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

佛說十善業道經(第一四O集)2001/3/29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9-014-0140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看「止觀」這一條。古德有說,如果就所修方便門來講,「止」屬於空門,屬於真如門,因為它是離一切相的;而「觀」則屬於有門,屬於生滅門,它是對於一切有為法而發殊勝的理解。也就是說,觀是智慧,智慧能夠通達世出世間一切法。佛在大經裡面教導我們「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一切相是止,即一切法是觀。如果就修行次序上來講,應當是止在前,止是定,為什麼?止能夠伏煩惱,先把煩惱伏住,但是斷不掉。斷煩惱要觀,先修止後修觀,觀能斷煩惱,為什麼?把煩惱的真相看清楚了,這才能轉煩惱為菩提;煩惱究竟是什麼,你搞不清楚,所以它才障礙你。但是功夫到了純熟的時候,跟初學不一樣。初學有這個次第,有先後,有順序;到純熟的時候那就不然,止裡頭有觀,觀裡頭有止,所以止觀不二。

  同學們剛才來問我:「一門深入要深入到什麼程度?」在大乘佛法裡面無論哪一個法門,你修學要想成就,你一定要懂得這個方法、祕訣,一門深入。諸位要曉得,一門深入是止,止的什麼?世出世間法統統放下,你就止了。我的功夫用在一門上,這一門裡面就有觀,放下萬緣是止,所以一門深入是止觀雙運。你一門深入,怎樣才能夠契入境界?就是說,你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修學?至誠感通;至誠是因,感通是果。換句話說,必須用真誠的心一門深入,你才能夠開悟,才能夠證果,感通就是指開悟、證果。

  感通的樣子是什麼?什麼時候我們才曉得這是感通?通是通達,世出世間法不學就通達了,那就是感通的樣子。這個地方也是有層次的,所謂是有小悟、有大悟、有徹悟。印光大師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小的感通;「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大的感通。由此可知,感通能力的大小,與你的誠敬心一定是成正比例的。誠敬從什麼地方看?從十善業道上看;果然斷十惡、行十善,你才是至誠。如果說是「我修行用至誠心了,我心裡頭殺、盜、淫的念頭沒斷,處事待人接物還有妄語、還有兩舌」,你一絲毫的誠意都沒有。至誠從哪裡看?十善業看;你真修十善,真的斷十惡,這是你的至誠心發現了。功夫淺深,那就看你斷惡修善的成績。果然在一切人事物裡面,以十善為標準,十惡念決定不生。靜止的時候,怎麼用止觀?止的時候一念不生,觀的時候萬善相隨,起心動念純善對人、對事、對物,這個時候距離感通就不遠了。最粗淺的一個現象,三藏十二部經擺在你面前,你沒有障礙、你都通達,每一字、每一句都是無量義,你講一輩子,佛經裡頭一句話你都講不完,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龍樹菩薩在龍宮裡面見到的上本《大方廣佛華嚴經》分量有多大?菩薩告訴我們,有十個大千世界微塵偈。我們知道,佛法計算分量多寡是用偈做單位,不像中國,中國是用字,《道德經》五千言,這分量多少?五千字,是用字來做單位的。印度人是用偈,偈是什麼?四句,用四句做一個單位,這四句長短不一定;偈誦裡頭四句是一首偈,長行四句也叫一首偈,它是這麼計算的。多少偈?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所以我說一句經文你要細講,你講一輩子、你講一百年都講不完。我說這個話有根據,不是隨便說的。

  真正深入,一門深入,你就有這個能力。展開經卷還有很多障礙,你沒有通,你沒有入。「入」尚且沒有,那個「深」就更談不上。深入!所以諸位同學要曉得,佛法修行的祕訣是「一門深入」。我常常做比喻,佛法像個圓球,球它有個心,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就像在這個球的面上;任何一點,那就是一個法門,任何一點都通達圓心,只要到達圓心,全部通達,沒有到達圓心,不會通達,你還是一門,你不懂第二門,到達圓心全部都通達。

  我們現在要問:為什麼我們修學這麼困難?我們也很想通達,為什麼通達不了?一般說法是業障障住了,你有業障。這個問題我過去請教過章嘉大師,他老人家告訴我是業障,一定要把業障消除,普賢十願裡頭「懺除業障」,業障懺除就通了。什麼是業障?業障可太多了,說不盡。見思煩惱是業障,塵沙煩惱是業障,無明煩惱是業障,哪能說得盡?但是業障有根,我們要把那個根找到,從根本修就快速了。中國宗門教下的祖師大德,都常常教人「從根本修」。根本是什麼?根本是心,也就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還有根本,根本的根本是什麼?自私自利。所以,要不能把自私自利放下,頭一個關口就不能突破。自私自利在《金剛經》上就是講「我相」、「我執」,後半部講的「我見」。

  佛在經上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一般人都把《金剛經》的標準看高了。「即非菩薩」,那個「菩薩」是什麼菩薩?法身菩薩。這個看高了,我的看法沒那麼高。「即非菩薩」應該說「即非圓教初信位的菩薩」,這才符合真正的經義;初信位的菩薩見惑破了,三界八十八品見惑破了,身見、邊見、戒取見、見取見、邪見都離開了,在小乘相當於須陀洹果,初果。你們想想,我這個說法有沒有道理?這樣的菩薩才真正叫入門,往後修行一帆風順。頭一個難關突破了。

  我們同修們,無論在家、出家,每一個人善根都很深厚,無量劫來生生世世修行,就是這一關沒突破,所以依然是生死凡夫。如果證得初果,小乘初果、大乘圓教初信位的菩薩,這個人就是聖人。我們說四果羅漢、四果聖人,他是初果,超凡入聖了,雖然還沒有出三界,但是決定不落三惡道,這是肯定的,決定不會到三惡道去。小乘從這一天起,天上人間七次往來就證阿羅漢果;大乘菩薩遇緣殊勝,一生當中就能夠超越六道輪迴。所以《金剛經》真正的意思在此地,我們要知道。說「法身菩薩」太高了,距離我們太遠了,我們自己很難提起警覺心,好像那是望塵莫及,「算了,這一生沒分」。跟你講初信位的菩薩,「距離我們很近」,這一步跨進去,我們就入門了。換句話說,「我見」就是我執不能放下,你就沒法子,你始終還是在六道輪迴這一邊,你這一步跨不過去。

  然後我們細心想想,我們生生世世被什麼害了?被「自私自利」這個妄想執著害了。怎樣破除這一關?我、我所,必須要捨得乾乾淨淨,這就講放下。從前章嘉大師教導我,先從「我所」下手。「我所」是「我所有的」,身外之物,先從這裡放。常常想到佛教導我們「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將不去就是帶不走的,帶不走的應當要放下。我的房子,我的房子帶不走,死了帶不走;我的財產,死了也帶不走,一分錢也帶不走;我的地位也帶不走,我的名譽也帶不走,名聞利養沒有一樣能帶走的;我的眷屬,我的兒女、我的子孫統統帶不走。帶不走要放下!放下不是不負責任,一樣要負責任,認真負責教導他們,不放在心上;心地清淨,把親情轉變成真實智慧,把感情轉變成理智,這就對了,那就跟佛菩薩一樣。一定要突破,一定要看清楚、看明白,這個心裡頭毫無牽掛,從這裡著手。然後進一步,「身」也帶不走。先斷我所,「我所」捨掉,然後「我」也捨掉。我這個身帶不走,身不是我,身也是「我所」,也是「我的身體」,不是我。常常這樣觀想,人就生智慧,這是觀。統統放下,「我」跟「我所」統統放下,再也不執著,這樣才能夠入門。

  入大乘之門就是初信位的菩薩,入小乘之門就是須陀洹初果。你要是不能放下,你就永遠入不了境界,永遠作凡夫。學佛學了一輩子,天台大師講「名字位中人」,名字位中是有名無實。名字位中人。你還是輪迴心,你還是造輪迴業;在六道裡面,善因感三善道果報,惡因感三惡道果報,你出不了六道輪迴。出不了六道輪迴,你毫無成就。出六道輪迴到四聖法界,才算是小果。諸位要曉得,聲聞、緣覺、菩薩、十法界裡面的佛都是小果;小果有四種、有四等,統統是小果。離苦得樂,離三界之苦、得四聖法界之樂,這個樂不究竟。必須還要向上提升,從相似位提升到分證位,才算是真正成就了,證得大果。到如來果位,那叫究竟圓滿的果位。要不斷向上提升,上是不斷放下,放下就往上升。沒有別的,看破幫助放下,放下幫助看破。所以在我們現前是先伏煩惱,再斷煩惱。

#北斗七星#
大慧宗杲禅师说:
(我从17岁起,参了17年,才明白此事,才真正开悟,方得休歇。[可怜])

禅无文字,须是悟始得。妙喜(宗杲自称)自十七岁,便疑着此事,恰恰参十七年,方得休歇。

未得已前,常自思惟:我今已几岁,不知我未托生来南阎浮提时,从甚么处来?心头黑似漆,并不知来处。既不知来处,即是“生大”。我百年后死时,却向甚么处去?心头依旧黑漫漫地,不知去处。

既不知去处,即是“死大”。谓之“无常迅速,生死事大”。尔诸人,还曾恁么疑着么?

现今坐立俨然,孤明历历地,说法听法,宾主交参。妙喜簸两片皮,牙齿敲磕,脐轮下鼓,起粥饭气,口里忉忉怛怛,在遮里说。

说者是声,此声普在诸人髑髅里,诸人髑髅同在妙喜声中。这个境界,他日死了,却向甚处安着?

既不知安着处,则撞入驴胎马腹亦不知。生快乐天宫亦不知。

禅和子寻常于经论上收拾得底,问着无有不知者。士大夫向九经十七史上学得底,问着亦无有不知者。却离文字,绝却思惟,问他自家屋里事,十个有五双不知,他人家事却知得,如此分晓。如是则“空来世上打一遭”。将来随业受报,毕竟不知自家本命元辰落着处,可不悲哉!

所以,古人到这里,如救头然,寻师决择,要得心地开通,不疑生死。然有“学而知之者”,有“生而知之者”。

那个是“学而知之者”?

如僧问赵州:学人乍入丛林,乞师指示。
州云:尔吃粥了也未?
僧云:吃粥了。
州云:洗钵盂去。
僧于言下忽然大悟,当下休歇,便知生死去处。
妙喜常说:“不易。这僧有力量。赵州将一百二十斤担子,一送送在他肩上。这僧荷得一气走,一百二十里更不回头。如将梵位,直授凡庸。心里便怗怗地。兴得慈力,运得悲愿。”此是“学而知之者”。

那个是“生而之知者”?

如赵州作沙弥时,同本师行脚到南泉,值南泉卧次。本师礼拜了,赵州方礼拜。
南泉问云:近离甚处?
州云:近离瑞像。
泉云:还见瑞像么?
州云:瑞像则不见,面前只见卧如来。
南泉遂起问:尔是有主沙弥,无主沙弥?
州云:是有主沙弥。
泉云:那个是尔主?

若是如今禅和家,便近前弹指,打个圆相,喝一喝,拍一拍,拂袖便行。放出这般恶气息。

尔看他赵州,缓缓地近前道:“孟春犹寒,伏惟和尚尊候万福。”
泉乃唤维那云:此沙弥别处安排。

次日却来问:“如何是道?”
南泉也不行棒,也不下喝,也不谈玄,也不说妙,也不牵经 也不引论,也不举古人公案,亦不说事,亦不说理。只实头向他道:“平常心是道。”

为他赵州已理会得“平常心”了,便却问:还假趣向也无?
泉云:拟向即乖。
州云:不拟争知是道?
泉云: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岂可于中,强是非耶?

赵州于言下,千了百当。

南泉道“道不属知,不属不知”,圭峰谓之“灵知”,荷泽谓之“知之一字,众妙之门”,黄龙死心云“知之一字,众祸之门”。
要见圭峰荷泽则易,要见死心则难。到这里,须是具超方眼,说似人不得,传与人不得。所以,圜悟先师说“赵州禅只在口唇皮上,难奈他何。如善用兵者,不赍粮行,就尔水草粮食,又杀了尔”。

有一秀才问:佛不违众生愿,是否?
州云:是。
才云:弟子欲就和尚手中,乞取拄杖。得否?
州云:君子不夺人所好。
才云:某甲不是君子。
州云:老僧亦不是佛。

又一僧问:如何是祖师意?
州乃敲禅床脚。
僧云:莫只这便是否?
州云:是则脱取去。

又一僧问:诸方尽向口里道,和尚如何示人?
州以脚跟打火炉示之。
僧云:莫便是也无?
州云:恰认得老僧脚跟。

又僧问:如何是赵州?
州云:东门南门西门北门。
僧云:某甲不问这个。
州云:尔问我赵州聻?

又僧问:如何是道?
州云:墙外底。
僧云:某甲不问这个道。
州云:尔问那个道?
僧云:某甲问大道。
州云:大道通长安。

尔不得作无事会,不得作玄妙会,不得作奇特会,不得作平常会。赵州不在无事上,不在玄妙上,不在奇特上,不在平常上。毕竟在甚么处?具眼者辨取。
这老汉,有时云:未出家,被菩提使。出家后,使得菩提。汝诸人,被十二时使,老僧使得十二时。
又云:佛之一字,吾不喜闻。

这么多年,你真的读懂了《西游记》吗?
刘一明《西游原旨歌》节选
二十年前读西游,翻来覆去无根由。
自从恩师传口诀,才知其中有丹头。
古今多少学仙客,谁把妙义细追求。
愿结知音登天汉,泄露天机再阐幽。

1、《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一般认为是吴承恩所作,然而道门中却有不同看法,在浩瀚的《西游记》注疏中,清代著名道士悟元子刘一明所作的《西游原旨》则是必须加以重视的以丹法阐述《西游记》的经典之作。
他认为《西游记》,说尽了世法道法、天时人事、学道修行,乃是古今丹经中第一部奇书。而《读法》一文则是悟元子对《西游原旨》纲领性的论述,是其书的观点综合和思想提炼,笔者在此将该文梳理,以飨各位爱道人士。
《西游》一书,乃是丘处机祖师将历圣口口相传、心心相印之大道公布于众之书。其言古人所不敢言者,道古人所不敢道者。

历来道门中最要紧的便是对于天机的泄露,所以此书在处,有天神护守。因此要读这部书必须净手焚香,保持敬诚之心,千万不能亵渎怠慢。

读者要明白《西游记》的言说方式与禅机颇有相同之处。即都要求人们去追寻言外之意。作者真正的用意或藏于俗语常言中,或托于山川人物中,或在一笑一戏里分邪正,或在一言一字上辨真假,可以说是千变万化,神出鬼没,非常难以揣测。

那么作为神仙之书,自然不同于世间的才子之书,才子之书讲的是俗世日常的道理,似真实假;而神仙之书所谈的是恢恢天道,似假实真。才子之书注重文辞华丽而义理浅薄;神仙之书却追求深意显得文辞平淡。
整部《西游记》,一案有一案之意,一回有一回之意,乃至一字一句都言不空发、字不虚下,读者须要行行着意,句句留心,一字不可轻放过去。

《西游记》表面是借助佛教题材叙事,实际是丹家贯通三教一家之理的体现,在佛教则以西天取经而证于《金刚经》《法华经》,在儒教则以唐僧师徒推演《河图》《洛书》《周易》之义,在道教则以九九归真发轫于《参同契》《悟真篇》。

因此,《西游》取真经,即是取《西游》这一真经,非在《西游》之外,另有一个真经可取。只不过是借如来传经的故事,传授《西游记》罢了。所以能明晓《西游》的真义,则自然领会了如来三藏真经。

然而《西游记》根本是一部丹书,此中所传的是转生杀、窃造化,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的机密,既不是在肉体上下功夫的养生方术、也非是讲顽空寂灭的参禅念佛。
学者须要不着心猿意马、幻身肉囊,要先将那些御女闺丹、炉火烧炼等一切后天色相邪术统统扫除,当从无形无象处辨别出先天虚无之学的真实妙理来,才能功不唐捐。
唐僧与悟空的经历看似不同,实则相通,此书本为唐僧西天取经而名之,何以将悟空故事著之于前?殊不知悟空生身于东胜神洲,如唐僧生身于东土大唐;悟空学道于西牛贺洲,如唐僧取经于西天雷音;

悟空明大道而回花果山,如唐僧得真经而回大唐国;悟空出炉后而入于佛掌,如唐僧传经后而归于西天。事虽不同而道理相同,悟空与唐僧都有自己的西游。

2、《西游》由众多公案故事组成,每宗或一二回,或三四回,或五六回不等。但其主旨都在公案冠首明题说明,因此每回妙义,全在作为提纲的二句中。提纲最要紧的字眼,也就一两个字。

如首回提纲“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灵根”是上句字眼,“心性”是下句字眼。可见灵根、心性是两物,应用心性去修灵根,而不能理解为修心性即是修灵根!

如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悟彻”是上句字眼,“断魔”是下句字眼。表明修炼次序应当先悟后行,悟以通行,行以验悟,然后知行合一,最后归本合元神。

故而篇中虽有千言万语,总不外是围绕此提纲进行表达。同时也应当注意每宗公案,收束处皆有两句总结,同样是整个故事的中心,不能轻易放过。

《西游》所阐发的是三五合一、贞下起元的道理。唐三藏喻太极之体,三徒喻五行之气。三藏收三徒,即是太极而统五行;三徒归三藏,即是五行而成太极。

并且唐僧在贞观十三年登上取经路程,路上收服三个徒弟,十四年回到东土,此处是最要着眼的地方而书中的通关牒文,唐僧师徒,每过一国,必要先验过牒文,用过宝印,才肯放行。

这是取经第一件要紧大事,更是行道之人修炼之大关目,须要将这个实义追究出来。其实就是告诉修道者,在行之前往往要知,秉持知先行后的步骤,不可忙学瞎练。所以有各国宝印,上西而领,回东而交,始终郑重,须臾不离,大要慎思明辨,方能得真。

如果有心之人看《西游记》往往会发现许多情节有貌似错漏的地方,其实该书大有破绽处,正是大有修道的口诀处。惟有破绽,才能起后人怀疑的心理,所谓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不悟。所有疑问之处,正是体现真人意深的地方。

例如孙悟空曾经八卦炉煅炼,已成金刚不坏之躯,何以又被五行山压住?玄奘生于贞观十三年,经十八年报仇,已是贞观三十一年,何以取经时又是贞观十三年?在莲花洞时,悟空已将巴山虎、倚海龙打死,老妖已经识破,何以在盗葫芦时,又变倚海龙?

师徒四人每过一难,则必先编年记月,而后叙事,其所隐含的即是攒年至月、攒月至日、攒日至时的意思。这与取经回到东土,交还贞观十三年牒文,同一机关。
即是丹法火候中所谓“贞下起元”“一时辰内管丹成”。而在具体故事中,芭蕉洞,言火候次序;通天河,辨药物斤两;朱紫国,写招摄作用。

整部书讲丹法有合说,有分说。前七回就是合说,路数是自有为而入无为,由修命而至修性,丹法次序,火候工程,无不俱备。

而其后九十三回,由性以及命,自无为而归有为,或言正,如诸国土君王,是写正道,而女人国配夫妻,天竺国招驸马,即是证正中劈邪;或言邪,如诸山洞妖精,是傍门,而狮驼国降三妖,小西天收黄眉,隐雾山除豹子,即是劈邪归正;

或言性,或言命,或言性而兼命,或言命而兼性,或言火候之真,或拨火候之差,只是对不过某一方面进行着重分析,不出前七回总纲。

3、此书亦是讲“穷理尽性至命”之学。猴王西牛贺洲学道,是穷理;悟彻菩提妙理,是穷理;断魔归本,是尽性;取金箍棒,全身披挂,销生死簿,作齐天大圣,入八卦炉煅炼,是至命。

观音度三徒,访取经人,是穷理;唐僧过双叉岭,至两界山,是尽性;收三徒,过流沙河,是至命。以至群历异邦,千山万水,至凌云渡、无底船,无非都是穷理尽性至命之学。

所以才有某些情节看似最难解实则极易解,如三徒已到长生不老之地,何以悟空又被五行山压住,悟能又有错投胎,悟净又贬流沙河,必须皈依佛教,才能得正果?

盖三徒皈依佛教,是就三徒了命不了性者言;五行山、云栈洞、流沙河,是就唐僧了性未了命者言。一笔双写,示“修性者不可不修命,修命者不可不修性”之义。

该书尤其教人识得何为真何为假,故在展示真时,会先将假象破除。如欲写两界山悟空之真虎,而先以双叉岭之凡虎引之;欲写东海龙王之真龙,而先以双叉岭蛇虫引之;

欲写悟空、八戒之真阴真阳,而先以观音院之假阴假阳引之;欲写蛇盘山之龙马,而先以唐王之凡马引之;欲写沙僧之真土,而先以黄风妖之假土引之。提醒人们在修丹时往往执著与错误的概念而不自知。

悟空每到极难处,即求救于观音菩萨。其深意是性命之学,全在神明觉察之功。

而讲到唐僧师徒的地方,则每人都用两个名字,其实玄奘、悟空、悟能、悟净,是说道之体;三藏、行者、八戒、和尚,是说道之用。这样就体不离用,用不离体。

名字之外又有别号,如唐僧、行者、呆子、和尚,属于借用的方法,用来比喻世间的学道之人。

而三位徒弟各自都具有丑陋的相貌。丑相者,异相也。异相者,妙相也,也正是丹法中所将“说着丑,行着妙”,让修道之人了悟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深意。

又从变化上说,沙僧不变,八戒三十六变,行者七十二变。以丹法来说,行者为水中金,是他家之真阳,属命,主刚主动,为生物之祖气,统七十二候之要津,无物不包,无物不成,全体大用,一以贯之,所以变化万有,神妙不测。

八戒为火中木,是我家之真阴,属性,主柔主静,为幻身之把柄,只能变化后天气质,不能变化先天真宝,变化不全,所以七十二变之中,仅得三十六变也。至于沙僧,则为真土,镇位中宫,调和阴阳,所以不变。

4、三位徒弟的兵器也大有讲究。
八戒、沙僧都是随身携带。只有行者金箍棒,变成绣花针藏在耳内,用时才取出来。此何以故?作者之深意为钉钯、宝杖代表以道全形之事,一经师指点,就能自己成就。
而金箍棒,乃是历圣口口相传、附耳低言的秘旨,是以术延命之法,在虚无中成就,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所以藏在耳内。

悟空到处自称是人家的孙外公,四处提及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事迹。其实若从解字角度看,外公,即是内无也;五百年前,即是先天也。

可知先天之气自虚无中来,是他家不死之方,不是自身中的事物。

《西游》孙悟空成道以后,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大闹天宫,诸天神将,皆不能胜。何以保唐僧西天取经,每为妖精所困?读者须将此等处先辨分明,方能寻得出实义,若糊涂看去,终无会心处。

最后,悟元子刘一明评判历家注解,其数固然不可胜计,但其中佳解,百中无一。虽然推崇悟一子的《西游真诠》为此中最优,但未免也有所论不及的地方。

因此读者不可专看注解而略正文,更要在正文上看注解,应当先在正文上用功夫,翻来覆去,极力参悟,不到尝出滋味、实有会心的境地,觉不肯休歇。等到有所体会之时,再看他人的注解,扩充自己的识见,那么就能知道他人的注解之好坏与否,自己的心得是否正确。

如此坚持用功,日久必然深入其中。但是之后也不可自以为是,更当求师印证,才能有真知灼见。

以上是悟元子刘一明总结读《西游记》的关键方法,并将上述内容录于卷首,赠与有缘之人,愿读者留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常常觉得我还是消失了该多好,可是既然来了人间一趟,那便好好拼搏吧,爱好自己爱好身边重要的人,我仅我所之力吧,这世上能理解自己的人少就少吧。明白为什么一直讨厌这
  • 大犟开馆尚不足两月,首先是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宝库,同时,竟还是美酒品鉴中心,“艺术家大犟茅台”亦无法不令人惊艳。4日当晚,“中国名酒·茅台之夜”激情上演,茅台集团
  • 有时候想想,发现自己会的东西还挺广泛的,喜欢打篮球,会玩羽毛球,会一丢丢的ps,word也在慢慢熟悉。你认为你自己什么都不会,但在这个过程中,你都学会了,而且基
  • #王鹤棣[超话]# #王鹤棣东方青苍# 朋友们我觉得吧空瓶不要太死板啦因为我之前混圈真的很多人讨厌如果怕一旦有突发事件,可以平时在yxh下面养全中但是文案一定
  • 他人向东向西向南向北,而我只向你就算全世界都背叛你,我也会是你最后一件行李我还记得第一次看到你的场景,那时的我并没想到现在你对我是那么重要✨想做那个只喜欢你,也
  • 海清在接受采访时时候也说过“姨夫就是这个人,他有的时候不需要演,每一场戏只要能抓住这么一条,他就会很精彩,非职业演员那么真实”……毕竟这就是他们最真实的生活 ~
  • 这个topic选的我每天都很折磨每天最烦心的就是这个 心情跟着topic被否和被采纳此起彼伏 但是我现在非常愿意承认我是我们组最划水的 仔细想想我跟个傻子似的每
  • 一个人只要心地善良、不影响不伤害别人,他/她的个性、喜好和选择就值得尊重。某些人眼里的美女/帅哥确实在另一些人眼里就是丑人,他们确实就是这样的感受,人家确实没觉
  • 另外,它们也表示会提高一些储蓄产品的利率,并推出新的定期存款服务。尽管约34%的家庭有抵押贷款,但同时有超过75%的家庭有储蓄。
  • —— 唐代·李商隐《夜雨寄北》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 我想说跟着千万赚百万,太多微商天天吹逼,唯有刘晓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传奇❗️农村女孩初中毕业十年前带着300块出门的人生逆袭#微商句子大全# ,#微商励志语
  • #肖战[超话]##肖战真力时品牌代言人#❤️❤️#以星为梦,与真同行# 仰望星璨天穹,分秒不懈;直面现实挑战,砥砺奋进。”历经一个半世纪的打磨创新,传统和现代、
  • 当我们在适合的年纪遇到那一个让自己心动的人时,最想要做的事情就是与他幸福的牵手,然后两个人共同走完余生,但是在相处的过程当中,肯定也会让两个人产生很多的矛盾,这
  • 让人醍醐灌顶的五十个社交真象 来自网络 1 聊天舒适有时不是因为合拍,而是降维打击。 2 适当的发火,更能得到重视。 3 夸赞别人略自卑的点,
  • 鼻子又挺又直,鼻头圆滑有肉,这样的鼻相就是比较好的,不但自己有着较好的财富运势,而且还能够带旺丈夫各方面的运势,分享到丈夫的成功,是一位能够享福的女人,所以说这
  • 从政策环节看,疫情之下对于市场主体的相关政策保障越发精准有力,随着中央和地方稳经济一揽子措施落地,助企纾困效果日益显现;从市场环节看,不同类型的企业依托不断涌现
  • 后来有个人偷走了我的十年 你带她去了我们一起走过的地方 ………也会在她身上弥补各种遗憾我不知道怎么才能弥补心底的遗憾 怎么可以释怀 怎么去爱自己 重新爱别人
  • 小作文又来了今天来玩看图说话上周日应小刀邀请去捡菌,去一个她也只去过一次不太熟悉的地方,去之前想着能看见菌就不错了,结果运气还可以两个人捡了10多朵,就是有点废
  • 超念旧,很难忘记旧爱的5大星座~巨蟹座难忘指数:90%巨蟹座对恋人都是以结婚为前提了,曾经以为爱上了就是一辈子的他们,要忘记旧爱真的有可能吗?有的,但是时间要经
  • 在这个“万物皆可盲”的时代,当下的年轻人多多少少都接触过盲盒,而大家之所以喜欢购买盲盒,正是因为其强烈的不确定性,它可能会带给你惊喜,也可能会让你失望,比起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