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日记# 第二十三天。又是大好太阳的一天。

昨天因为一个外卖,写了一下本地的泡馍。一口气写下去,轻轻松松就把字数撑满了(非头条文章普通正文上限2000字)。没想到,竟然让我在内容逐渐匮乏的时候,一下撑出来了两天的量。朕心甚慰。

继续先把昨晚的事情讲完。下单了泡馍之后,看了几分钟订单的发展情况。嗯,很多人可能都会和我一样,店家接没接单啊,配送接没接单啊,到没到店啊,取没取货啊,送了没有啊,绕没绕路先送别人啊……类似这样的。总之昨天看的时候,因为泡馍出锅时间略长,所以看了两三下配送员进店等待取货,我就开始准备先写几个字日记。

反正说是预计半个小时左右才送到的,一般被卡点不都是正常情况么。特殊时期,晚个十分钟之类的,我觉得也没啥。然后换好衣服还计划了一下,到时候提前十分钟出门,别让人家打电话通知,这样还可以在楼下呼吸个十分钟新鲜空气。

这边刚想的挺好,那边就有电话进来。问我外卖给我放哪?外卖?放哪?一问,都到小区门口了。我说我现在就下来取。立刻拿钥匙手机戴口罩出门。按了电梯按钮,一看时间,这才15分钟就送到了,看来今天运气很不错啊。

下楼往门口走去,绿地上没有人。快到门口的路上,人逐渐多了起来。有同样是取餐的年轻姑娘,有来拿采购品的年轻人,还有看时间应该是晚饭后遛弯的中年夫妇。

门口一侧有两三个外卖配送的。招呼了一声先问问,一个坐在电动车上翻手机的小黄回应了我。报了电话尾号,领回了我的外卖,顺嘴问了一句,跑一趟单子多不。小伙回答,一趟有十几单吧。看来我们小区和附近叫外卖的需求量还是挺大的。

从中间小路走回去,没什么人。其实前些天一直有写,外卖还算畅通,通过小黄能解决很多问题。只不过前些日子,一直不是很安全,所以我没点过外卖。但是知道一些店一直在开门,一些人也一直在配送。只是这两天情况好转些了,我才敢这样。

身边经过了一个业主,一边走一边打电话,身后跟着条小狗,听内容也是去门口取外卖的。看来还顺便下来扔了个垃圾,遛了下狗。

回到家,换衣服,洗手,打开外卖。嗯,说实话,量要比一般去店里吃的,要少很多。我一般三个馍,怎么不得顶这两碗。虽然这次外卖只是要了个普通两个馍的。拆开小袋子,糖蒜倒是给得挺多,看来是拿勺子舀的。这好家伙,得给了我一头半的糖蒜吧。

味道也一般吧,一如往常。不过就当是个特殊时期的调剂了。不用做饭,省事。15分钟送达,省时间。量少点,嗯,省得发胖。

昨晚睡得早,刚过12点就睡了。早上8点醒来,在被窝里刷手机。看看昨晚杯赛的赛果和新闻,然后看看NBA的。快9点的时候,听到对面小区的喇叭开始喊话,让业主下楼做核酸了。心想,那今天确实要做了。

9点刚过,我们也通知开始做核酸了。换衣服赶紧下楼。又遇到在电梯里打电话的,这种时候密闭环境里确实还是得注意点。

每栋楼每单元都在各自楼前排队。每个点位是一组三人。一个扫码,两个采样,其中一个专门负责不用排队的老人儿童。所以队伍很长,排了半个多小时才弄完。一大早还有点冷,脸蛋冻得硬邦邦。看了下天气,体感温度-4度。临离开还有街道工作人员拿着表格对照房号登记确认的,最后看是不是全检了。

回到家继续窝在沙发里看新闻,新增8个。又有一个12月24号隔离,1月13号才阳性的20天超长潜伏期。又有一个闭环管理人员确诊。另外还有个隔离了19天的。

听说我们街道要被调整到低风险了,也不知道未来两天会有什么新的解封变化没有。应该是会先恢复两天一人外出的情况了。

昨晚那份泡馍属实量有点少了,不到中午就饿了。正好看到楼管又发了擀面皮夹馍之类的采购信息,就顺嘴问了一句,现在买什么时候能送到。楼管回复现在下楼在小广场可以直接买。想了想,下去买了就有午饭了。又下楼一趟,找到摊位,等了几分钟买了几份擀面皮和夹馍。

别说,中午时候楼下人还真多。采购的、收外卖的、收菜的、做核酸的。街道工作人员一直在各队伍附近徘徊,让拉开距离。

回来拆了两份擀面皮和一份肉夹馍。按照说明肉夹馍放微波炉热了2分半,擀面皮拆开2份,拿盆放锅里蒸了10分钟。关火一看,面皮还坨在一起。拿筷子抖,又拿手撕,分开后又上火坐了5分钟。

端出来后,热面皮就不喜欢吃了。所以把盆放水池里浸了会儿,把温度降下去。最后拌好调料,完美。一顿午饭还给我吃顶到了,都是硬货。

吃完又看了会儿书,就开始犯困。2点多上床睡个午觉,这天气把人还睡得热的,中间朦朦胧胧醒了好几次。到了6点多爬起来,看了看时间,睡了快4个小时。

起来刷了刷手机,早上9点多做的核酸已经出结果了。这次是红会医院,不是金域了。新闻看多了,难免会让人多想,哈哈。

中午那顿吃得很顶,所以没有饿的感觉。而且最近都是每天一顿饭的,中午吃了,晚饭就可以不用吃了。最多半夜要是饿了,就再补点零食。饼干之类的还有一些。

如果未来几天恢复出行采购了,可以到时候再去补点别的零食。呃,到时候要先把剩菜清理完才行。连续两天没做饭了,外卖果然消磨人的意志啊……

这是一篇回忆版旅行日记
来到重庆还得从2021.12.29号说起

12.29这天傍晚我跟cxy兴高采烈地下飞机转地铁要去我们订的民宿,我充满力气和期待来到崭新的城市,我知道重庆是山城,之前在网上看过各种重庆楼梯坡坡的视频,本以为做好了心理准备,结果我确实是没想到重庆的地铁里也有好多楼梯和坡坡,地铁转到一半的时候cxy特别欠揍地阴阳怪气我说:“不会吧不会吧,xxx走到这里就不行啦?就这就这。”我也没劲理他只能继续往前走。出了地铁就要到我们的住处啦,结果好死不死要到这个民宿的大楼必须要爬坡。我,作为一个东北人,还是第一次见这么长这么高的坡(其实也就35-40°的坡,几天到处逛之后也不觉得有什么了,但是爬起来还是非常 非常 累),拖着行李背着书包爬到顶的时候已经全身是汗了,山城,真有你的!收拾好了以后时间还早,就跟cxy一起去楼下的小吃街吃了烧烤,喝了一只酸奶牛,第一次吃烤苕皮还蛮好吃的,重庆的烧烤也蛮好吃的,看来只有北京的烧烤下头。

12.30 这一天我们早午饭吃了豆花饭,这不就是水豆腐豆腐脑加上米饭吗??cxy打死不承认,非说不一样。晚上去吃了火锅,牛油锅底是真的香,对我来说也是真的辣,后面还有一盘埋在辣椒里的肉,鼓起勇气吃了两片,我觉得这跟吃辣椒面做的肉没啥区别,吃第一片刚嚼了两口脸唰一下就烫了,我也只能靠店里的甜品降温…这天cxy带我去了来福士、朝天门码头、戴家港悬崖步道。路程中我悟了,对cxy说,感觉你们重庆好像没什么特别胖的人,应该都爬楼梯和爬坡爬的吧…也是在这天,我最怕cxy说的一句话就是“前面还有个坡”。

12.31 这一天早午饭吃了抄手和杂酱面,面好好吃呀,我大概能理解为啥cxy能一天三顿饭全吃面了,而且我怀疑我以前不太爱吃面是因为我家这边的面不好吃…后来我还问cxy抄手和馄饨有什么区别,cxy一直犟说就是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然后我一百度,说是一样的哈,只有很细微的差别。这天我们去了网红景点李子坝,咱就是说真的很震惊,因为cxy为了让我更有体验感直接带我去坐了地铁,当天也有很多人坐地铁就为了拍穿楼名场面。当地铁用中速向前行驶,我的心却越来越激动,一直握紧手机录像,直到cxy说已经结束了我也没反应过来,后来cxy又重复了一遍结束了结束了下车了,我才震惊地结束我的拍摄,不敢相信我经历了什么,原来真的只是普普通通的地铁普普通通地驶进楼房…还去了大扶梯也同样令我震惊,可能是因为是午睡的时间来三峡博物馆走得我也是很困。到了晚上,跟cxy去解放碑跨年,巨…多…人…往年没疫情的时候大家还会放飞气球什么的老壮观了,今年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堆人乱叫唤起哄以至于我俩怀疑人生以为错过了什么,但是不管发生了什么跟cxy以前跨年就是很开心!

2022.1.1 去了魁星楼和罗汉寺,本来想去白象居但是没找对路还被出租车司机以为我们俩都是外地人还告诉我们怎么逛白象街,这一天的感觉就是在同一条路线上无限往返,走的很累。但是罗汉寺建在市中心真的蛮赛博朋克的,进去还给了莲花的小蜡烛,我跟cxy把点燃了的真蜡烛放在一起,我俩的愿望就拜托他们啦!结果没过多久,可能因为工作人员觉得寺里的烟太重了就铲掉了很多小蜡烛,嗯…我俩的也没有幸免,可恶!我们还去数了罗汉,听大师解读,大师还说我2022.1-6桃花朵朵开我真的好家伙。这天的早午饭吃的也是小面,我真的爱上,太香了。晚饭本来要去吃一家特别有名的穿啊,但是排队的人太多了,我俩等了一个多小时,甚至我还靠在cxy身上睡了一觉都没有排到,我俩只好换了家店。

1.2 这天我俩本来说好要早起,定了八点半的闹钟谁都没能起来,最后11点起的床,果然是昨天走来走去太累了,再一次感叹:山城,真有你的!下午去做了核酸,后来去了十八梯,到处都是那种可逛性的小店,晚上去彩灯也非常好看,氛围一整个拉满,很安逸很有烟火气让人觉得很幸福。这天我们吃了饭粑坨,为什么可以每道菜都那么好吃,以至于我俩第二天又去吃了一次。重庆,我好爱555

1.3 主要忙着收拾东西换民宿,带着cxy看脱口秀大会,没有行程的日子也非常快乐。

1.4 cxy送我到飞机场,分开的时候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仔细算下来我俩好像自打大三下学期开学就每天都在一起,我俩说粘不粘,在一起不到一年却已经过出了老夫老妻的感觉,但冥冥之中我早就对他有了很深的依赖感。他知道我是一个还算得上独立的女孩子但还是把我当小孩一样照顾,感觉他已经比很多人细心负责独立,真的好想和他一起把农历新年也一起过了,也真的希望以后每个新年都能在一起。

那些你从热闹中失去的,终将会从寂寞中找回来。

我有个朋友刚过三十,在职场打拼了几年,觉得活得好累,有次请大学老师吃饭,当面请教:

“我总是顾虑很多,怕被这个赶上,被那个落下;有时也会勉强自己去做一些不喜欢的事,见一些不喜欢的人。还常常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就开始怀疑自己。”

老师听完,拿出了纸笔,写了四个字:把心关上。

朋友很不解:人们都说要把心打开,为何您要我关上呢?

老师说,好比一扇门,一天到晚都开着,乱七八糟的人和事就都找来了。

只有定期闭门谢客,才能留份清净,让心休息。

生活总是纷纷扰扰,到了一定年纪,要学会“把心关上”。

把心关上,是生活的减负。
看过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

一群人急冲冲地往前赶,忽然有个人停了下来。

旁边的人很奇怪:“你怎么不走了?”

他说:“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得等等。”

就像梁文道说的,浮躁是这个时代的集体病症。

我们总是一路奔波忙碌,想要更大的房子,更好地生活。

看似得到了很多,却很难再静下心来,也快忘了最初的自我。

散文家林清玄,17岁开始写作,30岁出头就获奖无数。

可这种很多人都羡慕的生活,却让他精神濒临崩溃。

那段时间,他每天接受采访、参加活动,生活永远充满着做不完的事。

日子像复制粘贴般一天天过去,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

这时林清玄才猛然发现,自己早已在忙碌中迷失了。

于是32岁那年,他决定抛下一切,进山休息一阵子。

在山里的日子,他远离了外界的喧嚣,不再被繁杂的事务困扰。

每天听着鸟声啁啾,看着山青水碧,有大把大把的时间感受生活、安放自我。

很快他就惊喜地发现,自己兵荒马乱的心,竟然获得了一种难得的平静。

而当初那些空虚麻木的日子,早已恍如隔世。

后来他把自己的这段感悟,写进了书里:

“清欢是生命的减法,当我们远离了世俗的追逐,才能回归到最单纯的欢喜。”

生活中的很多迷茫和焦虑,其实都源于内心没有得到休息。

把心关上,就是为自己建上一座小小的心灵避难所。

在这里,你可以暂时逃离步履不停的日常,让自己慢下来。

一个房间,一个下午,就是一片天地;

碰一杯茶,听一首歌,便是一种解脱。

当心里那根绷紧的弦松下来,你也就有了化解浮躁的力量。

把心关上,是自我的回归。
有段小对话,每次看完都感慨颇深。

甲跟乙炫耀:“我微信有3000好友。”

乙问道:“多少人对你秒回?多少人劝你早睡?又有多少人能跟你讲讲心里话?”

甲听完,沉默了。

很多时候,生活那些表面的狂欢背后,往往是更为深刻的孤单。

你是不是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受:

认识了很多人,但他们的加入反而让生活更心累;

一场饭局结束后回到家,突然会感觉到莫名的空虚。

我们总是很容易被所谓的人脉网绑架,聚会去了一场场,好友加了一个个。

却忘了这种看似热闹的生活,其实是对生命最残忍的消耗。

就像网上有段话说的:

“你知道自己的匮乏跟不足么?你有努力去提升和改变过么?

你忙于点赞,忙于在群聊中插科打诨,实在没有空。

太多的社交,占据了你的注意力,也抢夺了你与自己相处的时间。”

饭桌上的推杯换盏,没有让人们离彼此更近,反而让我们离自己更远。

与其跟不重要的人一起浪费生命,不如把心关上,跟自己相处。

漫画大师蔡志忠曾这样描述自己的独居生活。

没有随时可能打来的电话、没有乱七八糟的聚会、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

他可以用一整天画一幅画,或者花好几个小时思考一个问题。

不仅不会觉得无聊,反而觉得生活更充实、内心也有力量了许多。

叔本华曾说,人只有在独处时,他才开始完全成为自己。

把心关上的片刻,也是一个人灵魂抽根发芽的开始。

用整段整段的时间去做最想做的事,丰富生活,提升自己。

那些你从热闹中失去的,终将会从寂寞中找回来。

把心关上,是精神的成熟。
你是不是也是一个很容易被外界干扰的人?

也许别人无意间的一个眼神,就让你左思右想,辗转难眠。

也许是别人的一次负面评价,你就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甚至能力。

更不要提外界无处不在的各种年龄焦虑、身材焦虑......

随便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在你心里引起一场疾风暴雨。

如果觉得这样太累,不妨试着把心关上。

给自己留一处真空,屏蔽那些恼人的噪音。

综艺《十三邀》里,于谦曾提起自己的一段经历。

那时他跟郭德纲的搭档,刚开始有点名气,却也迎来了很多非议。

他每天都在想怎么做才能不被人说闲话,害怕现在的一切就此崩塌,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后来有一天,他突然想通了:

“活在世上无非是你说说别人,别人说说你,没什么大不了的。”

之后的十几年,随着德云社越来越红,外界的争议从未衰减。

但不一样的是,那些批判也好、流言也罢,再也没法触动他分毫。

有演出的时候,他就一门心思地好好准备,力求把每一场都演到最好。

闲下来了,就在家逗逗鸟,去郊区放放假,不看微博,也从不理是非。

作家山下英子根据性格层次,曾把人分为三种:

在地面匍匐的人,总是纠结于外界的看法,郁郁寡欢;

在树上爬的人,意识到了活出自己的重要性,却总是犹豫不决;

乘飞机的人,却能不为外物羁绊,凡事遵从内心,于是可以俯瞰人间,自在航行。

把心关上,就是在这繁杂的世间,做一个“乘飞机的人”。

不去迎合外界的标准,不被旁人的评价裹挟,不焦虑,不盲从。

只管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只关心自己的成长的和进步。

毕竟,这世界终究是你一个人的世界。

终其一生,你需要取悦和迎合的,唯有自己一人。

金庸小说里,常常出现一种特殊的修炼方式,叫闭关。

受到重创、或者感受到瓶颈的高手,往往会找到一个僻静的地方,潜心修行数月。

出来以后,功力很快就会恢复如初,甚至突飞猛进。

生活中,真正的修行不是踏入深山,而是在心里修篱种菊。

当你疲惫不堪时,当你迷茫无助时,试着暂时把心关上。

给心一点时间,让它自由呼吸,自在生长。

很快你就会发现,那些想不通的、解不了的问题,都有了答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小姐姐是个有趣的灵魂 也是甜心小天使哦 待人和善亲切 温柔有礼貌 目前从事护士岗位 工作上尽职尽责 生活中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哈哈 贤惠好女孩一枚 这样的女
  • #大幡诗绘理[超话]##tokusatsu-heroines##假面骑士时王##大幡しえり# ins更新[抱一抱] 先日またまたオレンジに行ってきました〜‍♀️
  • 问:身在红塵何以炼心? 答:知行合一也。 《孟子尽心篇》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此实为儒家心法,自汉武帝罢百家,尊儒术后,儒家
  • 2021.10 阿佤人民再唱新歌 非常主旋律,歌舞非常民族,出乎意料的好,每个人的故事都清晰动人,笑点泪点都好自然。 之前听过一些扶贫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在戏里都
  • #航母成长日记#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汉族,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原籍湖北襄阳。是现实主义诗人,生活在唐朝由
  • 国庆前办公室对门的炉子被搬去了车间,搬过去就坏了。维修布置线路的工作一直持续到12号上午,下午我就开始做热处理,后面得知13号机器就要交给师姐用一个礼拜,我就只
  • “ 坐中静,破焦虑之贼;舍中得,破愿望之贼;事上练,破犹疑之贼,三贼皆破,则万事可成。” 坐中静,破焦虑之贼——能够用冥想打坐等办法让本人回到当下,人之所以会
  • 【浪花里的英魂 ——记在海南琼海见义勇为牺牲的宝鸡青年张子琛】10月2日清晨,海南琼海朝阳初升,身高一米八二的小伙子张子琛,一个鱼跃跳入泳池之中,如此惬意和快乐
  • 今天看到小何了 从10.1开始到今天已经12天没见了 呜呜呜好帅 记录下几个美好青春的小瞬间 瞬间1:他坐在200m起点的草地上和几个队友一起 我从旁边跑过去
  • #每日一善[超话]# #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只互动较好及以上,指路不吞必hui】 【带taghui字】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
  • 诺贝尔物理学奖明日公布,此前4位女性获奖、近3年贡献2位 黑洞、银河系、宇宙、恒星、引力波……过去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中,3次在天体物理领域。实际上,诺贝尔
  • [Newsletter] Feel NAMI Autumn 2021 (English) Nami Island Quarterly Newsletter (E
  • #张艺兴回忆和那英跳disco# 一直忙,断断续续写到现在~ 昨天的三支作品输了,但我都挺喜欢。 昨天的核兴舞器战队有一种王者闲庭信步慵懒睥睨天下的从容, 还有
  • 关于这个事,我简单说两句,你明白就行,总而言之,这个事呢,现在就是这个情况,具体的呢,大家也都看得到,也得出来说那么几句,可能,你听的不是很明白,但是意思就是那
  • 午饭时间到,又开始看吃播了? [摊手] #拆解做饭博主套路# [裂开] 鸡蛋全身是宝红枣全身是宝土豆全身是宝 一分钟学会一秒钟学会一毫秒学会一微秒学会一皮
  • 在看nhk的新节目,叫难以言喻之夜。可能主要是帮助大家扩充词汇量的。第一个主题是夏季结束时的感觉,エモい这个词方便是方便,但不必啥地方都用,我们本可以表现得更丰
  • 【今日吃瓜】 蔡文j 成为2021年上播电视剧最多的演员,她今年足足有6部电视剧。 大张伟其实不太愿意上那么多综艺了,有不少真的只是为了帮朋友的忙。 其
  • 【一小孩在西宁小商品市场走失,民警紧急寻人......】“感谢你们,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在西宁市公安局城东分局火车站派出所,民警牵着一名孩子的手,把他
  • 【嬴政要吃“公鸡蛋”,命令大臣3天内找到,7岁的孙子:这很简单】 甘罗昔作秦丞相,子政曾为汉辇郎。 千载更逢王侍读,当时还道有文章。——杜牧 在我国历史上,甘
  • 看到小区的玉兰花开了 从小就很喜欢玉兰 山玉兰是著名的佛家花 很多寺庙会种植玉兰树 我看魔道祖师时最喜欢的蓝氏 蓝氏先祖也是出身于庙宇 因此云深不知处也种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