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存在400年,为何却挖不到?考古显示:大禹建的不是夏朝】
夏朝之所以称作“朝”(学术界称为夏代),是因为从夏朝开始,我国历史进入了国家文明阶段。所以,夏朝被《史记》列为朝代之肇始,并得到了后世所公认。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中国第一王朝”却困扰了我们多年,不仅仅是因为史书关于夏朝的记载语焉不详、前后矛盾,而是连考古发现都让一众学者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和激辩。

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上世纪末开展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夏朝的起始年定在了约公元前2070年,距今超过了4000年。

但年代久远,并不是造成夏朝事迹模糊的主要原因,因为古史传说中的尧帝,就因陶寺考古的发现和朱书文字“文尧”的出土,而剥离了神话传说,变成了史实。

当然,关于陶寺和尧帝的关系,由于还缺少证据闭环,故而还不能一锤定音,但无论是从时间(碳十四测定为公元前2300年)还是空间(尧都平阳),抑或是出土文物来看(陶寺早期文化特征的高领折肩壶、折腹盆在山东日照尧王城遗址中皆有体现),陶寺与尧都可谓齿轮的十个齿槽吻合了九个,对此,陶寺遗址考古队领队何努用了相对谨慎的表述:“陶寺遗址是尧都平阳的可能性最大”。

事实上,中国国家文明曙光的出现,可能比我们所认为的夏朝还要更早,距今5000余年的浙江良渚遗址群申遗成功,意味着良渚作为中国早期国家文明社会得到了“国际认可”。

那么既然比夏朝更早的尧帝时代(距今4300年)甚至更早的良渚时代(距今5300年)都已经被考古发现,也证实了华夏文明在较早历史阶段已经演进出了国家组织,那么为什么文献记载中存续了400余年的夏朝,却如此难找呢?

目前唯一可以直接和夏文化挂钩的考古学文化是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与陶寺遗址情况类似,二里头遗址也是从时间、空间和出土器物上与文献记载中的夏朝高度吻合,证实了在商文化出现之前,中原大地的确存在另一个高度发达的广域王朝。

但问题在于,二里头文化至今都没有发现哪怕是一个“夏”字这样的自证性文字。

而更大的问题在于二里头文化的时间上限,远远达不到夏朝的国祚时长。

二里头文化从年代上说共划分为四期,其中第一期时二里头只是一个普通聚落,到第二期时才出现了宫殿、手工业作坊以及青铜礼乐器群,遗址规模扩大到300万平方米。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二里头文化作为一种考古学文化,才突破了地域限制,出现了跨地域社会整合的迹象。

而所谓的跨地域整合,也就是说此时的华夏已经不再是以血缘为纽带的方国林立的新石器时代,而是发展成为按行政区划组织的成熟国家社会。

但,二里头二期的年代上限却只到了公元前1750年,此时距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的出现已不足200年。换言之,无论二里头遗址能否出土自证性文字,它都只能算作是夏朝中晚期遗址了。

目前考古专家对于二里头遗址的定义,也是定性为中晚期都城。

这也就意味着,目前考古发现的“夏朝”只能算半个,另外半个(也就是大禹所建立的政权),至今还没有找到。

那有没有可能是《竹书纪年》等史书记载错误,夏朝原本就只有200年国祚,其始建年代原本就在公元前1750年左右呢?

如果我们按照这个假设上推,那么就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首先是大禹的生存年代出现时间差。文献记载中的大禹是与尧舜同时代的人,大禹正是通过治理洪水,才从舜帝手中获得了部落共主的地位。

而尧舜的生存年代,显然是无法晚到公元前1750年左右的,事实上,考古已证实陶寺遗址在公元前2000年衰落,在公元前1900年沦为普通聚落。所以,在陶寺和二里头之间,存在近200年时间差。

其次是大洪水证据。根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号15CKG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显示:公元前1900年左右早期中国出现了以人口锐减为显著特征的大灾难,从龙山时代到二里头时代,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聚落总数量从1669个骤降至180个。

根据聚落遗存的洪水冲刷痕迹判定,造成这一大灾难的罪魁祸首,正是史书记载的大洪水。但洪水出现的时间节点距二里头文化兴起,同样有着100多年的时间差。

于是,有学者试图弥补这缺失的一二百年时间,将二里头文化之前的新砦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又叫王湾三期文化)也算作了夏文化,这样从时间上,就把夏文化的上限拉长到了公元前1900年左右的龙山文化末期。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二里头文化在洛阳盆地的出现具有突然性,并非是由河南龙山文化直接发展而来。

考古显示,二里头遗址中层次较低的日用陶器和小型墓葬葬俗来自河南龙山文化,鬲来自晋南龙山文化,玉器、陶尊上的“臣”字等符号来自良渚文化,不仅如此,豫东、山东、湖北的地方文化因素都为二里头文化的形成贡献了“遗传因子”。

这也再次印证了,二里头文化是多种不同族群创造的考古学文化在二里头汇聚融合后新创的产物,而这一考古发现,也印证了二里头确实是当时的广域王权的核心都邑,是国家文明的中心所在。

那么在二里头文化崛起的公元前1750年之前,华夏大地是怎样的一幅场景呢?

根据考古研究可知,在良渚之后、二里头之前,除了晋南的陶寺和陕北的石峁两个“超级聚落”外,华夏大地依然是万邦林立,绝大部分地域组织属于大大小小的酋邦,没有类似二里头文化这样的广域王权政权出现。

著名考古工作者许宏教授在著作中对此定论道:“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一二百年时间里,也就是文献中的夏王朝前期,考古发现的中原地区各类群体间互不统属,战乱频仍,考古学上看不到与传世文献相对应的‘王朝气象’”。

这也就意味着,虽然大禹通过治理洪水取得了共主地位,奠定了家天下的基础,但他所建立的政权,依然未能超脱酋邦的治理模式。

大禹政权与尧舜时代的“天下”并无本质上的不同,大禹所建立的也并非是朝代(国家文明),而依然是以夏后氏血缘为纽带的方国,又遑论夏朝。

那么为什么周代以来的文献,会将大禹和启作为夏王朝的开创者呢?

这是因为夏朝处在邦国文明和国家文明的过渡阶段,很难界定其何时是邦国,何时进入了王朝国家。后人在追记夏代世系时,只是从一代著名首领大禹开始往下顺次排列,即便日后考古证实了这个世系是准确的,那也只能表明大禹是夏的一位始祖。

由于史书没有详细记载各代首领不同时期的社会组织、政权结构什么样,所以我们也不能就此认定大禹和启就是“王”,他们建立的政权就是夏朝。

这种情况和秦朝有点近似,秦朝同样是由邦国演变而来,但如果缺失了关于秦王嬴政灭六国的记载,仅仅凭借后人追记的秦襄公以及秦穆公、秦惠文王、秦王政等世系,我们同样很难判定,究竟哪位君主在位时是秦国,又是哪位君主在位时秦变成了秦王朝。
#这就是中国风##出道吧新星#

#爱沈阳需要理由吗##你想像不到沈阳有多美#
沈阳,一座有着11万年人类活动史的文化名城,青山点点如黛,河流碧波荡漾。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用文字刻画着这座城市的模样。他们笔下的沈阳,大多从一山一水开始。
古有盛京诗人缪润绂《浑河晚渡》——“城南九里余,行行唱官渡,河势东北来,风涛载行路。沙岸人换舟,波明起鸥鹭,车马何苍黄,欲驻安能驻。双桨划如飞,残阳下高树。”诗中描绘出浑河鸥鹭竞翅、船桨如飞,官船在此停靠,达官贵人下船后改坐轿或骑马进入沈阳的景象。
今有沈阳著名学者初国卿获冰心散文奖的《在水之阳》所展现的沈阳山水风物,如巴尔虎山、马耳山、七星山、圣迹山……辽河、浑河、蒲河、丁香湖和万泉之水……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名山胜水所蕴涵的厚重沈阳和文化沈阳,让每个生活在沈阳的人,油然而生自豪感。
漫漫时光流淌,沈阳的山和水,与城市的历史、文化充分融合,形成了这座城市的独特形象,凝铸了这座城市的神韵和风度;而沈阳的山和水,还将创造沈阳的无限未来。
一山、水、城交融的空间格局
山水是一座城市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是不可复制的自然禀赋。辽宁省老教授协会科专委员、地质学家梁政国详细为记者讲述了沈阳的山水格局。“沈阳地处三级大地构造单元三种类型交汇融合处。东部为长白老岭山脉西延边缘,西南为下辽河平原东北部分,北部为波状低地及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延边缘。长白老岭余脉西延,且由东北浸入城廓基底中,浑河、蒲河等河流从城市流过。沈阳被山体与水系所环绕,形成了山、水、城相呼应、相交融的空间格局。”
梁政国称,“沈阳的城市基底坐落在古老的中晚元古代混合花岗岩体之上,地基基础主要是浑河的漫滩冲击形成的沙土、砾石等沉积物,且成多元交互的状态,结构简单、承载力高,稳定性强,是建筑物很好的地基持力层和建筑材料,适于人类的生产和活动。此外,沈阳处在辽河水系中上游地段。不仅有辽河、浑河、蒲河穿城而过,还有大大小小湖泊,时刻点缀、滋润着沈阳城。大伙房水库、石佛寺水库的兴建,减少了水患,增加了沈阳地区湿地面积,改善了周边地区生态。也正是在山水的环绕下,沈阳更显得恢弘豪迈,水润灵动。”
二山、水成就“历史文化名城”
“古今中外,数尽世界上所有知名城市,几乎都与一条名河相关,如西安有渭河、南京有秦淮河、开罗有尼罗河、巴黎有塞纳河、伦敦有泰晤士河……相比这些城市,沈阳则更有河的优势,自北而南,辽河、蒲河、浑河,沈阳城三水环绕,这在全世界有河的大型城市中是很少有的!”辽宁省散文学会会长、著名学者初国卿称,“沈阳有着11万年的人类活动史,7200年的人类居住史,2300年的建城史……这些与沈阳的山和水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是沈阳的山和水成就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沈阳历史,就可以从浑河说起。无论是11万年前“农大”后山城市远祖敲打石器的叮当声,还是7200年前新乐人部落升腾的篝火,抑或是近2000年前玄菟郡的街市繁华,都摇曳在古浑河的波光里。汉唐辽金及至元明,这座城市,也都向河而生。“直到后金天命十年(1625)三月初三,努尔哈赤迁都沈阳跨过浑河,大东北的区域格局由此改变,沈阳实现了华丽转身,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辽阳过渡到沈阳。沈阳开始了几百年的辉煌。”初国卿说,浑河两次改道,贯穿了沈阳古老的历史与文明,让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更具厚重与深邃。
而那些山更是见证、承载了沈阳的悠久历史。棋盘山景区内外,留有向阳寺遗址、石台子山城遗址等;七星山景区内可见包括建于1074年的辽代古塔;巴尔虎山周围更是发现了古代城址23座……无论地理位置,自然风貌,还是人文积淀,山的存在让沈阳的内涵更加丰富,也让沈阳更具独特的城市魅力。
三新“打开方式”看山水沈阳
城市的发展和变迁,丰富了山和水的内涵,赋予了它们新的意义。沈阳人,也不断以新的“打开方式”走进这座城市的山和水。
从高空俯瞰,五里河公园、沈水湾公园、李铁8号足球公园……一座座生态公园如同项链上的珠子一般镶嵌在浑河左右滨水漫道,十八座跨河大桥展示着城市灵秀。如今的浑河,以“中国最美城市静水赛道”之姿,已举办四届沈阳国际赛艇公开赛,吸引来自世界各地数百个赛艇队逐浪沈水。因河而生的文化盛宴,每年也都会在这里开启。“浑河之夏”文化艺术季、浑河岸交响音乐节、郎朗钢琴广场演出季……跳动的音符飘荡在浑河岸旁,活跃的艺术生活让这座城市充满魅力,让市民对家乡的热爱更加浓烈。
蒲河的多样生态、独特景观,同样令人心驰神往。在蒲河芦苇荡里,藏着各种各样的飞鸟和蛋雏,很多市民来到蒲河廊道打卡、散步。连续举办了十一届的蒲河国家湿地旅游文化节,开展了蒲河文化高端论坛、戏曲进乡村、群众体育活动展演、稻田画漫步、农民丰收节等活动,成为市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
一项又一项活动的开设,尽展沈阳山水的颜值、气质、文化。10月,棋盘山风景区山地马拉松赛道正式启用。其“镶嵌”在棋盘山景区的起伏山峦之中,总长42.195公里,半程赛道总长21.0975公里,迷你赛道总长7公里,是目前国内自然风光最好、生态环境最佳、配套设施最完善的山地马拉松运动场地。
“山水沈阳”的城市形象,已逐渐转变为城市的品牌号召力和市场竞争力。
四挖掘藏在山水里的“宝藏”
10月27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明确提出推进历史沈阳、文化沈阳、山水沈阳的建设,要充分利用“三条河”(浑河、蒲河、辽河)沿线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和旅游新框架,充分利用“三座山”(棋盘山、七星山、马耳山)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和旅游建设新地标。
如何保护好山水、利用好山水,对沈阳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来说是一个关键性命题。梁政国建议,我们应进一步保护山和水的周边生态,加强绿化。他同时表示,营造更多的亲山亲水空间让人回归自然,这既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发展能级和品质,又能增强人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活水源泉。
“沈阳的每座山都有不同的特点,借助山水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相关文化产业。”初国卿举例道,棋盘山景区入口处有铁拐李和吕洞宾对弈正酣的造像,棋盘山顶有“观棋阁”“星落石枰”等景观,“借助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沈阳可以举办世界象棋大赛,通过一座山、一场赛事让世界了解沈阳”。而马耳山,它不仅是沈阳乡村旅游目的地,山上的“宝贝”有很多可以挖掘。“马耳山上的柞树很多,柞树叶是柞蚕最好的食材,建议将柞蚕养殖与沈阳旗袍产业链相连接。而旗袍故都一年一度的沈阳旗袍文化节,更是助推沈阳旗袍企业、旗袍工作室如同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有专家建议建立一座与浑河有关的博物馆——“沈水文化博物馆”。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教师董宁宁非常赞同,“我们可以借由博物馆这个平台,创造一个互动的、可以持续‘生长’的、带有沉浸体验的现代化博物馆,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透过博物馆,听到沈阳的故事。”

【五粮液再度联手顶级文化IP,从浓缩的600年中读懂中国】

10月22日晚,大型史诗纪录片《紫禁城》在北京卫视开播,五粮液作为独家战略合作伙伴、独家冠名单位,继《上新了·故宫》之后,与紫禁城再聚,展开经典与经典之间的深层对话。

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从姚子雪曲到五粮液,从长江起点到天子皇城,二者共同见证了600年来的历史沉浮。

这一次,五粮液与《紫禁城》又将如何碰撞出岁月的回响?讲述怎样的历史文化故事?

01
再度聚首紫禁城,讲述600余年跌宕沉浮

近几年来,以故宫为主题的文化类节目并不少见,五粮液三次完美碰撞《上新了·故宫》,翻开历史的记忆,探寻着故宫的秘密和中国文化的秘密,备受关注。

早在2018年,《紫禁城》即与《上新了·故宫》同步启动策划,但《紫禁城》跳出了“故宫”的局限,将视野放到了600年的历史坐标中。

节目选取中国近600年历史进程中若干“变局”事件,站在大历史的视角,以时间脉络为主线,让世界了解这座宫殿背后6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从紫禁城浓缩的600年中读懂中国。

10月22日晚播出的第一期《王者》,讲述600年前明王朝选择将都城定在北京的原因及建造紫禁城宫殿的过程。其中,建造宫殿使用的楠木便产自四川宜宾屏山县,工匠们用工不计代价、用时不计岁月、用心不计成本,从采木、搬运到使其成为紫禁城的重要部分。

当600年前采木的工部尚书宋礼到达宜宾时,这座酒城便与北京、与紫禁城的诞生发生了更加紧密的关系。

四川宜宾,这座拥有2200年历史的城市,是金沙江、岷江和长江的交汇地带,三江生态得天独厚,生物丰富多样,特别适宜酿酒微生物的繁衍生息,处于“在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白酒的地区”。

作为中国酒都的宜宾,文化底蕴深厚,酿酒史已有4000余年,世界名酒五粮液便诞生于此。

五粮液酿造技艺,始于唐,兴于宋,成于明,清得名。从盛唐的重碧春酒,到宋代的姚子雪曲、明代的杂粮酒,再到1909年因“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正式得名“五粮液”,传承已逾千载。而始于1368年(明初洪武元年)的五粮液古窖池群,也历经了长达653年的不间断生产,活态酿造延续至今。

紫禁城的诞生,成为中国历史变迁的重要见证;五粮液的延承,也亲历了历史岁月的洗礼和沉淀。

宜宾与北京,五粮液与紫禁城,工匠精神和五粮液匠心传承,这份不解之缘,早在600年前就已经产生。

02
五粮液与紫禁城,两大文化经典交相辉映

紫禁城作为中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不仅是明清时代最重要的历史见证,更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变局的见证者和亲历者。追寻历史、追问历史,也是《紫禁城》这部纪录片最重要的主旨,它被赋予了“以城看史,以城讲国”的使命。

五粮液作为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和行业龙头酒企,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始建于洪武元年的古窖池群,同时,也肩负着向世界传递中国白酒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

五粮液与紫禁城,在历史性、文化性等方面,展现着不同维度的高度契合。

正如五粮液集团公司副董事长、股份公司总经理邹涛所言,“两者共同领略了600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的时代巨变、破茧新生与繁荣复兴,共同成就了历史叙事中交相辉映、各具特色的文化经典。”

2021年,是紫禁城新一轮600年的开始,其已经成为五千年中华文明集大成的物质载体,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汇聚地。

到今天,五粮液明初古窖池也经历了653年的不间断酿造,见证并推动着中国白酒行业的发展,不断书写中国白酒文化的传奇。

紫禁城与五粮液,也持续展示着工匠精神的渊源与传承。

从600年前到今天,从紫禁城到故宫,其一直坚持守正创新,致力于保护、研究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大众感悟当下故宫所承载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别具意义的文化魅力。

而五粮液的酿酒匠人,也始终恪守匠心,五粮液独特的“1366”传统酿造工艺,集五谷之精华,蕴天地之灵气,世代传承至今。优秀传统工艺与文化底蕴的结合,让中国白酒香飘世界。

“以传奇,敬岁月”。紫禁城与五粮液,以不同的方式,共同记录着时代的变革与发展,彰显着中国文化的自信。

03
坚定文化自信,擦亮中国文化名片

“天地精华、民族精神、世界精彩”,是五粮液的品牌文化内涵。一直以来,其始终致力于做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推动者。
此次五粮液独家冠名《紫禁城》,也是为了让更多人关注中华经典、探寻壮阔时代、热爱传统文化,这也让消费者深刻感受到五粮液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及其独特的品牌文化内涵。

除此之外,五粮液在推动传统文化和品牌文化的输出上,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携手南方周末打造“传统与传奇:顶尖博物馆探访计划”,独家冠名大型文化节目《上新了·故宫》,成立五粮液文化研究院,启动“考古五粮液”文化研究项目……五粮液通过深度研究与创新传播相结合,讲述着同脉相承的中华文化,使品牌文化发扬光大,也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同时,五粮液还积极助推中国优秀的白酒文化和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国际名酒联盟,打造“中国酒 + 中国菜”“展示 + 品鉴”“产品 + 文化”等海外运营创新模式,主动融入进博会、东博会、博鳌亚洲论坛等国际高端平台……在各类国际舞台上,五粮液的动作越来越频繁,让中国白酒香飘世界的目标逐渐成为现实。

五粮液坚持以酒为媒,弘扬“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价值理念,致力于品牌、文化与消费者之间产生生动且深刻的和美互动,满足人们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向往。

每一滴五粮液,也都是“五粮美酒 天人共酿”的体现,包涵了天、地、人的和谐统一,装着中国传统的“和美”文化,也装着“和谐包容、共融共通”的美好期盼。

此次五粮液携手《紫禁城》,是其文化建设传统与时代融合、内容与形式融合、物质与精神融合“三个融合”的生动体现,也是其在文化打造上形成的又一文化IP。

未来,五粮液也将继续带来更多品牌和文化层面的表达,而这种表达,是持续的、有力的,也是深刻的,永久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如果你家也有9岁以上的老猫,请你看看这篇。 如果没有耐心看我絮絮叨叨,拉到13看重点部分即可。 -------------------------------
  • 哎呦,这不搞笑呢嘛,我都不记得我这是给哪个明星评论的了,这博主给我拉黑了我一点进去,哎呦妈呀,这是谁哇,还挂着头像呢,我给以为我眼花了呢。[哈哈]太好玩了,今日
  • #perthppe[超话]#[蛋糕] #王俊勇 perth# ✨过往有期◆未来有你 ❀ 生日头像公告叮叮叮美好的生日月来啦!感谢所有参与生日相关活动的站内
  • ”​​卖西瓜的大妈瞅了三嫂一眼:“买西瓜就买西瓜,败问没有意义的问题,你问的这个问题就跟你问喃老公爱不爱你一样,一点意义都没有,你见过哪个老板说不甜的?” 不开
  • 」  双龙较早前说它已经获得证券交易署和菲律宾股票交易所批准它首次公开发行一百四十七亿一千万比索的REIT。  在就业方面,这一千二百一十九亿三千万比索的投资将
  • 官宣!赛季报销!勇士懵逼了
  • 呃..嗯..呜哇....(《社内相亲》的现场照片太漂亮了,不知道该用什么话形容,就是漂亮)SBS月火剧《社内相亲》☞ 每周一、二晚间10点播出(cr. sbsd
  • 小伙伴们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要双氧水触碰到牙龈,不然会对牙龈造成伤害的哦~~~正确的刷牙是能够延缓牙齿变黄的,但是不可能一直都亮白,因为我们吃的食物总
  • 针对项目区现存的“有市场、特色缺乏”“有基底、风貌欠佳”“有配套,设施老化”等核心问题,本次规划在研究国内郊野公园的优秀案例的基础上,创新提出“山水+赋能”“山
  • 有客人好奇男主人在家里还喷香水也实在太精致了,于是他太太就给我们介绍了他家衣柜里挂置的这款香熏蜡片,原来是衣服熏染了这芬芳的香气!给大家推荐一下我喜欢的几款:#
  • #每日一善[超话]#[心]#阳光信用#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是
  • 在王远峰的感染下,他妻子张燕也加入了慈善的行列。1998年,王远峰在义乌打工时,鞋子坏了,到地摊补鞋,在与修鞋老人骆有兴聊天过程中,得知老人无儿无女,已85岁高
  • 头发是用皮筋固定了起来,而且这一次她是戴着一只口罩,把自己的口罩摘下来,笑起来的时候脸上的法令纹还是比较明显,但是起码素颜的样子看起来就会让人觉得比较的真实呀,
  • 一开始直播,大家可能都是有点小看它的,一开始买家的感觉是直播都是便宜货,质量一般般,随便买买,弄着玩,一开始平台给的福利大,几元就可以买到不错的产品。而且它很舒
  • #今日书单#·#杂志#·#生活美学#花虽然代表着季节或节庆,不过在两年前BRUTUS的花朵与花束特集时,人们买花大多是为了送礼、祝贺,通常还是有某个理由。于是我
  • 答复是:你的问题己经通过法律程序,我们不予受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合同法》《土地管理法》《民法典》是有法律规定的,村委会已经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应
  • 为了实现2035年的远景目标,为金融支持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一)要牢固的树立金融支持科技和产业创新,就是谋未来、谋发展的理念在构建双循环新发
  • 成长依赖于两个方面,一是存量市 场,过去两年我们客户开拓比较顺利,体量和数量都在增加;二是增量市场, 通过技术创新,推出创新产品,包括净化产品、厨房产品,服务机
  • 这四种病毒的传播途径都是血液、母婴、性,又都能够在病人体内长期潜伏不发病,不做专门检查完全有可能发现不了,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公共安全是大隐患。所以,术前知晓病人患
  • 对于一些特殊的病例,比如小洁、兰女士这样的修复重建手术,我们需要用肋软骨来做鼻尖支架搭建结构。在选择用肋软骨做支架搭建结构时,很大程度受肋软骨钙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