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美的境界是不圆满


南怀瑾先生说:“任何事情,任何行为,能慢一步蛮好的……凡事做到九分半就已差不多了,该适可而止,非要百分之百,或者过了头,那么保证你适得其反。”


如月有缺,人生也难得有百分之百的圆满,总有那么一些瑕疵。假如认为人生路上,我们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这未免过于天真与理想。


人生难得真正的圆满。事实上,真正的圆满也不是最美的境界。


对此,我们可以借鉴南先生举的一个例子:年轻人谈恋爱,应该懂得恋爱的哲学。凡是最可爱的,就是爱得死去活来得不到的。真正在一起了,算算他们你侬我侬的美满时间,又能有多久?


可见,诚如南先生所言,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不欲盈”。万事欠一点,如喝酒一样,欠一杯就蛮好,不醉了,还能惺惺寂寂,脑子清醒。如果再加一杯,就非丑态毕露、丢人现眼不可。又如一杯茶,八分满就差不多了,再加满十分,非溢出来不可。


的确如此,不圆满,才是真正的美好。之于一个人的通体人生,是这样的;之于爱情,亦是如此;而之于财富、名利,更是如此。


如果一个人的人生目的完全蜕变为对财富与名利的追求,那就未免悲哀了。财富的多与寡,其实都只是一个数目。多,可以充裕自己的物质生活,可以帮助别人,可以作为资本赚更多的钱;而寡,可以慢慢变多,可以在小天地里旋转自如……不论多寡,终究都在变动。我们不反对正当地增长财富,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增长财富而把人生熔铸成一个“钱”字。


兜里有一万块的人想着要赚十万、一百万、一千万,而真正拥有一千万的人,又希望能赚一亿、十亿、二十亿……可是,真正有了二十亿,甚至五十亿之后呢?就算无数座城都能买下又如何呢?古代帝王将相,就算能占领整个江山,又如何?能名垂青史的不也是屈指可数的吗?


人生很短,生命终究是要枯竭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在世的时候,追求再多的财富,无非也只是一种单一的成就。生命的真正价值与意义,若是在追名逐利的旋涡中稀释了,甚至是消失了,难道这不可悲吗?


所以,南先生建议人们:吉事怎样方得长久?有财富如何保持财富?有权力如何保持权力?这就要做到“不欲盈”。曾有一位朋友谈到人之求名,他说有名有姓就好了,不要再求了,再求也不过一个名,总共两个字或三个字,没有什么意义。


生活中,南先生为人行事,总是坚持“不欲盈”的原则。


据说,有一次,南先生坐车去旅行,旁边的一位旅客正在看他写的书。不久这位旅客便开始与南先生交谈起来。这位旅客说:“这是南怀瑾的书。”南先生问:“你认识他吗?”对方回答道:“不认识,但他写的书都很好。”南先生说:“是吗?我也买一本来看。”


当时南先生并没有告诉那位旅客说:“我就是南某人。”因为南先生认为,假如当时他真的那样说了,那位旅客就一定会说:“久仰,久仰。”然后再来一番理所当然的恭维,而对于这些,南先生认为是很没有意思的。


这就是“不欲盈”的美好。人生路上,我们要活得快乐、幸福,就要容许自己的人生有缺陷。而之于财富,更是如此,要容许它有个限度。当然,这并不是说,当拥有某种程度的财富之后,就要坐吃山空,不再工作,不再忙碌。我们说的限制,是指不能因为追求财富、名利而让自己的人生以财富和名利为中心。要懂得,人生难有真正的圆满。正当追到了,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而追不到,也不必痛心疾首,甚至活不下去了。


而事实上,诚如南先生引用古人的诗句所言,“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名利如此,权势也如此。比如一件古董,有了一丝裂痕摆在那里,绝对心痛得很。若是完好无缺的东西摆在那里,那也只是看看而已,绝不心痛。可是人们总觉得心痛才有价值,意味才更深长,不是吗?


世上难有真正的圆满,财富之多寡,知足就好,浮云掠过,幸福生活才是真福。


一点点知足、达观,会让你觉得幸福


南怀瑾先生说:“淡泊,难。不经绚烂,哪里知道平淡的可贵?不经荣耀,又哪里知道平凡的可爱?但从人生的实际经验来讲,谁又肯‘知足常乐’而甘于淡泊呢?”
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来看,的确如此,我们总是为生活所累,常常感到疲惫,甚至憔悴不堪。一句话,我们不幸福。


不幸福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为疾病所缠绕,为名利所困扰,为金钱所累,等等。有很多客观原因,当然也有很多主观因素。而往往主观因素对一个人的幸福感起决定性的作用。主观因素主要包括心态和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之于财富,有的人认为,没有钱,不富裕,就不幸福。其言下之意便是,有钱才能幸福。换句话说,在这些人的意识里,钱等于幸福。而有的人认为,没有钱,日子的确有些清苦,不过也可以过,更可以快乐地过。在他们的价值观里,幸福最好是能有钱,但没有钱也可以幸福。一句话,幸福不等于钱。


由此可见,幸福,它来自一种达观的心境,而非财富的附属品。


事实上,生活中,很多时候,幸福还是不幸福,都是一个心态问题。有这么两则故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一则是:一天,一位老乡去赶集,他买了一口锅提在手里。走在半路上,不料绳子断了,锅掉在地上摔破了。路人都替他惋惜,可是他连看也不看一眼,掉头便走了。路人问他为何如此淡定,他镇定地说:“已经打破了,看它有什么用?”


另一则是:从前魏国东门有个姓吴的人,他的独子因病死了。按理,他应该非常痛心。可是他却一点也不忧伤,仍每天饮酒作诗,怡然自得。众人觉得他很不近人情,不解地问:“你独生儿子没了,他可是你们家唯一的香火,你怎么一点都不难过?”他回答道:“我本来没有儿子,后来妻子为我生了儿子,如今儿子死了,不就和我没有儿子时一样吗?况且,去者已去,纵然我难过,他也回不来了。那我又何必难过呢?”


以上两则故事,诠释的就是一种达观的人生心境。在这个社会中,我们若要获得幸福感,领悟人生的真谛,就不能为财富所累。提及财富,我们就应该努力像两则故事中的人那样通透与达观。


有时候,可能会羡慕别人物质上的光芒;有时候,可能觉得手头比较紧;有时候,想做一件事时可能往往需要或多或少地求助于别人。漫漫人生路上,从我们走上社会的那一刻开始,甚至从我们来到这个世上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在以不同的方式与金钱打着各种各样的交道。其实,可以羡慕,也可以感叹。但是,没有必要因之而让生活蒙上一层灰色,而让内心变得沉重,而过得不快乐。这是其一。


其二,南先生说:“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境界,只要自己觉得满足,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去贪求其他多余的东西。”仔细体味这句话,我们不难发现,这是非常中肯的忠告。财富有多寡之分,名利有轻重之分。人们常认为,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别人手里的总是比自己的好。因此,往往我们渴望得到更多。所以,世人常常慨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正是因为没有“最”的极致,所以人们往往在达到某种境界的时候,总是希望再进一步。这可以理解为一种上进的表现,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有时又是一种贪得无厌的表现。

比如,一个人拥有资产50亿,可是他不快乐。为什么?结果他告诉你:“我想拥有80亿。要是我真的有了80亿,我就快乐了。”碰到这样的人,你可能就会反问:“那我们这些资产少于50亿或者没有资产的人岂不是都不应该活着了?”这样的反问很犀利、很直白,但是说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道理,那就是:人活着要知足。


所以,人很多时候不快乐,是因为不满足,总是感觉这不够,那不够,其实他拥有的可能很多,只是他自己没有发现,或者因为他太贪婪,所以总是为欲念所累。其实,在旁人看来,完全没有必要。而当他自己想明白之后,也可能会反问自己,其实我又何必呢?


因此,往往自然通达之人,能够优游物外,轻松地化解险境和忧烦;而凡夫俗子却总被各种欲念缠缚而无法解脱。


南先生告诫世人说:“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一个人到了某种地位,某种环境,某一时间,某一空间,他的欲望是会变的,不断地增加累进。”


由此看来,生在人世间,我们若想幸福生活,势必要懂得这个道理。对于已有的财富,要知足;而对于追求不到、抓不住的财富,更要懂得珍惜眼前的财富,并且懂得满足,而不是深为可望而不可即的财富所困扰。


总而言之,幸福,只需要一点点知足和达观。

走向成功的两条路
近日一位好友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我感觉说得非常好。

图(一)

“小成要勤,中成靠智,大成在德,终成于道”,这话总结得太精确了。

古往今来,多少人不能成功首先败在一个“懒”字上面,常言道“一生之计在于勤”、“一勤天下无难事”,无不说明勤奋的重要性。

然而仅有勤是不够的,只能说有了成事的基础,还不足以发展壮大事业,必须要有智慧。以高超的智慧处理人事,运筹帷幄,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勤”和“智”只能使事业在空间上做大,要想在时间上能有深远的影响,必须要有高尚的品德,以德服人,厚德载物方能流芳后世。

最后来看,一个人再大的成功无非就是给自己赢了一点名利,在时空上对别人有所影响而已,当自己一口气不来,一切皆空,所以只有最终悟“道”、成“道”的人才能在生命结束的时候,提升生命层次,小则上升天界成为神仙,大则超越轮回成为罗汉菩萨,乃至更大的成就是超越十法界,回归宇宙本源之清净圆明本我,也就是成佛。到此,人生方是最大成就。

当大家看到这里的时候,或许觉得挺有道理,也会有人因此而下决心按照以上所说的去做。然而我接下来想说的是,如果有人想着先让自己勤奋起来,然后让自己智慧增长起来,接着让自己品德提升起来,最后让自己成道的话,那我肯定地说一句,你想错方向了。这样一个过程有如登山,拾级而上,要么累死,要么中途放弃。很多人只会勤快,缺少思考,尽其一生还不一定能走完从“勤”到“智”这一步,更别说去到“道”了。千万人当中,难得一两个人走得通“勤、智、德、道”这条路。

这么说来,以上对“勤、智、德、道”的分析岂不是费话?

鸡汤最不好的地方不是它没营养,而是它再有营养也没用,因为它始终热腾腾的,而我们手中缺少一条勺子。为我们端上鸡汤的人偏偏就不把勺子给我们,不知道他是有心弄人,还是忘记了,还是其实他本来也没有勺子。如果他真的是自己都没有勺子的话,那无疑等同以盲导盲,实在可笑。今天我既然把鸡汤端出来了,我现在立马把勺子奉上。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一条路走不通,倒过来走就能通了嘛!把“勤、智、德、道”这个顺序倒过来变成“道、德、智、勤”就好了。如果一开始就能懂“道”,从上而下去做,势如破竹,岂不是凡事轻松易成!

什么是“道”?“道”说起来真是复杂,有“大道”、“小道”、“岔道”、“暗道”、“歪门邪道”……不同的“道”把人导向不同的地方。因为所走的“道”不同,人与人之间才有千差万别。这里我们不说那些低级的“道”,只说“大道”。

“大道”是什么?答曰:宇宙的本源及其运行规律。

一个人一定要先懂“道”,懂了“道”自然就会有“德”,因为“德”是依“道”而立的。而“德”又是最大的“智”,“智”又是最大的“勤”。所以懂“道”之后,成事就容易得多了。

很多人觉得要做到“勤”都很难了,那么由“勤”到“智”更难,由“智”到“德”更更难,由“德”到“道”更更更难,所以一听到“道”就生畏止步了。这些都是一般见解,其实真正的“道”恰恰是很简单的,不是有一个词叫“大道至简”吗?

我看古书记载过不少这样的场景,很多刚悟道的人都会有一个怪异的行为,那就是仰天大笑,久久不能停下来。为什么他要这样子笑呢?因为他本来想着“道”很难,追求多年,吃过不少苦头,当悟出来的时候发现原来一点都不难,“道”就在日常,回想起自己多年苦寻完全搞错了,真是愚笨至极,于是忍不住仰天大笑,这笑其实是一种自嘲自讽的安慰。

当有人问这些悟道者“道”是什么的时候,他们会抛出一句“大道至简”,或者一句“道在平常”,这绝非敷衍,而是把所有心得和盘托出,只是听者难以理解而已。

不信的话,且看宋代禅宗行思法师悟道之后说的话:“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看到不少人为了追求成功付出很多,把自己搞到身心俱疲,我好想劝一句:省省吧,你再努力,难道一天有二十五小时给你奋斗吗?从今天起多多去悟“道”,“道”悟出来了,成功只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真的不必动不动就什么呕心沥血、什么悬梁刺股、什么废寝忘食,你一条命够用吗?呵呵!

写到这里,我总算把勺子奉上了。然而这是一条特别的勺子,你拿着勺子细心想想,一动不动,不知道怎么使用。没错,确实是“大道至简”、“道在平常”,可是到底这个“道”要怎样才能悟出来呢?别急,且听我继续讲讲勺子的使用说明。

有句话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自然望得远。要悟道如果靠自己的力量来悟,真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如果靠别人的力量来悟就容易多了。那些已经悟“道”了的人给我们一说出来,我们一认同照做,我们就跟着悟道了,就这么简单。

巨人的肩膀有哪些呢?那可多了,成千上万,举不胜举,这里只摘要言之:文王的《周易》、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论语》、释迦牟尼佛的《金刚经》、《阿弥陀经》……

难就难在很多人不认同悟道者说的话,总是放不下自己的见解,认为己是他非。那就没办法了,那就得自己去重新走一次开悟的路了,一辈子不知道够不够用。难怪老子很感慨地说了一句:“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三联美食#《 藕带藕粉“藕三胖”,夏天清爽第一名》文 | 柏滨丰

莲叶田田,白鹭翩翩。

坐在渔民老唐的船头,目之所及,心之所向。老唐举刀“杀”瓜,捞起一大瓣递来,“到饭点了,咱就在船上简单吃点。”

湖里现取的食材,少许菜籽油,少许海盐,片刻翻炒。清清爽爽,齿颊生香。

彼时,老唐还没“洗脚上岸”。世上三种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我一时的“心之所向”,是他年复一年不堪的飘荡。

梅雨初歇,又到一年中最热情的时节。

接到老唐电话,他响应“退渔还湖”,在岸边开了个农家乐,还承包了百亩荷塘,收入可观,“以前靠天吃饭,现在路子多了……欢迎再来湖上赏荷尝鲜!”

分享着喜悦,感受着希望,愈加回味那顿船菜。尤其,那盘初尝时惊为天物的藕带。

打小就吃藕,家乡还盛产藕粉圆,却从没见过藕带。何为藕带?从湖区回到南京,念念不忘地向吃货们描述、形容,愣是没人清楚,有的还纳闷“是不是藕的脐带”。

原来,藕带在很多地方被称为藕苗、藕稍或银苗菜。它与藕本质相同,条件适宜时就膨大成为藕。在我看来,藕带更像是藕大叔中年发福前的状态,相当于藕大叔的青春期。相较于红遍大江南北的藕,藕带显得没那么家常,知晓面也窄了很多。

小众归小众,这玩意儿自古就上了桌。《本草纲目》将其写为“藕丝菜”,“五六月嫩时,采为蔬,功与藕同,解烦毒,下瘀血。”

曾听老渔民分享经验,藕带通常为白色、黄色、粉黄色,夏季雨后采摘,时机最好。那些白中透着些许浅黄,躯干笔直易断,尖端呈簪形不分岔的,口感最好。

砧板上放一把,斜刀嚓嚓嚓切成细段,生吃也行,清炒也行,主料也行,配料也行,荤也行,素也行,怎么吃都细脆无筋、鲜嫩爽口。多余的,加工成酸辣藕带、糖醋藕带,每天就碗稀饭,毋庸置疑的“人间美味是寻常”。

夏末秋初,湖水渐凉,藕带不再一味竖向延伸,开始横向膨大成储藏茎,慢慢就成了藕三胖。藕三胖的吃法那就更丰富了:凉拌藕丝,清炒藕片,炖莲藕排骨汤……甚至做成甜品桂花藕。牙口不好或肠胃孱弱的,还有藕粉,甜软细腻,充饥又养身。

刚接触藕粉时,冲了好几回都是原量的清汤状,卖家秀和买家秀大相径庭,还以为买了假货。好在“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外婆指点下,先冷开水调匀,再开水冲泡,终于发泡成数倍于原量的粘稠状。相视一笑,满满的成就感。几勺下肚,满满的幸福感。

做过一次肠胃微创手术。病房里,营养易消化的藕粉几乎成为标配。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秋天一起,莲蓬成熟,剥出一颗颗莲子,去除莲芯,可以当零食生吃,也可以煮汤,清甜可口。

酸辣藕带、桂花藕、荷叶鸡、软炸荷花、银耳莲子羹……从茎到叶,从花到果,无一不可口,荷兄就是这么实在。

为人实在,颜值也高,高到入文入画,被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反复强调。

上学时,背诵过《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几乎是大白话,记起来并不费力,只是觉得后四句有点啰嗦。

有个同学同感,背诵时干脆改成,“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东西与南北。”语文老师气得够呛,“看把你能的!”

时间是的传道受业良师。多年以后再读才领会到,“东西南北”这四个方位词分开成句,是通过反复咏叹强调“男女搭配,采莲不累”,那种青春的美感、欢快的情绪、浓烈的情感,呼之欲出。

也终于弄明白,“何田田”的“何”是“多么”,“田田”形容重重叠叠、接连成片,“何田田”是感叹荷叶又密又多、一望无际。这种感叹,与近四百年后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美的,莫过于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裙摆与荷叶融为一体,脸庞与荷花互相映衬,采莲的姑娘们深入荷塘竟一时未能发觉,直到歌声响起……

文人笔下的荷花,有眼里的美,也有意中的爱。荷音同“和”与“合”,是爱的意象。莲音同“怜”与“连”,也是爱的意象。还有藕与偶,丝与思,藕断丝连,情思难绝。

所以,回头再读读“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并不是在写一个吃货,而是在表达一个青涩女子对心有所属的男子深长而纯净的情感。

望着“映日荷花别样红”,闻着“雨裛红蕖冉冉香”,尝着与荷相关的美食谱系,从视觉到嗅觉再到味觉,古往今来,春夏秋冬,似乎没有一种植物比荷更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

于是,这种内外兼修的意象,没有囿于简单的小情小爱,也没有止步于文人空间,而作为美好人格的象征,与中国的传统美德相关联,演化出更为广阔的语境。

小学时,课本里选过一篇吴敬梓的《王冕画荷》,大意是王冕幼年丧父,为分担生活重担,替人湖畔牧牛。一天雨后,他惊艳于湖里十来支荷花,于是省出些工钱托人买了铅粉、胭脂,边放牛边自学画荷。凭借天赋与勤奋,三个月后,王冕的画“精神、颜色无一不像,只多着一张纸,就像是湖里长的”。扬名后的王冕,依然洁身自好,不愿意与酷虐百姓的官吏交往。

即使《王冕画荷》被学者质疑杜撰,也不妨碍主人公的淡泊名利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互为映射,在读者心里留下深刻印象。毕竟,“心如世上青莲色”才是文眼,更显得意味深远。

莲叶田田,白鹭翩翩。修身的话题似乎过于悠长而宏大,而眼前,正是接天莲叶,正是一个色香味俱全的夏天。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任嘉伦[超话]#rjl#任嘉伦请君# rjl#任嘉伦陆炎# 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你,          ⚘而是因为有你在,我才有了最好的时光 ⚘Tôi kh
  • #网易财经# 【证监会叫停部分基金券商小程序:出于网络安全考虑】21世纪经济记者注意到,包括“建信基金+”、“广发基智理财”、“华夏基金通”、“银华赢在定投”等
  • 被夕阳迷了眼追剧到凌晨两点 实现了睡到自然醒的小愿望逛街最开心的事是买到了喜欢的东西❤️好久没有看电影了 兴致勃勃买了爆米花还没坐下就洒了一地 幸好桶争气还给我
  • 他不是长的很帅那种,但每次看他的剧都能get到他的帅,神奇[太开心]关心,是因为爱,生气,是因为在乎,沉默,是因为包容,啰嗦,是因为希望你更好,发火,是因为不想
  • 快递没拿到 倒是买了吃的回来 大叔超级好 悄悄给我免费加了肉松 真的辣辣甜甜脆脆超级好吃 要是肉能多一点就好了!!!!这里还是天黑好早 温度不高风还巨狂 路上和
  • 你在婆家就伺候你公婆和丈夫,也不上班,比你嫂子幸福多了。老公拍拍小姑子肩膀,说:“你嫂子进门时,你还没有嫁人,她还伺候了你好几年。
  • 38'巴黎前场维蒂尼亚获得任意球,内马尔传中,马尔金尼奥斯前插头球得分,0-380'巴黎反击,内马尔横传助攻梅西推射破门,4-0。38分钟,巴黎前场维蒂尼亚获得
  • #星座密语[超话]# 【伴侣比较盘中的金海相位】这种既浪漫又容易幻灭,美好却容易互相欺骗失望的金星海王的爱情,伴侣如何识别出彼此的情感需求,活出正确的关系模式:
  • #夏天去哪儿##荷花#【来这里,看温婉娇俏的荷花】水八仙生态文化园内的莲藕种植区,到了夏天便美成了诗意画卷。夏风吹过,田田荷叶轻盈摆动,粉嫩娇羞的荷花也频频害羞
  • 我觉得这个应用特别为用户着想,让我们在遐想的空间里发挥,而且不会因为选了好久的图片退出而重来。答案来啦~两个娃的窦爸说:在自己美的同时可以提升孩子的美感。
  •   秋决呢天比赛前开幕式,出场亮相那一刻我看到一诺有些肿的眼睛呢一刻我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总决赛我真的期待了很久,四比零的结局我是真不能接受,当时看到超话里发,
  • 由于人的意识无形,不受外力约束,所以他可做出自由的想象,大小、善丑、老少、男女,变化诸多,就是这样他才能保护唐僧到达西天灵山佛地,完成了取经的伟大业绩。因为佛教
  • #每日一善[超话]#⭕"户"较好及以上⭕指路必回⭕iPad·养乐多⭕能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走过陌生的街道,以平常没有的雍容和悠闲,不急着到哪里
  • 二、 工作目标到 2025 年,实现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规模、集聚效应、创新能力国内一流,体制机制、服务体系、市场竞争力国际领先,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加快进位赶超
  • 用心规划落实,你的人生会有大不同……​客户来看运势,交流中得知尽管在家带娃,内心仍保有一丝希望,毕竟…… 谁都不想平凡过一生!她开心接受了,用心规划落实,你的
  • 小彭的n周这个味道的真的好吃![馋嘴]当我吃了一个比我脸还大的枣糕编花篮的大朋友当我这里云很蓝☁️我的公平妈妈,左为我的,右为我妈的[并不简单]雪糕好吃呀咪呀咪
  • #我的前半生#7月8日早,大早晨来了心情就特别不好,在国泰,不管你是不是头疼脑热,不管你是不是挺着八个月的孕肚,只要你来上一天班,你就得当正常人一样该怎么工作怎
  • 《最好的夏天》风翻课本到哪页 四季转瞬的更迭下课铃声前 再看眼同桌就当这毕业 只是逗点叶纷飞阳光晃眼 校门外新的世界为何却不会 怎么去告别每一个回忆那
  • 申请一般纳税人:(一)依照《海宁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办法》(京国税[1999]042号)规定,对新开业应征增值税的企业,凡符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条件的,
  • 后来的日子你也是一只栓在院子里,我希望你能在屋子里,可是我没有决定权2022.6.24还没起床,听见爸妈说小狗被车撞死了,豆豆啊,给你起名叫豆豆我觉得应该叫兔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