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敌”“拱火”成了生财之道,#揭秘美军售如何给世界添乱# 】日前,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发布全球军售趋势报告,显示2017年至2021年间,全球武器交易量比前一个五年有所下降,但同期美国对外军售却大幅上升。尽管美政府口口声声不断强调要维护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美对外军售的逆势上扬却充分说明这个所谓的“规则”就是“强权即公理”和“赢者通吃”,更充分说明美国才是国际安全和秩序的“破坏者”和“最大威胁”。

美军火出口逆势上涨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报告指出,2017年至2021年全球武器交易量与2012年至2016年相比下降4.6%,南美洲地区的武器进口降至50年来的最低水平。但一些地区的武器进口大幅增长,如欧洲增长19%、东亚增加20%(日本增长152%),大洋洲增长59%(澳大利亚增长62%)。

从武器采购的地区分布情况看,亚洲(不含中东)和大洋洲仍是全球主要武器的最大进口地区。2017年至2021年间,全球43%的武器贸易都输入到这两个地区;中东地区保持第二,大约32%的份额流入中东;欧洲地区则占13%;美洲和非洲地区分别占不到6%。

从武器供应国来看,2017年至2021年美国武器出口增长14%,全球占比从2012年至2016年间的32%上升到39%;俄罗斯位居第二,但全球占比已下降到19%。由此可以看出,过去5年间,美国依然保持全球出口第一大国地位,占据了全球武器交易总额的近四成。这也让美国的军火企业赚得钵满盆满。美《华尔街日报》此前依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统计数据得出结论,目前世界前5大军火商均在美国。其中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军工企业,2020年武器销售和军事服务销售额达到582亿美元,占全球百强军工企业军售总额的11%。雷神技术公司、波音公司、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和通用动力公司则分列第二到第五位。

“造敌”“拱火”成了生财之道

从SIPRI发布的数据曲线看,其与国际热点焦点趋势相辅相成,更与美对外战略输出的重点相契合。无论是东亚和大洋洲地区、中东地区和欧洲地区莫不是如此,这些地区大量军购的背后无不与美国存在着直接关联。

一位不具名的中国军事专家1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东亚地区与大洋洲地区军购大幅提升,是美国应对中国“战略竞争”的所谓“一体化威慑”的直接结果。自从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彻底改变对华战略认知,国防和军事战略也开始向“应对大国竞争”方向调整。拜登政府几乎全盘继承特朗普政府处理对华关系的策略,并变本加厉。美国在加强自身对华军事应对的同时,也不断挑动地区局势、渲染“中国威胁”、煽动周边国家和地区联合制华。

具体来看,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表面上声称不支持“台独”,但却不断挑动两岸敏感神经。美军舰屡屡过航台湾海峡、派出像马伦和蓬佩奥之类的前军政高官赴台活动、高频次宣传“两岸军力失衡”、美国内政坛不断叫嚣放弃“战略模糊”并转向明确“协防台湾”的“战略清晰”政策等,都对两岸关系形成冲击。更为关键的是,美国持续不断开展对台军售,美国向台提供的武器越来越具有进攻性,企图协助台当局打造所谓“非对称战力”,增强其“以武拒统”“以武谋独”的能力。日前,美国与台当局正式签署合约,准备向台出售“野战资讯通信系统”,价值2.4亿美元。3月16日,台湾外事部门负责人吴钊燮在台湾地区“立法机构”表示,接下来美方还会有军售宣布,台军方分析最可能的应是台空军最想要的AGM-158巡航导弹,该导弹能够挂载在美售台的F-16V战斗机上,具备远程对地攻击能力。若此项军售达成,将彻底戳破“美不对台出售攻击性武器”的幌子,对台海形势造成严重破坏。

在南海问题上,美不断渲染中国破坏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以大欺小”,美军不断在南海实施所谓的“自由航行”制造事端和紧张气氛。

上述中国军事专家认为,从美方在台海问题、南海问题的操作手法看,不仅是要给自己制造一个对手,更要通过炮制“中国威胁论”,拉盟友伙伴“入伙入群”。在美国鼓噪下,不仅美国内军费预算持续增长并推出专门对华的“太平洋威慑倡议”,其盟友伙伴的军费也呈增长势头,加大从美国采购武器力度。日本、澳大利亚在SIPRI公布的数据中表现“抢眼”,就是典型例子,也是美盟友伙伴中叫嚣“协防台湾”的态度越来越明朗的两个国家。

就中东地区而言,2017年至2021年的头几年,美尚未从阿富汗撤军,依然将中东地区作为经营的重点,除阿富汗、伊拉克等战场乱局外,美在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巴黎协议问题先退出又重返、未表现出任何诚意,叙利亚问题、也门问题等在美干预下剪不断、理还乱,中东局势持续处于混乱状态中,迫使各国竞相整军备战。

欧洲地区的这5年,也是俄乌军事冲突的酝酿时期。美国不断在乌克兰问题上挑战俄罗斯底线,并要求北约国家大幅提升国防支出,强化对俄罗斯军事威慑。特别是在乌克兰问题上,美国在2017年同意向乌方提供致命性武器。2018年4月,第一批包括210枚“标枪”反坦克导弹和37个发射器的军援抵达乌克兰首都基辅。在美国的不断“拱火”之下,终于引爆俄乌冲突,对欧洲地区安全局势乃至全球战略格局带来重大冲击与不确定性。

军工复合体“怪兽”嘴脸可憎

美国大肆对外出售武器,最为得利的就是美国的军火商,当然以军火商为班底构造的具有美国政治特色的军工复合体也在收割着巨额利益。

美国军工复合体,是由军事部门、军工企业、部分国会议员和国防科研机构与政府智库组成的庞大利益集团。美国军队要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更高的待遇,军工企业要更多的订单,科研机构与政府智库要更多的科研经费,一些国会议员想让他选区内的军事基地和军工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获得更多选票,正是这些相互关联的利益需求,把军工复合体的各部分联系在了一起。美国军工复合体的构成,决定了它是一个靠发战争财,靠发军备竞赛财的特殊利益集团。早在1961年,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就在著名的“告别演说”中,告诫美国民众要警惕“军工复合体”这头“怪兽”对美国民主体制的危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军工复合体不仅没有被遏制住,反而一直在背后操纵着美国的政治、外交和军事政策。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五角大楼(美国国防部)、K街(华盛顿游说公司聚集地)、军工企业以及整个国会大厦内,都在悄悄地开香槟庆祝。”这段生动文字出自前国防部官员富兰克林·斯平尼的博客文章,他本人曾在美国国防部长办公室工作26年之久,深谙美军工复合体的种种“套路”。他表示,美国军工复合体借这次俄乌冲突渲染对俄罗斯的恐惧,意图为新一轮军备支出创造契机,也将从俄乌冲突及其他地区冲突中长期牟利。

军工复合体甚至左右历届美政府重要位置的人选。一些知名美国政治人物都曾在大型军火公司任职,可以说是军工复合体的重要代言人。现在五角大楼内的重量级官员也有很多具有在军火公司或受军火公司资助的政府智库任职的经历,美国政治中特有的“旋转门”机制把政客、军人、军火商和学者牢牢捆绑在一起。

未来美将卖更多军火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时限为2017年至2021年,并未显现当下和未来的趋势。可以预计的是,未来美向全球输送武器的所占比例将更大。

在俄乌冲突冲击下,欧洲安全环境将长期处于动荡之中,欧洲国家普遍提升国防支出。像德国,过去几十年中,扩充军备在德国一直是一个被诟病的负面词汇。谁提出扩充军备的主张,谁就会被扣上战争贩子的帽子。但俄乌冲突给德国内政外交带来转折性的变化。除了决定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装备外,德国还决定投资1000亿欧元,对联邦国防军进行现代化改造。其他欧洲国家也是如此,这无疑对美国向欧洲国家大肆出售武器装备打开方便之门。

不仅欧洲地区,亚太地区也注定不会平静。拜登政府确立了以“战略竞争”为主基调的对华策略,美对华实施军事封堵、军事威慑不会停歇,将继续在台海、南海问题上制造事端。美方的唆使,很有可能催生亚太地区军备竞赛。此外,美打造的美澳印日“四国机制”刚刚起步,美英准备向澳大利亚提供核潜艇还处于评估阶段,未来都将以美军售大单来落实。在美国挑动下,全球安全格局将越来越难以保持稳定,武器将源源不断地从美流出,金钱将源源不断向美流入。(《环球时报》3月18日8版文章,作者张一帆 刘扬)

『唯一的光』DOE 2022 S/S DROP 3
时至今日,在日异月新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无论是内敛自谦还是热衷于表达的弄潮儿,先辈笔下的主张仍然如帐里明灯般的指引着当下青年,有一分热,自当便要发一分光,站在历史的旧路上,踏出自己的路,自成轨迹。
更多信息请关注公众号和小红书:DOE餖
搜索vx小程序:DOE ONLINE STORE ​​​​

沃兴华 | 书法创作就是前识意图与形式理念的统一

书法归根到底是给人看的

书法是视觉艺术,归根到底是给人看的,说狂话有什么用?作品是硬道理。“百年之想”是虚幻的。百年后人会不会想你,不取决于你想不想,而取决于你的作品能不能进入他们所处时代的文化所造成的特定视阈,这种时代文化你无法预知,更无法掌握,因此所谓的“百年之想”只是一厢情愿而已。但是它有积极作用,可以让我们对当下创作怀抱一种敬畏的心情、认真的态度和勤勉的作风,我想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当要有一点“百年之想”。

书法的形式构成

我在《形势衍》一书中说:“书法就是线条对空间的分割”,这个观点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分割的结果,讲空间造型与关系,要求‘致广大’,追求宏观效果,使作品具有撼人的气势;二是分割的手段,讲线条本身的质量,要求‘尽精微’,追求微观细节,使作品具有耐人琢磨的韵味。空间与线条并重,片面追求一个方面而否定另一个方面都是错误的,都会损害书法艺术的魅力。因此,我在创作时力求广大与精微兼顾。然而在写文章时,强调形式构成,线质方面谈的比较少。原因是我觉得关于线质古人讲得很多,“卑之无甚高论”,充其量只能作系统化的整理,如我在《书法技法新论》的笔法章和点画章中所做的那样。关于形式构成古人极少论述,而它恰恰是当代书法发展所面临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应当大谈特谈。

这种迫切性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古代书法是文本式的,注重阅读,因此强调点画和结体的表现。现代书法是图式的,注重观看,因此特别强调章法,强调形式构成。第二,书法艺术的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合力作用的结果,外力的推动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书写工具和展示空间。受书写工具变化的推动,书法内部应变的次序为从点画到结体再到章法,点画因为与书写工具的关系最密切而变得最重要;受展示空间变化的推动,书法内部应变的次序为从章法到结体再到点画,章法因为与展示空间的关系最密切而变得最重要。

古代书法发展的外力影响主要来自书写工具,汉代蔡邕说:“唯笔软则奇怪生焉”,毛笔的改进促进了字体书风的变化发展,从秦汉到今天,两千多年来,毛笔的性能已被充分开发,各种表现都趋于极致,当代书法家要想精微很难超越神龙《兰亭》,要想浑厚很难超越邓石如,要想跌宕很难超越米芾,要想雅致很难超越董其昌……无论想要追求什么,都会有一座高峰矗立在前,这意味着借助书写工具来促进书法艺术发展的路已经走到头了。然而从展示空间来看,由于当代建筑式样和装潢风格的改变,今天书法的展示空间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大不相同,书法作品如果不在幅式、章法、结体、点画乃至装裱上做一番改变,就很难进入现代的展示空间,与其协调,并且相映成辉。而作品要与展示空间相结合,最重要的就是章法,就是形式构成。

先讲形式。在艺术上,人们一般都将作品所表现的情感称为内容,而将表现情感的方法称为形式。具体说,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有点画结体和章法三个层次,再具体来说,就是点画的粗细方圆、轻重快慢;结体的正侧大小、收放开合;章法的疏密虚实、离合断续等等,它们都是以对比关系的方式出现的,点画结体和章法所包含的各种对比关系很多,远不止这些,如果加以归并的话,可以概括为形和势两大类型。形即空间的状态和位置,如粗细方圆、大小正侧、疏密虚实等等;势即时间的运动和速度,如轻重快慢、离合断续等等。因此汉代蔡邕在《九势》中说:“夫书肇自然,自然既出,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焉”。他所说的自然,就是书法艺术所要表现的内容,包括我们所说的情感,他所说的阴阳就是各种各样的对比关系,所说的形势就是对比关系的高度概括,书法艺术是通过各种形和势的变化来表现情感内容的。

再说构成。书法作品中的点画结体和章法都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整体,另一方面又是局部。点画既是起笔行笔和收笔的组合,是整体,同时又是结体的局部。结体既是各种点画的组合,是个整体,同时又是章法的局部。章法既是作品中所有造型元素的组合,是个整体,同时又是展示空间的局部。

点画结体和章法的双重性格决定了双重的表现要求。当它们作为相对独立的整体时,各种组合元素的处理要完整、平衡和统一,要表现出一定的审美价值,当它们作为局部时,各种组合元素的处理要不完整、不平衡和不统一,以开放的姿态与其他局部相组合,在组合中1+1>2,产生新的审美价值。

整体和局部各有各的审美价值,书法创作应当两者兼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不能二视而明”,人们常常会在兼顾的基础上有所偏重,比较来说,传统书法偏重于将每个层次都当作相对独立的整体,强调它们本身的审美价值,结果使得宋代以后的形式研究越来越往精细方向发展,以楷书的点画形式来说,晋唐时代只有八种,欧阳询称为《八诀》,到元代陈绎曾的《翰林要诀》变为三十六种;就楷书的结体来说,唐代欧阳询有《三十六法》,明代李淳发展为《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到清代黄自元又进一步细化为九十二法。所有这些研究都就事论事,就点画论点画,就结体论结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使得书法创作在技法表现上,一方面越来越细腻,另一方面却因为忽视了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琐碎呆板,没有整体感,缺乏生气,走到极端,便堕落到馆阁体的魔障里去了。当代书法家看到这种毛病,认识到它的危险性,因此主张要在关注局部之美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局部与局部之间的组合关系之美,这种局部与局部的组合,用一个现代的词来表示,那就是构成。构成就是组合,组合就是构成。 

总而言之,形式构成的创作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形式,任何情感都必须通过点画结体和章法中的各种对比关系来表现,因此特别强调对比关系,认为作品中对比关系越多,作品的内涵就越丰富,作品中对比关系的反差越大,作品的视觉效果就越强烈。二是构成,在兼顾点画结体和章法的局部之美的基础上,特别强调点画与点画、结体与结体、章法与展示空间之间的组合关系之美。努力把点画放到结体中去表现,把结体放到章法中去表现,把章法放在展示环境中去表现,让它们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组合中通过变形,表现出更大的审美价值。

用笔和线质的两点体会

其实在创作上我是非常注重用笔和线质的,只是在表述时因为上面两个原因而讲得少了,以后我要注意,不要讲得太偏。说改就改,现在马上就纠正一下,讲讲我对用笔和线质的两点体会:第一,线质要好无非两个方面,一是粗细方圆,造型丰富,二是轻重快慢,节奏鲜明。而无论粗细方圆还是轻重快慢都是一种对比的存在,对比双方都不能单独产生意义,只有被纳入到一个系统之内,通过有机组合,建立起对立统一关系,才能相得益彰,显示出各自的美感,而这种系统的组合形式就是笔法。

笔法的要义是将点画的书写分成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部分,让运笔走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提按顿挫,在造型上产生粗细方圆的变化,通过轻重快慢,在节奏上产生抑扬起伏的变化,最后通过造型与节奏的组合,使点画成为一个整体,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点画有没有笔法意识,造型与节奏的表现是不是丰富而且细腻,这是写好点画的根本前提。第二,线质要好还必须避免偃卧,笔锋受压后打开,一进入行笔,就会偏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的一边,使笔肚接触纸面。笔按得越重,笔肚接触纸面越多,笔锋的偏侧就越大,这种偏侧便是偃卧。它使书写的沉着之力因为笔锋的偏侧而转移为与纸面平行的力量,不能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而且,笔肚擦过纸面,墨色扁薄飘浮,没有注入感。因此为了在中段行笔时避免偃卧,董其昌说:“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之语”。意思是尽量提起笔,让笔尖在纸上行走,以此保证中锋,这是帖学的中段行笔方法。包世臣《艺舟双楫》说:“盖笔向左迤后稍偃,是笔尖着纸即逆,而毫不得不平铺纸上矣。石工镌字,画右行者,其錞必向左,验而实之,则纸犹石也,笔犹钻也,指犹锤也。……锋既着纸,即宜转换,于画下行者,管转向上;画上行者,管转向下;画左行者,管转向右。”主张将笔管朝笔画运行的相反方向倾斜,抬起笔肚,让笔尖受压后强力反弹,紧紧咬住纸面逆行,保证写出苍茫浑厚的点画,这是碑学的中段行笔方法。

帖学和碑学的行笔方法不同,表现效果大相径庭,但是殊途同归,都避免了行笔过程中笔锋偃卧的毛病。帖学提笔运行的效果是清挺遒劲,适宜于写小字;碑学逆顶运行的效果是浑厚苍茫,适宜于写大字。理解和掌握这两种方法,创作时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应变,点画的粗与细、快与慢,力度和速度的变化,轻松与沉郁的表现,全在于这两种方法的灵活使用。

这两种用笔方法太重要了,现在有许多人写字只求痛快,不讲笔法,起笔、行笔和收笔没有变化,点画苍白空洞,尤其是不知道如何避免偃卧,运笔像拖地板一样,点画扁薄轻浮,这些运笔都被董其昌斥之为“信笔”。

我的创作方法

我就谈谈自己的创作方法,它到底是出于脑还是出于心,你去分析分析看。我认为:书法创作就是前识意图与形式理念的统一。

所谓前识意图,顾名思义就是在创作之前,对作品的一种意象性预构,它是不明确的,如老子说的:“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精”,因此称为“前识”。而且作为一种意象,它具有强烈的表现冲动,因此称为意图。前识意图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和生活状态等等,是作者生命的表现。

所谓形式理念,是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在高度概括以后,抽绎出来的最高原则。书法的表现形式是点画结体的造型及其对比组合,具体来说,就是用笔的轻重快慢,点画的粗细方圆,结体的大小正侧,章法的疏密虚实,用墨的枯湿浓淡等,这些对比组合变化无穷,其最高原则就是四个字“以他平他”,不断地以不同的造型元素与前面的造型元素相联接,让它们相反相成,相映成辉,组成和谐的整体关系并生生不息地展开下去,这是作品生命的表现。

前识意图是作者情绪在受到某种刺激之后引起的反应,不同刺激,不同反应,造成不同的前识意图。形式理念是“以他平他”,前面的点画写得粗了、细了,后面的点画就要写得细些、粗些......前面字写正了,后面字就写得斜些;右边字写大了,左边字就写得小些;前面一行右倾了,后面一行就往左斜一些。至于怎么粗怎么细,怎么正怎么斜,怎么大怎么小,会激发出作者在平时训练中所储备的各种技法规范,王羲之的,颜真卿的,苏黄米蔡的等等,全部变成各种具体情况下的具体运用。

二是轮换做主的原则。在创作过程中,落笔的时候,线条是粗是细?是长是短?结体是方是圆?上下字是连续的还是间断的……所有表现都以前识意图为主,由前识意图定下作品的风格基调。开了头以后,形式理念逐渐显现,影响越来越大,到一件作品快要完成的时候,怎么写已经完全被形式理念所规定了,前面疏了,后面必须要密一点;前面轻了,后面必须重一点……你别无选择,只能够跟着形式理念走。尤其是落款,写在什么地方,是穷款还是长款,你不要再顾及什么前识意图,必须老老实实地根据形式理念去“以他平他”,求得通篇关系的完整与和谐。这种轮换原则古人也讲过,但不明确。王铎说,一个字中,前面的笔画好写,最后一笔难写。为什么?就是因为前面几笔根据前识意图,你可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最后一笔要调整关系,必须符合“以他平他”的形式理念,落在什么地方,粗一点还是细一点,干一些还是湿一些,实际上都是被规定的,你要发现这种规定,并且把它表现出来,所以难写。书法创作的过程,前面以前识意图为主,后面以形式理念为主,这个道理与写文章一样。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说:“未破题前,文章由我,既破题后,我由文章”。八股文讲起承转合,“起”就是破题,破题的时候,文章怎么写,以我为主,好比书法中的以前识意图为主。“起”了之后,破题了,观点亮出来了,后面怎么承,怎么转,怎么合,就由不得你了,你必须跟着文章本身的逻辑走,好比书法中跟着形式理念走。只有这样,书法创作才能将作者的生命与作品的生命融为一体,既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又符合传统文化的精神。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那么利用旧诗词来写革命的内容,也就尽有可能收到完整统一与为人民服务的效果了。从《武则天》看当时的集体创作  “以前我们总觉得郭沫若的作品,是一种完全自由自主的创
  • 这类艺人到了综艺节目里,也常常因为刚正不阿的性格,产生反差萌,让观众惊喜不已。据说,在电影《我和我的父辈》里,吴京和吴磊饰演了两父子,两个人在骑马的戏份中,都有
  • 战国楚人浪漫主义气息浓重,不墨守陈规,他们不甘于一些传统纹饰的束缚,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了一些特殊纹样,如三联谷纹、S形纹等,这在其他地区比较少见,也是楚式玉器的重
  • 在她心中播下支教种子的有两个人,一个是钱理群教授,关于精致利己主义者的言论,另一个是,卢新宁教授在北大中文系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
-在
  • 所以,日常出现了心悸气短的情况,也可以将天麻泡水喝,有效的促进身体恢复健康咨询➕微信♥️18547774166野生天麻,长白山珍稀药材,专治头晕,头疼,头风,记
  • 2008年9月8日晚,湄洲岛妈祖祖庙天后广场,明月当空,群星闪耀,焰火璀璨。 由中央电视台与省委宣传部、市委市政府联合举办的"海上明月共潮生---2008两岸四
  • 爱情公寓作为大部分人的青夏回忆,它的最新季自然少不了人们的关注,新一季虽然充满了不少的遗憾,比如很多的老成员都没有参演,让它少了一些味道![委屈]不过也有很多新
  • 【长春市13例无症状感染者行程轨迹公布】1月15日0-24时,长春市新增的13例无症状感染者均与1月13日通化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1有关联,均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
  • 清音阁,唐朝初年名牛心寺;唐僖宗时改为卧云寺;明朝初年,僧人广济将其改名为“清音阁”;释意取自“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也就是在此隐居的意思。相传广济和朱元璋
  • 还是举个真实的例子:我之前接到一个姑娘的咨询,她告诉我,她就是那种被男人捧在手里的女人,不管做什么,男人都是有求必应,于是她后来开始好高骛远,内心是觉得,我能拥
  • lǒu蒌hāo蒿mǎn满dì地lú芦yá芽duǎn短,zhèng正shì是hé河tún豚yù欲shàng上shí时护国不退轮心大陀罗尼明咒章句 怛dá绖dié他
  • 果然不辜负暑假一天几小时练琴Janice加拿大RCM Level 8 Piano~考了91分~First Class Honours With Distinct
  • 期待每一个作品吧#王一博谢允##王一博 横店鹰眼##王一博 横店鹰眼# 在拍摄《有翡》期间,凭借肉眼或无人机能准确找到代拍,派保安前往“抓人”王一博被赋予“横店
  • 【选择与决策领域的一些研究成果】一些结论并不那么显而易见,有一些甚至违反我们的直觉,比如:①想过得更好,就应该在选择的自由上自愿接受一些限制,而不是完全拒绝束缚
  • 温柔治愈系朋友圈文案1、零碎的岛屿会找到海2、你与星光一样浪漫3、读书 买花 长大4、快乐有很多种 见你是第一种5、总有新的故事值得期盼6、少女的征途是星
  • 说实话这两天逛超话发现超话氛围根本不浓厚,也没有什么打投气氛,仿佛岁月静好的样子[允悲]总之给我的感觉就像弟弟已经出道很久了,❗但是实际上子未弟弟各项数据并不在
  • 不一样的是,闫振阳是老二,他姐弟俩中间还有个老大,大概一年级时在村里玩水,淹死了。算算这个土豪叔叔现在才53岁,他在46岁左右就有两个孙子,三个外甥了。
  • #2021年你最期待的剧# 是哪部?一起来说说吧[羞嗒嗒]《你是我的荣耀》《长歌行》《青簪行》《余生请多指教》《斛珠夫人》《左肩有你》《赘婿》《雪中悍刀行》《斗
  • 时光越老,人心越淡,独坐一偶,手捧书卷,禅茶一味,心留余香,静守一窗岁月,捡拾,时光深处的花开雨落,将这一路的寂寞与欢愉,放逐于八月的流年。夜.有月光的陪伴.独
  • 其中两座坟墓是这个故事的中心,或者更确切地说,在这些坟墓中发现的羽绒寝具,可能是关于床上用品最有趣的故事了。“瓦尔斯加尔德的床上用品中只有少数绒鸭的羽毛被鉴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