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鲜花][鲜花]在《人世间》原著里,原著作者梁晓声老师将自己几十年的人生智慧与感悟,全部倾注其中,把人与命运,人性的复杂性以及人生的悲欢离合,描述得异常深刻与真切。
我读了三遍原著,总结出了其中最清醒的9句话,其中囊括了人生、人性、情感。读懂了这些话,或许能够帮助我们在这人世间,可以活得更通透、更豁达。
所谓人生,原本便是一个怎么办接着一个怎么办的无休止的过程。
没有谁的人生,可以一帆风顺,如行云流水一般。
人生的旅途中,本就充斥着一个又一个问题。学业、工作、爱情、婚姻、收入、孩子、父母、健康……不同的人生阶段,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
当我们解决完眼前的问题,另一个新的问题又出现在了眼前。
这是谁都无法避免的。
即便到了人生的尽头,在死亡面前,或许我们依旧在思考来生应该怎么办。
马尔克斯说:“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
人生,就是由无数个问题和无数个怎么办组成的。
我们不必为了纷杂的问题而苦恼抱怨,我们要做的,是认真解决能解决的,坦然接受无法改变的。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人人都在不断地解决各种问题中度过自己的一生。
朋友大抵是一种以同质化的命运为前提建立的友好关系。原本同质化的命运一旦出现了较大反差,即使是朋友,往往也会由羡慕而嫉妒的。如果反差巨大,不论原本多么巩固的朋友关系,也会沙化、瓦解。
友谊天长地久,是有前提的。
不是友情不够坚固,而是人心太过复杂。
当人与人之间产生了较大的差距,那么关系自然会变得微妙起来。
跨越阶层的友谊存在,但我们必须承认,这种友情并不多见。因为,能够成为朋友,要么是志同道合,可以相互帮助;要么是感同身受,你懂我的苦,我理解你的难。
更残酷的真相是,成年人的友情,往往只以利用价值的大小,来决定交往的亲疏远近。
所以,势均力敌、共同进步才是维护友情的最佳方式。
至于面对友情的最好态度则是:
有些人,不必强留,有些圈子,不必强融。

婚姻的关系,自然是有缘分在起作用的。所谓缘分,乃是由家庭的社会等级作为前提的。超等级的缘分不具有普遍性。
有人说,婚姻是要讲究门当户对的。
这种所谓的门当户对,虽不是婚姻结合的必须前提,但从某种角度来说,门当户对的结合会省去一些适应差异的过程。
对于门当户对,更准确的说法,不是指家庭门第的高低,或是家庭经济条件的优劣,而是指两个人之间,文化背景、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匹配程度。
路遥说:人只能按照自己的条件寻找终身伴侣。就好像种庄稼一样,只能把豆角种在玉米一块,而不能和小麦种在一起。
无论是友情,还是婚姻爱情,差异过大,都不利于其稳定性。
周秉义与郝冬梅的结合,是发生在特殊时期的个例。否则,他们的婚姻很可能在金月姬的阻止与周志刚的自尊下瓦解。

亲情——草根阶层赖以抵抗生活和命运打击的最后盾牌,在艰难时代的风霜雨雪侵蚀之下变得锈迹斑斑,极易破损。
亲情是以血脉相连为基础的情感。
这种情感,并非是坚不可摧的。
亲情最好的状态,是无论你飞黄腾达,还是穷困潦倒,它永远都跟空气和阳光一样,不求回报地呵护你,陪伴你。
但有些亲情,也会在命运的打击以及生活的磨砺之下,受到侵蚀,发生改变。误解、争吵、势利、指责、控制等等,同样会出现在亲人之间。
即便真爱,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坚韧,恰恰相反,往往也是非常脆弱的,甚至可能比雌雄鸟兽之间那种相依为命的关系还脆弱。
对于爱情,我们总会不自觉地付诸幻想与希望。
越是真爱,对爱情的幻想便会越多。
一旦一方不顾一切,或是付出极大的代价去追求爱情的时候,结果越容易失望。
稳固的爱情关系,是我们需要理性地看待爱情。将对爱情的想象和希望控制在极其现实的范围内。
爱情会变,是因为人心会变。
对待爱情最好的态度是,与其患得患失,不如先爱好自己。
自身的强大和优秀,会具有无限的吸引力,你的爱,你的才华,你的宽容,你的智慧,都会成为对方离不开的原因。
美好的东西,要么属于自己;要么不属于任何人,仅供所有人观赏;要么足够多,起码一半人有机会公平获得——以上三种情况都不至于让心理正常的人生气。
对于美好的东西,人人都想拥有。
当美好的东西,成为了他人的囊中之物时,人们便会产生不平衡的心理。
这种心理属于嫉妒的范畴。
嫉妒会引发诽谤、羞辱、打击甚至迫害。总之,由嫉妒衍生而来的,大多是带有负面影响或结果的东西。
嫉妒是人性,不因嫉妒而失态乃至报复是修养。我们无法做到压抑人性,但是我们可以做到有修养。
这是面对自己难以遏制的嫉妒心,最好的状态。
看清自己,总是比看清别人要难的。谁都希望看清别人,希望自己看清自己的人却不是太多。真实情况很可能是这样——自己内心里的丑恶,也许比自己一向以为的别人内心里的丑恶更甚。
人这一辈子,最难看清的,就是自己。
大多数人都不愿正视自己的本色缺陷。
最悲哀的人,莫过于本身没有足以炫耀的优点,却又将挑剔的目光,时时刻刻地放在别人的身上,从而获取完全没有意义的满足感。
对于不成熟的人来说,他们永远都可以找到一些借口或理由,以掩饰他们自身的某些缺点。
而真正的成熟,是敢于正视不完美的自己,敢于面对自己内心的丑恶与欲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自省中,不断地了解自己,完善自己,升级自己,从而收获更好的自己。
人生的意义,从来不是看着别人如何活,而是让自己好好活一场。
不少人心里都有一个容不得别人的观点存在的魔障,只要不同观点一出现,内心就会发出拒绝的指令。
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
当我们遇到与自己相悖的观点时,请不要着急反驳,或是如同有洁癖的人看见地板缝中塞入什么脏东西一定要挑出来倒入垃圾桶一样。
这样,我们可能会失去更全面、更理性看待问题的机会。
人生不是一场辩论赛,谁的观点占据上风,谁就赢得了人生。
世界上所有的是非对错都是由人们去评判的,只要你自己认为对,就无须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更不要妄想别人和你有一样的见解,并为此大费口舌。
这是自寻烦恼。

底层人家的穷愁日子,像专吸人血的妖精似的。吸那些人家父母的血,与岁月争着吸。而且一边吸,一边觊觎着他们的儿女。当儿女也可以被吸血的时候,才放过他们。那时他们已行将就木。
有人说,穷是一种治不好的病。
压榨着人们的精神、身体。
这是认命者对命运的叹息。
周国平说:所谓命运包含两种因素,一种是不可支配的,一种是可以支配的。不可支配的,比如出身的贫富、亲人的早逝。可以支配的,比如后天的努力。
一个人出生在什么家庭,并不能决定他一生的经历与成就。穷人的孩子有出息,富家子弟境况悲惨,这种情况多的是。
对待人生,最好的态度是,对于自己不可支配的,就认命;对于自己可以支配的,就要拼命的努力……
[作揖][给你小心心]

陳景祥:強檢舉棋不定 「合法欠租」虛招
本想寫《財政預算案》,但見到周一公布本地染疫個案高達3.4萬多宗,且疫情沒有緩和跡象,相比之下,其他議題已成次要;當務之急,是必須以雷霆手段,盡快遏止疫情擴散。

第5波疫情由1月中旬開始惡化,2月出現大爆發,2月9日首次破千宗(1161),政府專家梁卓偉教授在2月10日已預警,到3月中個案會大增,他估計每日感染人數可能多達約2.8萬。結果教授的推算原來太保守,不用到3月中,2月27日已錄得26026宗,到2月28日更高達34466宗,公立醫療系統瀕臨崩潰!專家警告在先,但到底過去近兩個月時間,政府做過什麼?

投票以分區為基礎 強檢何不按此行事?
疫情阻遏不了,情况反而急轉直下,確診數字飈升令人觸目驚心。政府表示要做全民強檢,但到執筆之時仍沒有何時開檢的確實日期;有報道指會在3月17日之後,即仍要等兩個多星期,這段時間內新增的染疫個案會有多少?屆時全民檢測找到的感染個案可能多達幾十萬,政府還有什麼地方把他們隔離?

政府曾透露檢測期長達3個星期,效率低得驚人。內地標準是50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全員核酸檢測3天內要完成;香港在內地支援下,700多萬人應該5至7天就可以完成。最引起非議的是以身分證號碼作為強檢安排的次序,令人莫名其妙。香港投票以分區為基礎,出示身分證是為了核實身分及記錄已經投票,為何強檢不以此為基礎,按我們熟悉的方法去做?

事實上,現在圍封強檢已積累了大量經驗,全民檢測應該是圍封強檢的「加強版」,全港以分區為檢測單位,限定時間內(例如6天)完成,陰性者可以離開。這些流程操作,政府一向優為之,但這次全民強檢計劃卻翻來覆去,具體細節遲遲都未能敲定,過去的高效和專業「突然失蹤」,到底是何原因?

延租只把問題推遲 商戶說減租更實際
疫情令工商百業凋零,今年預算案「亮點」之一,是財政司長陳茂波破天荒提出以立法方式,禁止業主對經營指定行業的租戶追討欠租,為期3個月,可延長,最長半年。此議本是為了協助企業渡過目前難關,但預算案公布後有若干家連鎖食肆、零售商等宣布暫停營業或縮減服務。它們分店多,跟業主在租務上應有議價能力,而政府不惜以立例禁止業主追租,這些大集團理應可鬆一口氣,放心經營,但它們卻選擇暫時停業或縮減服務,原因相信是經營困難(生意大跌又怕員工染疫),令它們無法撐下去。

事實上,大集團和小商戶接受媒體訪問時,都對財爺的建議反應冷淡,因為幫助非常有限。他們都認為延期交租只是把問題推遲解決,財政壓力仍在;他們都認為減租更實際。業主「無良」,政府介入本應無可厚非,但理論上受惠的經營者卻並不領情,是否反映財爺摸不準商界實際困難,以致措施「不到位」,只是一記虛招?「合法欠租」的建議尚待草擬法例,然後交議會通過,遠水救不了近火,商舖寧願選擇暫停經營甚至結業!

行政長官競選在即 冀認真討論UBI
本地疫情反覆,限聚令時鬆時緊,經營者「今日唔知明日事」,根本無法正常營運。前景不明是營商大忌,現在疫情失控、確診個案急升,香港其實已陷入一場疫症危機,但政府似乎束手無策,社會正瀰漫一片焦慮不安情緒,民眾只能以不斷囤積食物和日用品「自救」。

疫情嚴峻,政府收緊限聚令,多個行業受打擊,各政黨在諮詢期已要求財爺再次「派糖」。陳茂波司長也從善如流,在今年預算案宣布向合資格的18 歲或以上市民發放1萬元電子消費券。這是陳茂波任內第3次派錢──第一次是2020年的現金發放計劃,向年滿18歲的港人每人派1萬元;去年則減半,改派5000元電子消費券代替現金;今年是第3次。

有評論提出,特區政府是否會把派錢「常規化」,效法澳門,成為每年一度的惠民措施?也有學者批評政府抗疫不力,財爺派錢是否想作為「掩口費」,紓緩市民不滿情緒?不管哪個原因,今時今日特區政府派錢是合適且對民眾直接有利的善政,而派錢跟我早前在《明報》觀點版討論過、有北歐小國開始實驗的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 UBI)類近。下屆行政長官競選即將舉行,我期待候選人會認真討論UBI這一概念。

政治貴乎適時應變 全民派錢有積極處
周永新教授在他的《明報》文章中,認為今年派錢只是應對Omicron對市民生活的殺傷力,是因時制宜的變通做法,不代表政府改變理財哲學(註1)。周教授的觀察是對的,我相信特區政府的思維沒有變;相比之下,澳門在「全民共享」理念上比香港更前衛。

澳門政府在2008年開始推出「現金分享計劃」(Wealth Partaking Scheme),至今已是連續第15年派錢,所有持有效或可續期澳門身分證的居民,都可獲發年度現金。至於派發金額,2008年為5000元(澳門元,以每名永久居民計,下同),其後金額不同,2014至2018年,每年派9000元;2019年起,每年派1萬元。

不少批評認為,澳門自回歸後開放賭權,政府庫房「水浸」,但社會民生建設卻停滯不前,貧富懸殊十分嚴重,政府於是以派錢方式「紓解民困」,也希望能紓緩民怨。

社會表面上經濟不斷增長,但基層勞工卻分享不到經濟成果,政府可以做什麼?通常的招數都是加稅、增加福利,由政府介入進行財富再分配。以香港情况來說,社會愈來愈富裕,但窮人數目卻不斷增加,不少建議認為政府應調高利得稅率,但多年來都未見行動(反對者指增加利得稅可能導致香港吸引外資的競爭力下降)。

很多「均富」措施都難以推行,唯有派錢是最直接、最簡單,也最令普羅大眾受惠的做法。澳門派錢名之為「現金分享」,正是有「均富」意味。

陳茂波司長在上任之初,對全民派錢的做法是不以為然的,他認為「錢要用得其所,解決深層次問題」;在2018 年公布預算案前夕,他接受電台訪問時說不認同澳門政府的派錢方式,指當年香港盈餘高,但「運用時不能夠短視,不能為取悅社會一部分人,『就大力做一些短期所謂派糖措施』」(註2)。

香港第一次全民派錢是在2011年,時任財爺曾俊華原計劃是向18歲及以上港人派6000元,注入強積金戶口,但遭各政黨猛烈批評,認為應派現金,最後政府俯從民意。

派錢的道理絕不複雜,只是還富於民,預算案發現收多了,就把盈餘一部分退回給民眾,其實十分公道。官僚思維,庫房坐擁大量盈餘,就可開展各項「鴻圖大計」,成就政府的「政績工程」!全民派錢是把主動權交還給民眾,由人民自主支配──而民眾雖然收了錢,卻不一定會多謝政府!兩者相比,當官的自然希望把錢留在庫房。

陳茂波司長雖然不贊成派糖,但他任內派了3次,坊間卻認為這是他任內最大「政績」,其實相當諷刺!

政治貴乎適時應變、因時制宜,正如UBI,一直以來被視為極端「異見」,但這幾年勞工階層的困窘境况,終於令人明白全民派錢其實也有積極實際的作用。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明報》

#今年a股还有投资机会吗#
恐怕这还不是底,新一轮的风险又要来了!
2022年的开局本来就很难了,没想到近期还在连续暴跌,昨天创业板大跌4.3%,今天再次下跌2%,上证指数两天大跌一百多点,本就不富裕的大盘指数更是雪上加霜,这盘面,我都想写封休战书,劝劝俄罗斯和乌克兰别打了,我上交所扛不住了啊。
并且,最可怕的不是跌了很多,而是还要下跌,每次大盘指数跌幅超过20%的时候,就会引发一个新的风险,就是担心融资盘爆仓,大幅度清仓导致盘面进一步下跌。
本文,我们来聊聊这一轮下跌之后导致的内部风险,目前看来,这风险是越来越近。
01
个股大跌,杠杆资金处于崩盘边缘
大家都知道,融资盘其实就是杠杆炒作资金,这部分资金是有可能爆仓的,目前券商融资比例差不多是1:1,假如你有100万本金,可以借100万,理论上只要你亏50%,本金就亏完了,爆仓。
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券商为了控制风险,不会真的让你亏50%的时候才给你强制平仓,否则卖的时候就卖不动了,所以券商会在你亏30%的时候就会要求你赶快给我补充本金,保证融资账户安全,如果你没钱补充本金,在你亏损35%的时候就会给你强制平仓。
那跌幅超过35%的个股多吗?
下图我统计了一下今年个股的涨跌幅分布,今年跌幅超过35%的个股差不多300支左右,这个比例已经相当的高了,意思是A股中可能近10%的个股都已经引发了爆仓风险,被要求增加保证金的股票有三百多支,还有五百多支股票处于悬崖边缘,随时可能爆仓。
上图我还仅仅只统计了今年的涨跌幅,大家都知道,从去年年底开始,股票就一直在下跌,市场的真实风险比看起来大得多。
就比如中国平安,表面上今年只跌了5.8%,但它的走势是这样的,从去年开始就连续下跌,一路从92跌到47,融资盘恐怕早就爆仓了,如果中途追加保证金,那是追一次死一次,一直追到倾家荡产为止。
并且中国平安还不是个例,格力、美的、三一重工、恒顺醋业等一众权重股近期股价全都腰斩,偏偏它们又是融资客最喜欢的标的。
下图我统计了一下融资买入额最多的股票,排名第一的就是平安,除了平安之外,茅台、牧原、东方财富等一众个股近期都是大幅度下跌,很明显,这一轮下跌杀的就是融资盘,只要大盘再砸10%,恐怕这些权重蓝筹股得集体爆仓,危险得很。
02
风险蔓延,大股东同样危险
其实,一般做融资融券的都是白领或者中产,他们持仓的资金相对来说比较少,对股市影响有限,大股东们才是股市中真正的土豪,他们的资产状况才能左右市场行情走势。
在这一轮下跌之后,危险的不仅只有中产,还有大股东。目前,在资本的操作之下,我大A股几乎无股权不质押,上市公司质押率高达99%。什么意思?就是几乎所有上市公司的股权都会被拿去抵押换钱。
上市公司的股东理论上很有钱,但他们的资产都是股权,而非现金,想要从公司拿钱,要么靠工资、要么靠分红,很明显这两者的资金量太小,根本满足不了高端人士对资金的需求,为了获得现金流,他们会将股权抵押给证券公司,这就是股权质押。
股价是在不断波动的,所以给股权定价的时候必然会打折,比如以你手中的股权累计市值1亿,抵押之后证券公司最多借给你5000万,假如股价跌幅超过50%,证券公司依然会面临较大风险,所以,证券公司会在借款成本之上设置平仓线和预警线
例如某股东在股价为5元的时候质押了2000万股获得5000万现金,质押率为50%,成本线就是2.5元。当股价从5元跌到4元时,会先触碰预警线,券商为了降低风险,会要求抵押人增加保证金。
如果不补仓,股价继续下跌到3元,就会触及平仓线,此时跌幅为40%,证券公司会立即卖出这些股票用来抵债,可能从始至终股价都没有触碰你的成本线。
股市中最可怕的是连续跌停,这对大股东绝对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上面那个案例中,假如触碰预警线之后达到第一个跌停收盘于3.6元,你会接到一个电话。
证券公司:尊敬的**同志,您质押的2000万股股权已触及预警线,请于两日之内补充资本金=预警线市值-当前市值+利息=4×2000万-3.6×2000万+利息≈810万本金,否则将被面临强制平仓风险。
第二天继续跌停?
证券公司:请两日内补充4×2000万-3.24×2000万+利息≈1500万元,如不补充,将面临平仓风险。
第三天还在跌停?
请补充保证金约2000万,以此类推,就问你慌不慌。券商一般只给两天时间,普通股东很难短期获得如此高额的现金,如果再形成高利贷,离破产也就不远了。
刚才我也说过,自今年开年,两市累计有一千支个股跌幅超过20%,接近100支个股跌幅超过40%,也就是说,这740个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每天都会接到证券公司的电话,要求追加保证金,保证不被强制平仓。
如果这些个股再大幅度下跌10%,系统性风险就要开始蔓延了。
下图,我统计了一下当前A股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分布图,目前144家企业第一大股东质押比例超过90%,他们处于裸奔状态,有572家企业的第一大股东质押比例超过50%。
要知道,这只是第一大股东。存在爆仓风险的除了它们之外还有前十大股东,中小股东以及市场大户。
这是一场连环效应,A股下跌时,那些毫无补仓能力的大散户首先爆仓,质押股被证券公司清仓,清仓行为致使股价进一步下跌,补仓能力稍弱的小股东爆仓,股价进一步下跌。
而当前正处于全球金融市场的敏感期,任何一个未知的风险都可能导致股市突然大幅度杀跌。A股的股权质押总额超过万亿,我看到很多专家说目前A股的流通市值达到40万亿,股权质押资金占比很小,影响不大,其实这是一种无知的说法。
市值不是现金,只是一种估值,没有人真的愿意拿出40万亿买下所有上市公司,而当有万亿股权拿到市场卖出时,就会出现买入不足、股票单边下跌的情况,当市场流动性不足之时,万亿的卖盘可以把上证指数砸到2000点。
所以,在连续大跌之后,市场并没有迎来想象中的触底反弹,而是出现了新的风险,不管是融资融券还是股权质押,本质上都是杠杆资金带来的风险,每当市场出现极端行情,杠杆资金都会把涨跌放大,作为散户,等呗,等市场筑底,等杠杆风险出尽,等大盘持续下跌,还是那句话,3月,守住本金,继续耐心等待,风险还没有过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车行了约半个小时,山顶在望,只见眼前白墙灰瓦,鸟鸣虫叫,心想这便是心仪已久的先锋书店的所在地了吧。到达村口后需要步行,这也增加了先锋书店的神秘感,整个村子依山而
  • #日剧美丽的他[超话]# 半夜看剧场版疯狂截屏,但结尾暴哭。因为结尾完全呼应第一季,这种回忆感,好像自己也亲身经历了美彼世界,见证他们的幸福[泪]而首尾呼应让我
  • 姐姐出生后宫缩缓解了,专家团队又为弟弟争取到3天时间女宝宝琪琪顺利娩出后,林女士的宫缩神奇般得到缓解,胎盘也未有剥离。延长一天出生就多3%的生机,医患携手为姐姐
  • 什么是中国汽车速度,什么是比亚迪速度,这就是!第500万辆比亚迪新能源车主罗振宇也表示,这辆车不仅是一辆非常好开的纯电SUV,更是中国工业史的里程碑,是中国汽车
  • ”吴艳妮回应称她对这些“争议”看得很淡,“我不需要人懂我,我只需要吴艳妮站在赛场上感受赛场的氛围、比赛的过程,那我觉得吴艳妮就已经成功了。策展设计的团队也由三位
  • ”王维把山中隐居写得这样美丽、淳朴、惬意,最后两句表达的心愿也就与《招隐士》全然不同了。(四)“阿姨隐居在武夷山,可是我们来的这里不够野呀”这是前几天,一位九岁
  • 我看见下垂的胸部我是发现不了什么美的,但是牛叉的艺术家确实可以发现其中的美,然后把它去粗取精表达出来,这时候我就可以在作品中感受到它的美了。因为我觉得它代表着一
  • #SVT中转周边[超话]# 出洪知秀Joshua小卡盘 盘出5500r 顺丰包 只盘出 和车主对接 锁盘20% 价格可自调 zone3 克拉岛 follo
  • 嗯 就这样#TF家族登陆计划TransFormProject[超话]# 这个帖子之我母亲对他们颜值的看法(不知道的看下图,我是一我母亲第一人称说的):1. 左航
  • 坑是不可能让坑到一点的[微笑] 不想旅行还开战,很心累。静谧的温馨,是触不到的痛,当我醒来时嘴唇还留着你的名字,那个当初#情感语录##减脂糖果##减肥瘦身##瘦
  • 纵有辛酸,也是为了明天的好过;纵有辛酸,也是有希望的生活!其实仔细想想,我和他三观相合,本就相处舒服,矛盾的根源其实在于“离得太近”。
  • 此外,丹麦于7月份通知俄联邦,宣布退出两国间的避免双重征税公约。(环球时报) 【普京下令暂停执行——】#普京下令暂停对欧美税收优惠# 据塔斯社8月8日报道,俄罗
  • 从相认,到相爱,他们做了彼此的光,比起单方面的救赎,我更看好顾川和姜小宁的“HE”的结局。作为一位路人才能不受外界的干扰,不会听到你是为了巩固提纯CP粉定的时间
  • 盗贼的身世揭秘太离谱了,一直当父母看的人结果是自己的兄姊,我反正emmmmm剑士舞娘双人剧情里的琵琶手小夜太出彩了!总之在我这里完全值原价,好想失忆再玩一遍[抓
  • #食物语手游[超话]##食物语四周年# 开服时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入的坑,然后一晃快四年了,一直坚持,是因为我很喜欢少主和食魂们家人一样的感情,而现实中,一些经历
  • #新书速递##法学好书速递##第三百四十弹#zhuan++关,啾一个鱼粉送周振杰老师的《日本刑法要论 总论》 [毕业帽]鱼宝们还可以关注鱼跃法学老助手的个人微博
  • 直接叫薯条也ok的[抱一抱]一个废话很多的单机同人女,非常喜欢自说自话,感谢收看每日碎碎念!#为什么年轻人不发朋友圈了#❶天生没什么分享欲,不爱发,没什么可发,
  •   岁月的痕迹让人成熟和释然,也沉淀下来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一种宽泛的广义构架接纳和愉悦,这无关生死离别,也无关得失成败。  桃李杏花和油菜花在春日相聚的
  • 家人们 我想出个新系列 拯救冷门国货 这两天去了个选品会 加上跟很多品牌聊天 我发现真的很无奈 很多品牌做的真的很好很好 但就是没钱推广 卡在了这一步 可能很多
  • 每次来南京都会到夫子庙走走逛逛,也许有人说,现在的夫子庙太商业,如果你慢慢了解,这里的小桥、流水、酒家,画舫…乌衣巷里感受“旧时王谢”江南贡院里体验中国史上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