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厚健卸任海信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副董事长林澜将接任,他比周厚健小1岁】一向低调的周厚健,在退休时也选择了极为低调的方式。在3月12日下午海信召开的例行月度经济分析会上,周厚健正式卸任海信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一职。副董事长林澜将接任。自去年11月传出海信“换帅”误读以来就一直备受关注的海信接班问题,也由此尘埃落定。
1982年,刚刚从山东大学电子系毕业的周厚健便进入青岛电视机厂工作,由此开启了在海信长达40年的职业生涯。1992年,周厚健正式升任厂长,成为引领海信前行的掌舵人。在他的带领下,海信从一家地方电视机厂,成长为千亿级跨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2021年,海信实现营业收入1755亿元,同比增长24%,创历史新高。
由国际营销“一号人物”林澜接班,或许预示着海信未来将在国际化上进一步提速。
01
周厚健:
30年带领海信完成“三大跨越”
对海信来说,周厚健足以称得上奠基者。出任厂长时,周厚健年仅35岁。在长达30年的掌舵时间里,周厚健对海信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对技术的笃信,到低调稳健的个人作风,无一不深深烙印在了海信的企业文化中。但若从企业发展的长时段角度观察,周厚健带领海信在多元化、国际化以及体制机制改革上所完成的“三大跨越”最具里程碑意义。
刚掌舵海信不久,周厚健就知道,海信要做大做强就不能固守城池,从单一产品到多元化布局是必经之路。
“索尼公司就是靠不断上新项目迅速发展起来的,松下亦是如此,家电产品层出不穷。海信要发展也必须走这一步,向高科技发展。”1995年的一次内部会议上,周厚健曾如是说。
此后,海信开始在变频空调、手机以及媒体产品等其他家电和消费电子领域发力,并在2006年完成了对科龙的并购,进一步完善了白电产品线。与此同时,海信还在2000年前后将触角延伸至B2B产业,在智能交通、光通信等新兴领域进行了布局。
如今,海信已经成为国内家电产品线最全的企业,几乎涵盖从黑电到白电到厨电的全品类,旗下品牌包括海信、科龙、容声、gorenje等。B2B产业中,智能交通、光通信业务板块已经成为行业隐形冠军,智能医疗等近十年内新布局的业务也开始崭露头角。
业务版图持续扩张的同时,周厚健也将目光瞄准了更加广阔的全球市场。
事实上,在周厚健接棒之前,走出国门就是海信的愿景。“在世界地图上点一个点”,是周厚健的上一任在告别时对周厚健和海信的寄望。30年后,周厚健做到了。如今的海信已经在海外设立了55个海外公司和办事处、11个研发机构、18个工业园区和生产基地。对日本东芝电视等国外老牌家电企业发起的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全球化的经典案例,完成了从出口到并购、从输出产品到输出管理的国际化升级扩张之路。
在海信的国际化进程中,周厚健一直坚持自主品牌出海。2021年,海信实现海外收入731亿元,在集团总收入中占比达42%,其中自主品牌收入占比超过80%。
很多人对周厚健的印象是“技术狂”,但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周厚健也是一位大胆的改革派。在他掌舵的30年间,海信不断冲破体制机制的束缚,不断释放出更强的企业活力。
1992年,刚刚升任厂长的周厚健便为了降成本、裁冗员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1994年,在质疑和反对声中,周厚健将企业品牌由“青岛”改为“海信”,青岛电视机厂也因此被海信集团取代,由此真正拉开了海信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工厂,向市场经济时代的现代企业转变的序幕。
此后,周厚健相继在子公司层面大胆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建立起了有社会法人投资的体制或建立股份公司,对员工实施股权激励,提高了经营效率。就在2020年,海信进一步深化所有制改革,推进了集团层面混改,进一步释放了企业活力。

02 林澜:海信国际营销的“一号人物”
虽然公众对林澜的名字感到陌生, 但在海信内部,林澜是一位已经“服役”了超过15年的“老兵”,是海信国际化业务的“一号人物”。
公开资料显示,林澜生于1958年,与1957年生的周厚健算是同龄人,历任西门子咨询公司(现为英国 AMEC 公司)动力系统软件开发部经理,GE 动力系统公司高级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
林澜与海信的缘分始于海信对科龙的并购。2002年,林澜受老同学顾雏军邀请加入科龙,负责科龙香港公司投资、科龙顺德总部研发、生产、采购和海外业务。《海信史》中提到,“直到顾雏军被抓,科龙面临倒闭,林澜仍然靠着几个海外大客户维持公司运转。”
也许正是这种职业精神,让林澜成为科龙高管中极少数被海信继续任用的人之一。2006年底,海信完成对科龙的收购之后,周厚健就将此前任职科龙副总裁的林澜纳入麾下,任海信集团副总裁,并将国际营销的担子交给了他。也正是在2006年,周厚健正式提出“海信未来发展,大头在海外”的国际化战略,并正式成立国际营销公司。
某种意义上,林澜是海信收购科龙所获得的最大收获。科龙的海外市场一直做得很好,而海信之所以发起对科龙的并购,目的之一便是为海信国际化铺路。如果说周厚健是为海信国际化谋划蓝图和做战略决策的人,那林澜就是冲锋一线的实施者。
从各个国家市场渠道的建立,到海外研发体系的搭建,再到近年来对东芝电视、gorenje等海外企业的跨国并购,都是由林澜一手推动完成的。他将过去中国企业国际化道路上的很多“不可能”,变为了“可能”。
比如,海信之所以能在自主品牌出海,这条被认为最难走的国际化道路上快速突围,源于林澜的“B品牌”战略——暂时放弃对头部品牌的直接竞争,先从“高质中价,优质服务”的定位做起。到今天,海信自主品牌已经在欧美高端市场获得越来多认可,并成功将万元以上的激光电视产品卖到了美国。
再比如,林澜负责搭建了海信智能电视的海外内容平台,让海信成为首个搭建全球一体化运营平台的中国电视品牌,海信智能电视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林澜,就没有今天全球布局的海信。就连周厚健都曾评价说:“海信真正的国际化,是林总带着走出来的。”
在国际化上持续加码无疑将是海信未来最重要的发力方向。2021年10月,海信就曾在媒体开放日上公开表示,预计海外收入最快在3年时间内超过国内。而在2021年底召开的海信国际化战略专题会上,B2B产业出海被确定为海信未来国际化的重点突破领域。相信林澜的接棒,将给海信国际化增添极大助力。 (相关链接https://t.cn/A66c298u)

4680装车在即,特斯拉即将血洗新能源汽车市场

2020年9月,特斯拉的扛把子马斯克在“特斯拉电池日”发布了一款当时看来足以颠覆汽车动力电池行业的全新产品——4680电池。如今,第100万颗4680刚刚量产下线,正准备大规模装车。

问题来了,现在的时间是2022年3月7日,在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技术在飞速发展,动力电池技术也在飞速发展。那么特斯拉在2020年9月份发布的“期货”在当下还能具备颠覆性的产品竞争力吗?

想要解答以上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搞清楚这款让特斯拉引以为傲,让特斯拉友商们心惊胆寒的4680电池到底是个什么神仙科技。

01、成本暴涨的大环境下,4680更具竞争力

想必稍微对特斯拉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它的动力电池命名方式一向都是十分地简单粗暴,而4680电池也不例外。4680电池,顾名思义就是单体电芯直径为46mm、高度为80mm的圆柱形电池。相比起特斯拉原来采用的18650电池和21700电池,4680电池的外观就像是一个又高又壮的壮汉。

容量更大的单体电芯容量加无模组结构设计,让4680电池能量密度也提升到了300kWh/kg。这样的设计除了可以减轻电池整体重量,提升能量密度之外,简化的结构还能够提升生产速度。

从技术路线上来看,4680电池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是通过优化电池结构,增加电芯体积来提升能量密度。另外,4680电池除了在结构和体积上作出了优化之外,它还有一项尖端技术,那就是激光无极耳。

极耳是传统柱状电池电芯中间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电池无论是充电还是放电都必须要通过极耳才能与电池外部连接。取消极耳会大幅减少电池内部的电阻,并且电池的成本和制造难度也会相应降低,但是取消了极耳这个导体之后,电池是如何实现导电的呢

从特斯拉“无极耳”专利中可以看到,它通过在“无极耳”电极一端涂覆导电材料,使它直接与壳体或者专门设计的盖板进行连接,电流直接在电极集流体、盖板、壳体之间传导。这样的设计不但增大了电传导的面积,还缩短了电传导的距离,使其内阻减小了5倍。

据了解,4680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了5倍,续航里程提升了16%,输出功率提升了6倍,成本更是降低了14%。通过特斯拉公布的数据来看,4680电池的每一项提升都是直指目前汽车动力电池的痛点。

要知道,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动汽车的销量也正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吞噬着市场。然而,巨大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同样也给动力电池供应链带来的压力,随之而来的就是动力电池成本暴涨。

02、4680量产,正当其时

如今,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形成了成本与性能的两极化发展。其中,主打低成本的车企为了降低动力电池的成本,它们在低配车型上采用了能量密度偏低,但是价格更加低廉的磷酸铁锂电池。

例如,在上海工厂生产的特斯拉Mdoel 3、Model Y标准续航版车型,以及小鹏汽车旗下的小鹏P7 480版本、小鹏P5 460版本、小鹏G3i 460版本搭载的都是磷酸铁锂电池,而长续航版本则搭载了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电池。

另一方面,追逐性能的车企则大力研发尖端技术,大有不惜成本,不顾续航与车重之间的平衡,也要向1000km续航能力发起冲击的态势。例如,广汽埃安LX plus 千里版的续航能力就达到了1008km,是全球首款续航能力达到1000km的量产纯电动汽车。

然而,广汽埃安LX plus 千里版的配置表现,比之售价仅有28.66万元的最低配车型尚有不如,二者的价格差却多达17.3万元。这也就意味着,消费者多花费17.3万元,只是买了广汽埃安LX plus 千里版多出来的408km续航而已,这样高昂的售价以及拉胯的配置难免会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在小雷看来,如果只是单看特斯拉4680电池的某一项性能,那么它在动力电池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都没有太让人感到惊人的亮点。毕竟相比起那些为了在成本或者性能上某一项参数上角逐的选手,它的表现并不算突出。

特斯拉4680的厉害之处在于,它可以做到性能与成本兼顾。当特斯拉全面量产装车4680电池之后,马斯克完全能够以蔑视的姿态自豪地对他的所有竞争对手说:“小孩子才在性能与成本之间做选择题,而他性能、成本都要!”

当然,在此之前,特斯拉首先要做的就是全面装备成本低廉,并且性能强大的4680电池。然而,它真的做得到吗?

03、4680会革磷酸铁锂的命?

尽管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之间的技术路线之争由来已久,在4680电池出现之前,这两种动力电池都分别出现在了特斯拉的长续航与标准续航车型上。由此可见,特斯拉对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并不挑食。

然而,随着成本更低、性能更强的第100万颗4680电池量产下线,特斯拉对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偏向也再度被推上了台前。有人认为,4680电池本质上就是三元锂电池,而这款电池的装车或将让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特斯拉走向落幕。

小雷认为,这种观点有些言过其实。特斯拉在去年就曾多次发表声明称,磷酸铁锂电池将会是特斯拉旗下车型的重要配套电池。尽管马斯克很多言论听上去都像是骗人的鬼话,但是特斯拉实际上的情况却正是如此。

首先,特斯拉车型想要全面搭载4680电池,首先就得解决产能问题。然而,任何一样新鲜事物的量产都一定会有一个产能爬坡的阶段。因此,在小雷看来,至少在短时间内,特斯拉无法做到全面搭载磷酸铁锂电池。

在小雷看来,100万颗4680电池对于特斯拉而言只是杯水车薪。以特斯拉Model Y为例,每一辆Model Y大约需要1000个4680电池,这也就意味着看似数量庞大的100万颗4680动力电池只能装备1000台特斯拉Model Y。

作为在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交付量最高的车企,特斯拉在去年全年全球交付了93.6万辆新车。今年,特斯拉的交付量势必会突破百万。显然,目前4680电池的产能远远无法满足销量规模庞大的特斯拉对动力电池的产能需求。

从特斯拉的具体行动上来看,无论是它和国内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签订的长达4年的巨额电池订单,还是坊间传闻的与磷酸铁锂电池巨头比亚迪签订的刀片电池供应合同,都能够证明至少在短时间内,它的主要电池类型会是磷酸铁锂电池。

04、4680将血洗新能源汽车市场

如小雷在上文中所言,4680电池的量产下线让马斯克不需要再在性能与成本之间做选择题。其实不需要再做选择题的不止是马斯克,还有消费者。

在小雷看来,如果4680电池能够在2022年大规模量产装车,那么这款能够同时兼顾成本与性能的动力电池将成为马斯克手中的屠刀,挥向所有与之为敌的新能源车企。4680电池势必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当中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就在前几天,马斯克就又在社交平台发表了一番独到的言论。马斯克称,特斯拉原本可以在12个月以前就生产出600英里(965公里)续航的Model S,但是这根本没有必要,因为续航能力为400英里(643公里)的特斯拉Model S可以在使用体验和效率上获得平衡。

此时又有很多人认为马斯克之所以会发表这番言论,是因为它再一次把牛皮吹破了。然而,小雷却认为对于已经拥有4680电池的特斯拉而言,马斯克这么说完全就是明明可以靠续航吃饭,却要继续死磕成本与产能。

从特斯拉原本的产品规划上来看,它并非没有冲击1000km续航大关的野心,但是在面对4680电池产能不足,以及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暴涨的情况下,它也不得不向着两大难题屈服。

一般来说,对于传统纯电动汽车而言,动力系统占比电动汽车总成本的50%左右,而动力电池又占到动力系统总成本的76%,即动力电池占比电动汽车总成本大约38%左右。

按照特斯拉公布的数据计算,搭载4680动力电池的特斯拉车型续航里程将会提升了16%,但是动力电池成本将会降低14%。再结合特斯拉不再向长续航方向发展,这也就意味着4680电池将会给特斯拉带来30%左右的动力电池降价空间。

结合动力电池占比电动汽车总成本38%左右的数据来计算,以搭载三元锂电池的特斯拉Model Y长续航版车型为例,这款车型的官方指导价为347900元,那么这款车型大约还有3.9万元的降价空间。(公式:指导价 X 38% X 30%)

05、总结

随着4680电池逐渐完成产能爬坡,这样的成本可能还会再度降低。届时,特斯拉在前两年连续降价的情况或许还会在未来几年内重演。与此同时,选择死磕成本或者死磕长续航的车企都将会遭遇一场价格屠杀。

从目前的来看,当特斯拉4680电池大规模量产之后,大部分新能源车企都只能坐等挨打。要知道,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在今年已经退坡了30%,这一政策变化已经逼得它们纷纷被迫涨价。明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彻底取消,而特斯拉的4680电池则开始大面积量产装车。

届时,我国原本就盈利困难的新能源车企或将降无可降,退无可退。

原创 小猿曰车 锋出行 2022-03-07 09:00

#只为养猪人[超话]# 【猪价后市怎么走?牧原最新回应】春节后,猪价总体呈下降走势。近月2203合约即将进入交割,受现货价格波动影响最为明显,节后继续保持下跌态势。对比过去几年生猪价格走势来看,节后首周猪价下跌幅度为历年来较高水平,略低于2021年猪周期下行开端年份同期。有市场人士表示,供过于求仍然是猪价下行的大逻辑,猪价下跌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市场的悲观预期。

记者了解到,近日,北方地区多数市场低价补涨,散户出栏积极性不佳,少数集团猪场出栏量少或无出栏计划,下游走货疲软,暂无利多因素支撑。南方地区有稳有涨,部分区域受开学影响,下游消费小幅增加,但可持续时间短,同期出栏量充足。

徽商期货生猪分析师尉秀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在学校陆续开学和元宵节利多支撑下,下游采购积极性略有提升,虽然开工率恢复缓慢,但较节前仍显著偏低。随着元宵节和学校开学效应逐渐减弱,需求端利多消失,消费淡季下需求持续疲软,叠加中间商盈利被压缩,调运积极性不高,供应端难有支撑,预计近期猪价仍有下降空间。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290万头,环比下降0.9%,同比下降3.7%,连续7个月累计调减274万头。东证期货研究团队表示,从能繁母猪存栏量来看,2022年5月是市场预期的产能拐点,对应的是2021年6月能繁母猪存栏量增长停滞。当出现一个大多数人能看到的确定性事件时,未来的这个确定性就会相应发生改变。因此,无论5月前后出现提前出栏还是压栏,都会影响市场的节奏。如果出现提前出栏的情况,当前趋势性向下的市场行情将会得到加强。如果市场出现压栏的情况,则对5月前后的生猪价格将会有较强支撑。

“目前,生猪市场正处于周期筑底阶段,生猪存栏基数较大决定2022年生猪养殖处于低利润至亏损区间。”东证期货研究团队表示,1月全国生猪出栏量环比增长9.4%,同比增长23.6%,出栏量同比和环比增幅均比较明显,生猪价格在春节这个猪肉消费旺盛时段仍旧连续下降,与养殖户看空春节后行情、降低出栏体重并积极出栏有关,也从侧面反映了目前生猪产能过剩的局面。

事实上,节前规模企业普遍上调出栏计划,一定程度上对2月份的出栏形成透支,因而绝对出栏量并不算太大。从高频屠宰数量来看,节后几日屠宰企业收购并未出现快速增加,基本验证了实际供应增量不多的情况。银河期货生猪分析师陈界正表示,当前生猪出栏体重较此前已有较明显下滑,国内实际供应压力基本维持正常或偏低水平。猪价的持续下行除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外,还与市场悲观预期导致的出栏增加有关。

截至2月19日当周,生猪现货价格开始有企稳迹象。东北、华北、华中等主要产区价格涨幅相对较大,规模企业出栏维持正常,散养户开始有挺价惜售情绪,部分地区规模场与散养户价差倒挂,反映了生产端在养殖出现亏损情况下不同的销售心态。

“不过,我们认为上半年生猪价格运行的大方向仍然相对偏弱。今年上半年生猪产能仍然处于释放阶段,虽然短期猪价有超跌表现,但阶段性企稳难以改变价格运行的大方向,上半年仍然维持偏悲观思路。”陈界正说。

值得一提的是,相对于绝对出栏数量的减少,出栏体重的下滑可能是更加值得关注的指标。据陈界正分析,去年年末以来,生猪出栏体重下滑至116公斤左右,加上近期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快速上涨,饲料企业连续提价为养殖端带来较大压力。规模企业出栏计划快速推进,除整体经营计划考量外,也暴露了较大的现金流压力。在养殖利润充分恢复前,出栏体重增速或相对偏低,这也进一步减少了猪肉的供应压力。此外,随着国外猪价整体维持较高水平,国内进口量也在逐步下滑,港口冻肉库存持续下滑,对远期需求带来提振。综合来看,陈界正认为,2022年仍然是猪周期逐步触底企稳的阶段,短期现货市场仍然不容乐观。

东证期货研究团队表示,从猪周期来看,生猪市场还需要一个产能去化的过程,才会最终迎来反转。在近弱远强的结构下,3—4月价格或仍保持下行趋势,2022年生猪市场总体是前低后高的价格结构,更多会反映出季节性价格波动。

在尉秀看来,今年上半年,供给有明显的压力存在,猪价仍处于下行周期,二季度后或触底回升。如果仅靠利润驱动,产能去化速度会比较慢,在没有重大疫情或利空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当下生猪产能或难有较快缩减,2022年猪价或继续处于低位态势。

对于猪价走势,牧原股份在2月19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春节后处于消费淡季,整体猪价较低,预计下半年猪价会略有好转。公司自去年以来便采取相关措施以应对猪价下降,主要是调整工程建设节奏。同时,持续优化内部管理水平以提升公司养殖成绩。

牧原股份表示,公司现阶段成本在15元/千克左右,公司以阶段性达成13元/千克的完全成本为2022年成本下降的奋斗目标。下一步公司将通过改善高成本落后场区、子公司运营情况,加强内部管理与人员赋能培训等措施,降低公司内部养殖成绩离散度,实现整体养殖成本的下降。来源:2022-02-21 期货日报  作者: 郑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是我目前为止看过候麦导演的电影里最喜欢的一部(看的不多。所以以后看完他的别的还会有超越的)。首先我本人实在是太喜欢话痨电影了。也很喜欢把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拍的像
  • We rip out so much of ourselves to be cured of things faster, that we go bankrup
  • 强 国 有 我大 运 少 年 诗/阎 勇 娄关风烈 雁鸣霜月 强国有我 大运少年 少年力强 中国定强 话语心间 重读梁卷 盛世大运 壮行如歌 秉执信念
  • #刘学州# 很多时候 举头三尺有神明 只是水深火热的弱者 对于逍遥法外的凶犯 最后无奈的宣判 我们这个空间的规则 是随着时间的消逝 事物的新生与消亡 对于地球
  • 咖啡馆、甜食合辑。 【小猎犬面包公司】其实之前买过一次但是整包都忘记丢哪儿了……所以路过就再去了一次……从于山下来吃个早餐,苹果酥是招牌,层数很多、也很薄、但
  • #最食客[超话]# 天花板滥用的今天,食客应该保持理性,对口味、食材、服务、环境,艺术呈现一切都要有一定的客观公正的评价,表达(这里指食评,生活记录者也支持)
  • 看完毛茸茸的皮卡丘,我居然去了书店看书,噗,始料未及的我~原因是手机没电了?临时去找了街电冲,所以在书店呆着看看书也不错。顺便安静地理顺一下我的6月安排。灿多的
  • 重磅通知,黄埔区府保利罗兰明天推新‼ 今天下午4⃣点正式加推134㎡大四房,先到先抢 缺货已久,万众瞩目,仅20席封藏发售。 本次加推园景楼栋!小区中间
  • 没想到在学校第一个晚上就失眠[黑线]明明十点多就睡了,真的是一个晚上就做梦醒好多次!烦死了。 昨天从家里出来的时候真的好舍不得,走到门口还听到妈妈在不断叮嘱我,
  • 【五一假期】登深圳第二高峰七娘山、饱览群山、登高看海、游览地质公园博物馆、秘境寻踪、探险野趣、驴友必打卡 一日游 。七娘山位于大鹏半岛南端,三面环海,主峰海拔8
  • #我的家装小心思# 对于怕冷的我来说,寒冷日子里最幸福的事莫过于: 1、开水龙头有热水[呲牙] 2、厕所板不冰冷[呲牙] 2、室内温度保持22-24度[呲牙]
  • #黄瑞恩罗颖好甜# 磕到哭泣[泪][泪]太让人心疼了 误打误撞的喜欢却没曾想爱意如此汹涌。 成年人的爱情, 是那想要触碰却又收回的手 多了太多太多的理智清醒与
  • #每天最开心的三件事# 1.今日份口语已完成✅ 2.最近越来越佛系,看了几本书一些演讲,不管是生活还是人际关系,自己开心最重要,不管任何人你对我三分好我会回你五
  • 公元1607年,一个约100人的殖民团体,在乞沙比克海滩建立了詹姆士镇,这是英国在北美所建的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在以后150年中,陆续涌来了许多的殖民者,定居于
  • #再见了北京冬奥#真的舍不得阿!我记得与家人一起见证了我们中国队的冰壶双人开门红,再到一起观看花样滑冰双人的冠军诞生,从激动到最后的感动,一切都历历在目![金牌
  • 【徐汇这个园区为何实现“逆生长”?解码园区产业中的“木桶经济学”~】一只木桶想盛满水,每块木板必须平齐且无破损,如果其中一块不齐或者有破洞,桶就无法把水装满——
  • 【投//诉】2022.2.17聚宝(见pl) ‼️请大家积极f/h净//化,与黑hao互动增加打 k//a难度。 mfs已同步更//新 mfs使用指南➡️
  • 虽然很爱你,但是却不会宠你,最“直男”的三个星座 摩羯座 摩羯天生就是“直男直女”的存在,只要是他们太理智了,虽然在爱情中,却少有会感情用事的时候,什么情况下
  • #正能量#‍♂️#阳光信用# 对生活充满感激,不管生活给予的是快乐还是痛苦,不管前行的道路是一帆风顺还是曲折坎坷。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永远保持善念,别人待我
  • 【美文分享】————大道至筒度清欢 ​01有些人感叹:“拥有的越多,越烦恼。”交往的圈子越来越大,彼此的包容度却越来越小;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多,内心的幸福感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