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显真情 倾力助脱贫 —— 全国工商联帮扶织金县纪实

全国工商联从1994年确立定点帮扶织金以来,已度过25个年头。在此期间,全国工商联对织金倾注了大量心血,通过引资、捐资、集资等各种渠道,采取助学、助医、招工和教育扶贫、科技示范、实施同心工程、提供滚动扶贫资金、帮助招商引资、组织全国民营企业到织金捐款捐物等方式,助力织金脱贫攻坚,同步小康。
1994年10月5日,全国工商联考察团一行11人到织金县考察,并带来干部职工捐献给全县失学儿童的10.459万元现金,使100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从此,全国工商联与织金结下了不解之缘。
25年来,全国工商联历任主席经叔平、黄孟复、王钦敏、高云龙等先后多次率团到织金考察调研指导,积极组织专家顾问到织金县考察调研,为织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把脉问诊”。
25年来,全国工商联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不遗余力倾情帮扶织金县,帮助我县招商引资落地项目15个,签约资金37.61亿元,协调推进帮恒大集团帮扶项目1个、涉及帮扶资金13.5亿元;帮助协调织金电厂、中石化煤化工项目等2个国家项目,涉及资金350亿元;联引捐资捐款1.6亿余元,在织先后实施教育医疗、科技示范、劳务输出、光彩事业、招商引资、“万企帮万村”、产业扶贫、“五个一”捐赠等项目78个,帮扶项目覆盖全县各乡镇(街道),惠及织金农户10.4万余人。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助推织金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扶贫增活力
智力扶贫。“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这是25年来全国工商联始终秉承的理念。全国工商联坚持把“帮智”作为定点帮扶的主线之一。建立互派干部挂职帮扶机制,选派优秀干部到我县挂职帮扶;制定了《全国工商联定点帮扶工作方案(2016-2018年)》,并将指导织金县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纳入了智力帮扶范畴;为我县捐建光彩学校5所、电脑室6个、图书室2个,资助贫困学生8000余人,开办各类培训班41期,累计培训小学教师、农业技术人员、传统手工艺人6350人(次),培训乡镇干部340余人次;精心指导我县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扶持发展微型企业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全民创业工作的意见》等10余个文件,连续4年召开织金基层商会建设座谈会,指导印发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基层商会工作的实施意见》,促进织金民营经济发展。
输血式扶贫。累计捐建“同心光彩水窖”2000余口,解决1.5万人饮水困难问题,捐建村级“同心光彩卫生室”10个,捐赠药品价值近800万元,有效解决10个村的群众就医难问题,受益群众达2万余人;捐赠500万元的农用有机肥料,打造了5个乡镇万亩农作物基地;组织民营企业在织金招工30余批次,输出农民工5000余人,带动农村劳动力输出10余万人次。
造血式扶贫。2009年以来,全国工商联将帮扶重心转移到产业扶贫上,通过引进龙头企业、投入帮扶资金、建立助农融资担保基金等方式激活本土非公经济发展,带动贫困户生产致富。其中全国工商联捐赠400万元在我县龙场镇民族村、美满村和马场镇马家屯村开展的支部共建和驻村帮扶项目,已种植经果林种苗300亩、套种南瓜300亩,农家乐项目也已进入建设尾声。通过这些项目,带动当地贫困户发展产业致富。
全国工商联在扶贫织金的路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付出了太多心血。这种多角度、多方位、多形式的帮扶,为织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能量、注入新的活力。
帮扶促发展
2018年以来,在统一战线的倾力帮扶下,相关项目落地生根,帮扶成效日益显现。
全国工商联捐赠龙场镇民族村、美满村经果林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经果林育苗基地建设1个30亩,育苗30万株;集中连片种植经果林700亩,其中民族村种植果苗400亩,种植冰脆李8500株、巨型香桃4200株,美满村种植果苗300亩,种植冰脆李果苗14700株。
全国工商联捐赠马场镇马家屯村农家乐建设项目。该项目资金主要用于马家屯村建设农家乐90万元、马家屯良子上组水池修建3.4万元、宣传设备3.8万元、马家屯小学桌椅2.8万元。扶持农户48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户,扶持农村人口数16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1人。目前,所有项目内容已全部实施完成,第三方审计已结束。
贵阳市工商联捐赠小水窖建设项目。贵阳市工商联动员64家企业(商会)向织金捐赠100万元,在自强乡、大平乡援建200口小水窖,目前,项目已全部实施结束,正在组织验收。
全国工商联捐赠绣娘培训项目。项目共争取捐赠资金124万元(其中全联捐赠资金100万元,北京成龙慈善基金会捐赠资金24万元)开展绣娘培训。目前,已开展绣娘培训6期,共培训绣娘1012人,培训合格绣娘933人,项目已全部实施结束。
广州花都区捐赠扶贫车间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广州市工商联发动5家民营企业家捐助资金500万元在我县实施帮扶项目5个,其中扶贫车间项目4个,农村环境美化亮化建设项目1个。分别在中寨镇铁厂村、小院村、马路河村和后寨乡三家寨村各建设扶贫车间1个,在自强乡寨脚村农村环境美化亮化建设项目1个,各投入100万元帮扶资金。目前,项目已全部实施完毕,并通过县级验收。
助力出新招
2018年,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在一年内两次率队赴织考察调研指导工作,专门听取了织金有关脱贫攻坚短板需求情况1次。同年,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乐江,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谢经荣等全国工商联领导及全联机关干部职工多次赴织考察调研,指导织金县脱贫攻坚、招商扶贫、项目建设等。特别是在当年8月,贵州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李汉宇率织金县党政干部到全国工商联汇报工作。在专题会议上,高云龙主席针对织金县脱贫攻坚短板,提出了要为织金县组织开展“五个一”(一棵皂角树、一头猪、一头牛、一口水窖、一套危改)产业扶贫捐赠活动。
全国工商联在深入调研、细致摸底、精心筹备的基础上,于2018年12月26日召开的十二届执委会上启动了募捐活动,成功为织金县筹措帮扶资金4955.9135万元,其中全国工商联执委会捐赠资金4941.2672万元,全国工商联干部职工捐赠14.646万元。
在全国工商联的亲切关怀和真情帮扶下,织金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围绕“五个一”工程,精准摸清底数、精准编制项目、精准组织实施,确保“五个一”产业帮扶到村、到户、到人,把帮扶资金全部用在刀刃上。
“原来没有水窖,每逢旱季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打水,往返来回一早上,费时又费力,吃水成了村民们的奢望。要不是全国工商联的帮扶,咱们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喝上干净卫生的水。”自强乡坡头村村民杨政江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目前,皂角树种植项目计划投入捐赠资金1113.1192万元种植皂角1987.67亩,惠及5个乡镇建档立卡贫困户882户3111人,正开展苗木采购招投标及规划区土地丈量工作,预计冬季实施主体项目;危房改造项目投入帮扶资金2220.165万元,实施危改“三改”679套,惠及4个乡镇(街道)建档立卡贫困户679户2935人,已全部开工建设,竣工674套、竣工率99.26%。小水窖建设项目投入帮扶资金1567.6243万元,建设小水窖1890口,惠及21个乡镇(街道)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1890户8044人,已全部开工建设,竣工1890口、竣工率100%。肉牛和生猪养殖项目投入帮扶资金5.595万元,采购肉牛5头、生猪46头,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28户112人。
时下,在全国工商联的帮扶下,织金县正有序有力推进“五个一”工程的实施,为脱贫攻坚“攻城拔寨”注入新鲜血液。
25年来,全国工商联注重挖掘织金内生动力、滋生造血功能,探索创新帮扶模式,为织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张磊)
https://t.cn/AigUtwon

#中卫万事微帮# 【宁夏:特色林果业铺就致富路】“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唐代诗人韦蟾的这句诗,描写的就是地处西北内陆的宁夏。

  自古以来,宁夏平原便有“塞北江南”之美称。奔流不息的黄河水一路蜿蜒向北,浇灌着这里的山川树木,哺育出塞上千里沃野、瓜果飘香。

  金秋时节,正值塞上苹果成熟上市的季节,当记者走进宁夏中卫市南山台子富硒苹果基地,映入眼帘的是连片的苹果园。硕大的红富士犹如一颗颗镶嵌在绿色中的“红宝石”,格外吸引眼球。果园里、马路上,果农、商贩的运输车辆满载着苹果来回穿梭,到处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经过多年的发展,沙坡头区苹果产业已成为当地主导优势产业。截止2018年底,沙坡头区苹果种植面积达16.54万亩,总产量13.25万吨,总产值突破5.3亿元。仅南山台扬黄灌区苹果栽植面积达11万亩左右,当地果农来自苹果产业的收入占总收入的90%以上。苹果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沙坡头区是宁夏发展特色林果业的典型之一。近年来,宁夏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优选苹果、枸杞、长枣、红莓杏等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品种,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科技服务、典型示范等措施,大力推进全区特色经济林又快又好发展。截止2018年底,全区特色经济林种植面积达210万亩,产量达36.1万吨,产值约30亿元。林果业已成为宁夏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政策引领,推动林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现在种果树好处太多啦,树苗不要钱、铺了节水灌溉管道,用水用肥也省许多,还有技术人员来地里手把手地教……好着哩!”10月28日,正在果园里采摘苹果的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镇烽火墩村村民秦进军滔滔不绝地说。

  近年来,宁夏围绕产业结构优化,通过政策扶持,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产业。在吴忠市利通区,按照当地出台的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对集中连片新建200亩以上的苹果基地,经公示验收合格的,在享受自治区经济林建设补助政策的基础上,一年生苗木每株补贴2元,两年生苗木每株补贴5元。对新建苹果、枸杞园,经验收合格的给予连续三年的补助,其中,第一年享受自治区500元/亩的造林补助;第二年享受利通区政府400元/亩的补助;第三年享受利通区政府300元/亩的补助。“这样的补贴力度大大降低了农民的成本投入,也激发了果农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利通区自然资源局林技推广中心主任许晓钰说。

  宁夏气候干燥,土壤富硒,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非常适宜于发展林果业,加之林果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关联度、融合度高,在促进脱贫致富、振兴农村经济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重视发展特色林果产业。2017年,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发展适销对路、能给老百姓带来“真金白银”的富民产业。自治区先后出台了《关于创新财政支农方式 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意见》和《关于加快特色优势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制定了红枣、苹果发展规划和促进林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力扶持特色林果产业做大做强。各市、县(区)也配套出台更加立体化、更具含金量、更有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从土地政策、信贷贴息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并将特色林果产业列入国家退耕还林、荒山造林、三北防护林等工程给予扶持发展,有效地解决了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难点、堵点和痛点问题。通过政府引导,基本形成了“公司(企业)+农户+金融机构”的多元投资体系,解决了经济林产前、产中、产后各阶段的资金需求,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特色经济林又快又好发展。

  目前,特色经济林产业已成为宁夏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的优质产业,全区有600多个村和移民吊庄种植苹果、红枣、设施果树等,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一些主产区的经济林面积突破了人均1亩。全区已形成了以引(扬)黄灌区为主的苹果产业带,以中部干旱风沙区为主的红枣产业带,以银川、吴忠、中卫等城市近郊为主的花卉产业集群。南部山区形成了以红梅杏、小杂果、林下经济为主的产业带。引(扬)黄灌区一些重点区域特色林产业的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80%以上。

  科技支撑,促进林果产业做优做特做精

  “在蔬菜大棚里种植葡萄,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经过短短一年时间的努力,我们不但种成了,而且还赚了钱。确实要感谢张老师啊!”10月28日,正在自家蔬菜大棚里给葡萄树追施农家肥的灵武市郝家桥镇兴旺村村民马成仁感动地说。

  马成仁提到的张老师,是宁夏林权服务与产业发展中心高级林业工程师张国庆。一个普通农民种地就能得到自治区林业专家的技术指导,这在宁夏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近年来,宁夏的林业专家长年奔走生产一线,为广大农民“传经送宝”,成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好帮手。

  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灵武市郝家桥镇兴旺村,是灵武市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搬迁移民的吊庄村。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沙地大棚蔬菜,韭菜、西红柿等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多地。目前,全村425户村民中有400户种植沙地大棚蔬菜,共有大棚2200栋。

  2018年4月,灵武市郝家桥镇兴旺村1000多棚蔬菜滞销,农民们希望种植设施果树,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可是,对设施果树种植技术一窍不通的农民们谁也不敢冒险。后来,大家慕名找到了自治区设施果树首席专家张国庆。张国庆结合村民发展意愿,因势利导,引导村民运用设施葡萄高干水平棚架立体复合栽培技术栽植葡萄,并从选种、定植、修剪、施肥、打药、田间管理等关键环节技术攻关入手,逐条逐项,手把手地指导。在他的精心指导下,61栋试验棚里套种的一棵棵葡萄树茁壮成长。更让村民惊喜的是,原本需要3年才能挂果的葡萄树第二年就挂了果。“技术就是真金白银,今年6月,我家2棚葡萄就卖了4万多元。都是张老师的精心指导的结果,要不然我们真是两眼一抹黑呀。”马成仁掐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蔬菜棚里套种葡萄,一年一棚至少收入五、六万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实用的林业技术是林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自治区林草局坚持科技引领林果业发展,不断创新思路,把新科技、新理念贯穿于产业发展始终。

  果农需要什么技术,就组织培训什么技术。为了帮助果农及时掌握先进实用的新技术,林草部门改“灌输”式培训为“点菜”式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层层开展技术培训。目前,宁夏已建立起区有专家组、县有骨干、乡有团队、村有明白人的技术服务体系。全区有7支专业技术服务团队,长年开展跨区域果园托管、统防统治等服务,有效提高了全区新技术的应用转化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经过多年持续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加速涌现,成为特色林果产业的先导力量。如今,在吴忠艺苑果树服务社,百余名社员个个都是技术能手和管理高手,通过托管企业果园、为果农提供技术培训和修剪服务,人均年薪在4万元以上,技术输出成了他们增收主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宁夏按照不同特色林果产业组建了青铜峡葡萄研究所、灵武长枣研究所等相应类型的研究机构,成立了自治区苹果、红枣、葡萄、设施果树4个技术服务专家组,集中攻克了一批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近三年来,专家组先后承担国家和自治区林业产业重点科研项目12项,取得多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专利和科技成果,参与制定和完善了20多个行业和地方标准,探索制定了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厂”字形规范化栽培技术、灵武长枣自由纺锤形优质丰产技术、设施葡萄高干水平棚架立体复合栽培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标准,并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依托农林科学院、宁夏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技术力量,积极为企业、大户牵线搭桥,推进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每年培育评选出10至20个自治区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示范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产业发展,带动广大果农增收致富奔小康

  这几天,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蒋口村村民伏玉林忙着给家里30亩红梅杏树追施鸡粪。“我家种了30亩红梅杏,一年下来能挣10多万元哩。”伏玉林是村里的红梅杏种植大户,近些年靠种植红梅杏脱贫致富,他的玉林果品种植栽培合作社更是带动全村4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现在,我们村里大多数村民都种红梅杏,种植总面积1800多亩,成为主要收入来源。”伏玉林说。

  2014年以来,原州区累计采购100余万株红梅杏树苗,扶持农民发展庭院经济,累计为40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苗木补助资金1000余万元。在扶持规模化发展、庭院化提升的基础上,强化技术支撑,成立红梅杏产业研发小组,建立科技示范点,加强重点栽植户田园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及晚霜冻预防等技术培训,有效提高了果品产量和质量。目前,原州区红梅杏种植面积达到2.2万亩,主要分布在彭堡、头营等10个乡镇,建成千亩以上示范基地4处、300亩示范点7个,2018年产值达2000万元。

  在宁夏,林果产业已经成为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支柱产业。2018年,宁夏把林果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把固原、盐池、同心等贫困地区作为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新战场,从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自治区林草局专门编印了《特色经济林产业精准扶贫技术服务手册》,大力推广适宜品种和技术,引导果农以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生产过程中,当地农民通过林地流转、合作经营、技术托管、提供劳务等拓宽了增收渠道。

  为帮助果农打开销路,各级政府及林草部门通过举办果品采摘节、苹果大赛、产品展销、宣传推介等活动,积极拓展果品销售渠道,增加产业效益。同时,鼓励支持有实力的经营主体和市(县)创建认证品牌,申请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特优经济林地理标志等,提高品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目前,宁夏的区域品牌效益日益突显,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其中,“灵武长枣”“同心圆枣”“彭阳红梅杏”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南山阳光”“沙坡头”“扁担沟”“塞硒士”“甘城子”等苹果先后获得“自治区知名商标”“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宁夏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等荣誉称号。灵武长枣、中卫富硒苹果已成为宁夏主要出口创汇农产品。彭阳红梅杏、吴忠设施果树等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宁夏有近一半的村庄拥有特色林产业。西吉县龙王坝村、原州区姚磨村、彭阳县白阳镇等贫困村镇,依托林果产业发展集餐饮住宿、漫步赏花、休闲采摘为一体化的森林农家乐,让当地群众过上了好日子。截至2018年底,全区参与林果产业的家庭林场、农民林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有4500多家,涌现出万立军、张贤贵、吴光亮等一大批产业致富带头人,带动了全区林果产业跨越式发展。

  宁夏林权服务与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朱斌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政策引导力度,进一步优化布局结构和品种结构,把宁夏林果产业优势、特色发挥出来,走优质高效精品的发展之路。按照规划,到“十四五”末,全区苹果、红枣、红梅杏种植面积要稳定在200万亩,形成黄河两岸、引扬黄灌区苹果产业带,中部干旱带红枣产业带,南部山区红梅杏产业带以及城市周边设施林果为主的特色林果产业带。同时,大力推广苹果矮化密植、绿色防控、节水灌溉等现代林果新技术,进一步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此外,要充分借助全国各地举办的有影响力的展会,如组织知名企业、合作社参加义乌、成都、上海、广州等地举办的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全国优质农产品博览会等,加大品牌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进一步提高宁夏林果产业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推动宁夏林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宁夏新闻网记者 杨洲 文/图)

九十年代红标宋聘号生茶 九十年代红标宋聘号生茶
宋聘号普洱茶的特点是原料采购十分讲究,只选用古六大茶山的茶青,并以春茶为主,严格掌控制茶过程,不包心,不撤苗木,去粗取精。宋聘号生产的茶分为两种,一种是面向普洱消费者的宋聘园茶,一种是面向权贵的“宋聘极品”。这两种茶的茶青大都选自易武正山大叶种乔木茶叶,所制之茶条索细长紧结,汤色金黄清亮,汤质柔稠,带有野樟香,香气浓郁,喉韵为润,叶底栗红。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代追成功:理工男的春天~委托人标准IT男一枚,每天的生活就是敲键盘输代码,遇到心仪的姑娘爱意满满却只能深藏心中不知如何去表达,找到老师一对一指导策划,
  • #丝路驿站 向阳陪伴# 【为了能准时乘车,该做些什么?【#盐城# 关于解放路盐渎路BRT站台封闭施工的通告】广大市民朋友: 因市区解放路BRT站台改造出新项目建
  • 而在梁小龙毫不犹豫地假发取了,周星驰一看觉得这样的形象可能跟符合这位退出江湖多年的“火云邪神”同时与《国产凌凌漆》中的“达闻西”相结合,继而这神来一笔的改动,创
  • (停餐整改)​​​ ​​​ ​​​ ​​​ ​​​ ​​​ ​​​ ​​​ ​​​ 4月9日,应到14人,实到13人,一名老师请假听课,菜单:菜
  • 如今,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今天,如何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成为政府、企业关注的焦点,从政策的出台,到企业的转型,陕西省消费市场正在进入回暖期…
  • 在市区工作或者仓山工作,那就看看闽侯吧,今天我们看的是闽侯高新区单价1.5万/平的刚需楼盘。-脸红鸭鸭ฅฅ*-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要被芋丸小朋友融化啦有多可爱呢就
  • ”那是母亲吕开萍第一次听说“脑瘫”这种病,那一刻,天塌了,“我们不甘心接受命运的戏弄,卖了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又向亲戚们借了点钱,扛上铺盖,背着女儿,到北京求医
  • 工作之余,到厨房去给自己放放假,做一.顿可.口的美.味.犒.劳自己。我觉得多看看花.草. 用N.F. F.面霜就是让我开.心的事情!
  • 仔细咂么,其实《菊次郎的夏天》有点儿伊斯特伍德拍摄的《完美的世界》的味道,都是公路片,极具反差感,年长者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而年幼者都是需要被引导,被疗愈的
  • 3.说背景模糊什么,我把截图传到微博然后再保存下来试了一下,字那里就是糊糊的呀,边框也有很多层。2.我用了自己的截图,发现下面的时间也是向左偏移了一个像素,但是
  • 可能你也检测出肌肉力量问题,在做手术时,开了调整肌肉这个项目。这位顾客的情况是,上眼睑有些下垂,在做双眼皮时,第一次就做了上眼睑下垂纠正。
  • 好喜欢~@任嘉伦Allen昨晚梦见我拥有了一项超能力,在自己的婚宴酒席上见到了外公,他也来参加我的婚礼了[悲伤]别人都看不到,只有我能看到,还能与他对话,我一直
  • 是因为岁月吧,因为我们都变成老男人、老女人,此前的爱欲纠缠都成了过往,海样情深也淹成回忆,自然而然的,就拥有那种散发着柔光和暖意的温润心境了吧。林隆璇的《夜深人
  • #SPS中国赛# #你我皆不凡#@bupt 出个211北邮学籍,七成新,四六级已过,已交第二年年学费,目前来说无挂科学科,本校保研率高,成绩尚可,其他证书需要自
  • 警察蜀黍再三提醒:行李保管好,回家没烦恼~拿到手就立马打开读了起来这个画风太美了,让人回味无穷,是以《洛神赋》的构图为蓝本,将其他古代名画的影子融入其中,把古典
  • 这时福报会汹涌而至,好象很了不起,其实却并不是什么好事有些人在今生做善事帮助他人,却活得很糟糕,身体不好,工作不顺,事事不如意。想你的一生行迹也是如此,柔弱如湿
  • 喵答:在模式开放的时间段内,游戏等级≥10级的小动物可以参与。(巅峰任务奖励内容为:夏日大作战活动限定装扮)你问:巅峰模式的奖励如何发放?
  • 宿舍食堂在学校里属于最便宜的食堂,大家可以买一点饭票屯着,别买多,想吃的时候就去吃,毕竟有食堂在那里就会提醒你按时干饭,宿舍食堂早午晚饭分的很明确,过时不候。宿
  • 邓红菊 2021--10--18早安 / 又是一个阴雨的早晨☕️昨晚‘呼呼呼’睡的很好睁眼摸手机·梳洗打扮阳台看花·拍照欧月·扶桑又复花花瓣温润·花朵饱满
  • 尤其是当双鱼女注视着你的时候,仿佛是一眼万年,里面全是星辰大海,柔软的让人沉迷,双鱼女浪漫感性的情怀,让她们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向往和憧憬,就连一件小小的事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