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兴华 | 书法创作就是前识意图与形式理念的统一

书法归根到底是给人看的

书法是视觉艺术,归根到底是给人看的,说狂话有什么用?作品是硬道理。“百年之想”是虚幻的。百年后人会不会想你,不取决于你想不想,而取决于你的作品能不能进入他们所处时代的文化所造成的特定视阈,这种时代文化你无法预知,更无法掌握,因此所谓的“百年之想”只是一厢情愿而已。但是它有积极作用,可以让我们对当下创作怀抱一种敬畏的心情、认真的态度和勤勉的作风,我想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当要有一点“百年之想”。

书法的形式构成

我在《形势衍》一书中说:“书法就是线条对空间的分割”,这个观点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分割的结果,讲空间造型与关系,要求‘致广大’,追求宏观效果,使作品具有撼人的气势;二是分割的手段,讲线条本身的质量,要求‘尽精微’,追求微观细节,使作品具有耐人琢磨的韵味。空间与线条并重,片面追求一个方面而否定另一个方面都是错误的,都会损害书法艺术的魅力。因此,我在创作时力求广大与精微兼顾。然而在写文章时,强调形式构成,线质方面谈的比较少。原因是我觉得关于线质古人讲得很多,“卑之无甚高论”,充其量只能作系统化的整理,如我在《书法技法新论》的笔法章和点画章中所做的那样。关于形式构成古人极少论述,而它恰恰是当代书法发展所面临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应当大谈特谈。

这种迫切性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古代书法是文本式的,注重阅读,因此强调点画和结体的表现。现代书法是图式的,注重观看,因此特别强调章法,强调形式构成。第二,书法艺术的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合力作用的结果,外力的推动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书写工具和展示空间。受书写工具变化的推动,书法内部应变的次序为从点画到结体再到章法,点画因为与书写工具的关系最密切而变得最重要;受展示空间变化的推动,书法内部应变的次序为从章法到结体再到点画,章法因为与展示空间的关系最密切而变得最重要。

古代书法发展的外力影响主要来自书写工具,汉代蔡邕说:“唯笔软则奇怪生焉”,毛笔的改进促进了字体书风的变化发展,从秦汉到今天,两千多年来,毛笔的性能已被充分开发,各种表现都趋于极致,当代书法家要想精微很难超越神龙《兰亭》,要想浑厚很难超越邓石如,要想跌宕很难超越米芾,要想雅致很难超越董其昌……无论想要追求什么,都会有一座高峰矗立在前,这意味着借助书写工具来促进书法艺术发展的路已经走到头了。然而从展示空间来看,由于当代建筑式样和装潢风格的改变,今天书法的展示空间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大不相同,书法作品如果不在幅式、章法、结体、点画乃至装裱上做一番改变,就很难进入现代的展示空间,与其协调,并且相映成辉。而作品要与展示空间相结合,最重要的就是章法,就是形式构成。

先讲形式。在艺术上,人们一般都将作品所表现的情感称为内容,而将表现情感的方法称为形式。具体说,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有点画结体和章法三个层次,再具体来说,就是点画的粗细方圆、轻重快慢;结体的正侧大小、收放开合;章法的疏密虚实、离合断续等等,它们都是以对比关系的方式出现的,点画结体和章法所包含的各种对比关系很多,远不止这些,如果加以归并的话,可以概括为形和势两大类型。形即空间的状态和位置,如粗细方圆、大小正侧、疏密虚实等等;势即时间的运动和速度,如轻重快慢、离合断续等等。因此汉代蔡邕在《九势》中说:“夫书肇自然,自然既出,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焉”。他所说的自然,就是书法艺术所要表现的内容,包括我们所说的情感,他所说的阴阳就是各种各样的对比关系,所说的形势就是对比关系的高度概括,书法艺术是通过各种形和势的变化来表现情感内容的。

再说构成。书法作品中的点画结体和章法都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整体,另一方面又是局部。点画既是起笔行笔和收笔的组合,是整体,同时又是结体的局部。结体既是各种点画的组合,是个整体,同时又是章法的局部。章法既是作品中所有造型元素的组合,是个整体,同时又是展示空间的局部。

点画结体和章法的双重性格决定了双重的表现要求。当它们作为相对独立的整体时,各种组合元素的处理要完整、平衡和统一,要表现出一定的审美价值,当它们作为局部时,各种组合元素的处理要不完整、不平衡和不统一,以开放的姿态与其他局部相组合,在组合中1+1>2,产生新的审美价值。

整体和局部各有各的审美价值,书法创作应当两者兼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不能二视而明”,人们常常会在兼顾的基础上有所偏重,比较来说,传统书法偏重于将每个层次都当作相对独立的整体,强调它们本身的审美价值,结果使得宋代以后的形式研究越来越往精细方向发展,以楷书的点画形式来说,晋唐时代只有八种,欧阳询称为《八诀》,到元代陈绎曾的《翰林要诀》变为三十六种;就楷书的结体来说,唐代欧阳询有《三十六法》,明代李淳发展为《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到清代黄自元又进一步细化为九十二法。所有这些研究都就事论事,就点画论点画,就结体论结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使得书法创作在技法表现上,一方面越来越细腻,另一方面却因为忽视了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琐碎呆板,没有整体感,缺乏生气,走到极端,便堕落到馆阁体的魔障里去了。当代书法家看到这种毛病,认识到它的危险性,因此主张要在关注局部之美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局部与局部之间的组合关系之美,这种局部与局部的组合,用一个现代的词来表示,那就是构成。构成就是组合,组合就是构成。 

总而言之,形式构成的创作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形式,任何情感都必须通过点画结体和章法中的各种对比关系来表现,因此特别强调对比关系,认为作品中对比关系越多,作品的内涵就越丰富,作品中对比关系的反差越大,作品的视觉效果就越强烈。二是构成,在兼顾点画结体和章法的局部之美的基础上,特别强调点画与点画、结体与结体、章法与展示空间之间的组合关系之美。努力把点画放到结体中去表现,把结体放到章法中去表现,把章法放在展示环境中去表现,让它们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组合中通过变形,表现出更大的审美价值。

用笔和线质的两点体会

其实在创作上我是非常注重用笔和线质的,只是在表述时因为上面两个原因而讲得少了,以后我要注意,不要讲得太偏。说改就改,现在马上就纠正一下,讲讲我对用笔和线质的两点体会:第一,线质要好无非两个方面,一是粗细方圆,造型丰富,二是轻重快慢,节奏鲜明。而无论粗细方圆还是轻重快慢都是一种对比的存在,对比双方都不能单独产生意义,只有被纳入到一个系统之内,通过有机组合,建立起对立统一关系,才能相得益彰,显示出各自的美感,而这种系统的组合形式就是笔法。

笔法的要义是将点画的书写分成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部分,让运笔走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提按顿挫,在造型上产生粗细方圆的变化,通过轻重快慢,在节奏上产生抑扬起伏的变化,最后通过造型与节奏的组合,使点画成为一个整体,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点画有没有笔法意识,造型与节奏的表现是不是丰富而且细腻,这是写好点画的根本前提。第二,线质要好还必须避免偃卧,笔锋受压后打开,一进入行笔,就会偏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的一边,使笔肚接触纸面。笔按得越重,笔肚接触纸面越多,笔锋的偏侧就越大,这种偏侧便是偃卧。它使书写的沉着之力因为笔锋的偏侧而转移为与纸面平行的力量,不能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而且,笔肚擦过纸面,墨色扁薄飘浮,没有注入感。因此为了在中段行笔时避免偃卧,董其昌说:“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之语”。意思是尽量提起笔,让笔尖在纸上行走,以此保证中锋,这是帖学的中段行笔方法。包世臣《艺舟双楫》说:“盖笔向左迤后稍偃,是笔尖着纸即逆,而毫不得不平铺纸上矣。石工镌字,画右行者,其錞必向左,验而实之,则纸犹石也,笔犹钻也,指犹锤也。……锋既着纸,即宜转换,于画下行者,管转向上;画上行者,管转向下;画左行者,管转向右。”主张将笔管朝笔画运行的相反方向倾斜,抬起笔肚,让笔尖受压后强力反弹,紧紧咬住纸面逆行,保证写出苍茫浑厚的点画,这是碑学的中段行笔方法。

帖学和碑学的行笔方法不同,表现效果大相径庭,但是殊途同归,都避免了行笔过程中笔锋偃卧的毛病。帖学提笔运行的效果是清挺遒劲,适宜于写小字;碑学逆顶运行的效果是浑厚苍茫,适宜于写大字。理解和掌握这两种方法,创作时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应变,点画的粗与细、快与慢,力度和速度的变化,轻松与沉郁的表现,全在于这两种方法的灵活使用。

这两种用笔方法太重要了,现在有许多人写字只求痛快,不讲笔法,起笔、行笔和收笔没有变化,点画苍白空洞,尤其是不知道如何避免偃卧,运笔像拖地板一样,点画扁薄轻浮,这些运笔都被董其昌斥之为“信笔”。

我的创作方法

我就谈谈自己的创作方法,它到底是出于脑还是出于心,你去分析分析看。我认为:书法创作就是前识意图与形式理念的统一。

所谓前识意图,顾名思义就是在创作之前,对作品的一种意象性预构,它是不明确的,如老子说的:“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精”,因此称为“前识”。而且作为一种意象,它具有强烈的表现冲动,因此称为意图。前识意图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和生活状态等等,是作者生命的表现。

所谓形式理念,是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在高度概括以后,抽绎出来的最高原则。书法的表现形式是点画结体的造型及其对比组合,具体来说,就是用笔的轻重快慢,点画的粗细方圆,结体的大小正侧,章法的疏密虚实,用墨的枯湿浓淡等,这些对比组合变化无穷,其最高原则就是四个字“以他平他”,不断地以不同的造型元素与前面的造型元素相联接,让它们相反相成,相映成辉,组成和谐的整体关系并生生不息地展开下去,这是作品生命的表现。

前识意图是作者情绪在受到某种刺激之后引起的反应,不同刺激,不同反应,造成不同的前识意图。形式理念是“以他平他”,前面的点画写得粗了、细了,后面的点画就要写得细些、粗些......前面字写正了,后面字就写得斜些;右边字写大了,左边字就写得小些;前面一行右倾了,后面一行就往左斜一些。至于怎么粗怎么细,怎么正怎么斜,怎么大怎么小,会激发出作者在平时训练中所储备的各种技法规范,王羲之的,颜真卿的,苏黄米蔡的等等,全部变成各种具体情况下的具体运用。

二是轮换做主的原则。在创作过程中,落笔的时候,线条是粗是细?是长是短?结体是方是圆?上下字是连续的还是间断的……所有表现都以前识意图为主,由前识意图定下作品的风格基调。开了头以后,形式理念逐渐显现,影响越来越大,到一件作品快要完成的时候,怎么写已经完全被形式理念所规定了,前面疏了,后面必须要密一点;前面轻了,后面必须重一点……你别无选择,只能够跟着形式理念走。尤其是落款,写在什么地方,是穷款还是长款,你不要再顾及什么前识意图,必须老老实实地根据形式理念去“以他平他”,求得通篇关系的完整与和谐。这种轮换原则古人也讲过,但不明确。王铎说,一个字中,前面的笔画好写,最后一笔难写。为什么?就是因为前面几笔根据前识意图,你可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最后一笔要调整关系,必须符合“以他平他”的形式理念,落在什么地方,粗一点还是细一点,干一些还是湿一些,实际上都是被规定的,你要发现这种规定,并且把它表现出来,所以难写。书法创作的过程,前面以前识意图为主,后面以形式理念为主,这个道理与写文章一样。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说:“未破题前,文章由我,既破题后,我由文章”。八股文讲起承转合,“起”就是破题,破题的时候,文章怎么写,以我为主,好比书法中的以前识意图为主。“起”了之后,破题了,观点亮出来了,后面怎么承,怎么转,怎么合,就由不得你了,你必须跟着文章本身的逻辑走,好比书法中跟着形式理念走。只有这样,书法创作才能将作者的生命与作品的生命融为一体,既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又符合传统文化的精神。

做人,永远不要透支信用!

人,可以缺钱,不能缺德,可是失言,不能失信。

在这个世界上,金钱是万能的,可以买到一切的东西,但唯有一样,是无法用金钱所衡量的。

而这个东西,并不稀有,是每个人都拥有,却也不珍惜的所在,它就是,信用。

信用是这个世界上最值钱的所在,即使你一无所有,只要还有信用,就还拥有翻身的资本,反之,如果你有滔天的财富,却失去了信用,那这些财富也不过是过眼云烟,长久不了。

诚信和守诺,是人生的两张金字招牌。

穷也罢,富也好,聪明也罢,愚昧也好,只要将这金字招牌擦得锃亮,人生就还有继续前行的底气。

01

守住了信用,攒下的是人品

人,以人品立足于世,而守信,就是人品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信”是什么?汉语字典中有这样一句解释:“人言为信”。

换成大白话来说,就是,人所说出的每一句话,都能认真完成,这样的人才称得上诚信。

一个人的能力好坏,可以后天培养,但一个人的信用水平,却决定了他的人品高低。

河南有个名叫花书增的老人,在他刚退休时,办了一个面粉厂,生意很红火,许多村民都把家里余粮存到他那里去。

然而没过多久,老人遇到了骗局,面粉厂被迫倒闭,而他也面临着欠乡亲们的20多万欠款。

面对数百名讨要欠款和欠粮的乡亲们,花书增则说:“我虽然被骗了,但不能对不起乡亲们。”

之后多年里,为了还债,风里来雨里去,跟儿子一起,一点点偿还欠乡亲们的债务。

虽然一天都没有松懈,但能还上的欠款还是很少,幸好,几年前花书增老人家的房子被征迁改造,分到了10余万元补偿款。

在拿到补偿款的第一时间,老人就将钱拿去还债,很多乡亲都感动于他的守信,就常常和他说:“不着急,你可以晚点还。”

但花老却说:“啥都可以晚,诚信一点都晚不得。”
从小到大,贯穿在我们生命中的两个字一个是“行”,一个是“信”。

行是行动,是果敢是改变,信是信用,是诚实是守诺。

古人言:“言必行,行必果”,说出来的事,做不到,就是失信于人。

信用不是财富,缺少了还可以再挣回来,信用是一次性的东西,一次失信就已经奠定了这个人的人品基调。

一个人的成功不易,但身败名裂,往往就在失去信用的那一瞬间。

02

人无信则不立,业无信则不兴

人以信立足,事业以信为本。

做人,没有诚信寸步难行,而做事,没有诚信的话,必将一事无成。

对于这句话的解释,最好的例子,就是近些年来严厉打击的一个群体——“老赖”。

失信于人,逃避了属于自己的责任,也许他们还在为自己的小聪明而沾沾自喜,但成功已经对他们关闭了大门。

马云在某访谈节目中回忆:

“我从大学毕业开始创业,被四个人骗过,他们每次说的故事都非常好听,每次我都相信。

但今天只有我活下来了,而当时那四家比我大得多的企业都关门了。

骗别人的人,有一天一定会倒霉!”

马云这样说,也这样做,他深知,在逐渐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中国,信用就是降低交易成本、激活消费潜能的金钥匙。

因此,阿里巴巴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开发中国人的互信红利,建立信用体系,让远隔万里、素不相识的人也能分分钟达成交易,成就了淘宝乃至各大电商平台的销售神话。

诚信虽然不是真金白银,却是一个人成就事业最大的资本。

当你以一颗诚信的心对待别人的时候,你便更加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同,尊重与合作,事业也就更容易获得成功。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人的诚信,就像一张白纸一样,一旦染上污点,将很难恢复原状。”

谁都愿意去信赖一个守信的人,相反一个失信的人,是绝对不会被信任的,毕竟一次失信之后,你之后再说的话,在别人的心中都会大打折扣。

所以,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没有信用是万万不可的。

03

诚信,才是人生最好的护身符

行动很重要,但比行动更重要的,是信用。

世界在变,人心在变,但受人尊重的标准是不会变的,所以,一个人行走世界真正的底气,不是美貌,也不是金钱,而是信用。

能在这个世界上存活的每一个人都不是傻子,虚伪和欺骗是获不得长久的成功的。

反而是那些信守承诺,靠行立身的人,虽然会有一时的磨难,但最终一定会获得长久的成功,也会真实的被别人所信服。

秦朝末年,在楚国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

凡是他答应了的事情,无论多艰难多辛苦,他都会设法办到, 因此,他总能受到大家的赞扬和敬慕,名声也因此越来越大。

后来,楚汉两国发生战争,季布曾几次献策给项羽,使得刘邦的军队连连吃了败仗。

于是,在刘邦当了皇帝后,便下令通缉季布。

但由于季布名声好、人缘好,所以很多人都在暗中帮助他逃过追捕。

其中就有一家姓朱,季布乔装后在他家当佣工。 朱家人知道他是季布,相信他的为人,便处处为他隐瞒。

后来,朱家来到洛阳,还找到了刘邦的老朋友夏候婴为季布说情,并讲述了这些年,季布如何坚守承诺的事情。

最终,刘邦在夏候婴的劝说下,不仅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

海涅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人生在世,很多东西可以没有,但唯独诚信,绝不可无。

无可挑剔的信用,是你通往光明坦途最有力的奠基石,更是在这纷乱人世间,最好的护身符,是一个人最大的底牌。

一个诚信的人,都是有风骨的,他们信奉“诚信大于天,诺言比金贵”。

所以,在他们的心中,无论世道如何变化,人心如何难测,只要自己恪守诚信的底线,那就没有什么是跨不过去的坎。

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说话不算数的话,就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了。

在当今的社会中,信用已经成了行行业业评判一个人是否可用的重要标准,能力不足可以培养,但一个人如果信用有了污点,也就基本被社会所否决。

人生在世,最可怕的破产,就是失信,事业的破产了,还可以重头再来,但人格的失信,几乎无药可救。

所以,请一定牢记,一个人,为人处世中最重要的,就是信用。

愿我们在漫长的一生中,都做一个诚信务实的人,踏踏实实为目标而拼搏,在梦想的路上坦然前行!#励志语录#

后半生最舒服的生活方式

蓁蓁

《浮生六记》里说:“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枯荣有数,得失难量。”

人活一世,沧海一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尽如人意,有些荣枯绕不开,有些得失逃不过。

半生已过,渐渐明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不是你的,强求也没用。

真正活得通透的人,懂得后半生最舒服的生活方式,便是“不较劲”。

01

放过自己,悦纳平凡
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

行走于世,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就如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芳香,不必妄自菲薄,更无需苛求完美。

与其和自己较劲,让自己活得疲惫不堪,失去了生命原本的美好,不如学会欣赏自己,悦纳自己。

要知道,没有人可以十全十美,无愧于心便是最好的一生。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曾讲过一个故事:

一位中年男人,前半生一直在竭尽所能,只为给周围的人留下一个完美的印象。

可实际上,他几乎每时每刻都处于痛苦之中,常常因为他人的一个眼神,而怀疑“假装的完美”被看穿。

为此,他寻求心理医生帮助的时间,持续了将近10年。

而他最终愿意放过自己,接纳自己,源于一次看剧。

剧中人说:“你骗得了别人,但骗不了自己。”

一句很普通的话,却忽然戳中他的内心,让他放下心结,与自己握手言和。

《小窗幽记》中说:“居盈满者,如水之将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

人生苦短,世事无常,人活着已是不易,实在不必苛责自己。

若是整天处在自我较劲的思绪里, 只会让自己变得郁郁寡欢。

试着接受自己的平凡,接受偶尔的力不从心,不攀比,不强求,不执迷,凡事量力而行。

其实,人生最难得的,莫过于看清自己,接纳自己,成全自己。

当你放下过高的期待,学会拥抱当下,你会发现,生命里的一切,原来都是最好的安排。

02

宽容他人,拥抱自在
古语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红尘陌上,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你来我往,才有了这斑斓世界。

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在交汇中难免出现摩擦。

倘若一有矛盾,便要分出子丑寅卯,厘清谁是谁非,只会让自己陷入孤境。

而遇事选择理解与宽容,则会拓宽自己的人生之路。

苏轼有个朋友叫韩宗儒,平生一大喜好便是吃羊肉。

他知道苏轼名气大,书法好,就时常给苏轼写信,然后拿着回信去换钱,好买羊肉吃。

苏轼的学生知道了,调侃道:

“古有王羲之以字换鹅,今有老师以字换羊,颇具雅风啊!”

苏轼听后,没有气恼,反而哈哈大笑。

这天,韩宗儒又想吃羊肉了,一日之内给苏轼写了好几封信,还专门派人站在门外等候回信。

无奈苏轼公务繁忙,便风趣地对来人说:“今日寒食,他是吃不到肉了。”

韩宗儒仗着与苏轼亲近,利用他的名气为自己换取利益,实属不厚道。

但苏轼不仅没有计较,还在被冒犯后,依然为韩宗儒保留一份体面。

周国平曾说:

“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

唯有小智者才咄咄逼人,小善者才斤斤计较。”
诚然如是。

生活中,我们不难见到锱铢必较的人,尤其是遇见自己的利益受损,更是据理力争,寸土不让。

殊不知,人活一世,难得糊涂。

而凡事与人较劲,不仅为难他人,更降低自己的格局。

俗话说得好,得饶人处且饶人。你计较得越多,失去的也会越多。

相反,你散发的每一缕善意,给予的每一份宽容,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回馈你。

所以,智者多是“薄责于人”,只有愚者才会“咄咄逼人”。

其实,人生不过百年,遇见伤害你的人,与其抱怨,不如感恩。

当你愿意接纳他人,便发现,万物可亲,人人皆善。

03

顺应命运,成就人生
《论语·微子》中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人生在世,如大海行船,有潮起便有潮落,不必过于计较命运的得失。

凡事学会向前看,当你栽下梧桐树,何愁没有凤凰来。

康熙年间,20岁出头的宫廷画师冷枚,凭其高超的画技,赢得了皇帝的青睐。

就连康熙皇帝最得意的大手笔作品“避暑山庄”,都是钦点冷枚作画。

而他也不辱皇命,创作的《避暑山庄图》,在整个康熙朝,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可谁也不曾料到,在雍正年间,冷枚被莫名打入冷宫。

内廷的记载里,再也寻不到他创作的痕迹。

从康熙时的如鱼得水,到雍正时“被除名”,这待遇可谓是云泥之别,可冷枚没有跟命运较劲,而是甘于作为一名“野生”画家,在民间默默作画十三载。

也正因为冷枚的不疾不徐,不骄不躁,吸引了宝亲王弘历的注意。

待弘历登基之后,已经50多岁的冷枚再次入宫,继续他宫廷画师的辉煌。

《菜根谭》里有句话说得好:“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世间一切的炎凉荣辱,终归是一场过眼云烟,君子当立志如山,行道如水。

机缘来时,尽力而为,机缘去时,欣然以对。

在嘈杂纷扰的尘世,保持一种千帆过尽的豁达与从容,才是大智。

毕竟,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们无法左右命运的安排,自然也无需与之较劲。

如若遭遇挫折便耿耿于怀,除了在心里埋下怨怼的种子,还会束缚了迎接未来的脚步。

不如试着放低姿态,回归生命的质朴,在岁月的高低起伏中,享受命运馈赠的各种滋味。

04

人生苦短,何必较劲
《孟子》有言:“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人生宛如一个天平,平衡贯穿于生命的始终。

一处投入的精力多了,另一处自然就少了。

只有懂得了取舍,明白有些事不可为,才能腾出心力,做更多可为之事。

说到底,生命就是一段关乎选择的旅程。

你若较劲,万物也将与你纠缠不休;你若豁达,世间于你也将无事可扰。

正如诗人白居易所说:“蜗牛角内争何事?”

人生在世,功名利禄皆是来来往往,宠辱得失均是浮浮沉沉,有何较劲之处?

人生最重要的,是活出一份平和与宁静。

不与自己较劲生命之优劣,不与他人较劲利益之长短,不与命运较劲人生之起伏,如此便能泰然自若,潇洒一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比如说在朋友圈展示自己的一些精彩的生活,你就等于告诉他,我现在呢,跟你聊天是因为我喜欢你,但是我也有去找别人的资本。你就算挽回回来了,对方念及旧情回来了,对方也
  • ”但是,为了适应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隋朝用乌纱帽上的玉饰来显示官职的大小。改进后的乌纱帽在当时很流行,官员百姓都喜欢戴。
  • “大家可以通过猫眼的数据可以发现,中国人对国产片的要求就是剧情,剧情的本质就是故事”讲武生建议普通投资人避开众人追逐的“头部影片”去寻找“黑马”项目,原因在于“
  • 今天最高气温22度,明天最低气温13度。@馬天宇宁波市气象台2021年10月29日 06:00发布的市区天气预报:今天多云转阴,明天阴转多云。
  • 在总结过去五年成绩时,党代会报告晒出了南京一项令人骄傲的生态环境成绩:生态环境质量创新世纪以来最好水平。#城管动态# 【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 强化夜间监管
  • 【外卖小哥追我的画面,可以脑补一下公路片【回家以后赶紧拿我妈手机给我手机打电话,结果是那条街对面的一个卖烧饼的捡到了,赶紧回来拿了一趟[二哈][二哈][二哈]
  • 室外有修竹清风,如唐寅事茗之图卷,虽为篱落,也生几分清湛;室内有风炉疏烟,如陆羽茶经之巨细,虽为素物,也生一缕气质。橫汾之歌何壯哉,俯仰千古真雄材。
  • 堵奶经历,真的太可怕了。再次醒来娃已经睡熟了,我琢磨着不能懒,虽然抽不出来奶,但是也得再努努力,但是太困了太困了太困了…就一次次的想着想着就睡着了,睡着的中间娃
  • 她年柱两个官星,我说,你应该谈恋爱也比较早的。 我其实是在说我的小楷总是抖得不行 还是打算多买几册比脸大的字帖琢磨琢磨人家的运笔 [豬頭]因为疫情,这两年踏踏实
  • #bjd[超话]##bjd接妆# [打call]接妆接妆[打call]想画头了,妆则p2 因为本咸鱼画的慢,头太多看着有压力,为了保证质量和工作热情,接1-
  • #靠抠能抠出房子吗# 我说说自己实践过的经历吧,先说结论:虽然本人很抠儿,但买到的第一套房,还真不是抠儿出来的。 也不是靠死工资赚出来的。 之前想写一个系
  • 10、大格局有大视野一个人年轻时候的容量比什么都重要,这决定了一个人生命的宽度,决定了你将来能够建立的格局。另外,当你努力不成时,若你会和那些毫不努力却也看上去
  • 明明都是无所事事的静姝,却要把它想象成无数忧愁的怨妇。众荷喧哗,泥水漫灌所有的荷花,生长在人间,都是一种错误。
  • 他目前在壬戌大运上,劫财透干,也是不利婚恋感情的大运,19己亥年,流年支与原局地支两亥相刑,刑动婚宫,越刑劫财越旺,就越容易在感情上有纠结矛盾之事,要么就是他自
  • 熊振娟全面介绍了2021年前三季度宿州市经济发展情况,通报了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农业、工业、投资、消费、财政、居民收入等方面主要经济数据,并指出“前三季度
  • ​​​ɦǟքքʏ 平凡小事促成的美好日常找不到坚持下去的理由,那就找一个重新开始的理由,生活本来就这么简单。世上有很多事都是这样子的,尤其是一些像班服设计这样
  • ”家住西安市的任女士(化名)近些年经常在位于咸阳市一家细胞生物科技公司注射针剂,随着深入消费,她发现这些所谓的干细胞针、免疫细胞针注入人体后,价格虚高且安全风险
  • 细细想来这一步步路我自认走的还算脚踏实地,但也并没有什么好的结局。现在有些企业上班也不需要什么专业技能,基本是个人就行。
  • #微普法# 《铜仁市梵净山保护条例》解读(四)】《条例》第二十九条至第三十七条明确了梵净山管理机构和市、县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建立信息管控平台、旅游景区及经营
  • #hayat sere# لاۋشەنلىك دەرۋىش پۇسۇڭلىڭ يۇرتىمىزدا ۋاڭ فامىلىك بىر تالىپ بولۇ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