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悟的七個要素,及開悟者的內在特質

你的心一旦變得自由,不執著,不擔憂,也不特別關注任何事物,那一刻你就是開悟的。這種狀態最大的特色就是沒有定點:你不集中焦點於任何議題或經驗,眼前存在什麼便是什麼,覺得"逍遙自在"便是處於開悟狀態。

開悟有七個主要元素:

01

能量

能量可以幫助你轉化人格及其模式。有能量意味著你有足夠的能力、勇氣和耐力來轉化自己。有了能量你才會感覺:"是的,我可以辦得到,我有潛力、毅力、和勇氣。"這股能量將會提供你觀察自己和理解事物的燃料。你需要理解和體認的事實在太多了,因此你需要大量的勇氣和精力才能突破過程中的障礙,有能力對治那些障礙住覺知的幻象,因此能量和勇氣必須發展和釋放出來。

02

決心

缺少了決心,能量就會失去意義。你需要堅定不移的決心和不動搖的意志,才能持續地面對失敗和失望。毅力促使你堅持下去。因此,了解圍繞著意志和毅力的人格議題是很重要的事。到底是什麼議題導致了你的被閹割情節?是什麼東西障住了你的意志?你要認清是什麼東西在阻止你說:"無論發生什麼事,失望、痛苦、恐懼,我都要堅持下去"我可能在開悟之前就死了,但我還是不會停止,死後我仍然堅持下去。"有了這種能力,你的內在工作才會言行一致。

03

喜悅

這是一種特定的喜悅感與輕鬆的態度,它是內在工作的本質,亦即對真相,看見真相及體認到真相的一份欣喜。它有點象好奇心,對事物充滿著欣喜的好奇。如果你只有能量和決心,事情會變得過於沉重和嚴肅,但欣喜這個元素能幫你輕鬆的突破障礙。無論做什麼你都充滿興致。這輕鬆感之中帶著一股孩童式的好奇。當孩子感到好奇時,他不會想到碩士或博士學位,他只是單純地感到好奇罷了。

04

仁慈

這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一種品質,因為過程極為艱辛,所以你必須仁慈對待自己。就因為你還沒有解脫,所以受苦是很自然的事,為什麼要用驅迫的方式讓自己更苦呢?為什麼一犯錯誤就要懲罰自己呢?仁慈這個元素會讓你更加依賴自己,依賴成長的過程,依賴你的心和你的本體。

仁慈會帶來無私的態度,一旦有了這種仁慈之心,你自然就會友善的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別人受苦也會令你感覺痛苦。你不但想解脫自己,也想解脫別人的苦,解脫是沒有固著點的,所以如果集中焦點在自己身上,你就會變成最大的固著點。"什麼是我需要的"?什麼會傷害我?什麼是對我有利的?這些想法都圍繞著" 我"

仁慈能夠消融掉這種固著或設限的傾向,使你從自我為中心的狀態裡解放出來。仁慈能夠使你承受得住困難中的痛苦,使你更依賴自己的本體以及自己的智慧。仁慈使你在內在的工作中變得更柔軟,對別人更慈悲。這是我們在對治人格模式及人格議題時,必須發展出來的一種能力。

05

祥和

一種安靜下來的能力,而不是永遠都在活動和思考。為了體認到真正的解脫,你必須有能力讓心安靜下來,因為解脫境界是剎那即逝的。如果你永遠都在思考和擔憂,並且維持著一貫的快速活動,那麼你就是在阻礙你對解脫的體認。一旦發展出這份能夠去除焦躁的安詳感,我們就會從這種安歇的狀態之中,自然生起直覺、洞見和細微的觀察。

06

融入

也就是完全融入於你正在做的事。不論那是什麼,你完全專注於眼前的經驗,徹底涉入其中,甚至到忘我的程度。這是一種能力,一份與經驗之間的關係,一種擺脫人格的解放感。人格通常會跟隨經驗保持距離,它對徹底融入、與經驗合一感到恐懼,當你完全證悟到本體時,這份了悟是無法說清楚的;你已經完全投入其中,除了本體之外什麼都不存在了。

譬如你正在製作一張桌子,你是那麼地投入,以至於你、工具和桌子都結成了一體。處於這種狀態里,你是頭腦完全停止了區分或分別意識。你可以融入於任何一種行動、情緒、思想、感覺或本體的某個面向,印度教徒稱這種境界為三摩地,自我的徹底消融。處於這種狀態裡,人格終於允許自己死亡、消失、與眼前的任何一種經驗徹底融合。

07

覺醒

亦即在你的經驗之中覺醒的一份能力。你的覺知是這麼的清晰,就像是剛剛醒來一樣,甚至有一種周圍都是光的感覺。覺醒的品質是內在工作對治昏沉和愚鈍的解藥,你必須靠它來瞭解你所有的人格議題,也必須靠它來對治執著的傾向。你對眼前發生的事是充滿著覺知的,裡面沒有絲毫昏沉的成份。在你清明的覺知之下,事物變得清楚而明確,你能如實看見事物的真相而非通過潛意識在看。這樣的狀態就像萬里晴空,沒有一絲的雲霧,但這並不意味你在看著一片晴朗的天空,因為你本身就是這片晴空。你的心是徹底開放及清明的。

這所有的要素最後會結合成客觀意識。這七個要素:能量、決心、欣喜、仁慈、祥和、融入及覺醒,會融合成一種現象,一種客觀的品質。這份客觀意識正是對治人格執著傾向的必要條件。

有了客觀意識,你就不再受你的超我及無意識的影響。你不再受過去的的經驗、觀念或意見的制約。你的力量是客觀的,意志是客觀的,你的欣喜是客觀的,仁慈是客觀的,你的祥和是客觀的,融入的能力也是客觀的。客觀意識將這七個元素帶入了另一個次元,另一種層次。

七個要素也被稱為Latifa:七種精微意識的元素,能量屬於紅色Latifa,決心屬於白色Latifa,欣喜屬於黃色Latifa,仁慈或慈悲屬於綠色Latifa,祥和屬於黑色Latifa,融入的能力屬於藍色Latifa,能夠使我們解脫慾望的覺醒元素,我們稱之為澄明的Latifa。

Latifa是一種非常精微的東西,有人說它像空氣,能夠產生七種品質的精微之氣。這七個元素最終會製造出來第八個元素,亦即七者結合成一體形成一個八角形。它們是構成Latifa的幾個重要的本體面向。如果你繼續進行內在工作,你會發現每一種Latifa都像是一個完整的宇宙,它們會説明你達到徹底的放下。

開悟後個人的內在特點:

平靜安穩,清醒澄明(本自清淨)
綿延不斷,用之不竭(本不生滅)
無欲無求,自在平衡(本自具足)
自信堅定,內外一致(本無動搖)
隨機應變,運用自如(能生萬法)

開悟後個人的外在表現:

影響巨大但不強加於人,
剛毅果斷但不自以為是;
慈同萬物但不執著生死,
嚴謹負責但不求全責備;
追求卓越但不好高騖遠,
持之以恆但不愚頑固執;
理解他人但不隨波逐流,
正直誠實但不無端干涉;
精力旺盛但不亢奮激越,
通觀全域但不粗枝大葉。

開悟修養方法:

探索生命的真相不是接受教條。知識、理論、邏輯及信條都是真相的局部表述,都具有局限性。這就象指月亮的手指一樣,它並不是目標。如果將任何理論當作真理,就會受它蒙蔽。自己的念頭也是這樣。如果將自己的邏輯判斷當作真理,無疑會被它蒙蔽。對自己及別人的評價與鑒別也具有明顯的局限性。

如何才能不被自己及別人的想法蒙蔽呢?辦法就是永遠做個旁觀者。對別人的想法,旁觀是容易的,因為有距離。實際上,一旦自己的好壞判斷的念頭生起,這個距離就會消失。

漠不關心的做法本身是一種迴避態度,它本身就在遮罩自己探索真相。因此,關鍵是觀察自己念頭的生起。對自己念頭懷有敵視的態度,實際上是通過教條(反對自己的念頭)引入一個新念頭。

能否對自己的念頭懷有慈悲之心而不受其牽動是禪定的關鍵。

因此盡興地觀察自己來來回回的念頭,就象觀察藍天中的白雲一般的隨生隨滅。 如果時時刻刻,這個觀察者本身被觀察到的話,一種旁觀的自由就悠然而生。

但是這種觀察,作為概念的存在,一直在阻礙觀察本身。突破觀察的概念的層次,就可以將自己融入真相。此時一切都在當下,了了分明。任何行動都自然合情,身心解脫,表裡如一,一塵不染。

具有超常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培養對自己念頭的觀察,開始可以依賴五大感官,比如觸覺,盡情感受觸覺(比如感受自己腳步著地),可以躲開觀察行為的妄念設計。因為對觀察方法的設計,是念頭觀察中最易出現的妄念,也是使觀察消失、進入妄念的通常方式。在此基礎上,體驗各種初級感覺。待有一定定力後,就可以觀察自己的念頭了。

人一旦開悟能看到什麼?非常震撼!
原創 水木然

1

科技越發達,人類對世界的認知越清晰,越接近世界的真相。

"元宇宙"是當前人類最大的科技趨勢,勢不可擋,人人都在關注。

其實,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元宇宙"。

只要"元宇宙"的技術成熟,人類就會虛構出一個"新世界",然後就可以把很多人塞進去,讓他們在裡面繁衍。

或者當地球面臨日益惡化的環境危機,核危機,疫情等等,就會有一批人構建一個新世界,然後移民進去,開啟新生活。

這不就是當年諾亞方舟的故事嗎?地球發生了洪水,最後只有一小撮人才通過船隻實現了逃生......

按照這個邏輯,人類世界很可能就是一個被高維生命設計出來的"元宇宙"。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我們思考一個問題:網路遊戲的本質是什麼?

人類只要構建一個虛擬的場景/角色和故事,然後設定了各種打怪和升級的程式,再設置各種各樣的角色,讓一個個ID帶入其中,這就類比了一個虛擬的世界:裡面各種角色互相鬥爭/合作,這讓很多角色沉浸其中不可自拔,但是所有角色的命運都是被人類設定好的,誰都逃不了這個虛擬世界的邏輯。

按照這個邏輯,我們該如何證明人生不是被高維生物虛擬出來的遊戲?

馬斯克一直認為:人類可能生活在一個被虛擬的計算機場景中,他堅信更高維度的生物很有可能是我們的造物主,就像人類也在製造更低維的虛擬世界(網路遊戲)一樣。

宇宙已存在了近140億年,而人類出現在地球上的歷史才不到一萬年,從統計學角度看,在如此漫長的時間內,很有可能多個維度的文明。

每一個維度的生命,都是由上一個高維生命創造出來的。高維生物是低維生物的造物主,低維生物都被設計好了程序,然後各自運轉,這就是低維生物的宿命。

用心感受下人生,是不是總是被宿命包圍,它讓我們無法掙脫,我們經常講造化弄人,生死輪迴,這種宿命很可能就是被高維文明設定的程式,成為了世界萬物運轉客觀規律。

2

在人類看來,人間的起起伏伏都是隨機的,但是對高維生物來說,一切都是按照他們設定的程式在演繹,一切都逃不出他們的手掌心。

先有程式,後有了世界萬物。老子發現了這個程式,把它稱為"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遊戲中的角色,只能遵守這個秩序。在他們眼中,程式是永遠獨立運行的,永遠無法更改的,迴圈運轉,生生不息。我們這個世界的"道"也是一樣(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至於這個「道」究竟是誰編寫的?老子說也不知道(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一直有悟性極高的人試圖破譯這個程式,比如中國人的八卦圖、河圖洛書、奇門遁甲等等,就是對這個程式的破譯。

當然,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只對遊戲規則感興趣,比如怎麼打怪升級的?而對遊戲本身的程序設計並不感興趣。也就是說,沒有幾個人願意研究世界背後的"道",大家都是為了現實世界的名利而奔波。

高維生命看待我們,就像我們看待一群螞蟻一樣,看到我們整日忙碌奔波,最終只是為了一場名利,就覺的人類非常可笑。

當然,高維生命也不想我們參透這個"道",他們通過一系列遊戲規則迷惑我們,讓我們沉迷遊戲規則不可自拔,而不是天天去研究遊戲背後的程式是怎麼來的。

然而,隨著人類科技水準的進步,我們對世界的認知越來越深刻,越來越能去接近那個"道"。 人類不斷的悟道,問道,都是為了解讀這個"道"。

一旦參透了這個"道",就掌握了真相和命運,從此平步青雲。也叫"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

3

人類是高維生物的投影,世界是高維空間的監獄。

那些在犯了錯的高維生物都被流放到了人間,成為凡夫俗子,所以上帝說:你們每個人都有罪。至於要關多久,就看你自己的改造(修行)了。

有的人在世間誠心修行,積德行善,如果贖罪成功 ,下一世就會回到到高維空間。有的人修行不夠,或者犯的錯太嚴重,被關押一輩子都不夠,就會不斷的在人間輪迴,不停的接受改造。

所以佛曰:眾生皆苦,做人就是要受罪的。當然,還有很多人淪落到了人間依然不思悔改,反而在人間繼續造孽,那麼下一輩子就會被繼續打入更低維度的空間——地獄,成為鬼怪;或者畜生道,成為畜生。

所以畜生要修行幾百年才能成為人,而人要修行很多世才能回到高維生物,就像遊戲裡的打怪升級一樣,要經過累生累世的修行才能升級。

有的人不刻苦修行,反而偷偷的尋找各種捷徑,比如求神搞鬼,迷信各種魔道,這就叫"越獄",這種人必遭天遣。

高維世界為了管理世間的這些囚犯,也會經常派人下來,比如有的人是來傳道的,目的是為了感化這些囚犯,這就是佈道者。

還有人下來是管理人類的,這就是政治家;還有人下來是體驗生活的,這往往就是藝術家等等,這些人在世間算是異類了,當然他們也往往不被世人理解。

因此在人間的狀態各不相同,有的人功成名就,有的人碌碌無為,有的人操勞奔波,有的人榮華富貴,其實都是早已註定。

4

人要想徹底擺脫痛苦,重新回到高維世界,只有兩大通道:

第一種是"開悟",屬於佛家。第一種是"得道",屬於道家。

道家修的是今生,靠的是符合規律,順勢而為,也叫"合其道",不需要再做無妄的努力,完全順其自然,這就是無為。

佛家修的是來世,靠的是因果關係,為了某個結果就得去種這個因,這就是發心,發心之後就要堅持初心,要放棄很多慾望,刻苦修行。

如果一個人能掌握了萬事萬物的規律,那麼就可以不用再吃生活里的各種苦,也就是說:抓住了規律就可以跳出"因果"這個局。這就是"得道",即:掌握了規律,這種人就是"真人",從此逍遙。

同樣的邏輯:如果你能堅守發心,忍受生活裡的各種痛苦,百般忍耐,也可以超越規律這個局。這就是"開悟",即:看到了真相。這種人就是「覺者」。

所以,世界上真正的牛人往往有兩種能力:或者能一下抓到規律和本質,或者能瞬間看到真相,這種人就是"神人"。

這兩種能力可以讓我們從高維俯瞰自己,俯瞰眾生。這就像你在玩遊戲,之前你總以為自己是主角,一直在邊界外努力打怪,後來有一天你忽然變成了那個玩遊戲的人。

於是一瞬間你就看清了自己所有的問題,能站在高維審視自己,從此開始遊刃有餘。

5

人生最重要的能力,是"開悟"。"開悟"也是人生最美妙的感覺,就像撥開烏雲見天日,讓你刹那間看透萬物的真諦和人生的真相,簡直妙不可言。

開悟分為兩種,一種是"漸悟",另一種是"頓悟"。

"漸悟"是隨著人認知的提升和閱歷的增長,逐漸抵達的一種境界,需要的是後天的努力。

"頓悟"是人生的某一刻忽然衝出了之前的思維牢籠,這種讓往往先天就有較高的悟性。

如果一個人開悟了,那麼所有的事情都迎刃而解,如果一個人執迷不悟,即便把所有的好機會/資源給他,他也接不住。

無論是孔孟、佛祖、老莊,還是瑜伽,上帝,都有存在的終極目的只有一個:引導我們進入"開悟"的狀態。

開悟靠修行,真正的修行,既不需要藏在深山老林,也不需要躲在寺院廟宇。水木然經常說:最好的修行道場就是「紅塵俗世」,最好的修行方式就是「紅塵煉心」。。

現在很多人,動不動就想著逃避現實社會,經常去深山寺廟去修行,這是最大的認知誤區。六祖禪師有句話:心平何須持戒,身正何須坐禪。

意思是:如果能把心修好了,還需要持戒嗎?如果能把人做正了,就需要坐禪嗎?

真正的修行,既不需要藏在深山老林,也不需要躲在寺院廟宇。而是在滾滾紅塵中,你若能借各種凡人俗事把心修平了,把人做正了,就行修行成功了。

我們經歷的每一件事(好事或壞事),遇到的每一個人(好人或壞人),都是來度我們的,我們經歷的每一份驚喜,遭受的每一份痛苦,都是讓我們覺悟的。或好或壞,或痛苦或開心,都只是為了讓我們覺醒。

修行的目的不是為了絕塵而去,而是為了一種人生的灑脫,因為你將擁有一種看穿事物的能力,能對世事和人心抽絲剝繭,一眼看穿人心,直達事物本質,於是你將看到最真實的世界。

開悟之前,是"我在活著",開悟之後,是"我看著我在活著"。它可以讓我們從高維俯瞰自己,俯瞰眾生。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這就像你在玩遊戲,之前你總以為你是主角,一直在努力打怪,後來有一天你忽然變成了玩遊戲的那個人,於是一瞬間你就看清了自己所有的問題。這就找到了自己的"元神",可自照,亦可照人。

人生一旦開悟(得道),就看到了真相,就認清了人生本質,這種人從此只能自己做主了,因為沒有人再能給他們提供雞湯了。

夜读/“生活中的高级自律是:认清自己,管住自己,追求自我。 ​​​​”(图文转自微博旧巷笔录)三床住满了,房间很热闹。疫情期间无法探视,好在有微信,通话此起彼伏响个不停。隔壁陪护温柔的小姑娘98年的,已经是两个娃娃的妈妈,大女儿5岁了,令人不敢相信。今天签过字,心境反倒平静如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也有好消息,努力付出的回报很温暖。啥也不能干的一天,翻来覆去地却昏昏沉沉,真是闲不住的命。自此以后,要做健康快乐的自己。晚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虽然也和我没啥关系hhh)▫️晚上的家教取消了,损失五百大洋,非常郁闷…但是npy又来学校看我啦!(恭喜你捕获了一个姐姐[允悲])养成系真快乐哈哈哈哈~开玩笑
  • 天猫此款目前活动售价249元,下单参与满1件打5.5折优惠活动,领取30元券,叠加跨店满减20元,实付低至86.95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入手。 #热盘最新快讯#
  • #寻找生活中的光##宜昌身边事# 生活,不是这样,就是那样,有一种人生,虽经历千回百转,依然生动,拉开人生舞台的帷幕,或悲或喜,从指尖滑落,只要心中有一轮太阳,
  • 罗云熙:古装美过现代装,或者可以说古装太过惊艳了,谪仙本仙了。刘学义:三界天帝君(妖君)专业户,霸气中透着仙气,玉树临风又君临天下,都说他是杀阡陌,白子画的不二
  • 我还记得当时节目给我的定义是意气少年,确实一个19岁的大男孩有什么烦恼呢。”我永远爱酷帅骄傲的灰原哀女士[亲亲][亲亲]亿点废话:带上去年自发的14强小卡……起
  • 变得灰灰尘尘的,你一年后就要走了,再见面的时候我也许就已经人老珠黄,所以我希望留给你的,是我最美的样子。姑娘说到这个的时候,杨曦的眼泪差点没抑制住,这个傻姑娘,
  • 大吃大喝很容易出现胆汁分泌过多情况,而胆汁分泌过多则容易导致胆囊收缩,自然这样就很容易有胆囊发炎和疼痛问题出现,故,患有胆结石的人群不能有大吃大喝的情况出现。 
  • 10、最好的处世观念: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心11、最惹人敬佩的傲骨: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10、最好的处世观念: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心11、最惹人敬佩
  • 2020年6月,快手曾注册名为“快手支付测试”的公众号,该账号主体为北京一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其菜单栏中显示有充值和提现两个功能;8月底,快手还申请了多个名称
  • 周蓉一听急了,也开始翻起了旧账:我自私、我不冷静,我任性,你冷静,你全面,你精通人际关系,你到处送礼从来不往回要,怎么也不见效呢?而冯化成呢,也不甘示弱,他是这
  • “又出去疯玩,也到了该成婚的年纪了,你看看你妹…”女孩的父母为了看住女孩,费劲了心思,将门锁死,女孩跳窗,将门窗都关严,女孩竟然学会了撬锁。她逮住机会便偷跑出去
  • 然后在大师课里边有一段做的非常精湛的大葱料理,简直是艺术品,惊叹❗️最近又看到️30年从业经验的蔬菜达人出的书籍里边有料理今天我就试着做一做,你们可以在十二月冬
  • 咨询电话:王老师13887365417,高老师15126286534报名地点:蒙自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蒙自三中隔壁)注意事项:因志愿服务不包含食宿,所以优先考
  • 虞书欣希望大家都可以雨过天晴看见彩虹虞书欣更博分享小森林《雨过天晴MV》说:我希望不论女孩男孩,我们都不要失去表达爱的勇气,有些事情,或许多试一次就会收获好运呀
  • 其最要一著,在主帅不昏不惰,常时惺惺而已;若一昏惰,不但不能灭贼,反为贼灭。其最要一著,在主帅不昏不惰,常时惺惺而已;若一昏惰,不但不能灭贼,反为贼灭。
  • 」佛心即是慈悲心,因慈悲心,有缘或无缘众生,同被摄取,这是行菩萨道者所展现出来的菩提心。因此,具足「 善根 」 的做法是在「 信愿行 」 三要里体现,李炳南强调
  • 我分享的图文案例属于人狠话不多,我不喜欢说,很多没意义的废话弄的一些虚头巴脑,我分享的东西都是干货,属于即使你是零基础的小白,也能快速上手,快速入门旨导命门打蛇
  • 高瀚宇创意被否定气哭,李承铉用哄娃的方式安慰《披荆斩棘的哥哥》为了吸引观众们的好奇心,憋了整整一周没有公布的一公演最终排名,也终于在最新一期节目中揭晓了。高瀚宇
  • 【中秋过后,#宁波各大酒店没卖完的月饼去哪了# ?】东论网友“qier2000”发帖:中秋节过后,镇明路上一家食品店开始大量销售宁波各大酒店的散装月饼,目前除了
  • 失去了曹操的宠爱,自然离继承人的位子就远了,他的哥哥曹丕则成了曹操的继承人,而曹丕登基之后,并没有对这个一母同胞的弟弟多么友善,反而处处防范、打压他,即便曹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