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在“中国”发现中国】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受访专家指出,无论是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还是所处时代,无不凸显“河洛古国”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

2018年5月末的暮霭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匆匆踏上前往北京的火车,马不停蹄地约见了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将一沓研究材料激动又郑重地递到王巍手中。

那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发布前夜,考古学界内部对于即将披露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已有诸多讨论。浙江良渚、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的红山、山西陶寺、安徽凌家滩……实证着5000多年前中华文明初始时期的“满天星斗”。
  
可这一片璀璨星光中,却唯独不见河南的身影。所谓“中原地区文明洼地现象”的说法似乎再度被坐实。

探寻中华文明起源,这片被以“宅兹中国”四字铭刻在何尊之上的土地,不应该也不可能缺席。

“那份当时未公开发布的材料,正是河南郑州双槐树遗址的初步研究成果。”顾万发说,“王巍老师看后也认为非常重要,尽管仍需进一步论证,但我们都知道,属于河南的那抹隐秘而伟大的文明起源之星光,马上将不再黯淡……”

一场雨“冲出”的文明

在伊洛汇流入黄河处的河南巩义河洛镇,有个名为“双槐树”的小村庄。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它并不起眼,只是静默地居于黄河南岸高台地上,等待与世人相视的一刻。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易经》中“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记载,更是广为流传。

诸多历史文献,都将最早的“中国”指向黄河流域的河洛地区。中华文明起源的“中原中心说”,也一度是学界的主流观点。但考古工作者们,迟迟未能找到过硬的实证材料。

王巍也一直有个“心结”。“在距今3700多年前,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中原地区在各个时期都有很重大的发现,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关键时期,怎么会没有文明起源迹象呢?”

1984年,河洛镇滩小关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命名为“滩小关遗址”,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那是河南考古人与“河洛古国”的第一次擦肩而过。

20世纪90年代初,为配合基建,考古工作者对滩小关遗址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回过头看,那次的发掘点其实距离双槐树遗址内环壕及一号宫殿都非常近,不过几米。”顾万发回想起来仍颇感遗憾,“要是当时再多布几个探方就好了。”

那是河南考古人与“河洛古国”的第二次擦肩而过。

倏忽,又是10年。2003年,顾万发在花地嘴遗址主持考古发掘工作,一个雨天,无法开工,便和一同避雨的老乡闲聊起来。

“你们不就是在整天找瓦片吗?我们村多得是!”

“您是哪个村的?”

“双槐树。”

这个村庄离滩小关村并不远。顾万发一下提起兴趣,那里会不会真“有点好东西”?

又一个雨天,顾万发动身了。在双槐树村一个原本为引黄河水灌溉而挖,但并未启用的大型蓄水池,数日的雨水已将池壁冲塌,剖面上,不仅各式各样的陶片堆叠在一起,还暴露出房基、动物骨骼、石斧、石刀等遗迹遗物。

很快,随身携带的两个编织袋就装满了。顾万发和民工师傅一人扛起一袋,冒雨返程。

“我们俩,肩上是文物,脸上是雨水,身上全是泥。”顾万发说,走到一半,他的一只鞋底掉了,只能打赤脚,回到工作站才发现,脚上全是口子。“当时什么都顾不上了,只想着赶紧把捡回来的陶片洗干净。”

通过综合判断,双槐树村发现的陶片明显属于仰韶文化风格,并且器物的等级较高。顾万发立刻意识到重要性。“那感觉简直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像农民看到了丰收的麦浪。”

此后的钻探发现,滩小关遗址仅是双槐树遗址东北部的一角。双槐树遗址被确认并命名。

但考古发掘工作的具体开展还需多方商榷。惊鸿一瞥后,双槐树重归静默,俯瞰大河滔滔。而顾万发也在密切注视着双槐树,静待最佳契机。

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2013年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寻找中国丝绸之源——郑州地区仰韶时代中晚期考古学文化面貌与文明起源问题研究”课题启动,对双槐树遗址及其周边区域进行规模化的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

既为“寻丝绸”,也为“找源头”。随着工作不断深入,双槐树遗址的一系列重要遗迹现象被持续揭露出来。

2020年春夏之交,这座由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迎来揭开神秘面纱的时刻,穿越5300年时光,铺陈在世人眼前。

——这是一处经过精心选址和科学规划的都邑性聚落遗址,周边的青台、汪沟和洛阳的苏羊、土门等多个遗址,特别是西山、点军台、大河村仰韶文化城址组成的城址群,对双槐树都邑形成拱卫之势。

——这里现存面积高达117万平方米。遗址被内壕、中壕、外壕三重宽大的环壕围绕,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三重环壕曲度一致,工程量巨大,显然具有规划的同时性。而这种形制的规划可能蕴含有一定的高等级礼制概念。”顾万发说。

——这里有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宫殿”,多处院落建立在大型版筑夯土地基之上,门塾台阶、一门三道。“这种大型院落的空间组织形式连同大型居址构成的‘前朝后寝’式的宫城布局,开创了中国宫室制度的先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努说。

——这里有封闭式排状布局的大型中心居址区,目前发掘的4排大型房址,其间有巷道相通,其中最大的房子面积达220平方米,即使放到今天看也属于“豪宅”,可见居住者身份非同一般。在居址区的南部,两道370多米长的围墙与北部内壕合围形成了一个18000多平方米的半月形结构,其南段两端围墙组成的造型被专家视为中国最早瓮城的雏形。

——这里有4处共1700余座经过严格规划的大型公共墓地,所有墓葬均呈排状分布,墓葬区内的夯土祭坛遗迹,是仰韶文化遗址中首次发现。

——这里出土了许多含外来文化因素的器物,如具备大汶口文化特征的折腹鼎、属于屈家岭文化因素的陶器组合双腹豆和双腹碗等,说明河洛地区在距今5000年前后已存在文化的汇聚和辐射,体现出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

——这里还发现了用9个陶罐摆放成“北斗九星”遗迹、与丝绸起源关联的最早家蚕牙雕……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王巍表示,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堪称“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我国考古界泰斗、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高度评价双槐树遗址,亲笔写下《双槐城礼赞》一诗,其中提到:“是始建朝廷,诸侯来朝奉”“春蚕勤吐丝,丝绸惠万方。中华创文明,神州大风光!”

一只蚕、九颗星,

文明根脉瓜瓞绵绵

作为双槐树遗址发掘项目的总负责人和“双槐树遗址考古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顾万发对“河洛古国”的“宝贝们”如数家珍,但他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家蚕牙雕”和“北斗九星”。

这两处颇具神秘色彩、打破常规认知的遗迹现象,甫一公布,就引发不少公众好奇的审视和热烈的讨论。

一只蚕,能有多重要?

这只用野猪獠牙制作的雕刻,长6.4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0.1厘米,造型和现代家蚕极为相似。背部凸起,头昂尾翘,仿佛即将吐丝或正在吐丝,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蚕雕艺术品。它的发现,被顾万发戏称为“神来之笔”。

“在‘寻找丝绸之源’过程中,我们在周边遗址发现了仰韶文化中晚期的丝绸实物,但仍有一关键问题悬而未决,吐出这丝的蚕是野生的还是驯化的?”顾万发说,“双槐树遗址的牙雕家蚕让一切不言自明。”

中华文明的一个典型特征即是农桑文明、丝帛文明。20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在山西西阴村遗址就发掘出半个蚕茧,引发考古学界对中国蚕桑和丝织起源及发展历程的追寻。

如今,双槐树遗址发现大量的农作物和正在吐丝状态的牙雕家蚕,连同附近青台、汪沟等遗址发现的农业和丝绸实物等,证明距今5300年左右的中原地区已开始驯化家蚕,形成较为完备的农桑文明形态。

李伯谦直言,以双槐树遗址为首的黄河流域中心聚落群,是目前发现中国农桑文明发展史上的时代最早的代表。

九颗星,能有何奥妙?

更确切地说,这是一处用九个陶罐摆放成天上“北斗九星”形状的遗迹,主体被掩埋在双槐树遗址中心居址区最大房子的门廊处。在“北斗九星”遗迹上端,即古人言中“天的中心”北极附近,还有一头首向南并朝着门道的完整麋鹿骨架。

陶罐半截在土中,只露出一小部分,乍一看平平无奇,很难直观意识到其在摆放位置上的巧思。

结合此前在青台遗址发现的用陶罐摆放而成的‘北斗九星’图案和圜丘形天坛遗迹,顾万发说,这一发现表明5000多年前的“北斗”崇拜是当时仰韶先民的最高信仰之一。

有专家认为,“北斗九星”遗迹一方面具有科学和天文价值,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观象授时观”,用以观察节气、指导农时,还具有特殊的人文内涵与政治礼仪功能,其主人借此表达自己是呼应天上中心的地下王者,实现身份的“神化”。这是中国古代文明高度重视承天之命特征的早期代表,更是中华民族高度重视中心思维的重要考古学证据。

“家蚕牙雕”和“北斗九星”,一个是“脚踏实地”的农桑文明,一个是“仰望星空”的天文礼制。物质与精神,两大文明切面在双槐树遗址一体呈现。

受访专家指出,无论是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还是所处时代,无不凸显“河洛古国”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而其天地之中的宇宙观、合天命而治的礼仪思维、崇尚中心的文化心理、具有引领性的社会发展模式,被后世所承袭和发扬,表明五千年中华文明主根脉可追溯于此,延续不断、瓜瓞绵绵。

五千多年时光流转。沐浴在文明曙光中的中原先民,其生活图景正经由考古研究被不断还原,在“河洛古国”,与你我相视一笑。(来源:《瞭望》 图源:双槐树遗址 2019年8月27日摄 李安摄)

【瞭望丨在“中国”发现中国】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受访专家指出,无论是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还是所处时代,无不凸显“河洛古国”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

2018年5月末的暮霭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匆匆踏上前往北京的火车,马不停蹄地约见了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将一沓研究材料激动又郑重地递到王巍手中。

那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发布前夜,考古学界内部对于即将披露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已有诸多讨论。浙江良渚、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的红山、山西陶寺、安徽凌家滩……实证着5000多年前中华文明初始时期的“满天星斗”。
  
可这一片璀璨星光中,却唯独不见河南的身影。所谓“中原地区文明洼地现象”的说法似乎再度被坐实。

探寻中华文明起源,这片被以“宅兹中国”四字铭刻在何尊之上的土地,不应该也不可能缺席。

“那份当时未公开发布的材料,正是河南郑州双槐树遗址的初步研究成果。”顾万发说,“王巍老师看后也认为非常重要,尽管仍需进一步论证,但我们都知道,属于河南的那抹隐秘而伟大的文明起源之星光,马上将不再黯淡……”

一场雨“冲出”的文明

在伊洛汇流入黄河处的河南巩义河洛镇,有个名为“双槐树”的小村庄。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它并不起眼,只是静默地居于黄河南岸高台地上,等待与世人相视的一刻。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易经》中“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记载,更是广为流传。

诸多历史文献,都将最早的“中国”指向黄河流域的河洛地区。中华文明起源的“中原中心说”,也一度是学界的主流观点。但考古工作者们,迟迟未能找到过硬的实证材料。

王巍也一直有个“心结”。“在距今3700多年前,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中原地区在各个时期都有很重大的发现,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关键时期,怎么会没有文明起源迹象呢?”

1984年,河洛镇滩小关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命名为“滩小关遗址”,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那是河南考古人与“河洛古国”的第一次擦肩而过。

20世纪90年代初,为配合基建,考古工作者对滩小关遗址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回过头看,那次的发掘点其实距离双槐树遗址内环壕及一号宫殿都非常近,不过几米。”顾万发回想起来仍颇感遗憾,“要是当时再多布几个探方就好了。”

那是河南考古人与“河洛古国”的第二次擦肩而过。

倏忽,又是10年。2003年,顾万发在花地嘴遗址主持考古发掘工作,一个雨天,无法开工,便和一同避雨的老乡闲聊起来。

“你们不就是在整天找瓦片吗?我们村多得是!”

“您是哪个村的?”

“双槐树。”

这个村庄离滩小关村并不远。顾万发一下提起兴趣,那里会不会真“有点好东西”?

又一个雨天,顾万发动身了。在双槐树村一个原本为引黄河水灌溉而挖,但并未启用的大型蓄水池,数日的雨水已将池壁冲塌,剖面上,不仅各式各样的陶片堆叠在一起,还暴露出房基、动物骨骼、石斧、石刀等遗迹遗物。

很快,随身携带的两个编织袋就装满了。顾万发和民工师傅一人扛起一袋,冒雨返程。

“我们俩,肩上是文物,脸上是雨水,身上全是泥。”顾万发说,走到一半,他的一只鞋底掉了,只能打赤脚,回到工作站才发现,脚上全是口子。“当时什么都顾不上了,只想着赶紧把捡回来的陶片洗干净。”

通过综合判断,双槐树村发现的陶片明显属于仰韶文化风格,并且器物的等级较高。顾万发立刻意识到重要性。“那感觉简直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像农民看到了丰收的麦浪。”

此后的钻探发现,滩小关遗址仅是双槐树遗址东北部的一角。双槐树遗址被确认并命名。

但考古发掘工作的具体开展还需多方商榷。惊鸿一瞥后,双槐树重归静默,俯瞰大河滔滔。而顾万发也在密切注视着双槐树,静待最佳契机。

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2013年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寻找中国丝绸之源——郑州地区仰韶时代中晚期考古学文化面貌与文明起源问题研究”课题启动,对双槐树遗址及其周边区域进行规模化的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

既为“寻丝绸”,也为“找源头”。随着工作不断深入,双槐树遗址的一系列重要遗迹现象被持续揭露出来。

2020年春夏之交,这座由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迎来揭开神秘面纱的时刻,穿越5300年时光,铺陈在世人眼前。

——这是一处经过精心选址和科学规划的都邑性聚落遗址,周边的青台、汪沟和洛阳的苏羊、土门等多个遗址,特别是西山、点军台、大河村仰韶文化城址组成的城址群,对双槐树都邑形成拱卫之势。

——这里现存面积高达117万平方米。遗址被内壕、中壕、外壕三重宽大的环壕围绕,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三重环壕曲度一致,工程量巨大,显然具有规划的同时性。而这种形制的规划可能蕴含有一定的高等级礼制概念。”顾万发说。

——这里有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宫殿”,多处院落建立在大型版筑夯土地基之上,门塾台阶、一门三道。“这种大型院落的空间组织形式连同大型居址构成的‘前朝后寝’式的宫城布局,开创了中国宫室制度的先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努说。

——这里有封闭式排状布局的大型中心居址区,目前发掘的4排大型房址,其间有巷道相通,其中最大的房子面积达220平方米,即使放到今天看也属于“豪宅”,可见居住者身份非同一般。在居址区的南部,两道370多米长的围墙与北部内壕合围形成了一个18000多平方米的半月形结构,其南段两端围墙组成的造型被专家视为中国最早瓮城的雏形。

——这里有4处共1700余座经过严格规划的大型公共墓地,所有墓葬均呈排状分布,墓葬区内的夯土祭坛遗迹,是仰韶文化遗址中首次发现。

——这里出土了许多含外来文化因素的器物,如具备大汶口文化特征的折腹鼎、属于屈家岭文化因素的陶器组合双腹豆和双腹碗等,说明河洛地区在距今5000年前后已存在文化的汇聚和辐射,体现出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

——这里还发现了用9个陶罐摆放成“北斗九星”遗迹、与丝绸起源关联的最早家蚕牙雕……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王巍表示,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堪称“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我国考古界泰斗、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高度评价双槐树遗址,亲笔写下《双槐城礼赞》一诗,其中提到:“是始建朝廷,诸侯来朝奉”“春蚕勤吐丝,丝绸惠万方。中华创文明,神州大风光!”

一只蚕、九颗星,

文明根脉瓜瓞绵绵

作为双槐树遗址发掘项目的总负责人和“双槐树遗址考古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顾万发对“河洛古国”的“宝贝们”如数家珍,但他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家蚕牙雕”和“北斗九星”。

这两处颇具神秘色彩、打破常规认知的遗迹现象,甫一公布,就引发不少公众好奇的审视和热烈的讨论。

一只蚕,能有多重要?

这只用野猪獠牙制作的雕刻,长6.4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0.1厘米,造型和现代家蚕极为相似。背部凸起,头昂尾翘,仿佛即将吐丝或正在吐丝,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蚕雕艺术品。它的发现,被顾万发戏称为“神来之笔”。

“在‘寻找丝绸之源’过程中,我们在周边遗址发现了仰韶文化中晚期的丝绸实物,但仍有一关键问题悬而未决,吐出这丝的蚕是野生的还是驯化的?”顾万发说,“双槐树遗址的牙雕家蚕让一切不言自明。”

中华文明的一个典型特征即是农桑文明、丝帛文明。20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在山西西阴村遗址就发掘出半个蚕茧,引发考古学界对中国蚕桑和丝织起源及发展历程的追寻。

如今,双槐树遗址发现大量的农作物和正在吐丝状态的牙雕家蚕,连同附近青台、汪沟等遗址发现的农业和丝绸实物等,证明距今5300年左右的中原地区已开始驯化家蚕,形成较为完备的农桑文明形态。

李伯谦直言,以双槐树遗址为首的黄河流域中心聚落群,是目前发现中国农桑文明发展史上的时代最早的代表。

九颗星,能有何奥妙?

更确切地说,这是一处用九个陶罐摆放成天上“北斗九星”形状的遗迹,主体被掩埋在双槐树遗址中心居址区最大房子的门廊处。在“北斗九星”遗迹上端,即古人言中“天的中心”北极附近,还有一头首向南并朝着门道的完整麋鹿骨架。

陶罐半截在土中,只露出一小部分,乍一看平平无奇,很难直观意识到其在摆放位置上的巧思。

结合此前在青台遗址发现的用陶罐摆放而成的‘北斗九星’图案和圜丘形天坛遗迹,顾万发说,这一发现表明5000多年前的“北斗”崇拜是当时仰韶先民的最高信仰之一。

有专家认为,“北斗九星”遗迹一方面具有科学和天文价值,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观象授时观”,用以观察节气、指导农时,还具有特殊的人文内涵与政治礼仪功能,其主人借此表达自己是呼应天上中心的地下王者,实现身份的“神化”。这是中国古代文明高度重视承天之命特征的早期代表,更是中华民族高度重视中心思维的重要考古学证据。

“家蚕牙雕”和“北斗九星”,一个是“脚踏实地”的农桑文明,一个是“仰望星空”的天文礼制。物质与精神,两大文明切面在双槐树遗址一体呈现。

受访专家指出,无论是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还是所处时代,无不凸显“河洛古国”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而其天地之中的宇宙观、合天命而治的礼仪思维、崇尚中心的文化心理、具有引领性的社会发展模式,被后世所承袭和发扬,表明五千年中华文明主根脉可追溯于此,延续不断、瓜瓞绵绵。

五千多年时光流转。沐浴在文明曙光中的中原先民,其生活图景正经由考古研究被不断还原,在“河洛古国”,与你我相视一笑。(来源:《瞭望》 图源:双槐树遗址 2019年8月27日摄 李安摄)

---2022故宫以东˙书香之旅第1站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书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寸阳分阴须珍惜,休负春色与时光。”
  2月5日,虎年立春翌日,2022年故宫以东·书香之旅的首场读者选书活动,走进三联韬奋书店,这是东城区图书馆推出该系列读者活动的第三年。
  2021年还未结束,图书馆采编部就与书店联系相关事宜。2022年的首场在哪里?这是读者的追问?也是图书馆员的思考!
  2021年,东城区图书馆以二十四节气为节点,每节气选择一家书店,读者通过微信报名到店选书,图书馆现场办证、分编、借阅图书,解答读者咨询,并组织专题讲座,发放活动纪念票。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有6场次采取了线上选书方式。
  2021年,首场以二十四节气为节点的选书活动,选择了位于美术馆东街的三联韬奋书店,这个给大家带来激情与喜悦的书店,再次成为2022年读者的首选。
立春,万物起始,一切更生。
读书未觉春已发,一寸光阴一寸金。
新春选书不宜迟,虎年首场活动报名,恰逢大年三十,图书馆员坚守微信群,准时发布信息。原以为大家忙于过年,顾不上关注,没想到几小时,名额已满,未如愿者于群内询问,希冀再放几个名额。
  疫情期间,为了安全起见,图书馆提醒大家要分时、分段到店选书,而讲座是在线上直播,大家可在群内交流。
  2月5日,正月初五,上午十时,线上直播开始。主题“漫谈老北京民俗礼仪与市井文化”,主讲是中华书局编辑梁彦。梁老师告诉大家:民俗礼仪看似繁杂冗赘,但均以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且出发点是宣扬真、善、美。虽然有人认为它有些过时,但不管怎么说,对我们的衣食住行、还是有一些规范的。不管您是老北京人还是新北京人,大家爱北京,弘扬老北京民俗礼仪文化,责无旁贷。应网上读者要求,梁老师推荐了《北京话词典》、《北京三百六十行》、《北京老规矩》、《北京话》等图书。约有3000人在线收看,点赞过万。直播结束,读者留言要阅读梁老师推荐的书籍。馆员不失时机,顺势提醒读者不要忘记初五的选书活动,告之现场选书、加工后,就可借走阅读。
  中午十二点,图书馆采编部人员已到书店,安装调试好设备,等待读者到来。为防控疫情,减少聚集,读者随来、随选,馆员同步分编、加工,读者即时外借、阅览。下午一点,已有三名读者选到心仪之书。
  读者王苏华又是第一个签到,看到馆员正为在纪念票上盖的章不清晰而犯愁,王老师顾不上选书,赶忙上前帮助。她耐心讲解朱砂印泥的特点和用法。朱砂娇贵,需要养护,上章之前,要拌合成球状,形成泥团,就像在家和面一样,这样可使章面蘸取朱砂时,接触面积增大。泥团状可减少被章面带出的泥体,克服“起毛”弊病。蘸印泥时要轻,更不可挤压、敲打印胎,影响印文的清晰度。
  王老师边盖章边问馆员,“小周,这次的印章和去年不一样了?”馆员告诉王老师,这是三联为本次活动提供的特色印章,这套章是最近才刻好送到书店的。这套“生活、读书、新知的印章,出自80后青年篆刻家李卓之手,他以刀耕石、以印传情,作品多次在篆刻大赛中获奖,并得到前辈的赞赏。
  黎老师也是书香之旅的老读者。不管线上线下,他都积极参加,每次都带着女儿一起选书。馆员看她拄着登山杖而来,上前询问情况。前段时间黎老师膝盖做了手术,一直卧床在家休息。听说书香之旅恢复了线下活动,又是虎年首场,她在家看完直播便带女儿来了。黎老师说一是来书店选书,二是特别想看看咱们图书馆员,见面聊上几句,心里觉得特踏实,温暖的话语,深深地感动了馆员。
  每次点赞、转发图书馆文章的顾老师,也是书香之旅的常客。他在馆员分编图书的间隙,聊起自己读书的经历。顾老师参加的读书群多达百个,其中自己是群主的就有8个,每个群的群友近500人,他在群里与大家分享信息,交流读书心得,推荐好书。读书已经是他的一种生活方式,再忙他也要抽时间读书。
  姗姗老师是一位年轻读者,她对馆员兴奋地说:“初四立春看冬奥会开幕式,以二十四节气为倒计时,一下子想到了书香之旅也是按二十四节为节点开展的。她很遗憾自己因为出差落了一场活动,少了一张纪念票。工作人员赶忙询问是哪一场,承诺一定帮她找到,姗姗老师激动地说,要是能攒齐2021年24节气纪念票,简直太有意义了,和北京冬奥有一种冥冥之中的缘分。
  临近结束,来了一位带着孩子的妈妈,急匆匆地走到了我们的工作台前,把挑选好的一摞书交给了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接过书说道,“哎呀,您挑选的图书价格每本都是88元,价格已经超出了我们外借部图书价格的入藏标准了”,家长一脸茫然的看着工作人员不知所措地问道,“那怎么办呀,孩子选了一个多小时,就想看这几本书,今天是初五,本来选完书,要赶着去爷爷家吃饺子的”,这再选时间也来不及了,工作人员看着孩子渴望的眼神,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采编部王祥主任接过书,立刻请示了馆领导,得到领导肯定的回复后,立刻加工入藏了孩子挑选的几本书,孩子拿到书后,忙说,“谢谢叔叔阿姨们,给您们拜年了”望着孩子抱着图书,一蹦一跳地离开的背影,工作人员也很欣慰。
  活动进行中,不断有读者工作台询问活动,工作人员一一耐心解答,并分发活动内容介绍给读者,并现场邀请有意向参加活动的读者扫码入群,以便参加之后的读者选书活动。
  2022年“故宫以东˙书香之旅”活动纪念票。票之正面仍为书店图案,票之背面,则把以24节气为主题配图及诗句替换为推荐好书,每站书店推荐一本好书给读者,附图书简介及推荐理由,票面保留作家签名,读者仍可在加盖书店藏书章以留念。
  三联书店推荐的图书是《深海浅说》,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这是一本科普读物,从深海基础知识到深海的开发利用,追溯海洋发展历史。读者了解在海洋方面国际科研的最新进展,发现海洋、保护海洋的过程。本书除了入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和中国图书评论学会2020年度好书外,且获得“第16届文津图书奖”。
  票面上还有中国曲艺家协会评书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华书局编辑、拜连丽如为师多年的青年评书演员梁彦老师的亲笔签名。
  本次书香之旅,现场办理借书证1个,读者选书49册,图书价值近4000元。加上读者自购图书部分,超过了5000元,书店负责人说这也是疫情以来,占了书店四分之一的日均销售额,为了支持图书馆读者选书活动,三联书店还给参加活动读者优惠购书的福利,凭本次活动票的读者自购图书8.5折的优惠力度,这也是三联书店从未有过的买书折扣。书店负责人说,特别欢迎图书馆在书店举办这样的活动,既带动了书店人气,也增加了书店的影响力。
  “故宫以东·书香之旅” 壬寅年第2站,是阅想书店,时间2月19日周六,名额30人。恭请读者微信“东图小站”,报名参与。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每一份坚持都是成功的累积,相信自己, 总会遇到惊喜;每一种生活都有自己的轨迹,肯定自己, 不要轻言放弃;每一个清晨都是希望的开始,鼓励自己, 展现自信的魅力。所
  • 秦铃得了癌症,她唯一的心愿就是想在去世之前把婚给离了,这样就能给自己的女儿一个财产保证。drama一早上十点醒过来发现手机被打爆(片区上级的,科室领导,小伙伴们
  • 1⃣️小孩想吃麦当劳 在家说好不要可乐也不能吃冰淇淋的 可是到那了我想吃 就给自己点了一个[汗]2⃣️我海淘等了20多天的裤子 想要搭配的粉毛衣 收到后沈阳这天
  • 如遇老板空闲,还可以用蹩脚的摄影手法帮你拍复古田园大片呦(我回来啦)#夏菓natsuka##大理[超话]##大理美食##甜点##甜品# #新加坡吃喝玩乐# 国家
  • 我想做一个梦给你填满你心中所有空隙让流过泪后的苦涩转成甜蜜我想摘两颗星给你放在你眺望我的眼里于是黑夜里你可以整夜看我如何的想你我想留一张纸给你告诉你我一生的际遇
  • 洋气的英文名:Waikiki brothers2-3一些海报图(图2是谁想到了向日葵组合,是我4 媒体图,左起:公司代表、导演、制作人,其他是卡司。09复排。
  • 在这期间,小女孩口腔溃疡,吃不下饭,施宏兰除了安慰小女孩之外,还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向主管医生汇报这一情况,因为她知道此场战役中,小女孩身体的任何症状都有可能延
  • 如果你往瓶子里装善良,你就会收获善果; 如果你往瓶子里装丑恶,你就会收获恶果……善恶在于选择,一切都在起心动念的那一瞬间。开玄关以后,要保持“得一复忘一”的心境
  • 将将~念念不忘的厦门沙茶面在家也能吃啦~干啥啥不行 吃喝玩乐第一名的我‍♂️又又又又来分享我zui近发现的qiao好吃的速食沙茶面啦!✨P1中山路▶️豪香里脊肉
  • [doge]这么多的酸到底有什么区别和作用?[doge]这么多的酸到底有什么区别和作用?
  • #随手拍##plog# 从新家19楼阳台往外看,夜,让人想到《月升沧海》第2集里凌不疑和嫋嫋在城墙上的对话:“小时候,我经常驻足在此,来看这万家灯火,星光灿烂…
  • 从这份榜单上可以看出,除了上汽大众POLO之外,“双田”已经霸榜了,尤其是丰田品牌,四款车型上榜,优势明显。其中,东风本田LIFE成为夺冠车型,分数为115分,
  • 抖音推荐《霍司砚知羽》霍司砚知羽小说《霍司砚知羽》霍司砚知羽小说《霍司砚知羽》霍司砚知羽小说《霍司砚知羽》霍司砚知羽小说《林梦秋沈彻》林梦秋沈彻姜衡小说《林梦秋
  • 这是一档没有网红主播的节目,没有礼物打赏的节目,它是五个嘴子达人用语言艺术带你领略地域文化和往死砍价的节目…喝酒人的养生哲学~平衡!今晚,就一红一白在家中领略葡
  • 恭贺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信息工程系2014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杨赵冉、201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陶予祺在系副主任马宪敏的带领下,经过与两岸选手的激烈角逐,
  • 人生建议: 俗话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有时候遇到婚姻不好的家庭,基本上从命局一看,就知道了大概的情况,很多是短暂的矛盾,会建议他们彼此多沟通,多维护,用心
  • 我好像明白了,我对结局不甘是那一份的遗忘,对过去的夏日里轮回了那么多次的忘却,忘却了一起度过的夏日祭、忘却了影子病与菱形医院、忘却了一起迎战四手的愤怒与勇敢……
  • 問道道不會,問佛佛不求。問道道不會,問佛佛不求。
  • :最近有几个阿姨问我你的情况,想给你介绍男孩子诶,我看着男孩子都不错的,你要不要认识一下:你最近又闲了吗。这一周要疯了,你喜欢什么是你的自由,但是为什么非要我喜
  • 2012年,长春市残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部分肢体残疾人面临的康复贵、住院难、家人无法长期陪护、渴望回归家庭、经济负担重及行动和交通不便等诸多困难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