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立市,从天津“人”说起……】 立,住也,又成也,又坚也,又树立也,又置建也,又存立也,又直起也……这个在甲骨文中就是一个人扎扎实实站在地上的字,在今天有了新的解读者,这个解读者,名叫天津。

  进入新时代,面向新阶段,“十四五”开局之年,天津清晰嘹亮地吹响了“坚持制造业立市战略部署,切实夯牢制造业根基,加快建设制造强市”的进军号角。

  天津作为共和国的“家有儿女”,她曾是创造过多个“第一”的学霸“小雪”。作为我国现代工业的发祥地、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之一,制造业,一直是深埋在她肌体内的血脉和根基。而今,制造业也注定成为成就她未来的战略支撑。制造业立市,她到底是怎么立的?

  头——顶层设计谋篇布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坚持“制造业立市”战略,天津不打无准备之仗。围绕“制造业立市”,天津持续不断地细化“十四五”时期制造强市建设的具体举措。

  阳春三月,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研究室主任杨冬梅做客津云《打开“津门”话发展》节目时谈到:“制造业立市是天津‘十四五’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现实之举。在顶层设计方面,我们坚持远近结合、上下联动、统筹推进的规划体系,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

  面向2035年长远发展,天津编制完成《天津市工业布局规划(2022——2035年)》;聚焦2025年中期目标,制定发布《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和10个专项规划;锚定2023年近期目标,编制《天津市制造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和《天津市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

  按照一张张颇具纵深、全局性的“施工图”,天津胸中有丘壑,下笔如有神。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洪源告诉记者:“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8.2%,高于全市1.6个百分点,占全市GDP比重33.3%,其中制造业比重达24.1%,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5.4%,比2016年底提升2.8个百分点。”

  辛丑牛年,天津制造业立市的成效已初步显现。

  手——扭住12条产业链核心抓手

  实体经济是天津的优势,也是成就天津未来的根基。市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天津紧紧扭住产业链核心抓手,加快构建以智能科技产业为引领,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为重点,以装备制造、汽车、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为支撑的“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推进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最近,一款保障机场、轨道交通和网络数据中心用电安全的远程数控装置在东丽临空经济区问世,凭借这一装置,用户如果遇到停电故障,可以在二十分之一秒内瞬间完成线路自动切换,并能精准识别故障点位。这一智能产品是东丽区航空航天领域两家企业精诚合作的结晶。

  2020年,天津铁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铁安智能”)瞄准机场、轨道交通电力安全需求,着手开发供电线路智能化跟踪控制产品,但在高等级阻燃材料应用领域遇到了技术瓶颈,缺少破解难题的良策,仅材料粘接实验就做了两个月,经历了数十次失败,产品研发一筹莫展。就在同年,天津市航空航天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创立,包括铁安智能在内的120余家航空航天领域的企业加入联盟。借助这一人才对接、产业互补平台,铁安智能很快在联盟内寻觅到项目合作伙伴,双方找到了“互利、多赢”的利益共同点,产品研发和产业化进程驶入了快车道。

  凭借技术先发优势,产品一经问世,便迅速占得市场先机,成功打入了深圳、重庆和天津多条地铁项目建设市场。铁安智能总经理孙建欣告诉记者:“我们的研发时间从10个月缩短到了1个月左右,完美地解决了材料问题。如果没有联盟推荐的兄弟企业,我们可能会失去整个市场,时间不等人,市场不等人,项目也不等人。”展望未来,孙建欣信心满满,他说:“2022年,公司将会迎来新发展,预计产值可以达到2000万至3000万元。”

  孙建欣对未来的信心其实得益于天津“链上抓人才”的决心。据了解,天津充分发挥十大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作用,引育领军型、技术型、应用型等人才队伍,对产业链人才底数进行全面摸底,提出产业链人才需求。各链累计组织人才对接会64次,引进各层次人才过万人。

  “链上抓人才”只是天津围绕“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对优选的12条重点产业链,逐链固强补弱,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方面。天津还在链上抓推动、抓项目、抓企业、抓创新、抓园区、抓政策、抓复工复产等等。通过产业链一体串联、统筹推动,有力促进了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相互融合,工作成效显著。

  “2021年,全市在链企业产值、增加值同比增长20.7%、9.6%,合计增速分别高于全市2.3、1.4个百分点。天津市推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获得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通报表扬。”杨冬梅说。

  脚——迈出数字化转型步伐

  当前全球制造业呈现产品数字化、制造智能化、服务网络化发展趋势。加快产业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对解决传统制造业成本上升、效率提高相对缓慢等问题至关重要。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天津高举智能科技产业大旗,迈出数字化转型步伐。

  比如在深化推进智能制造方面,天津出政策、给支持,让不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从中受益。记者日前走访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时,企业有关负责人都纷纷表示,在企业智能化转型发展过程中,天津在政策、资金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优秀的营商环境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发展信心!”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红军说。

  大胆迈出转型的步伐,同时给企业以“津牌养分”,这让天津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行稳致远。2021年,天津出台了《天津市促进智能制造发展条例》,成为全国首部智能制造领域的地方性法规;智能制造专项资金持续发力,累计支持7批共2795个项目,建成丹佛斯、海尔5G工厂、长荣科技等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200家,智能制造示范项目33个,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83个,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发展主引擎。同时,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天津居于全国领先位置,全市建成5G基站4万个,家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等3项指标全国第一,宽带用户下载速率跃居全国第二,入选全国首批千兆城市;工业互联网加快建设,23个工业App入选工信部优秀解决方案,全国第一;全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2634亿元,同比增长15.2%。

  此外,天津连续举办五届世界智能大会,用这个平台招商引资,“以会兴业”,累计签下合作协议563项,协议投资额达到4589亿元,360、紫光云、麒麟软件、TCL北方总部“新四大”总部企业成功落户天津……

而串联起这“头”、

“手”和“脚”的“躯干”,

就是千千万万个拼搏奋进、

干事创业的你我!

  聚焦“制造业立市”,天津始终坚持高位谋划,通过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持续做强优势产业链、加快高水平优质项目建设、推动数字赋能转型,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打开津门,头脑清晰,锚定前行的方向,天津之“立”就要靠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奇迹,要靠灵动的步伐去跨越前行!https://t.cn/A66M0kta

【“十大战略”的省会实践 抢占人才聚集高地 澎湃科技创新动力】

核心提示

团结一致向未来,奋斗实干启新程。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省委实施“十大战略”开局之年,作为正在全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更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的郑州,肩负着重大责任和使命担当。日前召开的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作出部署,以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为统揽,锚定“两个确保”,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这是新一年和今后一个时期郑州工作的总体要求,也是面向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发出的总动员令。

为宣传贯彻好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本报推出“躬身入局·高台起势”【“十大战略”的省会实践】系列报道,全面深入展现“十大战略”所涉领域的推进举措和进展成效,凝聚起全市上下全力开局破题、奋力高台起势的磅礴动能。

“躬身入局•高台起势”
【“十大战略”的省会实践】

之 “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篇(下)

抢占人才聚集高地 澎湃科技创新动力

本报记者 石大东 裴蕾 李娜 覃岩峰

有着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科研背景的程伯群,是地道的安徽人。他曾经在北京工作多年,和郑州的“结缘”,源于2018年来郑州参加“数字峰会”。当时,他被郑州人才政策吸引,双方一拍即合,当年年底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大数据研究院在郑州揭牌,他成了主导日常工作的副院长。

像程伯群这样的人才,近年来,郑州“张开双臂”欢迎,并且连续打出人才政策的“组合拳”,为人才创业就业提供优质环境、解决后顾之忧。

腾飞中的郑州需要更多优秀人才勇立潮头。

而郑州则诚意满满,仅2021年一年,新引进高端人才450人,其中“两院”院士12人;吸引超过3.16万名优秀青年人才(包括博士1578人)来郑留郑,发放青年人才生活补贴和首次购房补贴10.75亿元……

已然来临的2022年,我市将紧扣“十大战略”,认真落实“六个一流”要求,聚焦提升创新能力,努力造就适应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主力军,争创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示范区。

守正创新

人才工作实现新跃升

二月的郑州,乍暖还寒。

在郑东新区智慧岛的各个商务楼宇里,已经一片热闹繁忙开工景象。“60多名员工基本都已到岗,今年情况特殊,像我这样的外地人都提倡在郑过年,为此,公司挨个进行慰问还发了补助。”在永和龙子湖广场6楼,河南云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张智群正在安排各项工作。

张智群是黑龙江人,来郑州已有十个年头,从中钢网到云拓智能,如今已经在郑州安家立业的他早已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云拓智能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在展厅,记者看到公司荣誉和专利挂满了一整面墙。张智群说,郑州发展越来越好,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才,这些人才的加入让公司步入了发展快车道,今年将更加注重市场驱动,大力拓展市场渠道,将业务从省内做到全国。

像张智群这样来自他乡,却将郑州作为创业所在地的人,越来越多了。

2021年,郑州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十一次和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抢抓全省上下锚定“两个确保”、全面实施“十大战略”有利契机,着眼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开放高地、人才高地,坚持把人才作为战略性工程来抓,聚焦“一城、一策、一事”,建机制、抓平台、出政策、优生态,举全市之力高举高打、重抓重推,人才工作实现新跃升,为整个城市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数据显示,去年,我市全年新引进高端人才450人,其中“两院”院士12人、杰青优青5人;新认定支持高层次人才137名、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653名,启动培育首批3万名数字人才;支持创新创业项目87个,引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197名;吸引超过3.16万名优秀青年人才(包括博士1578人)来郑留郑,发放青年人才生活补贴和首次购房补贴10.75亿元;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367家,同比增长213.76%;推动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提高到33.3%……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市十二次党代会指出,要“以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开放高地、人才高地为着力点,加快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对此,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德耀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市人社部门要贯彻落实市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扎实推进“郑州人才计划”,为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开拓创新

争创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示范区

在郑东新区,距离智慧岛不远的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APUS郑州总部政府事务总监谢前进也和同事们加速开启了今年的工作行程。

郑州阿帕斯数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河南省、郑州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也是APUS在郑州设立的总部,定位为APUS全球第二总部及移动互联网全球孵化基地、APUS生态平台的重要节点和互联网“一带一路”桥头堡。

“落地郑州两年多以来,我们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累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5亿元、利润近2000万元。”谢前进说,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公司的人员规模从最初的5人发展到当前的78人,并有1人入选郑州市高层次人才,8人入选中原科技城高层次人才。申请或取得各类知识产权91项,其中发明专利57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30项,在全省互联网行业、软件行业已经形成显著的影响力和示范带动效应。

对于郑州来说,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又用好人才?这是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的话题。

而行动,则是承诺最好的证明——

给人才满当当的诚意:青年是城市的未来,是城市中最具有活力的元素,抓好青年人才的引进和激励有利于城市长远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今年,郑州将把青年人才作为重点,实施青年创业行动,包括“百名部长(局长)进百校”、“千名领航计划企业家引才”、百万工作岗位开发、百万套(间)人才住房保障、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帮扶等20项计划,提出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集聚100万名青年人才,提升城市活力。

留住人才:郑州在校大学生数量近120万人,在全国排第三位,每年有30万大学生毕业,但是,一半以上都流向了市外,咋办?对此,郑州将采取建设青年人才驿站,也就是说,采取购买服务、政府自持等多种模式,于2022年3月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一批青年人才驿站,提供不少于5000个床位,为郑州市以外高校来郑创新创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毕业前1年至毕业后2年期间),提供最长14天的短期免费住宿。此外,优化人才工作“一件事”、强化人才技能培训、发放青年人才服务礼包等举措,努力降低他们的生活、创业成本,最大限度把这些年轻人引过来留下来用起来。

大刀阔斧

加快打造国家人才示范区

去年10月,在2021年全国双创活动周中国科学院创客之夜(郑州)活动中,中科大数据研究院院长王元卓隆重推出“产业大脑”,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作为郑州市政府、郑东新区管委会共同打造的“产、学、研”结合的新型研发机构,中科大数据研究院之所以成为河南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展示中原科技城科技力量的重要窗口,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便是人才。

针对高层次人才,郑州从来都是不惜付出最多的诚意。今年,郑州将按照国家“3+N”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建设模式,在郑州市构建“一区域、一平台”,也就是以中原科技城建设为核心,整合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功能区,形成政策叠加区;发挥各功能区在产业、人才资源、科技平台方面的比较优势,持续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打造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载体,形成吸引科技创新人才的大平台,在人才投入、环境营造、政策创新等方面采取有力举措,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

同时,我市将开展豫籍人才郑州行和人才集聚区域城市行、高校行等引才活动,“按图索骥”、照单对接,推动豫籍高层次人才、项目、资本回归。

围绕培育壮大产业人才大军,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载体,推广“十万码农计划”培训模式,让高素质劳动力优势成为郑州发展的“王牌”。针对海外高层次人才,依托欧美同学会郑州海创中心,搭建全球人才创新资源和人才引进平台,建设内陆城市海外人才集聚地。

我市还将积极打造最优人才生态。深化人才工作“一件事”改革,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大力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度,持续为人才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服务,营造宜居宜业的“小气候”,不断涵养吸引留住人才的“大生态”,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郑州日报)

#碳中和##双碳目标##低碳##碳达峰#
【碳中和:凭“空”制出液态燃料】

“云里铜乌风作籁,天边金掌露成霜。”这句宋诗是对金铜仙人承露盘的生动描述,表明在古代人们就懂得从空气中“捕获”所需成分——水了。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依然致力于研究如何有效利用空气。只不过如今的研究大大增加了科技含量,其中的趋势之一是注重空气中碳的转化与利用。例如,微藻生物固碳技术,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产燃料、化学品和食物等;二氧化碳甲烷化技术,通过金属催化,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天然气,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

今天,让我们关注——

瞄向空气中碳的转化利用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重视空气中碳的转化和利用呢?这主要从两点考虑——

首先是从物质上看。作为碳基生命,生物都需要碳,所以很自然地想要把空气里的碳转化为食物。

其次是从能量上看。供能所需的有机物都含有碳,而它们释放能量后会变成二氧化碳散发到空气中。如果把这些二氧化碳再转化为储能物质,就可实现碳中和,即碳的收支相抵,减轻温室效应。

去年,中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为应对粮食危机和气候变化提供了一条很有前景的策略。这是受光合作用启发,人类智慧对自然智慧的一种模仿。

无独有偶,近日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科研团队设计了一套利用阳光和空气直接生产液态烃或甲醇燃料的装置,为吸收和利用二氧化碳提供了又一条光明之路。

据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报道,这种装置在日常条件下运行,能在一天7小时的工作时间内生产32毫升甲醇。

众所周知,自然界有一条重要定律,那就是质量守恒。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不变,数目不增不减,只是发生重新结合,从一种连接方式转化为另一种连接方式。就像一个班级调换座位后重新划分小组一样,又进行重组,但班里的人没有变。

如果我们想要得到甲醇或其他液态烃类燃料,那么制备它们的原料也应含有同样元素,即碳、氢、氧。空气属于混合物,里面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其中二氧化碳约占0.04%,水蒸气和其他杂质约占0.002%。

这就为以空气为原料生产液体燃料提供了可能:经由空气捕获装置收集和纯化,可得到较为纯净的二氧化碳(纯度98%)和水(污染物低于千万分之二)。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燃料。

鉴于直接转化比较困难,一种权宜之计就是先把它们制备成合成气,即氢气和一氧化碳。这是制备许多化工原料的原料气。这套实验装置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太阳能,驱动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与三氧化二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碳和水分别被还原为一氧化碳和氢气,而三氧化二铈被氧化为二氧化铈。氧化产物二氧化铈还可通过吸热,还原为氧气和三氧化二铈,便于再次循环利用。

市面上,三氧化二铈价格大约为1万元/吨,称不上昂贵,且可循环利用。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进入反应设备后,生成目的产物液态烃或甲醇,也就是空气燃料。

说到这里,大家或许会想到,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路线里,也有合成甲醇这一步,但那里用的是氢气还原,而这里用的是三氧化二铈还原。

“质”“量”兼优的能源利用方式

这条以空气为原料制备液态燃料的路线,理论上可行,实际上是否行得通呢?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产量。研究人员发现,该装置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一天运行7小时,通过连续17次氧化还原循环,共获得96.2升的合成气。这些合成气,可在装置中进一步加工成甲醇。

装置测得的合成气单程摩尔转化率为27%,产生的甲醇纯度为65%。

剩余未转化的合成气经过6次循环转化后,最终总摩尔转化率为85%。一天运行7小时后,就得到了上述所提到的纯甲醇32毫升。这个产量的燃烧热和一盏功率为9瓦的日光灯照明15小时消耗的电量相当。

当然,这种设备并非只生产甲醇,通过选择具体的合成工艺,也可定制其他烃类燃料。

研究者认为,如果该项成果投入商业应用,将会创造巨大收益。例如,商业规模的太阳能燃料工厂可使用10个定日镜场,假设每个定日镜场收集100兆瓦的太阳辐射热能,系统总体效率为10%,那么每天就可生产95000升煤油,足够为一架载有325名乘客的空中客车提供从伦敦到纽约往返一趟的燃料。

这样看来,产量算是可观,那么这些燃料的质量如何呢?

我们和常规的航空燃料对比一下:目前生产航空煤油的常规方式是重油加氢裂化,产物中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稠环芳烃、重金属等空气污染物。而通过该太阳能氧化还原装置生产出来的喷气燃料,通过燃烧测试表明,有害物质排放显著减少。相比之下,优势明显。另外,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而空气可源源不断地获取,从长远来看也更有前景。

在这个太阳能氧化还原装置里,二氧化碳和水在太阳能作用下会转化为液体燃料,而当液体燃料投入使用后又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从物质角度考虑,碳排放和消耗相等,所以研究者称其为“碳中和的里程碑”。

从能量角度考虑,在燃料制备过程中,能量大多来自太阳能,而后续燃料燃烧又可根据需要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因此,这相当于间接利用了清洁能源。

面向未来发掘“清风”潜力

谈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质疑:为什么不直接制备氢气做燃料?这样就不再产生二氧化碳了呀!

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氢气作燃料,虽可减排,但不能吸收大气中已有的二氧化碳;二是限于目前的储氢技术,氢能在交通、家居等场景的普及还不现实。

其实,这项成果对未来最大的意义,并不是提供一个终极的能源生产方式,而是提供一个比较有性价比的固碳乃至碳中和手段,同时有望缓解碳氢燃料短缺且不可再生的危机。

此外,研究者算了一笔账:基于当前太阳能燃料系统的工作性能,空气捕获装置捕获量每年达到10万吨二氧化碳时,大约需要4500平方米的占地面积。假设系统总体效率为10%,那么这样一个太阳能燃料工厂每年将生产约3400万升燃料。相比之下,2019年全球航空煤油消耗量为4140亿升,若要完全满足全球需求,所有太阳能发电厂的总占地面积约为45000平方公里,相当于撒哈拉沙漠面积的0.5%。在人迹罕至的荒漠里,除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胜景之外,还可平添几分科技氛围。

这样看来,太阳能燃料系统原料易得、环境友好、占地面积并不大,似乎很容易推广。而实际上面临着诸多挑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的初始投资成本很高,每升常规喷气燃料的成本通常不超过1美元,每升太阳能喷气燃料的成本却到了10美元。所以,其在短期内并不占优。

鉴于此,研究者拿出方案:呼吁政策支持,为第一代商用太阳能燃料发电工厂创造一个短期市场;实现自我提升,通过规模效应和流程优化,降低关键部件的生产成本,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从质量守恒的角度来看,碳虽不会消失,但可转化为一种有益的存在形式,不管是淀粉还是燃料。这些转化途径都不是终极方式,也不是非此即彼。碳中和不会就此止步,未来会出现更多脱碳途径,各自发挥不同作用、适用不同条件。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说出此话的北宋文学家苏轼尽管很有洞察力,但他或许想不到清风不仅能为“无米炊”,还能化作“万金油”。的确,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知道二氧化碳究竟蕴藏着多大的转化潜力、存在多少种可能的用途。这一切,均取决于人类的想象力,这正是创新和改变的源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No hurry, no pause” 希望七月份的自己真的能从对自己的探索中获得快乐,不去迎合而是坚定地做好自己。 如果顺利,7.17号晚上八点,希望能在
  • 赵青嘴角挂着微笑,欲让其灭亡,定要让其疯狂,现在这头杂蛟龙疯狂挠抓着罡气盾,那么幽冥真火也会越来越深入体内,感染识海,最终沦为自己的傀儡。”沦为傀儡的毒瘤蛟龙,
  • 事實上,孔子信神一事不僅符合當時的思潮,而且反映其深刻完整的宇宙觀,這遠遠超越凡人的世界觀(不論古今);只因聖人傳道礙於凡夫的知識貧乏——況且須以振興道德意識為
  • 然后,有给班主任yyt加个的冲动[允悲]@卡布叻_周深 #周深奔跑吧#我:老公,我实在不忍心你那么辛苦了!哦你就是这世界上,最棒的,靓仔,哦我简直为你疯狂昂~啊
  • 2022.7.12第一次认真的等待一场落日在那一个多小时里有聒噪未见其身的蝉有无声只见飞翔的鸟有飞机划破天际留下的云有热情洋溢跳着劲舞的舞蹈团队有安静地等着落日
  • 万影汇影城(华发中城荟店)⏰7月8日14:30《惠子,凝视》19:30《你的鸟儿会唱歌》 图三为排片表#张颂文[超话]# 「2023上半年张颂文20个大事件记
  • 特别是那些经历了人生百态的老练者,他们早已磨炼出火眼金睛,知道如何对待不同的人,何时温柔,何时坚决。直到经历了人事沧桑,他们才会变得更加自私,学会自我保护,明白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不能吧 会上火:可是很多小朋友都有吃啊:那他们吃完了明天就上火了呀:如果以后我很忙没时间带小朋友吃饭 你发现小朋友去吃了火锅 你会骂我吗:他没有机会 只能给2
  • 到洪欣进入直播带货行业,张丹峰和洪欣两人一起出现在直播间卖货的时间越来越多,但网上还是会有两人是商业夫妻的声音,尤其是两人曾经都发文称要离婚。如果这几条短视频纯
  • 敏‮肌感‬修护‮老衰抗‬必要性‼️⚠️为‮么什‬屏障‮损受‬的皮肤,更‮要需‬真皮层‮平水‬的修护呢❓✔️因‮当为‬皮肤‮期长‬属于泛红、刺‮等痛‬情况下‮时的
  • 只有,除了减肥…‍♀️临街小店,简约的桌位,不少大爷大妈爷爷奶奶级别的在此用餐,等待肉饼的期间,也有不少的外卖…可见生意红火~❥ 猪肉韭菜,17RMB❥ 牛肉茴
  • 【流浪猫被挂在树上,女孩抱下来后以为是橘猫,洗干净后笑岔气了】网友分享:第一次见到我家小花的时候,它很可怜的被人装在袋子里挂在树上,左手断了,奄奄一息的样子让我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李易峰 宝贝[心]晚安[月亮]好想你啊[抱一抱]最近又开始流感肆虐,我的家人已经病倒一个,宝贝你可一定要好好照顾好自己哦[心][心][心]相信你可以的[抱一抱
  • 爱❤李易峰❤第2999天了峰哥我好想你我好想你我好想你我好想你[泪][泪][泪][泪][泪][泪][泪][泪][泪][失望][失望][失望][失望][悲伤][悲
  • #山西文化记忆##悠久记忆年轻山西# 五千年文化看山西,这片土地处处散发着时光的奇迹。如果你对古建筑,对中国历史文物感兴趣,那么山西是你独一无二的选择。下面带
  • 爱❤李易峰❤第429周了[爱你][爱你][爱你][爱你] 我好想你我好想你我好想你我好想你我好想你我好想你我好想你我好想你我好想你[泪][泪][泪][泪][泪]
  • 团团希望大家在为#期末考试#奔波时,可望望山头云霞,把握好校园的#时光#~文字/一向眠图片/何思妍、雷丹丹、李思语、闫娜娜、袁思涵(排名不分前后)校对/王忠望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