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早知道】#贵州茅台布局酿酒原料种子业务#

宏观经济

◆财政部、税务总局发文明确,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工信部会同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于3月16日、3月17日组织召开锂行业运行座谈会,会议要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要加强供需对接,协力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协作关系,共同引导锂盐价格理性回归,加大力度保障市场供应。

◆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指出,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引领带动一批现代产业集聚发展。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从事生命科学、医学、人工智能等科技活动的单位,研究内容涉及科技伦理敏感领域的,应设立科技伦理(审查)委员会。推动设立中国科技伦理学会。坚守科技伦理底线。“十四五”期间,重点加强生命科学、医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技伦理立法研究,及时推动将重要的科技伦理规范上升为国家法律法规。

◆农村农业部: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扎实做好农产品稳产保供,进一步落实措施、压实责任,全力抓好春耕生产。组织好农资和畜禽饲料调剂调运,严禁随意设卡拦截、断路封路,确保农用物资运输畅通。组织做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加强农产品产销衔接和市场监测,完善应急预案。

◆财政部数据显示,1~2月证券交易印花税737亿元,同比增长10.7%。土地增值税1355亿元,同比下降1.4%;房产税574亿元,同比增长27.7%。

◆上海:浦东新区防控办决定,3月21日起七天到工作场所上班,要持前五日任意一日阴性报告。提醒广大市民继续严格落实防疫措施,少出门不聚集,少流动点对点,加强个人安全防护,“三件套”“五还要”一个不能少。复旦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吴凡日前表示,上海不是“坚持”不封城,而是根据疫情发展不同阶段、根据疫情特征做出的科学选择。

◆深圳:已在全市范围内完成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基本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全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但总体可控。有序恢复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公交、地铁全面恢复运行;继续加强社会面疫情防控,小区进出须凭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非生活必需密闭场所继续暂停开放;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实行“一企一策”“一厂一案”分类差异化防疫措施。

行业动向

◆证券时报:欧洲出现恐慌性囤货潮,日本人的餐桌也开始涨价。全球葵花籽油出口市场中,将近一半来自乌克兰,另外21%来自俄罗斯,德国、西班牙多家大型超市也开始对葵花籽油限量出售。意大利从东欧进口大部分小麦,目前面包、意大利面和肉类价格都已经上涨。日本的小麦进口比例达到约九成,对乌克兰玉米出口中断的担忧,波及了猪肉和鸡肉等的价格。

◆艾瑞咨询:少儿频道内容在视频平台上的流量贡献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行业TOP100少儿内容榜单中,面向0~6岁学龄前儿童用户的内容观看时长占比达85%;但学龄儿童对短视频、中视频平台的选择占比均高于学龄前儿童用户,分别达到42%、35%。学龄儿童易流失去向中短视频平台。

◆中证报:点击“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是常规操作,但调查显示77.8%的用户很少或从未阅读隐私协议。这些协议动辄上万甚至数万字,网友称已阅读并同意是“我撒过最多的谎”。业内称,“少有人读”反映出相关协议仍“形同虚设”,达不到保障用户知情权的初衷。

◆证券时报:由于原材料价格上调带动加之市场逐步启动、库位较低,山西、河南、江西、江苏、安徽、湖北、广东等多地水泥价格上调;预计水泥价格将小幅上涨。

◆新华网:印度政府已经决定3月27日恢复此前因疫情停止的商业国际航线,被新冠疫情冲击两年多的印度孟买旅游业,终于迎来了复苏的曙光。由于病死率低,今年的第三波疫情奥密克戎并没有给印度带来多大的冲击,孟买新冠患者的康复率达到98%。印度国内游在快速复苏,国际旅游破冰在即。

◆央视新闻:我国首个地铁北斗定位系统在北京地铁首都机场线开工建设,这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室内空间导航定位系统,预计在今年内建成。地铁站地下空间的定位精度提高到优于2米,乘客能够使用手机地图,通过三维立体导航实现地铁站内复杂空间的导航定位。

◆中国网:业内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中镍的价格飙升了130%,而钴、锂和铝的价格在今年上涨了16%~88%。新能源车企卖一台亏一台,无奈纷纷涨价或停止接单。3月以来,已经有包括特斯拉、比亚迪、小鹏汽车、哪吒汽车在内的近20家新能源车企宣布涨价,涉及车型近40款。近期欧拉汽车、威马汽车也发布涨价声明,补贴后综合指导价上调6000-26000元不等。

◆湖北日报:日前工农中建交等国有商业银行在襄阳、十堰两地的首、二套房贷款利率比2月下调了40~45个BP,股份制银行和地方法人银行也相应跟进下调了房贷利率水平。业内称,首套房利率下调至5.28%,二套房5.57%,这一利率水平已成为襄阳国有大行房贷利率的主流。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港股上周极为波动之际,一直密切监察市场变化,不存在系统性风险。交易价差没有显著跳跃或增加、沽空金额虽有增加,但市场上的总淡仓占总市值比率仍为1.3%,与长期平均水准相约、衍生工具持仓亦没有过度汇集或累积的情况。而即使市场下跌,亦未见出现资金外流,券商的财务状况亦足以应对市场风险。

◆证券时报:2022年以来,最近一年实现正收益的FOF产品数量占比由96%下降至31%。业内称,低成本的对冲工具和境外资产的多元化投资工具仍有待完善,如若公募FOF能将其在分散化投资、资产配置和流动性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这一产品的前景将更为广阔。

◆证券时报:私募机构有望打响新一轮自购潮。年初时,幻方、九坤、景林等一批私募宣布自有资金申购公司旗下产品,合计自购近14亿元,但几乎全部套牢其中。近期,量化巨头九坤投资开启了第二轮自购,共斥资3.6亿元;谢诺辰阳等私募也出资数千万元,跟投自家股票基金。业内称,私募正通过真金白银的方式,稳定投资者情绪,为市场注入信心。

◆新股申购:本周将有6只新股申购,包括创业板2只,科创板4只。

◆欧洲:上周五,德国DAX30指数涨0.17%,报14413.09点,周涨5.76%;法国CAC40指数涨0.12%,报6620.24点,周涨5.75%;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26%,报7404.73点,周涨3.48%。

◆上海环交所:上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14313吨,总成交额81.65万元,收盘价58.00元/吨,周涨0.69%。

◆美股三大指数上周五集体收涨,道指涨0.78%,标普500指数涨1.17%,纳指涨2.05%;热门中概股大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7.5%,滴滴涨超60%,知乎涨超54%,老虎证券涨超33%,大型科技股普涨,英伟达涨超6%,特斯拉涨超3%,苹果、亚马逊涨超2%。

◆黄金:上周五,COMEX4月黄金期货收跌1.12%,报1921.50美元/盎司,周跌3.55%。

◆原油:上周五,WTI 4月原油期货收涨2.06%,报105.10美元/桶,周跌3.69%。布伦特5月原油期货收涨0.67%,报108.20美元/桶,周跌3.50%。

公司动态

◆贵州茅台:茅台集团红缨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仁怀市坛厂街道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茅台集团正式全面进入种业市场,布局酿酒原料种子业务。

◆沙特阿美(石油):2021财年,净利润约合1098亿美元,同比大涨124%;总收入约合359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75%。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其收入和利润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原油价格的上涨、化工业务板块的整合及炼化业务板块利润率的提高。

◆殷拓集团(欧洲):宣布将以总对价68亿欧元收购霸菱亚洲,收购价折合约478亿元人民币。预计今年四季度完成后,一只瞄准亚洲市场的私募股权巨无霸将正式诞生,两者资产管理规模合计超900亿欧元。殷拓集团目前旗下基金管理资产达734亿欧元,为欧洲第二大PE机构。

◆星航资本:宣布完成首期美元基金首轮关账,募资金额超2亿美元,背后基石出资人包括小鹏汽车、IDG资本、红杉中国、五源资本和GGV纪源资本。至此,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均设立了VC基金。

◆中国基金报:据悉,歌手蕾哈娜所创立的内衣公司,正在与包括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在内的投资者商讨首次公开募股的相关事宜,最快将于今年上市,估值约190亿元。截至今年1月,该品牌每年的年度复合增长率都超过了150%。

重要公告

◆TCL科技:拟使用自有资金、自筹资金及其他筹资方式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总金额不低于4.5亿元且不超过5.5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8元/股。回购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

◆山西证券:3月18日控股子公司中德证券及乐视网2016年非公开发行项目签字保荐代表人杨丽君、王鑫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中德证券因保荐业务涉嫌违法违规。证监会拟决定没收业务收入566.04万元,并处以1132.08万元罚款;对杨丽君、王鑫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15万元罚款。

◆ST中昌:因未能有效化解经营困难及风险,曾建祥总裁、叶其伟副总裁、马凯副总裁被董事会免去相应总裁、副总裁职务。此外,收上交所问询函,要求结合相关法律和规定,说明本次董事会表决议案的程序是否合法合规,表决结果是否合法有效;说明目前治理是否合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

◆浙江建投(25天16板):发布异动公告,截至3月18日收盘,最新市盈率为38.29倍,最新市净率为6.30倍,估值显著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截至3月10日,股东人数为9万户,较2月10日增加5.6万户,近期股东户数增加较快。

◆招商银行2021年净利1199.22亿元,同比增长23.2%,每股现金分红1.522元(含税);东方财富2021年净利同比增长79%,拟160亿元增资东方财富证券。

◆紫金矿业2021年净利同比增140.8%,拟10股派2元。

◆天际股份一季度净利同比预增742.8%~827.08%。

◆晶科能源拟合计208亿元投建光伏项目。

◆三连板苏州高新正在筹划对医疗器械产业公司实施现金增资。

◆13天10板中国医药称办结首批辉瑞公司新冠治疗药物进口通关手续。

◆普洛药业称MPP授权获许可区域不包括中国。

#军事历史#最近再次采访了郑永年老师,谈俄乌战争对世界的影响和对中国的启示。郑老师认为,从中长期来看,俄乌战争或将为世界地缘政治版图带来以下几个重大改变:

​1. 军事竞争在欧洲内部再次上演。

​从短期来看,欧洲因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而表现出高度的团结,但这种团结非常脆弱——

​多国表达加入北约的意向,德国计划将军费提升到GDP的2%.....短期看,因为俄乌冲突,欧洲国家现在都没提什么反对意见。但从长期来看,一个再军事化的德国对法国意味着什么?这绝不是法国乐见的。

​此外,欧洲还可能面临核扩散的风险。白俄罗斯修改法律解除国家“无核”地位,会不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如果真的发生“俄罗斯崩溃”的极端情况,导致核武器的流散,欧洲将面临非常大的核威胁。

​别忘了,从历史来看,无论一战还是二战,都爆发于欧洲同一个文明内部;而美苏之间的大国冷战,本质上也是发生在一个大的文明圈层的内部。西方文明内部的激烈冲突,未必不会再度上演。

​2. 北约在欧洲的继续扩张 vs “小苏联”的构建。
​北约的扩张不会停止,至少现在不会。军事集团和经济集团不同,它的特征就是“无限扩张性”。或许,要到出现另一个集团能与它抗衡、形成一种平衡时,北约的扩张才会停止。

​而在与欧美的对抗中,俄罗斯很难被彻底打败。作为一个大国,即使失败,也往往是暂时性的。只要俄罗斯感到国家安全依然受到威胁,即使没有今天的普京,未来也会出现第二个普京。

​所以,只要北约还存在,普京或俄罗斯就有意图去重新构建一个“小苏联”或者类似的安全机制,尽管我们不希望看到这一幕的发生,但俄罗斯此举背后的动因是现实的。

​除非这次俄罗斯被彻底打败——这一情况出现的概率是极小的——否则,欧洲(包含俄罗斯)乃至世界的两极化将不可避免。
​3. 日本的“再军事化”与东北亚地缘政治版图变化。

​德国的“再军事化”可能也会鼓励日本寻求“再军事化”的努力,进一步使亚洲的地缘政治版图发生变化。无论是现任首相岸田文雄还是前首先安培已经提出了类似的动议。

​而这又会影响到整个东北亚,韩国新当选总统也提出了和美国的“核共享”问题。

​4. “亚洲版北约”的构建
​此次俄乌战争可以被看成是美国在亚洲战场上的一个“预演”。

​美国现在在亚洲的举动已经和当年组建北约没有什么区别,事实上的“亚洲版北约”雏形已经存在——

​从“奥库斯”美-英-澳三边军事协议,到“四国集团”,再到“五眼联盟”,还有特朗普时代提出的“印太战略”,再加上拜登新版本“印太战略”中美国对越南、新加坡等国的拉拢....所有机制都明显指向中国。

​亚洲的安全很脆弱:尽管亚洲没有乌克兰,但亚洲很多国家、地区都有“潜力”出现类似今天乌克兰危机的情况。

​那么,俄乌冲突对中国有什么启示?郑老师分享了三个观点:

​1. 中国必须走向更大的开放。
​中国与苏联和俄罗斯最大的不同是,俄罗斯只是一个军事强国,但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而中国则既有足够自保的军事实力,又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和西方紧密的经济联系。

​经济的开放和互相依存无法避免战争,但可以减缓战争。正如此前所说,我们可以把此次俄乌战争看成是美国在亚洲战场上的一个“预演”:一旦中美发生激烈分歧,美国会不会像对俄罗斯一样把中国踢出SWIFT体系?

​郑老师的看法是:100%会。
​但是,如果美欧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是“伤敌一千,自损五百”的话,要制裁拥有开放且强大经济的中国,那就是“伤敌一千,自损一千”,这样一来,这种制裁就很难持续。

​届时,中国也无需像俄罗斯一上来就祭出高风险的“核武威胁”,而是有更充分的“经济杠杆”可以使用。

​2. 在俄乌冲突中,中国既不能任由俄罗斯完全“绑定”自己,也不能任由美国“绑架”欧洲。
​其实中国与欧洲有巨大的共同利益,而没有地缘政治之争,彼此间的意识形态分歧是可能因利益而化解的。尽管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对欧洲来说,安全顾虑在一定程度上压倒了经济考量,但是欧洲依然是中国可以争取的对象。

​3. 这场冲突需要让我们思考,中国到底该如何处理“开放”与“安全”的关系?

​安全永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开放才是最大的不安全。我们应该做的,是在开放的状态下,探索自己的安全机制,而不是为了所谓的绝对安全,而停止对外开放。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今天最大的隐患仍然是发展的停滞和现代化进程的中断。就像改革开放初期时候说的,打开窗户,自然会有蚊子苍蝇飞进来,但只要自身实现了强大,让蚊子叮几口,是死不了人的。

最近再次采访了郑永年老师,谈俄乌战争对世界的影响和对中国的启示。郑老师认为,从中长期来看,俄乌战争或将为世界地缘政治版图带来以下几个重大改变:

​1. 军事竞争在欧洲内部再次上演。

​从短期来看,欧洲因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而表现出高度的团结,但这种团结非常脆弱——

​多国表达加入北约的意向,德国计划将军费提升到GDP的2%.....短期看,因为俄乌冲突,欧洲国家现在都没提什么反对意见。但从长期来看,一个再军事化的德国对法国意味着什么?这绝不是法国乐见的。

​此外,欧洲还可能面临核扩散的风险。白俄罗斯修改法律解除国家“无核”地位,会不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如果真的发生“俄罗斯崩溃”的极端情况,导致核武器的流散,欧洲将面临非常大的核威胁。

​别忘了,从历史来看,无论一战还是二战,都爆发于欧洲同一个文明内部;而美苏之间的大国冷战,本质上也是发生在一个大的文明圈层的内部。西方文明内部的激烈冲突,未必不会再度上演。

​2. 北约在欧洲的继续扩张 vs “小苏联”的构建。
​北约的扩张不会停止,至少现在不会。军事集团和经济集团不同,它的特征就是“无限扩张性”。或许,要到出现另一个集团能与它抗衡、形成一种平衡时,北约的扩张才会停止。

​而在与欧美的对抗中,俄罗斯很难被彻底打败。作为一个大国,即使失败,也往往是暂时性的。只要俄罗斯感到国家安全依然受到威胁,即使没有今天的普京,未来也会出现第二个普京。

​所以,只要北约还存在,普京或俄罗斯就有意图去重新构建一个“小苏联”或者类似的安全机制,尽管我们不希望看到这一幕的发生,但俄罗斯此举背后的动因是现实的。

​除非这次俄罗斯被彻底打败——这一情况出现的概率是极小的——否则,欧洲(包含俄罗斯)乃至世界的两极化将不可避免。
​3. 日本的“再军事化”与东北亚地缘政治版图变化。

​德国的“再军事化”可能也会鼓励日本寻求“再军事化”的努力,进一步使亚洲的地缘政治版图发生变化。无论是现任首相岸田文雄还是前首先安培已经提出了类似的动议。

​而这又会影响到整个东北亚,韩国新当选总统也提出了和美国的“核共享”问题。

​4. “亚洲版北约”的构建
​此次俄乌战争可以被看成是美国在亚洲战场上的一个“预演”。

​美国现在在亚洲的举动已经和当年组建北约没有什么区别,事实上的“亚洲版北约”雏形已经存在——

​从“奥库斯”美-英-澳三边军事协议,到“四国集团”,再到“五眼联盟”,还有特朗普时代提出的“印太战略”,再加上拜登新版本“印太战略”中美国对越南、新加坡等国的拉拢....所有机制都明显指向中国。

​亚洲的安全很脆弱:尽管亚洲没有乌克兰,但亚洲很多国家、地区都有“潜力”出现类似今天乌克兰危机的情况。

​那么,俄乌冲突对中国有什么启示?郑老师分享了三个观点:

​1. 中国必须走向更大的开放。
​中国与苏联和俄罗斯最大的不同是,俄罗斯只是一个军事强国,但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而中国则既有足够自保的军事实力,又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和西方紧密的经济联系。

​经济的开放和互相依存无法避免战争,但可以减缓战争。正如此前所说,我们可以把此次俄乌战争看成是美国在亚洲战场上的一个“预演”:一旦中美发生激烈分歧,美国会不会像对俄罗斯一样把中国踢出SWIFT体系?

​郑老师的看法是:100%会。
​但是,如果美欧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是“伤敌一千,自损五百”的话,要制裁拥有开放且强大经济的中国,那就是“伤敌一千,自损一千”,这样一来,这种制裁就很难持续。

​届时,中国也无需像俄罗斯一上来就祭出高风险的“核武威胁”,而是有更充分的“经济杠杆”可以使用。

​2. 在俄乌冲突中,中国既不能任由俄罗斯完全“绑定”自己,也不能任由美国“绑架”欧洲。
​其实中国与欧洲有巨大的共同利益,而没有地缘政治之争,彼此间的意识形态分歧是可能因利益而化解的。尽管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对欧洲来说,安全顾虑在一定程度上压倒了经济考量,但是欧洲依然是中国可以争取的对象。

​3. 这场冲突需要让我们思考,中国到底该如何处理“开放”与“安全”的关系?

​安全永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开放才是最大的不安全。我们应该做的,是在开放的状态下,探索自己的安全机制,而不是为了所谓的绝对安全,而停止对外开放。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今天最大的隐患仍然是发展的停滞和现代化进程的中断。就像改革开放初期时候说的,打开窗户,自然会有蚊子苍蝇飞进来,但只要自身实现了强大,让蚊子叮几口,是死不了人的。(记者白云怡)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关注】男子地铁上随地吐痰,怼劝阻者:你有几套房?网友炸了!
  • 开启金砖第二个“金色十年”!习近平提4点建议(附视频)
  • 【荐读】这两天在幼儿园、小学附近看见这类人,千万不要紧张!
  • 【夜读】那些选了“钱多事少离家近”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 【健康】各科室医生告诫你:不想进医院,就好好看这份吃的“处方”!
  • 成色十足!金砖五国将联手干这些大事
  • 【关注】爸爸们哪儿也不去了!新一季《爸爸去哪儿》被叫停,原因是…
  • 【荐读】一组真实的微信聊天记录遭曝光…太现实了!
  • 一朝戎装穿在身, 终生流淌军人血!退伍季,向老兵致敬!
  • 习近平:那天,正好是我32岁生日(附视频)
  • 来了!新闻早班车
  • 刚刚,习近平见了莫迪
  • 论惊艳,今天这场晚会服了!
  • 金砖国家领导人“全家福”来了!
  • 今天中元节,鬼门已开!这些风俗禁忌你一定要知道!
  • 花开花落,心静如禅
  • 深到骨子里的成熟,是从不做这件事
  • 别人尊重你,是因为别人很优秀
  • 唯有心静,方能从容
  • 底牌揭晓!中国不对印度动武全因为它,美国计划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