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宝&弟,麻麻念《金刚经》,佛陀问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陀又问须菩提:“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须菩提言:“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读到这里,我总觉得《金刚经》就是让人要行布施,用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财富来供养佛陀,你看那些有钱人家礼佛,总是一大盘一大盘的水果,鲜花,堆成一座山。我曾经去旅游,到寺庙里,寺庙的僧人卖香,卖花,卖福袋,卖开光的手链,玉石,卖各种名义的东西,贵得不得了,说买了这些供养菩萨,供养佛,就会心想事成,得很多很多福。很多拜佛的人都是这样认为的,有些自认虔诚的佛教徒,听信这些僧人之言,大把大把的钱,花出去,只为了为家人祈福,祈求平安,健康,发财,升官,学业有成,诸如种种。
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我接着《金刚经》往下读,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你能读诵《金刚经》,去领悟它,领悟其中要传达的道理,而不只是不走心地念,然后把你领悟的道理,说给别人听,哪怕只是四个小句子,那么这个福报,这个功德,也比你拿一大堆金银珠宝去供养佛陀,来得大。
到第十二品,尊重正教,佛陀接着说:“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什么意思呢?意思是,再次告诉你,须菩提,这部经文,哪怕只是四个小句子,你也要知道,世界一切天人阿修罗,都要好好去领悟,把这部经文,当成塔庙,供养。如果能好好去领悟,你要知道这就是世界上第一的很稀有的道理,金刚经在哪,佛就在哪,都要尊重。再次强调诵经,领悟经文的重要性。
然后前面第十九品说,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得福甚多,然后后面还有一句,佛陀说的:“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因为如来觉得一切皆是空,所以福德在如来眼里也是空,这些善男子,善女人,你们想要福德,就是想要平安啊,健康啊,财富啊,名声啊,反正如来本来就不觉得有这些东西,你们既然说想要,如来就说有吧,很多很多啊。其实如来觉得,根本没有这些东西,何来多不多啊,还问多不多,你问我就跟你说,很多很多啦。
然后二十四品,接着说,“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什么意思?就是如果有一个人,是个王,反正就是很厉害的人,用金银珠宝堆成山来供养佛,另一个人,念诵《金刚经》,哪怕只是和别人解说《金刚经》,只有四句,他的功德,他的福报,都比那个王多百倍,百千万亿倍。这样说,你们明白吗?所以佛陀是想要大家倾其所有的财富去供养他吗?建超级豪华的大庙宇供养他吗?不是的。麻麻念《金刚经》,不像你们在寺庙里听到的僧人念经,唱歌似的,根本听不懂在念什么?营造一种莫名的神圣感。麻麻念经,一字一句,慢慢去领悟它的意思,它每一句话都有意思。《金刚经》要告诉我们的,就是佛陀的总体精神,就是一切本就是空,世界在未开发之前,什么都没有,这就是万事万物的本性——空性,以此来告诉大家,放下执念,放下执着,不要在意,因为一切本就是空。所以如来没有三十二相,如来没有相,因为如来也是空的,佛就是你的心,你心里如果相信一切都是空的,笑笑地觉得一切都无所谓,你都可以放下,那么你就见佛了。《金刚经》只是反反复复,从各个角度告诉你,万事万物都是空,放下放下,一切皆可放下。不要斤斤计较,觉得这个怎么会这样,这个人怎么会这样,这件事怎么会这样,要是这样就好了,要是得到更多就好了,要是那样就更完美了……没完没了。
你们看麻麻悟道的过程。我先看了前面,就觉得用珠宝去供养,很大的福德啊。就觉得佛陀也这么说。然后呢?接着往下读,才发现不是这样的,佛陀说,连福德都是空的,那你想我说多,我就说多吧。其实佛陀想要的是我们能够去多读读经文,去领悟其中的道理,然后告诉别人,让别人也有这样的佛心,这个世界就更美好了。
昨天中午麻麻接阿宝的时候,在路上,麻麻和阿宝闲聊,告诉阿宝,其实小孩顶聪明的,告诉阿宝,元气就是孩子气。告诉阿宝,有时小孩的想法比大人厉害,因为小孩还没有那些固有的想法,小孩天马行空,有创意,有灵气。我让阿宝不要妄自菲薄,觉得小孩的意见就没意义了,很多大人根本不听孩子的意见,觉得孩子懂个屁,我告诉阿宝,麻麻会尊重你,去聆听你的想法。阿宝很开心。
可是,晚上的时候,阿宝跑来我房间,说想跟我好好聊聊,她说她很不开心,很想马上变成大人,因为小孩什么都要听大人的,只要变成了大人,她就可以不用听大人的了。就可以想干嘛就干嘛,就也可以像粑粑那样,命令别人。麻麻哈哈大笑,问阿宝,是不是麻麻中午和你说,小孩的想法也不是那么无关紧要,微不足道,有时候小孩的想法比大人还棒。然后你就觉得你很棒了,你的那些想法厉害了,你的自我就膨胀了,一遇到粑粑的专政,你们两个火花四射。哈哈哈哈哈……阿宝,你怎么只听上半句,不听下半句呢?麻麻说,你的想法也是有价值的,麻麻会尊重你,会聆听你的方法。但是没有说,你的所有想法都是对的,我们就要都听你的,按你说的做。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要按照对的去做。你看麻麻,现在就算已经是大人了,阿嫲也总是强制麻麻按她的说法做,不听我的意见。
你知道有一个词,叫做无忧无虑。这个词是形容谁的?
你说,小孩。
我问,有听说这个词形容大人吗?
你说,没有。
我说,那就对了。只有小孩才会无忧无虑,大人的烦恼比小孩多了去了。你看麻麻,要上班,上班的时候要听领导的,下班了要照顾你们,可以随心所欲做自己的事吗?
你摇了摇头。
是啊,就算变成了大人,也不是就可以随心所欲,无忧无虑了,就算变成了大人,也要按规则办事,而不是要所有人都听你的。
阿弟说,对,就像《布鲁依》里的那集,可可一直想要到大人那里吃蛋糕,但是大家约好了,地上阴影的部分才是陆地,不能掉到阳光照到的地方,就是海里。遇到不能过去的时候,可可总想违反规则,说算了,我们就走一点点,没关系的,但是大家都说不可以。总是会有奇迹发生,要么开来了一辆车,多了阴影的部分,要么来了一朵大云,有了阴影的部分,所以不能违反规则。就像麻麻一直告诉我们的,再想吃街对面的冰淇淋,也要等红灯了,才能过去,不能闯红灯,这是规则。
麻麻好开心,阿弟真的很棒!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不可以违反规则,有时候小孩看似要听大人的,只是因为大人比小孩更知道规则,可以预见不好的结果,这就是大人的经验。但是有些大人懒得解释,不和小孩说清楚这其中的道理,就让小孩误以为小孩都要听大人的,其实不是听大人的,是听规则的。
阿宝懂了!麻麻说,阿宝,你是幸运的,你的麻麻,是小孩,我愿意聆听你的想法,尊重你,愿意和你仔细地解释为什么这么做,所以你要明白,不是你要听我的,是要听规则的。你比我幸运,我的麻麻,你们的阿嫲,就算我已经四十岁了,她还是要我听她,她从来不听我的,我永远是孩子,永远都没有正确的想法。
回到《金刚经》,第十五品,佛陀说:“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如果一个人总是我见,就是我以为,我觉得,我想怎么样怎么样,人见,就是人家说怎么样怎么样,众生见,就是大家都说怎么样怎么样,没有去细想其中的道理,没有耳朵,不聆听,只取自己喜欢的部分听,其他的部分听不见,就像阿嫲,我和她说话,她总是一大套道理,她觉得怎么样怎么样,连我想的,她也知道,还不屑地说,你就是这样想的,我怎么会不知道。然后,别人都是怎么说的,大家都这样。那就没办法沟通了,佛陀也觉得,这样的人,没法听受读诵,为人解说,说不通的。
麻麻分析我悟道的过程,我是不是在一开始,也只是我见,片面地理解前半部分,而没有细细去领悟后半部分。阿宝听麻麻的话,也只是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听,觉得麻麻就是说,我的想法厉害,也没有听完下半部分。都是我见。
所以阿宝,阿弟啊,有时候我们要收起我见,打开耳朵,多听听,多去聆听,多去换位思考一下,麻麻一直告诉你们,慢,慢,再慢。凡事好好想想,再想想……不要急着下定论。

现代很多人为了漂亮,喜欢穿没有衣领的衣服,露出性感美丽的脖子,却不知道,疾病的种子由此留了下来:颈椎病,心脏病,鼻炎,头疼,肩周炎……一个个疾病不久便会接踵而来,体质逐渐下滑,好似下了魔咒一般,而要破解这个魔咒,其实很简单,就是保护好你的大椎穴。

大椎,它是“手足三阳、督脉之会”。只要给大椎穴适当刺激,就可以通畅诸经,振奋一身之阳气,让你快速恢复体力,意气风发!

一、手足三阳,督脉之会

大椎穴位于颈根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简单的说,将头稍微往前垂下,不动肩膀只左右动头颈部,便会发现有的突起会动,有的突起不动,会动的突起就是颈椎,取穴时只要找会动突起的最下方即是。

中医认为:搓按大椎穴,能激发阳气,通行全身。阳气激发,温煦身体,能克制体内的阴寒。治疗各种虚寒症,比如肩颈僵硬、风寒感冒、鼻炎、咳嗽等等。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阳气从这里发出,形成保护人体的第一道屏障,因此大椎穴也是阻止风寒入体的第一道关口。

大椎穴,是手足三阳经和督脉交会的地方。这里是阳经大会,是阳气升发的一个重要站点。

人体手三阳经有三对,共六条,足三阳经也有三对,也是六条。这六对十二条阳经运行着人体后天的阳气,温养人体周身。

这十二条阳经均与督脉相交于大椎穴,而督脉是人体阳气之总督,运行着先天之气。想想看,十三条经气、先后天经气在此交汇,此处可谓交通要塞。

如果打仗,此处定为必争之地,人体如果此处受害,此处不通,十三条经皆不通,自然百病丛生,当我们意识到这点之后,还会将这个要塞处于险地吗?

中医认为阳气一旦足了,就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而且,经常搓按大椎穴,阳气流通宣发,则不会郁聚而发生热毒。还能退热、消热毒。也就是说,感冒时的发热、咽痛、扁桃体红肿热痛,都可以按揉大椎,或放血搞定,内热引起的痊疮都可以通过大椎穴来调理。

所以冬天宁可不戴帽子,也要围围巾,目的就是要保护好大椎。

《六祖壇經‧行由品》
釋義( 一 )
惟覺老和尚
( 中台禪寺開山方丈 )

次日,祖潛至碓坊,見能腰石舂米。

語曰:「 求道之人,為法忘軀,當如是乎!」

乃問曰:「 米熟也未?」

惠能曰:「 米熟久矣!猶欠篩在。」

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

惠能即會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

為說《金剛經》,

至「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惠能言下大悟:

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遂啟祖言:

「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次日,第二天。

祖潛至碓坊。

五祖悄悄地來到碓坊。

碓坊是指舂米的磨坊。

見能腰石舂米,看到惠能在腰上綁著石頭來增加重量,辛勤地舂米。

語曰:「 求道之人,為法忘軀。」

五祖告訴惠能,求道之人的確應當如此為法忘軀。

惠能為了求法,拚了命不顧自己的身體,實實在在是做到了這一點。

人最重視自己的身體,假使現在有一個人,喊他到碓坊去舂米,發現自己踏不動,那他絕對會因此退卻,為什麼?

為了保重自己的身體。

認為踏這個碓很重,身體可能會累出病來!

可是,惠能不這麼想。

即使踏不動,也要想辦法克服,

所以「 為法忘軀 」,綁石頭在身上。

這不是一般人可能想得出來的,

只有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不惜捨棄自己的生命來求法,來愛護常住,供養大眾,才做得到。

五祖大師肯定地說:「 當如是乎!」

真正應當像你這樣啊!

藉事顯理
當在問處

乃問曰:「 米熟也未?」

於是問:「 米熟了沒有?」

惠能曰:「 米熟久矣!猶欠篩在。」

惠能回答:
「 米早已成熟,就是還沒有人為我印證。」

舂米,要把米穀表皮舂掉,在這過程中會產生許多細微的米灰、碎糠,

必須經過篩子,把所有的米灰、碎糠統統從篩孔刷下來,才成為白米。

此處是用舂米的過程來譬喻開悟。

「 米熟了沒有?」

五祖大師不是問這個米有沒有熟,而是問惠能開悟了沒有?

見道了沒有?

心性在哪裡?

功夫保任好沒有?

還有沒有妄想?

心當中還有沒有煩惱?

如果這念心還沒有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還有煩惱、妄想,

還有貪、瞋、癡,

這個米就還沒有熟!

這是用米來譬喻心性。

「 米熟了沒有?」

這句問話,沒有開悟的人就不懂,還以為真是在問米。

譬如說,開悟的人來參訪,

問他:「 這位上座從什麼地方來啊?」

開悟的人絕對不會講:「 我是從台中來。」

「 我是從外雙溪來。」

而沒有開悟的人不知道從理上回應,

必然從事上來回答:「 我是從台北來。」

「 我是從某個道場來。」

這種回答就表示沒有開悟。

所以問在答處、答在問處,這就是禪機。

惠能曰:「 米熟久矣!猶欠篩在。」

米已經熟了,指這念心已契悟了無為法,契悟了心性,沒有貪、瞋、癡了。

可是熟也好、沒有熟也好,只有自己知道。

「猶欠篩在」,只是還沒有人來證明。

聽了這樣的回答,五祖明白惠能已經悟了道,真正契悟了本心,而且保任程度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以杖擊碓
明祖師意

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惠能即會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

為說《金剛經》,

至「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惠能言下大悟。

惠能悟了什麼呢?

「 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五祖知道惠能是初步地悟了,就再測試他一下,再激勵他,希望惠能大徹大悟。

所以進一步,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五祖大師用禪杖「 擊碓三下 」。

擊,就是敲打。

碓,就是舂米的碓窩。

碓窩中間有一個洞,米就是倒到這個洞裡面,然後用木棒或是石頭去舂,這種器具稱為碓。

五祖以杖擊碓,打了三下就離開了。

這是什麼意思?

假使不解祖師意,打三下也與自己沒關係,而惠能完全知道其中大意。

即會祖意,當下契會五祖意旨,也知道三下是什麼意思。

三下,是要惠能三鼓時分,即三更,到方丈室來。

所以當夜惠能大師「 三鼓入室 」。

祖以袈裟圍遮,惠能到了五祖的丈室,紙窗裡點著油燈,

五祖大師恐怕外面的人看見室內的動靜,對惠能會有所猜忌,

就用袈裟把窗戶圍起來,遮住燈光。

為說《金剛經》,為惠能講授《金剛經》,

直到講解「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的義理,惠能就真正大徹大悟了。

惠能是因「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而大悟。

有些人誦《金剛經》,看到這句話時,卻充滿疑問,

說:「 我們這念心既是本具的,

為什麼《金剛經》上還要無住、還要生心?

那生出來的就不是本具的了?」

什麼是「 住 」?

有想有念就是住。

佛法的道理,一是小乘,一是大乘,要能圓融會通。

住,看是住到什麼地方?

假使安住在實相上,就是最實在的!

如果是修四念處等觀行,則不是安住在實相上,而是一種方便的法門。

我們這念心若沒有依靠在觀行上,就容易打妄想,想東想西、患得患失,

或者感覺無聊,乃至於造惡業。

所以,第一步先要有所住。

念佛、誦經、持咒

...... 這些都是有所住。

念佛,把心依靠在佛號上;

誦經、持咒,把心依靠在經文、咒語上。

有所住,是從方便到究竟的第一步。

這個地方講「 無所住 」,並不是住在四念處上,而是已經超越了。

一般眾生都有我執和法執。

一個人有我執,就會打妄想,佛慈悲為了使眾生超越我執的煩惱,

所以先開立種種法,四念處就是其中的一種法門。

藉著法讓心安住下來,與法相應之後,慢慢地,能破除我執、我相,進一步可以了生死;

但是,如果執著所修的法,有了法執,就無法見到本心。

「 無所住 」是連法都不執著。

為什麼不要執著法?

法由心生,心生萬法,心才是根本。

大乘所講的就是「 無所住 」。

心不染著
超越時空

「 住 」:

心有所依靠、有所想,就是住,和我們身體的住是不一樣的。

「 無住 」,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

我們這個世間,一個是時間,一個是空間,

你想到過去、想到現在、想到未來,就住在時間上。

東、西、南、北,內、外、中間都不住,也不住在空間上。

如果想到東方,那就住在方位的概念上了,但是哪個是東?

哪個是西?

哪個是南?

哪個是北?

這都是相對待的,在變化當中,都不是正確的。

所以這裡告訴我們「 無住 」,

東西南北不住、內外中間不住,

善惡美醜也不住,

生也不住、

熟也不住,

是這個道理。

不住大小方圓、動靜閒忙、東西南北。

不住就是不要想念,而不是身體離開這個地方。

離就是心要能離開,而不是身體的離開!

我們心不染著,心不攀緣,就離開有所住。

眾生心都是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所以就有煩惱、有妄想;

有煩惱、妄想,因此沒辦法離開生死。

不住,就是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

不想過去,過去的善業、惡業就超越了。

不想未來的事情,心不住在未來。

而現在也不住,哪裡是現在?

悟了這念心,就是現在;

沒有悟,就是生滅。

師父在這裡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是現在嗎?

講第一句能聽到,馬上再講第二句,

這時聽到第一句的那念心又滅了,哪一個是現在?

現在心也是在念念遷滅,

念念不斷地在生滅當中,

眾生的心就是這樣子不斷地處在生滅中。

想到過去,是生;

想到現在,過去又滅掉了。

想到現在如何用功,想到未來要成道、要證果,未來要得個名、得個利

...... 這樣子想,就是想到未來的事情了,這一些都是念頭。

想到過去,是念頭在活動;

想到未來,念頭還是在活動;

想現在,現在這個心還是在攀緣。

這就告訴我們,不但是過去、現在、未來三際不可住,十方世界也不可住

—— 想到東方,是念頭在活動;

想到西方,還是念頭在活動。

所以時間也不可住,空間也不可住。

清明無住
真心即現

「 住 」就是想念,就是攀緣。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住,這念心不攀緣,是什麼境界?

是個定境。

然而假使我們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也不想未來,不想東西南北,也不想美醜,

可是這時候心卻在無聊、昏沉當中,這是不是道?

這還不是的。

所以不但要不攀緣、不顛倒,不住空間、不住時間,

當下這念心還要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才是「 生心 」。

心不是生出來的,而是本具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就是本具的!

這個地方講「 生心 」,是隨順眾生方便而說。

「 生心 」—清淨心現前了!

生出來了就是指「 現前 」了,不是另外有一個「 生滅 」的「 生 」。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心就是佛心,這念心就是慧;

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超越時空,不想時間、不想空間這個心就是定。

這念心達到定慧不二,一下就契悟菩提心了。

菩提心,就是定慧不二的心。

漸次修證,是先要修定,有了定,而後啟發智慧。

而契悟到「 無住生心 」的這念心,

即戒、即定、即慧,

戒當中有慧,慧當中有定,定慧不二,

就是本具的清淨心。

所以,五祖大師講到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惠能大師馬上相應,就契悟了本具的覺性。

安住實相
法中之王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就是實相。

開悟的人時時刻刻都是「 無住生心 」,行住坐臥都「 無住生心 」,這就要靠功夫了。

順境、逆境都一樣,穿衣、吃飯都是這個。

所以祖師講

「 挑柴運米,都是神通妙用 」,

就是如此。

因為挑柴運米,這個心都是無住心,無住心就是神通妙用。

起心動念也是神通妙用,不起心動念還是神通妙用。

所以,惠能先前的開悟和這個地方的開悟又不一樣了。

這裡惠能言下大悟,是契悟了實相,實相是無住,不著空、不著有,不著兩邊。

悟到這念心,就知道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有為法、無為法都是由這念心生出來的,都不離開這念心。

這念心是什麼呢?

就是法王,法中之王。

佛悟到了這念心,所以稱為法王。

每個人只要悟到這念心,都可稱為法王。

宇宙萬法,都是從這念心生出來的,都不能離開這念心。

所以,悟到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法一如,心法不二,

就是實相,就是「 無住生心 」。

我們再從般若來認識這個道理,如果認為般若是空,什麼都沒有,就錯誤了。

般若分為文字般若、觀照般若,由文字般若深入,達到觀照般若,啟發空慧。

由空慧再進一步契悟,不著文字,不著空,

這時候就真正契悟到實相般若,

實相般若即「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惠能大師就悟到這個道理,一切萬法不離自心。

所以禪宗是最究竟的法門,是傳佛心印的法門。

何期自性
本自清淨

遂啟祖言,馬上就啟告、啟稟五祖大師,

下面就是惠能聽了《金剛經》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開悟的境界。

「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是說我們的自性是本來清淨的。

「 何期自性 」,我們講自性、講本心,但哪裡去找自性呢?

何,就是哪裡。

期,就是期望。

在哪裡找自性呢?

一切都是本自清淨!

一般人希望見一個清淨心、得一個清淨心,希望要證一個清淨心;

清淨心如果是可得有證,就不是本來的。

「 本自清淨 」,本來就清淨,

不需要去澄念,

不需要去息妄想,

不需要去斷煩惱,

本來就清淨。

有的人聽了又想:「 既然是本來清淨,

那我們為什麼還要修,還要斷煩惱?

這又講不通了啊!」

沒有講不通,因為如果本來不是清淨的,再怎麼去修,也沒有辦法見到清淨的這念心,

譬如鐵裡面本來就有鋼,假使鐵裡面沒有鋼,而要把鐵煉成鋼,是不可能的事;

裡面如果本來沒這個性,怎樣去造作也造不出來的。

心雖然本來是清淨的,卻被妄想、煩惱染著了,夾雜妄想、惡念,

正如鐵裡面雖有鋼性的存在,還有其他的雜質,

只要經千錘百鍊以後,鐵就變成鋼了。

這個心雖有無明、有煩惱,無明、煩惱裡面仍有清淨心,

現在只要不起無明、不生煩惱,當下這念心就是清淨的。

惠能大師經過五祖最後給與的一番啟示、一番磨鍊,六根寂然,六根不動了。

這念心和他過去沒有悟以前,天天為了油、鹽、柴、米、醬、醋、茶,上山打柴,賣了柴以後買米盡孝道,還是同一念心。

只是在過去,心生分別、心生執著,而現在通身放下了。

過去,是妄想分別,現在是無住生心,

過去也不想,現在也不想,未來也不想,

一切就超脫了,超脫了攀緣的心、執著的心。

佛法當中有漸修的法門,有頓悟的法門,現前所說的這個法門就是頓悟法門。

當下契悟了清淨心,契悟了無為心,契悟了菩提心,立刻就能超脫。

《中台山月刊》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听见你的心跳》今愉[月亮]破镜重圆文,高中➕都市穿插[月亮]清冷理智女主x嘴硬的口嫌体正直 喜欢女主拿得起放得下,但男主嘴上不在意装不熟,心里早就倍受煎熬阴暗
  • 这一年好像过的特别的快,于我而言也是特别的一年,发生了太多,改变了太多,一切都按着不可意料的方向发展着,回看我这半年发的文案,突然发现总是和“开心”“幸福”有关
  • �������۾���Ͷ����Ǻܾ��µľ��DZ��Ӳ����ÿ�-����������-��ͷ���������沿��ƽû�������-�������ʶ�
  • How Parkmart Became NYC's Coolest Flea MarketFatigued by the hyper-online pandem
  • 过年回家,亲戚骚扰你,爹妈唠叨你,相亲对象嫌弃你,你觉得人生很绝望,打开微博,只有文字博主默默陪伴你,阿拉中国银,讲究人情事故,你给博主塞个包,以后上网,低头不
  • (图源:外媒)梅西在日本上不上场与他在香港的表现没有关系,香港的这个污点已经留下,他要想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它,需要给出更加郑重的解释,同时奉上一份诚恳的道歉。”(
  • ”  当被问及她的新春愿望是什么时,女孩大声地说:“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去央视春晚沈阳分会场的现场看一看。第三个就是汪雨橦,真的是小白兔本兔了,全程懵懵的信号在外
  • 今日的小作文先写在朋友圈直接复制黏贴[老师好]“大吉利是伊家几点⁉️”忘记闹钟而惊醒我的不是为国坚守岗位或发达的白日梦,是再不冲去市场今晚冇餸 果然还是迟了,隔
  • 自觉没比任何人少努力,所以对于结果的不如意自然无法接受2024还要进行人生的第一场大考(悲2024或许只要做好自己,便足矣回顾即将真正告别的2023年,虽然“很
  • 可我相信,对于真心相爱的人,结婚永远像城堡,温馨而坚固。在这个重要的时刻,我想向你发出正式的邀请,让我们一起走进婚姻的殿堂,共同开启新的人生篇章。
  • 8.巨蟹座是少数不容易走入他内心世界的一个星座,可以这么说,巨蟹冷漠起来不是人,相当的狠,而且绝对不回头,不管是友情,还是爱情。26.巨蟹座就不是一个喜欢主动的
  • ”作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单位,赣州市章江路小学校长范笑颖表示,学校还将劳动教育作为特色课程,贯穿育人始终,智慧空中农场、儿童议事厅、1米高度科技长廊、膳学堂食
  • 是不是闲着没事干吃饱了撑着 是没有单子给你做还是什么 如果认识的和我说 这个人开了隐私设置 加不了 无语#光遇美工[超话]##光遇美工聚集地[超话]##光遇陪玩
  • 我离不开博君一肖了!(哈哈哈,让百香果蹭到两大顶流了耶)博肖圈真的很有爱❤️我这辈子就赖在博君一肖圈子里了!
  • [爱你][爱你][爱你]年终总结时刻工作这半年整体基调还是蛮快乐的喜欢这种自给自足的感觉准时到账的工资给人安全感可以在能力范围内适当满足自己过去半年的的关键词应
  • 我真的跟著眼淚狂流~[淚]還有一幕是戰隊裡的鮮廚特地喊了寧哥,知道他肚子不舒服,要他這湯要多喝,就是一種很溫馨很感人的氛圍[抱一抱]真誠待人的人都值得尊敬[加油
  • 爆改的意义就是让底子差的逆天改面啊啊啊啊不然为什么叫爆改 兔子那种面部提拉和模板妆真的对颜值不足的人很友好了,能把30分拉到70分就值得顾客付那个价格,如果顾客
  •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一下金钱的魔力,在我的安排下,短短一天的时间,“如约”影楼的负面影响就达到了最高峰,全网都知道了他们的缺德行为,强烈地谴责。有时候不得不感叹一下
  • 学会宽容,让你的生活没有烦恼;学会奉献,请让你的生活充满阳光;其实天很蓝,阴云总要散;其实海不宽,彼岸也连此岸;其实梦很浅,万物皆自然;其实泪也甜,当你心如愿。
  • 然后一个月的话 会出去吃一顿大餐和两顿宵夜 平均下来10天一顿放纵餐吧 夜宵的话 泡泡烧烤都会吃吧 量的话当然是随便吃 毕竟是放纵餐反正减肥的话 碳水一定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