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惊艳的作文结尾#
1.
开头:班里很乱,你在嘈杂声下看着窗外想着未来,桌子上的书放得很高,以至于你看不到黑板也看不到未来
结尾:书堆积的很高,但那都是你看过的,站起来就可以看到黑板上的三好学生,班里很乱,我在嘈杂声下看着窗外想着未来,不偏不倚,光落到我脸上,那是未来
2.
开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结尾:愿你终成沧海,赠我万里无云。
3.
开头:在城市的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风霜的生命;在城市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
结尾: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终将成为我们。
4.
石头有裂痕,妈妈的手也有裂痕,万物皆有裂痕,因为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5.
最喜欢做傍晚六点的公车,投币口里传出硬币清脆的响声,人们就像沙丁鱼一样挤进公交车里。靠在椅子上小鼾的老爷爷,轻声打电话对妻子说快到家的男人,或看书或听英语的高中生,不同的人都在这座城市落日的边缘不约而同地坐上了回家的车,就好像是人们靠的最近的时候了。
6.
历史书太小,装不下一个人波澜壮阔的一生,历史书又太大,装下了华夏上下五千年。在历史书上,你随手翻过的一页,用笔划过的内容,很可能是他们的一生。
7.
我心里有一簇迎着烈日而生的花,比一切美酒都要芬芳,滚烫的馨香淹没过稻草人的胸膛,草扎的精神,从此万寿无疆。
——《默读》
8.
生活原本沉闷,但跑起来,就会有风
9.
就像是站在一台你无法控制的跑步机上
时间和速度都不是你能控制的
那我就选择跑的更从容一点
更帅一点
尽我所能的在这个被动的人生中
争取一些主动
10.
许多时候,我们执着于梦想,以为远方才有风景。但其实,最美的风景,往往就在身边。人生短暂,转眼间,岁月就悄悄走掉了。要知道,岁月易蹉跎,但难回头。
11.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12.
经历了世间的风浪,也悟得了生命之本色,祸福消长,得失在天,在纷繁的世界里我们静静地站着,不说话,任凭清风沁入五脏六腑,看云卷云舒,心若柳絮,飘然纷飞。
13.
当疑则疑,不可逡巡徘徊;当辩则辩,不可矫枉过正。印刷成文的,不一定就是真理。但若真要质疑,也应当拿出合适的理由,先说服自己再说服世界,而不是死钻牛角尖,哗众取宠而已矣!
14.
人生如登山,总是峰峦险阻,山路崎岖,但总有方法能使你一览众山小,那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攀登。尽管人生之路漫长、曲折,只要我们心怀梦想、锲而不舍,就一定能成功开启属于自己的大门!
15.
我们这一生很短,我们终将会失去它,所以不妨大胆一点,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次梦,不妨大胆一点,有很多事没有答案。
16.
要把所有的夜晚归还给山河,把所有的春光归还给疏疏篱落,把所有的慵懒沉迷和止步不前归还给过去。明日之我,胸中有丘壑,立马振山河。
17.
这个世界,需要青年人披荆斩棘,执着追寻梦想的勇气;需要中年人不忘初心,重新与世界博弈的勇气;需要老年人跨越年龄,活出不同自我的勇气。
18.
今日,我们所受之苦难;他日,必将收获回报。今日,我们所临之黑暗;他日,必将创造辉煌。今日,我们所处之绝境;他日,必将成为坦途。
19.
岁月之羽,掠过时间的河,抚过一片浩瀚星海。我在岁月斑驳深处,聆听到理想绽放的声音。
20.
人生如山,危中寻机好比寻径入山,方知山之高!人生如海,危中寻机好比扬帆入海,方知海之大!
21.
人间有味是清欢。”抓不住明月的影,但求留住一颗琥珀的心。繁忙的生活中,饮一杯淡淡的矿泉水,哪怕是片刻的清欢,也会带给你一番别样的感受。
22.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走在自己生命路上,有时很难看清自己是否走了弯路。不妨跳出来,调准焦距,才能照出最好生活。
23.
一条幽径,曲折迂回中总会激起心旷神怡的向往;一波巨澜,潮起潮落时更能叠出惊心动魄的鸣响;一个故事,遗憾悲婉里才有肝肠寸段的凄凉;一种人生,跌宕困顿中方显惊世骇俗的豪壮。
24.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惟见江渚走千帆,始知流岁与蹉跄。一晌闲半,一尾荫庇,一陈藤瓜椅,一壶温凉茶,再揽一缕和煦微风,溶进浮生这碗茶。茶波荡漾,荡荡波起浮生长
25.
在大家都期待超级英雄的降临时,是一个又一个普通人把自己的所能拼凑起来,然后才有了划破黑夜的光亮。

#审美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
“长得好看”的评选标准能够精确地量化吗?换言之,美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吗?美是每个人不同的主观判断,还是事物的客观属性?20世纪之初,对美的哲学探索衰落了,但过去10年间对美的兴趣又复兴了。
康德(左)和休谟(右)的观点对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趣味的二律背反
西方古代和中世纪的思想家们大部分认为美是事物的客观属性,近代之后主观论成了主流。休谟说:“美不是客观存在于任何事物中的内在属性,它只存在于鉴赏者的心里;不同的心会看到不同的美;对于同一对象,一个人可能感受到的是丑,另一个人却感到了美。每个人只应当承认自己的感受,不应当企图纠正他人的感受。那句流行的谚语早就正确地教导我们:关于口味问题不必做无谓的争论。”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趣味判断不是认知判断,因此不是逻辑判断而是审美判断,其基础是主观的。”
但如果美完全是主观的,谁说什么东西美它就美,好像“美”这个词就没有意义了。当我们说某个东西美时,除了个人的肯定态度之外,我们就没有交流任何东西。虽然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判断,但我们的判断往往是一致的,大部分人都不会否认玫瑰花或者落日很美。
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美并非全然客观、跟人的主观反应无关。不然就可以说一个没有人去感受它的世界也可能是美丽或丑陋的,或者可以用科学仪器来探测美。我们通常认为别人的趣味跟自己的不同很正常,不像道德、政治或事实方面的分歧那样,需要寻求统一。
在18世纪之前,大部分西方哲学家都认为美是客观属性,处于美丽的物体之中。奥古斯丁问,是因为事物让我们感到快乐,所以它们漂亮,还是事物漂亮,所以会让我们感到快乐。他倾向于后一种观点。柏拉图认为美本身是一种理念,美的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它们有美的理念。普罗提诺说,美的问题是形状问题,美的事物拥有特定的形状。没有形式的质料乃纯粹的丑陋,丑的东西即没有被形式掌握的东西。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美是客观的,它不在人对事物的主观反应之中。古典观念认为美是特定比例或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体现,美可以通过黄金分割来表达。古希腊雕塑家波利克里托斯认为,标准雕塑是师生们可以加以模仿的、比例和谐的模范:可以通过复制客观的比例来实现美。
休谟和康德关于趣味的标准的论述被称为“趣味的二律背反”。谚语中说趣味是主观的,“关于趣味没什么好争论的”。另一方面,我们又经常争辩趣味问题,有些人被认为品位高,有些人被认为很没品位。有些人的趣味粗俗、显摆。有些人的趣味精致。趣味好像既主观又客观,这是一个二律背反。
休谟和康德一开始就承认,趣味或发现、体验美的能力基本上是主观的,没有什么趣味标准,如果没有人体验到快感就没有美。但他们也都承认,在审美过程中理性会发挥作用,承认一些趣味比另一些趣味高级。他们都认为,审美判断既不完全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而是主体间性的,有其社会和文化层面。
休谟的论述集中于审美者所处的历史和时代状况。如果一个人持有偏见、无知、肤浅,其审美判断不如一个眼界开阔、不带偏见的人。他写道:“即使在风气最优雅的时代能对高级艺术做出正确判断的人也是极少见的;只有卓越的智力加上敏锐的感受,由于训练而得到改进,通过比较而进一步完善,最后还清除了一切偏见——只有这样的批评家对上述称号才能当之无愧。这类批评家,不管在哪里找到,如果彼此意见符合,那就是趣味和美的真实标准。”
休谟举的优秀批评家的例子是《堂吉诃德》中的两位品酒高手:桑丘对那位大鼻子的随从说:“我自称精于品酒,这绝不是瞎吹。这是我们家族世代相传的本领。有一次我的两个亲戚被人叫去品尝一桶酒,据说是很好的上等酒,年代既久,又是名牌。头—个尝了以后,咂了咂嘴,经过一番仔细考虑说:酒倒是不错,可惜他尝出里面有那么一点皮子味。第二个同样表演了一番,也说酒是好酒,但他可以很容易地辨识出一股铁味。你绝想象不到他俩的话受到别人多大的挖苦。可是最后笑的是谁呢?等到把桶倒干了之后,桶底果然有一把旧钥匙,上面拴着一根皮条。”
休谟进一步论证,这类批评家的判断往往跟时间检验的结果一致,二者的作用就如同客观的标准。虽然审美判断仍是主观的,虽然一些当代作品可能会引发争议,优秀批评家长远的共识就像客观标准一样,使得即使能找到客观标准,它们也是不必要的了。虽然我们不能直接找到美的标准,来确定美的事物的必要条件,但我们可以描述优秀的批评或有品位的人的特征。继而,这些人长远的共识也是很实用的趣味标准,是为审美判断辩护的手段。
康德也承认趣味基本上是主观的,某些东西可能只会让我感到快乐,如看着你自己的祖母的照片时,你会感到悲喜交集,一幢房子会令你想到那是你成长的地方。但别人不会在意,没人会认为他们对此应该拥有同样的反应。康德认为,美感不同于快感,说某个东西美,这是一个没有利害关系的判断。审美判断必须独立于人的经济和性欲方面的欲求。如果一个人参观博物馆时赞叹那些绘画是因为它们很昂贵,或者想着可以偷走卖掉,他对这些画就没有任何审美体验。参观者必须关注对绘画本身的精神反映。当一个人在审美时,他不关心审美对象的存在,享受的是它在人的体验中的再现。“当说某个东西很美时,我关心的不是它的存在,而是我内心对其再现的感受。人人都得承认,掺杂了一丁点利益纠缠的审美判断都是片面、不纯粹的。”沙夫茨伯里在《道德家》中说,如果你把一个漂亮的山谷主要当做一个有价值的房地产投资机会,你就不是在看它本身,因而无法充分地体验它的美。如果你看着一个可爱的妇人,想着跟她上床,你就不能充分、纯粹地体验她的美,你的注意力偏离了在你心中反映的形式。
扬弃主观论
康德认为,有些美是相对的,依赖于对象所属的类型,有些美则是绝对的。同样的比例对于牛来说漂亮,对于马来说就会很丑。但抽象的织物图案设计本身就是漂亮的,鲜花即使不提它们的实用性和繁殖功能也是怡人的。康德由此说,能在事物的形式或设计中找到绝对或独立的美。或者如克莱夫·贝尔在他1914年出版的《艺术》一书中所说,美存在于对线条和颜色的安排之中。
休谟和康德的观点对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叔本华、汉斯利克、布洛、克罗齐等都持类似观点。更坚定的主观主义者是美国哲学家桑塔亚纳,他把美定义为客观化的快感。说某个东西美,是因为它能带来快感,但这种快感属于对象,虽然对象本身没有主观活动能力。“美是积极、内在、客观化的价值。美是一种价值,也就是说,它不是对事实或关系的感知,它是一种情感,我们的意志或鉴赏的情感。一个物体如果不让人感到快感就不会是美的,所有人都对它无动于衷的美是自相矛盾。因此美是一种内在的积极价值,是快感。”这就如同说,一个令人受挫的对象怀有恶意,令人受挫的东西被认为是一个有主观意志的东西,需要对它造成的结果负责。对美的感受成了一个错误:把主观活动能力归给没有这些能力的东西。
桑塔亚纳在《美感》(1896)中的论述是英语世界对美最后的主要论述,因为一旦承认美是完全主观的,依赖于一个错误,好像就再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如果美是主观的快感,好像它并不比任何愉悦人的东西更高级,也就没有真理或者正义那样重要。20世纪也不再把美当做艺术的主导目标,美在理论上的边缘化导致艺术家们认为他们应该去追求更真实、更严肃的方案。但近年来艺术和哲学界对美的兴趣开始复兴,有多位理论家尝试思考趣味的二律背反。这些新的路径回应了乔治·爱德华·摩尔1903年在《伦理学原理》中的论述:“说一种东西美,不是说它本身美,而是说它是一个必要成分,证明一种东西真的美就是去证明,跟它相关的一个整体是好的。”有价值的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置身其中的情境,美的价值包括美的对象和审美主体的快感。
美国艺术史家克里斯平·萨特韦尔在《美的六个名字》(2004)中既没有把美归给主体,也没归给客体,而是归给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即使二者置身其中的情境。当我们说夜晚的天空很美时,我们不只是在汇报我们感受到的快感,我们还看向天空,赞美真实的世界。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感知天空的人,也就没有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哲学教授亚历山大·尼哈玛斯在《幸福的许诺》(2007)中说:“审美判断从不要求人人赞同,美的东西或艺术品都不会拥有天主教般的信众。美创造的是更小的圈子,但每一个圈子的成员都认为它是正统的,却并不认为别人是异端。”

#碳中和##双碳目标##低碳##碳达峰#
【碳中和:凭“空”制出液态燃料】

“云里铜乌风作籁,天边金掌露成霜。”这句宋诗是对金铜仙人承露盘的生动描述,表明在古代人们就懂得从空气中“捕获”所需成分——水了。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依然致力于研究如何有效利用空气。只不过如今的研究大大增加了科技含量,其中的趋势之一是注重空气中碳的转化与利用。例如,微藻生物固碳技术,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产燃料、化学品和食物等;二氧化碳甲烷化技术,通过金属催化,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天然气,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

今天,让我们关注——

瞄向空气中碳的转化利用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重视空气中碳的转化和利用呢?这主要从两点考虑——

首先是从物质上看。作为碳基生命,生物都需要碳,所以很自然地想要把空气里的碳转化为食物。

其次是从能量上看。供能所需的有机物都含有碳,而它们释放能量后会变成二氧化碳散发到空气中。如果把这些二氧化碳再转化为储能物质,就可实现碳中和,即碳的收支相抵,减轻温室效应。

去年,中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为应对粮食危机和气候变化提供了一条很有前景的策略。这是受光合作用启发,人类智慧对自然智慧的一种模仿。

无独有偶,近日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科研团队设计了一套利用阳光和空气直接生产液态烃或甲醇燃料的装置,为吸收和利用二氧化碳提供了又一条光明之路。

据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报道,这种装置在日常条件下运行,能在一天7小时的工作时间内生产32毫升甲醇。

众所周知,自然界有一条重要定律,那就是质量守恒。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不变,数目不增不减,只是发生重新结合,从一种连接方式转化为另一种连接方式。就像一个班级调换座位后重新划分小组一样,又进行重组,但班里的人没有变。

如果我们想要得到甲醇或其他液态烃类燃料,那么制备它们的原料也应含有同样元素,即碳、氢、氧。空气属于混合物,里面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其中二氧化碳约占0.04%,水蒸气和其他杂质约占0.002%。

这就为以空气为原料生产液体燃料提供了可能:经由空气捕获装置收集和纯化,可得到较为纯净的二氧化碳(纯度98%)和水(污染物低于千万分之二)。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燃料。

鉴于直接转化比较困难,一种权宜之计就是先把它们制备成合成气,即氢气和一氧化碳。这是制备许多化工原料的原料气。这套实验装置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太阳能,驱动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与三氧化二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碳和水分别被还原为一氧化碳和氢气,而三氧化二铈被氧化为二氧化铈。氧化产物二氧化铈还可通过吸热,还原为氧气和三氧化二铈,便于再次循环利用。

市面上,三氧化二铈价格大约为1万元/吨,称不上昂贵,且可循环利用。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进入反应设备后,生成目的产物液态烃或甲醇,也就是空气燃料。

说到这里,大家或许会想到,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路线里,也有合成甲醇这一步,但那里用的是氢气还原,而这里用的是三氧化二铈还原。

“质”“量”兼优的能源利用方式

这条以空气为原料制备液态燃料的路线,理论上可行,实际上是否行得通呢?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产量。研究人员发现,该装置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一天运行7小时,通过连续17次氧化还原循环,共获得96.2升的合成气。这些合成气,可在装置中进一步加工成甲醇。

装置测得的合成气单程摩尔转化率为27%,产生的甲醇纯度为65%。

剩余未转化的合成气经过6次循环转化后,最终总摩尔转化率为85%。一天运行7小时后,就得到了上述所提到的纯甲醇32毫升。这个产量的燃烧热和一盏功率为9瓦的日光灯照明15小时消耗的电量相当。

当然,这种设备并非只生产甲醇,通过选择具体的合成工艺,也可定制其他烃类燃料。

研究者认为,如果该项成果投入商业应用,将会创造巨大收益。例如,商业规模的太阳能燃料工厂可使用10个定日镜场,假设每个定日镜场收集100兆瓦的太阳辐射热能,系统总体效率为10%,那么每天就可生产95000升煤油,足够为一架载有325名乘客的空中客车提供从伦敦到纽约往返一趟的燃料。

这样看来,产量算是可观,那么这些燃料的质量如何呢?

我们和常规的航空燃料对比一下:目前生产航空煤油的常规方式是重油加氢裂化,产物中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稠环芳烃、重金属等空气污染物。而通过该太阳能氧化还原装置生产出来的喷气燃料,通过燃烧测试表明,有害物质排放显著减少。相比之下,优势明显。另外,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而空气可源源不断地获取,从长远来看也更有前景。

在这个太阳能氧化还原装置里,二氧化碳和水在太阳能作用下会转化为液体燃料,而当液体燃料投入使用后又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从物质角度考虑,碳排放和消耗相等,所以研究者称其为“碳中和的里程碑”。

从能量角度考虑,在燃料制备过程中,能量大多来自太阳能,而后续燃料燃烧又可根据需要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因此,这相当于间接利用了清洁能源。

面向未来发掘“清风”潜力

谈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质疑:为什么不直接制备氢气做燃料?这样就不再产生二氧化碳了呀!

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氢气作燃料,虽可减排,但不能吸收大气中已有的二氧化碳;二是限于目前的储氢技术,氢能在交通、家居等场景的普及还不现实。

其实,这项成果对未来最大的意义,并不是提供一个终极的能源生产方式,而是提供一个比较有性价比的固碳乃至碳中和手段,同时有望缓解碳氢燃料短缺且不可再生的危机。

此外,研究者算了一笔账:基于当前太阳能燃料系统的工作性能,空气捕获装置捕获量每年达到10万吨二氧化碳时,大约需要4500平方米的占地面积。假设系统总体效率为10%,那么这样一个太阳能燃料工厂每年将生产约3400万升燃料。相比之下,2019年全球航空煤油消耗量为4140亿升,若要完全满足全球需求,所有太阳能发电厂的总占地面积约为45000平方公里,相当于撒哈拉沙漠面积的0.5%。在人迹罕至的荒漠里,除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胜景之外,还可平添几分科技氛围。

这样看来,太阳能燃料系统原料易得、环境友好、占地面积并不大,似乎很容易推广。而实际上面临着诸多挑战:太阳能热化学燃料的初始投资成本很高,每升常规喷气燃料的成本通常不超过1美元,每升太阳能喷气燃料的成本却到了10美元。所以,其在短期内并不占优。

鉴于此,研究者拿出方案:呼吁政策支持,为第一代商用太阳能燃料发电工厂创造一个短期市场;实现自我提升,通过规模效应和流程优化,降低关键部件的生产成本,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从质量守恒的角度来看,碳虽不会消失,但可转化为一种有益的存在形式,不管是淀粉还是燃料。这些转化途径都不是终极方式,也不是非此即彼。碳中和不会就此止步,未来会出现更多脱碳途径,各自发挥不同作用、适用不同条件。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说出此话的北宋文学家苏轼尽管很有洞察力,但他或许想不到清风不仅能为“无米炊”,还能化作“万金油”。的确,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知道二氧化碳究竟蕴藏着多大的转化潜力、存在多少种可能的用途。这一切,均取决于人类的想象力,这正是创新和改变的源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他是真龙,是龙生龙,祖传的蓝血贵族,所以他的尿才能让鱼化龙。而且,他的真身也不是西海龙王三太子,而是如来佛说的“汝本是西洋大海广晋龙王之子。
  • 每天出门玩的项目很多,从公园沙子堆到逛超市,摇摇车,荡秋千,滑滑梯……真是累死老母亲,但是宝宝喜欢啊,她开心啊,怎么办,谁能拒绝一个小可爱呢,哈哈哈哈哈哈想让家
  • 我说这是重庆快闪天花板,应该没人反驳吧❓这是以“城市运动”为主题的快闪活动,免费打卡哦!重庆快闪天花板‼️超多网红店快闪⛺️城市露营-啊啊啊啊天呐!
  • 低分高录!常青藤之一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本/研超低门槛直入[心]2021QS世界大学排名19名,2021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6名。(与NYU
  • 给未来的自己 文/黄婷 站在狂风的天台 一望无际 这一座孤独的城市 在天空与高楼 交接的尽头 谁追寻 空旷的自由 阳光覆满 这一刻宁静的我 隔绝了 喧嚣和冷
  • “我总对自己说不要靠近竞技体育,但冰场上各位太耀眼,是多少年血泪汗水给予的结果。——B站评论#林孝埈[超话]#姐妹们 想知道你们都是怎么认识小林的 因为什么契机
  • 他说:“日居月诸,零落殆尽,唯我寿长,犹尘寄于世,举目不见所亲,周游不遇旧识,日唯累息重足,忧惧交侵,虽云永生,何异于亡?我爱的人葬这里,谁与他再独自安息在此?
  • #健身[超话]##今日贴纸打卡# 最能让人释怀的话1.放弃很可惜,但有些事情坚持本就没有意义。11.没必要把怀念弄的比过程都长。
  • 是自己的宇宙,不开心请摇摇头你看看拜拜这四个字,像不、肚子又在打鼓了,头发也在做自由落4、准备过年了,别人提钱回家,我也提前回家、就算失败了99次,也要再努力1
  • #217锦鲤[超话]##217锦鲤0403生日快乐#奶汤锅子鱼让我知道鱼鱼,再到特优声的湫,小黑和小十,人见人爱的小王子鸿俊,勇敢的小发财树阳阳,小皇帝凌颂,小
  • 看到那几个字的时候妈妈的天都塌了,那时候妈妈也顾不了自己的身体,剖腹产第三天妈妈就匆匆爬到新生儿科7楼,那时候我甚至都忘了医院有电梯,匆忙的就去找医生,医生告诉
  • 中煤航测遥感集团 党委书记、董事长 赖百炼:“作为国家地理信息出口服务基地的一个牵头单位,我们要加快进行国际市场布局,培养国际化经营人才,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卫星数
  • #黄铉辰[超话]#hhj #PowerfulDancer黄铉辰# 220219「官方INS」 铉辰更新1P ❤️ *hyunpic (图二为辰souL p
  • 适合微信置顶的高级小众文案▪️若能避开猛烈的欢喜 自然不会有悲痛来袭▪️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情深▪️我们逃吧 日暮星河 别在梦里▪️从此以这千山万水相隔永世不见
  • 她的执着 从不忌讳对职业产生质疑在网上有很多关于“入殓师”的讨论,很多人表示无法接受这个职业——“每个月给我100万,我也不干!”“魂都得吓出来!”“干这一行,
  • 如果我是一个很脆弱的人,还能坚持到今天吗?如果说有什么收获,去了一趟寺院,和师傅聊聊天,也算有所收获。
  • )顺便,我朋友在大连也拿到了海报,所以辽宁省的伙伴们,可以去KFC问一问有没有~然后她趁着没人把白叔龙哥放到了一起哈哈哈~✨10.21 轮博打卡✨10.20 打
  • 后附杨绛先生的注释也格外有趣,对于他的喜爱就让我继续阅读下去吧~【居家影音厅 | 蔡琴自曝67岁隐退,她的《缺口》你一定要听】歌手蔡琴每年年底都会来上海举行演唱
  • 另外,如果我们没有中医指导,自己又不会辨证,用蒲公英煮水喝时,最好加上几片生姜、几颗红枣,以防我们对自己辨证不准确,搞错了寒热虚实的方向。比如满脸长青春痘、痤疮
  • 在浙江金华,身为“00后”的大二学生王冰凝做娃衣生意已有4年。在浙江金华,身为“00后”的大二学生王冰凝做娃衣生意已有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