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敕令:在此处我白彬带领白稥正法眼藏相互归依。由我来像法转起转法像衔接。注明:此是我白彬带领白稥第一次由我来像法转起转法像。无相如来。佛名号。出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 佛对主命鬼王的授记。尔时佛告地藏菩萨。是大鬼王主命者。已曾经百千生。作大鬼王。于生死中。拥护众生。是大士慈悲愿故。现大鬼身。实非鬼也。却后过一百七十劫。当得成佛。号曰无相如来。劫名安乐。世界名净住。其佛寿命不可计劫。地藏。是大鬼王。其事如是不可思议。所度人天亦不可限量。

在此处我白彬带领白稥正法眼藏相互归依。由我来像法转起转法像衔接。注明:此是我白彬带领白稥第二次由我来像法转起转法像。
空王如来。佛名号。出自《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佛说此经时。一切大地。六种震动。光照天地。无有边际。浩浩荡荡。而无所名。一切幽冥。悉皆明朗。一切地狱。立皆消灭。一切罪人。俱得离苦。皆发无上菩提心。尔时。大众之中。八万八千菩萨。一时成佛。号曰:空王如来。应正等觉。劫名离苦。国号无边。一切人民。皆行菩萨六波罗蜜。无有彼此。证无诤三昧。逮无所得。六万六千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得大总持。入不二法门。无数天龙、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得法眼净。行菩萨道。
在此处我白彬带领白稥正法眼藏相互归依。由我来像法转起转法像衔接。注明:此是我白彬带领白稥第三次由我来像法转起转法像。
世尊。别有十号。总称世尊。因具十号之德。为世尊崇。故称世尊。此依大论。十号者: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佛名号:南無本師释迦牟尼佛十方三世一切佛阿彌陀三藐三佛陀。世界名:极乐。无劫名。盡未来劫。盡未来劫常不灭。盡未来际。盡未来际常不灭。出自《佛说阿彌陀经》。炉香乍爇。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三拜)
【莲池赞】
莲池海会,弥陀如来,观音势至坐莲台,接引上金阶,大誓弘开,普愿离尘埃。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三拜)
【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誓愿归佛乘,信受奉行,世界放光明。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南无佛教圣典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槃陀伽、难陀、阿难陀、罗侯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那楼驮。如是等诸大弟子。

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

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

  ‘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

  ‘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往生咒](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tuo)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哆。悉耽婆毗。

阿弥唎哆。毗迦兰帝。阿弥唎哆。毗迦兰多。伽弥腻。伽伽那。枳(zhi)多迦利。娑婆诃。(三遍)

[赞佛偈]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三称)。

(绕念)南无阿弥陀佛 ……(绕佛约数百声然后各归原位)

[拜愿]

南无阿弥陀佛(十二称十二拜)

南无观世音菩萨(三称三拜)

南无大势至菩萨(三称三拜)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三称三拜)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三皈依文]

自皈依佛 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一拜)

自皈依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一拜)

自皈依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一拜)

和南圣众。(三称三拜而毕)

这么多年,你真的读懂了《西游记》吗?
刘一明《西游原旨歌》节选
二十年前读西游,翻来覆去无根由。
自从恩师传口诀,才知其中有丹头。
古今多少学仙客,谁把妙义细追求。
愿结知音登天汉,泄露天机再阐幽。

1、《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一般认为是吴承恩所作,然而道门中却有不同看法,在浩瀚的《西游记》注疏中,清代著名道士悟元子刘一明所作的《西游原旨》则是必须加以重视的以丹法阐述《西游记》的经典之作。
他认为《西游记》,说尽了世法道法、天时人事、学道修行,乃是古今丹经中第一部奇书。而《读法》一文则是悟元子对《西游原旨》纲领性的论述,是其书的观点综合和思想提炼,笔者在此将该文梳理,以飨各位爱道人士。
《西游》一书,乃是丘处机祖师将历圣口口相传、心心相印之大道公布于众之书。其言古人所不敢言者,道古人所不敢道者。

历来道门中最要紧的便是对于天机的泄露,所以此书在处,有天神护守。因此要读这部书必须净手焚香,保持敬诚之心,千万不能亵渎怠慢。

读者要明白《西游记》的言说方式与禅机颇有相同之处。即都要求人们去追寻言外之意。作者真正的用意或藏于俗语常言中,或托于山川人物中,或在一笑一戏里分邪正,或在一言一字上辨真假,可以说是千变万化,神出鬼没,非常难以揣测。

那么作为神仙之书,自然不同于世间的才子之书,才子之书讲的是俗世日常的道理,似真实假;而神仙之书所谈的是恢恢天道,似假实真。才子之书注重文辞华丽而义理浅薄;神仙之书却追求深意显得文辞平淡。
整部《西游记》,一案有一案之意,一回有一回之意,乃至一字一句都言不空发、字不虚下,读者须要行行着意,句句留心,一字不可轻放过去。

《西游记》表面是借助佛教题材叙事,实际是丹家贯通三教一家之理的体现,在佛教则以西天取经而证于《金刚经》《法华经》,在儒教则以唐僧师徒推演《河图》《洛书》《周易》之义,在道教则以九九归真发轫于《参同契》《悟真篇》。

因此,《西游》取真经,即是取《西游》这一真经,非在《西游》之外,另有一个真经可取。只不过是借如来传经的故事,传授《西游记》罢了。所以能明晓《西游》的真义,则自然领会了如来三藏真经。

然而《西游记》根本是一部丹书,此中所传的是转生杀、窃造化,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的机密,既不是在肉体上下功夫的养生方术、也非是讲顽空寂灭的参禅念佛。
学者须要不着心猿意马、幻身肉囊,要先将那些御女闺丹、炉火烧炼等一切后天色相邪术统统扫除,当从无形无象处辨别出先天虚无之学的真实妙理来,才能功不唐捐。
唐僧与悟空的经历看似不同,实则相通,此书本为唐僧西天取经而名之,何以将悟空故事著之于前?殊不知悟空生身于东胜神洲,如唐僧生身于东土大唐;悟空学道于西牛贺洲,如唐僧取经于西天雷音;

悟空明大道而回花果山,如唐僧得真经而回大唐国;悟空出炉后而入于佛掌,如唐僧传经后而归于西天。事虽不同而道理相同,悟空与唐僧都有自己的西游。

2、《西游》由众多公案故事组成,每宗或一二回,或三四回,或五六回不等。但其主旨都在公案冠首明题说明,因此每回妙义,全在作为提纲的二句中。提纲最要紧的字眼,也就一两个字。

如首回提纲“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灵根”是上句字眼,“心性”是下句字眼。可见灵根、心性是两物,应用心性去修灵根,而不能理解为修心性即是修灵根!

如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悟彻”是上句字眼,“断魔”是下句字眼。表明修炼次序应当先悟后行,悟以通行,行以验悟,然后知行合一,最后归本合元神。

故而篇中虽有千言万语,总不外是围绕此提纲进行表达。同时也应当注意每宗公案,收束处皆有两句总结,同样是整个故事的中心,不能轻易放过。

《西游》所阐发的是三五合一、贞下起元的道理。唐三藏喻太极之体,三徒喻五行之气。三藏收三徒,即是太极而统五行;三徒归三藏,即是五行而成太极。

并且唐僧在贞观十三年登上取经路程,路上收服三个徒弟,十四年回到东土,此处是最要着眼的地方而书中的通关牒文,唐僧师徒,每过一国,必要先验过牒文,用过宝印,才肯放行。

这是取经第一件要紧大事,更是行道之人修炼之大关目,须要将这个实义追究出来。其实就是告诉修道者,在行之前往往要知,秉持知先行后的步骤,不可忙学瞎练。所以有各国宝印,上西而领,回东而交,始终郑重,须臾不离,大要慎思明辨,方能得真。

如果有心之人看《西游记》往往会发现许多情节有貌似错漏的地方,其实该书大有破绽处,正是大有修道的口诀处。惟有破绽,才能起后人怀疑的心理,所谓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不悟。所有疑问之处,正是体现真人意深的地方。

例如孙悟空曾经八卦炉煅炼,已成金刚不坏之躯,何以又被五行山压住?玄奘生于贞观十三年,经十八年报仇,已是贞观三十一年,何以取经时又是贞观十三年?在莲花洞时,悟空已将巴山虎、倚海龙打死,老妖已经识破,何以在盗葫芦时,又变倚海龙?

师徒四人每过一难,则必先编年记月,而后叙事,其所隐含的即是攒年至月、攒月至日、攒日至时的意思。这与取经回到东土,交还贞观十三年牒文,同一机关。
即是丹法火候中所谓“贞下起元”“一时辰内管丹成”。而在具体故事中,芭蕉洞,言火候次序;通天河,辨药物斤两;朱紫国,写招摄作用。

整部书讲丹法有合说,有分说。前七回就是合说,路数是自有为而入无为,由修命而至修性,丹法次序,火候工程,无不俱备。

而其后九十三回,由性以及命,自无为而归有为,或言正,如诸国土君王,是写正道,而女人国配夫妻,天竺国招驸马,即是证正中劈邪;或言邪,如诸山洞妖精,是傍门,而狮驼国降三妖,小西天收黄眉,隐雾山除豹子,即是劈邪归正;

或言性,或言命,或言性而兼命,或言命而兼性,或言火候之真,或拨火候之差,只是对不过某一方面进行着重分析,不出前七回总纲。

3、此书亦是讲“穷理尽性至命”之学。猴王西牛贺洲学道,是穷理;悟彻菩提妙理,是穷理;断魔归本,是尽性;取金箍棒,全身披挂,销生死簿,作齐天大圣,入八卦炉煅炼,是至命。

观音度三徒,访取经人,是穷理;唐僧过双叉岭,至两界山,是尽性;收三徒,过流沙河,是至命。以至群历异邦,千山万水,至凌云渡、无底船,无非都是穷理尽性至命之学。

所以才有某些情节看似最难解实则极易解,如三徒已到长生不老之地,何以悟空又被五行山压住,悟能又有错投胎,悟净又贬流沙河,必须皈依佛教,才能得正果?

盖三徒皈依佛教,是就三徒了命不了性者言;五行山、云栈洞、流沙河,是就唐僧了性未了命者言。一笔双写,示“修性者不可不修命,修命者不可不修性”之义。

该书尤其教人识得何为真何为假,故在展示真时,会先将假象破除。如欲写两界山悟空之真虎,而先以双叉岭之凡虎引之;欲写东海龙王之真龙,而先以双叉岭蛇虫引之;

欲写悟空、八戒之真阴真阳,而先以观音院之假阴假阳引之;欲写蛇盘山之龙马,而先以唐王之凡马引之;欲写沙僧之真土,而先以黄风妖之假土引之。提醒人们在修丹时往往执著与错误的概念而不自知。

悟空每到极难处,即求救于观音菩萨。其深意是性命之学,全在神明觉察之功。

而讲到唐僧师徒的地方,则每人都用两个名字,其实玄奘、悟空、悟能、悟净,是说道之体;三藏、行者、八戒、和尚,是说道之用。这样就体不离用,用不离体。

名字之外又有别号,如唐僧、行者、呆子、和尚,属于借用的方法,用来比喻世间的学道之人。

而三位徒弟各自都具有丑陋的相貌。丑相者,异相也。异相者,妙相也,也正是丹法中所将“说着丑,行着妙”,让修道之人了悟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深意。

又从变化上说,沙僧不变,八戒三十六变,行者七十二变。以丹法来说,行者为水中金,是他家之真阳,属命,主刚主动,为生物之祖气,统七十二候之要津,无物不包,无物不成,全体大用,一以贯之,所以变化万有,神妙不测。

八戒为火中木,是我家之真阴,属性,主柔主静,为幻身之把柄,只能变化后天气质,不能变化先天真宝,变化不全,所以七十二变之中,仅得三十六变也。至于沙僧,则为真土,镇位中宫,调和阴阳,所以不变。

4、三位徒弟的兵器也大有讲究。
八戒、沙僧都是随身携带。只有行者金箍棒,变成绣花针藏在耳内,用时才取出来。此何以故?作者之深意为钉钯、宝杖代表以道全形之事,一经师指点,就能自己成就。
而金箍棒,乃是历圣口口相传、附耳低言的秘旨,是以术延命之法,在虚无中成就,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所以藏在耳内。

悟空到处自称是人家的孙外公,四处提及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事迹。其实若从解字角度看,外公,即是内无也;五百年前,即是先天也。

可知先天之气自虚无中来,是他家不死之方,不是自身中的事物。

《西游》孙悟空成道以后,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大闹天宫,诸天神将,皆不能胜。何以保唐僧西天取经,每为妖精所困?读者须将此等处先辨分明,方能寻得出实义,若糊涂看去,终无会心处。

最后,悟元子刘一明评判历家注解,其数固然不可胜计,但其中佳解,百中无一。虽然推崇悟一子的《西游真诠》为此中最优,但未免也有所论不及的地方。

因此读者不可专看注解而略正文,更要在正文上看注解,应当先在正文上用功夫,翻来覆去,极力参悟,不到尝出滋味、实有会心的境地,觉不肯休歇。等到有所体会之时,再看他人的注解,扩充自己的识见,那么就能知道他人的注解之好坏与否,自己的心得是否正确。

如此坚持用功,日久必然深入其中。但是之后也不可自以为是,更当求师印证,才能有真知灼见。

以上是悟元子刘一明总结读《西游记》的关键方法,并将上述内容录于卷首,赠与有缘之人,愿读者留心。

念佛修行路上的两大歧途,不可不知!

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是失其扼要。

而复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此种想念,似乎是好想念。实则,由此而益加信愿,以致一心,则是好想念。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则成坏想念矣,不可不知。欲得摄心归一,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第二要恳切至诚,第三要著实从心中念,勿只滑口读过。若再不能归一,当依文钞十念记数之法,自可易于归一也。

《印光法师文钞》复朱德大居士书

念佛法门,注重信愿

“念佛法门,注重信愿。”首先告诉我们要在信愿上注重。“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你只要有真信切愿,即使没有念到一心不乱,也可以往生的,而且绝对能往生的。

“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生。”如果没有信愿,即使你念到一心不乱,如铜墙铁壁一般,也没有往生的道理。如果靠自力念佛,念到一心不乱,甚至入禅定了,也没有用。靠你自己的力量往生不了。因为极乐世界在十万亿佛土之外,阿罗汉的神通也只能在一个佛土之内,依他自己的能力,三千大千世界是出不去的。极乐世界在十万亿佛土之外,即使是神通第一的大目犍连,靠他自己能力,也飞不到极乐世界。所以即使你修到初禅、四禅,对往生一点用都没有。下面印祖给我们指出两大过患、两大歧途。

歧途一: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

“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是失其扼要。”世间许多学净土的念佛人,他多多注重一心,就在念佛功夫上计较,不注重信愿。

我们去看一看身边的念佛人,大多数都这样的观点——念佛还没念好,念佛功夫没上去,恐怕往生不了。许多人都这样想,这是障碍自己。他根本不知道要在信愿上去注重、去加强。信愿主要是靠闻思净土典籍,印祖在《文钞》中讲到,一个是通过深入净土典籍,一个是参访对净土法门精通的善知识,这两个方法可以培养信愿。这里印祖就提出了第一个问题,修净土念佛的人,多多注意一心,不注重信愿。这在印祖时候的民国期间是这样子,我们这个时代就更严重。许多人对净土法门不了解,但你又不能说他对净土一点信心没有。他也想往生,他也念佛,而且他比一般人更注重念佛,因为他想把念佛功夫提上去,所以他主要的力量都放在念佛功夫上。

最初他会非常精进,猛念一气,可能这两三个月都很少睡,就在那里念,不久就发现好像刚开始几天感觉挺好的,人前还在夸口,我念佛多精进。两个月之后,不行了,一下子退下来了,有可能半年他都不念佛了。这是因为信愿不够,这样几年、几十年、一辈子,就这样折腾,进进退退,浪费了宝贵的光阴。但是他自己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他不知道从信愿上下手,信愿是最重要的。信愿,就像一辆汽车的发动机,没有信愿就相当于发动机没有启动,你说要让这个车子跑,它跑得动吗?或者发动机出了问题了,经常要断油的,发动机时而发动一下,等会儿它又不听话,又在那里休息了。信愿不够就相当于这样子。这样自然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时而精进、时而懈怠,但却不知道原因在哪里?原因就是印祖讲的没有通过深入闻思净土典籍,没有产生或者增强信愿,而是一天到晚在一句佛号上讲究,念来念去,信愿也没有念上去。这实际上是舍本求末、隔靴抓痒,怎么抓也没有感觉,怎么念信愿也上不去。

精进的念佛行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以前课上介绍过,勤精进是由欲心所而来。“欲为勤依”,唯识经典里告诉我们,欲就是愿,信愿行的愿。欲心所,这个愿又是怎么来的呢?这个欲心所是信心所的果。所以,信愿行,信是愿的因,愿是信的果,当然我们要从因上下手。那这个信心所是由什么而来的呢?它又是有由胜解而来。胜解心所是信心所的因,信愿的愿,欲心所是信心所的果。我们就知道,要从源头上、胜解上下手。胜解怎么来的呢?通过教证理证,闻思抉择,这就是印祖讲的要深入净土典籍。许多人因果次第全错乱了,这样念佛念一辈子怎么可能得力呢?空耗时光,一场辛苦一场空。好心学佛,辛辛苦苦,不知道修行次第错乱了,劳而无功。这点非常重要。不注重信愿,已经是失其扼要。这是第一个歧途。
歧途二: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

第二个歧途就更严重了。

“而复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现在这种情况也非常普遍,我们去问一问一般净土的念佛人,十个里面肯定有五双。你去问他,你念佛念了这么久了,相信自己能往生吗?他肯定跟你摇摇头:这个怎么可以肯定说自己能往生呢?或者他会反问你,难道你相信自己能往生吗?你的胆子也太大了,要在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现前,莲花登上去的时候才知道,莲花台没上去之前,还不一定往生的。他肯定会这样跟你回答。如果你说自己绝对能往生,他觉得你这是打大妄语。但他不知道这不是从我们念佛功夫得一心不乱上讲的,而是从信心的抉择上讲的。讲信心的时候,必须没有怀疑,相信自己,绝对不怀疑。这不是谈念佛功夫。如果说念佛功夫,自己绝对有把握往生,那确实说大话,但是从信心上讲是可以的。从信心上不应该有丝毫怀疑。你有怀疑,说明你没有真正信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说十念就能往生,你念了一辈子还要怀疑自己,那你怪谁呢?你不能怪阿弥陀佛的佛力不灵,怪就怪你自己信心不够,信不及,你必须信得及。印祖在这里说,有些人就因为没有念到一心不乱就怀疑自己、担心自己,恐怕不能绝对往生。这样的疑心生起来,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真信切愿是对自己能往生这件事绝对不会怀疑的,你怀疑自己,说明你没有真信切愿,你就不用辩解了,怎么辩解也没有用,这是非常明确的。“此种想念,似乎是好想念。”没有得到一心不乱,恐怕不能往生,所以要赶快念佛,尽量得到一心不乱。如果这样想,印祖讲,这看来是好想念。“实则,由此而益加信愿,以致一心,则是好想念。”因为自己没有念到一心不乱,怕没有把握往生,现在赶快用功精进念佛,尽量能得到一心不乱就更好,如果这样想的话,可以。“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则成坏想念矣,不可不知。”但有些人想过分了,想偏了,因为自己没有得到一心不乱而唉声叹气。我念了多少年,怎么还没有一心不乱呢?看来很难往生,心里怀疑自己。印祖在这里说“则成坏想念”,就是恶念,这是障碍自己往生的。本来你能够往生,就因为怀疑自己往生不了,最后自己障碍了自己,反而往生不了。这就是古人说的“天作孽犹可存,自作孽不可活”,这是自己疑心障碍自己,这叫自作孽。如何摄心归一念佛?

“欲得摄心归一,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第二要恳切至诚,第三要著实从心中念,勿只滑口读过。若再不能归一,当依文钞十念记数之法,自可易于归一也。”

下面印祖讲到怎样摄心归一念佛,给我们指出三个方面。第一要生死心切。真为生死,真正了解轮回痛苦,真想了生脱死。第二要恳切至诚。要在真信切愿上去下手,要在出离心、欣求心上下手。恳切至诚,也就是要在信愿上下手。第三要著实从心中念,勿只滑口读过。行门上要摄心,要有方法,不要散心的边念边打妄想,不摄心念佛是不行的。印祖说,前面三种你做了,若再不能归一,还不能归一的话,你就要依“文钞十念记数之法”。从一数到十,这样十念记数的方法,“自可易于归一”,你的妄想自然就能消除,就容易得到一心。印祖这段教言非常殊胜、非常关要,对我们念佛人来说,应该牢记在心。我们修学净 土 法 门的关要、窍诀,就在这短短的一封书信当中。仁禅法师《印光法师文钞选讲》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谈到获度身订造角色,他说:「全套戏有好多意想唔到慨嘢发生喺我身上,尤其呢场戏绝对唔可以分心,真系要Get Into(瞓身)先得,好彩剧组所有人都好帮我。iOS
  • ”#Mint吃吃吃不停[超话]##魔都美食推荐##寻味百城# 要说疫情后我第一个想冲的一定是韩国街[苦涩]作为一个韩料爱好者之前可是找工作都一个劲儿围绕韩国街来
  • 话说回来只要周一听了我的建议降低题材仓位的,岁虽面可承阿!#生经益气汤# 预约客服微信:dva183稳健 一次性口罩 150个~~振德 一次性口罩 200个~~
  • 秋季是泉水观赏的最佳时期,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在节前推出了“千泉之旅休闲体验游活动”登录“游泉打卡”微信小程序,游览72处泉水并在小程序上打卡,就有机会赢取济南公
  • ”所以想要时刻清楚自己的目的地和里程碑,有节奏地创造有效的生产率,我们需要做到这三点:1、学会反思“未来”一般人的复盘和反思,通常都会放在一天将要结束的晚上,静
  • 今年你带着《二十不惑2》《在你的冬夜里闪耀》出现在了屏幕前,我在上学的空隙间,在慢慢的追剧,这两部剧让你的粉丝小幅度增加,让更多的人认识了你,你也在一直进组进组
  • 旺哥笑话我说以后他结婚了你也跟着一起,我心里不服,但是更珍惜现在和这个小团子在一起的亲密时光了。这周旺哥说不放了,我想了想,自从去了社区,好像从来也没休过周末,
  • 你也知道,我的产品是为了做出效果不计成本,你们背后说我傻,说我不可理喻,难怪赚不到大钱……今天又来拿这些话来刺痛我,我知道我也不是做生意的料,如果在商言商,我是
  • 不明白这两年为何看的两本阿宝的书总是让人心疼,去年的《十二年故人戏》看完之后,后劲真的太大,足足缓了半年才得以恢复过来,现在每每想起还是每每心疼。#墨宝非宝[超
  • #听会聊天的人说话是什么体验##亿点曝光计划##超能新星汇#心地善良的人,容貌一定动人,心里知足的人,生活一定快乐,贪欲是痛苦之根,淡泊是快乐之源,待人要有平等
  • 7. 别人批评你的时候,即使他是错的也不要先辩驳,等大家都平静下来再解释。24. 最好的朋友之间除非他穷的吃不了饭了,否则最好不要有经济往来。
  • 其实,当时不能打开金棺,但考古学家耐不住心中的好奇,用X光探设了金棺,已经确认里面就是舍利子了,而现在开棺也证实了推测!解决蝴蝶结的问题后,大家以为可以看到
  • 可哪知道他是远离了,可男主不放过他,他怎么就忘了,他和男主是发小这个设定?↪️图源堆糖,侵必删小说版权归作者所有,请多多支持作者被疫情耽误了宝贵的大学生活其实我
  • 网友们也是调侃这一次他们拍摄的站位,比如抱着孩子的不是奚梦瑶何猷君,而是赌王四太梁安琪和儿子何猷君抱着两个孩子,并且妥妥的占据着C位,果然豪门的地位就凸显出
  • 被问及旧爱何超云传答应男友求婚一事,他表示近几天忙于整理儿子开学及来年升学的资料,搞到头都晕,也是记者告诉他才知道此事,同时也不忘送上祝福:“天下间所有人找到幸
  • 根本不能用手拿……我特别讨厌面包加热后油汪汪的,看着就没食欲,整一个大无语,真的是含泪吃完(花钱买来的东西我基本不会浪费!#日常[超话]##美食分享##日常分享
  • 【22.08.31流浪猫救助日记】-旺仔出院啦[心]旺仔是我上班公司厂区里的一只流浪橘猫,它平时每天都在吸烟区那个凉亭呆着 和厂区里上班的男生们玩儿然后我基本
  • 今天穿的衣服 感觉给人一种很干净的感觉 就是一个干净阳光小女孩 我始终认为有线耳机就是比无线耳机更好 更浪漫 若隐若现也很美噢 不同的天气有不同的美 不同
  • 很有哲理的一段话:当你的实力比你身边的人都差的时候,他们就会嘲笑你,欺负你,践踏你;当你的实力比你身边的人强一点的时候,你身边的人会嫉妒你,攻击你;但是当你的实
  • 以“长五”为例,“长五”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每个人在里面从事着一份看似很普通、很基础的工作,但正是千万个人团结组织起来,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征五号系列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