艺术家不断自我完善,妙品不仅需要创作者拥有纯熟的技巧,更需要拥有通达的内心境界。

#在大城市如何体面的省钱##微博新知博主#
当年戒赌吧还在的时候,风行一种诸如《赌城不是天堂》之类的“澳门伤痕文学”,导致大家老觉得挂逼群体的叙事结构应该是悲怆的被动挂逼,进而延展到了中产阶级喜闻乐见的“阶层固化”,知识分子能刷到存在感的留守儿童/寒门再难出贵子。

这种吃x一样高高在上的关怀反而是极端傲慢的。诚然很多人是被逼上梁山,但挂逼群体的主力从来都不是他们。

他们完全不能理解“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和“做一天阔以玩三天”到底是什么意思——对我们来说,打工这件事情本身就是“系统性的焦虑状态”,并不在乎到底是在流水线还是办公室。

打工只是维持生存的必要负担,所以日结不是被逼的,而是根本做不到坚持一个月。

那再进一步的话,自然就是挂逼了。因此挂逼不是生存方式,是生活方式。

豆瓣曾经有个3000块活一个月的热门话题,知乎也有180如何活18天的热门问题,每次看到这种题目我就想笑,城市白领的思想实验对挂逼老哥来说真的有点异轨审美的味道——他们竟然觉得要钱才能生活?

我感觉我有必要教育你们一番。

一、吃

曾经在百度龙华吧(就是三和所在地)看过一个老哥发帖说,自己并没有变成流浪汉的自觉,而是在某一天从网吧走出来的时候,仿佛这就是自己的生活。

颇有几分《流浪北京》里早年艺术家盲流的自觉——我不想特意的去做盲流,但是自然而然也就这样了。

不过这么洒脱的也不多,每个挂逼老哥在突然发现自己付不起15元床位或者网吧包夜费的时候,大多还是慌过一阵的,但是活人不能被尿憋死,后续的展开也都会自然起来。

很多人想到流浪生活都会说开宝箱,但是其实超市和便利店剩下的食物很少直接进入垃圾桶,拿水果举例,首先他们会打折促销,再就是卖给榨汁和做拼盘的,最后烂到完全不能吃才会扔,显然这时候你也吃不到什么了。

开宝箱最多得到的还是瓶子和废纸板,食物上除了少数包装食品,大多还是残羹剩饭为主,挂逼也是不吃泔水的,因为生病问题更大。

1:超市试吃

所以这里必须引入一个概念,就是你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基本整洁,否则很多事情你都是做不到的。

在各大超市都有各式各样的试吃区,如果你活动范围足够大,完全可以每天吃一家超市并不引人注意。

有老哥告诉过我好利来的试吃最棒,能吃饱,我怀疑让他放弃的原因是担心患上糖尿病。

还行。

2:施粥

天下亚逼是一家,我挂逼大理的时候遇到过一个叫“慈缘斋”的饭馆儿,这地方吃饭不要钱,唯一的诉求就是要你先听俩小时国学。

在异国他乡的夜晚,突然又想念起慈缘斋万年不变的菜式。

不要问我为什么,因为我又没钱了。

有饭吃,别说让我学国学了,就是让我承认此世的监牢物质的罪渊也没问题,毕竟我没钱了。

后来才知道类似的东西全国都有,有的是亚逼中年发的宏愿,有的是寺庙的日常行为。有些周末开,有些初一/十五开,但最终你总是可以在每天都找到合适的觅食地。

3:学校食堂和洋快餐

21世纪了,家庭条件好的小年轻越来越多,吃东西也不介意粒粒皆辛苦了。但除了人民生活的日益改善,最值得欣慰的还是人民素质的不改善。

在大学食堂和麦当劳肯德基里大多数人并不会把托盘清空并码放到位,而是直接留在桌子上——这时候你直接坐下吃剩饭就好了,艾滋病不会通过唾液传播,当你受不了超市的糕点和寺庙的寡淡时,可以来这些地方开开荤。

我自己腰不好,坐不住,但是我知道有老哥一天吃了几十个剩一半的鸡翅,二斤薯条,两升可乐。

后来他最杯葛的事情是麦当劳的可乐最好不要加冰。

二、住

当然洋快餐的好处不光是吃,这里也是真的可以睡的,没见过麦当劳凌晨四点半,就不足以说自己体会过人生。

但是和都市传奇不同的是,这里很难躺下,直接躺地上会被赶,架起椅子或者趴着睡又太不舒服了,并不算长久之计。

对于小布尔乔亚来说,另一个寄托了其对维多利亚时伦敦东区贫困的瑰丽幻想符号是桥洞。

小布尔乔亚喜闻乐见的桥洞学最终发酵结果就是这样的。

但非常遗憾,桥洞噪音巨大,污水横流,而且真的会被赶。

我之前讲过的三亚大神基地确实有一个位于桥洞下面,但是有地砖的桥洞不好找,而且他们也是打游击的,不堪其扰。

你以为是上面这样的,但是大多数时候是下面这样的

除了桥洞,亲测废弃地铁站和医院都是会被赶的。

前面说过,挂逼不是不得已的生存,而是生活本身,所以发掘挂逼方式本身就是有趣的。

我大概可以提几个经验。

1:烂尾楼

住烂尾楼等闲几个月没人管你,除了和朋友们分配好房间,最重要的还是开发一些副业,比如养鸡。

2:24小时ATM机

ATM机房是最受欢迎的地方,遮风避雨不说,还安静没人打扰,只要你在值班人员来前走掉,经常可以不影响任何人。

如果你在贴吧看到有人说长凳睡满了今天睡机房,说的就是这个机房。

当然,住的需求并不光是一个容身之所,你还有更私密的要求,比如洗澡。

我在前面讲了,整洁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决定你能不能进入“正常人”的世界。

那么在这里我推荐无障碍厕所(感谢国家)。

3:无障碍厕所

还是那句话,21世纪了,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很多公厕都被改造成了三个房间。

其中无障碍厕所大多数是万年没人用的。

无论是洗衣服还是洗澡,这里都可以不被打扰,也不打扰别人。

而且还是单间,我相信好多人都没进去过,挂逼的道德就是弄脏了一定要收拾干净,前一个人没收拾干净的话肯定会被diss的。

当然,说到这里我一定要建议大家去南方挂逼,这里说的南方不是江南,是岭南甚至云南和海南,不然取暖真的是个大问题。

三、行

挂逼的出行也是有讲究的,首先你就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往往你的每一次出行都是一次搬家,你要把你的全部家当带在身上避免遗失,古早的选择是三轮车,现在最新流行的是手推车。

背包客的大包包实际上并不实用,负担重不说,也很贵,真的硬核挂逼都青睐手推车,它是你移动的蜗牛壳,也是你的人力房车。

老外在这一点上走的比我们远。

2:你要注意这是21世纪,没有电的话就是流浪汉也不能生活,驴友往往喜欢太阳能充电板,但是这个东西必须一直对着太阳而且电流并不稳定,我们实际上用的都是

当然可能商家考虑到我们的下沉需求,这两年已经有二合一产品了,非常亲民,一般来说新挂逼的同学我都会推荐他把前两个月开宝箱(拾荒)的收入买多功能推车和二合一充电宝,能极大的改善生活质量。

3:你需要一个桶,需要一个桶,需要一个桶。

桶的功能太多了,洗澡也好,收纳也罢,多功能桶甚至可以拆解下来当锅煮泡面,真是家有一桶如有一宝。

未完待续的话:挂逼的日子认识了很多人,遇到了很多事儿,但是和流浪吧/龙华吧/隐居吧的老哥们一比,似乎该说的也被人说完了。

一年都在假装找工作的人,不忘记摇滚梦想的midi酒蒙子毕业生,精神有点问题吃百家饭的小姑娘(试图骚扰她的被几个老哥合伙揍了一顿),身体力行反对资本主义和商品社会的亚逼左派,如果大家有兴趣我都可以更新一下。

不过我绝对没有浪漫化挂逼生活的想法,挂逼既不是亚历山大大帝,也不是追求阳光的第欧根尼,挂逼是被识别出来的,因为它和其他生活方式足够不同,所以才显得足够特殊。

诚如我开篇所说挂逼是一种生活方式,但它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原因,会焦虑正常工作生活的人各有各的故事,有的是不再信任人,有的是沉迷游戏,有的是逃避赌债,我甚至遇到过一个因为奇怪的蘑菇而“对人生想通透”的嬉皮士。

因此且不说我自己挂逼的时间都不长,就说挂逼本身也只是一个个人选择,并不低贱也不高尚,只是每个人真的都有自己的活法,不需要被任何人指点和审视。

其实直到今天我还有点挂逼后遗症,就是说我极其抵触实体物件的增加,我两套衣服轮流替换,任何家居和装饰性的东西都不会买,因为我总觉得我在路上,我只会焦虑我的东西太多搬不走,不会担心我的东西太少不够用。

但无论如何,如果你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再也不能用目前的方式欺骗自己,延续假装生活的日子,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到你。 https://t.cn/R2W6WtL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岳云鹏:如果有个直达天堂的电梯,我多想不顾一切去看你……
  • 无限歌谣季首期薛之谦加盟,岳云鹏唱《粉红色的回忆》太魔性!
  • 化妆师搂张雪迎腰被骂咸猪手,手要怎么放才能不挨骂?
  • 我要送你99朵玫瑰花
  • Nine Percent刚成立就公开解散日期!所以蔡徐坤C位出道,坤音四子团灭都是闹着玩的?
  • 再见,第四套人民币!看看有多牛!
  • 【送签名海报】大幂幂很瘦哦 ……
  • 电影后来的我们影评解析 后来的我们结局看哭一片到底在讲什么
  • 【Aisen恋爱教育】2000篇精华文章汇总-点"阅读原文"查看每篇详情
  • 关于《后来的我们》退票事件的8个疑点
  • 腹肌撕裂者教程
  • 女排 | 郎才女貌!惠若琪婚纱照首次正式曝光 婚礼即将举行
  • 8-9月演出集锦
  • 罗志祥看“脸”被diss,她们果然不一般……
  • 抖音封杀小猪佩奇 因被举报太社会?社会?社会?
  • 王俊凯上《演员的诞生》花絮,章子怡发博调侃:小凯,你留一下
  • 流落街头?传小龙女现加拿大 超市监控画面曝光
  • 幼师让孩子舔餐盘!更不可思议的是园方的回应…
  • 北大120周年校庆,李彦宏捐赠6.6亿
  • 日本高中集体唱中国国歌?!开学典礼只有19名日本学生,在家门口被“留学”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