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俗汇览# 【古人也用戒指来告白吗?】

戒指对现代人来说寓意非凡,代表着浪漫的爱情,代表着一生只爱一个人的承诺。

宋 徐崇矩 《仕女扑蝶图》(局部)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那么,“戒指”这一物件究竟从何而来?它有着怎样奇妙的历史?不妨让我们一起走进戒指的前世……

远古·骨之戒
五千多年以前,当人类还处在原始社会时,“戒指”就已诞生。那时,它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名字,只是佩戴于人们指上的一个环状物件。

1959年,考古学家在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龙山文化墓葬中发现了二十枚指环,其中有几枚仍然佩戴于死者的指骨上。

新石器时期 骨戒 大汶口龙山文化墓葬出土
这些指环取材于天然的兽骨、牙骨、玉石等,虽然工艺简单,但制作精良,表面被打磨光滑,有的还镶嵌有绿松石。这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戒指”。史书上还没有关于它的记录,它便已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殷商·英勇之戒
《诗经·芄兰》云“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说得是芄兰叶子卷成筒状,就像是童子所佩戴的“韘”。

所谓的韘,是春秋战国时期盛行的一种饰物。它最早出现于殷商。《说文解字·韦部》注释为:“韘,射決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韦系。著右巨指。”它是一种由玉、骨、木等材料制作的指环,为古人射箭之用。

战国 玉韘形佩 阜阳宁老庄尚庄楚墓出土
由于弓弦较细,反复拉曳容易导致大拇指磨伤,将这种特殊的戒指——韘佩戴其上,便可以有效起到保护作用。它的形状和作用都类似于今日所说的“扳指”,因此也被看作是扳指的鼻祖。

清 乾隆题诗青玉鸡兔纹扳指 故宫博物院藏
妇好是商朝君主武丁的妻子,她英勇善战,带领军队扩展疆土,是中国第一位有史可查的女性军事统帅。在她的墓葬中,就发现了一枚“玉韘”。它的形状如短管,一端平齐,一端斜口,上面雕有精致的兽面纹饰,兽面下有二个小孔,可以穿着细绳缚于手腕。

商 玉韘 殷墟妇好墓出土
这枚小小的“玉韘”穿越四千多年的时光来到我们面前,可见在那时,戒指已广泛制作和使用,只不过它并没有关于爱情的寓意,而是更多作为军事用途。

秦汉·禁戒之戒
到了秦汉时期,戒指有了新的称呼“约指”。除了字面意思“环束于指”,它还有一层更深层次的含义。

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在《毛诗笺》中记录了一段话:“后妃群妾,以礼御于君所,女史书其月日,授之以环,以进退之。生子月辰,则以金环退之;当御者以银环进之,着于左手;既御者,于右手。”

元 佚名 《宫女游园图立轴》(局部)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戒指是“进御”的标识。

每每夜晚降临,皇宫的后妃们排成一队等待临幸。女官按规矩分发“指环”。来大姨妈的给金环一边凉快,适合侍寝的给银环戴于左手进御,已被临幸的戴右手,下次再来。如此省时省力,还非常科学、公正。

后妃们用戒指代表“避忌”,有身孕或其它特殊情况不能侍寝的,将金环套在左手,以避免帝王的临幸。平时,则用银环套在右手表示“正在服务区”。

妇女们佩戴它并非为了炫美,而是起约束、禁戒之用。许多学者认为,这也是后来“戒指”一称的由来。

当然,还有一些关于戒指的含义也开始流行起来。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将戒指与鬼魅联系起来,在《春秋繁露》中写道:“纣刑鬼侯之女,取其环。”他认为戒指是鬼神所戴之物,能驱魔辟邪、减灾减厄。

唐·灵异之戒
戒指所承载的灵异意味一直延续到唐朝,各种与戒指有关的鬼怪传说层出不穷。

北齐颜之推编著的志怪小说集《集灵记》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王諿,琅琊人也。仕梁,为南康王记室。亡后数年,妻子困於衣食。岁暮,諿见形谓妇曰:“卿困乏衣食。”妻因与之酒,别而去。諿曰:“我若得财物,当以相寄。”后月,小女探得金指环一双。

王諿是颜之推的琅琊老乡,他死后,鬼魂见到妻女生活艰辛,便托梦说,我如果发了财,一定寄给你们。不久后,女儿果真翻出了一对指环。

更骇人听闻的鬼故事,可见于南朝梁任昉编的《述异记》:

晋有士人买得鲜卑女,名怀顺。自说其姑女为赤苋所魅。始见一丈夫,容质妍净,著赤衣,自云家在厕北。女于是恒歌谣自得,每至将夕,辄结束去屋后。其家伺候,唯见有一株赤苋,女手指环挂其苋上, 芟之而女号泣,经宿遂死。

晋朝有一个士人买了一名鲜卑女子,名叫怀顺。怀顺说她姑妈的女儿被一棵赤苋菜精迷住了。起因是,有一日那女子遇见了一位风度翩翩的成年男子,男子说他家住在厕北,那女孩便着了迷似的,每到天黑就穿戴整齐到屋后去见那男子。她家里派人窥视,却没有看见男子,只见一棵赤苋菜,女孩的指环挂在苋菜的茎上。割除苋菜后,女孩嚎啕大哭,过了一夜就死了。

南宋 林庭珪 《五百罗汉之施饭饿鬼》(局部)波士顿美术馆藏
诸如此类的故事数不胜数。在这些故事的语境中,戒指无一不带着神秘的色彩,作为一种灵异的元素出现。但是,至唐朝时,也有一种更加清新脱俗的戒指含义出现在诗歌中。

“念子还相思,见环重相忆,愿君永持翫,循环无终极。”这首诗出自唐代李景亮所著传奇小说《李章武传》:

章武系事告归长安,(与王氏子妇)殷勤叙别,章武留交颈鸳鸯绮一端……子妇答白玉指环一双,赠诗曰:念子还相思,见环重相忆,愿君永持翫,循环无终极。

小说中,李章武与王氏子妇分别,两人恋恋不舍,互赠信物,其中,子妇所赠的便是一枚“白玉戒指”。

唐 蓝宝石戒指 都兰县博物馆
在这里,戒指不再与鬼魅和灵异事件相关,而是以一种定情信物存在——圆环的形状代表着“循环无终极”的意义,暗含着情人之间相思无绝期的绵绵情意。

戒指渐渐去魅,它从一个魑魅魍魉的世界,兜兜转转来到了人间,开始见证情人们的爱恨别离。其中,最为缠绵悱恻的莫过于唐代范摅《云溪友议》中记载的韦皋与玉箫的爱情故事。

诗人韦皋游历江夏时与小婢女玉箫结下情缘,分别之际,两人约定短则五年、长则七年便成亲,并留下一枚玉指环作为信物。然而七年过去,玉箫未等到韦郎,郁郁而终,玉指环随葬入墓。韦郎归来,见佳人已殒,肝肠寸断。多年之后,韦皋纳一小歌姬,亦名玉箫,她的中指有环形凸起,正是昔年信物指环的样子。

宋、明、清·爱情之戒
唐时的人们赋予戒指的一丝爱情的温情,为宋代以后戒指发展成为婚姻嫁妆奠定了基础。

将戒指与婚姻联系在一起,最初源于胡俗。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发,同时也带来了民族文化的大交融。

《晋书·大宛国传》云:“其俗娶妇先以金同心指环为聘。”可见,戒指和婚姻已经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太平御览·外国杂俗》亦有相关记载:“诸问妇许婚,下全同心指环,保同志不改。”因戒指是个同心圆,代表永结同心,所以胡人们将它用于婚配。

宋朝以后,戒指作为婚配信物的风俗在民间流传开。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嫁娶”条载:“且论聘礼,富贵之家当备三金送之,则金钏、金镯、金帔坠者是也。若铺席宅舍或无金器,以银镀代之。”

北宋 刻花银戒指 浙江博物馆藏
这里的“金镯”便是指金戒指。富贵人家娶亲时,必须准备聘礼“三金”,即金戒指、金手镯、金帔坠,以表达夫家对未来儿媳的重视和喜爱。自此,戒指正式作为民间嫁娶风俗的标配登场。

元代关汉卿的戏曲《望江亭中秋切鲙》第三折中,谭记儿只身一人勇闯虎穴,凭借着机智神武,骗走了杨衙内的金牌、势剑、文书。其中,有这样的一句台词:“衙内见爱我,与我打戒指儿罢。”这是“戒指”一词首先出现在文本中,它的含义亦与男女婚嫁和爱情有关。

明代 嵌宝石戒指 河南鹤壁市博物馆藏
明代出土的戒指颇多,金龙头连珠戒指、银鎏金婴戏纹戒指、金镶宝葫芦戒指……然而,在当朝法典《大明会典》罗列的“皇帝纳后仪”礼单中,头饰、镯钏、耳环、面花、玉佩玎珰、霞帔坠头等首饰一应俱全,却无戒指的踪影。

直至清代,随着满族文化进入中原,戒指才得以进入官方聘礼清单。《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记载,顺治九年八月二十五日,定婚娶之制:

“和硕亲王、及和硕亲王未分家之子。婚娶,行纳币礼……金项圈一、合包一、大簪三枝、小簪三枝、耳坠一副、戒指十枚。”

“世子、多罗郡王、及世子、多罗郡王未分家之子……合包、簪、耳坠数量同上,戒指八枚。”“多罗贝勒,及多罗贝勒未分家之子……戒指六枚。”

“固山贝子未分家之子……戒指四枚。”

戒指作为重要的聘礼之一,直接与主人的地位尊卑挂钩,是彰显身份的金银首饰。

清末民初,西风东渐,戒指也开始作为订婚的纪念物。徐珂编著的《清稗类钞》中明确记载:“大宛娶妇先以同心指环为聘,今乃以为订婚之纪念品,则欧风所渐也。”

如今,戒指的所蕴含的婚恋意义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无需过多阐释。

纵观戒指发展的历史,从一枚深埋于土地的原始骨戒,到具有着神秘力量的灵异之物,再到寄托着人间真挚爱情的信物,人类为它注入了无限的蜜意柔情,使原本冰凉的物件变得有温度,有故事。

这或许便是古人的浪漫,也是人类刻在骨子里对美好的执着追求。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古人以玉石譬喻君子的美好品质,不光是“正衣冠”,更要由内而外约束自身。今天为您带来《道德教育对生活世界的疏离与回归》中提到,“人皆有理想,但不等于人人都自发地树立崇高理想,更不等于能自觉地按一定的道德理想人格来塑造自己的灵魂。”

“可能”的世界充满了人对“如何做人和如何生活”的追问,是人可以达到的“可能”场域。它应该是人和其生活“可能”发展的实体性存在,即“可能生活世界”。“可能生活世界”为人独有,人在其中通过实践可以追求“可能”的实现,这种“可能”可以把人对理想人格的完善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变成现实。“可能生活世界”赋予了人实现“可能自我和可能生活”的实践场域,是拥有无限可能的场域。道德教育回归可能生活世界是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的人本同构使然,是合目的的回归。

“君子”最初是专指社会上居高位的人,后来才逐渐转化为道德中的名称。最早见于《白虎通·号篇》“或称君子者何?道德之称也”。在我国古代传统道德理想社会中,以儒家论证的君子人格最为完备,其深远的影响力至今犹存。儒家学人提出的君子人格,为世人所追求,给人们树立了做人的榜样和目标,是化民成俗的主要任务。

君子人格在孔子看来,是拥有道德自觉和道德修养的人所具备的一种道德品质。“君子”与“小人”是相对的,正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们所关注的内容不同,决定了他们之间的相对。同时“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可见,君子与小人之间关注的生活内容是完全不一样的,君子懂得道义,小人只关注利害。君子怀揣仁义,小人只在乎财利。君子恪守“仁”的精神,以道德理想捍卫道德的独立性,追求道德的崇高性,堂堂正正地做人。“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人格在孔子看来是人理想人格的基本形式,是人格的榜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提出“性善论”,丰富了孔子“仁”的理念,并将“礼”共同作为君子的特质。在孟子看来,接受道德教育是“求放心”,是人性之善使然。“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

“仁”和“礼”共同存在于君子人格之中,细微到待人接物。孟子主张“仁民爱物”,要宽以待人,因为“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荀子相对于孟子,更偏重于以“礼”来评价君子人格。他从性恶论出发,提出“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师法和礼义成为了荀子人格的两个重要路径,缺一不可。“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

“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

“师法”简单来说就是接受学问,接受道德教育。“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何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接受道德教育是“君子”与“小人”的分野,是君子人格“师法”实现的有效形式。“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同时,礼义在荀子的君子人格思想中也至关重要,认为“故君子者,治礼义者也”。他将礼义的人格作用大大发展,将人的一切处世之道和生活细节都由其涵摄。提出:“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知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

而后君子人格在《中庸》中得以进一步发展并获得总结,文中以其中庸之道,倡导了我国传统道德教育中的“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即仁、智、勇)等。针对君子人格,提出“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该提法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古代传统道德教育中君子人格目标观的基本完成,它以更加贴近生活世界现实性对君子人格提出了较高的、更加全面的要求。

……

人性是自然而生的,是客观的。“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性情也。”

人的存在有着诸多的共性,也决定着人的欲望。“以所欲为可得,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可免也”。欲望成为了人性的实际内容,促使人自主地认知事物。“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人的能力逐渐提升,也渐渐区别于禽兽。“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人成为了社会的人,建构起了人的生活世界。人欲的合理性和正当性被荀子正视,强调“君子贵其全也”。但他也看到了欲物之间的矛盾,认为“欲虽不可去,可以求节也”。“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

人性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成人人格需要内修与外学相结合,明确了道德理想,并能坚定不移,融会贯通在生活实践之中,才是成人人格的体现。

摘自《道德教育对生活世界的疏离与回归》
定价:75元
书号:978-7-5117-3524-9

唐诗宋词里超美的10朵花,赏一朵花,享一身诗意,你最喜欢哪种花,哪句诗词?

花是世间美好的植物,是诗人们最爱吟咏的对象。

几乎所有的诗人都写过花,他们赋予花以人的情思,当我们读到这些花儿时,就能感受到诗人们此时的情感。

唐诗宋词中最美丽的10朵花,各有风姿,美到极致。

最出尘的是兰桂: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十二首·其一》

唐代: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兰草在春天的和风里枝繁叶茂,桂花在秋天的朗月下皎洁芬芳。它们顺应着时节开放,散发着风姿。散发馨香本是兰桂的本性,可不是希取美人来择取和欣赏。

兰桂自开,只为自己本心,而非为博取他人的夸赞。正如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所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有此一意,兰桂方为高洁。

最惆怅的桃花: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都城南庄》

唐代: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到郊外游玩,累了便敲开一户人家讨碗水喝,开门的是个女子。崔护喝着水,女子倚着桃花看着他。她姣好的面容与桃花交相辉映。第二年,当崔护旧地重游时,桃花依旧,而女子已不在了。

这棵桃花树见证了崔护与女子的擦肩而过,灿烂的桃花里映着崔护深深的惆怅。

最灿烂的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西湖的六月是与众不同的,看那碧绿的莲叶连接天际,浩渺无尽,红日与荷花相映,色彩分外鲜艳娇红。

荷叶连天,灿烂的阳光照在荷花上,那么娇艳,那么明丽,更显得灿烂光华。如若人生能像荷花般灿烂,该多好呀!

最清雅的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山园小梅二首》

宋代: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在林逋笔下,梅花是最清绝的,梅枝在水面上映照出稀疏的倒影,淡淡的芳香在月下的黄昏中浮动飘散。

林逋把梅花的气质风姿写尽绝了,它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像一个清雅超逸的名士。

最浪漫的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海棠》

宋代: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在苏轼笔下,夜晚的海棠显得十分浪漫。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海棠映着月儿开放,在暗夜里散发着淡淡地清香。月夜赏花,多么浪漫的事。

最超凡出尘的水仙: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

宋代:黄庭坚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凌波仙子尘土沾上罗袜,在水上轻盈地踏着微月。是谁招引来着断肠的惊魂,种成了寒花寄愁绝。形体素洁、蕴含芳香欲倾城,山矾是她的弟弟梅是兄。

黄庭坚说:水仙就像一个凌波仙子,身姿曼妙,品行高洁。事实上,水仙的形态确实看着像仙子。成为高洁出尘的仙子,这也黄庭坚的追求吧!

最与世无争的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鹧鸪天·桂花》

宋代: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在李清照看来,桂花也是花中第一流,她说:此花浅黄而清幽,形貌温顺又娇羞。性情萧疏远离尘世,它的浓香却久久存留。无须用浅绿或大红的色相去招摇炫弄,它本来就是花中的第一流。

李清照对桂花的喜爱体现的是她词人卓尔不群的审美品味,桂花貌不出众,色不诱人,但却“暗淡轻黄”、“情疏迹远”而又馥香自芳,这正是词人品格的写照。

最明媚的杏花: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玉楼春·春景》

宋代: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明媚的春日里,风光越来越好,船儿行驶在波纹骤起的水面上。拂晓的轻寒笼罩着如烟的杨柳,惟见那红艳艳的杏花簇绽枝头。

杏花红艳,映着春日的阳光,那么明媚,让人一看,就心生欢喜。

最豪情万丈的菊花: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不第后赋菊》

唐代: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黄巢赋予菊花以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从此,菊花不仅是伤怀、衰败的象征,更拥有了豪迈的英雄气质。

最淡雅的梨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条透露出浓郁的春色,飘飘洒洒的柳絮夹带着如雪的梨花,布满了全城。一株白如雪的梨花,居俗世而自清,将这纷杂的世俗人生,看得多么透彻与清明。

由梨花的淡白,苏轼联想到淡看人生。是啊,如果我们都能淡看人生,就很容易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了。

这十首诗是否你心中最美的花,请你留下自己觉得最美的花的诗词。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遥望崇山绕紫烟,绿林深处透琼檐,怡情悦性春光媚,赏景青秋月圆,花灿烂,水潺湲,漫山花木竞争妍,层峦叠了嶂花含笑,畲寒,寨村瑰福洞天; 蝶恋花丛花愛蓉,碧水蓝天一
  • #次新股该怎么做[超话]# $深次新股 sz399678$今天是回学校的第一天 我爸下午还要上班所以大中午就把我送来了 我爷的搬家宴(我去搜了一下叫乔迁宴其实)
  • #生活身边事儿# 【站半小时一动不动 眼睛十几分钟不眨,46岁朱泽义演绎活体雕塑】在松花江畔见到了这位46岁的行为艺术表演者朱泽义。许多没见过活体雕塑的孩子,为
  • 肺藏气,气舍魄……肾臧精,精舍志……”这就明确指出血和精神七情的关系,是互相影响的,如血旺则精神慧爽,心情舒畅,反此,则精神萎顿,情绪抑郁,又从病理来说,热病的
  • 大字杜鹃最能吸引游客并勾起人们好奇心的“招牌”就是叶形像“大”字,也有其多变的花色,白色至粉红色的多种深浅变化,也是大字杜鹃被誉为“百花王”“花叶兼美的著名木本
  • 忽然想起来这个问题,顺便说一下​​怎么样跟仙家沟通,先不要想着怎么样跟仙家沟通,怎么去做,先能确保你可以正常的跟人和周边的事物和谐相处,保持一颗平常的心,一颗乐
  • 而男人却是因为欲望而动情,一看见女人,就感觉到自己有欲望、有需求,所以才要发起追求的攻势。如果男人没想要和女人长期相处,就不会投入巨大的成本,而他们会利用女人喜
  • 我们的蓝调 大结局有个使命我们都不该遗忘,我们生于这片土地,并非为了承受磨难或不幸,我们是为了快乐而生。看到最后反而很释然,编剧给了她的答案:我们生于这片土地并
  • 害怕之前买了蟑螂药,今天到了,就想试试好不好用,就用了三个,剩下三个准备放柜子里再用,我一开柜子门,就看见两只蟑螂,有一只还往上爬到抽屉那边,我就把抽屉抽出来,
  • •没有一张和教官的合影,真的好可惜,回忆只能停留在这个夏天了吧[悲伤]希望9月助导观训有幸再次相遇[伤心]•意外地拿到了军训优秀学员,谢谢我方哥~没机会亲口说也
  • #十堰身边事# 【带你遇见水果味的初夏 十堰六月水果采摘地图新鲜出炉】告别了温柔的春风,迎来了火热的初夏。【带你遇见水果味的初夏 十堰六月水果采摘地图新鲜出炉】
  • 也就才循环一万遍吧[哇][哇]期待后期的真香打脸嘿嘿嘿……比如什么我才不馋你shen子啊,恋癖啊,恋癖啊……等等)名场面安排起来up up up!)不知道的还以
  • 但是我真的想和你走到最后啊,这只是一场恋爱,我不是那种拿的起放得下的人,我真的很努力很努力的去实现我们的约定了,但是有人又告诉我们说,这只是一场恋爱,不开心的时
  • 鹰制菓水果棒棒糖果味️️ 好看又好吃️品牌:鹰制菓品名:水果棒棒糖净含量:120克(12支入)能量:每100克能量1648千焦✏️评价:果味满满 每一种都是对应
  • 据autorevolution网站报道,最新发现是,团队原本认为整个4680电池包都不包含紧固件,但最后他们仍然在4680电池包中发现了16个小小的螺纹紧固件。
  • 人生的要义,一是欣赏沿途的风景,二是抵达遥远的终点;人生的秘诀,寻找一种最适合自己的速度,莫因疾进而不堪重荷,莫因迟缓而空耗生命;人生的快乐,走自己的路,看自己
  • 通过级别管辖调整,案件数量常规性下沉,基层法院一审案件虽有所增加,但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基层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的改革目的初步实现;案件提级管辖机制有效激活,提级管
  • #山东体育# 【全国“体校杯”足球比赛正式开赛】[加油][加油]由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中国足球协会主办,全国体育运动学校联合会运营的全国“体校杯”足球比赛(山东
  • 【有声】商场内人潮涌动,4.8km以外的传统市场却无人问津"고등학생 아들이 나이키 신발을 사달라고 해서 재난지원금 '깡'(불법환전) 했어요.
  • 胸前印花为夕阳下的山峰⛰️,诠释了北面经典的运动风格,采用数码直喷,多次对版,图案进行斑驳工艺处理,有种复古的掉漆感,后背肩膀为小标印花,平滑不开裂,100%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