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周易学不懂?
此图为周易版几何学。
初中课本为科学版几何学。
两者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
从科学版几何学出发,你只会得到一个周易版几何学。
而从周易版几何出发,你能得到1w种类似科学几何学。
所以,通晓科学,你可以创造出唯一的周易,而通晓周易却可以创造出1w种科学,其中只有一种是真科学,9999种都是伪科学[挖鼻][挖鼻][挖鼻]

昨天抠手机跟大家聊天,看评论区好像都有点意犹未尽?
那今天就接着再聊几句吧!

昨天我们聊到了中国人的天文观,以及由此形成的数学、哲学观。
这其实和我们几十年来接受的教育是有一些出入的:书本和老师总是告诉我们,中国人以前很愚昧,除了贫穷,就是落后。

中国人第一个哲学观,就是天地人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这就是著名的“天人合一”,和“一气周流”理论。

但是,一气周流,它就需要按照一定的规矩动起来,否则就成为杂乱无章地乱流。
人们观测天相、看四季轮回、日夜交替,物候变化、人体自身受到的影响,总结出一套可以“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规则。

因为这套规则,本身就来自于“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所以,它放之四海皆准。

所以,这套规则就被“圣人”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出来;
用数字和图形表达出来的,叫作“太极”、“洛书”、“河图”、“八卦”。
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叫作“经典”。

前者,叫作:以数演道。
后者,叫作:以理演道。

计算推演之后,制定出来、人人遵守奉行的,叫作天文历法。

我们的祖先,真的那么厉害吗?
《尚书·尧典》记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与之相映证的,还有同时代、以及后世的多部经典记载。

古时候,天象异常是很严重的事情,所以羲、和之官,职责所在,是政体、民心之根本。
他们不光要观测、记录、计算、推演天体运行的轨迹,还要测算日食、月食、五星的顺逆伏留…等一系列天文现象。

所以,后来也因为羲、和的失职,引发了一场战争:
《史记·夏本纪》:“帝中康(仲康)时,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之。”

据考证,这场战争的理由,是因为羲和没有提前预测日食出现,引发恐慌所致。
当然,这也可能只是一个政治性的借口,不过这件事被真真切切,记入史书。

如果我们的古文明像那些喷子口中讲的:只知道天方地圆、连行星轨道都不知道、不懂高等数学、不知道几何学…请问,如何来提前预测日食、月食呢?

浙江余姚发掘的河姆渡文明中,就出土了距今10000年,至8300年的水稻种植遗迹。
这种万年左右的水稻种植遗迹,在我国的考古发掘中,出土很多。
到距今4500年,成都平原上的宝墩遗址,水稻种植已经是规模化农业生产了。

众所周知,狩猎采集文明,对于历法基本没什么要求:大致知道春夏秋冬就可以了。
但是进入农业文明,就必须要有精确的天文历法。
农谚:“人误地一晌,地误人一料。”

在那个生产力底下的时代,人类已经放弃了迁移生活,固定在一处聚族而居的情况下;
作物绝收,意味着灭顶之灾。

所以,有精确的天文历法,是族群生存的必须,也是繁衍、壮大的希望。

很多年前,草民就无数次跟学生重复:最早的文字,造出来很难、刻画出来更难。
所以它一定只用来记录最重要的事情。

没有人会绞尽脑汁发明文字,就是为了在岩壁、兽骨、龟壳上写日记、记录心情。
这些年的考古研究、古文字研究,也正在不断的证明这一点:最早的文字,几乎都和天象、历法有关。

当古代先贤,通过对宇宙的观测,总结出一套精确的规则时,根据“天人合一”的原则,它一定会同时对人体健康,有指导意义。
但是,草民也经常跟学生讲:天人合一,并不代表天就是人。
所谓:天圆地方,所以人头圆脚方…这些都是是臆想、纯属教条主义。

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
人生在宇宙间、地球上,宇宙、地球上发生的一切,都会在人类身上留下印迹。
但是这个印迹,并不等于用宇宙的模子照着复制一个人出来。

人体的复杂程度,比起超级计算机、或者航空发动机,这些地球上顶尖科技的产物,毫不逊色。
人体有自己一套精确到极致的硬件设施,以及循环程序。

昨天有网友留言,建议草民用电脑抠字比较省眼睛。
不过手机真的很方便,再说一时半会儿还没来得及买电脑。
只好这样先凑合。

凑合的结果就是:抠一篇博文,稍微长一点。眼睛真的撑不住。
所以未完待续:关于人体的硬件设施和循环、操作系统,只能请听下回分解了。

[并不简单]

Gottingen的传说Gottingen 市政厅底层的墙上直言不讳的镌刻着: “Gottingen 以外没有生活。” 1. 1854 年,Riemann 为了在 Gottingen 获得一个讲师的席位,发表了他划时代的关于几何学的演说。由于当时听这个演说的人很多是学校里的行政官员,对于数学根本就不懂,Riemann 在演说中仅仅只用了一个数学公式。Weber 的回忆说,当演说结束后,Gauss 怀着少见的表情激动的称赞 Riemann 的想法。如果读读 Riemann 的讲稿,就会发现那几乎就是哲学,尽管这样子,当时的观众中只有一个人可以理解 Riemann,那就是 Gauss。而整个数学界,为了完善消化 Riemann 的这些想法,却花了将近100年的时间。有人说 Riemann 的著作,更接近于哲学而不是数学,甚至在一开始,欧洲的很多数学家认为 Riemann 的东西是一种家庭出版物,更接近物理学家的看法,与数学家没有关系。一次 ,Helmholz 和 Weiestrass 一起外出度假,Weiestrass 随身带了一篇 Riemann 的博士论文,以便能在一个山清水秀的环境里静静的研究这篇他认为是复杂又宏伟的工作。但是 Helmholz 大惑不解,他认为,Riemann 的文章再明白不过了,为什么 Weiestrass 作为数学家要这么花功夫呢? 2. Klein 上了年纪之后,在 Gottingen 的地位几乎就和神一般,大家对之敬畏有加。那里流行一个关于 Klein 的笑话,说 Gottingen 有两种数学家,一种数学家做他们自己要做但不是 Klein 要他们做的事;另一类数学家做 Klein 要做但不是他们自己要做的事。这样 Klein 不属于第一类,也不属于第二类,于是 Klein 不是数学家。 3. Wiener 去 Gottingen 拜访这位老人家,他在门口见到女管家时,问道教授先生在么?女管家训斥道,枢密官先生在家。一个枢密官在德国科学界的地位就相当于一个被封爵的数学家在英国科学界的地位,譬如说 Newton。Wiener 见到 Klein 的时候,感觉就像去拜佛,后者高高在上,Wiener 的描述是“对他而言时间已经变得不再有任何意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春日的雨,如年少的梦,雨水生百谷,美好始如初。#谷雨时节雨落情长#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 一路都是人迹罕至的高速 偶尔还有未除冰的路段拐个弯跟漂移一样(总担心万一路上没了油 [awsl]第二天就能给祖国的最北端留下四具天然的人形冰雕…为了赶日出 我们
  • ——居经纬 《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李泽言[超话]# 就是说有一种可能,一万年里他想到的唯一能让你活下来的办法就是把你送到三次元,代价就是这辈
  • 引领‘科技vs时尚’的时装品牌--ANNAKIKI
  • 这期间,办公室先后换了4次主人,但令人惊奇的是,每一位新上任的美国大使都会把办公室里大到壁炉小到墨水瓶的所有物品全部更换一新,但谁也没有动过这枚国徽,直到195
  • 精工复刻小元祖,低调耐看性价比高
  • 制作公司表示:在第三集中各自对遇到的时代伤痛产生共鸣,更加亲近的罗熙度白易辰的故事将有趣而感动地展开,成为青春本身的金泰梨和南柱赫的感情热演将发光,敬请期待。与
  • “衬衫+毛衣”叠穿,早春这样穿真的好看死了!!
  • #存档koji#2022/2/4 21:00へい! #D4DJ#[#LiLiLiLi名古屋# 作为秘密嘉宾出演了!
  • 当然,不是说中小券商未来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比如早就有不少中小券商看到了这个趋势,所以一直在不断想办法增资或者互相合并,以提升自己的实力,去迎接这种格局的变化。
  • 易烊千玺:人人都是“笨小孩”
  • 從心理角度看,相處越久的兩個人,越少了彼此了解的興趣,於是就有了,愛的盲區。近在眼前的人,了解起來最難。
  • 据官方介绍,本次“超级播”最大程度地简化了玩法,统一所有商家层级的考核维度,扩大覆盖商家的数量,体现全民皆播的参与性。该报告从国际视角介绍了中国农村在政策引领和
  • Khi còn trẻ, anh đã hứa sẽ uống rượu trên khắp thế giới. Người già nhận ra rằng
  • !到了那时候,我想轻轻对你说上一句:“我们慢慢来,余生多指教。
  • 在三亚引力冲浪俱乐部做义工,你不仅可以接触到各种冲浪文化,学到潜水、渔猎等知识;(根据义工档期不同,体验内容略有差异)还可以参加露营、异地冲浪旅行、唱歌等活动,
  • 每个人的鼻部情况不一样,喜欢的类型和适合的方法也不一样。电影的走向不是非要按照观影的想法来的,这部片子咱们好好的看一看就能感觉到它很韩寒也很成熟。
  • #河成云[超话]# ☁ #河成云特别专辑YOU# [☁️]【图片】220205 河成云Universe FNS更新图片2P 稍后《看你声》见[羞嗒嗒] 资
  • 再从每道菜品入手,即便是重庆这座吃起内脏来极其勇猛的城市,关于毛血旺起源的说法都是,卖杂碎汤的老板一次不小心让血旺掉入了汤中,没想到血旺越煮越鲜嫩,吃起来味道意
  • 谁是最早追她的,谷爱凌品牌代言签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