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都是我的错,你们别吵了
两代⼈的⽣活观念本就不⼀样,更别说婆媳居住在⼀起,岂⽌是观念不⼀样,⼀点点摩擦可能就是⼀场⼤战,毕竟要不是因为同⼀个男⼈,她们可能⼀辈⼦都不会相⻅。 想想家⾥的糟⼼事⼉,⼩敏哀叹⼀声,⼜重新整理好情绪,⾛进家⻔。哦!⽼天爷保佑我有个和平的夜晚吧!

推开⻔,婆婆正在给孙⼦盛饭,⼩敏挤出笑脸说:“妈,今天吃饭蛮早的嘛!” “是啊!我今天专⻔去了菜市场买的菜呢,⽐超市⾥的新鲜。”婆婆⼀脸得意的样⼦,她总觉得菜市场的菜或者地摊上的菜要⽐超市的好,其实主要就是图便宜。

⼩敏简单“嗯”⼀声,抿抿嘴,她已经可以预料出今晚的菜是怎样的口味,总有⼀些奇怪的味道。她⾃⼰盛了⼀碗⽶饭准备将就着吃,今天实在太累,不想再⾃⼰动⼿炒菜了。
刚扒拉了⼀⼝,就不免皱起眉头:“你⼜买了新⽶?”

“是的”婆婆带着重重的家乡⼝⾳回答道。“咋了?这⽶⼜不好吃?这次买得好贵的!”
“多贵?”
“六块钱⼀⽄。”
“六块钱⼀⽄,你买的假⽶吧?”⼩敏把⽬光锁向⽼公,坚决的语⽓,“这⽶你吃起来怎么样?”
⽼公只会打哈哈,但其实他对⽶饭味道也很不认可,⼀边⼤⼝吃却⼀边说:“这⽶啊!没有什么⽶⾹的感觉,没有在姐姐家吃的好。”
⼩敏⼀⼝都不愿意再吃,不是她矫情,是这件事情说过很多次,不让婆婆买⽶,不让婆婆买⽶。 因为每次她买回来的都不好吃。⼩敏常常叮嘱婆婆以后⽶快没了就提前告诉她,她来买⽶。可是婆婆每次都不打招呼,弄得⼩敏买个⽶似乎还要天天做侦查,否则,婆婆总能提前⼀步。

⼩敏是说不出的⼼累。其实也不是⼩敏⾮要吃好⽶,主要是实在不想委屈孩⼦,想让孩⼦体会粮⻝之真味。况且,⼜不是吃不起!⼩敏压住⼼⾥的怒⽕,但⽕星⼦还是从⽛缝中蹦出来,她毫不客⽓却⼜平静地说:“我吃着这⽶就像嚼蜡⼀样,⼀点粮⻝该有的味道都没有。还六块钱⼀⽄,你买的什么⽶?!”

婆婆有点⼿⾜⽆措,胡乱指着厨房说:“东北⼤⽶啊!咋不好吃了?这不挺好吃的吗?我看你每次不都是买的这个⽶吗?”语⽓反⽽越来越强烈,让⼈不可怀疑。“我买的哪⾥是你那种⽶了?起码都是有机⽶。亏你⽐我多吃⼏⼗年的饭,啥好啥不好都吃不出来!⽽且,你还⽼不⻓记性,我说过多少次不⽤你买你偏买,你是给谁找难受呢?能不能让你孙⼦吃顿健康有营养的粮⻝?现在跟以前不⼀样,别⽼贪便宜!”

⼈啊,都是被逼出来的。⼩敏这样说也很难过,对⼀个⽼⼈家也深知没必要如此计较,但鸡⽑多了,就成了鸡圈,谁受得了鸡圈的臭⽓熏天?眼看⼜是⼀场不欢,婆婆也耷拉下来脸⾊,叽叽咕咕抱怨个不停,“我买的不好,也没⻅你买得好。你没时间买我买⽶怎么了?……”

⽼公则在⼀旁想要劝和却不知道怎么开⼝,两个⼥⼈都很强势,⼀个也得罪不起。⼩敏正想要说 “别叽叽咕咕的!能不能以后不要⾃作主张了?!” 却⻅这时⼉⼦嘴⻆挂着⽶饭,瞪⼤眼睛笑嘻嘻地说:“妈妈,奶奶,你们别吵了,都是⽶饭的错。姑姑那⾥的饭真的很好吃。你问问姑姑家买的什么⽶?让奶奶以后也买这种⽶。”

5岁的⼉⼦奶声奶⽓地说完,还傻笑了两声“嘿嘿~”

⼩敏听到⼉⼦这么机智的话不由得羞愧,⾃⼰还不如⼀个⼩孩⼦。成天这样吵来吵去对孩⼦也不好。她怂怂⽼公,让他给⼩姑⼦打电话,正好借⼩姑⼦之⼝让婆婆知道究竟该买什么⽶。

“嘟~嘟~嘟~”⼩敏点开免提。“喂!姐,吃过饭了没啊?……我们正吃呢,但是这⽶饭不太好吃,没有⽶味。记得暑假时候我们在你家吃的⽶蛮有味道的,想问问你们买的哪种⽶啊?”说到这⼉,⼩敏故意把⼿机往婆婆那边挪了挪。

“哦!我们吃的是敬稻⼤⽶啊,它是有机⽶,所以吃起来很好吃,有浓浓的⽶⾹味⼉。你们吃的哪种⽶啊?”⼩姑⼦热⼼地回答道。

⼩敏⽩了婆婆⼀眼,还没等⼩敏开⼝,婆婆就⼜开始告起状来,“我买的东北⼤⽶,他们⾮要说没 味道,我这也是有机⽶。六块钱⼀⽄呢!我怎么可能给孙⼦吃差的⽶?”

⼩敏⼀听就有些⼼梗,不由得赶紧接上:“你也就是买了个袋⼦上写了四个字的“东北⼤⽶”,这包装⼀看就是假冒。还有机,你真是能⽆中⽣有。你知道啥叫有机不?那是绿⾊⽆污染,不使⽤化肥种出来的稻⾕,像很久以前那样⾃然栽种出来的。”

⼩姑⼦在电话那头也说:“对啊对啊!唉,现在很多⽶没了粮⻝味就是化肥⽤得多。妈你不知道,就像我吃的这个敬稻⼤⽶它是细⻓型的,我看⼴告说这个⽶种植的时候连浇多少⽔都有计算的。就是这种⽶不管做饭还是粥都很⾹的。”

⼩敏不觉得⼼动了,顾不得他们娘俩在⼀旁唠⻓唠短,赶紧拿起⾃⼰⼿机搜索起来:敬稻⼤⽶——江南⼤⽶,鲜活、健康、有机,定位是中⾼端品类。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优势
和定位,是因为——

⾸先,敬稻⽶选取国内优质⽶种,⽣⻓期漫⻓,让每⼀粒⽶都能充分成⻓;它栽种根植于国内著名⼤⽶产区,那⾥种植历史悠久,⾃然环境优越,独有的地域优势让稻⽶凝聚⾃然精华。从种下去那⼀刻开始,就是⼤⾃然的馈赠。

敬稻⽶在产区建⽴⽣态基地,采⽤⽆污染活⽔灌溉,坚持有机、⽆公害的耕种⽅式,遵循24节⽓古法农耕,保证年年新出。所以⽶粒质地坚硬、外观⾊泽清⽩。这些才实实在在造就出敬稻⽶“天然鲜活”的⾼品质。同时,在先进技术⼯艺的加持下,出品⾯世的敬稻⽶,不管是真空包装、还是运输都有章可循,⽶内蕴含的淀粉、蛋⽩质、维⽣素等营养物质,⽐例搭配适度。健康⾼品质,助⼒营养被⼈体更好地吸收。
⽤敬稻⽶煮出来的饭,看起来颗粒饱满油亮,闻着⾹味浓郁,吃起来绵软略甜,营养丰富,不愧是⽶饭中的佳品。最后敬稻⽶采⽤简约貌美⼩罐瓶装,绿⾊环保的可降解材料,符合现代年轻⼈需求与审美,让⼈不由⾃主⼼⽣好感。⽽⼈性化设计,500ml⼀瓶的实⽤尺⼨⼜特别贴⼼,刚好能让⼀个年轻⼈煮 3到4次的饭。 不管从产地、⼯艺、营养,还是外包装上,敬稻⽶都由内⽽外彰显出天然鲜活、营养健康的独特⾼端⽓质。

⼩敏看到这⼉,有些疑惑出来了,她问电话那头的⼩姑⼦:“姐,敬稻⼤⽶是籼⽶。我⾃⼩吃⾯⻝⻓⼤,什么是籼⽶啊?” 没想到这话却遭来⽼公的⽩眼,半哄半⽓地⽤⼗分夸张的表情说:“哎哟!这你都不知道啊?不过也是,你吃⾯⻝⻓⼤,可以原谅你的⽆知。籼⽶就是南⽅主要吃的那种⽶,它是⻓椭圆形或细⻓型的,在我看来这是跟粳⽶最明显的区别。粳⽶是椭圆形的,有点胖胖的,今天我们吃的就是粳⽶,⼀般都是东北那种。妈买的这个肯定是假⽶,⼝感太差了。”说完,⼀副得意洋洋的样⼦。

“哎哟哟!了不得啊!你可真厉害,瞧把你能的。有本事你说说⽔稻种植浇⽔到哪⾥会种的好?” ⼩敏顺势恭维着给⽼公出了个难题,叫他得意忘形⾃以为了不起的样⼦。
“额~这个我确实没经验。很久不种⽥了。但每个阶段它要求的⽔位是不⼀样的,具体多少你还是网上查吧!”说完,他拿过⼿机跟姐拜拜了,打开电商⽹⻚,搜索“敬稻⼤⽶”,下单付款,动作⼀⽓呵成。他对着⽼婆和⽼妈扬扬⼿机,赔着笑说:“你们俩以后别吵了哈!买⽶以后就买敬稻⼤⽶!我已经买好两大包了,相信以后我们每天都能吃上⾹喷喷的⽶饭哟!”

敬稻⼤⽶,⼤⽶有机,让⽣活也更有机!

谛闲法师念佛开示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谛闲法师念佛开示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憧憬]#鞠婧祎如意芳霏# jjy#鞠婧祎傅容# 生命就是一个长途的旅程,我们要学会快乐而行,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和艰辛,都会是幸福而饶有风味的,因为我们在经历旅途
  • 选择了你,就是选择了下半辈子精彩有趣的生活,相信她不会拒绝与你复合。选择了你,就是选择了下半辈子精彩有趣的生活,相信她不会拒绝与你复合。
  • #装修[超话]# #家居[超话]# #优米生活家居日记# #成都装修找优米生活# #混搭风格# #成都优米生活#【马耳他岛】构成马耳他共和国国土的主体岛屿,首都
  • 我当时还不理解为什么女主遇到这样好的男人还是坚定不婚,如今我明白了,韩国的婚姻意味着什么,女主心里门儿清,她不愿意被束缚压迫和利用,即使男主可以给她无限的自由尊
  • 一直维持在这个界面 我就以为我微博坏了[哼] 还让吴波清给我查找原因 他帮我清理了下缓存啥的 结果没解决 最后 只能把微博给卸载了 草稿箱的内容也全没了 结果
  • 5年来,我竟然没有一次这样站在阳台什么也不做地静静地看校园夜景吹夜风的舒服。昨晚讲睡前故事,我告诉你爸爸妈妈和你都是从天上的星星里飞下来的,我们曾是最好的朋友,
  • #武汉隆鼻#案例参考[纸飞机]我的鼻子之前不够挺,鼻翼有一些宽,总是觉得怎么看都不好看,后来就去做了手术,总共2.6w武汉若然周龙 武汉同济周光瑜、武汉华美付国
  • #河南警察学院[超话]#今天是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 1985年12月17日,第四十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86年起,每年的12月5日为“国际志愿者
  • 郑生兵穿过人群,这样的场景他早已司空见惯,对于劳累了一天的他而言,此时此刻,桥对面的家才是他最向往的地方。郑生兵穿过人群,这样的场景他早已司空见惯,对于劳累了一
  • #杨紫[超话]#[奥特曼]#杨紫反黑特战队#[奥特曼]#杨紫反黑#[奥特曼]#杨紫紫米拒绝真人cp# 6月15日举报打咔第一贴 小黑提醒: 请紫米姐姐专
  • !)不过早餐吃的hin快乐~(这两天真滴吃太多撑的我无时无刻都很想吐[顶])哥哥提前四个站喊我出门我还是没赶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真不是我的锅是电梯太慢了!
  • 要找对人才行[泪][心]结尾奉上一句话:“和明白人说话,和踏实人做事,和厚道人谈情[心]” 我在吃从东北带回来的独家芝麻盐儿,打算趁休息减个肥~然后听见隔壁情侣
  • 早在17世纪,它的地下就有了三层,越来越多的游客不惜以繁琐的手续申请皇家许可证,也一定要来亲眼目睹这个神奇的地下迷宫。它的出现对之前本来缺少盐矿的波兰至关重要:
  • 合着她觉得一句“对不起”就是做完该做的了,那你看看痘印删干净没?无奈编辑:由于被xian/Liu的厉害,转发里抽奖吧,抽10张我拍的照片好了,要哪张你指定我来给
  • 胖成这样没有一碗米线一杯一点点是无辜的第一次看到有这种按住抢着付款的人,可惜没有照到最好的角度[允悲]本来十分嚣张的去找领导:我难道被阳光园除名了吗?大概是我凌
  • 如果解决不掉呢,那更没有压力了,说明这超出了你的能力,已经不适合面对这个事情了,人没必要为自己配不上的事情而焦虑,如果你不配这个金钱与名声,那越早放弃越好,想得
  • 但我们,对口中的肉却从这样不苛求。我们对蔬菜瓜果总是很挑剔:是不是有机?
  • 工作是什么 书中引用哲学家汉娜鄂兰的论点(人的条件)把人类生活统称为「行动的生活」并分为三个层面: 「劳动」:与动物一样,维持生活生存所必须,但也能带来喜悦
  • #seegams 小猫# 全8部#蜜桃夫夫# 88部#原耽女孩[超话]##原耽超话##腐女就要多补钙##每日推钙##seegams 小猫受##seegams#
  • 走过了青藏 川藏 滇藏 丙察察 去年终于去了墨脱暂时最喜欢和铁路并行的青藏线还有喜马拉雅山背后的世外桃源墨脱那今年可以实现新藏吗[舔屏]每次去的变化都好大好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