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行由品》
釋義( 一 )
惟覺老和尚
( 中台禪寺開山方丈 )

次日,祖潛至碓坊,見能腰石舂米。

語曰:「 求道之人,為法忘軀,當如是乎!」

乃問曰:「 米熟也未?」

惠能曰:「 米熟久矣!猶欠篩在。」

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

惠能即會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

為說《金剛經》,

至「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惠能言下大悟:

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遂啟祖言:

「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次日,第二天。

祖潛至碓坊。

五祖悄悄地來到碓坊。

碓坊是指舂米的磨坊。

見能腰石舂米,看到惠能在腰上綁著石頭來增加重量,辛勤地舂米。

語曰:「 求道之人,為法忘軀。」

五祖告訴惠能,求道之人的確應當如此為法忘軀。

惠能為了求法,拚了命不顧自己的身體,實實在在是做到了這一點。

人最重視自己的身體,假使現在有一個人,喊他到碓坊去舂米,發現自己踏不動,那他絕對會因此退卻,為什麼?

為了保重自己的身體。

認為踏這個碓很重,身體可能會累出病來!

可是,惠能不這麼想。

即使踏不動,也要想辦法克服,

所以「 為法忘軀 」,綁石頭在身上。

這不是一般人可能想得出來的,

只有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不惜捨棄自己的生命來求法,來愛護常住,供養大眾,才做得到。

五祖大師肯定地說:「 當如是乎!」

真正應當像你這樣啊!

藉事顯理
當在問處

乃問曰:「 米熟也未?」

於是問:「 米熟了沒有?」

惠能曰:「 米熟久矣!猶欠篩在。」

惠能回答:
「 米早已成熟,就是還沒有人為我印證。」

舂米,要把米穀表皮舂掉,在這過程中會產生許多細微的米灰、碎糠,

必須經過篩子,把所有的米灰、碎糠統統從篩孔刷下來,才成為白米。

此處是用舂米的過程來譬喻開悟。

「 米熟了沒有?」

五祖大師不是問這個米有沒有熟,而是問惠能開悟了沒有?

見道了沒有?

心性在哪裡?

功夫保任好沒有?

還有沒有妄想?

心當中還有沒有煩惱?

如果這念心還沒有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還有煩惱、妄想,

還有貪、瞋、癡,

這個米就還沒有熟!

這是用米來譬喻心性。

「 米熟了沒有?」

這句問話,沒有開悟的人就不懂,還以為真是在問米。

譬如說,開悟的人來參訪,

問他:「 這位上座從什麼地方來啊?」

開悟的人絕對不會講:「 我是從台中來。」

「 我是從外雙溪來。」

而沒有開悟的人不知道從理上回應,

必然從事上來回答:「 我是從台北來。」

「 我是從某個道場來。」

這種回答就表示沒有開悟。

所以問在答處、答在問處,這就是禪機。

惠能曰:「 米熟久矣!猶欠篩在。」

米已經熟了,指這念心已契悟了無為法,契悟了心性,沒有貪、瞋、癡了。

可是熟也好、沒有熟也好,只有自己知道。

「猶欠篩在」,只是還沒有人來證明。

聽了這樣的回答,五祖明白惠能已經悟了道,真正契悟了本心,而且保任程度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以杖擊碓
明祖師意

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惠能即會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

為說《金剛經》,

至「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惠能言下大悟。

惠能悟了什麼呢?

「 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五祖知道惠能是初步地悟了,就再測試他一下,再激勵他,希望惠能大徹大悟。

所以進一步,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五祖大師用禪杖「 擊碓三下 」。

擊,就是敲打。

碓,就是舂米的碓窩。

碓窩中間有一個洞,米就是倒到這個洞裡面,然後用木棒或是石頭去舂,這種器具稱為碓。

五祖以杖擊碓,打了三下就離開了。

這是什麼意思?

假使不解祖師意,打三下也與自己沒關係,而惠能完全知道其中大意。

即會祖意,當下契會五祖意旨,也知道三下是什麼意思。

三下,是要惠能三鼓時分,即三更,到方丈室來。

所以當夜惠能大師「 三鼓入室 」。

祖以袈裟圍遮,惠能到了五祖的丈室,紙窗裡點著油燈,

五祖大師恐怕外面的人看見室內的動靜,對惠能會有所猜忌,

就用袈裟把窗戶圍起來,遮住燈光。

為說《金剛經》,為惠能講授《金剛經》,

直到講解「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的義理,惠能就真正大徹大悟了。

惠能是因「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而大悟。

有些人誦《金剛經》,看到這句話時,卻充滿疑問,

說:「 我們這念心既是本具的,

為什麼《金剛經》上還要無住、還要生心?

那生出來的就不是本具的了?」

什麼是「 住 」?

有想有念就是住。

佛法的道理,一是小乘,一是大乘,要能圓融會通。

住,看是住到什麼地方?

假使安住在實相上,就是最實在的!

如果是修四念處等觀行,則不是安住在實相上,而是一種方便的法門。

我們這念心若沒有依靠在觀行上,就容易打妄想,想東想西、患得患失,

或者感覺無聊,乃至於造惡業。

所以,第一步先要有所住。

念佛、誦經、持咒

...... 這些都是有所住。

念佛,把心依靠在佛號上;

誦經、持咒,把心依靠在經文、咒語上。

有所住,是從方便到究竟的第一步。

這個地方講「 無所住 」,並不是住在四念處上,而是已經超越了。

一般眾生都有我執和法執。

一個人有我執,就會打妄想,佛慈悲為了使眾生超越我執的煩惱,

所以先開立種種法,四念處就是其中的一種法門。

藉著法讓心安住下來,與法相應之後,慢慢地,能破除我執、我相,進一步可以了生死;

但是,如果執著所修的法,有了法執,就無法見到本心。

「 無所住 」是連法都不執著。

為什麼不要執著法?

法由心生,心生萬法,心才是根本。

大乘所講的就是「 無所住 」。

心不染著
超越時空

「 住 」:

心有所依靠、有所想,就是住,和我們身體的住是不一樣的。

「 無住 」,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

我們這個世間,一個是時間,一個是空間,

你想到過去、想到現在、想到未來,就住在時間上。

東、西、南、北,內、外、中間都不住,也不住在空間上。

如果想到東方,那就住在方位的概念上了,但是哪個是東?

哪個是西?

哪個是南?

哪個是北?

這都是相對待的,在變化當中,都不是正確的。

所以這裡告訴我們「 無住 」,

東西南北不住、內外中間不住,

善惡美醜也不住,

生也不住、

熟也不住,

是這個道理。

不住大小方圓、動靜閒忙、東西南北。

不住就是不要想念,而不是身體離開這個地方。

離就是心要能離開,而不是身體的離開!

我們心不染著,心不攀緣,就離開有所住。

眾生心都是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所以就有煩惱、有妄想;

有煩惱、妄想,因此沒辦法離開生死。

不住,就是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

不想過去,過去的善業、惡業就超越了。

不想未來的事情,心不住在未來。

而現在也不住,哪裡是現在?

悟了這念心,就是現在;

沒有悟,就是生滅。

師父在這裡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是現在嗎?

講第一句能聽到,馬上再講第二句,

這時聽到第一句的那念心又滅了,哪一個是現在?

現在心也是在念念遷滅,

念念不斷地在生滅當中,

眾生的心就是這樣子不斷地處在生滅中。

想到過去,是生;

想到現在,過去又滅掉了。

想到現在如何用功,想到未來要成道、要證果,未來要得個名、得個利

...... 這樣子想,就是想到未來的事情了,這一些都是念頭。

想到過去,是念頭在活動;

想到未來,念頭還是在活動;

想現在,現在這個心還是在攀緣。

這就告訴我們,不但是過去、現在、未來三際不可住,十方世界也不可住

—— 想到東方,是念頭在活動;

想到西方,還是念頭在活動。

所以時間也不可住,空間也不可住。

清明無住
真心即現

「 住 」就是想念,就是攀緣。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住,這念心不攀緣,是什麼境界?

是個定境。

然而假使我們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也不想未來,不想東西南北,也不想美醜,

可是這時候心卻在無聊、昏沉當中,這是不是道?

這還不是的。

所以不但要不攀緣、不顛倒,不住空間、不住時間,

當下這念心還要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才是「 生心 」。

心不是生出來的,而是本具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就是本具的!

這個地方講「 生心 」,是隨順眾生方便而說。

「 生心 」—清淨心現前了!

生出來了就是指「 現前 」了,不是另外有一個「 生滅 」的「 生 」。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心就是佛心,這念心就是慧;

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超越時空,不想時間、不想空間這個心就是定。

這念心達到定慧不二,一下就契悟菩提心了。

菩提心,就是定慧不二的心。

漸次修證,是先要修定,有了定,而後啟發智慧。

而契悟到「 無住生心 」的這念心,

即戒、即定、即慧,

戒當中有慧,慧當中有定,定慧不二,

就是本具的清淨心。

所以,五祖大師講到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惠能大師馬上相應,就契悟了本具的覺性。

安住實相
法中之王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就是實相。

開悟的人時時刻刻都是「 無住生心 」,行住坐臥都「 無住生心 」,這就要靠功夫了。

順境、逆境都一樣,穿衣、吃飯都是這個。

所以祖師講

「 挑柴運米,都是神通妙用 」,

就是如此。

因為挑柴運米,這個心都是無住心,無住心就是神通妙用。

起心動念也是神通妙用,不起心動念還是神通妙用。

所以,惠能先前的開悟和這個地方的開悟又不一樣了。

這裡惠能言下大悟,是契悟了實相,實相是無住,不著空、不著有,不著兩邊。

悟到這念心,就知道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有為法、無為法都是由這念心生出來的,都不離開這念心。

這念心是什麼呢?

就是法王,法中之王。

佛悟到了這念心,所以稱為法王。

每個人只要悟到這念心,都可稱為法王。

宇宙萬法,都是從這念心生出來的,都不能離開這念心。

所以,悟到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法一如,心法不二,

就是實相,就是「 無住生心 」。

我們再從般若來認識這個道理,如果認為般若是空,什麼都沒有,就錯誤了。

般若分為文字般若、觀照般若,由文字般若深入,達到觀照般若,啟發空慧。

由空慧再進一步契悟,不著文字,不著空,

這時候就真正契悟到實相般若,

實相般若即「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惠能大師就悟到這個道理,一切萬法不離自心。

所以禪宗是最究竟的法門,是傳佛心印的法門。

何期自性
本自清淨

遂啟祖言,馬上就啟告、啟稟五祖大師,

下面就是惠能聽了《金剛經》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開悟的境界。

「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是說我們的自性是本來清淨的。

「 何期自性 」,我們講自性、講本心,但哪裡去找自性呢?

何,就是哪裡。

期,就是期望。

在哪裡找自性呢?

一切都是本自清淨!

一般人希望見一個清淨心、得一個清淨心,希望要證一個清淨心;

清淨心如果是可得有證,就不是本來的。

「 本自清淨 」,本來就清淨,

不需要去澄念,

不需要去息妄想,

不需要去斷煩惱,

本來就清淨。

有的人聽了又想:「 既然是本來清淨,

那我們為什麼還要修,還要斷煩惱?

這又講不通了啊!」

沒有講不通,因為如果本來不是清淨的,再怎麼去修,也沒有辦法見到清淨的這念心,

譬如鐵裡面本來就有鋼,假使鐵裡面沒有鋼,而要把鐵煉成鋼,是不可能的事;

裡面如果本來沒這個性,怎樣去造作也造不出來的。

心雖然本來是清淨的,卻被妄想、煩惱染著了,夾雜妄想、惡念,

正如鐵裡面雖有鋼性的存在,還有其他的雜質,

只要經千錘百鍊以後,鐵就變成鋼了。

這個心雖有無明、有煩惱,無明、煩惱裡面仍有清淨心,

現在只要不起無明、不生煩惱,當下這念心就是清淨的。

惠能大師經過五祖最後給與的一番啟示、一番磨鍊,六根寂然,六根不動了。

這念心和他過去沒有悟以前,天天為了油、鹽、柴、米、醬、醋、茶,上山打柴,賣了柴以後買米盡孝道,還是同一念心。

只是在過去,心生分別、心生執著,而現在通身放下了。

過去,是妄想分別,現在是無住生心,

過去也不想,現在也不想,未來也不想,

一切就超脫了,超脫了攀緣的心、執著的心。

佛法當中有漸修的法門,有頓悟的法門,現前所說的這個法門就是頓悟法門。

當下契悟了清淨心,契悟了無為心,契悟了菩提心,立刻就能超脫。

《中台山月刊》

人￴￳生活在娑￴︀￷⁠឵婆￵⁡￳︇͏︊世间,​￰都渴￵︇望身心的安顿。￷︌︈然而,有︊的人,身处￱￸￶豪￲宅,夜夜⁢辗转难寐;︁︈有︌的⁢︆人,︎￳︄四方឵云游,︊︃‎​却席地￰឵￳︀︀ ​￸也︁能‎安眠。因￴᠋឵为,‭真正的︇⁢ 安︉顿,︉͏︂是内心的︁︀￰᠋安￴顿,心若没︃︋︅有了᠋￸归宿, ︀‭到哪​里都是᠋‪流浪。正所឴谓「此‍‍︆︉￵￷‬︆心￱⁡安处便是⁠家」,当我︎们真正放下对  物⁢欲驰￵逐、放 ￳︁下自︂￳我执念,以平 ￰常឴︉‎心面​‪‎￱对一切时,你︆有可能⁢︈︌才会‭做￶︊‪︆⁡到︋随遇⁡而安……!

《鸡毛飞上天》里,有一段关于“茶”的解读:

茶是好东西,吸天地精华,占尽五行八卦,金木水火土,没有一样它没占的。

但它也受尽人间煎熬,风吹日晒雨淋,最后被铁锅炒、被开水泡,这才能泡出它的香气。

细细品味便能发觉其中深意,我们行走于世间,正如“茶的一生”:

最终闻到的茶叶清香,背后其实是繁杂的工序和耐心制成。

做人,唯有沉得住气,待历经千锤百炼之后,才能感受到岁月回馈的甘甜。

近几年,越来越佩服一种人: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原来真正的强者,都是平静如水的。

01
逢人藏得住事

古人云:独处时守心,群处时守嘴。

对有的人而言,大多时候或许还能守得住心,但却管不住自己的嘴。

不久前,朋友小静收拾东西离开了工作两年的公司,她怎么也没有料到,前段时间自己天天在家加班,最终竟被上司炒了鱿鱼。

小静是一个自来熟的人,和朋友坐在一起,她总有聊不完的话题。

一次下班后,她看着同事心情不佳,主动过去聊天,这才得知,同事与丈夫产生了一些矛盾,正在考虑还要不要继续这段婚姻。

那天她安慰同事很久,同事也再三叮嘱她不要将此事告知他人。

可是第二天,小静在闲谈中就将这件事告诉了其他人。

很快全公司都在八卦人家离婚的消息,可其实那天之后,那位同事已经放弃了离婚的念头。

此事传到了这位同事丈夫的耳中,夫妻两人大吵一架,又走到了离婚的边缘。

嘴巴不仅要学会张,更重要的是学会合,背地里议论他人的人,总有一天也会被别人议论。

后来他们公司来了位新人,相处时间不长,小静便常常在他面前吐槽上司,抱怨公司制度,还将自己一些设计的想法告知于他。

结果人家步步高升,自己几乎断送了职业生涯。

社交场合,最怕的不是遇人不淑,而是交浅言深,做不到谨言慎行,迟早要吃亏。

逢人只说七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留下三分神秘感,是我们赠予这世界的礼物。

一位高僧曾写下数字箴言:

谣言谎言,不如不言;他人是非,不如不言;
虚伪之言,不如不言;人云亦云,不如不言。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生而为人,先要管住自己的嘴,才能沉得住气,守好自己的心。

02
遇事稳得住心

贾平凹说:

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

很喜欢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其中蕴含的道理受用一生。

电影中,主角安迪莫名被指控杀人,判处无期徒刑,含冤入狱。

一生本来已经能望到头了,可他却没有就此放弃。

墙壁上的海报后,是安迪夜以继日凿出来的洞,这一凿就是20余年。

即使刚入狱就被“三姐妹”欺凌,他还依旧保持清醒,想方设法住到了单间,远离了他们的骚扰。

在肖申克监狱里,他凭借自己的能力改变了艰难的处境,不慌不忙,沉着冷静。

20年多后,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安迪从海报后的洞里爬出去,重获自由。

曾国藩有一句名言:

“凡遇事须安详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

人在彻底绝望时,总能磨砺出锐不可当的勇气,稳住心绪,摒弃杂乱,沉住气,方能应对万难。

古训中所写: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池塘里的荷花第一天只开放一部分,到第29天开满一半,最后一天才会开满另一半。

竹林里的竹子四年才长了3厘米,第五年开始,每年生长30厘米,这之后的六周时间,就可以长到15米,其实最开始的四年只是在扎根。

蝉在变成知了之前,要先在地下蛰伏三年,依靠树根里的汁液慢慢成长,然后在一个夏夜,悄悄爬上枝头蜕变成知了。

树不可长得太快,一年生当柴,三五年当桌椅,十年百年才有可能成为栋梁。

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厚积薄发,等待时间,稳住心神,有朝一日必成大器。

心若安定,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03
生气兜得住火

《喃喃》里写道:

有人尖刻的嘲讽你,你马上尖酸的回敬他;
有人毫无理由的看不起你,你马上轻蔑的鄙视他;
有人在你面前大肆炫耀,你马上加倍证明你更厉害;
有人对你冷漠,你马上对他冷淡疏远。
看,你讨厌的那些人,轻易就把你变成你自己最讨厌的样子,这才是“敌人”对你最大的伤害。

的确如此,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为了不值得的人或事,与自己较劲,伤神更是伤身。

生气时兜不住火,让情绪肆意发散,最终伤人伤己,得不偿失。

拳王邹市明的职业生涯多次夺冠,被众人熟知。

在他成名之前,一次参加业余拳赛时,遇到了一位南美的拳王。

比赛规则是以点数记胜负,主要看击打的部位和次数。

比赛一开始,双方都很谨慎,谁也不主动进攻。

很长时间过去了,观众渐渐不耐烦,纷纷起哄让南美拳王快点出拳,有人甚至讥讽邹市明,说他太怂了,不敢主动出击。

慢慢地,南美拳王开始有点节奏不稳、露出了破绽,而邹市明始终保持最初的心态。

最终,趁着南美拳王情绪不稳,邹市明采用某种打法成功激怒对手,乱了对方阵脚,紧接着连续出击,获得胜利。

采访时,邹市明说:人生如打拳,就是需要点城府,沉得住气。

《寒山拾得忍耐歌》中有段对话让人印象深刻:

寒山问:“世间有人谤我、辱我、轻我、笑我、欺我、贱我,当如何处治乎?”
拾得答道:“你且忍他、让他、避他、耐他、由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https://t.cn/RC5pZkB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10月23日 原野的艺术留学投稿小屋FAQ----① #服装设计留学##作品集辅导##留学中介# FAQ 1:准备找个成都艺术留学中介,服装设计专业留学,ACG
  • 【猫头鹰帮助英国男子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 与主人一起帮助更多患者|​Un hombre británico y su lechuza animan a los p
  • #区域动态#【“青”松办成事丨成都青白江园区内工业、仓储及生产配套设施项目竣工验收备案办事攻略~】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力度,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实施“全流
  • 啤酒朋克的尖叫之夜|消费性环境|乌克兰Ivano-Frankivsk|copper head响尾蛇啤酒吧|YOD design lab|工业装置与虚拟影像合作的
  • 【阿拉巴马州的一些性犯罪囚犯以化学阉割换取假释】 据AL.com 报道,共和党州长凯伊维 (Kay Ivey) 周一签署了一项法案,该法案要求性侵13岁以下儿
  • 不要忽视情绪的健康,它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许多人都忘记了,情绪健康会影响到身体健康。 祝你有个美好的一周。 Don’t ignore your emotio
  • 第982天 晚安 我也没有着急乱谈恋爱/在等一个人捡起七零八落得我\慢慢来也是一种诚意 最近也在忙\也在找开心找更好的自己 去和喜欢的人一起逛花市真的是一件太放
  • #为爱飞行# 日航(JAL/JL)是日本所有航司中,最先开始运营头等舱产品的航司。在羽田机场日航机库的一个角落里,保存着日航第一架喷气式客机道格拉斯DC-8 "
  • 又来了又来了!酵色精准拿捏了我的喜好! 太妃糖口红新色 每一只的调色都好piu酿啊! 瓶抓1⃣️ 粉雾哑光的质地上嘴丝滑不扯嘴皮~ /110 甜夜蜜语 奶杏曲奇
  • 【关键条款未达成一致 陕西金叶终止收购山西大任51%股权】 10月31日晚间,陕西金叶(000812)公告宣布,终止对山西大任国际教育交流有限公司(下称山西大任
  • 【第三季度GDP低于预期,和“拉闸限电”有关系吗?】10月18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经济数据。 初步核算,GDP前三季度同比增长9.8%;分季度看,
  • 男孩拼命四处租房,在女孩住的一个巷子里 跑遍巷子所有街角,认真看过每一张租房讯息 只是希求与女孩不期而遇,让她能看他一眼 男孩甚至开始懊悔,高中三年荒废的时光
  • 今夜,诗为你而写 今夜无雨无眠,, 一缕清风, 吹来栀子花的甜香, 带着淡淡的离愁, 明月在水晶似, 的窗纱外一时清浅, 一时月圆, 半盏残茶烛影翩跹, 低眉
  • 兜兜转转最后还是我们,当我们决定重新在一起的时候是两个成年人慎重和考虑后的决定,这一步一步走来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是多么难走,今天我们订婚了,有双方爸爸妈妈的祝福
  • 【第十三届安阳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经贸招商活动成果丰硕 】10月30日,2021中国AOPA娱乐飞行大会暨第十三届安阳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在国家体育总局安阳航空运动
  • 尽力了,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不必太过执拗与强求,所有事物所有情感都不会错付。因果轮回,自有定数。前世的因结下今世的果,每个人的人生命运皆不相同,不可与他人相互比较
  • DETAX 听力科3D打印材料 高端系列 Luxaprint之3D mould 光固化高级医用树脂材料,用于3D制造硬质的听力保护器和助听器硬耳模,入耳监听设
  • 在这个一次次感叹世事无常的秋天,一场离别不期而至。您安详离世,仿佛还在熟睡中。一个世纪的潇洒传奇人生从此落幕。以后,您可以和奶奶一直作伴了。做为你们的孙女,没有
  • 【粉丝福利】#转发赠书# 转发+关注,抽取5位幸运儿,送作者签名图书,10月30日晚开@微博抽奖平台 。 《小猫布丁》是一本关于“流二代”小橘猫布丁的温暖而
  • 恋爱事之第三集 我同事她老公也每天去接她 有一次我俩一起下班 刚出门口 她看到我对象在等我 特别震惊的对我说:“宣宣!原来这辆黑色车是等你的呀!我老公上次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