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宫“尚食”的几个事 #尚食# #尚食[超话]#

本文首发于《扬子晚报》,作者胡丹(皇帝不称朕)

尚者,上也(如尚方宝剑又名上方宝剑),尚又有掌管之义(如尚书),则“尚食”既指上方之食、御食,也可以是掌领上食之机构。总归“尚食”不是民间能用的词,它是皇家的专属;说白了,尚食就是管皇帝一家子吃饭的。

一、明宫确曾有过“尚食”

“尚食”是明代内廷机构,这在《明太祖实录》里有明确记载:1365年七月,当时还是吴王的朱元璋宫里,“置尚食、尚醴二局,设大使、副使各一人”。顾名思义,尚食管饭,尚醴管酒,有酒有饭,就可以饱醉了,看起来吴王的日子很有些好过了!

开设专门的“尚食局”埋锅造饭,这是朱家王朝兴旺发达的一个微小信息;不到三年,朱元璋果然登基坐殿,当上了大明皇帝。而这个开国前设立的尚食局,很可能是明宫最早的宦官衙门。

明朝首次“定内侍诸司官制”,是在洪武二年(1369),这时尚食局不见了,而在近侍内臣60人中,有“执膳”4人,专管皇上吃饭——《皇明祖训录》记:“执膳奉御,掌监造御膳供进。”

老朱家的生活越过越好,尤其是建国后,添丁加口的速度加快,朱元璋大小老婆四十多位,皇子公主合起来也有四十多,一旦开起家宴来,坐满十桌不止,光靠4个内臣执膳,肯定兜不住。不知后宫是搭伙吃饭,一齐吃集体食堂,还是各宫自开小灶,各顾各的?

洪武五年(1372),内廷始设“六局一司”,尚食局又来了!但它作为“六尚女官”之一,由宦官衙门变成了“女官之职”。朱元璋对设立女官这事儿很重视,专门派了两名宦官前往苏、杭二州,在民间选择能写会算、愿意入宫的妇女,一共44位,送到南京,其中14人授职任事,其他人因未满二十,赐银遣送回家。尚食局既然由妇女管理,理应专门照顾妃嫔和幼年皇子女的饮食。

皇明的后宫,规模不断扩大,尚食局也随之扩编,到洪武末年,尚食局的女官首领“尚食”增为二人,正五品,下设司膳司,“掌割烹煎和之事”,而且,“凡进食先尝之”——由这个情节来看,司膳司也供办御膳。但尚食局管的事,已不止主家的饮食,它下面还设司酝、司乐、司饎三司,分掌舆辇伞扇、园苑蔬果和灯烛膏火之事,相当于宫廷的总务科,而不止“膳食科”了。同时内官衙门里增设了四品尚膳监,掌管御膳与宫中筵宴及食用之物。

明朝的内廷,从主上到大小宫奴,总在两万人上下,一到饭点儿,这么多人一起突突地开火造饭,顿时炊烟四起,可不称盛景乎?大概京人都会指皇城说,万岁爷开饭了!

皇家的后厨,如上所言,包括尚食局与尚膳监两大系统,各自服务于不同的对象。吃饭的人太多,对宫廷后勤,是很大的考验。

在这些人中,自然皇帝的吃饭问题,最为重要。而皇帝对“饭口”的重视,不妨从朱元璋对厨子的特别态度说起——

二、朱元璋父子与厨子

洪武十一年,诸皇子中,前面几个儿郎已长成大小伙子,朱元璋迫不及待地打发他们到各自的封国去,好亲自掌领他老朱家的军马。几个王子上路了,忽一日,朱元璋接到密报,说第二子秦王朱樉,在到西安就藩的路上,因为一点小不如意,鞭打了厨子。而另一路到山西太原就藩的三王子晋王朱棡,也因小事笞辱了膳夫。

厨子、膳夫,打不得!

朱元璋竟然大起惶恐,立马点灯铺纸,亲笔写了一份敕谕,令人急送至儿前,谆谆告诫小子们,侮辱“造膳者”,有多危险!

他说:“膳,立命也,非操膳其事者不得其精”。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朱元璋却上升到“立命”的高度。他告诫秦王:你的吃食,掌于厨子之手,你不把厨子当人,“将操膳者视以寻常,是不可也”。为何不可?不是怕他勺子一颠,饭菜分量不够,而是“(你)若频加棰楚,不测之祸,恐生于此”!直白说,就是你把他打狠了,他在你食物中下毒,你小命不保!

在给晋王的教训里,朱元璋还拿自己现身说法,他说:

“你老父我率领群雄平定祸乱,对人从未姑息过。唯独厨子徐兴祖,事我二十三年,我从未折辱过他。”

这位以屠戮功臣著名的开国皇帝,一生杀人无数,独独对一介“膳夫”坚持“群众路线”,紧密团结,不愿结怨。“怨不在大,小子识之!”他是这么总结的。

朱元璋对这些“小人”可真是好,不单常赐以白金、宝钞,还送大官给他们做。朱元璋的厨子徐兴祖、井泉,都做到光禄寺卿;剃头匠杜安道、洪尚观,做到太常寺卿,都是从三品的皇皇京卿(参见拙著《大明王朝家里事儿》)。

明初时,宫廷制度初建,宫里有一些外臣服务皇帝的饮食,是特例。后来内外隔绝,规矩大发了,就不大有外人能入宫操膳,皇家的炊事员,都是内臣。

三、大太监魏忠贤靠“办膳”起家

在《尚食》这部戏,似乎宫廷女子包揽了后宫美食。其实,做饭辛苦,对体力是不小的考验,在家里,多是妈妈下厨,女主人管起一家子吃喝。但是在以做饭为工作的岗位上,还是男子才能胜任,所以历代名厨,多为须眉。

在我所能记忆的明代史料里,反映宫女与宫廷饮食关系的材料极少,很难展开了讲,或许只有这样,才给艺术创作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吧。看美女颠勺,总强似看那太监!然而,事实上,在明宫把勺的,却都是阉宦。

宫闱深远讳密,是外人难以知悉宫廷生活的主要原因。明末太监刘若愚写了一部《酌中志》,专记宫廷之事,提供了不少珍稀材料。他在记载“圣驾御前”近侍机构时,记有御药房、御茶房,还有尚冠、尚衣、尚履、管净(出恭之事)等诸色内臣,却偏偏没有一个管皇帝吃饭的“御膳房”;倒是有一个“大庖厨”,虽然也名列“近侍”(即亲近内臣),却怎么听也像一个大厨房,可能管着皇上身边近侍的饮食,而非万岁爷的御膳。

关于御膳的情况,刘若愚也有宝贵的记载,他说:

“天启以前,凡圣驾每日所进之膳,俱司礼监掌印、秉笔、掌东厂者二、三人轮流办之。”

就是说,在熹宗天启年以前,万岁爷用膳,都是由名位最为尊显的几个大太监,即司礼监的掌印、秉笔太监和掌东厂太监轮流操办。

为万岁爷办膳,是身份的象征,虽说皇帝就一张嘴,他能吃多少?可到底是准备“天馔御食”,场面不得不大。刘若愚记道,天启年间,司礼太监王体乾、魏忠贤、李永贞连同皇帝乳母客氏四家轮流办膳,每家管事官数十员、造办酒醋酱料厨役数百人,这还是紫禁城之外的;皇上吃饭了,在乾清宫里领膳、请膳和管果酒的近侍,每家也在四、五十员以上。
皇上一顿饭,宫里宫外大几百人忙活,可见这一口饭的排场和铺张。

而皇帝是不出伙食钱的,所需费用全由办膳的大太监承担,说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也算是荣宠之累吧!崇祯帝即位后,革除前朝弊政,改由尚膳监负责御前饮食——“亦节省意”。替谁节省呢?其实受益的是那几个大老太监,他们开脱了。但据刘若愚说,崇祯十四年后,复令司礼监掌印、掌厂、秉笔太监“照先年例挨月轮流办膳,仍遵祖制也”。为什么突然又要“遵祖制”了呢?这时候明朝不行了,尤其是经费左支右绌,皇帝也穷啊!崇祯帝也在想辙开源节流,于是下令将老规矩恢复起来,让那几个大太监挨着月份,轮流办膳,管皇上吃喝,实际上是借着“遵祖制”,把饭钱甩锅给了太监,他自己倒省下啦!崇祯帝也够鸡贼的。但皇上把腰包捂紧了,可办膳太监不会自己白白往外掏钱,皇上的饭钱,归了拢齐还是要从公家抠出来。

大家都知道,厨房管事是个肥差,因为做饭先得买菜,菜钱就是出油水的地方。刘若愚就记说,魏忠贤在给熹宗的妈王才人“办膳时,便渐充裕”。熹宗的爹,当了二十多年太子,不遭待见,自然“青宫凉薄”。熹宗他妈,又不遭太子爷待见,更是阔绰不起来,直到生下熹宗,才有专人办膳,魏忠贤就是抓住机会,夤缘入宫,为王才人母子办膳,以后才靠着这层关系发达起来。想当初,主子不富裕,魏忠贤都能“充裕”起来,说明宫廷菜钱里,油水还真是不少。据说崇祯帝一次想吃城里某家糕点铺的点心,派太监去买,普通人一两银子能吃饱,太监一经手,一百两银子不止,油水全被太监揩了。太监们还常以办膳为名,宫里宫外勒索食材,也是一宗发财之路。

从《酌中志》所记几个太监的“办膳处”来看,都比较分散。这就让我想到,今天我们去紫禁城参观,见明朝皇帝住的乾清宫,四下里似乎没一个厨房,宫里全是木头宫殿,防火关节重大,也不可随便搭灶开火。为皇上办膳的太监们各自找地方为皇上做饭,饭做得了,不可能打电话请皇上移驾过来吃,还得用笼屉装好了送去,路上一经风,菜凉了,还能好吃?说实话,我感觉皇帝在吃这一口上,未必是满意的,最大的不足,应该是没法像普通人那样,家里吃腻歪了,可以随时下馆子。

皇上家有庞大的班子造办御膳,想来真是人间珍馐,可是这就跟吃食堂一样,纵然花样很多,久之必然生厌。皇上念的不是龙肉凤胆,而是变个口味,吃点花样。我曾见一本明代笔记上说,成化年间,一个很有才名的翰林老先生,不仅一手文章铺排得好,还调得一手好羹肴,他有一道菜,皇帝特别喜欢吃,太监想学了来,方便做给皇帝吃,可是向翰林老先生讨教,他却死活不肯教。原来老先生是拿这道菜当作“勾引”皇帝的饵呢!皇帝想他的菜,必然想他这个做菜之人。这个事例说明,皇帝想尝鲜儿的欲望是很强烈的。主要还是宫里规矩太大,御厨做饭有板有眼,不容许自由创新,所以菜色虽然十分丰富,可皇帝每天吃着吃着,就把胃口吃败伤了。

比起“对钱不感兴趣”的马云、把“赚一个亿”当做小目标的王健林,今天咱要说的这位大佬倒是企业家里的一股“泥石流”,他的“财富密码”,潘石屹听了都得来取经。

10万块钱起家,坐拥47亿净资产,河北前首富竟然带着儿子去自首
从东拼西凑10万块钱白手起家,到成为坐拥47亿资产的慈善家大佬,当人们还在疯传他的“传奇”故事时,他却带着儿子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了。

他的发家史,简直就是“满嘴跑火车”的专业级教科书,他就是当年蝉联四届河北首富的“牛人”——杨卓舒。

1952年,虽然杨卓舒生于一个小城镇,但比起同龄人,他的家庭氛围那是杠杠的。

他的父母都是人民教师,给孩子起名字那绝对不能俗气,杨卓舒的名字就是来自苏联英雄卓娅和舒拉,因为这是他爸妈当年的偶像,不愧是知识分子。但是谁能想到这位商业鬼才小时候连饭都吃不上呢?

10万块钱起家,坐拥47亿净资产,河北前首富竟然带着儿子去自首
杨卓舒家里兄弟姊妹众多,在他五岁那年,因为一政治问题他的父亲受到了不公的待遇,在父亲受罪的那些年,杨卓舒跟着母亲省吃俭用,哪天饭桌上能有盘咸菜都算加餐了。好在还有好心邻居的接济,才让这对孤儿寡母的生活稍微过得去。

学校里的杨卓舒很安静,很少和同学交流,他喜欢看书,但不喜欢看教科书,于是《水浒传》就成了他最常翻看的文字作品。

好在杨卓舒遇上了一位好老师,在他的鼓励下,原本就头脑灵光的杨卓舒一次便考上了河北师范大学,毕业后还得到了报社记者这份工作,这在当时也是很体面了。

但是过够了穷日子的杨卓舒不甘心一辈子替人打工,在一次看报时,他偶然发现了房地产行业里的商机。

10万块钱起家,坐拥47亿净资产,河北前首富竟然带着儿子去自首
但是这时候的杨卓舒已经步入中年了,能在这时候辞职,倒还算他有勇气,不过老百姓要是能预测他之后的“骚操作”,那这时候人们一定劝他不要下海。

开局一张嘴,装备全靠忽悠。1993年,杨卓舒拿着东拼西凑借来的十万块钱,又抵押了借来的车,这才创办起了卓达房地产公司,说来这也算豪赌了。

然而接下来的操作就让人看了直呼好家伙了,什么叫利滚利?杨卓舒算是玩明白了。

当年河北的房价虽说不高,但普通住宅也得两千块钱一平米了,但杨卓舒宣称,他的别墅不要8888,现在购买只要1588。

10万块钱起家,坐拥47亿净资产,河北前首富竟然带着儿子去自首
为了把广告打出去,杨卓舒找报社要来了一整版的位置,上面写满了他的标语,结果广告刚登出去,当天就收到了200万的进账,一个月下来,杨卓舒仅靠一张嘴,竟然集到了4600万的巨款。

为什么杨卓舒的别墅敢卖这么便宜?这亏的钱不得下辈子才能还完吗。但杨卓舒又不傻,您看看他盖的房子就都明白了。

房子竣工业主一看,好家伙,你管这十好几米高的房子叫别墅?这不就是普通居民楼吗?

面对业主的声讨,杨卓舒并不care,他指着小区的名字解释道:花园别墅,怎么样,有别墅俩字吧?谁让你们签合同的时候不好好看看呢?现在管我要老婆饼里的老婆,不好意思那没有。

10万块钱起家,坐拥47亿净资产,河北前首富竟然带着儿子去自首
要说空手套白狼,那还得数杨哥强。

尝到了甜头之后,杨卓舒在“满嘴跑火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动动嘴就来钱,这谁不爱啊?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卓达集团的进账就像大风刮来的一样快,靠着用期房换建材,卓达已经把产业扩展到三亚了。

对外全靠“套路”,对内杨卓舒也是如此。因为项目太多,资金周转不灵,工地上的工人已经快靠喝西北风过活了,就这样这位“杨扒皮”还迟迟不肯发放工资。

终于有一天杨卓舒被工地上的工人们逮了,好在他当时带了几名保安,不然一顿胖揍是免不了的了。自此之后杨卓舒就雇来了不少保镖,估计是怕再挨揍。

10万块钱起家,坐拥47亿净资产,河北前首富竟然带着儿子去自首
之后的生意让杨卓舒做得是风生水起,从2001年开始,杨卓舒以河北首富的身份蝉联了四届福布斯榜,战绩最好的时候,他还登上过全国排行的第15名,资产直接飙到了几十亿。

有了钱之后,杨卓舒不仅给自己配了12个秘书,老爹老娘他也没忘,此时不尽孝更待何时,虽然说他本人没空尽孝了,但是他有钱啊。

于是杨卓舒雇了27个保姆,9个伺候老爹,剩下18个伺候老娘,这大孝子真是绝了。

原本这好歹还能算是个穷小子变身房地产大佬的励志故事,但是杨卓舒飘了,他竟然开始“操心”起了城市发展。

10万块钱起家,坐拥47亿净资产,河北前首富竟然带着儿子去自首
他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他要把河北省,注意啊是整个河北省,建设成为一个“超一流”城市。

又是要修路又是要盖房,还说盖好了房能让800万人入住,这大哥吹牛皮都不带打草稿的,当时整个河北省才多少人啊,你这设想设得可有点大了,你咋不说让半个中国都搬过来住呢?

杨卓舒之所以敢这么吹,是因为他自认为已经掌握了融资的“技巧”。

2008年,这位满嘴跑火车的“杨火车”同志跑到了山东,找了一片鸟不拉屎的盐碱地,说要在这盖个度假村,还取了个土中带洋的名字,叫“香水海”。

于是接下来按照老套路,卓达集团开始疯狂打广告,要说他们的营销部还真会抓老百姓的胃口。

10万块钱起家,坐拥47亿净资产,河北前首富竟然带着儿子去自首
不过是投个资,这广告上又是说爱国啊,又是说助力国家经济腾飞的,还说能改变家里几代人的命运,更重要的是,四年之后不仅保证回本,还能得一套房。

老百姓一听这感情好,投资还能拿房,这谁听了不迷糊,更何况是老百姓呢。

在这期间,杨卓舒除了远程尽孝爹娘之外,他还做起了慈善家,只要哪里有需要,他人不到钱也到。

无论是灾区还是失学儿童,杨卓舒就一个字,“捐”,可能他觉得自己只要热心公益,就能让大家忘掉自己的发家史。

2009年,他不仅入选了影响中华公益的60位慈善家,还获得了中国十大慈善家称号,2011年又获得了中国儿童慈善奖,零零散散算下来,他总共捐出了4000多万元。

原本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直到2015年,杨卓舒欠债不还的消息越来越多,今天说他欠这个银行钱了,明天又爆出他拖欠员工工资了,之后还被发现卓达集团一直都是靠自己的资产抵押给自己的公司,再拿去募集资金这样的操作活着,这下老百姓可就“炸锅”了。

10万块钱起家,坐拥47亿净资产,河北前首富竟然带着儿子去自首
但是我们的“嘴强王者”杨同志并不紧张,不但不紧张,人家还挺坦然,他宣称自己跟俄罗斯有个6000亿的大合同,他怕不是在说梦话吧?6000亿,当年中国的GDP才多少。

结果各方人士一调查,哪有什么天价大单啊,卓达集团能走到今天,全靠杨卓舒一张嘴。

一开始很多人还不相信,堂堂一个首富还需要骗钱?要我我也不信。然而事实还真就这么“打脸”。

2019年,杨卓舒终于装不下去了,任他再能忽悠,就冲自己欠下的债、骗过的人、集过的资,一旦自己被捕,那可不是小事儿了。

10万块钱起家,坐拥47亿净资产,河北前首富竟然带着儿子去自首
于是他带上儿子直奔公安局,爷儿俩居然自首了。一省首富锒铛入狱,前脚还是到处开讲座侃大山的大企业家,后脚就沦为了阶下囚。

这反转,绝对能算得上他一生中最“精彩”的一章了,果然只靠忽悠并不靠谱,赚钱还得是踏踏实实。#股票# #财经# #A股#

不自信

当你没有明确、清晰的认识到自我优点,没有对自己有很清晰的优点、缺点认知的时候,遇到挫折、遇到怀疑,就会很快陷入不自信的境地。

因为没有垒起坚固的心理认知城池,所以遇到外界进攻,会很容易摧毁掉自己的自信心。

其实,有时候,没有自信,也是一件好事,因为说明了自己还没有达到自己对自己的要求,说明自我要求较高,很有上进心。

很可能,你心里有一个榜样的样子,对方特别美貌,你期待羡慕,但是现实中很普通平常,所以你没有自信。

你心中有一个很博学的榜样,对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看了看自己干啥啥不行,没有拿得出手的技能,没有自信。

你心中有完美的生活样子,家庭美满幸福,可是现实中挺不顺利,就会不自信。

即使你当前的生活很是美满,即使你在别人的眼中已经非常优秀,但是对于你自身来说,你自己没有达到心中的那个很期待的样子,你就没有自信心。会陷入很自卑的状态之中。

上了高中的人,觉得上了大学很优秀,如果自己上了大学就不自卑了。
上了大学的觉得,如果上了研究生自己就不会自卑了。
上了研究生的人,会看向上了博士的人,如果上了博士就不自卑了吧。

拿5w的,觉得拿20w的就不会不够花了。
拿20w的,觉得拿百万的,就不会不够花了。
拿百万的觉得,拿千万的,就不会不够花了。
拿千万的,眼光又看向比Ta们更好的人。
无穷无尽。

即使你很聪明,你辛苦到了一个很适合你的圈层,然后会遇到更聪明的,更有能力的,也会面临不是很自信的情况。

不自信,还真是时时刻刻存在,随时随地存在。尤其当你没有一个对自我很清晰的认识的时候,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还未认知的时候。会很容易陷入这种情况。

适当的不自信是好事。适当的自卑是好事。凡事一旦过了头或者不够的时候,都不是很好。

当不自信的情绪,已经严重到危害你的生活的时候,危害到你的交往,不够大方很是扭捏的时候。
危害到不能正常的沟通交流,无法正确、准确表达自己的时候。
危害到觉得自己无关紧要,想做一件事但是时常感觉自己不OK的时候。
时刻怀疑自我,低看自己,一直妄自菲薄的时候。
这种不自信,已经出现问题了。

明晰自己的优点,建立明晰的自我认知框架。缺点的背后往往伴随着你的优点所在。

你低看自己,总是妄自菲薄,是因为你总是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你总在发现别人的美好,赞美别人。却总是忘记看到自己的好,没有肯定过自己。

要做的就是夸奖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肯定自己。每天写下自己的优点,自己满意自己的地方,肯定自己的地方。把自己,以一个外人的视角来评价自己。

当自己怎么做的时候,会显得比当前的状态更好。比如多微笑,比如活泼开朗些多和人说了话。
比如做做头发改变了一下形象,比如可以研究一下怎么变白自己心情会好。
比如收拾一下房间会让自己更自信更满意。
比如认认真真的做了一顿饭,能让自己更开心。
比如读完了一本或几章喜欢的作家的书。
比如和朋友们约了聚了,增进了感情。
比如今天去了一个很好玩的地方完成了旅行。
比如今天背会了几个单词。学会了几个舞蹈动作。
比如今天的工作很高效很满意。
比如今天又发现了别人的美好,肯定了别人,自己做的不错。
太多太多。

完成一件事,就记录下自己的已完成,有获得感,而不是一直盯着未完成而不顾不肯定自己的已完成。也不是不知道今天的时间花在哪里,不知不觉一天又一天。避免今日空虚的感觉,代之今日一个个的已完成。

不断的肯定自己,夸奖自己,有一个个的已完成,有具体的获得感的时候,不自信的感觉才会被慢慢赶走。39

1.9

2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 ——《自卑与超越》

清淡的欢愉不是来自别处 ,正是来自对平静的疏淡的简朴生活的一种热爱 ——林清玄《人生最美是清欢》

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寻找新的景观,而在于拥有新的眼光

慢点走,品品茶、喝喝酒、听听曲、写写字,人生少忧虑,生活才好玩 ——《生活是很好玩的》 汪曾祺

人生最大的智慧,就是享受当前的时刻并使它成为生命里永恒的目标

要怎么说呢,要承认生活里失望和错序是正常的,欢喜与顺遂才是意外

人生简简单单就好,生命健健康康就好,生活快快乐乐就好

受了高等教育的女子,一旦身入家庭,既不善于管家庭的琐事,又无力兼顾社会的事业,这一帮人简直是高等游民 ——鲁迅《伤逝》

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那么就很多很多的钱,如果两件都没有,有健康也是好的 ——《喜宝》亦舒

唯一让故事圆满的办法,就是由你写下结局

淹没在这个成千上万人的大城中,我觉得得到了真正的自由:一种独来独往,无人理会的自由 ——《纽约客》 白先勇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断章》 ​​卞之琳

不管我本人多么平庸,我总觉得对你的爱很美——王小波《爱你就像爱生命》 ​

唯有文字能够担当此任,宣告生命曾经在场

爱,亲近但遥远,一生中能有幸拥抱值得爱的人,值得尊重的生命,已经是最大的福分 ——素黑《好好爱自己》

千里试问平安否?且把思念遥相寄。绵绵爱意与关怀,浓浓情意与祝福。祝吾友腊八节快乐,多吃腊八蒜,多喝腊八醋,祝君喜气洋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余白拼贴,文库本拼贴,小卡拼贴通通都在这里啦~[doge][doge][doge]◆还有很久没玩儿的TN内芯封面的拼贴,介个真的真的超满意❤❤❤(大概拼贴制作:
  • 郡東鄰居今天發我那只大橘照片了哈哈是發情了追著一只小桔白而被領到上海的胖子今年過年在上海主人為了他和牛牛不回老家過年了另一只大橘在河南七月時女主打了輛滴答順風車
  • 一年中可爱的季节很多,可是冬天,实在受不得人们的打赏。这样的日子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可是那种“雪夜闭门读禁书”的乐趣却是没有的。
  • 一场会议,让我们相识,找到同行的伙伴,前进起来更有力量;而剩下的日子需要独自行走,还能保持现在的热情吗?这几天的感觉就像穿越回了一年前的夏天,同样是短租房,在别
  • 两人还没开始了解,就已经下发了一大堆规章制度:不喜欢这样、不喜欢那样,把自己营造成眼中容不下一粒沙的小公主——因为你追我,所以你更要惯着我。(2) 含蓄的追求不
  • 在其幻化了千年的天青釉色中,让人触摸到了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中的精气魂。在其幻化了千年的天青釉色中,让人触摸到了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中的精气魂。
  • 人啊,都有自己一本难念的经;可是不同处境的人又很难理解别人的苦处——《平凡的世界》 路遥#悟显法师##学佛一定要听经#欢迎分享 功德无量所说的这些经文、教文,包
  • ​ [爱心]说实话大家都用过高端护肤品品牌, [爱心]这个价格还是很值得[机智],最最重要的还是效果 你只需听自己的 心跳 你只需看自己的 容颜 若前
  • 6、好面子,自尊心强,难于承认自己错误,常常心服口不服。甲午戊戌戊午针对此命局,子甫老师在此指点并分析:首先女士自身属于比较强的命局,存在与生俱来所带有的福气,
  • (ETC卡进站,出站现金缴费后,ETC被重复扣费)前几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后,因全国路网收费系统刚刚切换,我省部分收费站点存在系统不稳定现象,造成了部分E
  • #周深[超话]##我的年度歌手# 啊啊啊啊终于考完了姐妹们 米子们我可以和你们一起快乐看小星了!谢谢大家[鲜花][心]12月应该就是这一年最轻松也是能静下心来继
  • 节目里还有很多对CP嗑真的太香了[哇](于生锁爱,宁那贝尔,热恋琪……)虽然也有一些不好的声音存在,但还是很感谢乘风破浪在这个夏天带给我的快乐[抱一抱]我永远爱
  • 努力做自己的避风港低谷期是我自己熬过来的,我的坚强是一次次教训给的,快乐早就没了,我没有对不起任何人,却唯独对不起我自己。后面自己去看了荣耀x30,是被它外观吸
  • 显然,作为上班后的第一款礼物,iPhone12mini得到了其认可;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享受了手感,其他就不多说了。#数码科技评论[超话]#手机手感超好,奈何用
  • 绮罗:我是老大,我簪插芍药花,我想捕捉蝴蝶带回家。绮罗:我是老大,我簪插芍药花,我想捕捉蝴蝶带回家。
  • 我若在你心上,情敌三千,也不紧张,你把真心给了我,不会再有第二颗。我若在你心上,情敌三千,也不紧张,你把真心给了我,不会再有第二颗。
  • 以及可以预订这间地中海蓝色调的民宿,一眼望去,仿佛来到了海边,吹到了海风,清爽又治愈~~ 民宿地理位置绝佳,位于重庆江北区鎏嘉码头的公寓高层,周边环境很好,靠
  • [舔屏][舔屏][舔屏]#拉风的日常##拉风的碎碎念# 在家就是被各种宠爱[哈哈]我妈我阿姨做饭太好吃了我爹不在家就负责充裕我的钱包[兔子]过几天去楼下奶奶蹭饭
  • 那是因为成长方式不同,从小就是留守儿童,也没有去过什么地方开眼界,从小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家里没有钱,这不能那不能,现在眼界低,没本事能怪谁。父母跟亲戚各种哭诉不给
  • 据听友林先生介绍,上午8点20分他驾车经过杏林火车站附近时,突然看见一股浓烟正从火车站附近冒出,随后他从家住附近的朋友口中得知,火灾大概发生在上午8点左右,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