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
由梦可以了解
三大真理

1 、由梦了解万法唯心

汉地净土宗的祖师彻悟大师这样说:
“ 诸喻之中,
梦喻最切。

如梦中所见山川人物、
万别千差,

皆不离我能梦之心,
离梦心外,
别无一法可得。

即此可以比喻,
而知现前一切万法,
但唯心现也。”

( 他说,
在一切比喻当中,
梦喻最亲切。

比如,
梦中见到的山川人物、
万别千差的景象,

都不离开能梦的心,
离梦心之外,
得不到一尘许的法。

由这个梦喻就知道现前一切万法,
都只是自己的心显现的。)

这是由梦而了解到第一大真理 ——
万法唯心自现。

智慧高的人由这个启示,

就恍然明白山河大地、
情与无情、
色声香味、
亲怨恩仇、
升沉苦乐,

无一不是自心的显现,
离开自己的心没有丝毫许的法。

这样贯穿到三界六道,
可以见到无一不是虚妄分别心的现象,
探究它的根源就是分别心,

所以说
“ 三界无别法,
唯是一心作 ”。

往上看,
声闻、
缘觉、
菩萨、
佛,

也无一不是心显现的。

2 、由梦了解万法皆空

阿底峡尊者说:
“ 梦的比喻很殊胜,

通过白天对梦境中
色、声、香、味、触、法的观察,

得出其为虚假的结论,
由此进一步观察,

发现白天的
色、声、香、味、触、法的
显现也同样虚假不实。”

这是由梦可以了解到第二大真理 ——
万法空相。

所以这第二个妙处,
就是从梦入手,
展开来遍观一切有为法,
可以见到万法皆空。

我们想想,
梦中的色声香味触法是不是
“ 似有实无 ”,

似乎是明明在显现,

森罗万象、
纵横变现,

真正往里面观察,
其实全然无有。

所以这个梦是那么明显的说了

“ 现即是空 ”、
“ 缘起性空 ”的妙法,

但是世上知音难遇,

有耳如聋、
有眼如盲,

都听不懂、
看不到。

其实这又是一大暴露,
具慧的人抓到这个线索,
一探就探到了万法一味的大空性。

再往当前一看,
遍天遍地都在演说
“ 诸法如梦如幻 ”,

正当显现的时候,
就是
“ 有即非有 ”,
和梦没有任何差别。

这个地方的重点是
“ 正现的时候实际是不存在的 ”。

随便观察梦里的一个法,
比如梦里出现一座山,

缘聚则有、
缘散则无,

因缘聚合的当下现了,
缘一散就了无踪影,
聪明人马上就知道这是假的,
没有一点实义可把捉。

梦里样样是这样,

醒时的显现哪样不是如此呢?

醒时,
我们眼睛正见色法时,
一刹那就没有了,

这和梦有什么差别?

与此相同,

耳听声音、
舌尝味道、
鼻辨气味、
身作运动、
意作思维,

都是因缘聚会时的幻像,
刹那就没有了,

这不是如梦吗?

请问,
这里面有什么实义呢?

能捉住一点东西吗?

这样也是由梦这一法推开来就见诸法空相。

所以,
梦的比喻是何等重要,
它是一把钥匙,
借它就可以打开真理的大门,

懂得梦就懂得佛法、
懂得人生、
懂得轮回、
懂得世俗和胜义、
有法和法性。

刚才第一层讲了,
要了解万法唯心,
梦是最切要的比喻,

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梦里都有对应,
而且梦很明显的告诉我们,

这所有的一切确实是从心自现,
而不是在心外的显现。

有了它,
再看三界六道的大梦,

只是境界更宽广、
更持久、
更复杂、
心识更明利,

但万法唯心的妙谛确实是一以贯之的。

现在这里,
要体会缘起性空,
这也是借助梦喻来通达。

在诸佛菩萨的经论中,

虽然讲到
幻化九喻、
幻化八喻、
幻化六喻等等,

但首要的比喻就是梦喻。

比如鸠摩罗什大师译的
《 金刚经 》中
最后一偈有六个比喻,
梦喻是第一。

宁玛派全知无垢光尊者的
《 大圆满虚幻休息 》,
主题就是讲幻化八喻的修法,
其中梦喻是第一个。

佛经讲了很多有为法的比喻,
除了梦喻,

还有
乾达婆城、
水月、
影像、
空花、
绳蛇、
兔角、
龟毛、
石女儿、
二月、
阳焰等等,

讲这些比喻的用意何在呢?

就是显示万法皆空。

以一个比喻就可以表示一切缘起生的法,
当体就是空的,
连一微尘的实质也没有。

这是告诉我们,
一切有为法都不可当真,
从这里观照就可以放下分别执著。

在这一切比喻当中,
梦喻是总的比喻。

前面说过,
利根者由一个梦喻就可以透入一切佛法,

但是根性不利的人还不能悟入,
那就再举其它种种比喻,
进行多方面观察,

或者某个比喻能和他相应,
或者几个比喻合起来能把他点醒,

但不管怎么说,
这些无一不是在讲述梦的涵义。

3 、由梦了解不生不灭的法性

请大家观察,
梦里境界起起灭灭、
人来人往、
忽东忽西、
时苦时乐,

有生灭、
有增减、
有染净、
有时空、
有自他、
有色声香味触法。

现在问 :
这些是真的吗?

其实这一切都不是真的,
在梦心的角度看是有,
但在真实中,
确实是一点也没有。

其实,
真实当中,
从来没有动摇过,
没有生灭过。

尽管在梦里千变万化,
可是那个真人
( 比喻法性 )
是没有生灭的。

另一方面,
这些假相在醒来时一无所有,
在这时不生不灭的面目就显出来了。

这里有两点 :
一 、梦里的有为法,
醒来就消失,

从这一点就了知它是本来没有的,
本有的法是不可能消失的;

二 、醒来见不生不灭,
既然它露出来了,
这个就是本有的无为法,

而且即使在做梦时,
也一样是不生不灭的,
只不过当时没有觉悟到。

这就是由梦喻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第三大真理 ——

诸法的法性本是不生不灭的无为法。

我们以这样的眼光来看醒梦辩论歌,
就能从一个极微尘里剖出三千大千世界的经卷。

这才知道在这篇道歌中演唱了无量无边的佛法。

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观察体会,
就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都在道歌里揭示无余。

关键是要有
“ 举一反十 ”的
智慧力,
那就能一通百通,
万法汇归于一梦。

我们回顾醒梦十番辩论,
确实处处体现了这一点。

比如,
“ 现前显现 ”和
“ 现量亲见 ”,

是讲一切醒梦显现,
正显现时,
一个心识上就有现前的相分和了别的见分。

又如,
“ 自心迷现 ”
是讲一切有为法都是从内的心识显现的。

“ 待缘方生 ”
是讲醒梦都是缘起生的法,
由现象都是偶然性,

就知道这决定不是无因生,
因为如果是无因生,
就可以恒时有。

我们观察到显现平等是缘起生,
从这里去看,
醒梦的显现都是缘聚则有,
缘散即无。

在这上面一观察,
就见到平等都是似有实无
( 好像是有,
实际没有 )。

由此就知道任何有为法一定都是空相。

再下来,
一切显现都是梦,

梦里的
山川、
人物,

梦里的六道,
这些是假相,

所以当它一消失,
就显露出原本不生不灭的法性,
这就是无为法。

以这个原因,
道歌说
“ 此后二者融为一,
一亦融入虚空里 ”。

大家想想,
梦一醒来,
假相完全消失了,
只留下一个觉悟。

这是比喻现前了不生不灭的无为法。
幻是可以离的,

非幻怎么离呢?

幻是心造作的,

那个不生不灭的怎么是造作的呢?

这就是所谓的胜义。

再看,
梦里的境界正在纷纭幻变时,

一观察就知道实际是无有的,
所以叫做
“ 无而现 ”。

另一方面,
那个不生不灭的法性,
一直就在那里,

哪怕梦里再现多少生灭、
有多少显现,

它是始终没有生灭的。

等到梦的迷乱一消除,
本有就显现。

这样去体会
《 辨法法性论 》的
有法和法性,
从一个梦喻就可以深入进去,

所谓的
迷乱、
无迷乱、
轮回、
涅槃、
杂染、
清净、
转依,

由此都可以得到了解。

4 、一切皆由心造

第一要知道,
除了心之外,
不可能还有其他作者。

蒙昧的人啊,
这么明白的事你还不知道,
天天都只是自己的心在动,
除了这颗心之外,

还有什么作者呢?

道理是太真太平常了,
自己心心念念在动,
还说作者在心外。

第二要知道,
既然一切唯心造,

心造出来的现象会在心外吗?

这也是很明白的,

心怎么能造出心外的东西呢?

所以都是由心自己造、
自己现的。

第三要知道,
这心正现的时候,
它不是石头,
它是明知的。

这个心识既然是一种明知的体性,
我们就知道它一出来就是既有相状又有了别的。

没有相状,
能说了别吗?

想想看,
没有五颜六色能说有眼识的了别吗?

所以了别就是对相状了别,
不是像石头那样什么不知道。

再看,
离开了别,

能说心前有相状吗?

没有了别,
就是什么也不知不见,

怎么会有相状呢?

所以相状就是了别的相状。

所以,
心一起来必然是有相、
有了别的。

从这点去看醒梦,
都只是一个分别识,

既有心识的现相、
又有心识的了别,

完全是平等无差别的。

第四要知道,
“ 一切唯心造 ”

就是说心上的缘起,
在这个心里不论现什么,
不论色受想行识,
色声香味触法,
眼耳鼻舌身意,

从“ 它是缘起 ”
这一点作为方便,
下手去观察,
就知道这些都是本来没有的空相。

这也是完全平等的。

凡是由心造作的有为法,

在实相中如石女儿、
如空中的毛发一样,

完全是不存在的。

梦里是这样,
醒时也是这样。

第五要知道,
既然这一切内外显现都是本来没有,

这些所谓的
生灭、
来去、
一多、
人法、
六根、
六尘,
此种彼种,

实际中是没有的。

由此就了解到这个心的实相,

远离生灭、
来去、
一多、
人法、
根尘等等,

它就是离戏的大空性。

这也是醒梦平等的。

我们很多人就是满世界跑,
住了这座寺庙又到那座寺庙,
住了这座山又住那座山,

外表上又是念、
又是说、
又是修这个修那个,

又是做这种行为那种功夫,

剃了头、
穿了僧衣,

又是敲打唱念,
又是这里辨一通那里说一顿,
都是要学佛修行。

但是普遍的状况是,
很多人都在外面找佛法,
心里始终没个着落。

这样流浪奔走,
何时是归家的时候!

5 、佛法在吾心

其实,
佛法是原原本本现成的,
佛法就在你的心里。

如果有智慧的话,
天天都是在佛法里,
佛法就在你的心里。

佛法千言万语、
说东道西,

其实都在你心里。

如果你能把这首道歌弄通弄透,
那就能以一字法门把握关要,

这个叫
“ 一字大法门 ”,
这一字就是
“ 梦 ”。

以上七穿八露地让你明白,
这首道歌是这样不可思议,
但归起来只有一字,
舒展开,

时时处处、
开眼闭眼都是讲这一字法门。

你这就体会到全知麦彭仁波切的大智慧、
大慈悲,

给了你一个精要的法,
把一切一切的佛法都融合在这首道歌中,
为你作了极具窍诀性的开示。

这是不是总一切法、
持一切义的微妙章句呢?

是不是每天都应该去体会、
须臾不能离的法呢?

是不是一生修行中最重要的一个法呢?

[转载]黄 老 居 士 慈悲开示:所以我们觉得,真正你要信了佛,为佛做一点儿事情,你这个人生才有意义,不然对不起你现在吃的粮食,来之不易呀!这是众生的辛苦。你怎么报众生?只是享受啊?你做的那些工作,对于众生起了多大的好处,打了一个很大的问号。灌输他一些学问,灌输一些什么东西,都是对于“拔除生死勤苦之本”没有什么作用。所以就是说,我们真正地也要像阿弥陀佛一样发起这个大心。

黄 老 居 士 净修捷要报恩谈:二、彼土导师
胡 小 林 老师 大通永利文化传播

无量寿经
净修捷要报恩谈:二、彼土导师

之所以称为净修捷要,是修净土宗最快、最重要的方法和内容,是净修的捷要。不光是净土宗的道理在里头,整个佛教的精华也都在里头。

《净修捷要》是跟《无量寿经》相辅助的,所以《净修捷要》要老能存在,大家老修,《无量寿经》必然也发达。……到最后法都灭完了,还有一百年就靠这部《无量寿经》,这个是肯定的。
有居士请教,开始学佛,如何在实修方面着手,黄老给的建议是:《净修捷要》。

1990年7月15日-7月17日,北京莲舍
◎ 第二拜 彼土导师

一心观礼,极乐教主。因地闻法,即发无上正觉之心。住真实慧,誓拔勤苦生死之本。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修菩萨道。于无量劫,积植德行。所发殊胜大愿,悉皆圆满成就。名具万德,声闻十方。接引导师,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一拜三称)

释迦牟尼佛之后,第二拜就拜阿弥陀佛了。两土的导师。释迦牟尼佛是此土的导师。阿弥陀佛呢?彼土的导师。释迦牟尼佛就告诉我们,阿弥陀佛是什么因缘、什么愿力,然后劝我们去。

“一心观礼,极乐教主”。极乐世界的教主。“因地闻法,即发无上正觉之心”。在因地,咱们都有因有果,我们现在就是在因地,我们还没有证果,我们都是在因地,在因的这个地位,不是果觉、果的地位,是因,将来得果。底下不过有个很特殊的因果同时,很不可思议。

我们但是现在先说我们是因地。阿弥陀佛当年,极乐的教主,他在他因地的时候,他因地是什么时候?他是国王,这个国王称为世饶王。“世”很丰富,“饶”是饶足、丰足,世饶王。那个时候有佛,佛叫世自在王如来,住世的时间很长。这个国王,他那时是因地,他听见这个佛的说法,就是世间自在王如来的说法,他就不做国王了。佛教不是政教合一,都是这样,都是王位不要了;不是我又做国王,又当出家人。国位不要了,他就出家了。

出家了之后,他法名叫作Dharmākara,就是法藏,法藏比丘。“因地闻法”,他听了世间自在王如来的说法,发了“无上正觉”之心。所以我们这个“正觉”就是觉悟,无上的正的觉悟。“觉”就是菩提,菩提这两个字是Bodhi,是印度话。菩提是翻了字的音,没有翻意思,我们翻成“觉”就是翻了意思了。一个是翻了意思,一个是翻了音。所以菩提就是觉,这就是正觉。所以“发无上正觉之心”就是发了菩提心。因此我们现在都需要慢慢要发起菩提心来,就是发起觉悟的心,发起佛的心。

“住真实慧”,他心住在什么地方?住在真实的智慧之上。《无量寿经》有三个“真实”,一个是“真实之际”,“开化显示真实之际”,真实的本际。一个就是法藏后来就是“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净土”。他怎么庄严净土?他住于真实慧,就庄严这个净土了。所以真实之际、真实之慧,再有一个是“真实之利”。

佛为什么要出现于世?释迦牟尼佛是要给众生真实的利益。我们现在做慈善事业,现在有很多想做很多:你或者要做什么幼儿园、敬老院,种种的,能让众生得到好处,甚至你一个人给他一万美金,他可以生活得很愉快。这不是他的真实之利,他寿命完了之后,他还又要轮回,后头这个恶梦还有无穷无尽,你对于他没有帮助。所以我们要给他真实之利。

所以三个“真实”:真实之际、真实之慧、真实之利。这是因为夏老师的会集就出现这三个“真实”。这三个“真实”,我就在里头做了很多的解释,它互相是呼应的。正因为你是开化了真实之际,真实的本体显露了,所以你才能够流露出真实的智慧;因为你有真实的智慧,你才能为众生谋求真实的利益。除此,你也有好心,也愿意谋利益,你是否做得成功?做得成功之后,那个利益到底有多大?真实的利益是彻底的、永恒的、真实的、究竟的。所以让众生都成佛这是真实之利。所以这个文字就简单了,三个“真实”说出一个“真实”来,说出一个“真实”来就够了,智慧是根本,这是从真实之际所流出来。

有真实之慧,他就可以来拔众生的“勤苦生死之本”。众生这个生死是苦。“勤苦”是什么?没完没了呀,这个“勤”是它没有停止、没有休息,老是苦。这个生死,现在咱们在生,有一天总要死,我就近一点儿了,你们还远一点儿。死了之后又要生,生了之后又要死,这没完没了啊,所以这个“勤苦”。这个“勤苦生死”它有个根本,他就是这个心哪,阿弥陀佛:要为一切众生拔除所有众生的生死的根本。这个志向大呀!

所以我们觉得,真正你要信了佛,为佛做一点儿事情,你这个人生才有意义,不然对不起你现在吃的粮食,来之不易呀!这是众生的辛苦。你怎么报众生?只是享受啊?你做的那些工作,对于众生起了多大的好处,打了一个很大的问号。灌输他一些学问,灌输一些什么东西,都是对于“拔除生死勤苦之本”没有什么作用。所以就是说,我们真正地也要像阿弥陀佛一样发起这个大心。

在因地之中,所以他就“弃国捐王”,国家他也让位了,王位他也舍掉了,捐赠了,不要了。“捐”就是捐弃,不要叫捐赠,叫捐弃、放弃。出家做“沙门”,“沙门”就是翻译的音。“和尚”这两个字,和尚也是尊称,大家用烂了,不能随便称的。沙门也是很高的德行,识心达本名曰沙门,你认识你的本心,你达了你的本性,才叫作沙门。这个地方就是说,这个意思就说他出家做和尚了,这时候他的法名就叫法藏,名号是法藏,所以以后经中再提到“法藏比丘”,那就是阿弥陀佛的前身。

“修菩萨道”。他发了菩提心,所行的是菩萨的行,菩萨就是利他为本,行菩萨道。“于无量劫”。“劫”是很长的时间,这个时间的名称,这个数字没有法说了,十的多少次方,没有法说了,只能打个譬喻:四十几里的一个大石头,天人穿着比轻纱还轻的纱,多少年下来一次,拿这个纱在石头上头蹭一下,把这块石头蹭没了,这个时间叫一劫。你去想吧,是多长时间。几十里地一块石头,天人那种轻纱,多少年下来一次,拿那个纱在石头上蹭一下,蹭来蹭去、蹭来蹭去,把这个石头蹭没有了,磨完了,这个时间叫一劫。所以再不解脱,再“勤苦生死之根本”,那以后就是没完没了啊,那个时间你没有法子想了。

他就是发了这样的大愿,法藏比丘,在无量劫中,无量的劫,这个劫也数不清了,都在“积植德行”!所以我们说这个大恩大德,佛是做了多少生、多少辛苦的事情,为我们哪!这么长久的时间都在那积德呀,“植”就是种,积德、种德,救度大家。所以我们今天能够在这一起听关于阿弥陀佛的法门,都是因为我们在过去的生中,曾经受到过阿弥陀佛的救度。阿弥陀佛已经对我们有恩,我们得过阿弥陀佛的救,所以这才听见这个法,我们欢喜,我们愿意学。所以无量劫来,积植德行,救度众生。

“所发殊胜大愿,悉皆圆满成就”。他发了四十八愿。他发了这个愿,跑到佛那去告诉佛,他说:“我想发一个大愿,要超胜一切佛,这个愿可以做得到吗?我要把这个佛国比别的各国都好。”佛就把所有的佛世界都现给他看,经过很长的时间,他一一都看清楚了。他于是总结,采取各佛世界的长,然后才发了一个四十八愿。发出这个大愿的话,所以称为愿中之王。“殊胜”,特殊啊!胜,超越其他称为胜。都“圆满成就”了,都成就了,愿都落实了,不是一个空愿,都成为实际了,还是圆满成就,没有欠缺。

“名具万德”。阿弥陀佛这个名字里头包括无量的德。你看是无量劫植德行,种种种德,这样成了佛,所以这个佛就是种种无量劫都在积德、培德而得到的成就,所以这个名字是万德所成就的,所以这个名字里头就包括了万德,所以叫名具万德。

“声闻十方”。阿弥陀第十七愿,愿意一切佛都宣扬佛的名字。所以你看在咱们这个世界,释迦牟尼佛就宣扬阿弥陀佛的名字。我再给你们举个例子,不知你们注意到没有,不管你是台湾、香港地区、还是大陆(内地),知道阿弥陀佛的人很多;知道咱们这个世界,咱们的本师,知道释迦牟尼的名号的人,少。你们想想看,说“这是如来佛”,等于没说,“这是学者、教授”,没说,不知道是谁。他不知道释迦牟尼,这个名号大家不熟悉,可是十万亿佛土之外的阿弥陀佛,咱们这老太婆、小孩子都知道。“阿弥陀佛。”高兴,“阿弥陀佛”;骂人也是“阿弥陀佛”。都知道。

这个不是个偶然的事情。为什么你自个儿学校的老师、校长,你不知道他的名字,外国有一个学校的校长跟你毫无关系,你倒知道了?不可能!你还老提他。不可能!这个事情是个不可能的事情。这个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阿弥陀有这个愿,阿弥陀愿十方的佛都去宣扬阿弥陀的名字,让十方的众生都听到这个名字,让十方的众生都羡慕这个地方,念这个名字,都得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这个事情是很明显,不是个偶然。所以这个“声闻十方”,在我们这个土,释迦牟尼佛的说也正是如此。

所以佛就来。他是“接引导师”。我们这个本师是释迦牟尼佛,而彼土的导师是阿弥陀佛,我们在阿弥陀佛的名字上加“接引”两个字,我们就是临终的时候,靠佛的愿力,他来接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不是我们自己能从这个世界去达到那个地方,而是靠佛的愿力接引。当然也有,如果你修到跟菩萨同等地位,自力可以往生,但是那个是亿亿人中难得一个半个。真正你能够得到上品生、佛来接引,已经是极其殊胜了。所以阿弥陀佛又称接引佛,又称接引导师。接引这个事,下头有,我就不重复了,以后再补接引是什么含义。

这一拜的时候,要拜了,这个拜就拜“南无阿弥陀佛”。也是拜三声。这个三句念完佛之后又起来了,恢复站着。念是站着念,拜就是一拜。这是第二拜。
(《净俢捷要报恩谈》,黄念祖讲述,大通永利编辑组听校整理)

[转载]黄 老 居 士 慈悲开示:所以我们觉得,真正你要信了佛,为佛做一点儿事情,你这个人生才有意义,不然对不起你现在吃的粮食,来之不易呀!这是众生的辛苦。你怎么报众生?只是享受啊?你做的那些工作,对于众生起了多大的好处,打了一个很大的问号。灌输他一些学问,灌输一些什么东西,都是对于“拔除生死勤苦之本”没有什么作用。所以就是说,我们真正地也要像阿弥陀佛一样发起这个大心。

黄 老 居 士 净修捷要报恩谈:二、彼土导师
胡 小 林 老师 大通永利文化传播

无量寿经
净修捷要报恩谈:二、彼土导师

之所以称为净修捷要,是修净土宗最快、最重要的方法和内容,是净修的捷要。不光是净土宗的道理在里头,整个佛教的精华也都在里头。

《净修捷要》是跟《无量寿经》相辅助的,所以《净修捷要》要老能存在,大家老修,《无量寿经》必然也发达。……到最后法都灭完了,还有一百年就靠这部《无量寿经》,这个是肯定的。
有居士请教,开始学佛,如何在实修方面着手,黄老给的建议是:《净修捷要》。

1990年7月15日-7月17日,北京莲舍
◎ 第二拜 彼土导师

一心观礼,极乐教主。因地闻法,即发无上正觉之心。住真实慧,誓拔勤苦生死之本。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修菩萨道。于无量劫,积植德行。所发殊胜大愿,悉皆圆满成就。名具万德,声闻十方。接引导师,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一拜三称)

释迦牟尼佛之后,第二拜就拜阿弥陀佛了。两土的导师。释迦牟尼佛是此土的导师。阿弥陀佛呢?彼土的导师。释迦牟尼佛就告诉我们,阿弥陀佛是什么因缘、什么愿力,然后劝我们去。

“一心观礼,极乐教主”。极乐世界的教主。“因地闻法,即发无上正觉之心”。在因地,咱们都有因有果,我们现在就是在因地,我们还没有证果,我们都是在因地,在因的这个地位,不是果觉、果的地位,是因,将来得果。底下不过有个很特殊的因果同时,很不可思议。

我们但是现在先说我们是因地。阿弥陀佛当年,极乐的教主,他在他因地的时候,他因地是什么时候?他是国王,这个国王称为世饶王。“世”很丰富,“饶”是饶足、丰足,世饶王。那个时候有佛,佛叫世自在王如来,住世的时间很长。这个国王,他那时是因地,他听见这个佛的说法,就是世间自在王如来的说法,他就不做国王了。佛教不是政教合一,都是这样,都是王位不要了;不是我又做国王,又当出家人。国位不要了,他就出家了。

出家了之后,他法名叫作Dharmākara,就是法藏,法藏比丘。“因地闻法”,他听了世间自在王如来的说法,发了“无上正觉”之心。所以我们这个“正觉”就是觉悟,无上的正的觉悟。“觉”就是菩提,菩提这两个字是Bodhi,是印度话。菩提是翻了字的音,没有翻意思,我们翻成“觉”就是翻了意思了。一个是翻了意思,一个是翻了音。所以菩提就是觉,这就是正觉。所以“发无上正觉之心”就是发了菩提心。因此我们现在都需要慢慢要发起菩提心来,就是发起觉悟的心,发起佛的心。

“住真实慧”,他心住在什么地方?住在真实的智慧之上。《无量寿经》有三个“真实”,一个是“真实之际”,“开化显示真实之际”,真实的本际。一个就是法藏后来就是“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净土”。他怎么庄严净土?他住于真实慧,就庄严这个净土了。所以真实之际、真实之慧,再有一个是“真实之利”。

佛为什么要出现于世?释迦牟尼佛是要给众生真实的利益。我们现在做慈善事业,现在有很多想做很多:你或者要做什么幼儿园、敬老院,种种的,能让众生得到好处,甚至你一个人给他一万美金,他可以生活得很愉快。这不是他的真实之利,他寿命完了之后,他还又要轮回,后头这个恶梦还有无穷无尽,你对于他没有帮助。所以我们要给他真实之利。

所以三个“真实”:真实之际、真实之慧、真实之利。这是因为夏老师的会集就出现这三个“真实”。这三个“真实”,我就在里头做了很多的解释,它互相是呼应的。正因为你是开化了真实之际,真实的本体显露了,所以你才能够流露出真实的智慧;因为你有真实的智慧,你才能为众生谋求真实的利益。除此,你也有好心,也愿意谋利益,你是否做得成功?做得成功之后,那个利益到底有多大?真实的利益是彻底的、永恒的、真实的、究竟的。所以让众生都成佛这是真实之利。所以这个文字就简单了,三个“真实”说出一个“真实”来,说出一个“真实”来就够了,智慧是根本,这是从真实之际所流出来。

有真实之慧,他就可以来拔众生的“勤苦生死之本”。众生这个生死是苦。“勤苦”是什么?没完没了呀,这个“勤”是它没有停止、没有休息,老是苦。这个生死,现在咱们在生,有一天总要死,我就近一点儿了,你们还远一点儿。死了之后又要生,生了之后又要死,这没完没了啊,所以这个“勤苦”。这个“勤苦生死”它有个根本,他就是这个心哪,阿弥陀佛:要为一切众生拔除所有众生的生死的根本。这个志向大呀!

所以我们觉得,真正你要信了佛,为佛做一点儿事情,你这个人生才有意义,不然对不起你现在吃的粮食,来之不易呀!这是众生的辛苦。你怎么报众生?只是享受啊?你做的那些工作,对于众生起了多大的好处,打了一个很大的问号。灌输他一些学问,灌输一些什么东西,都是对于“拔除生死勤苦之本”没有什么作用。所以就是说,我们真正地也要像阿弥陀佛一样发起这个大心。

在因地之中,所以他就“弃国捐王”,国家他也让位了,王位他也舍掉了,捐赠了,不要了。“捐”就是捐弃,不要叫捐赠,叫捐弃、放弃。出家做“沙门”,“沙门”就是翻译的音。“和尚”这两个字,和尚也是尊称,大家用烂了,不能随便称的。沙门也是很高的德行,识心达本名曰沙门,你认识你的本心,你达了你的本性,才叫作沙门。这个地方就是说,这个意思就说他出家做和尚了,这时候他的法名就叫法藏,名号是法藏,所以以后经中再提到“法藏比丘”,那就是阿弥陀佛的前身。

“修菩萨道”。他发了菩提心,所行的是菩萨的行,菩萨就是利他为本,行菩萨道。“于无量劫”。“劫”是很长的时间,这个时间的名称,这个数字没有法说了,十的多少次方,没有法说了,只能打个譬喻:四十几里的一个大石头,天人穿着比轻纱还轻的纱,多少年下来一次,拿这个纱在石头上头蹭一下,把这块石头蹭没了,这个时间叫一劫。你去想吧,是多长时间。几十里地一块石头,天人那种轻纱,多少年下来一次,拿那个纱在石头上蹭一下,蹭来蹭去、蹭来蹭去,把这个石头蹭没有了,磨完了,这个时间叫一劫。所以再不解脱,再“勤苦生死之根本”,那以后就是没完没了啊,那个时间你没有法子想了。

他就是发了这样的大愿,法藏比丘,在无量劫中,无量的劫,这个劫也数不清了,都在“积植德行”!所以我们说这个大恩大德,佛是做了多少生、多少辛苦的事情,为我们哪!这么长久的时间都在那积德呀,“植”就是种,积德、种德,救度大家。所以我们今天能够在这一起听关于阿弥陀佛的法门,都是因为我们在过去的生中,曾经受到过阿弥陀佛的救度。阿弥陀佛已经对我们有恩,我们得过阿弥陀佛的救,所以这才听见这个法,我们欢喜,我们愿意学。所以无量劫来,积植德行,救度众生。

“所发殊胜大愿,悉皆圆满成就”。他发了四十八愿。他发了这个愿,跑到佛那去告诉佛,他说:“我想发一个大愿,要超胜一切佛,这个愿可以做得到吗?我要把这个佛国比别的各国都好。”佛就把所有的佛世界都现给他看,经过很长的时间,他一一都看清楚了。他于是总结,采取各佛世界的长,然后才发了一个四十八愿。发出这个大愿的话,所以称为愿中之王。“殊胜”,特殊啊!胜,超越其他称为胜。都“圆满成就”了,都成就了,愿都落实了,不是一个空愿,都成为实际了,还是圆满成就,没有欠缺。

“名具万德”。阿弥陀佛这个名字里头包括无量的德。你看是无量劫植德行,种种种德,这样成了佛,所以这个佛就是种种无量劫都在积德、培德而得到的成就,所以这个名字是万德所成就的,所以这个名字里头就包括了万德,所以叫名具万德。

“声闻十方”。阿弥陀第十七愿,愿意一切佛都宣扬佛的名字。所以你看在咱们这个世界,释迦牟尼佛就宣扬阿弥陀佛的名字。我再给你们举个例子,不知你们注意到没有,不管你是台湾、香港地区、还是大陆(内地),知道阿弥陀佛的人很多;知道咱们这个世界,咱们的本师,知道释迦牟尼的名号的人,少。你们想想看,说“这是如来佛”,等于没说,“这是学者、教授”,没说,不知道是谁。他不知道释迦牟尼,这个名号大家不熟悉,可是十万亿佛土之外的阿弥陀佛,咱们这老太婆、小孩子都知道。“阿弥陀佛。”高兴,“阿弥陀佛”;骂人也是“阿弥陀佛”。都知道。

这个不是个偶然的事情。为什么你自个儿学校的老师、校长,你不知道他的名字,外国有一个学校的校长跟你毫无关系,你倒知道了?不可能!你还老提他。不可能!这个事情是个不可能的事情。这个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阿弥陀有这个愿,阿弥陀愿十方的佛都去宣扬阿弥陀的名字,让十方的众生都听到这个名字,让十方的众生都羡慕这个地方,念这个名字,都得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这个事情是很明显,不是个偶然。所以这个“声闻十方”,在我们这个土,释迦牟尼佛的说也正是如此。

所以佛就来。他是“接引导师”。我们这个本师是释迦牟尼佛,而彼土的导师是阿弥陀佛,我们在阿弥陀佛的名字上加“接引”两个字,我们就是临终的时候,靠佛的愿力,他来接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不是我们自己能从这个世界去达到那个地方,而是靠佛的愿力接引。当然也有,如果你修到跟菩萨同等地位,自力可以往生,但是那个是亿亿人中难得一个半个。真正你能够得到上品生、佛来接引,已经是极其殊胜了。所以阿弥陀佛又称接引佛,又称接引导师。接引这个事,下头有,我就不重复了,以后再补接引是什么含义。

这一拜的时候,要拜了,这个拜就拜“南无阿弥陀佛”。也是拜三声。这个三句念完佛之后又起来了,恢复站着。念是站着念,拜就是一拜。这是第二拜。
(《净俢捷要报恩谈》,黄念祖讲述,大通永利编辑组听校整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坤哥我今天去买了一座岛 对你神魂颠倒七月骄阳似火,中午,天空亮得耀眼,好像一大张烧烫了的白马口铁板。晚上,狂风大作惊雷不止,忽的想起曾经在高中学校的日子,也是这
  • 德余高速乌江特大桥位于铜仁市思南县文家店镇和遵义市凤冈县王寨镇交界处, 乌江特大桥引桥北岸1000米,南岸为320米,为先简支后连续T梁桥,其中空心薄壁墩2
  • 而且平衡之道也还是要留有一些余力的,不能够短期发力过猛,那么这也是这一次第一次会议美联储加息只有25个基点的关键原因。第一财经:假设您说的这种情况下,会不会在某
  • 烟台拍照地:世界尽头是孤独—烟台山十字架“把你归还人海,是清醒也是知趣” -▪️烟台山后海真的太好拍了,就是这个十字架太难找了,为了找到感觉像是翻山越岭,但这里
  • 作为半只脚尖才踏入法学之门的人,仅我窥探到的案例就够我震惊,当爱情消散时,你的枕边人也会变成伤你最深的最亲密的陌生人,我不喜欢站在道德的高地谴责人性,一辈子很长
  • 面对这样一个唱功非凡的明星,张惠妹一度紧张得说不出话来,为了表示对偶像的敬重,她在当晚表演的时候,选择了一首难度系数极高的英文歌《I will always l
  • (五)穴位注射法▼【处方】丹参注射液4毫升(四川中医1986:(4):42)【方法】选取双侧足三里为主穴,心脾两虚者配心俞、脾俞;心肾不交者配心俞、肾俞;心胆气
  • 虽然黑化后很帅,但还是会怀念那个单纯的小律师,应该看不到单纯小律师了吧!黑化后再想想三流律师朴昌浩,天啊!
  • 《某某》的后劲真的真的很大,我已经四刷了,每次都哭,但哭得最凶的一次是二刷,因为二刷通常发现的细节更多,我真的把眼睛哭肿了,我臣服于木苏里大大的笔下。我向来只看
  • 随着掌鸠河工程2007年建成通水,工程由建设进入全面运行管理阶段,工程从怎样建设好水源工程转变成怎样保护好云龙水库,怎样保护好云龙水库水质,怎样向昆明多供水、
  • 禅师回答:“三岁小孩也知道,但,八十岁老翁也很难奉行啊”!鸟巢禅师回答说:可是八十岁老翁也做不到[微风][微风][微风]我的理解,所谓善恶,从来都不是显性因子,
  • 三观相合,是你买回来的碟片,恰好是我喜欢的电影;三观相合,是你懂我的欲言又止,我也能读懂你的所作所为;三观相合,是你理解并接受我的爱好,我也懂你的每一个选择。三
  • 在别人的世界里卑微,不如在自己的天空下灿烂,别去打扰一个心里没有你的人,把爱和好留给自己,留给值得的人我们如何在肾脏早期就发现疾病呢?实际上,虽然肾病比较隐匿,
  •     因此能有广博无量,广如虚空之心地,自然随欣喜乐,随心所欲,而求得无疆的万福;而乐海无边,自在享受。    在此不善、不慈的心境下,自然形现不喜、不乐的阴
  • 把昨天晚上准备的新衣服从头到脚的穿上,旧的就不管了,吃饭前每家必放一挂小洋鞭,吃完饭后就开始出去拜年,此时此刻展现个人实力的时刻到了,到每家都会拿糖,最后比谁的
  • 麒麟,这个由历代艺术家创作出来的神奇艺术形象,饱含着人们的意愿、思想和情感,是理想化了的神兽。作为传说中的吉祥瑞兽,麒麟虽外表狰狞,但内在仁厚,性情温和,不伤
  • #南北cp[超话]#一个男粉的青春伤痛文学 也是观此密室有感我们在黑暗中牵手我在黑暗中抚摸你的背腰部的衣服角是我的专属领地我们在他人面前相视一笑我们在他人面前夫
  • 今年旅游计划看着估计是又泡汤了,本来最近想去南京看樱花,还要去嘉兴……得……泡汤了……新疆更别想了,新疆防疫比内地更严……北边现在更去不成……叹气ing……估计
  • 《 题 西 林 壁 》【宋】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学生时代,总天真的以为,双眼看到的
  • 看了照片后想说些什么,是不是以为我打了瘦脸针,呃…不过我可没那么多钱,我用的是面膜!那就加V:15516106768[给力]知道为什么鹿晗选择的关晓彤而不是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