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能源的短刀片电芯生产和发展路线

#微博新知博主##车圈新星驾到#

蜂巢能源近日举办了一次小规模的金坛工厂参观活动,主要介绍短刀电池的智能制造过程,我整理分享一下我看到的内容。

蜂巢能源的短刀电芯产品,首次出现是在2019年4月上海汽车展上,然后在2021年底蜂巢能源发布“领蜂600”全域短刀化后占据了产品序列的C位,这次在蜂巢能源二期短刀电池工厂,“短刀”电池量产线落地,年产能为2.5GWh。

▲图1.短刀磷酸铁锂的生产落地

Part 1

短刀的生产过程

在二期工厂的8GWh产能里,铁锂和三元(含无钴)大概占了一半。预计2022年,在各个电池企业里面铁锂估计占比都在50%以上。

现场可以看到,锂电池的第一道生产工序匀浆也是按这个比例安排的,单个2300L大容量双行星搅拌设备,每罐浆料对应600KWh(纯电动车10辆左右)——这部分其实和电池的最终形态没直接的关系。

▲图2.现场看到的化学体系的比例

比较明显的是第二道的涂布工艺,短刀电池的长度(近600mm)比普通电芯(148mm或者220mm)更长,涂布的宽幅、速度、精度决定了电池极片生产的效率和品质。在现场能看到1400mm超宽幅涂布机,一次出两列,涂布速度也非常高(80m/min)。幅度宽了,为了保证涂布精度,需要在涂布设备上设置三套β射线在线面密度检测系统和两套CCD实时涂宽检测系统,来实现数据实时检测和控制,保证涂布的自动闭环管控(面密度控制在±1.5%以内,正反面错位≤0.5mm)。

▲图3.短刀相比之前的宽幅涂布有很大的变化

在辊压工序中,整体工艺没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幅度比较宽,通过正极热辊压,负极双辊连续滚轧,在辊压机上进行电磁加热、红外线在线烘烤、在线激光测厚、废料边去除等技术集成,效率还是有很大的提升。

在模切工序,蜂巢能源应用了激光模切,节省模具投入和设备维护的费用,模切效率也得到40%的提升(30m/min提升至40-50m/min)。

在这里的最大挑战是激光过程产生的毛刺,需要检测层面非常精细化的算法。下一步产线的提升,主要依靠卷对卷模切+切叠一体设备,在工艺层面进行集成。

对于刀片系列的电池而言,某种意义上是从软包进化过来的(叠片工艺的电池生产),叠片速度一直是行业痛点,在这里看到的是双工位叠片效率高达0.4s/片,已研发完成的下一代超高速刀片式电芯极组成型设备,叠片效率可以做到0.125s/片,配合电芯的设计可以在电芯封装层面,对于卷绕极组成形效率形成实质性的挑战。

▲图4.高速叠片机

软包的电芯厚度瓶颈,在刀片设计的理念下,其实突破了。所以这颗磷酸铁锂的电芯,在21mm的厚度下达到了184Ah,还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图5.双卷芯的设计9mm合成21mm的厚度电芯

从生产的过程来看,二期工厂相比于之前看到的一期,在细节上有很多的改进,主要是兼容性方面:二期兼容了VDA、短刀两种不同的设备,在细节方面诸如传输设备方面作了改进,特别是导入了卷芯磁悬浮的物流体系,加上改进的AGV运输物流,极大的提高了节拍和效率。在参观过程中,工厂配置的人员又少了很多,而加入了更多的检测手段,通过强大的软件系统和数据分析来提高工艺直通率,变得更加智能化了。

走低成本,高体积利用率的路线,从VDA电芯一路演化到刀片,整体的卷芯到Pack效率还是非常靠前的。从目前来看,围绕电芯层面的革新,比围绕Pack结构的设计,能够使得电芯在制造层面的成本的降低,在Pack层面也会提高成组效率,降低电池系统的重量(能量密度提高),而且Pack内部的零部件数量减少,特别是相关结构件的减少,有效实现电池系统的成本目标。最终,电池安全性能也会进一步提升——对于方壳而言,薄的电池相对更安全。如果不往宽度方向做文章,往厚度扩展,对于电池安全的影响是很大的(散热面小,热导不出来,内外部的温差大)。

▲图6.刀片电芯的成组率,真的是非常高效的

Part 2

技术发展方向

●围绕全域短刀电芯的迭代

在技术交流环节,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围绕短刀电池的进化。

由于目前磷酸铁锂材料技术的进展,可以在工艺环节和材料环节做进一步迭代。对于电池企业来说,最喜欢的进化方向就是这样:在电池生产线,电芯尺寸、电池系统和整车接口,什么都不需要变,直接能通过多迭代实现能量密度上5%、10%的升级。

蜂巢能源在短刀电池升级的路径上,不管是磷酸铁锂混磷酸锰铁锂,还是磷酸锰铁锂混三元,都在同时进行开发。今年底到明年还会陆续推出第二代和第三代,能量密度也将进一步提升。

从研发逻辑上来看,原材料的来源非常广泛,是更好的解决方案,为整个行业的进步和电动汽车的竞争力的增强,提供非常大的贡献和价值。磷酸铁锂和铁锰锂的下一步,是开发快充能力,目前的高性价比产品是配置1.6C快充能力,下一步开发2C-2.2C的铁锂,然后往4C方向上开发磷酸铁锂。

●高镍电芯开发

围绕低成本磷酸铁锂技术路线的出现,会逼着三元进一步向上,也会逼着无钴进一步向上,通过提高高镍的克容量和提中镍的电压,2022年上半年量产4.4V高电压产品和2022年年底(或者2023年初)无钴4.4的产品也会推出。这个技术方向上面,首先可以配合快充的设计,实现高性能电池的路线。

▲图7.围绕短刀的设计,主要迭代的是性能

做电池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产品一直在进化:产线通过不断的升级,改进效率和良品率。平台化可以适应多数客户的Pack设计,这是产品灵活性所带来的。

随着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狂飙突进,2022年电池成本受到上游原材料上涨不断提升,这需要电池厂家和车企一起来承担,而2022年能看到新能源汽车的产品结构可能会有所调整。

目前每个电池公司面临的成本压力都是非常大的,但是这种压力是阶段性的压力,随着天气变暖,上游供给包括盐湖生产供给和矿山的锂的供给会增加,在国内外的共同努力下会得到逐渐的缓解。

在从材料端来看,蜂巢能源从2021年年中开始做了大量的行动,包括上游的一些原材料的锁定(锁量、包销、预付),有铺垫以后,整体材料供应能满足2022年全年的需求量。在成本的控制上要多重并举:除了提早地锁定一些原材料买进之外,还要做技术创新来降低成本——国产原材料的替代,新化学体系的使用,通过调整结构吸收一些成本的上涨。

预计在2022年,相比去年,蜂巢能源的磷酸铁锂比重会增加(超过50%),短刀电芯的比例也会增加。现在全球规模(300GWh)不是很大的情况下,供应链都已经出现了比较大的供应风险和挑战,未来成几倍,十倍的增长,到TWh时代电池材料的供应挑战会更大。从长远来看,蜂巢能源会自制一部分核心的原材料,并对上游原材料端进行一些投资,会对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原材料进行一些投资。

从设备端来看,电池公司80%的投资是设备,需要以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智能化的,少人化的产线的设计,来规避未来人工成本上涨,来规避制造成本高的问题,同时做了柔性化的高效产线设计,短刀产线兼容300-500多毫米。电池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如何利用起来,对提升产品质量,缩短制成周期都有非常大的好处。蜂巢能源专门做AI智能制造的落地,在电芯制造精益上做文章。

另外,蜂巢能源很有意思的是人才战略,随着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和规模扩大,本身公司开放,具有新势力思维的企业文化,在人才招引说是比较成功的。对于员工的激励,不只是围绕薪水,包括合伙人制度的推进、员工持股等措施其实都能让企业的发展更稳定。

小结:电池做到现在,对一个企业从技术、设备、上游材料和人才全方面提出了要求,随着车企的入局,整个电池产业会呈现出我们之前看不到的多元化色彩。

【环时深度:#俄乌信息战# ,#战争背后的战争# 】驻守黑海小岛(蛇岛)上的乌克兰士兵是全军覆没还是集体投降?乌克兰领导人是离开了首都基辅还是在继续坚守?某视频中与女儿挥泪而别的是乌克兰士兵还是乌东地区的亲俄人士?自2月24日俄罗斯与乌克兰开战以来,这样混乱的信息就层出不穷。而在这场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士都不愿看到的战争爆发之前,美国等西方国家和俄罗斯的信息战、情报战、心理战就逐渐升级。在美国总统和情报部门大胆预测“2月16日俄入侵乌克兰”一度“失准”后,俄外交部要求西方就散布虚假信息道歉,并称“此类西方的宣传行动是‘信息恐怖主义’”。就连美国的盟友也心里打鼓:美国为什么这样热衷于信息战?然而,瞬息万变的局势表明,在这场抢夺“控制叙事”主动权的战争中,不管是美国还是俄罗斯,甚至乌克兰,都在尽其所能地表现。就像美国乔治城大学国际研究与传播学教授胡安·曼弗雷迪所说:“宣传也是一种战略资产,就像外交和威慑一样。”

“西方将饱受内部矛盾信息的折磨”

“真相是战争的第一个受害者。”这句话据称1917年出自美国参议员海勒姆·约翰逊之口。而乌克兰很显然是美国和俄罗斯信息大战的第一个受害者。乌克兰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资深媒体人26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对美国情报部门所说‘俄16日入侵乌克兰’,最开始我认为不会发生。尽管美媒传俄在乌俄边境地区有20万军队,但是两国边界长达2000公里,且我们的军人数量远远多于20万,因此俄不太可能发动军事行动。但当军事行动真的开始后,说明俄方正在进行一场豪赌。开战以来,俄乌双方的情报战更是让全世界看得眼花缭乱,但不管怎么样,乌克兰没有让俄罗斯赢得豪赌,因为曾有消息说‘俄方说48小时内结束战斗’,现在早就超过48小时,战斗仍在继续。”他还表示:“作为媒体人,我知道舆论战和信息战的重要性与复杂性,坦率地说,乌克兰从来不想要战争,美方的信息我们并没有完全相信,俄方的信息也一样。”

如果以2月16日的那次开战预判为时间点,美国情报预测的“准确性”只是晚了七八天而已。但从16日到24日这些天的俄媒报道看,俄罗斯认为自己是“赢家”。俄卫星通讯社16日援引俄政治学家阿列克谢·马丁诺夫的话说:“美扬言俄要对乌动武,甚至安排美国驻乌外交人员撤离,但俄方却宣布从俄乌边境撤军……不管今天西方的宣传说什么,所有对政治和国际关系感兴趣的、有思想的人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俄罗斯在这一轮信息战中取得胜利。”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7日刊文为拜登政府辩解说,美国不断扩大对俄信息战,使世界高度戒备俄或将对乌开战,而拜登政府此举是为了继续对俄方施压并保持同盟友的团结。文章分析说,这代表着美国采用最新的公关行动策略:利用提前泄露出来的情报使莫斯科无法再通过其擅长的“假信息手法”获得优势,只是效果可能并不可控。

乔治·比贝是美国国家利益中心的副总裁兼研究主任,曾任中央情报局俄罗斯分析主管,著有《俄罗斯陷阱:我们与俄罗斯的影子战争如何演变成灾难》。近日,比贝在美国《国家利益》网站撰文,回忆起自己曾应邀与几位俄方嘉宾——都是俄最有见地的外交政策专家一起参与的政治脱口秀节目。节目中,俄方专家嘲讽美英不断放风俄罗斯会对乌动武的做法,形容这样的报道“只是西方与俄仍在进行的一场信息战中的胡乱射击”。俄方专家还质问比贝:“西方相信这些报告吗?”比贝只好回答说:“情报分析绝非易事,当然会出错,所谓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即是最明显例证之一。但我确信美国政府这次有关对俄乌冲突的情报准确。”

在西方的分析人士看来,美国长达数周的密集告警带来的问题是:人们很难知道要发生什么,也不知道这样的警戒能保持多久,反而加剧了欧洲对现状的不安全感和对未来的焦虑感。这导致在俄不发动军事行动的时间段内,北约成员国以及美乌两国政府之间可能会产生分歧。还有媒体翻出纽约大学研究俄罗斯安全的专家马克·加莱奥蒂2015年发表的言论,他当时建议西方对俄罗斯的信息战不要过于偏执,那样的话容易“让自己暴露在阴谋论和耸人听闻的胡言乱语中”,特别是在当前的环境下,西方将饱受内部矛盾信息的折磨。

“到目前为止,它是否阻止俄方采取军事行动?答案是‘没有’。”英国国防智库皇家联合服务研究所副所长乔纳森·伊亚尔在谈到西方对俄发动的信息战时无奈地说。美国乔治敦大学欧亚、俄罗斯和东欧研究中心主任安吉拉·斯坦特也表示:“我们正在与俄罗斯人进行一场信息战,而且我们已经持续一段时间。我认为俄罗斯人被吓了一跳。我认为这有可能产生影响,或许促使俄领导人重新考虑他可能要做的其他事情。”

俄罗斯信息战迎来转折点?

“白宫自去年年底以来一直在预告俄方随时入侵乌克兰,但详细程度和可靠性却让人想起美国当年如何说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化学武器清单。当然,这也和多年来实际操控信息战的克里姆林宫如出一辙。”西班牙《阿贝赛报》评论人士赫苏斯·里略的这番话,说出很多普通民众心中的疑惑:到底该不该信任口碑不佳的美国情报部门?在这场信息大战中,俄罗斯是弱势一方还是同样是高手?

据《环球时报》记者观察,一些欧洲媒体将此次俄乌冲突看成是“俄罗斯信息战的转折点”。《阿贝赛报》24日的文章称,俄罗斯近10年来苦心打造的庞大数字媒体和网络大军现在正面临决定性时刻。如今,这个由发言人、国家宣传部门、俄境内外附属媒体、专栏作家、智库组成的复杂网络正在全力运转,为俄罗斯的利益发声。俄国家网络“今日俄罗斯”(RT)最近也在西班牙发布视频,讲述在俄乌冲突中乌克兰一方的错误。这些西班牙语的宣传重点是为克里姆林宫的论点辩护,即“美国在苏联解体后承诺北约不会向东扩张,然后食言,背叛了俄罗斯”。有西媒认为,俄方的这一战略至关重要,能吸引全球近6亿讲西班牙语的人关注。

哥伦比亚《旁观者报》文章认为,俄罗斯在应对与西方关系紧张和俄乌冲突升级时,把散布有利于自己的信息当成首选武器。每次美国发出俄将动武的信息,克里姆林宫都会驳斥美方指控。欧洲一些媒体还以“克里姆林宫的信息战”为题,盘点亲官方的俄罗斯媒体今年初集中刊发数十篇报道,反驳“俄已动员士兵准备应对攻击乌克兰”的说法,同时发出“北约打算在乌克兰建立军事基地以入侵俄罗斯,甚至北约万名士兵已部署到位”“顿巴斯地区的亲俄民众处于危险之中”等警告。欧盟反虚假信息小组认为,在俄罗斯发布的信息中,“乌克兰正在准备战争的警告是一种常见叙述”,并将东欧紧张局势的升级归咎于西方。

外国网民18日嘲讽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和现国务卿布林肯都是如何发布虚假信息的。

还有专业人士说,制造混乱信息是俄罗斯军事信息战理论的实施方法之一,确保了以预防性方式创造叙事以填补“信息流空白”的必要性。也就是说,目标不是传播一个想法或信息,而是用过多的信息来混淆视听,从而让人们对俄敌对一方的信息产生不信任。举例来说,一些俄媒试图将乌克兰描绘成一个冷酷无情的国家,如去年12月曾在社交网络上播放乌边防警卫杀害从白俄罗斯入境的移民的视频,但乌政府已表示这些影像是伪造的。

2月23日,美国国防部情报局前代理局长大卫·赛德等人在美国《国会山报》撰文称,俄正通过使用心理战和信息战,借助美国国内存在的种族歧视、枪支泛滥以及移民等问题来破坏美国人对民主制度的信心,加剧美国人之间的社会政治分歧。文章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信息战的重视使之成为一个心理战超级大国,不仅如此,俄罗斯还将信息战延伸到外交辞令。

“美国为何加大对俄信息战?”在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专家马克斯·布特看来,美国政府是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布特认为,国际舆论自然对美国情报的可信度持怀疑态度,因为美国政府在这方面声名狼藉,但他同时强调,苏联在二战和冷战期间也是情报战的玩家,俄罗斯曾分别在2008年和2014年与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的冲突中散布大量虚假信息,包括使用“小绿人”(指穿戴绿色非现役服饰的武装人员)掩盖俄军行为。

马克斯·布特表示:“如今,美国信息战至少是将沙子扔进俄军事机器的齿轮中,迫使俄政府想知道西方情报机构从哪里获得开战信息,并有可能在本国的队伍中查找叛徒。这些报告还导致俄宣传丧失作用,并使美国能控制叙事权,而非将之拱手让给俄方。鉴于信息行动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这不是一项小成就。”

俄乌战争已蔓延至媒体之间。在情报大战中,相关各方媒体也开始从“互殴”变成互相封杀。比如,因关系紧张,2015年乌克兰就关闭了俄罗斯的网站,乌克兰人基本看不到直接来自俄方的信息。德国在俄乌开战前就宣布,将禁止播放“今日俄罗斯”的德语节目,理由是“缺乏相应的许可证,其内容是克里姆林宫的宣传”。作为报复,俄决定关闭“德国之声”莫斯科分社并禁止其广播。26日,澳大利亚也对“今日俄罗斯”进行“封杀”。脸书、谷歌也宣称“禁止俄国家媒体在其服务中运营广告”。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国家电视台在一个名为《乌克兰冲突,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宣传战》的节目中称,俄罗斯的宣传几乎没有传到西方,但美国和欧盟的宣传却做到了。俄国际欧亚运动专家达里亚·普拉托诺娃说,西方正在通过信息战对俄施压,如英国外交部有一个打击“俄罗斯虚假信息”的部门,实际上这是一个负责攻击性信息和心理行动的部门。俄罗斯一家门户网站的主编也透露,英国每年在与俄罗斯的信息战上花费 8200万英镑。

据俄罗斯《观点报》16日报道,俄安全会议副秘书波波夫表示,自2014年以来,美国国防部每年主要用于“遏制俄在欧洲侵略”的反俄宣传计划——“欧洲震慑倡议”开支约为40亿到50亿美元。有俄罗斯网民称,相比,俄在欧洲用以对抗美国和西方信息战的投入太少。如果从越来越多西方国家民众对俄持负面看法这一事实评判,俄罗斯在与西方的信息战对抗中是失败的。

在俄军事专家维克多·利托夫金看来:“只要俄罗斯作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存在,信息战就会一直打下去,并将持续很长时间。但只要我们的国家不低头,就不会受到伤害。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反击。”不过,美国记者和政治学家斯蒂芬·埃伯特认为:“俄罗斯试图传达自己的观点,但声音并没有传达给美国人。‘今日俄罗斯’也许是美国能听到的唯一声音,不过只是想听的人才会听,而想听的人又很少。因此,我认为这场信息战的未来对俄罗斯来说仍相当悲观。”(环球时报驻西班牙、美国特派、特约记者 丁晓航 丁惠 柳玉鹏 萧雅文)

#京津冀协同发展八周年#【权威发布!8年来,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涨7成】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三地持续增强协同联动,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2月25日,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合计9.6万亿元,是2013年的1.7倍。其中,北京40269.6亿元,与2013年相比,年均增长6.3%;天津15695.1亿元,年均增长5.0%;河北40391.3亿元,年均增长6.3%。

三地服务业比重超过6成

数据显示,京津冀三次产业构成比由2013年的6.2:35.7:58.1变化为2021年的4.5:30.6:64.9,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三地第三产业占比较2013年分别提高2.2个、7.2个和8.5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城乡差距有所缩小。

2021年,京津冀三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5002元、47449元和29383元,与2013年相比,年均名义增长7.9%、7.6%和8.6%。三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2018年以来持续缩小。

北京常住人口2017年以来连续下降

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成效。

北京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全市累计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约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新增产业禁限目录执行以来, 全市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累计近2.4万件。常住人口从2017年以来连续下降,2021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比重比2013年下降9.5个百分点。

“两翼”发挥重要承接功能。

北京城市副中心逐步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对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中心城区迁到副中心的企业数量自2017年起每年保持增长,2021年通州区新设市场主体2.2万户,创5年新高;通州区常住人口占比较2013年提高2.1个百分点,GDP占比提高到3.0%;公共服务建设持续加强,共引进14所优质中小学和幼儿园,增加学位近3万个,东直门医院、友谊医院、安贞医院、北大人民医院等落户通州。

雄安新区进入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

2021年在建项目36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2.1%。截至2021年6月,北京企业转移雄安新区累计注册3756家,中关村科技园在雄安新区设立分园,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在雄安设立分支机构达到142家。16家市属国有企业主动参与、支持服务雄安新区建设,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等中央企业相继落户雄安。

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京津冀三地以搭建产业合作平台为抓手,开展形式多样的对接活动,“4+N”产业合作不断增强。

截至2021年末,河北省累计承接京津转入法人单位2.9万个、产业活动单位1.1万个。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挂牌成立5年来,紧密推进与北京中关村示范区的合作发展,累计注册企业突破3000家,其中北京企业占全部新注册企业的1/3,科技型企业占40%,已成为京津两市重要合作平台。科技创新链加快形成。

2014年以来,北京输出到津冀两地的技术成交额累计达到1760.4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成。

京津冀三地推动建设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交通网络,促成一批重大交通项目落实落地。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2021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500万人次。“轨道上的京津冀”加快建设,京张高铁、京雄城际、京哈高铁等建成通车,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水平加快提升。京昆、京台等高速公路先后建成通车,跨区域国省干线“瓶颈路段”大部分已经消除,环京津地区高等级公路基本实现全覆盖。

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京津冀三地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化协作,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持续下降,2021年为36.9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62.3%,三地全年优良天数均超过260天。能源使用效率进一步提升。2021年,北京、天津、河北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13年分别累计下降50.0%、40.6%和40.0%。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持续推进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民生红利”不断释放。

在教育融合方面,通过学校联盟、结对帮扶、开办分校等多种方式开展跨区域教育合作,组建16个京津冀高校创新发展联盟,成立14个跨区域特色职教集团。在医疗协作方面,三地不断推进双向转诊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截至2021年11月,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医疗机构总数达到485家(北京262家、天津67家、河北156家),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结果机构达到239家(北京59家、天津50家、河北130家),有效提升了三地医疗服务均衡化水平。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500家

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北京不断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制定实施《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2021年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收入1.8万亿元,较2018年增长64.1%;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把握“两区”建设机遇,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由2013年的85.2亿美元扩大到2021年的155.6亿美元,货物进出口由4299.4亿美元扩大到4710亿美元;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北京在全球科技集群中的排名由2017年的第5位上升至2021年的第3位。

天津围绕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实施“制造业立市”战略,2021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4.5%,比2013年提高3.7个百分点。河北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进展。2021年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比2013年提高近20个百分点。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1.1%,较2013年提高13.1个百分点。

截至2021年底,京津冀地区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89家,占全国的12.4%。北京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7家,居各省区市第6名;天津、河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2021年均实现翻倍增长,目前分别有130家和202家,同时累计培育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235家和2162家。

冰雪经济迎来新机遇

以筹办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为契机,京津冀冰雪经济迎来新机遇。

“冰雪专线”京张高铁建成通车,北京到张家口的车程由原来的3小时缩短至50分钟,张家口市正式融入首都1小时生活圈。截至2022年2月9日,张家口市累计签约冰雪产业项目109项,落地项目88项,建成大型滑雪场9家。崇礼区仅上个雪季接待游客246.2万人次、收入2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和87%。北京延庆区自申冬奥成功以来,共接待冰雪旅游和冰雪运动游客829.9万人次,实现冰雪体育旅游收入5.64亿元。(北京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那就是面对一切现实给予的困惑与痛苦,因为你面前除了面对你还是面对,只有不断的痛苦之中才会有你多彩而丰富的人生。那就是面对一切现实给予的困惑与痛苦,因为你面前除了
  • 深圳装修# —78㎡天悦龙庭#深圳·天悦龙庭[地点]# #新房装修# #旧房改造# #创作力计划# #全民好书推荐# 客厅电视背景墙做满柜,增加储物空间,浅灰色
  • 在艺术表达里,这某种程度或许是美丽且悲情的,但我们需警惕,我们仅且该做的,是保证这种困境和苦难不再被美化和消费。我仰慕她们,但我也看到,对于爱情的态度,女性叙事
  • #白鹿[超话]##向全世界安利白鹿# Day4说到最喜欢的剧:肯定是周生如故,无论是剧情还是演技我真的真的都很喜欢,我真的愿称为be美学的天花板,抛开粉丝层面,
  • 八点又马不停蹄去迷彩梦,今天是篮球结训啦,前面玩游戏真的笑到阑尾痛[泪][泪][泪] 后面队内赛也好有趣,队友太给力了,我们西部王子队总是在最后关头反超啊哈哈,
  • 在姐姐出现的全程,我几乎说不出话来,除了笑就只是笑,看着最爱的人在她舞台上做着她最爱的事,无法言说的幸福感。当姐姐说我们双向奔赴的时候,妈妈哽咽了,她告诉我姐姐
  • [玫瑰][玫瑰]早上好,今天是6月1号,星期四,四月十四,今日是儿童节蒺藜的功效与作用蒺藜能 平肝潜阳、疏肝解郁、散结 蒺藜其果入药,具有平肝潜阳、祛风止
  • 去做 去尝试 行动起来扩展自己的圈子先完成再完美又是靠鸡汤和红歌续命的一天你的身后有那么多相信你支持你看好你的人为了一个人忽略这一切 真的值得吗我要努力积攒能力
  • 渐渐的:我对朋友好像没有那么多“要求”了,你可以放我鸽子,也可以在我叫你出去玩的时候找借口,后来我都不会生气了,我以为是我长大了、成熟了,其实好像也没长大,只有
  • 昨天去领证了。今天逛一个店就要大声跟人家强调 我们已婚了 这个戒指要带无名指的 哈哈哈哈真的很社死跟小吴在一起的每一天 我都有感觉自己被安稳爱着 他从来没有让我
  • 游戏不是一切 可是游戏能给我带来很多开心, p1是我们四个在翻bug围栏哈哈 p2是他们三个都去找车 都来接我 p3是他们在打架而我在摸鱼p4呢是我又又又又倒了
  • 我就希望能拆到这仨的卡!然后今年是因为总能刷到梅尼耶开头灿的导入,就是很好听啊!
  • #王源[超话]# #王源[超话]##唯爱王源[超话]##王源绿海# “绿色来自一路走来的偏爱”最近看到好多人都说王源喜欢团,所以十周年要举橙,王源喜欢的从来不是
  • 10、心软的时候,什么都可以原谅,心硬的时候,老子就是全世界。 6、做人要有自己的脾气,适当放高姿态,所谓温柔,不过是看用在谁身上。
  • 1⃣️猪猪带的拍立得拍的照片好好看[哇]2⃣️宝贝在打篮球我去找我的宝贝咯[比耶]3⃣️和宝贝一起看南湖的喷泉 我爱唐山 像热爱自己的家乡一样[打call]4⃣
  • 5880/人+往返机票+五星泳池+大小吴哥【团期】6.23/30 7.7/14/21/288.4/11/18/25【便捷交通】暹粒进 金边出 不走回头路✈️⛽️
  • 10、心软的时候,什么都可以原谅,心硬的时候,老子就是全世界。6、做人要有自己的脾气,适当放高姿态,所谓温柔,不过是看用在谁身上。
  • day5 爬坡45min 垂悬举腿12*4 卷腹 20*3 反向卷腹12*4(这玩意我是真不行,我核心和腹部力量太弱了,强度也不够,因为我现在腹部都不疼…) 早
  • 所谓"懂你"的人,并不是指对你的信息了如指掌,而是当所有人都以为你快乐的时候,只有他知道你笑容背后的感伤与坚强! ​#阳光信用#每一个孤独的
  • 我第一反应是完犊子,我亲爱的小姨兼初一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又又要盯着我了[汗]不过话说回来,还是有点期待的,挨得近,可以串门儿[嘻嘻] 好快好快呀感觉才刚认识就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