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坚守:48小时鏖战“向阳沟”】岁末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向西安袭来,面对前所未有复杂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中国联通积极响应安排部署,千余名“坚守者”与“逆行者”一个多月来始终奋战在保通信、战疫情的第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力量。

48小时鏖战“向阳沟”
  2021年12月31日,中国联通接到了一个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向阳沟”公租房安置点的通信网络建设。
  陕西联通党委书记、总经理陈继秋第一时间召开线上会议,在陕西联通疫情防控通信保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由西安联通党委成立“向阳沟”项目保障专班,全力以赴在最短时间内确保该区域的网络畅通。西安联通立刻研究建设方案,协调物资设备和施工人员,七部门前后台迅速联动,立刻全面开启“向阳沟”隔离点通信建设。
  据了解“,向阳沟”公租房安置点共13栋楼约5000户,主要承载着雁塔区等中高风险地区的集中隔离人群。“因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小区相关配套也尚未完全竣工,此前三家运营商均无网络覆盖,而这些隔离人员要线上办公、孩子们也要上网课,急需解决移网信号覆盖和宽带上网这两大需求。”西安联通总经理温长山介绍说。
  当天下午“,向阳沟”项目保障专班便紧急调度两辆应急通信车进驻,同步安装临时基站三处,初步满足了用户的移动通信需求。经历了起初的磨合,这里的生活条件也逐步得到改善:暖气热了,餐食多了,网络通了……
  经过整整一夜的努力,“向阳沟”项目保障专班提前完成了网络室内分布系统的安排部署。与此同时,网络优化与扩容工作也在同步跟进,当天便完成了优化33个小区、扩容12个小区的任务。此外,对于被隔离的联通用户,每人赠送100元话费和20GB流量,确保大家与家人的联系始终畅通。
  经过48小时的鏖战,“向阳沟”项目保障专班克服了交通、严寒、疫情等不利影响,在多部门的紧密配合下,顺利完成了安置点移动网络和宽带网络的建设任务。截至目前,该安置点网络运行正常,无拥塞情况。
  “在解决网络问题,了解到隔离点群众需求后,我们紧急调配了1200个插线板,免费提供给有需求的市民使用。”驻守该隔离点一线的西安联通副总经理刘娜说,隔离点工作人员还为每家送来一个iPad。“西安是我们的家,我们一起去守护它。”市民马辉还用Vlog记录下这段特殊的隔离生活。镜头里,少了自家小窝的温馨,却也多了一份坦然。
通信保障的“逆行者”
  平日车水马龙的西安有些清冷,但这座城市却从未真正“暂停”过,保障通信的“坚守者”们,正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刚刚完成十四运会通信保障任务的朱辉辉便是其中一员,在接到三星应急医院通信重保任务后,义无反顾冲在了抗疫护网的最前线。
  朱辉辉知道这一走可能很长时间回不了家,照顾老人和孩子的重担,就要落在妻子一个人身上……他给了妻子一个拥抱,说了句:“联通是国家队,我们是国家队队员,这个时候我们不上谁上?只能辛苦你了。”
  时间紧,任务重,没有现成的方案,就现场制订;没有资源,就自己协调;人手不足、物料不足……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朱辉辉说:“方法总比困难多。”在公司的全力支持下,人员、物资、保障陆续到位,网络部署工作也如火如荼开展起来。
  头几天是最困难的时候,朱辉辉驻扎在工地,风餐露宿、夜以继日72小时不休息,渴了喝一口凉水,饿了抓个面包啃几口,冷了就在原地跑步取暖。
  面对家人,他有愧疚。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联通铁军的一员,他不能退缩。经过昼夜连续奋战,朱辉辉带领团队为三星应急医院安装WiFi设备260套、呼叫系统1044套、网络摄像头180套、基站设备2套,用短短五天时间,便完成了原本一个月的工作量,项目也在1月2日按时交付开通,为应急医院提供了畅通完备的网络信息化服务与保障,有效满足了疫情防控机构远程指挥调度和现场管理需求。实际上,像朱辉辉这样的联通人还有很多。
  同时,为了保障“研考”期间通信网络畅通和安全,陕西联通克服疫情等因素的不利影响,在每一个考点现场均安排有维护、优化人员值守,后台大数据支撑团队紧密协作,为广大学子提供了坚实的网络保障,通信保障任务交出了高分答卷。
  一个多月来,1300多名员工坚守在疫情防控网络保障第一线;西安、咸阳、延安分公司成立多个一线“临时党支部”“、应急小分队”;100多名联通志愿者下沉到社区支援疫情防控工作;100多名“第一书记”坚守在定点帮扶村,与人民群众携手抗疫;3000多名员工居家办公“在线不掉线”;因疫情管控不能出门的客服人员就在家里开通“临时座席”,一条条热线回应着客户关切,传递着联通人的爱心……
数字化助力“智慧”防疫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中国联通作为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运营服务国家队、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主力军、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排头兵,充分发挥5G技术优势,运用数字化手段助力“智慧”防疫。
  在日趋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人员流调分析和数据摸排、管控及上报工作面临着不小压力,如何确保防疫信息上传下达、及时高效?本轮西安疫情发生后,陕西联通第一时间推出了“基层智通知”群呼群调防疫产品,为防疫抗疫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基层智通知”利用AI技术,实现大并发批量外呼,并在呼叫结束后发送挂机短信,且对标准的交互内容可实现自动统计结果,能够及时有效通知居民当前疫情最新动态、信息核实、政策宣传等,大幅度提升基层政务工作者疫情防控通知、调查效率。
  前段时间,西安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持续进行,解决应急核酸采集车快速网络接入难题,中国联通陕西分公司快速响应,制订了“联通5G-CPE+应急核酸采集”解决方案,主要利用联通5GeMBB支持大带宽的技术特征,不再依赖物理布线,快速提供5G接入能力,为防疫部门迅速搭建核酸检测网络环境,支持核酸采集设备、居民信息读取设备、移动办公设备等通信服务,从而灵活机动的进行核酸采样工作,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让群众不再受冻排队。
  此外,中国联通AI测温门禁、云电脑、应急广播、应急对讲等十多款智慧应用产品,覆盖了陕西各地政府、医疗、能源、金融、教育等各行业企事业单位1000余家,惠及人口600多万,为数字化疫情防控提供了强力支撑。
  一个多月来,中国联通不断加强重点区域网络保障,强化市区移动网络覆盖,响应疫情防控相关部门发送公益短信上亿条,推出多项便民暖心服务,为抗击疫情提供坚强通信保障,先后两次向西安体育学院捐赠防疫物资,更彰显了央企的责任与担当。(杨涛)#陕西疫情防控#

【遇见乡愁 小汲村民自建民俗展室乡味浓】分离麦糠麦粒的扇车、抗战时期的三面秤、西瓜保墒用的瓜叉、刮榆树皮的特制镰刀、 柏木做的水筲……68岁的董振林家里6代木匠,希望通过民俗展室,让后人“不忘来路,忆苦思甜”,一个人收藏了2000多件民俗老物件。

遇见乡愁,小汲村民自建民俗展室乡味浓

摇煤球用的笸箩。

“知道这个是干什么的不?”12月22日上午,在位于西二环生态园对面的小汲村,68岁的董振林拿着一把比割麦子的镰刀明显大得多的镰刀,刚见面就一脸笑容地“考”起了记者。

看到记者一脸茫然,董振林开心地笑起来:“就知道你们不知道。这个是刮榆树皮的特制镰刀。”

在老董的讲述中,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就用这样的大镰刀,刮下榆树皮,把靠近树心的白色部分晒干粉碎成榆皮面,利用它的粘性让玉米面、棱子面等粗杂粮变成美味, “掺了榆皮面,压饸饹、蒸扒糕,这杂粮又筋道又可口。”

让麦粒与麦糠分离的扇车,抗战时期的三面秤,西瓜保墒用的瓜叉,摇煤球用的笸箩,用柏木做的水桶(柏木筲)……在老董名为“小激印象”的民俗展室内,民俗老物件有2000多件。

祖辈六代木匠从祖辈的刨子开始收藏,各类木匠用品上百件

在老董的民俗展室,一进门最显眼的便是挂在墙上的木匠用品。

“我们家六代木匠,我从小学毕业后就跟着家里人干。像这把刨(音bào)子,就是我太爷爷的,距今也有100多年了。还有这把,是专门刮檩用的,叫做刮刨。”老董说到木匠行里的器物,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在他的民俗展室里,各种用途的刨子就有几十把。

各类农具。

在民俗展室墙上,几面钢锯很吸引人。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这个歌谣里说的‘大锯’,就是这种双开刃的大锯,这才能来回拉起来。”在老董的指引下,记者看到这把大锯的锯齿方向,从中间位置开始是相反的,“双开刃才能来回拉起来,否则很难拉回去。”除了各类刨子、大锯、墨斗、木锤,老董的展室里还有丈尺、皮尺、米尺等各种尺子。

靠着祖传的木匠手艺,老董在改革开放后,以做各类书画画轴以及镜框为主。正是这个原因,老董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人,受其影响,慢慢走上了收藏之路。

“比如这把金属尺子,跟咱们用的就大不相同。这是当年我姥爷和我父亲被小鬼子抓了壮丁,给他们修炮楼时用的日本尺子。”老董告诉记者,当时日本人不信中国木匠的木尺子,要求必须用他们自己尺寸的弯尺,“这是专门从南关大街大丰五金商行买的,距今也有80多年了。”

一把钢尺背后见证着日军侵华的历史,老董的这些民俗老物件,故事不少。

让麦糠与麦粒分离的扇车。

老物件里藏着历史和文化收集2000多件民俗老物件,专门腾出150平方米的展室

在老董的展室里,除了木匠用品,各种杆秤也不少。

“掀起了你的盖头来,让我来看看你的脸……这首歌儿火吧,旧时候拿什么掀盖头,就用这种秤杆。”老董从一张桌子上,拿着一杆比较纤细的秤跟记者解释到。

相比寓意“称心如意”的这杆细秤,另外一根大秤,更加显眼。

“这杆秤可有故事,这是一杆收棉花用的三面秤。”老董告诉记者,在抗日战争时期,这杆秤的上面,是日本人认可的计量单位,“在秤的里怀,也就是靠近胸膛的这一侧,是古时候的十六两一斤的计量。秤的外怀是十两一斤的现代计量。至于为什么是这样,我也不清楚。”

原来,中国自周代开始有重量单位:斤、两、钱、分。计量的工具叫做司马秤,这一标准也叫司马秤制标识。

从有“斤”这个概念开始,一直到民国结束,历朝历代的“斤”统统是十六两,一司马斤等于十六司马两,半斤八两就是这么来的。

听老董讲老物件,不仅能更直观地感受历史,更能了解到文化渊源。

老董称,如今他已经有各类民俗老物件2000多件,大部分放在仓库里。目前的展室约150平方米,只能展出一小部分老物件。

老董收藏的织布机。

希望后人“忆苦思甜”投入10多万元收藏,涉及三农民俗物品最多,展室准备扩大到350平方米

收藏是件让人上瘾的事儿,68岁的老董也不例外。前前后后花了多少钱,他也不是特别清楚。

“怎么也得10多万吧,我老伴就觉得我是乱花钱,有一段时间都不给我做饭了。”说到这里,老董不好意思地笑了。

在老董的收藏里,涉及三农的老物件很多。特别是那些几乎贯穿了从播种到收获各道工序的家伙什儿,种类繁多,作用各异,既透着旧时农民们精心侍弄田地的智慧,又让人不由感慨,在全部手工劳作情况下,“粒粒皆辛苦”的农耕生活着实不易。

大件的,有让麦粒与麦糠分离的木制扇车,通过人力摇动摇杆吹风;有老董也不会用的老式织布机、纺车;有几十年前用的木质大马车,连轮子都是木头的;还有各种木独轮车,当年农民就用这些车支持国家建设。

小件的民俗物件,更是多得讲不过来。

老董收藏的瓦罐和升。

有各式各样的坛子罐子,根治海河会战时吃饭的大钵碗,挑水用的扁担,柏木制成的水筲,辘轳的摇把,有专门用来从水井里捞水桶的“一窝蜂”,还有专门把麦秸捆、谷子个儿往车上扔的二股禾叉……

“就拿这二股叉来说,除了叉麦子捆的,还有专门叉砖坯的叉,这就是为什么红砖都有俩眼的原因。”老董告诉记者,还有一种四股叉,是瓜农专用的。

原来,小汲村曾是远近有名的西瓜村,苇毛西瓜有上百年栽培历史。在没有大棚的年代,村民们就用火坑和泥瓦盆育苗,用玉米秸秆挡风保温,晚上加盖芦苇花,瓜把式用四股瓜叉保墒……

“鲁迅先生的名篇《故乡》里,在月色下的瓜田里,闰土用钢叉刺猹(chá),用的钢叉,是不是就是瓜叉?”面对记者的问题,老董摸了摸脑袋,“这个我还真不清楚。”

老董的小激印象民俗展馆。

在老董不停的讲述中,半天采访不知不觉过去。

“其实,我就是想让现在的年轻人们知道过去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更体会到过去日子的不容易。”老董希望通过这些民俗老物件,让人们在体会现代化品质生活时,能常过来看看,“不忘来路,忆苦思甜!”

为了这个目的,老董准备把展室扩大到350平方米, 把那些挤在厂房里还没整理出来的各种民俗老物件都拾掇出来,“过段时间再来,我还能给你讲半天。”

来源: 保定晚报 易网保定

【遇见乡愁,小汲村民自建民俗展室乡味浓】“知道这个是干什么的不?”12月22日上午,在位于西二环生态园对面的小汲村,68岁的董振林拿着一把比割麦子的镰刀明显大得多的镰刀,刚见面就一脸笑容地“考”起了记者。

看到记者一脸茫然,董振林开心地笑起来:“就知道你们不知道。这个是刮榆树皮的特制镰刀。”

在老董的讲述中,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就用这样的大镰刀,刮下榆树皮,把靠近树心的白色部分晒干粉碎成榆皮面,利用它的粘性让玉米面、棱子面等粗杂粮变成美味, “掺了榆皮面,压饸饹、蒸扒糕,这杂粮又筋道又可口。”

让麦粒与麦糠分离的扇车,抗战时期的三面秤,西瓜保墒用的瓜叉,摇煤球用的笸箩,用柏木做的水桶(柏木筲)……在老董名为“小激印象”的民俗展室内,民俗老物件有2000多件。

祖辈六代木匠

从祖辈的刨子开始收藏,各类木匠用品上百件

在老董的民俗展室,一进门最显眼的便是挂在墙上的木匠用品。

“我们家六代木匠,我从小学毕业后就跟着家里人干。像这把刨(音bào)子,就是我太爷爷的,距今也有100多年了。还有这把,是专门刮檩用的,叫做刮刨。”老董说到木匠行里的器物,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在他的民俗展室里,各种用途的刨子就有几十把。

在民俗展室墙上,几面钢锯很吸引人。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这个歌谣里说的‘大锯’,就是这种双开刃的大锯,这才能来回拉起来。”在老董的指引下,记者看到这把大锯的锯齿方向,从中间位置开始是相反的,“双开刃才能来回拉起来,否则很难拉回去。”

除了各类刨子、大锯、墨斗、木锤,老董的展室里还有丈尺、皮尺、米尺等各种尺子。

靠着祖传的木匠手艺,老董在改革开放后,以做各类书画画轴以及镜框为主。正是这个原因,老董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人,受其影响,慢慢走上了收藏之路。

“比如这把金属尺子,跟咱们用的就大不相同。这是当年我姥爷和我父亲被小鬼子抓了壮丁,给他们修炮楼时用的日本尺子。”老董告诉记者,当时日本人不信中国木匠的木尺子,要求必须用他们自己尺寸的弯尺,“这是专门从南关大街大丰五金商行买的,距今也有80多年了。”

一把钢尺背后见证着日军侵华的历史,老董的这些民俗老物件,故事不少。

老物件里藏着历史和文化

收集2000多件民俗老物件,

专门腾出150平方米的展室

在老董的展室里,除了木匠用品,各种杆秤也不少。

“掀起了你的盖头来,让我来看看你的脸……这首歌儿火吧,旧时候拿什么掀盖头,就用这种秤杆。”老董从一张桌子上,拿着一杆比较纤细的秤跟记者解释到。

相比寓意“称心如意”的这杆细秤,另外一根大秤,更加显眼。

“这杆秤可有故事,这是一杆收棉花用的三面秤。”老董告诉记者,在抗日战争时期,这杆秤的上面,是日本人认可的计量单位,“在秤的里怀,也就是靠近胸膛的这一侧,是古时候的十六两一斤的计量。秤的外怀是十两一斤的现代计量。至于为什么是这样,我也不清楚。”

原来,中国自周代开始有重量单位:斤、两、钱、分。计量的工具叫做司马秤,这一标准也叫司马秤制标识。

从有“斤”这个概念开始,一直到民国结束,历朝历代的“斤”统统是十六两,一司马斤等于十六司马两,半斤八两就是这么来的。

听老董讲老物件,不仅能更直观地感受历史,更能了解到文化渊源。

老董称,如今他已经有各类民俗老物件2000多件,大部分放在仓库里。目前的展室约150平方米,只能展出一小部分老物件。

希望后人“忆苦思甜”

投入10多万元收藏,涉及三农民俗物品最多,

展室准备扩大到350平方米

收藏是件让人上瘾的事儿,68岁的老董也不例外。前前后后花了多少钱,他也不是特别清楚。

“怎么也得10多万吧,我老伴就觉得我是乱花钱,有一段时间都不给我做饭了。”说到这里,老董不好意思地笑了。

在老董的收藏里,涉及三农的老物件很多。特别是那些几乎贯穿了从播种到收获各道工序的家伙什儿,种类繁多,作用各异,既透着旧时农民们精心侍弄田地的智慧,又让人不由感慨,在全部手工劳作情况下,“粒粒皆辛苦”的农耕生活着实不易。

大件的,有让麦粒与麦糠分离的木制扇车,通过人力摇动摇杆吹风;有老董也不会用的老式织布机、纺车;有几十年前用的木质大马车,连轮子都是木头的;还有各种木独轮车,当年农民就用这些车支持国家建设。

小件的民俗物件,更是多得讲不过来。

有各式各样的坛子罐子,根治海河会战时吃饭的大钵碗,挑水用的扁担,柏木制成的水筲,辘轳的摇把,有专门用来从水井里捞水桶的“一窝蜂”,还有专门把麦秸捆、谷子个儿往车上扔的二股禾叉……

“就拿这二股叉来说,除了叉麦子捆的,还有专门叉砖坯的叉,这就是为什么红砖都有俩眼的原因。”老董告诉记者,还有一种四股叉,是瓜农专用的。

原来,小汲村曾是远近有名的西瓜村,苇毛西瓜有上百年栽培历史。在没有大棚的年代,村民们就用火坑和泥瓦盆育苗,用玉米秸秆挡风保温,晚上加盖芦苇花,瓜把式用四股瓜叉保墒……

“鲁迅先生的名篇《故乡》里,在月色下的瓜田里,闰土用钢叉刺猹(chá),用的钢叉,是不是就是瓜叉?”面对记者的问题,老董摸了摸脑袋,“这个我还真不清楚。”

在老董不停的讲述中,半天采访不知不觉过去。

“其实,我就是想让现在的年轻人们知道过去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更体会到过去日子的不容易。”老董希望通过这些民俗老物件,让人们在体会现代化品质生活时,能常过来看看,“不忘来路,忆苦思甜!”

为了这个目的,老董准备把展室扩大到350平方米, 把那些挤在厂房里还没整理出来的各种民俗老物件都拾掇出来,“过段时间再来,我还能给你讲半天。”

本版图片 邸志永 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 ⭐#刘宇宁南珩离十六# ⭐#摩登兄弟[超话]#॰⋆ ✨ ┈┈✨┈┈ ┈┈✨┈┈ॱ॰⋆✨7让我们保持着那份炽热的热爱,如同一团熊熊燃烧
  • 宁哥 ─── ℒℴѵℯ·感恩遇见宁要做一个积极乐观的人,看见的全是阳光,心里装着的全是温柔,火苗再小,也能够反复点燃,相信自己的目标,努力,努力,在努力,总要尝
  • vs排名第二是当之无愧的市场之秀,vs厂主要的的作品欧米茄海马系列,欧米茄星座是市场独一无二的作品,其他的星座挑时间方式无法同步原装,唯有vs能做到,vs厂沛纳
  • 阿姨叔叔们的爱也一直在福的心里闪烁着,所以不要太难过!上周给我的幸福还没剩下吗?今天给你一生都用不完的幸福,在姨父叔叔的心中永远闪耀。我的小天使,我的乖女儿,我
  • 很多时候大家都会在感情上感到迷茫 我也一样 我不懂他为什么对我忽冷忽热 我不了解他 也不知如何了解 从喜欢他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感受到我的状态不对劲了 我开始容易内
  • 5.最近看到恋姐癖,是想到自己大学交男友的时候,同时交到一个自己觉得性格超好的朋友,(我妈妈性格不好,我也是情商不高的人,不知道是不是把她当妈妈了)感觉喜欢到超
  •        我丈夫王伟平转业到丰台区房地局从事公务员工作,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其本人的档案中都有详细记载,这本是一件非常容易调查核实的事情,却迟迟得不到丰台区房地
  •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ONEUS比例好,都看起来个子很高啊』『啊,对了,中间说话的时候其他成员在说话呢,焕雄君给前面的TOMOON们比心() 太可爱了... 啊,真的
  • 后面还和成毅的手印打卡,幸运的领到礼物,真的很喜欢演员成毅,永远是这么真诚,不辜负粉丝的每一分爱。言之有物,逻辑清晰,态度真诚,言语朴实,有趣有梗~每次看完都禁
  • 一切都在口袋里!可以把最漂亮的模特拉上床,把美女们带到科切威尔去滑雪--整整一飞机姑娘!我们上中学时都去过高尔基市,我们知道什么是商人的任性--打碎镜子,满脸黑
  • #财经#假期最后一天中年少女养生局☕️好朋友说 感觉我状态蛮好的我说 平时我要努力当个合格的妈妈偶尔我也要做回快乐的自己[心]那种全天候全身心扑在孩子身上的妈妈
  • 之后就是我的手术时间,此时我已经迷迷糊糊的要睡着了,一个医生叔叔给我上了止疼泵喊了我一下,然后我又开始瞪着眼睛等结束。妈妈就开始等,半个小时的时间大概又宫缩了三
  • #电影扫黑决不放弃#【从“新”出发,向“绿”而行】#广电融媒体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采访行#“东方氢岛”绿之“芯” 沿着北纬36度海岸线,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青
  • 四川华川都基因建议: 做亲子鉴定非同小可,不管是需要办理落户、移民、公证或诉讼等,还是自己确认一下亲子关系,费用的考虑仅是一个方面,最主要是选择资质齐全,正规
  • 游戏通过将[求关注][求关注]“素蒸音声部”塑造成两次化灵的食魂夙音,让玩家了解了这道菜。这几年大火的小说都是这个类型,女频作者把高光全给到了男性,99%的小数
  • ) (9)电脑:电脑工作时每小时耗电0.6~1度,假设每天使用四小时,约耗电2.4~4度(一月约耗电72~120度)"本月的最后一天,没有上班的第5个
  • 上班的时候爸爸分享了老家李子成熟的照片隔着屏幕我都清口水直流趁着周末有空驱车回家刚停好车就跑到树下摘下两颗塞进嘴里这次回来的时机恰到好处李子保持着最佳状态以前平
  • 川恒股份,公司现有磷矿产能虽然不是最高的,但是毛利率表现比同行更优秀,是磷化工行业中典型的小而美公司。川恒股份,公司现有年产能在300万吨,不过等新增产能投产后
  • 【写着写着整得我都有点兴奋我搞同人的标准就是我推supremacy,毫无合理的凭据硬说我推爱相方的相方推滚,让对情爱毫不关心的事业批我推爱TA的梦女梦男滚,拉我
  • 」「陆佳,你在我们家住了这么久,不应该交房租?」「陆佳,你在我们家住了这么久,不应该交房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