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下二世马祖一禅师法嗣百丈怀海禅师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者,福州长乐人也。姓王氏。丱岁离尘,三学该练。属大寂阐化江西,乃倾心依附,与西堂智藏、南泉普愿同号入室。时三大士为角立焉。师侍马祖行次,见一群野鸭飞过。祖曰:“是甚么?”师曰:“野鸭子。”祖曰:“甚处去也?”师曰:“飞过去也。”祖遂把师鼻扭,负痛失声。祖曰:“又道飞过去也。”师于言下有省。却归侍者寮,哀哀大哭。同事问曰:  “汝忆父母邪?”师曰:“无。”曰:“被人骂邪?”师曰:“无。”曰:“哭作甚么?”师曰:“我鼻孔被大师扭得痛不彻。”同事曰:“有甚因缘不契?”师曰:“汝问取和尚去。”同事问大师曰:“海侍者有何因缘不契,在寮中哭。告和尚为某甲说。”大师曰:“是伊会也。汝自问取他。”同事归寮曰:“和尚道汝会也,教我自问汝。”师乃呵呵大笑。同事曰:“适来哭,如今为甚却笑?”师曰:“适来哭,如今笑。”同事罔然。次日,马祖升堂,众才集,师出卷却席。祖便下座。师随至方丈。祖曰:“我适来未曾说话,汝为甚便卷却席?”师曰:“昨日被和尚扭得鼻头痛。”祖曰:“汝昨日向甚处留心?”师曰:“鼻头今日又不痛也。”祖曰:“汝深明昨日事。”师作礼而退。师再参,侍立次。祖目视绳床角拂子。师曰:“即此用,离此用?”祖曰:“汝向后开两片皮,将何为人?”师取拂子竖起。祖曰:“即此用,离此用?”师挂拂子于旧处。祖振威一喝,师直得三日耳聋。自此雷音将震,檀信,请于洪州新吴界,住大雄山以居处。岩峦峻极,故号百丈。既处之,未期月,参玄之宾,四方麇至。沩山黄檗当其首。一日,师谓众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被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黄檗闻举,不觉吐舌。师曰:“子已后莫承嗣马祖去么?”檗曰:“不然。今日因和尚举,得见马祖大机之用,然且不识马祖。若嗣马祖,已后丧我儿孙。”师曰:“如是,如是!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子甚有超师之见。”檗便礼拜。﹝沩山问仰山:“百丈再参马祖因缘,此二尊宿意旨如何?”仰云:“此是显大机大用。”沩云:“马祖出八十四人,善知识几人得大机,几人得大用?”仰云:“百丈得大机,黄檗得大用,余者尽是唱导之师。”沩云:“如是,如是。”﹞有僧哭入法堂来。师曰:“作么?”曰:“父母俱丧,请师选日。”师曰:“明日来,一时埋却。”  沩山、五峰、云岩侍立次,师问沩山:“并却咽喉唇吻,作么生道?”山曰:“却请和尚道。”师曰:“不辞向汝道,恐已后丧我儿孙。”又问五峰。峰曰:“和尚也须并却。”师曰:“无人处斫额望汝。”又问云岩。岩曰:“和尚有也未?”师曰:“丧我儿孙。”师谓众曰:“我要一人,传语西堂,阿谁去得?”五峰曰:“某甲去。”师曰:“汝作么生传语?”峰曰:“待见西堂,即道。”师曰:“见后道甚么?”峰曰:“却来说似和尚。”师每上堂,有一老人随众听法。一日众退,唯老人不去。师问:“汝是何人?”老人曰:“某非人也。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某对云:“不落因果。”遂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贵脱野狐身。”师曰:“汝问。”老人曰:“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师曰:“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作礼曰:“某已脱野狐身,住在山后。敢乞依亡僧津送。”  师令维那白椎告众,食后送亡僧。大众聚议,一众皆安,涅槃堂又无病人,何故如是?
食后师领众至山后岩下,以杖挑出一死野狐,乃依法火葬。师至晚上堂,举前因缘。黄檗便问:“古人错祗对一转语,堕五百生野狐身。转转不错,合作个甚么?”师曰:“近前来!向汝道。”檗近前,打师一掌。师拍手笑曰:“将谓胡须赤,更有赤须胡。”﹝沩山举问仰山,仰曰:“黄檗常用此机。”沩曰:“汝道天生得,从人得。”仰曰:“亦是禀受师承,亦是自性宗通。”沩曰:“如是,如是。”﹞时沩山在会下作典座。司马头陀举野狐话问典座:“作么生?”座撼门扇三下。司马曰:“太生。”座曰:“佛法不是这个道理。”问:“如何是奇特事?”师曰:
“独坐大雄峰。”僧礼拜,师便打。上堂:“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问:“如何是佛?”师曰:“汝是阿谁?”曰:“某甲。”师曰:“汝识某甲否?”曰:“分明个。”师乃举起拂子曰:  “汝还见么?”曰:“见。”师乃不语。普请钁地次,忽有一僧闻鼓鸣,举起钁头,大笑便归。师曰:“俊哉!此是观音入理之门。”师归院,乃唤其僧问:“适来见甚么道理,便恁么?”曰:“适来肚饥,闻鼓声,归吃饭。”师乃笑。问:“依经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如同魔说时如何?”师曰:“固守动静,三世佛冤。  此外别求,即同魔说。”因僧问西堂:“有问有答即且置,无问无答时如何?”堂曰:“怕烂却那。”师闻举,乃曰:“从来疑这个老兄。”曰:“请和尚道。”师曰:“一合相不可得。”师谓众曰:“有一人长不吃饭不道饥,有一人终日吃饭不道饱。”众无对。云岩问:“和尚每日区区为阿谁?”师曰:“有一人要。”岩曰:  “因甚么不教伊自作。”师曰:“他无家活。”问:“如何是大乘顿悟法要?”师曰:“汝等先歇诸缘,休息万事。善与不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莫记忆,莫缘念,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无所辨别。心无所行,心地若空,慧日自现,如云开日出相似。但歇一切攀缘,贪嗔爱取,垢净情尽。对五欲八风不动,不被见闻觉知所缚,不被诸境所惑,自然具足神通妙用,是解脱人。对一切境,心无静乱,不摄不散,透过一切声色,无有滞碍,名为道人。善恶是非俱不运用,亦不爱一法,亦不舍一法,名为大乘人。不被一切善恶、空有、垢净、有为无为、世出世间、福德智慧之所拘系,名为佛慧。是非好丑、是理非理,诸知见情尽,不能系缚,处处自在,名为初发心菩萨,便登佛地。”问:“对一切境,如何得心如木石去?”师曰:“一切诸法,本不自言空,不自言色,亦不言是非垢净,亦无心系缚人。但人自虚妄计著,作若干种解会,起若干种知见,生若干种爱畏。但了诸法不自生,皆从自己一念,妄想颠倒,取相而有知。心与境本不相到,当处解脱,一一诸法当处寂灭,当处道场。又本有之性不可名目,本来不是凡不是圣,不是垢净,亦非空有,亦非善恶,与诸染法相应,名人天二乘界。若垢净心尽,不住系缚,不住解脱,无一切有为无为缚脱心量处,于生死其心自在,毕竟不与诸妄虚幻、尘劳蕴界、生死诸入和合,迥然无寄,一切不拘,去留无碍。往来生死,如门开相似。夫学道人,若遇种种苦乐,称意不称意事,心无退屈,不念名闻利养衣食,不贪功德利益,不为世间诸法之所滞碍,无亲无爱,苦乐平怀,衣遮寒,粝食活命,兀兀如愚如聋,稍有相应分。若于心中广学知解,求福求智,皆是生死,于理无益,却被知解境风之所漂溺,还归生死海里。佛是无求人,求之即乖;理是无求理,求之即失。若著无求,复同于有求。若著无为,复同于有为。故经云:不取于法,不取非法,不取非非法。””又云:“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若能一生心如木石相似,不被阴界五欲八风之所漂溺,即生死因断,去住自由。不为一切有为因界所缚,不被有漏所拘。他时还以无因缚为因,同事利益。以无著心应一切物,以无碍慧解一切缚。亦云应病与药。”问:“如今受戒,身口清净,已具诸善,得解脱否?”师曰:“少分解脱,未得心解脱,亦未得一切处解脱。”曰:“如何是心解脱及一切处解脱?”师曰:“不求佛法僧,乃至不求福智知解等。垢净情尽,亦不守此无求为是,亦不住尽处,亦不欣天堂、畏地狱,缚脱无碍,即身心及一切处皆名解脱。汝莫言有少分戒,身口意净,便以为了。不知河沙戒定慧门、无漏解脱,都未涉一毫在。努力向前,须猛究取,莫待耳聋眼暗,面皱发白,老苦及身,悲爱缠绵,眼中流泪,心里慞惶,一无所据,不知去处。到恁么时节,整理手脚不得也。纵有福智、名闻、利养,都不相救。为心眼未开,唯念诸境,不知返照,复不见佛道。一生所有善恶业缘,悉现于前,或忻或怖,六道五蕴,俱时现前。尽敷严好舍宅,舟船车轝,光明显赫,皆从自心贪爱所现。一切恶境,皆变成殊胜之境。但随贪爱重处,业识所引,随著受生,都无自由分。龙畜良贱,亦未定。”问:“如何得自由分?”师曰:“如今得即得。或对五欲八风,情无取舍,悭嫉贪爱,我所情尽,垢净俱亡。如日月在空,不缘而照。心心如木石,念念如救头。然亦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更无疑滞。此人天堂地狱所不能摄也。夫读经看教,语言皆须宛转归就自己。但是一切言教,祇明如今鉴觉自性,但不被一切有无诸境转,是汝导师。能照破一切有无诸境,是金刚慧。即有自由独立分。若不能恁么会得,纵然诵得十二韦陀典,祇成增上慢,却是谤佛,不是修行。但离一切声色,亦不住于离,亦不住于知解,是修行读经看教。若准世间是好事,若向明理人边数,此是壅塞人。十地之人脱不去,流入生死河。但是三乘教,皆治贪瞋等病,祇如今念念若有贪瞋等病,先须治之,不用求觅义句知解。知解属贪,贪变成病。祇如今但离一切有无诸法,亦离于离,透过三句外,自然与佛无差。既自是佛,何虑佛不解语。祇恐不是佛,被有无诸法缚,不得自由。以理未立,先有福智,被福智载去,如贱使贵。不如先立理,后有福智。若要福智,临时作得。撮土成金,撮金为土,变海水为酥酪,破须弥为微尘,摄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于一义作无量义,于无量义作一义。伏惟珍重。”  师有时说法竟,大众下堂,乃召之。大众回首,师曰:“是甚么?”﹝药山目之为百丈下堂句。﹞师儿时随母入寺拜佛,指佛像问母:“此是何物?”母曰:“是佛。”师曰:“形容似人无异,我后亦当作焉。”师凡作务执劳,必先于众,主者不忍,密收作具而请息之。师曰:“吾无德,争合劳于人?”既遍求作具不获,而亦忘餐。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语流播寰宇矣。唐元和九年正月十七日归寂,谥大智禅师,塔曰大宝胜轮。

哪些东西,在阻碍我们修行?修行之人,不可不察!#修行#

大凡修道者,均具善根,且与道有较大缘分。故而,修道须摆脱俗念,潜心虔诚修行,度己度人,方可修成正果。其实,正果是否可得,不应成为我等修行之人所虑之事。我等专心修行即可,功到自然成。否则,一味追求正果,则目的心太重,则不但正果难得,可能招致心魔入侵,则后果不堪设想。修行之人,不可不察。

▍首先,修道者须修静功。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云:“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静,是一种境界。纷繁复杂的尘世中,各种压力接踵而至,应接不暇,我等往往疲于应付。静这种高的境界,对于很多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即便逼迫自己静下来,也很难达到这种真静的境界。因此,修道之人,须达真静,才能神魂归一,神不虚耗,方能守真。如若不能做到真静,因欲“牵之”。因此需收敛心神,节制欲望,回归虚无,虚己守静。

故《清静经》云:“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是故,于红尘修行,每日必花时间守静。这是修道的最基本要求。

▍其次,修道须修行。

念起于心而表露于形,所谓相由心生,其联系甚为紧密。行不端,则心必病;心不澄,则行比倚。路遇美色,心念不专,淫念骤起,即惊其神,气必散。凡夫无知,故神气散,精气泄耗,故好色者终日神情恍惚,虽行未动,神已游走;若行亦动,则罪孽即造,追悔莫及。

是故修行须修眼耳鼻口意。

修眼者,断绝扰人心神之物入侵,自然可得清静。然则,说虽易,实难为。俗世纷繁,眼花缭乱,置修行者于进退两难之地。将守心,而欲来缠,皆因眼戒难守。见色美艳丽女子,更为变本加厉,多看数眼,心神已乱。若能将其视为男人,或天地万物之一,则不必受此煎熬。然而,美色当前,多少人能守住心神?此修真之至大障碍者也。

▍其次,修耳。

修耳易于修眼。修耳者,分多个层次。流言蜚语,闻而不传,是为基本。俗语云:流言止于智者。流言,不论真伪,不可乱传;知了即可,不可不辨是非,造下无边口业;道听途说之言,择之而闻,是为较高功夫。不良信息势必扰乱心性,不如不闻,省却诸多烦恼,断除邪念。故可择而闻之,取其善而摒弃恶俗之言,与修行有利。其三,无论善恶之言,听之不闻,视之不见,是为上乘。任何言辞,无论善恶,均会扰人心性,故而不闻一静心,心澄意清,则万物自寸于心,而心自正,心神不耗,意守真常。

▍再者,修口。

修口者,修口德也。传善言,行善举,均是功德。非为所图,却可心胸广大,生慈悲心,导行日增,修真易成。修口,则无是非争讼,则无敌,无敌则无争,不争则无利无害,道法自然。巧舌如簧者,虽为人赞叹,其口若悬河,舌战群伦,却因多言之时,不分善恶厉害,而无意间中伤他人,必种下祸根。言多则必有所失,寡言亦不可,寡众之间,取其中和,则圆满自然,是为真道。不可不言,不可多言,不可言明,不可赘述,恰到好处,既是修口之道。修道之人,须明了此理。

▍此外,修口者不可毁谤他人。

言辞犀利,认假作真,无故诽谤他人,口业已造,是为不值。故而,修行之人,须积口德,修好自身,再设法度人,劝人行善积德,弘扬善法,才是真道。须知,无论何人,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作为凡夫,不必替天断判人之功过,是否善恶,自有天道判之。吾等所当为者,真心修行足矣。

辛卯年,吾欲劝善布施放生以尽寸心,响应者众,且多人因放生受益。此事本为善事,不图名利,自行出资购物为众多信人放生,但却有心怀不轨之同道中人诽谤中伤,但我亦未反驳,因知所作所为,天地为证,后谣言不攻自破,实为魔障。后来,吾明白:修行不易。故而,口业断不可造,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修意者,简言之,虚心守静既是真理。意不动,则心神可守。尽量减少欲望,则心神不乱,心魔不生。修意时,不可有分别心。一次,吾与师弟论道。吾问:超度之时,被超度之灵为道教神灵接引而去还是为佛教菩萨接引而去?其答:师兄不可有分别心。超度之时,皆有神佛到场,根据被超度者的三世因果,分别被神或菩萨接引至不同的去处,有些可能被地藏菩萨送往地狱受刑,法师仅充当和事老的作用,真正普度众生的其实是神佛。听完吾幡然大悟。

很久以前,吾曾有分别心,与学佛的朋友论道,与其辨佛道,论佛道孰高孰低,有时争得面红耳赤,无果。后悔悟,其实佛中有道,道中有佛,其本为一体,仅是修行方式不同而已,故而不可有分别心,佛本是道,道亦是佛,其目的均是济世度人。

请记住一句话:地狱门前僧道多。修行之人,与僧道通论,不节制欲望,真心修行,往往会种下罪根。既然是修行之人,又何苦重入轮回之苦呢?

哪些东西,在阻碍我们修行?修行之人,不可不察!#修行#

大凡修道者,均具善根,且与道有较大缘分。故而,修道须摆脱俗念,潜心虔诚修行,度己度人,方可修成正果。其实,正果是否可得,不应成为我等修行之人所虑之事。我等专心修行即可,功到自然成。否则,一味追求正果,则目的心太重,则不但正果难得,可能招致心魔入侵,则后果不堪设想。修行之人,不可不察。

▍首先,修道者须修静功。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云:“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静,是一种境界。纷繁复杂的尘世中,各种压力接踵而至,应接不暇,我等往往疲于应付。静这种高的境界,对于很多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即便逼迫自己静下来,也很难达到这种真静的境界。因此,修道之人,须达真静,才能神魂归一,神不虚耗,方能守真。如若不能做到真静,因欲“牵之”。因此需收敛心神,节制欲望,回归虚无,虚己守静。

故《清静经》云:“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是故,于红尘修行,每日必花时间守静。这是修道的最基本要求。

▍其次,修道须修行。

念起于心而表露于形,所谓相由心生,其联系甚为紧密。行不端,则心必病;心不澄,则行比倚。路遇美色,心念不专,淫念骤起,即惊其神,气必散。凡夫无知,故神气散,精气泄耗,故好色者终日神情恍惚,虽行未动,神已游走;若行亦动,则罪孽即造,追悔莫及。

是故修行须修眼耳鼻口意。

修眼者,断绝扰人心神之物入侵,自然可得清静。然则,说虽易,实难为。俗世纷繁,眼花缭乱,置修行者于进退两难之地。将守心,而欲来缠,皆因眼戒难守。见色美艳丽女子,更为变本加厉,多看数眼,心神已乱。若能将其视为男人,或天地万物之一,则不必受此煎熬。然而,美色当前,多少人能守住心神?此修真之至大障碍者也。

▍其次,修耳。

修耳易于修眼。修耳者,分多个层次。流言蜚语,闻而不传,是为基本。俗语云:流言止于智者。流言,不论真伪,不可乱传;知了即可,不可不辨是非,造下无边口业;道听途说之言,择之而闻,是为较高功夫。不良信息势必扰乱心性,不如不闻,省却诸多烦恼,断除邪念。故可择而闻之,取其善而摒弃恶俗之言,与修行有利。其三,无论善恶之言,听之不闻,视之不见,是为上乘。任何言辞,无论善恶,均会扰人心性,故而不闻一静心,心澄意清,则万物自寸于心,而心自正,心神不耗,意守真常。

▍再者,修口。

修口者,修口德也。传善言,行善举,均是功德。非为所图,却可心胸广大,生慈悲心,导行日增,修真易成。修口,则无是非争讼,则无敌,无敌则无争,不争则无利无害,道法自然。巧舌如簧者,虽为人赞叹,其口若悬河,舌战群伦,却因多言之时,不分善恶厉害,而无意间中伤他人,必种下祸根。言多则必有所失,寡言亦不可,寡众之间,取其中和,则圆满自然,是为真道。不可不言,不可多言,不可言明,不可赘述,恰到好处,既是修口之道。修道之人,须明了此理。

▍此外,修口者不可毁谤他人。

言辞犀利,认假作真,无故诽谤他人,口业已造,是为不值。故而,修行之人,须积口德,修好自身,再设法度人,劝人行善积德,弘扬善法,才是真道。须知,无论何人,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作为凡夫,不必替天断判人之功过,是否善恶,自有天道判之。吾等所当为者,真心修行足矣。

辛卯年,吾欲劝善布施放生以尽寸心,响应者众,且多人因放生受益。此事本为善事,不图名利,自行出资购物为众多信人放生,但却有心怀不轨之同道中人诽谤中伤,但我亦未反驳,因知所作所为,天地为证,后谣言不攻自破,实为魔障。后来,吾明白:修行不易。故而,口业断不可造,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修意者,简言之,虚心守静既是真理。意不动,则心神可守。尽量减少欲望,则心神不乱,心魔不生。修意时,不可有分别心。一次,吾与师弟论道。吾问:超度之时,被超度之灵为道教神灵接引而去还是为佛教菩萨接引而去?其答:师兄不可有分别心。超度之时,皆有神佛到场,根据被超度者的三世因果,分别被神或菩萨接引至不同的去处,有些可能被地藏菩萨送往地狱受刑,法师仅充当和事老的作用,真正普度众生的其实是神佛。听完吾幡然大悟。

很久以前,吾曾有分别心,与学佛的朋友论道,与其辨佛道,论佛道孰高孰低,有时争得面红耳赤,无果。后悔悟,其实佛中有道,道中有佛,其本为一体,仅是修行方式不同而已,故而不可有分别心,佛本是道,道亦是佛,其目的均是济世度人。

请记住一句话:地狱门前僧道多。修行之人,与僧道通论,不节制欲望,真心修行,往往会种下罪根。既然是修行之人,又何苦重入轮回之苦呢?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然后说回原著,《彷徨之刃》《魔女》《谁杀了她》《麒麟之翼》(太多了不一一列举)是我认为他最差的几部作品,感觉到他想偏向社会派推理,但又不具备那个故事构建和还原的
  • 十八岁,我希望你能奔赴自由,为自己活,拥抱更多的爱,当你幸福的时候,我会比你先落泪。之前我在佩尼达的时候通过酒店帮我联系的包车司机 这个司机真的是个有趣的灵魂
  • #种地吧[超话]#为昨天和今天的自己画上一个句号,把昨天宽慰一个姐妹的话送给我自己(如图)自己开不开心最重要,昨天和今天我确实是不开心的,针对我昨天所有开麦的言
  • 就很离谱[二哈]所以我都会选择开灯,放着歌睡觉,如果是打雷天,那就更严重点会把被子盖过头,然后闭着眼睛强迫自己入睡。突然觉得自己可真棒还有还有我现在也能一个人去
  • #左航ZH[超话]#to:18岁的小昂不知不觉我们的航酱已经18岁了 left恭喜你成年喽仔细算算这已经是我陪你过的第三个生日了第一次见你的时候是在TF家族微博
  • 比如如果导演了解很多演员的过往大小事,清楚讲什么能戳到ta,而且精准地判断要戳到什么程度,是嚎啕大哭,还是苦涩饮泣,理论上来说这样很有效,那是不是好导演都该做的
  • ” 哈维转向基米希说:“从和瓜迪奥拉聊过的这天起,我就开始关注你的职业发展,毕竟瓜帅不会无缘无故地说这些话的。但是他已经告诉我,他还有一个很大的愿望——我认为,
  • 2024.5.21号这一路光景 有你在身旁rap:他们说要越过 前方风沙 必须低着头他们说要绕过 蜿蜒的河 才能往前走他们说烫要放手 太远要换个路口如果得不到谁
  • 表带方面的处理也是很为到位,此次手雷采用胶带,手雷的胶带做工与众不同,拥有独有卡扣,保证佩戴稳定舒适,同时这样的细节也是其他厂家达不到的天花板,然而对于表带方面
  • 5、大肚子依然存在并不是一“卸货”肚子就会瘪下去,生产完肚子依然会很大,需要六周左右的时间才能会很到正常大小,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身体之后的恢复。3、
  • 圣罗兰大黑金包多少钱一个 圣罗兰圆饼包法国代购是真的吗蔻驰 旅行袋 20cm大mini专柜版本?? 可以折叠的托特好赞的效果 这款亮眼吸睛的肩背包匠心探索经典
  • ”  傅春景冷笑一声:“还必须对齐国文字,图案都了如指掌,才能做到以假乱真,这人肚子里是有点货的。”  傅春景冷笑一声:“还必须对齐国文字,图案都了如指掌,才能
  • 还有一次,是我最好的朋友要离开这座城市,我们在车站告别,他眼角的泪光和哽咽的声音,让我感受到了别离的痛苦。然而,当爱情结束时,那些曾经的快乐变成了心痛的回忆。
  • 没睡着 好想家时常觉得自己特别特别幸运 从小到大都在爱的蜜罐儿里长大 父母从来没有缺席过自己重要的每一次 小时候学拉丁 全家人出动陪我 做什么都陪我 一直把我当
  • 截图没有语音,但是我吹爆张若昀的台词和演技,庆余年二和范闲都值得#The8徐明浩[超话]# 来看看大阪演唱会day1关于明浩的repo⬇️·天选omega,漫撕
  • 希望高校里面的这些“大聪明”们还是踏踏实实地做人做事,以更多的真材实料来面对将来的人生挑战吧!”人生的许多事都是靠自身的努力去完成的,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终将
  • 真正当有一天,生你养你的两个人都走了,这世间就再也没有任何人真心实意地疼你爱你了,没有人在意你过得好不好,工作累不累,胖了还是瘦了,再没有人忍你的坏脾气,包容你
  • 热推‼《玖离御麟》(全集完整版大结局无弹窗)全文阅读笔趣阁XxHH><7 ‼书名:《玖离御麟》 ‼主角:玖离御麟 ‼小说全文阅读到公#众#号【岁月书摘】回复主角
  • 山田「鹿児島の田舎に住む15歳の中学生にとって、それが人生のもっとも大きな変化、転換期だったと言えるんじゃないかな。ひと晩で直径数十メートルの模様が描かれるとい
  • 所有节日 对于孤独的人 只是让他们更孤独罢了 就像一个人被扔进都有伴儿在狂欢的游乐场里 …有时 当人不觉得孤独的时候 多半是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有朋友/家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