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木,
又名旃檀,
能作香料焚烧,
亦可入药。

如《 一切经音义 》中注释说 :

旃檀,
谓白檀能治热病,
赤檀能去风肿,

皆是除疾安身之药,
故名与乐。

时至今日,
用来制造佛珠的檀木,
以黄檀和紫檀居多。

尤其是紫檀,
因其木材坚实,
纹理细密,
色泽紫红,

加之有馥郁的香气,
被列为佛教五香

( 沈水香、
白檀香、
紫檀香、
娑罗香、
天木香 )之一,

更为人们所钟爱。

( 五 ) 其它种类

这一项的涵盖面非常广泛。

可以说,
除了上述的珍宝类、
菩提类、
宝玉石类、
果实 ( 核 ) 类、
竹木类之外,

皆应属于此项。

牛角、
牛骨、
犀角、
象牙等由于律制所限,

一向被汉传佛教所排斥,
却深受藏传佛教的喜爱,

藏传佛教甚至还有用人头骨来制造佛珠的,
佩带或持用这些佛珠,
也就更能使人了知生死的本来。

同时,
还会使人感受到一些神秘的宗教气氛。

除此之外,
还有用陶瓷、
紫砂、
雕漆等质料做成的佛珠,

这些形态各异的佛珠,
也同样会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思。

五 、加功用行 ——
佛珠的持用方法

佛珠是弘法最为方便的法器,
所以历来大德高僧莫不巧用佛珠。

在经典当中特别强调,
持用不同质料的佛珠,

其念诵的功德利益,
也有胜劣的差异。

如《 佛说较量数珠功德经 》中,
佛告大众言 :

汝等善听,
我今演说受持数珠校量功德获益差别。

若有诵念诸陀罗尼及佛名者,
为欲自利及护他人,
速求诸法得成验者,

其数珠法应有如是,
须当受持 :

若用铁为数珠者,
诵掐一遍得福五倍;

若用赤铜为数珠者,
诵掐一遍得福十倍;

若用真珠、
珊瑚等为数珠者,

诵掐一遍得福百倍;

若用木槵子为数珠者,
诵掐一遍得福千倍,

若求往生诸佛净土及天宫者,
应受此珠;

若用莲子为数珠者,
诵掐一遍得福万倍;

若用因陀罗佉叉为数珠者,
诵掐一遍得福百万倍;

若用乌卢陀罗佉叉为数珠者,
诵掐一遍得福千万倍;

若用水精为数珠者,
诵掐一遍得福万万倍;

若用菩提子为数珠者,
或用掐念,
或但手持,

数诵一遍其福无量,
不可算数,
难可校量。

此外,
在《 摄真实经·建立道场发愿品 》卷下、
《 守护经 》、
《 瑜伽念珠经 》中,

均以菩提子珠的功德最为殊胜。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 :

为什么菩提子珠具有如此大的功德呢?

在《 曼殊室利咒藏校量数珠功德经 》里边,

文殊菩萨为大众讲述了佛陀往昔因地当中的一段故事,

以释群疑 :

以何因缘我今偏赞用菩提子获益最胜?

曼殊室利菩萨言 :

乃往过去有佛出世,
在此树下成等正觉。

时一外道,
邪见坏心,
毁谤三宝。

彼有一男,
忽被非人之所打杀。

外道念言 :

我今邪见,
未审诸佛有何神力。

如来今既在此树下成等正觉,
若其实圣,
树应有感。

即将亡子卧菩提树下,
作如是言 :

佛树若圣,
我子应苏。

以经七日,
诵念佛名,
子乃重苏。

外道欢喜赞言 :

诸佛有大神力我未曾见,
佛成道树现此希奇甚大威德,
难可思议。

时诸外道闻此事已,
舍邪归正,
发大菩提心,
信佛神力不可思议。

以此因缘,
世人皆号为延命树。

其菩提树遂有二名 :

一名菩提树,
二名延命树。

不管怎样说,
选择一串菩提子的佛珠,

在心中念诵经文、
咒语或佛菩萨的圣号,

可以驱除烦恼,
消除报障,
增加智慧,
利己护人,
对于帮助我们修行实在是大有裨益。

前面讲过,
佛珠可分为三个种类,

即持珠、
佩珠、
挂珠,

而一般的念佛者,
大多选用持珠。

持珠的姿势,
亦可分为二种,
单手持珠与双手持。

单手持珠,
大多用于站立、
经行的时候;

而双手持珠则是打坐时经常采用的姿势。

其方法是将佛珠置于两手之间,
呈交叉状,
把母珠放在一侧,
掐捻一周,
回至原处即可。

其实,
根据《 佛像图鉴 》一书记载,

历来大德高僧手持佛珠的姿势皆无定法,

左手、
右手、
单手、
双手、
提高、
垂下、
平胸、
齐膝,

各种动作都有,
但求其
“ 方便 ”而已,
所以我们也就不必强求特定的持珠方法了。

在持珠的过程中,
经常有人会遇到要不要跨过
“ 佛头 ”
( 母珠 )
这类问题。

因为在经典中曾有 :

珠表菩萨之胜果,
于中间绝为断漏。

绳线贯串表观音,
母珠以表无量寿。

慎莫蓦过越法罪,
皆由念珠积功德。

经有记载,
故而才有此一说。

假如念诵者,
纯以佛珠作为记数的工具,
则不必把母珠和隔珠计算在内,
念诵时轻轻捻过便是。

如是念诵的人,

除了把佛珠当作精进、
记数的工具外,

还希望藉着它来体悟更多佛理的话,
当手捏到隔珠的时候,

可用 “ 佛、法、僧 ” 三宝,

或 “ 戒、定、慧 ”
三学来观想,

当手掐到母珠的时候,
也同样可以观想佛的相好光明,

同时再逆时针朝相反方向捏念,
即可解决此类问题了。

佛珠除了拿在手中起念诵记数的作用以外,
还可以挂在颈部充当挂珠,
或缠绕在手臂上起到佩珠的作用,

这些都是具有深刻含义的 :

二手持珠当心上,
静虑离念心专注,
本尊瑜伽心一境,
皆得成就理事法。

设安顶髻或挂身,
或安颈上及安臂,
所说言论成念诵,
以此念诵净三业。

由安顶髻净无间,
由带颈上净四重,
手持臂上除众罪,
能令行人速清净。

若修真言陀罗尼,
念诸如来菩萨名,
当获无量胜功德,
所求胜愿皆成就。

再者,
密教中由于三部
( 胎藏界 )、

五部
( 金刚界 )
修法之不同,

对于佛珠也有着特殊的要求,
与平时常用的佛珠相比,
是有所不同的。

据《 苏悉地羯罗经 》说 :

“ 佛部用菩提子珠,
观音部用莲花子珠,
金刚部用噜椰罗叉子珠。”

又据《 守护经 》及
《 瑜伽念珠经 》说 :

“ 佛部用菩提子珠,
金刚部用金刚子珠,
宝部用金等诸宝珠,
莲花部用莲花子珠,
羯磨部用种种和合珠。”

又近人金安一居士所著
《 密宗辑要 》一文说 :

“ 修增法用琥珀珠,
修息法用水晶珠,
修坏法及长寿法用珊瑚珠,
修诛法用人头骨珠,
修观音法用菩提子珠,
修一切法均可用凤眼菩提子珠。”

另外,
密教的经典对掐捻佛珠的指法也有详细规定。

从五部而言,
《 摄真实经 》中记载 :

佛部以右手拇指与食指掐之,
金刚部以右手拇指与中指,
宝部以右手拇指与无名指,
莲花部以右手拇指与小指,
羯磨部以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合捻之。

从三部而言,
《 苏悉地经 》中记载 :

佛部以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的指尖相合,
中指与小指直立,
食指略屈附于中指中节以掐之;

莲花部以拇指与中指指尖相合,
舒展其余三指而掐之;

金刚部以拇指与食指指尖相合,
舒展其余三指而掐之。

结束语

佛珠本是作为僧众道具出现并被保存至今的,

如《 释氏要览 》卷中
“ 道具篇 ”引
《 中阿含经 》云 :

“ 所蓄物,
可资身进道者,
即是增长善法之具。”

可是随着年湮代远、
律制久芜,

许多道具已经名实俱废了,

如齿木、
滤水囊等即属此例。

而佛珠不但未被废置,
反而更加承顺世间,

可以说早已成为那些
“ 与佛有缘 ”众生
“ 有善根 ”的表征了。

正因如此,
我才在几十种法具中,
选择了
“ 佛珠 ”
一项加以详细介绍。

这篇文章对于佛珠的种类、
数目、
质料等,

就自己所知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能够了知这诸多的
“ 相状 ”。

《 金刚经 》说 :

“ 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
即见如来。”

说明众生修行,

无论诵经、
念佛、
拜佛,

都不要
“ 执相 ”,

而佛珠也是作为
“ 相 ”之一种而存在的。

所以当我们在使用佛珠时,

不要过分地计较它的构造、
颗数和质料才好。

只要我们能做到
“ 静虑离妄念,
持珠当心上 ”,

也就可以早证菩提、
成就涅盘了。

命是注定的,运是可以改变的,多行善,多积阴德。有缘人看见希望改变命运这里开始一、立命之学
第一篇立命之学主要讲述作者自己的故事。袁了凡自幼丧父,母亲命他学医。后来,他在慈云寺遇到一老者,自称孔先生(根据云南县志,此人是著名易学家杨向春,化名孔先生,曾著《皇极经世心易发微》一书),精通皇极数预测未来,说他有当官的命,孔先生告诉袁了凡他某年应当考第几名,某年当廪生,某年当贡生,贡后某年当选为县长,在任三年半就应该告退回乡,在五十三岁八月十四巳丑时,寿终在家里。把他什么时候考取功名,能考第几名,什么时候当官,什么时候寿尽,有没有孩子等都作了预测。一开始袁了凡不太相信,巧合的是,此后的二十年,袁了凡的人生真的按照这位老者所算定的模式进行着,连考第几名等每一次都十分精确地应验了,这让他笃信了宿命论,认为“荣辱生死,皆有定数”,从此没有了上进之心。直到他遇到云谷禅师,二人“对坐一室”,彻夜而谈,终使了凡醒悟,懂得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道理,知道了如何可以改变命运,他说:“吾于是而知,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也就是说,道德仁义自己可以力求,功名富贵也可以自己求得,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信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听命于天,听命于他人。从此,袁了凡的人生信念发生了根本改变,从笃信宿命论转到信仰命由我造、福善祸淫的人生观。他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诫我们,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其关键在于多做善事积累福报,在于自身的修为,要多做善事,消除恶念。这就是《立命篇》的主要内容。于是袁了凡开始积极改过向善,积累善业,许愿做三千件善事改命,次年礼部考科举,孔先生预算的应该得第三,忽然考中第一,预测开始不应验。但袁了凡仍觉自己有很多做得不足的地方,经过十余年,这三千善行才算完成。袁了凡一直没有子女,就继续发起求子的愿,也许愿行三千善事,辛巳年就生下了儿子天启。再发求中进士的愿,许行善事一万条。于丙戌年再次遂愿,中了进士,授宝砥县长。原本孔先生所算定的一生,在努力行善改命后,完全改变了,连寿命也延长至七十四岁而终。
许下做一万件善事的时候,袁了凡的妻子见到袁了凡所做的善事不多,就皱着眉头说:“以前我在家里帮助做善事,所以三千之数得以完成。现在许下了一万善,可是衙门里无事可做,到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呢?”夜间就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神人。袁了凡告诉他善事难以完成的缘故。神人说:“只减粮一节,一万善事都已经圆满了。”事情是这样的:原来宝砥的田,每亩应纳粮二分三厘七毫,袁了凡把它减至一分四厘七毫,使上万的人民减轻了负担。虽然神人这样告诉我,但我自己的心里还有此疑惑。恰遇幻余弹师从五台山来,我便把这梦告诉他,并问这个梦可以相信吗? 禅师说:“只要发心真切,那么,一件事就可以抵得上一万件的善事,何况全县减粮,万民受惠呢?”二、改过之法
第二篇讲改过自己的办法,袁了凡认为改过自己要发三心:即惭愧心、畏惧心、勇猛心。惭愧心、畏惧心可以使自己认识到错误,有充足的动力进行改正。勇猛心是指虽然很多人知道道理,但是得过且过,或严重拖延,没有真正实行,而勇猛心正是改过、改命的关键,只有知道道理后勇猛实干才能真正获得益处。并且讲了改过的道理,有从事上改的,有从理上改的,更有从起心动念处除净的。如果没有从理、从心,只是从事的表面强戒不好的事情,但病根还在,东灭西生。故袁了凡认为改过更应该从理、从心。从事改过只是治标不治本,但是急需治标的时候仍可使用。
三、积善之方
第三篇讲积善的办法,讲述了十余个因为积善而获得好报的故事,有讲述其实善恶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善事要分为“端曲、阴阳、是非、偏正、半满、大小、难易”这七个方面,里面有引用几个经典故事。如引用了孔子的故事,子路救人拿了赏赐,孔子说子路做得对;而子贡赎人,没有要赏赐,孔子说做得不对,因为现行虽善,而其流风足以害入,那是似善而实非善。现在所做的虽似不善,而其流风足以济人,则其实却是善的。里面亦列举了十条可以行善的门类并作了相应解释: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佛法。第九、敬重师长。第十、爱惜物命。
四、谦德之效
第四篇谦德之效主要讲谦虚这项美德的效用,正所谓“满招损,谦受益”,讲述了“天道亏盈而益谦”的道理。并解释道如果一个人有福气,将要成功,就会自然而然有一股谦和吉祥之气外露,里面讲述了数个故事来证明。最后总结了整本书的内容,说明了改命要立志而行,命自我立,有了志向而努力,自然可以改变命运。书中名句:“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命是注定的,运是可以改变的,多行善,多积阴德。有缘人看见希望改变命运这里开始一、立命之学
第一篇立命之学主要讲述作者自己的故事。袁了凡自幼丧父,母亲命他学医。后来,他在慈云寺遇到一老者,自称孔先生(根据云南县志,此人是著名易学家杨向春,化名孔先生,曾著《皇极经世心易发微》一书),精通皇极数预测未来,说他有当官的命,孔先生告诉袁了凡他某年应当考第几名,某年当廪生,某年当贡生,贡后某年当选为县长,在任三年半就应该告退回乡,在五十三岁八月十四巳丑时,寿终在家里。把他什么时候考取功名,能考第几名,什么时候当官,什么时候寿尽,有没有孩子等都作了预测。一开始袁了凡不太相信,巧合的是,此后的二十年,袁了凡的人生真的按照这位老者所算定的模式进行着,连考第几名等每一次都十分精确地应验了,这让他笃信了宿命论,认为“荣辱生死,皆有定数”,从此没有了上进之心。直到他遇到云谷禅师,二人“对坐一室”,彻夜而谈,终使了凡醒悟,懂得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道理,知道了如何可以改变命运,他说:“吾于是而知,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也就是说,道德仁义自己可以力求,功名富贵也可以自己求得,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信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听命于天,听命于他人。从此,袁了凡的人生信念发生了根本改变,从笃信宿命论转到信仰命由我造、福善祸淫的人生观。他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诫我们,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其关键在于多做善事积累福报,在于自身的修为,要多做善事,消除恶念。这就是《立命篇》的主要内容。于是袁了凡开始积极改过向善,积累善业,许愿做三千件善事改命,次年礼部考科举,孔先生预算的应该得第三,忽然考中第一,预测开始不应验。但袁了凡仍觉自己有很多做得不足的地方,经过十余年,这三千善行才算完成。袁了凡一直没有子女,就继续发起求子的愿,也许愿行三千善事,辛巳年就生下了儿子天启。再发求中进士的愿,许行善事一万条。于丙戌年再次遂愿,中了进士,授宝砥县长。原本孔先生所算定的一生,在努力行善改命后,完全改变了,连寿命也延长至七十四岁而终。
许下做一万件善事的时候,袁了凡的妻子见到袁了凡所做的善事不多,就皱着眉头说:“以前我在家里帮助做善事,所以三千之数得以完成。现在许下了一万善,可是衙门里无事可做,到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呢?”夜间就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神人。袁了凡告诉他善事难以完成的缘故。神人说:“只减粮一节,一万善事都已经圆满了。”事情是这样的:原来宝砥的田,每亩应纳粮二分三厘七毫,袁了凡把它减至一分四厘七毫,使上万的人民减轻了负担。虽然神人这样告诉我,但我自己的心里还有此疑惑。恰遇幻余弹师从五台山来,我便把这梦告诉他,并问这个梦可以相信吗? 禅师说:“只要发心真切,那么,一件事就可以抵得上一万件的善事,何况全县减粮,万民受惠呢?”二、改过之法
第二篇讲改过自己的办法,袁了凡认为改过自己要发三心:即惭愧心、畏惧心、勇猛心。惭愧心、畏惧心可以使自己认识到错误,有充足的动力进行改正。勇猛心是指虽然很多人知道道理,但是得过且过,或严重拖延,没有真正实行,而勇猛心正是改过、改命的关键,只有知道道理后勇猛实干才能真正获得益处。并且讲了改过的道理,有从事上改的,有从理上改的,更有从起心动念处除净的。如果没有从理、从心,只是从事的表面强戒不好的事情,但病根还在,东灭西生。故袁了凡认为改过更应该从理、从心。从事改过只是治标不治本,但是急需治标的时候仍可使用。
三、积善之方
第三篇讲积善的办法,讲述了十余个因为积善而获得好报的故事,有讲述其实善恶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善事要分为“端曲、阴阳、是非、偏正、半满、大小、难易”这七个方面,里面有引用几个经典故事。如引用了孔子的故事,子路救人拿了赏赐,孔子说子路做得对;而子贡赎人,没有要赏赐,孔子说做得不对,因为现行虽善,而其流风足以害入,那是似善而实非善。现在所做的虽似不善,而其流风足以济人,则其实却是善的。里面亦列举了十条可以行善的门类并作了相应解释: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佛法。第九、敬重师长。第十、爱惜物命。
四、谦德之效
第四篇谦德之效主要讲谦虚这项美德的效用,正所谓“满招损,谦受益”,讲述了“天道亏盈而益谦”的道理。并解释道如果一个人有福气,将要成功,就会自然而然有一股谦和吉祥之气外露,里面讲述了数个故事来证明。最后总结了整本书的内容,说明了改命要立志而行,命自我立,有了志向而努力,自然可以改变命运。书中名句:“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蓝翔技校改名蓝翔技院,谷歌花钱让火狐蹬了雅虎,皮卡丘开口说话,小蓝解散 HR 卖家具,这就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
  • 工地挖出弹药库,某市一工地挖出地下弹药库.....
  • 百度世界大会最全官方回顾:今天,百度更懂你!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佘子清离世 登记在册幸存者仅余99位【荔枝头条】
  • 女主播自拍被解雇
  • 陈意涵新恋情疑曝光,获文青男接机,回男方家过夜!丨娱乐大事件
  • 惋惜|救了三天,这只搁浅启东的座头鲸还是死了!将制成标本留在圆陀角
  • “质疑收费被踢出群”是学校自找难堪
  • 史上最贵!达芬奇传世画作拍出4.5亿美元天价,曾被当成"伪作"
  • 共享单车乱停,物业诉摩拜索赔百元被驳
  • 中国再向美国遣返一名美籍逃犯:在华藏匿8年从事英语培训
  • 海信电器收购东芝,势头赶超格力
  • 新加坡地铁追尾致23名乘客受伤事故原因不明
  • 男子逛街一眼认出被拐儿子 立即将其从人贩手中抢回
  • 中羽赛林丹爆冷惨遭一轮游 连救7赛点仍失利
  • 山东蓝翔技校改名啦!
  • 震惊!江西一工地发现“弹药库”!4万余发子弹、75枚手榴弹!
  • 百度世界大会李彦宏:我们可以重新想象未来
  • 意大利无缘世界杯,所谓的舍己为人也不过如此了!
  • 加油!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工程全线贯通,明年1月1日正式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