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茶志怪》

天榜 

  邑先达邵君玉清,元旦梦有人牵一骑,状如骡,顶矗一角,促之骑。至一处,仿佛衙署。仰见悬榜,己名在第三,籍贯皆符。每名下均有批语,多不暇记,惟记己名下注“孝弟可嘉”四字。壁上有悬牌云:“二月初八日小直沽火。”视毕,其人复促之还。至家门,一惊而寤,乃粘条志之。至期,小直沽被灾,果如所梦。未几捷南宫,殿试鼎甲。 

斩蛇将 

  武弁赵某,恶蛇,见辄杀之,众呼为斩蛇将。一日适野,丛薄间有大蛇粗盈握,赵击以刃,夭矫不驯,乃乘间断其首,蛇屈伸旋毙。弁归营,觉头目眩晕,体甚不快。因乘舆归家,夜卧觉有物如冰,横搭其腹,颇类蛇。急呼其母,取火照之,见有一无首大蛇,蜿蜒床褥间,血犹殷湿。母惊号,物忽不见。弁叹曰:“予不起矣!”因述其所为。母急延巫觋祈祷忏悔,巫作蛇语曰:“杀我抵命,谁惜汝饮食耶?”未几旋卒。 

  醉茶子曰:蛇虽毒物,苟无害于人,不必杀也。而蠢然之物,竟能报仇,可知素灵夜啼,青衣捣药,若非特出之人,焉能免于祸哉。 

蓝怪 

  刘某,山左人,寄寓于津,夜卧吸烟,觉凉风飒然,肌肤起栗。怪而视床前,立一蓝面大鬼,冠服皆蓝,高几及屋,眉目悍怒可畏。张口向刘嘘气,便觉身冷如濯冰水,寒战不可耐。刘固武勇,拔佩刀逐之。鬼出寝室而没。归卧片刻,又觉身冷。视之,鬼又至,又逐之而没,已而复来,一夜不堪其扰,至天明始寂然。隔数日,复如前状,甚患之。或劝其移居他室,不从。不得已呼仆伴寝,鬼果不来。遣仆去,则鬼旋至。乃留仆越数日,鬼来如故,但仆无所见,惟觉冷耳。又招数人伴寝,而鬼仍至。刘形销骨立,委顿不复如前善斗矣。未几卧床不起,诸人亦惧而辞去。唯仆蒙被卧其侧;日渐危殆,无计可施。一夕,方撑拒时,见其亡母立床前,以身避蔽。而鬼高过其母,俯吹之,其虐益甚。自思遭此其祸,致忧及泉下老亲,不觉失声大痛,鬼退后三四步。已而复来,缠绕将半载,终以是殒命。 

  醉茶子曰:七尺之躯,意为鬼吹而殆,事亦罕闻。然太刚则折,势所必然。既无战胜之才,又无退避之意,其败也宜矣。而泉下慈亲犹来护庇,叹人之于子虽死不忘,为人子者当何如报其亲哉?顾孝念一萌,鬼即稍退,而终不能不索其命。得毋结怨已深,非小善所能抵者?非余之所知也。 

魂归 

  邑陈姓从军南省,殁于战阵。家人得信,讳之,其妻某氏不知也。有友人并力归其柩,将至之夕。其妻与女寝,女忽梦其父浴血立其前,惊寤,呼其母。氏醒,仰见陈立窗上,浑身血污,片刻始不见。起唤其弟,诘之。弟不能隐,告之。举家悲哭。及天明,其友送柩至。噫!事亦奇矣。 

  醉茶子曰:慷慨从军,敢为身死,其英灵固不泯也。而魂随柩归,可见人之遗骨亦自郑重。故埋骨掩胔,仁人善政,是知通幽明之理者,其唯圣乎? 

判官 

  邑绅某,性至孝,母殁已久,思念不忘。偶扶乩召仙,或焚以请城隍之符。乩书云:“吾城隍差役黄老也,奉命来问何事?”某云:“先母谢世多年,今在阴曹何处?得毋有所苦耶?”黄云:“不知,俟归查之。”遂退。越数日,又焚前符。忽窗外狂风骤起,屋中几案震响,沙盘飒飒,飞越作字,猛厉大书“判官到,索酒。”急供一大斗,须臾净尽。问何事见召,仍以母询。乩云:“已入转轮,可勿问也。”问:“黄公胡不来?”曰:“披奉公出差矣。速送。”众俱惊惧,焚符送之。遂罢扶乩之戏。 

  醉茶子曰:观此则轮回之说定非诬妄,而黄老之为神亦可信矣。予昔游武遂,有刘生能召仙。书符焚之,仙至。时有觋能走无常,亦在座。乩云:“诸君扶乩太劳,吾亦疲于作字,可遣彼口代予手可也。”觋乃作仙语。或问:“阴司信有之乎?”曰:“有。阴曹之赏罚必明,黜陟必当。凡负君之贼,败国之臣,当日受其爵、享其禄者,至此必罹其祸。昔日积善之家,修德之士,于世穷其身、厄其遇者,至此则蒙其福。阴曹所以补阳世之阙也。”问:“鬼犹念其尸身否?”曰:“人之生时,无尺寸之肤不爱,无尺寸之肤不养,岂魂既离壳,即不相关?无是理也。”问:“奢俭太过,皆有冥报。奢则宜矣,俭胡为然?”曰:“俭者廉,何罚之有?惟俭而刻薄待人,多生机械,贪婪取物,悭吝聚敛,鸟得不罚?”问:“宋儒无鬼之说固偏,释氏轮回之说非妄。然死即托生,往往见于载籍。顾此死彼生,转易之间耳,鬼安在?若云有鬼,必不托生而后可。若云无鬼,世之见鬼者比比,鬼之报怨报德者恒有,其故何也?”曰:“轮回之事,有当入不当入,与夫迟早先后之异。《传》云:新鬼大,故鬼小。非其验与?至旋死旋生者,不在此例。”问:“溺死缢死鬼皆求代,何也?”曰:“冥中恶人轻生,故不许速入轮回,非有代者不可,使知鬼趣之苦,所以警将来。”曰:“不离鬼趣,惟鬼知之,人未死,不知也。纵使鬼知悔惧,何以戒人不轻生?且缢或由己,若无意落水溺死者,非自轻生,何亦靳之不使托生耶?”曰:“天下无无弊之法,积重难返也。”问:“世之见鬼者,云多在墙阴厨间厨内,他处则少。然则鬼与人杂处于坐世矣。而何以死而复生者?有云路径生疏,或荒沙漠漠,又有云城郭衙署,是冥府矣。不知阴曹另有一世界不在尘寰耶?抻即在尘寰耶?然则即世之庙宇耶?”曰:“在虚无缥缈之间而已。”其所论近理,第云在虚无之间,必如蜃楼海市矣。惜予当日未之深究也。

《法然上人法语》5
南无阿弥陀佛。

《法人上人全集》第175页。

六、十念法要

不顾妄念余念,不谓散乱不净,唯口称名号。

若常称名者,以佛名之德,妄念自止,散乱自静,三业自调,愿心自发。

故愿生心少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散心增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妄念起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善心生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不净之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清净之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三心欠缺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三心具足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三心现起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三心成就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此即决定往生之方便也,纳于心腑莫忘失。

“十念法要”,因为本愿文里说“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乃至十念”就是一向专念的意思。这一向专念之法,它的要点、核心要领在哪里呢?这一篇就告诉我们了。这当中总共写了十句南无阿弥陀佛,也是凑一个满数,也叫“十念”。

“不顾妄念余念,不谓散乱不净,唯口称名号”,第一句是总的标宗,要点就在开宗明义,开门见山就说。

初学的人往往不懂,念佛的时候总有很多担心害怕,说“我妄念很多,其他的想法、念头太多了,怎么办?”还有的说“我的心很散乱,又不清净,怎么办?”这一切都不必办,这叫“不顾”。

“不顾”,不用管这些;“不谓”,也不要把它当回事。它起起落落,生生灭灭,来来去去,都随它。

“唯口称名号”,“可是妄念、散乱碍事啊!”只要口称名号,自然就有下面说的效果,“若常称名者,以佛名之德,妄念自止,散乱自静,三业自调,愿心自发”。“自”是自然而然,不期然而然,没有特意针对它做什么,比如克服妄念啊,止息它啊,它自然就止息了,这叫“妄念自止”。这是什么原因呢?“我都没有用功啊!”只要常称佛名,佛名号就有这种功德,“佛名之德”能让我们的妄念自然止息。

“散乱自静”,本来心非常散乱,现在就不闹腾了。“静”是平静、安静。

“三业自调”,身口意三业本来不调顺,非常狂野,现在变得循规蹈矩。

“愿心自发”,本来愿往生心似有若无,可是只要专修念佛,念念之间心中就向着极乐,这叫“愿心自发”。

当然,其他的功德利益也都在称名当中,所以这个“自”也说过了,就是不期然而然。不是我们特别针对它,克服妄念,修禅定,调适三业,放下称名另外鼓励愿生心,那都偏离了主题。

下面分为十句。

“故愿生心少时亦南无阿弥陀佛”,人的心情本来就是这样,一般人就是这样,比如遇到苦恼的事、人生的逆境,愿生心好像陡然生起,很猛烈,“我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时候念佛或许是一句接一句;但如果人生遇到顺境了,就疲懈,懒洋洋的,愿生心好像也发不起来,整天无聊得很,念佛也提不起情绪。这时候怎么样呢?一般人就会悲叹说“我真是没道心啊!”不用管有道心没道心,这都是我们的生灭心,情绪会起会落,不用理会这一切,还是念南无阿弥陀佛。愿生心少的时候,不是另外去找愿生心,还是回归到原点,回归到这句名号,所以叫“愿生心少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散心增时亦南无阿弥陀佛”,一般的情形都是这样,心散乱,越来越散乱,就要想办法对治,说“佛号念不下去了,我去念经咒消消业吧,等我的心清净了,不那么散乱了,再来念佛,这句佛号才能念下去”,也不必如此,散心增时仍然是“南无阿弥陀佛”,这是一个秘诀。如果放下念佛,另外找办法,心永远静不下来。但是只要念佛,“散乱自静”,甚至不用太长太多的时间,念上十声佛、一百声佛,自然安静了。有的人遇到家庭重大的悲苦事,呼天抢地,你跟他讲再多的话,怎么安慰他都没用,就是让他念一会儿佛,或者带他一道念一会儿佛,他的心自自然然就安静了。还有我们临终助念的时候也一样,你讲一大堆话都没用,那个人就手抓空;只要佛号响起,大家念一会儿佛,时间不长,可能三两分钟,三五分钟,他自然就安静下来了。一个临终的人,心散乱到不可言说的地步,甚至见到种种阴间的事,阎罗鬼卒的事,只要念佛,自然就安静下来了。

“妄念起时亦南无阿弥陀佛”,这句话也特别善巧,干脆,有力量。我们一般听到的教导都说“妄念起来了怎么办?要克服妄念,把它消灭。消灭的方法就是观空,比如打坐,或者持戒,或者用数息观、白骨观”。印光大师说,我们凡人总是起妄念,妄念起的时候当下就要让它消灭。不过,他老人家倒没有让我们修数息观、白骨观之类的,他说当下提起名号,让它消灭。不过大家也不要误会了,我们不是拿佛号跟妄念对着干,那样的话妄念恐怕不容易消灭。所以这里说得很清楚,不要理妄念,妄念起的时候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还是回归到阿弥陀佛,妄念自然就止住了。

印光大师有一个譬喻,他说妄念、烦恼就像小孩,他在那里闹腾,在那里哭,你越理会他,他越闹。你用刚法和柔法都不管用,刚法就是跟他对着干,你越对着干,他闹得越凶;柔法就是给他玩具,陪他玩,顺着他,他也是没完没了,无休无止。只有一个办法——别理他,他就自己玩自己的。小孩不就这样吗?别理他,他哭一哭就没事了,自己玩玩具或者干什么去了,不会给你惹事。

起了妄念,多数人就用刚法,就是要克服它,其实这样往往会伤了自己,你没那两下子,克服不了,反而搞得自己鼻青脸肿。有的用柔法,没办法,顺着它吧,哄它,溺爱,这也不行,它就缠住你不放。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不理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特别妙。凡人谁没有妄念?妄念很多,起起灭灭,别理,“妄念起时亦南无阿弥陀佛”,自自然然化解千难万险,很善巧,而且不落痕迹,妄念想抓你都没地方抓。如果你理会它,它就像章鱼一样,那些触角马上就把你抓住,把你带到大海深处。

“不净之时亦南无阿弥陀佛,清净之时亦南无阿弥陀佛”,心不清净,心清净,这都是我们自己的感觉。不管心清净不清净,都不理会它,都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三心欠缺时亦南无阿弥陀佛”,这下面有四种——欠缺时、具足时、现起时、成就时,都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三心”就是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观经》说“具三心者,必生彼国”,所以修学净土的人都非常重视三心。

有人说“一对比,我的三心不具足,欠缺”,不用理会,欠缺也是念南无阿弥陀佛。为什么?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三心自然具足。专称佛名,信知称名必定往生,这就是三心具足了,不要再咬文嚼字。三心欠缺还是念佛,回归到称名,回归到六字名号这个原点。

三心具足就放弃念佛了吗?有人说“我三心具足,必定往生了,不用念佛了”。三心具足是具足在哪里?还是回归到六字名号。因为三心是以南无阿弥陀佛为体性,所以不能因为三心具足了就放逸不念佛,还是平淡地回归到南无阿弥陀佛。

“三心现起”,三心本来具足,有时候现起,有时候隐没。现起的时候也不是乐淘淘地说“你看,我的三心现在好像现起了”,很喜悦,不是的,还是平静地回归到南无阿弥陀佛。

“三心成就”,“成就”就是坚固不动,随时现前。即便如此,也不要被三心之云障住,它的本质是南无阿弥陀佛,所以还是回归到平淡的南无阿弥陀佛。

“此即决定往生之方便也”,这样念佛就是决定往生的方便善巧,这就是个大窍门。

“纳于心腑莫忘失”,应该牢牢记在心中,不要忘了,就这么做。

这里虽然只列了十项,其实百千无穷项都在当中。总之,名号就是一切,是我们生命的根本,是我们生活当中起心动念的出发点和归结点,一切都围绕着南无阿弥陀佛而旋转,一切都要回归到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原点。

就像用圆规画一个圆,圆弧就是我们生命当中种种起起灭灭的念头,圆心就是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圆弧上所有的点都向着圆心。也就是说,我们在生活当中不管有什么样的念头、想法,善的、恶的,清净的、不清净的,我们都回归到一句单纯的南无阿弥陀佛当中来。就如同一个圆,圆弧上的各个点都向着圆心。

回归原点特别重要,就像一些体育赛事,都有一个原点。比如打羽毛球、打乒乓球,随着对方的运动,总是左边、右边都要应付,但是随时回到原点,回到中间这个位置。

我们在人生当中总要应酬,这边、那边去应付,但是要随时回归到我们的原点。其他所有的事情,一切的念头都可以轻轻地抹去,只有这句名号永远是我们人生的中心。

好,这是《十念法要》,我们再读一遍:

不顾妄念余念,不谓散乱不净,唯口称名号。

若常称名者,以佛名之德,妄念自止,散乱自静,三业自调,愿心自发。

故愿生心少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散心增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妄念起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善心生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不净之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清净之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三心欠缺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三心具足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三心现起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三心成就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此即决定往生之方便也,纳于心腑莫忘失。

最近一直在生病,胃口不好,心情也不好,起来站一会儿都站不住,几乎一大半的时间都在床上躺着。下午姐姐突然进屋,递给我一个橘子让我尝尝,吃了早饭以后胃口一直顶着,后腰空的厉害,看到这个橘子,想起来这好像是昨天晚上爸爸吃完了以后说很好吃的橘子。我尝了一个,酸酸甜甜,真的很好吃。我突然,就那一瞬间,都没有过脑子的,想拿给姥姥吃,然后就在下一秒,我才意识到,躺在我旁边的,我的姥姥,她已经十多天都吃不进东西了,我又想起昨天,妈妈买了烧鸡,要把鸡头喂给小猫,我想都没想的说了一句,不行,我姥姥爱吃鸡头,给我姥姥。然后妈妈和老姨同时看着我,我知道她们想说什么,因为我已经意识到了,我姥姥已经吃不进东西了。这样的念头也不知道在脑子里有过几回了,也正是这些细碎的小事,时常的跳出来,提醒着我,我正在慢慢的失去她。我已经回来快半个月了,几乎每天都在姥姥的身边,看着她,从清醒到糊涂,再从糊涂中偶尔清醒过来,直到我忘记了是哪天,在她偶然醒来的时候,我问她,姥姥,我是谁啊。她口齿不清,浑浊的双眼看着我,缓缓的说,淑琴,你不是淑琴么?我几乎是立刻,眼泪就疯狂的掉下来,我哭着跟她说,姥姥你好好看看我,我不是我妈妈,你再看看我是谁啊!可她只是缓缓的摇头,闭上了眼睛。可是我的情绪却完全的崩溃了。这是最疼爱我的姥姥啊,这是从小把我拉扯大的姥姥啊,为什么姥姥不记得我了呢。死别才是对生者最残酷的折磨,我就这样每天,亲眼看着她,被肚子里那该死的疾病折磨着,醒来,扶起来,喝水,吐,再睡去,再醒来,喝水,吐……看着她一点一点消瘦,看着疾病正在一点一点夺走她的生命。这就像是对我的审判,我从最开始的每天肿着眼睛,到后来,也哭不出来了,我也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我喜欢趴在姥姥的头前,等待着她的呼吸,她的呼吸频率已经慢了,可我总是会跟着她的频率,每当看到她长长的呼出气时,我也才会跟着长长的呼出一口气。这简直就像是对我的救赎。姥姥每天都难受的要命,呻吟着,憋死我吧,憋死我吧,难受死我了,拿刀在我身上刮一刮吧…跟姥姥相比,我的区区小病真的不足挂齿。可就是这不足挂齿的小病,也让我疼的经常无法入睡,可是癌细胞在姥姥的肚子里,姥姥得多疼啊!我知道,每天承受着的痛苦让姥姥的心里只想着赶快离去,有时候,我甚至也想,就让姥姥赶快离开吧,走了,就不会遭这样的罪了。每次想到这的时候,我都想哭,可是我又很自私,就算姥姥这样,我也希望姥姥能多活一天,两天,三天…就像是在偷时间,每多一天,就像是上天的恩赐,这样我就能多陪姥姥一天,每个人都很珍惜这份额外的赏赐。今天扶姥姥坐起来,我还是想把好吃的橘子给姥姥尝尝,又想到这世上的美味珍馐,可姥姥却再也没办法品尝了。我跟妈妈说,姥姥要是还能回咱们家楼上就好了,妈妈一下子就哭了,她说,姥姥再也回不去了。是啊,再也没有以前的春夏秋冬了。我想起姥姥病危,我刚从学校赶回来的那天,没进门,我就开始叫姥姥,我听着姥姥有些虚弱的答应着。她经常需要打针,打针可以止吐,这样就没有那么难受了。那天给姥姥打针的时候,褪下裤子,我看到姥姥骨瘦如柴的腿,看到她身上好多的的针眼,看到她输液被扎的黑青的手,打针的时候我没敢看,却在转过头的一瞬间就掉了眼泪。姐姐说姥姥还在这,我们不能哭的,这样就会提醒她,让她想起自己就快不行了,我记得姐姐的再三告诫,可是我活了二十二年,唯一没有学会的,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绪。当我哭得稀里哗啦的时候,姥姥突然睁开眼,跟我说,旭旭,姥姥跟你说,你不许哭,姥姥知道你着急,但是你别太着急了,你的小身体本来就不好,姥姥也就这样了,没办法,谁也救不了姥姥,你也救不了姥姥,姥姥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和你妈,要是有一天姥姥没了,你也不能太着急了,听姥姥的话啊。我的情绪一下子就崩溃了,我说,姥姥,要是有一天你不在了,你要经常回来看看我,一定要给我托梦啊!姥姥说,要是真的由人,姥姥肯定给你托梦,姥姥记住你跟姥姥说的了,嗯……然后又昏昏睡去。其实我是一直相信和敬畏鬼神的,可能是从小听多了大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怪力乱神,我对鬼魂之说是相当害怕的。可对于姥姥,我却希望怪力乱神的事发生在我的身上,这样,或许我就不会真正失去姥姥。我也相信轮回,人和人这一辈子的缘分,从死亡开始即为了断,这一辈子,不论再亲近,再疏远,到死,记忆就清零,缘分就断了,下一辈子,下下辈子,下下下辈子,就很难再遇见,就算遇见,却又是新的记忆。也正是这种念头,让我即便在这几天做了很多很多的心理建设以后,却还是在听到姥姥痛苦的呻吟时猝不及防的掉下眼泪来。从小到大,姥姥在我身上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她是间接的,赐予了我生命,可除此之外,她给我更多的,是陪伴和底气。从小就自卑的我,怕人怕事,如果没有姥姥,我可能是一个比现在更糟糕更懦弱的孩子。她给我的所有,都是仅次于生命的恩赐。而现在,我却要眼睁睁的看着她离开我,而我却什么都不能做,甚至一点都无法替她承担痛苦,这是在绝望中煎熬,这是最残忍的离别。我可能是太害怕失去了,所以我一直在拼命寻找着能够串起我和姥姥之间回忆的物件,或许我以后拿着物件,就还当做姥姥就在我的身边,可是我只找到了一个木制的痒痒挠,那是我小时候去天津玩的时候给姥姥买的,姥姥说那段时间她就说了一句她想买个痒痒挠,所以在爸爸接我去天津鼓楼玩儿的时候,我什么好玩的都没买,就给姥姥买回了一个痒痒挠,这物件只有两块钱,可我想,这可能是曾让姥姥惊喜和感动的东西吧。姥姥一直用了十多年,姥姥换了很多住处,这家那家,这里那里,但却一直带着它。就在现在,姥姥就躺在床上,一点一滴耗着身体里最后的心血,这物件还是在姥姥的床头。在几个月前,大姨夫过世的时候,我就想到了姥姥,我明白,人总有一死,但仅仅就是想一下,我心里都难受的要死,可这一天却离我越来越近了。人总是要长大,而长大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失去。我记得龙应台在《目送》里写过,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突然想到了妈妈的手机铃声,是不是我们都不长大,你就不会变老。是啊,可这世上每天都在上演着生离死别,没有什么能抗衡得了时间。也许,活在当下才是最应该珍惜的事情了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南华真人在注解“道”的时候,提出了“齐物”的概念,指出万事万物在根本上是一样的,又何必纠结于小小的区道在你我之中,也在天地万物之中,先天地之名而存在的道,与天地
  • 小众又惊艳的文案✨ 1.时间会融化掉所有的尖锐 2.活得太清醒不是件浪漫的事 3.如果事与愿违 那一定另有安排 4.把所有期望降到最低 能遇见就是万幸 5.简
  • 健康真实的感情,不需要纠结于外在的光鲜,性格的完 美,能力的卓 越,你要明白,不被爱是种常态,被爱才是偶然。所以呢,不必自我否定,被爱才是一件能够持续美好的事,
  • 3.谁也别想结束我这快乐的单身生活。3.谁也别想结束我这快乐的单身生活。
  • 当时的我在遛弯,还去买甜筒,还给陈陈耶买了一个,虽然走到半路它就掉了…慢悠悠吃着甜筒就收到了黄老师让大家离开办公室的消息,甚至有“我怕来不及”的说法,开始紧张的
  • 结伴西丽行,一片艳阳天。 也许是,天公作美知人意;也许是,江湖有缘客相亲。 得此可人天气,走读可心所在,访晤可语同道,漫赏可睇风景;煮一壶老树古茶,啖数枚清
  • 植发费用是种植的毛囊单位数和植发技术决定的,不同技术费用不一样,想要具体了解,或者预估费用都可以s@仙女植发际线#荐见好物# 今日的荐见春季服饰穿搭好物推荐:『
  • 美联社称,加拿大上周已经采取类似行动,是首个取消俄“最惠国待遇”的美国主要盟友。而俄国防部长绍伊古11日表示,“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收到
  • 今天跟弟弟们玩了飞盘、投沙包、老鹰抓小鸡、你画我猜[偷笑][偷笑]真开心还被不知道大几的“小屁孩儿”们误以为是大一的,说了句“看这是大一的,看着好年轻啊”内心“
  • 拍戏无数的她,说每次开工前两星期,总会跌入焦虑的情绪状态中:“当了演员十年,表演到底是怎样一回事,当你在演一个新角色的时候,心里想去要塑造它的欲望,是大过于它给
  • 【关于发货】由于旺季发货量大货源紧张,我们会按照线上线下客户下单的时间顺序安排发货, 【关于质量】断底、脱胶、破损(按质量三包说明规定)小线头、小污点、微色差
  • 颜值在线,高脚防烫,盛上满满的一碗汤,一家人其乐融融!颜值在线,高脚防烫,盛上满满的一碗汤,一家人其乐融融!
  • 比如冬泳的人本来寿命120岁,结果因为不懂养藏之道,冬天该收藏不收藏而去露泄,寿命就变为100岁,哪怕你表面看着他没生病,其实寿命已减短,只是没有以你能看到的,
  • 当天,HO1721南京-成都,HO1733南京-三亚,HO1731 南京-南宁三个航班,将选派英俊潇洒的全男性乘务员组成“阳光绅士乘务组”在飞机上进行“特色”活
  • 中午吃了个饭,坐公交回家,下了车还得走三站,不近也不远,溜溜达达听着脱口秀不知不觉就到小区了。 在我这边一直扎针治疗副乳和腋窝痛(每周1-2次)的女教师现在不痛
  • 多少次看着你的眼睛多少次想得到你回应我没有勇气却还想问你你怎么舍得放弃你到底忘了没有忘了没有忘了没有❓❓❓❓❓我和你一起承诺每一个梦[鮮花][鮮花][鮮花][鮮
  • 」这时,佛祖曾作如是之念 :我现在应当用神足之力,将自己的形体隐起来,使众人都看不见我在于甚么地方。这时,在人间里的四部之众,看不见如来的日子,已经太长,就往至
  • 读书学典:《论语.述而》7.11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
  • ”希望我们的大宝二宝和我们自己,都能成为拥有一百颗糖的“孩子”回来5⃣️天,收到了一些宝贝心水爱用物‍♀️分享给你们!轻便首选5⃣️ 超爱的一家童装店#好物v赏
  • 情人节和昨晚的吃吃喝喝~在夜市永远少不了这老几样 烤苕皮是新宠 闻起来跟辣条一样 尤其是我的花甲泡面[awsl]每次都想尝尝其他面然而...永远是泡面YY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