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问天意,一切随缘

人生在世,有两大不可为:一是天意不可问,二是缘分不可求。

正如《心经》所说: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世间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不生不灭,自有定数。

世事难料,天意难违。既然我们求不来顺心如意,那便做到尽力而为,心安无愧!

人生福祸,只求心安

《了凡四训》: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万事皆有定数,福祸皆有因果。既然决定不了命运的走向,那就脚踏实地的走过每一天。

《德育古鉴》中有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元朝有个人叫元自实,对缪材有恩,但这缪材却忘恩负义,做出很对不起他的事情。

元自实越想越恼,拿刀上门去寻缪材。路上偶遇一位僧人,那僧人见他身后跟着几百个奇形怪状的鬼,个个手持刀斧,凶神恶煞。心下正好奇,却见那男子没一会儿又返回此地,这回身后跟着的却是一些佩戴着金冠玉器的神人,个个手持香花幡幢,和颜悦色。

僧人实在好奇,便上前将此事告知,询问缘由。元自实说:“我本想杀了那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但到他家门口时,又想起他家中妻儿老小,若是杀了他,岂不是害了他一家?于是心生不忍,就回来了。”

这僧人听罢,恭喜道:“你所做的一切,上天都已知晓。将来一定会有厚福!人,一念之恶,凶鬼便至;一念之善,福神便临。你现在的善念,定有鬼神来护佑你,不必仇恨了。”
这之后,元自实更是日日行善精进,果不其然,没过多久便考取了功名,最终官至宰相。而缪材却在三年后颓废身亡。

《佛遗教经》中说:纵此心者,丧人善事。
人之心,能左右命运之祸福。正所谓: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心安,才能随遇而安;心安,才能求得平安。

人啊,无论怎样的精明算计,都猜不透最终的结局。万事皆有“缘”,所以,有福不必张扬,有祸不必担忧,只管做好自己,一切自有天意。

人一辈子,所求不用太多,求个心安即可。祸福吉凶,担忧无益;所作所为,问心无愧。如此,才能万事无忧,活得心安自在。

别问天意,一切随缘

佛说:一切皆流,无物永驻。

万物都在流逝,没有永远存在的物体,所以,万事随缘,别强求。

有个年轻人和老和尚聊起了命运。

年轻人问:“禅师,你说这世间到底有没有命运?如果有的话,我现在这些奋斗努力,又有什么用呢?”

老和尚笑着说:“当然有的!把你的手伸出来。”

老和尚抓着年轻人的手,点了点手上的生命线、事业线。然后,让年轻人将手攥成拳头。

这时候又问:“你找找,你的那些命运线在哪里?”

年轻人立即答道:“在我手里啊。”这时,年轻人才恍然大悟:命运,就在自己手中。

古语有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意不可猜,不如不猜;明知不可为,尽力即可。做好自己,顺其自然,以常态面对意外,才是随缘生活的答案。

人与人,既能相遇,便是天意;事与事,既成故事,便是缘分。我们无法预测到明天,但能把握好今天;我们无法避免意外,但能善待此刻。人生,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但也有数不清的已知。

走好自己的路,善待遇到的人,把握好此刻。该来的总会来,要走的不强留,一切随缘!
人生,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尽力就好。

凡事,别问天意,一切随缘。无论遇见了谁,都当做是天意;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当做是注定。心安理得,不强求,不为难,顺其自然,自有天助。

缘深缘浅,皆不强求

《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意思是说:一切圣贤,能转万物,随心自在。而凡夫却总被妄想所迷,所以被万物所转,自己做不了主。

《百喻经》中有一个“欲罢流水”的故事:
有个路人,口渴难耐,正好瞧见路旁有个木筒正不停地流着清水。

他上前张口大喝,等喝饱后,就举手对木筒说:“好了,好了,我喝够了,水就不要再往出流了!”

可是水依然不停地流动着,这人十分气愤:“我已经喝饱了!让你别流别流,为什么还是流个不停呢!”

旁人见了,笑着说:“你不需要了,自己走了就是,为什么一定要它停下来呢?”

人生有许多事,强求不来。佛陀说,人生有八苦,从出生到死亡,这八苦无一人能逃脱,无一人能豁免,这是天意,也是定数。

人生不强求,一切顺其自然。上天既已做了安排,又何必苦苦强求?太多的欲望,只会让自己坠入苦海,一旦陷入,便只能在其中苦苦挣扎,在劫难逃。

人到中年才能明白,当你学会“接受”的那一刹那,便和青春说了再见。人这一生,无论缘深缘浅,都要如常看待。能平常面对生活所有的好,也能坦然接受生活所有的坏。

人这一辈子,不管是缘分还是财富,上天都会做出最好的安排。善待每一份际遇,也珍惜每一次坎坷。不负天意,也是不负自己。

人生,忘不掉的,是回忆;还在继续的,是生活;错过了的,便当路过。一切随缘,一生心安!

真正的度化(下篇)

而真正让唐僧“觉知”到的是那个国王。国王对唐僧说:“小和尚,人间早成了地狱,人心的恶火佛都灭不了,凭你?佛祖瞎了眼派你这个窝囊废,要不是猴子,你都到不了这,你积的什么功德果报,每句都是妄言每步,都是杀孽,你取什么经度什么人?”这些话深深烙在唐僧心里。他真的在度化人吗?妖——是悟空打退的;人——是悟空救的;而自己度化没人睬,救人反被人讥,自己就是个窝囊废,那凭什么取得真经?正是反思让唐僧决定赶走孙悟空。不是因为“憎恨”“妒忌”“管不住”,是因为他觉知到:“教化”和“训化”一样,都无法真正的“度人”。

二打白骨精,打的其实是孙悟空。
为什么?打下去的那一刻,唐僧已经知道孙悟空打的是妖;那一刻,唐僧清醒觉知到:这样的“打”和自己那样的“教”一样无用,一样激起更多的不屑与怨恨,一样沉迷在冤冤相报的无尽轮回。如果就靠孙悟空一路“打”、一路“保”,最后到了西天又如何?能取到真经吗?当然不能,结果只会像孙悟空一个跟斗翻到西天一样,还是原地未动,还是窝囊废一个。所以,他必须赶走孙悟空,尽管他知道孙悟空一走,他就会死。“小僧西去的路上绝不跨过一叶苍生,如果我就此离开,即便我过得了千山万水,我也过不了我自己?”他必须戳穿孙悟空保护自己的真相,告诉孙悟空:“你说专保我,到底是怕我死,还是怕我这个凡胎到不了西天,解不了你这金箍?你头上的金箍好解,难的是你心中的金箍。这个你只能自己帮自己了,小僧帮不到你。”
孙悟空懂吗?不懂。所以,他走了。带着满腔的“怒”与“悲”,走了。这一走,才赢来了唐僧真正的“度化”。而这“度化”,不仅仅是度化白骨精,更是度化孙悟空,度化唐僧自己。

第三次面对白骨精,是唐僧一个人。这时,他有“说教”吗,他有劝“皈依我佛”吗?一句也没有。他问清了白骨精前世所受的苦痛,然后放下念珠告诉白骨精:希望小僧的死能带走白夫人心中的执念。”他选择了:用一命换一命。
不是说要西天取经吗,为什么又为妖舍命?没了命,还怎么取经?因为真经不在西天,真经就在眼前。唐僧放下了自己的执念——取经,而选择了真正去感受众生的悲,去承担众生的苦,在那一刻,他拥有了真经。哪怕归来的孙悟空三打死了白骨精,唐僧依然选择了“一命换一命”,选择了与白骨精成为一体,如此坚定的选择,才让白骨精最终放弃了“不成妖,便自绝,永不出地狱”的念,走向光明,走向人生。
唐僧让孙悟空打死自己,以换白骨精轮回一命时,是这么说的:“我原来以为,度化众生只是要教化他们,现在才知道,我若不入地狱,即使我到了大雷音寺,也取不到真经。一世不消,我度一世,十世不消,我度十世。”

“度化”没有“说教”,“度化”是我与你同在,我与你一体,我与你同生共死。“苦痛”不是靠“教化”烟消云散,是靠“不求回报的爱”,靠“你我一起去承担”,那一刻爱将苦融化,你我皆是佛。
那一刻,唐僧真正的成为了“师父”。
孙悟空跪在他的脚下,叫出一声“师父”,说“十万八千里,老孙等你回来,一世不来,老孙等你一世,十世不来,老孙也等十世。”话说完,孙悟空头上的金箍还在吗?不在了,因为孙悟空也已然放下了一个“自我”,金箍没有东西可以套了。直到这时,孙悟空才理解自己被唐僧赶走后,观音菩萨拦下他,对他所说的话:不是你师父放弃你,是你放弃了你师父。五百年前你只相信自己大闹天宫,五百年后你还是没有变,为何不放弃自己去相信别人?一直以来,你用自己的错与对去看别人的对与错。你火眼金睛看的是真相,但你师父看的是心相。”
火眼金睛看见真相,看见“你是妖,我是人”又如何?其实,孙悟空也是妖,一个有着五百多年“嗔与恨”的妖,一个有着大闹天宫“贪与慢”的妖,就像我们所有人一样,都是“贪嗔痴慢疑”的,那么妖怎么制服妖?如果还是打杀,那么不过是一个“要保护唐僧以解下金箍”的妖,和一个“要吃唐僧肉千年不死r”的妖,有高下吗?
都为自己,打来打去依旧在轮回,永远到不了西天。就像现实中的我们,看谁更有钱,比谁更有势力,整来斗去最后一起被压五行山。
为什么?一路杀“魔”只会成为更大的“魔”,一路降“妖”只会成为更大的“妖”,孙悟空看似无所不能的那条路,路的尽头其实不是“佛”,而是“魔”

可是当我们看见心相呢?看见一切“怨恨”“争斗”“贪嗔痴慢疑”背后的“因”时,我们不再停留在“果”上“打杀”,我们不会再区分“你是妖,我是人”,而是把妖的一切过往一笔勾销,把生生世世的怨恨统统放下,就在当下,承担“你我共有的苦痛”,承认“你和我一样,自性是佛”。这样做,太难了。难到即使你愿意为此放弃生命,人人都还笑你是个“傻子,但是,这才是真正的能度人的“师”。
度化你,意味着我是低到不能再低的尘埃;度化你,意味着我先入那生不如死的地狱;
度化你,意味着度化我,“无下”=“无上”。

(转载文章)

这么多年,你真的读懂了《西游记》吗?
刘一明《西游原旨歌》节选
二十年前读西游,翻来覆去无根由。
自从恩师传口诀,才知其中有丹头。
古今多少学仙客,谁把妙义细追求。
愿结知音登天汉,泄露天机再阐幽。

1、《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一般认为是吴承恩所作,然而道门中却有不同看法,在浩瀚的《西游记》注疏中,清代著名道士悟元子刘一明所作的《西游原旨》则是必须加以重视的以丹法阐述《西游记》的经典之作。
他认为《西游记》,说尽了世法道法、天时人事、学道修行,乃是古今丹经中第一部奇书。而《读法》一文则是悟元子对《西游原旨》纲领性的论述,是其书的观点综合和思想提炼,笔者在此将该文梳理,以飨各位爱道人士。
《西游》一书,乃是丘处机祖师将历圣口口相传、心心相印之大道公布于众之书。其言古人所不敢言者,道古人所不敢道者。

历来道门中最要紧的便是对于天机的泄露,所以此书在处,有天神护守。因此要读这部书必须净手焚香,保持敬诚之心,千万不能亵渎怠慢。

读者要明白《西游记》的言说方式与禅机颇有相同之处。即都要求人们去追寻言外之意。作者真正的用意或藏于俗语常言中,或托于山川人物中,或在一笑一戏里分邪正,或在一言一字上辨真假,可以说是千变万化,神出鬼没,非常难以揣测。

那么作为神仙之书,自然不同于世间的才子之书,才子之书讲的是俗世日常的道理,似真实假;而神仙之书所谈的是恢恢天道,似假实真。才子之书注重文辞华丽而义理浅薄;神仙之书却追求深意显得文辞平淡。
整部《西游记》,一案有一案之意,一回有一回之意,乃至一字一句都言不空发、字不虚下,读者须要行行着意,句句留心,一字不可轻放过去。

《西游记》表面是借助佛教题材叙事,实际是丹家贯通三教一家之理的体现,在佛教则以西天取经而证于《金刚经》《法华经》,在儒教则以唐僧师徒推演《河图》《洛书》《周易》之义,在道教则以九九归真发轫于《参同契》《悟真篇》。

因此,《西游》取真经,即是取《西游》这一真经,非在《西游》之外,另有一个真经可取。只不过是借如来传经的故事,传授《西游记》罢了。所以能明晓《西游》的真义,则自然领会了如来三藏真经。

然而《西游记》根本是一部丹书,此中所传的是转生杀、窃造化,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的机密,既不是在肉体上下功夫的养生方术、也非是讲顽空寂灭的参禅念佛。
学者须要不着心猿意马、幻身肉囊,要先将那些御女闺丹、炉火烧炼等一切后天色相邪术统统扫除,当从无形无象处辨别出先天虚无之学的真实妙理来,才能功不唐捐。
唐僧与悟空的经历看似不同,实则相通,此书本为唐僧西天取经而名之,何以将悟空故事著之于前?殊不知悟空生身于东胜神洲,如唐僧生身于东土大唐;悟空学道于西牛贺洲,如唐僧取经于西天雷音;

悟空明大道而回花果山,如唐僧得真经而回大唐国;悟空出炉后而入于佛掌,如唐僧传经后而归于西天。事虽不同而道理相同,悟空与唐僧都有自己的西游。

2、《西游》由众多公案故事组成,每宗或一二回,或三四回,或五六回不等。但其主旨都在公案冠首明题说明,因此每回妙义,全在作为提纲的二句中。提纲最要紧的字眼,也就一两个字。

如首回提纲“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灵根”是上句字眼,“心性”是下句字眼。可见灵根、心性是两物,应用心性去修灵根,而不能理解为修心性即是修灵根!

如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悟彻”是上句字眼,“断魔”是下句字眼。表明修炼次序应当先悟后行,悟以通行,行以验悟,然后知行合一,最后归本合元神。

故而篇中虽有千言万语,总不外是围绕此提纲进行表达。同时也应当注意每宗公案,收束处皆有两句总结,同样是整个故事的中心,不能轻易放过。

《西游》所阐发的是三五合一、贞下起元的道理。唐三藏喻太极之体,三徒喻五行之气。三藏收三徒,即是太极而统五行;三徒归三藏,即是五行而成太极。

并且唐僧在贞观十三年登上取经路程,路上收服三个徒弟,十四年回到东土,此处是最要着眼的地方而书中的通关牒文,唐僧师徒,每过一国,必要先验过牒文,用过宝印,才肯放行。

这是取经第一件要紧大事,更是行道之人修炼之大关目,须要将这个实义追究出来。其实就是告诉修道者,在行之前往往要知,秉持知先行后的步骤,不可忙学瞎练。所以有各国宝印,上西而领,回东而交,始终郑重,须臾不离,大要慎思明辨,方能得真。

如果有心之人看《西游记》往往会发现许多情节有貌似错漏的地方,其实该书大有破绽处,正是大有修道的口诀处。惟有破绽,才能起后人怀疑的心理,所谓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不悟。所有疑问之处,正是体现真人意深的地方。

例如孙悟空曾经八卦炉煅炼,已成金刚不坏之躯,何以又被五行山压住?玄奘生于贞观十三年,经十八年报仇,已是贞观三十一年,何以取经时又是贞观十三年?在莲花洞时,悟空已将巴山虎、倚海龙打死,老妖已经识破,何以在盗葫芦时,又变倚海龙?

师徒四人每过一难,则必先编年记月,而后叙事,其所隐含的即是攒年至月、攒月至日、攒日至时的意思。这与取经回到东土,交还贞观十三年牒文,同一机关。
即是丹法火候中所谓“贞下起元”“一时辰内管丹成”。而在具体故事中,芭蕉洞,言火候次序;通天河,辨药物斤两;朱紫国,写招摄作用。

整部书讲丹法有合说,有分说。前七回就是合说,路数是自有为而入无为,由修命而至修性,丹法次序,火候工程,无不俱备。

而其后九十三回,由性以及命,自无为而归有为,或言正,如诸国土君王,是写正道,而女人国配夫妻,天竺国招驸马,即是证正中劈邪;或言邪,如诸山洞妖精,是傍门,而狮驼国降三妖,小西天收黄眉,隐雾山除豹子,即是劈邪归正;

或言性,或言命,或言性而兼命,或言命而兼性,或言火候之真,或拨火候之差,只是对不过某一方面进行着重分析,不出前七回总纲。

3、此书亦是讲“穷理尽性至命”之学。猴王西牛贺洲学道,是穷理;悟彻菩提妙理,是穷理;断魔归本,是尽性;取金箍棒,全身披挂,销生死簿,作齐天大圣,入八卦炉煅炼,是至命。

观音度三徒,访取经人,是穷理;唐僧过双叉岭,至两界山,是尽性;收三徒,过流沙河,是至命。以至群历异邦,千山万水,至凌云渡、无底船,无非都是穷理尽性至命之学。

所以才有某些情节看似最难解实则极易解,如三徒已到长生不老之地,何以悟空又被五行山压住,悟能又有错投胎,悟净又贬流沙河,必须皈依佛教,才能得正果?

盖三徒皈依佛教,是就三徒了命不了性者言;五行山、云栈洞、流沙河,是就唐僧了性未了命者言。一笔双写,示“修性者不可不修命,修命者不可不修性”之义。

该书尤其教人识得何为真何为假,故在展示真时,会先将假象破除。如欲写两界山悟空之真虎,而先以双叉岭之凡虎引之;欲写东海龙王之真龙,而先以双叉岭蛇虫引之;

欲写悟空、八戒之真阴真阳,而先以观音院之假阴假阳引之;欲写蛇盘山之龙马,而先以唐王之凡马引之;欲写沙僧之真土,而先以黄风妖之假土引之。提醒人们在修丹时往往执著与错误的概念而不自知。

悟空每到极难处,即求救于观音菩萨。其深意是性命之学,全在神明觉察之功。

而讲到唐僧师徒的地方,则每人都用两个名字,其实玄奘、悟空、悟能、悟净,是说道之体;三藏、行者、八戒、和尚,是说道之用。这样就体不离用,用不离体。

名字之外又有别号,如唐僧、行者、呆子、和尚,属于借用的方法,用来比喻世间的学道之人。

而三位徒弟各自都具有丑陋的相貌。丑相者,异相也。异相者,妙相也,也正是丹法中所将“说着丑,行着妙”,让修道之人了悟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深意。

又从变化上说,沙僧不变,八戒三十六变,行者七十二变。以丹法来说,行者为水中金,是他家之真阳,属命,主刚主动,为生物之祖气,统七十二候之要津,无物不包,无物不成,全体大用,一以贯之,所以变化万有,神妙不测。

八戒为火中木,是我家之真阴,属性,主柔主静,为幻身之把柄,只能变化后天气质,不能变化先天真宝,变化不全,所以七十二变之中,仅得三十六变也。至于沙僧,则为真土,镇位中宫,调和阴阳,所以不变。

4、三位徒弟的兵器也大有讲究。
八戒、沙僧都是随身携带。只有行者金箍棒,变成绣花针藏在耳内,用时才取出来。此何以故?作者之深意为钉钯、宝杖代表以道全形之事,一经师指点,就能自己成就。
而金箍棒,乃是历圣口口相传、附耳低言的秘旨,是以术延命之法,在虚无中成就,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所以藏在耳内。

悟空到处自称是人家的孙外公,四处提及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事迹。其实若从解字角度看,外公,即是内无也;五百年前,即是先天也。

可知先天之气自虚无中来,是他家不死之方,不是自身中的事物。

《西游》孙悟空成道以后,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大闹天宫,诸天神将,皆不能胜。何以保唐僧西天取经,每为妖精所困?读者须将此等处先辨分明,方能寻得出实义,若糊涂看去,终无会心处。

最后,悟元子刘一明评判历家注解,其数固然不可胜计,但其中佳解,百中无一。虽然推崇悟一子的《西游真诠》为此中最优,但未免也有所论不及的地方。

因此读者不可专看注解而略正文,更要在正文上看注解,应当先在正文上用功夫,翻来覆去,极力参悟,不到尝出滋味、实有会心的境地,觉不肯休歇。等到有所体会之时,再看他人的注解,扩充自己的识见,那么就能知道他人的注解之好坏与否,自己的心得是否正确。

如此坚持用功,日久必然深入其中。但是之后也不可自以为是,更当求师印证,才能有真知灼见。

以上是悟元子刘一明总结读《西游记》的关键方法,并将上述内容录于卷首,赠与有缘之人,愿读者留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姥姥在我小的时候给我做了很多手工鞋,那个时候叫“单边鞋,还有“绣花鞋,最喜欢的还是那种鞋面上绣着俩朵小花,粉红相依,绿叶衬托,看着就惹人喜爱,穿出去小伙伴们都羡
  •   “草案明确教育惩戒是教师基本权利,也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的相关内容上升到法律条文层面,为教师实施教育惩戒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有利于破解教师不
  • 但是,但是,直到发现了“我们俩”和“找到一匹小马”我才觉得你们的秘密真的好多啊,到底是TZ你更浪漫,还是M马你更浪漫啊,我已经傻傻分不清楚了,我需要氧气面罩,啊
  • #看电影冷知识# 从[异形]到[怪形],角色们都身处一个封闭的环境,一个致命又未知的威胁。“windows”这个角色本来叫“圣地亚哥”饰演者托马斯·G·沃特斯显
  • #HAPPYMAKARSAKRANTI #HAPPYUTTARAYAN #HAPPYLOHRI #HAPPYBIHU #HAPPYPONGAL #मकरसंक्
  • 鸽哨悠悠,久居京都,犹记当年战友情。 dfu8888hio999#谜之微笑##美食##天水身边事#【麦积区举办2017年重阳节书画摄影展】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 公司业务持续增长带来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利润增长:2022年上半年,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较同期继续呈现不同程度上涨,为应对成本上涨压力中报业绩预告中值25.5亿元,
  • 还是陈立农/cln/cjnn/o2/c1n/陈立农粉丝/偶2/陈立农/cln/解码游戏/我是你的/一半是我/有梦可待/新歌/单曲/专辑/身高/性格/跟陈立农一起
  • 1⃣️看一次笑一次的照片 最近长得有点喜庆2⃣️突然发现了点新大陆点的其中两个菜 一个酸笋炒黄牛肉一个云南的米粉(应该是)最后意外发现这两个混到一起完完全全是干
  • 120分钟指标中位区金叉发散上行,还有空间,60分钟指标高位钝化拐头,30分钟高位背离有死叉预期,5分钟修复为偏多,整体看,预计明日60分钟修复空间后,还有试图
  • 先说下利兹,其实我是个利兹球迷,但是今年夏天真是看的我脑溢血,上赛季本来就是惊险保级,球队的大腿拉菲尼亚和中场核心,队长KP相继离队,换了一个亿,买了六个人,加
  • 我喜欢帮人减肥但我很少劝人减肥.身体是自己的.美与丑健康与否.自己如果都不在乎.我干嘛还要帮你操那份心!身体是自己的,美与丑健康与否,自己如果都不在乎,我干嘛还
  • “小姨把我的饼饼抢走了”“妈妈把我的饼饼压碎了”“不要爸爸不要爸爸”也有和天天看的小猪佩奇和汪汪队有关的“猪爸爸怎么倒下了呢”最最甜蜜的时刻是:每天早上醒了,主
  • 黃帝中經歷雲:在於九山東南天柱,號曰宛委。望之如帆,南對精廬,上蔭修竹、下瞰寒泉,西連稽山。
  • 他说了一些这样的话 一下子升华了我们真的很亲密无比 我真的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袒露脆弱比袒露身体更加亲密 其实我的消极面我自己很难挣脱 我的太压抑太矛盾我不愿意面
  • 多模架构成为主流趋势,Multi-model的架构在一个数据库平台就可以支持多种存储方式,大大减少运维和开发的成本。 1)存储-SQL 分离针对云数据库的需求和
  • 等于,环球什么都不做,只是登记了一下这首歌是环球的,就白白拿走我收入的一半。我看到的,是版权公司反复提醒作者:虽然你这首歌很红,但我一年给你几十块或者271块,
  • 是我吃过酸度排名前三的巧克力酸苦酸苦的,带一些木质气息这款辨识度太高了!招募有减脂需求的小伙伴们来参与这里可以有:与你一起抵抗诱惑,坚持减脂的小伙伴~减脂大咖亲
  • 施永青 - 不用新思维 无法救经济特区政府的防疫与救市政策屡遭民间纰评,原因是在环境出现突变的时候,仍跳不出传统思维的框框。只是特区政府的官员,大部分都没有这麼
  • VinciZhang旨在打造一个中国一线女装品牌,将最新的时尚以可承受的价格提供给爱美的你们,我始终坚信:人与衣服是相辅相成的,但一定要适合,只有真正适合,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