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深解《金刚经》#
013说真俗二谛|我们痛苦的根源
说真俗
世上有二谛,亦分真与俗。
俗谛世间事,执著障大目。
有相之事物,无不当真实。
假观当真观,梦境成实事。
著相而昧性,舍本而逐末。
  我的讲解,跟现在流行的《金刚经》讲法都不太一样,因为我讲的不是字面意思。如果想知道字面上的解释,很多书中都有,你随便一翻,就能找到,所以我不讲这些。我想讲一些别处听不到的东西,最好能结合中国文化和我的修行实践,在智慧妙用上着力。
  每个人心中的世界,都高不过他的心;每个人心中的《金刚经》,也高不过他的心。学者有学者的《金刚经》,法师有法师的《金刚经》,读者有读者的《金刚经》,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金刚经》。就像很多人心中的“雪漠”,都不一样。随着你对“雪漠”的不断了解,你心中的“雪漠”也在变化。你的心变了,你对雪漠的印象自然就变了。
  一般来说,《金刚经》分两种讲法:一是真谛;二是俗谛。而真正的讲法,其实是前者,因为真谛才是了义的讲法,了义就是般若,真谛的讲法才能讲出般若智慧。但俗谛的讲法也是必要的,因为它更容易让世人接受和理解。
  什么是真谛呢?解脱层面的真理,就叫真谛。相对的,世间法层面的理解,就是俗谛。比如,注重文字、学问和功德的讲解,就属于世间法层面。超越世间法,进入解脱层面的讲解,才是真谛。真谛就是无为法,为了解脱、无为的智慧而学《金刚经》,就叫真谛;为了福报、平安、功德诵《金刚经》,就是俗谛。俗谛是世俗、有求、有为、有相的,你看得到。能用概念来衡量、来说清、来归纳的,都是俗谛。《金刚经》有俗谛上的意义,但它更重要的,还是无为法层面的意义,这个层次需要理解,也需要实际修证。所谓修证,就是通过修行去体悟那个东西,去验证真理。
  简单来说、当我们把虚幻的东西看成真实的永恒存在时、就是俗谛;当我们把眼前的一切视为虚幻、归于空性,知道它在不断变化时,就是真谛。换言之、当我们认假成真、把梦境视为现实时、就是俗谛;当我们著相昧性一一执著于外相、蒙昧了自性一一舍本逐末时,就是俗谛。真俗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我们要明白这一点。
  不过,虽然佛家的本质是无求的,但也允许俗谛有求者进入佛家,所以,很多寺院的碑匾上,都有“有求必应”四个字。广东南海有个“观音借库日”、每年的那个时间内,你都可以向观音“借钱”、如果发财了,你再去还钱。佛家允许这种求,也允许你请佛菩萨保佑孩子健康平安等等。这都是不了义的,但佛家不会拒绝。因为、佛家的目的,就是解除众生的痛苦,哪怕这种解除只是暂时性的。但是,要从本质上解除痛苦,就只能依靠了义的般若智慧。因为痛苦的本质是愚痴、是迷惑,迷惑必然痛苦,认假成真必然痛苦,只有不迷了,人才能消除烦恼和痛苦,所以,只有般若才能真正地解除痛苦,让你得到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快乐是无条件的,是无为的,叫涅槃,有“常乐我净”四个特点,不是传统的“死”,也不是寂灭。
  那么,涅槃是什么?这个问题不好说,释迦牟尼就对这问题不予理睬。人们一问到涅槃是有还是无,是非有还是非无,释迦牟尼就不回答了。为什么?因为你一涅槃就知道了,不涅槃我说你也不知道。所以,这在过去一直是一个扯不清的问题。很多人都讲不清。讲这个东西,需要一定的体验和文字般若。他没有文字般若的话,一般很难讲得清楚。有时他有文字般若,也有一定的体验,但他还是不讲。为什么?因为听的人根器不到,他无论怎么讲,人家也不会懂,那么索性就不讲了。佛家很讲究对机。
  不过,既然大家问了,我还是会尽量地讲一下。只是先等等,我们先聊完刚才的话题。
  真谛即实相,缘起性空义。
  真谛就是实相,实相就是本来面目。在佛经中,尤其是禅宗的经典中,老是出现“本来面目”。真如为何,真心为何,自性为何,空性为何,说的其实都是本来面目。明心见性的那个“性”,说的也是本来面目,不同的仅仅是名相。但是,很多人知道的仅仅是概念,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很多人还是弄不清楚。为什么呢?因为,它本身就不是文字层面的东西。你在文字上弄明白了,仅仅叫解悟,也就是道理上明白什么叫缘起性空,明白了理上的实相。只要你研究《金刚经》的学问,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真正地开悟,是见到事上的实相,明白缘起性空真实的含义。就是说,你体验到了、你的生命证得了本来面目,你不生迷惑了。见到实相,不再被现象迷惑,不把一时当成永恒,就是开悟。开悟了,真正体验到实相了,就是登地菩萨。这有点像你登上月球了,接下来,你就要在月球上探索,一天,两天,三天…随着你对月球的不断了解,你就会变得越来越专业,对月球也就越来越熟悉了。登月之前,月球在你心中只是夜空中的一个玉盘,很美,很诗意,充满了温馨。但你不知道它到底怎么样,你对它充满了无穷的想象。你只有真正踏上月球,在上面行走的时候,你才知道,在月球上行走是什么感觉。这时,月亮对你来说,就不是一个概念,不是一种想象,而是一种你说不清、但心里明白的存在了。解悟和开悟之间的区别,就有点像登月前和登月后。
  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多,你在经历任何事情之前,都不会知道你真正经历时的感觉,真相只会在你经历的那一刻出现。它的出现,就是缘起。它在出现的同时不会永恒,这就是性空。用上面的例子来说,就是月球时时在变化,每分每秒都不一样。你能够把握的,永远都只是当下。
  人生就是这样。

[转载]黄 老 居 士 慈悲开示:所以我们觉得,真正你要信了佛,为佛做一点儿事情,你这个人生才有意义,不然对不起你现在吃的粮食,来之不易呀!这是众生的辛苦。你怎么报众生?只是享受啊?你做的那些工作,对于众生起了多大的好处,打了一个很大的问号。灌输他一些学问,灌输一些什么东西,都是对于“拔除生死勤苦之本”没有什么作用。所以就是说,我们真正地也要像阿弥陀佛一样发起这个大心。

黄 老 居 士 净修捷要报恩谈:二、彼土导师
胡 小 林 老师 大通永利文化传播

无量寿经
净修捷要报恩谈:二、彼土导师

之所以称为净修捷要,是修净土宗最快、最重要的方法和内容,是净修的捷要。不光是净土宗的道理在里头,整个佛教的精华也都在里头。

《净修捷要》是跟《无量寿经》相辅助的,所以《净修捷要》要老能存在,大家老修,《无量寿经》必然也发达。……到最后法都灭完了,还有一百年就靠这部《无量寿经》,这个是肯定的。
有居士请教,开始学佛,如何在实修方面着手,黄老给的建议是:《净修捷要》。

1990年7月15日-7月17日,北京莲舍
◎ 第二拜 彼土导师

一心观礼,极乐教主。因地闻法,即发无上正觉之心。住真实慧,誓拔勤苦生死之本。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修菩萨道。于无量劫,积植德行。所发殊胜大愿,悉皆圆满成就。名具万德,声闻十方。接引导师,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一拜三称)

释迦牟尼佛之后,第二拜就拜阿弥陀佛了。两土的导师。释迦牟尼佛是此土的导师。阿弥陀佛呢?彼土的导师。释迦牟尼佛就告诉我们,阿弥陀佛是什么因缘、什么愿力,然后劝我们去。

“一心观礼,极乐教主”。极乐世界的教主。“因地闻法,即发无上正觉之心”。在因地,咱们都有因有果,我们现在就是在因地,我们还没有证果,我们都是在因地,在因的这个地位,不是果觉、果的地位,是因,将来得果。底下不过有个很特殊的因果同时,很不可思议。

我们但是现在先说我们是因地。阿弥陀佛当年,极乐的教主,他在他因地的时候,他因地是什么时候?他是国王,这个国王称为世饶王。“世”很丰富,“饶”是饶足、丰足,世饶王。那个时候有佛,佛叫世自在王如来,住世的时间很长。这个国王,他那时是因地,他听见这个佛的说法,就是世间自在王如来的说法,他就不做国王了。佛教不是政教合一,都是这样,都是王位不要了;不是我又做国王,又当出家人。国位不要了,他就出家了。

出家了之后,他法名叫作Dharmākara,就是法藏,法藏比丘。“因地闻法”,他听了世间自在王如来的说法,发了“无上正觉”之心。所以我们这个“正觉”就是觉悟,无上的正的觉悟。“觉”就是菩提,菩提这两个字是Bodhi,是印度话。菩提是翻了字的音,没有翻意思,我们翻成“觉”就是翻了意思了。一个是翻了意思,一个是翻了音。所以菩提就是觉,这就是正觉。所以“发无上正觉之心”就是发了菩提心。因此我们现在都需要慢慢要发起菩提心来,就是发起觉悟的心,发起佛的心。

“住真实慧”,他心住在什么地方?住在真实的智慧之上。《无量寿经》有三个“真实”,一个是“真实之际”,“开化显示真实之际”,真实的本际。一个就是法藏后来就是“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净土”。他怎么庄严净土?他住于真实慧,就庄严这个净土了。所以真实之际、真实之慧,再有一个是“真实之利”。

佛为什么要出现于世?释迦牟尼佛是要给众生真实的利益。我们现在做慈善事业,现在有很多想做很多:你或者要做什么幼儿园、敬老院,种种的,能让众生得到好处,甚至你一个人给他一万美金,他可以生活得很愉快。这不是他的真实之利,他寿命完了之后,他还又要轮回,后头这个恶梦还有无穷无尽,你对于他没有帮助。所以我们要给他真实之利。

所以三个“真实”:真实之际、真实之慧、真实之利。这是因为夏老师的会集就出现这三个“真实”。这三个“真实”,我就在里头做了很多的解释,它互相是呼应的。正因为你是开化了真实之际,真实的本体显露了,所以你才能够流露出真实的智慧;因为你有真实的智慧,你才能为众生谋求真实的利益。除此,你也有好心,也愿意谋利益,你是否做得成功?做得成功之后,那个利益到底有多大?真实的利益是彻底的、永恒的、真实的、究竟的。所以让众生都成佛这是真实之利。所以这个文字就简单了,三个“真实”说出一个“真实”来,说出一个“真实”来就够了,智慧是根本,这是从真实之际所流出来。

有真实之慧,他就可以来拔众生的“勤苦生死之本”。众生这个生死是苦。“勤苦”是什么?没完没了呀,这个“勤”是它没有停止、没有休息,老是苦。这个生死,现在咱们在生,有一天总要死,我就近一点儿了,你们还远一点儿。死了之后又要生,生了之后又要死,这没完没了啊,所以这个“勤苦”。这个“勤苦生死”它有个根本,他就是这个心哪,阿弥陀佛:要为一切众生拔除所有众生的生死的根本。这个志向大呀!

所以我们觉得,真正你要信了佛,为佛做一点儿事情,你这个人生才有意义,不然对不起你现在吃的粮食,来之不易呀!这是众生的辛苦。你怎么报众生?只是享受啊?你做的那些工作,对于众生起了多大的好处,打了一个很大的问号。灌输他一些学问,灌输一些什么东西,都是对于“拔除生死勤苦之本”没有什么作用。所以就是说,我们真正地也要像阿弥陀佛一样发起这个大心。

在因地之中,所以他就“弃国捐王”,国家他也让位了,王位他也舍掉了,捐赠了,不要了。“捐”就是捐弃,不要叫捐赠,叫捐弃、放弃。出家做“沙门”,“沙门”就是翻译的音。“和尚”这两个字,和尚也是尊称,大家用烂了,不能随便称的。沙门也是很高的德行,识心达本名曰沙门,你认识你的本心,你达了你的本性,才叫作沙门。这个地方就是说,这个意思就说他出家做和尚了,这时候他的法名就叫法藏,名号是法藏,所以以后经中再提到“法藏比丘”,那就是阿弥陀佛的前身。

“修菩萨道”。他发了菩提心,所行的是菩萨的行,菩萨就是利他为本,行菩萨道。“于无量劫”。“劫”是很长的时间,这个时间的名称,这个数字没有法说了,十的多少次方,没有法说了,只能打个譬喻:四十几里的一个大石头,天人穿着比轻纱还轻的纱,多少年下来一次,拿这个纱在石头上头蹭一下,把这块石头蹭没了,这个时间叫一劫。你去想吧,是多长时间。几十里地一块石头,天人那种轻纱,多少年下来一次,拿那个纱在石头上蹭一下,蹭来蹭去、蹭来蹭去,把这个石头蹭没有了,磨完了,这个时间叫一劫。所以再不解脱,再“勤苦生死之根本”,那以后就是没完没了啊,那个时间你没有法子想了。

他就是发了这样的大愿,法藏比丘,在无量劫中,无量的劫,这个劫也数不清了,都在“积植德行”!所以我们说这个大恩大德,佛是做了多少生、多少辛苦的事情,为我们哪!这么长久的时间都在那积德呀,“植”就是种,积德、种德,救度大家。所以我们今天能够在这一起听关于阿弥陀佛的法门,都是因为我们在过去的生中,曾经受到过阿弥陀佛的救度。阿弥陀佛已经对我们有恩,我们得过阿弥陀佛的救,所以这才听见这个法,我们欢喜,我们愿意学。所以无量劫来,积植德行,救度众生。

“所发殊胜大愿,悉皆圆满成就”。他发了四十八愿。他发了这个愿,跑到佛那去告诉佛,他说:“我想发一个大愿,要超胜一切佛,这个愿可以做得到吗?我要把这个佛国比别的各国都好。”佛就把所有的佛世界都现给他看,经过很长的时间,他一一都看清楚了。他于是总结,采取各佛世界的长,然后才发了一个四十八愿。发出这个大愿的话,所以称为愿中之王。“殊胜”,特殊啊!胜,超越其他称为胜。都“圆满成就”了,都成就了,愿都落实了,不是一个空愿,都成为实际了,还是圆满成就,没有欠缺。

“名具万德”。阿弥陀佛这个名字里头包括无量的德。你看是无量劫植德行,种种种德,这样成了佛,所以这个佛就是种种无量劫都在积德、培德而得到的成就,所以这个名字是万德所成就的,所以这个名字里头就包括了万德,所以叫名具万德。

“声闻十方”。阿弥陀第十七愿,愿意一切佛都宣扬佛的名字。所以你看在咱们这个世界,释迦牟尼佛就宣扬阿弥陀佛的名字。我再给你们举个例子,不知你们注意到没有,不管你是台湾、香港地区、还是大陆(内地),知道阿弥陀佛的人很多;知道咱们这个世界,咱们的本师,知道释迦牟尼的名号的人,少。你们想想看,说“这是如来佛”,等于没说,“这是学者、教授”,没说,不知道是谁。他不知道释迦牟尼,这个名号大家不熟悉,可是十万亿佛土之外的阿弥陀佛,咱们这老太婆、小孩子都知道。“阿弥陀佛。”高兴,“阿弥陀佛”;骂人也是“阿弥陀佛”。都知道。

这个不是个偶然的事情。为什么你自个儿学校的老师、校长,你不知道他的名字,外国有一个学校的校长跟你毫无关系,你倒知道了?不可能!你还老提他。不可能!这个事情是个不可能的事情。这个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阿弥陀有这个愿,阿弥陀愿十方的佛都去宣扬阿弥陀的名字,让十方的众生都听到这个名字,让十方的众生都羡慕这个地方,念这个名字,都得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这个事情是很明显,不是个偶然。所以这个“声闻十方”,在我们这个土,释迦牟尼佛的说也正是如此。

所以佛就来。他是“接引导师”。我们这个本师是释迦牟尼佛,而彼土的导师是阿弥陀佛,我们在阿弥陀佛的名字上加“接引”两个字,我们就是临终的时候,靠佛的愿力,他来接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不是我们自己能从这个世界去达到那个地方,而是靠佛的愿力接引。当然也有,如果你修到跟菩萨同等地位,自力可以往生,但是那个是亿亿人中难得一个半个。真正你能够得到上品生、佛来接引,已经是极其殊胜了。所以阿弥陀佛又称接引佛,又称接引导师。接引这个事,下头有,我就不重复了,以后再补接引是什么含义。

这一拜的时候,要拜了,这个拜就拜“南无阿弥陀佛”。也是拜三声。这个三句念完佛之后又起来了,恢复站着。念是站着念,拜就是一拜。这是第二拜。
(《净俢捷要报恩谈》,黄念祖讲述,大通永利编辑组听校整理)

[转载]黄 老 居 士 慈悲开示:所以我们觉得,真正你要信了佛,为佛做一点儿事情,你这个人生才有意义,不然对不起你现在吃的粮食,来之不易呀!这是众生的辛苦。你怎么报众生?只是享受啊?你做的那些工作,对于众生起了多大的好处,打了一个很大的问号。灌输他一些学问,灌输一些什么东西,都是对于“拔除生死勤苦之本”没有什么作用。所以就是说,我们真正地也要像阿弥陀佛一样发起这个大心。

黄 老 居 士 净修捷要报恩谈:二、彼土导师
胡 小 林 老师 大通永利文化传播

无量寿经
净修捷要报恩谈:二、彼土导师

之所以称为净修捷要,是修净土宗最快、最重要的方法和内容,是净修的捷要。不光是净土宗的道理在里头,整个佛教的精华也都在里头。

《净修捷要》是跟《无量寿经》相辅助的,所以《净修捷要》要老能存在,大家老修,《无量寿经》必然也发达。……到最后法都灭完了,还有一百年就靠这部《无量寿经》,这个是肯定的。
有居士请教,开始学佛,如何在实修方面着手,黄老给的建议是:《净修捷要》。

1990年7月15日-7月17日,北京莲舍
◎ 第二拜 彼土导师

一心观礼,极乐教主。因地闻法,即发无上正觉之心。住真实慧,誓拔勤苦生死之本。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修菩萨道。于无量劫,积植德行。所发殊胜大愿,悉皆圆满成就。名具万德,声闻十方。接引导师,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一拜三称)

释迦牟尼佛之后,第二拜就拜阿弥陀佛了。两土的导师。释迦牟尼佛是此土的导师。阿弥陀佛呢?彼土的导师。释迦牟尼佛就告诉我们,阿弥陀佛是什么因缘、什么愿力,然后劝我们去。

“一心观礼,极乐教主”。极乐世界的教主。“因地闻法,即发无上正觉之心”。在因地,咱们都有因有果,我们现在就是在因地,我们还没有证果,我们都是在因地,在因的这个地位,不是果觉、果的地位,是因,将来得果。底下不过有个很特殊的因果同时,很不可思议。

我们但是现在先说我们是因地。阿弥陀佛当年,极乐的教主,他在他因地的时候,他因地是什么时候?他是国王,这个国王称为世饶王。“世”很丰富,“饶”是饶足、丰足,世饶王。那个时候有佛,佛叫世自在王如来,住世的时间很长。这个国王,他那时是因地,他听见这个佛的说法,就是世间自在王如来的说法,他就不做国王了。佛教不是政教合一,都是这样,都是王位不要了;不是我又做国王,又当出家人。国位不要了,他就出家了。

出家了之后,他法名叫作Dharmākara,就是法藏,法藏比丘。“因地闻法”,他听了世间自在王如来的说法,发了“无上正觉”之心。所以我们这个“正觉”就是觉悟,无上的正的觉悟。“觉”就是菩提,菩提这两个字是Bodhi,是印度话。菩提是翻了字的音,没有翻意思,我们翻成“觉”就是翻了意思了。一个是翻了意思,一个是翻了音。所以菩提就是觉,这就是正觉。所以“发无上正觉之心”就是发了菩提心。因此我们现在都需要慢慢要发起菩提心来,就是发起觉悟的心,发起佛的心。

“住真实慧”,他心住在什么地方?住在真实的智慧之上。《无量寿经》有三个“真实”,一个是“真实之际”,“开化显示真实之际”,真实的本际。一个就是法藏后来就是“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净土”。他怎么庄严净土?他住于真实慧,就庄严这个净土了。所以真实之际、真实之慧,再有一个是“真实之利”。

佛为什么要出现于世?释迦牟尼佛是要给众生真实的利益。我们现在做慈善事业,现在有很多想做很多:你或者要做什么幼儿园、敬老院,种种的,能让众生得到好处,甚至你一个人给他一万美金,他可以生活得很愉快。这不是他的真实之利,他寿命完了之后,他还又要轮回,后头这个恶梦还有无穷无尽,你对于他没有帮助。所以我们要给他真实之利。

所以三个“真实”:真实之际、真实之慧、真实之利。这是因为夏老师的会集就出现这三个“真实”。这三个“真实”,我就在里头做了很多的解释,它互相是呼应的。正因为你是开化了真实之际,真实的本体显露了,所以你才能够流露出真实的智慧;因为你有真实的智慧,你才能为众生谋求真实的利益。除此,你也有好心,也愿意谋利益,你是否做得成功?做得成功之后,那个利益到底有多大?真实的利益是彻底的、永恒的、真实的、究竟的。所以让众生都成佛这是真实之利。所以这个文字就简单了,三个“真实”说出一个“真实”来,说出一个“真实”来就够了,智慧是根本,这是从真实之际所流出来。

有真实之慧,他就可以来拔众生的“勤苦生死之本”。众生这个生死是苦。“勤苦”是什么?没完没了呀,这个“勤”是它没有停止、没有休息,老是苦。这个生死,现在咱们在生,有一天总要死,我就近一点儿了,你们还远一点儿。死了之后又要生,生了之后又要死,这没完没了啊,所以这个“勤苦”。这个“勤苦生死”它有个根本,他就是这个心哪,阿弥陀佛:要为一切众生拔除所有众生的生死的根本。这个志向大呀!

所以我们觉得,真正你要信了佛,为佛做一点儿事情,你这个人生才有意义,不然对不起你现在吃的粮食,来之不易呀!这是众生的辛苦。你怎么报众生?只是享受啊?你做的那些工作,对于众生起了多大的好处,打了一个很大的问号。灌输他一些学问,灌输一些什么东西,都是对于“拔除生死勤苦之本”没有什么作用。所以就是说,我们真正地也要像阿弥陀佛一样发起这个大心。

在因地之中,所以他就“弃国捐王”,国家他也让位了,王位他也舍掉了,捐赠了,不要了。“捐”就是捐弃,不要叫捐赠,叫捐弃、放弃。出家做“沙门”,“沙门”就是翻译的音。“和尚”这两个字,和尚也是尊称,大家用烂了,不能随便称的。沙门也是很高的德行,识心达本名曰沙门,你认识你的本心,你达了你的本性,才叫作沙门。这个地方就是说,这个意思就说他出家做和尚了,这时候他的法名就叫法藏,名号是法藏,所以以后经中再提到“法藏比丘”,那就是阿弥陀佛的前身。

“修菩萨道”。他发了菩提心,所行的是菩萨的行,菩萨就是利他为本,行菩萨道。“于无量劫”。“劫”是很长的时间,这个时间的名称,这个数字没有法说了,十的多少次方,没有法说了,只能打个譬喻:四十几里的一个大石头,天人穿着比轻纱还轻的纱,多少年下来一次,拿这个纱在石头上头蹭一下,把这块石头蹭没了,这个时间叫一劫。你去想吧,是多长时间。几十里地一块石头,天人那种轻纱,多少年下来一次,拿那个纱在石头上蹭一下,蹭来蹭去、蹭来蹭去,把这个石头蹭没有了,磨完了,这个时间叫一劫。所以再不解脱,再“勤苦生死之根本”,那以后就是没完没了啊,那个时间你没有法子想了。

他就是发了这样的大愿,法藏比丘,在无量劫中,无量的劫,这个劫也数不清了,都在“积植德行”!所以我们说这个大恩大德,佛是做了多少生、多少辛苦的事情,为我们哪!这么长久的时间都在那积德呀,“植”就是种,积德、种德,救度大家。所以我们今天能够在这一起听关于阿弥陀佛的法门,都是因为我们在过去的生中,曾经受到过阿弥陀佛的救度。阿弥陀佛已经对我们有恩,我们得过阿弥陀佛的救,所以这才听见这个法,我们欢喜,我们愿意学。所以无量劫来,积植德行,救度众生。

“所发殊胜大愿,悉皆圆满成就”。他发了四十八愿。他发了这个愿,跑到佛那去告诉佛,他说:“我想发一个大愿,要超胜一切佛,这个愿可以做得到吗?我要把这个佛国比别的各国都好。”佛就把所有的佛世界都现给他看,经过很长的时间,他一一都看清楚了。他于是总结,采取各佛世界的长,然后才发了一个四十八愿。发出这个大愿的话,所以称为愿中之王。“殊胜”,特殊啊!胜,超越其他称为胜。都“圆满成就”了,都成就了,愿都落实了,不是一个空愿,都成为实际了,还是圆满成就,没有欠缺。

“名具万德”。阿弥陀佛这个名字里头包括无量的德。你看是无量劫植德行,种种种德,这样成了佛,所以这个佛就是种种无量劫都在积德、培德而得到的成就,所以这个名字是万德所成就的,所以这个名字里头就包括了万德,所以叫名具万德。

“声闻十方”。阿弥陀第十七愿,愿意一切佛都宣扬佛的名字。所以你看在咱们这个世界,释迦牟尼佛就宣扬阿弥陀佛的名字。我再给你们举个例子,不知你们注意到没有,不管你是台湾、香港地区、还是大陆(内地),知道阿弥陀佛的人很多;知道咱们这个世界,咱们的本师,知道释迦牟尼的名号的人,少。你们想想看,说“这是如来佛”,等于没说,“这是学者、教授”,没说,不知道是谁。他不知道释迦牟尼,这个名号大家不熟悉,可是十万亿佛土之外的阿弥陀佛,咱们这老太婆、小孩子都知道。“阿弥陀佛。”高兴,“阿弥陀佛”;骂人也是“阿弥陀佛”。都知道。

这个不是个偶然的事情。为什么你自个儿学校的老师、校长,你不知道他的名字,外国有一个学校的校长跟你毫无关系,你倒知道了?不可能!你还老提他。不可能!这个事情是个不可能的事情。这个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阿弥陀有这个愿,阿弥陀愿十方的佛都去宣扬阿弥陀的名字,让十方的众生都听到这个名字,让十方的众生都羡慕这个地方,念这个名字,都得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这个事情是很明显,不是个偶然。所以这个“声闻十方”,在我们这个土,释迦牟尼佛的说也正是如此。

所以佛就来。他是“接引导师”。我们这个本师是释迦牟尼佛,而彼土的导师是阿弥陀佛,我们在阿弥陀佛的名字上加“接引”两个字,我们就是临终的时候,靠佛的愿力,他来接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不是我们自己能从这个世界去达到那个地方,而是靠佛的愿力接引。当然也有,如果你修到跟菩萨同等地位,自力可以往生,但是那个是亿亿人中难得一个半个。真正你能够得到上品生、佛来接引,已经是极其殊胜了。所以阿弥陀佛又称接引佛,又称接引导师。接引这个事,下头有,我就不重复了,以后再补接引是什么含义。

这一拜的时候,要拜了,这个拜就拜“南无阿弥陀佛”。也是拜三声。这个三句念完佛之后又起来了,恢复站着。念是站着念,拜就是一拜。这是第二拜。
(《净俢捷要报恩谈》,黄念祖讲述,大通永利编辑组听校整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聚宝】2022.7.24重点2️⃣(见pl)‼️请大家积极f/h净//化,与黑hao互动增加打 k//a难度。存档:7502580278 被捂嘴请认准不喝牛奶
  • • 新品A04气场正红色(雾面) 御姐,酷酷小姐姐,正妹女神必备色~ 冷光偏紫调,暖光偏红调~ 复古有摩登的颜色,薄涂有点蔷薇色的感觉, 很温柔, 完美替代
  • 经调查,“CC”是吕某(男,46岁)的微信名,其于4月10日晚在小区群传播了这条消息,并称“我朋友说,外面快递员核酸都是代做的”目前上海公安已经介入调查。og9
  • 九周年活动即将开启,敬请期待哦带话题 #CAKEBOSS相识已九 未来可期# 转发, 7月30日抽两位小可爱送价值329周年庆蛋糕一份#生日蛋糕# #生日快乐[
  • 这算是我们的志二代[加油][心][米奇比心][鲜花]今天大哥满五个月了,他睡了我也终于下班有时间碎碎念了前几天累到我想离家出走,怎么都不高兴,不想自己玩,长在我
  • 所以想要真正的财富自由其实很容易——只要不关心财富,你就自由了。所以想要真正的财富自由其实很容易——只要不关心财富,你就自由了。
  • 别过分苛责他人,也不必过于强求自已,试着发现身边的点滴乐趣,让不愉快的事成为过去,让生活充满笑语。余生,努力做一个,乐观阳光积、极向上的人,善待自己,宽容他人
  • 你渐渐的忘掉自己的承诺,更在乎新的感觉如果我们只在乎自己的感受,那我们永远都会爱上不同的人但爱不应该是这样的,爱是经营,是坚守,是持久忍耐能守住自己最初的那份爱
  • #邓伦# 早上好![羞嗒嗒][羞嗒嗒][羞嗒嗒][羞嗒嗒][打call][打call][打call][羞嗒嗒][羞嗒嗒][羞嗒嗒] #中国·台湾[地点]##我
  • 欢迎点击链接查看→ 如果你对#AG小绿粉#还有其他疑问,也欢迎在评论区向我们提问哦~#AthleticGreens##营养知识#迟来的告别 2020.1.1-2
  • 近日,厦门市民林先生不明原因高烧出现多脏器衰竭,幸亏医生及时发现罪魁祸首,腹股沟处被恙虫咬了。#津日疫情播报#【7月27日凌晨,本市新增1名本土新冠阳性感染者】
  • 在艺术家#卡拉·马蒂# 创建的后自然维度的视觉系统中,最原始的花是唯一不能够被再创造的:对现实的单一解读受到挑战和破坏,为复杂的语义参考和符号系统创造空间;绝对
  • #蜜雪冰城主题曲升级啦# 雪王出道四周年,蜜粉儿和友友们的祝福温暖了雪王的心巴!#蜜雪冰城主题曲升级啦# 祝贺@蜜雪冰城 雪王火热出道四周年,这么热闹的庆典当然
  • 早期症状易忽视,超过80%发现时已是中晚期[话筒][话筒]肝癌发病隐蔽性十分强,早期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很多肝癌患者早期通常没有任何感觉,少数病人会出现食欲减退、
  • 这几年各种动态减少,改为用相册和便签记录生活手机一丢放佛一下子丢了三年大部分的成长记忆没有备份没有印洗的照片都无影无踪了所幸值得珍惜的亲情和友情,该在的人还在心
  • ”  据了解,未能登机的中国乘客中不少来自美国其他城市,他们原定经日本东京转机回国,目前面临着住宿和防疫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据了解,未能登机的中国乘客中不少
  • [心]假装写在终映前:从ep01满意到ep15的只有我吗[笑cry](虽然辅线cp太多辽,然后姜作家的故事emmm)粉红泡泡系列的蜜恋,吼吼不知该道羡慕李钟硕还
  • 今天是收获快乐的一天啊虽然今天工作真的很累不过还是收到了很多的爱意很开心 一年又一年 身边的人没有变今年有个让我很惊喜并且很感动的场景今天我加班到很晚 我们团队
  • [心]在网上看到好温暖的一段话:我告诉你,我爱你,并不是一定要和你在一起,只是希望今后的你在遭遇人生低谷的时候,不要灰心,至少曾经有人被你的魅力所吸引,曾经是,
  • 而且使用感也很好的,清爽无负担,轻微的控油对于偏油皮来说也是恰到好处,有保湿感不会拔干,油痘敏可以试试这个温和又高效的精华啦~你真的 我哭了资//本家看了都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