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野生蜂蜜,今晚八点上架。野生银耳,桃胶,皂角米,同时再上一批。

耙耙柑还在架上,还可以拍。

评论加点赞,选五位,各送一箱耙耙柑。另选五位,各送一份银耳桃胶皂角米组合装。

介绍一下蜂蜜。

这批蜂蜜产自高黎贡山,去年十二月我们去山上采过蜜,大家或许还有印象。当时产量极少,没能上架。

这批蜂蜜的来源,如图所见,是人工放置蜂箱,吸引野生蜜蜂前来筑巢,定期采蜜。严格说来,这类蜂蜜说是半野生更合适。纯野生状态的蜂蜜,如崖蜜,是蜂群在悬崖峭壁贮巢,此类蜂蜜产量稀少,采集风险很高。

不过,我们这批蜂蜜招揽的是野生蜂群,采的也是高黎贡山野生植物花朵,中途不会有任何人工干预。实际采回的蜜,和自行筑巢的野生蜂群采的蜜,并没有区别。

采集以后,经简单包装加工,无任何添加。

向大家推荐的主要原因,是这批蜂蜜来自高黎贡山。大家都知道,蜂蜜的品质,取决于“加工原料”的来源,也就是花蜜。而花蜜的品质,取决于当地土壤气候等因素。

高黎贡山地处怒江大峡谷,是世界级的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也是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生活圈保护区。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高黎贡山国家保护区成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此荣誉在云南只有两个,高黎贡山和西双版纳。高黎贡山享有各种美誉,如:“世界物种基因库”,“世界自然博物馆”,“生命的避难所”等等,太多,不一一列举。

关于高黎贡山的生态,说个切身经历。

说是切身经历,也不太妥,只是听闻。小云和她二叔带我们采蜜的时候,他们轻描淡写聊起黑熊,说是黑熊跑来偷蜜吃。我有些吃惊,仔细询问,他们说的黑熊是不是我以为的那种黑熊。

真就是野生黑熊,小云没见过,二叔见过,还见过小崽。后来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我国现有一万多头亚洲黑熊,高黎贡山就是它们主要栖息地之一。

扯远了。总之推荐这批蜂蜜的原因是因为高黎贡山无大气污染,无土壤污染,属优良气候条件产生的自然馈赠。

蜂蜜的分类比较复杂,不展开说了,说我确定的。从季节来分类,这批蜂蜜属于冬蜜。从蜜源来分类,这批蜂蜜属杂花蜜,俗称百花蜜,非单一蜜源。

最后强调一点:蜂蜜在气温十五度左右会形成结晶,因采集时间有先后,这批蜂蜜目前有结晶态,液态,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三种状态。我们随机发货,对此介意的朋友请慎拍。

关于银耳,皂角米和桃胶。之前买过且喜欢的朋友,可以考虑屯一点,我不确定下批上架时间。

以下内容之前发过,看过的朋友请忽略。

1.

先说银耳。

我们家老太太喜欢银耳,我从小就吃。夏天冷藏做冷饮喝,冬天炖稠一点,热气腾腾作为早餐。成年以后去北京工作,买银耳自己炖,总是不出胶,不是小时候粘稠软糯的口感。用上压力锅,银耳也还是脆生生的,像木耳一样可以用来凉拌。

记得我还为这事打电话给老太太,向她请教做法。

后来明白,炖银耳其实很简单。是否出胶与品种有关系,与烹饪方法反倒关系不大。爱出胶的品种,只要泡发时间足够,用不上压力锅。

向大家推荐这款银耳,理由就是容易出胶,口感软糯。推荐理由其实应该加上银耳的营养价值,但我相信不用我啰嗦,网上也能查到很多。

这款银耳的问题也有,一并说说。

首先是小。因为是野生,不如人工种植的肥硕,如图所见,每一朵都很小,卖相不好。不过这样也算省事,不用再掰成小块。

其次,有杂质。虽然已分拣挑选,但这款银耳是野生环境生长,外观不如大棚种植的干净清爽。不过杂质是在表面附着,清理比较容易,泡发后,再用清水淘洗几遍即可。

2.

再说皂角米。

皂角米是皂荚树的果实,也称雪莲子。富含植物性膳食纤维,属高能量,低蛋白,低脂肪食物。百度百科“皂角米”功效的介绍是:润肠通便,怯风散热,化痰散结。

皂角米与银耳同煮,润肠通便的功效非常突出。

秋冬干燥,若是孩子有便秘的烦恼,建议妈妈们尝试一下,食材纯天然,有营养还有疗效。也许不用你们哄着孩子喝,因为口感软糯,本身无味,加点冰糖同煮,对孩子来说就是口感极佳的甜品。

皂角米分单荚和双荚。单荚薄如指甲,双荚略肥厚。两者口感也有一点区别,单荚软糯嫩滑,双荚软糯中带一点嚼劲。

我们上的这款是单荚皂角米。

单荚皂角米主要分布在云南,基本为野生。双荚分布范围较广,已有人工培育。单荚薄,云南光照足,一两天就能完全晒干。双荚肥厚,一些光照不足的地区,会用烘干的方式。

皂角米若没有完全干透,容易生霉。所以有些烘干过程,会加硫,可防霉防虫。鉴别方法很简单,加硫烘干的所有干货,都能嗅出一点硫磺的刺激性味道。

3.

最后是桃胶。

桃胶是桃树的树皮分泌的红褐色或黄褐色胶状物质。关于桃胶的功效和营养价值的说法也很多,流传最广的美容养颜,止痛镇痛。

不过桃胶功效的说法一直有争议,我就介绍两点比较确定的特性。

一是桃胶可以在食品中起到增稠,乳化的作用。与银耳皂角米同煮,可增加粘稠的口感。其次,桃胶也是膳食纤维,对于肠道健康有好处。和银耳皂角米一样,有一定通便效果。

口感上来讲,不同的泡发时间和炖煮时间,可以形成不同的口感。时间短一点,会有一点Q弹,像珍珠奶茶中的珍珠。若泡发时间和炖煮时间够久,口感则是软糯。

桃胶在凝固之前,本身有粘性,自然环境中会附着杂质。我们已两次分拣,尽量做到大小颗粒匀净,但还是不能保证完全没有杂质,很可能需要泡发后手工剔除。对此介意的朋友,请慎拍。

4.

最后,我个人推荐银耳(150克)+皂角米(100克)+桃胶(150克)三合一的组合装。

三合一总重400克,足够一家三四口炖煮十次以上,性价比最高,也最方便。单煮银耳,虽然也好,未免单调。三者集合,颜色更丰富,口感也更有层次。

谢谢。 https://t.cn/A66qzNb7

关于《知觉的世界》的读书笔记
一本可以细读的书~梅洛.庞蒂从人的知觉出发,论述了关于我们对于事物、生活、艺术等各方面的看法。上一次有如此看书体验的是塔可夫斯基的《雕刻时光》,再一次被这种论述的方式所打动。自从前段时间开始接触哲学,自己对于生活的体验以及看待世界的方式都有所改变,这大概就是哲学的魅力吧。看到最后,真心希望哲学能成为每个国家义务教育里的必修课程,就像法国所做的那样,我相信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一种新的体验。

摘抄:

在检视了空间之后,让我们着手检视那些填充了空间的物本身。就此,若去查考经典心理学的教科书,我们会发现里面是这么界定物的:先是有一些不同的性质呈现给了不同的感官,然后再由理智的一个综合行为将这些性质统合为一个体系一这就形成了物。例如,柠檬就是这个两头鼓起的椭圆的形状,再加上这个黄黄的颜色,再加上这个凉凉的触感,再加上这个酸酸的味道……然而,这一分析并不能让我们满意,因为我们并没有看到这里有什么是能够把这其中的每一个性质和所有其他的性质统一起来的;而实际上,我们是的的确确地感受到了这一点的:柠檬是个统一的存在,它所有的性质都不过是这统一的存在的不同表现。只要我们还把物体的各种性质看作属于视觉、味觉、触觉等截然分疏的世界的,物体的统一性就一直会是神秘难解的。然而,在这一点上,遵从歌德的指引,现代心理学已经注意到:物体的任何一个性质都远非严格地独立的,而是都拥有一种情感意谓(une signification affective),这情感意谓会将此性质与所有其他感官的情感意谓连结起来。举例说来,正如给房间挑选过壁毯的人都知道的,每种颜色都会氤氲出一种情绪氛围,都会使这壁毯或忧郁或明快,或阴沉或昂扬。既然不仅颜色是如此,既然对于声音和触觉来说亦是如此,那么我们或许就可以说:每一种颜色都对应着某一种声音和温度。正是因此,当向盲人描述一种颜色时,盲人可能会通过把此颜色类比为某种声音来想见此颜色。因为人的经验赋予了性质某种情感意谓,所以一旦我们把一个性质放回到人的经验之中,那么这个性质何以能够和其他那些它原本与之毫无关系的性质发生关联也就变得开始能够被理解了。

在我们试图找回我们在生活的经验中所领会到的那个世界的努力中,所有那些古典的艺术法则都被打破了。关于绘画的古典教条是建立在视角主义之上的。所谓视角主义就是说,比如当画家在面对一片风景时决定只按照最传统的画法把他所看见的在画布上再现出来:画家先是看见了他身边的树,然后他把目光放远,投放到前方的路上,再然后将目光投向更远方的地平线;如此一来,根据目光每次所投注的焦点之不同,其他物体的外观也都随之发生变化。在画布上,画家所试图完成的不过是所有这些各异的视图所折中调和而成的产品,画家不过是在试图给所有这些各异的知觉找到一个公约数,也就是说画家并不是在给出物体呈现给画家的尺寸、颜色和外观,而只是在试图给出物体为传统绘画规则所规定下的尺寸和外观,也就是说,当把目光投注于地平线上某一个固定的点时,当风景画中的一切线条都因而从画家出发奔向这个点时,物体所呈现出的尺寸和外观。如此这般画出来的风景就会显得平静、端严而可敬,因为这些风景是被一个投注于无限远处的目光所固定住的。这些风景是与我有一段距离的,观看者是没有被卷入其中去的,这些风景是彬彬有礼的。观看者的目光从这些画中风景上从容地掠过,这些风景画中不会有任何令人不悦的东西来扰乱观看者那无上的从容安闲。然而,上述方式并非世界实际上呈现给我们的方式。世界实际上是在我们与世界的接触中呈现给我们的,而这与世界的接触正是知觉给予我们的。每时每刻,在我们的目光流转于现实场景中的时候,我们都必然只能从某一个确定的观点出发,而这些前后相继的瞬间之所见,无论是关于哪一个风景区域的,都是不能够简单地相互叠加起来的。画家如果想成功地彻底控制住这一系列的所见并从中提取出一个永恒的、唯一的风景,就不得不破坏掉自然而然的看的方式。比如画家就必须得时不时地眯起一只眼睛,借着铅笔去目测清楚一个细节处看起来到底有多大--然而这种做法难免就会改变这一细节本身--然后把这些都置于一个分析性的看之注视下,并进而在画布上构建对风景的再现。如此这般再现出来的风景完全不符合任何自然而自由的看,这般再现出的风景宰制住了自然的看之动态的开展,并且,这般再现出的风景还取消了这自然的看之律动和生命本身。自塞尚以来,很多画家都开始拒绝再遵从几何视角这一规则,因为他们想要重新抓住并再现出风景在我们眼底下的诞生本身;因为他们不再满足于去做一个分析性的报告,而是想要重新融进并采用知觉经验的“作画法”(“style”)本身。所以,他们的画的不同部分是从不同的出发点来看的,这就会使不仔细的赏画者觉得这些画犯了“视角错误”,然而却会使认真的赏画者觉得:在这些画中,从来没有任何两个物体是同时被看到的;若要在这些画里的不同空间部分之间游动目光,永远都是要耗费时间的;在这些画中,存在不是现成地被给予了的,而是通过时间显现或浮现出来的。

塞尚就曾说我们当能够绘画出树木的气味。在相同的意义上,萨特曾于《存在与虚无》中写道:每一个性质“都在揭示出物的存在”,他接着说道:“柠檬(的黄)贯彻于柠檬的所有性质中,且其每一个性质都是贯穿于所有其他的性质中的。那黄黄的正是柠檬的酸,那酸酸的正是柠檬的黄;我们吃糕点的颜色;而且糕点的味道也在向我们所说的饮食直观揭示着糕点的形状和颜色……泳池中水的流动性、温热感、泛蓝色以及涌
动态,这其中的每一个性质都一下子就在所有其他性质中被呈现出来了。”

每一个物都向我们象征着某种特定的行为,都向我们提示着这一行为,都激发着我们或正面或负面的反应。正因此,从一个人装点布置其居所的方式,从他所喜爱的颜色,从他所爱去散步的地点就可看出此人的品位、性格及面对世界和外部存在的态度。克洛岱尔就曾提到,中国人会用石头建筑园林,其中的一切都干枯而惨淡①。如此这般对环境的石化所透露出的是对生之茵润的否定,也就是说是对死的向往。那些郁结纠缠在我们的梦里的物同样是意味深长的。我们与物的关联并非一种遥远的关联。每一个物都向我们的身体和生活诉说着什么,每一个物都穿着人的品格(顺从、温柔、恶意、抗拒),并且,物反过来也活在我们之中,作为我们所爱或所恨的生活行为的标记。人驻于物,物也驻于人--借用心理分析师的说法就是:物都是情结(complexe)。塞尚亦持此观点,他曾说绘画所力图传达的正是物的“光环”(“halo”)。这也是现代诗人弗朗西斯·蓬热的看法。我们现在就以他为例对此作进一步的说明。萨特曾在一项关于蓬热的研究中写道:“物居住在他那里已经年历岁,物居有着他,物似地衣般覆盖住了他记忆的基底,物就在他那里……他现在努力所要做的就是从自身之深底钓出这些丛生的巨物以使它们出现,而不是对它们作严密细致的观察以确定它们的性质。”比如说水--当然,不仅仅是水,所有的元素都是如此--其本质并不在于它可被观察出的性质,而在于,关于我们它到底向我们说了些什么。
蓬热就是这么评论水的:
“水白、亮、无形、清凉、被动,执拗于它唯一的堕落--重力,用各种绝招完成这种堕落:包抄,穿透,腐蚀,渗透。

堕落同样作用于水的内部:不断地坍塌,每时每刻都在放弃各种形状,一味地卑躬屈膝,四脚八叉地趴伏于地,如尸首,像某些教派的僧侣……

我们几乎可以说水发了疯了,它歇斯底里般地唯重力是从。这个需求控制着它,如同一个根深蒂固的执念……

液体从定义上讲执着于服从重力而不是执着于维持自己的形状。为了服从重力它拒绝一切形状。这一根深蒂固的执念及病态的顾虑使它完全失态……

水的不安定:能感觉出最细微的倾斜变化。连滚带爬地跳下楼梯。活泼快乐,幼稚地顺从。当降低这边的高度以召唤它时,它立马就跟过来了。”
(引于《采取事物的立场》)

① Paul Claudel,Connaissance de IEst(1895-1900),Paris,Mercur
de France,190è; rééd1960p.63:“正如景物之美实非草木和枝叶的颜色所构成,而是由线条与地势之起伏掩映所致,中国人真的会只用石头建园子。如此造园就好比是在雕塑,相形之下,寻常造园法则类于绘画。堆叠山石,以创造人工景观。从确定轮廓和形态来看,用石头似乎要比用植物装点更服帖更适宜它们的层次和外貌的变化令人感觉到高度和深度曲折和突兀”一-编者注。(中译文请参见《认识东方》徐知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2页。-中译注)

加斯东·巴什拉将这种分析拓展到了所有的元素中。听众诸君会在他一系列关于气、水、火和土的著作中发现这种分析。在这些著作中,巴什拉把每一种元素都看成了某一类人的心灵家园,看成了此类人魂之所牵梦之所萦者,看成了主导此类人生活的那一为其所最钟爱的境域,看成了那赋予此类人以力量和幸福的自然圣礼(sacre-ment naturel)。所有这些研究都有赖于超现实主义。长达三十年,超现实主义力图在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物体中--尤其是在那些我们失而复得的、弥足珍贵的物件中--寻找那“欲望的催化剂”或者,正如安德烈·布勒东所说,寻找人的欲望于其中显现自身或曰“结晶”的地方。所以说,这是个相当普遍的趋势:不再把物和人之间的关联设想为一个享有着至高权威的精神和一个例如笛卡尔的著名分析中所呈现的蜡之间的那种距离和主宰;而是终于意识到了:这关联并不是那么清楚明白,这关联是一个令人目眩的接近,这接近使我们不能把自己视作与物完全撇清关系的纯粹精神,使我们不能把物界定为与人的性质没有任何瓜葛的纯粹对象。

通过检视知觉的世界,我们到底学到了什么呢?我们学到了:在这个世界里,根本就不可能把物和它的显现方式区分开。诚然,当我像字典那样去定义桌子的时候--三条或四条腿支撑起的一个平面,人们可以在上面吃饭、书写等等--我可能会觉得如此我就抓住了桌子的本质而完全不必在意桌腿的形状、纹饰的风格等等这般伴随性的偶然之处。然而,这样我就不是在知觉了,而是在下定义。与此相反,当我在知觉一张桌子的时候,我不会不在意这桌子实现其作为桌子的功能的方式,而且,正是桌腿每一次承载起桌面的独特方式、正是那从桌脚到桌面抵抗重力的独特运动吸引着我,并使得每张桌子都卓然有别于所有其他的桌子。在这里,没有任何一个细节--从木头的纤维、桌腿的形状、木头的色泽及年龄到印证着木头之年龄的某些涂鸦或磨损--是无关紧要的,而且“桌子”这个意谓之所以吸引我,正是因为它是透过所有这些“细节”显现出来的,因为正是这些细节体现着它在场的样态。然而,一旦我们明白了知觉学派的教导,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开始懂艺术作品了,因为艺术品也是一个肉身性的总体,在此总体中,意义并不是自由的,而是系于或者说束缚于形形色色的符号以及各种各样的细节的。正是这些符号和细节向我显现了意义,以至于正如被知觉到的物那样,艺术品也是要去看的、要去听的,任何的关于艺术品的定义和分析--无论这分析作为对知觉经验所进行的事后盘点做得有多么完备--都不能取代我对此艺术品所进行的直接感知经验。这一点乍看上去并不是那么明白无疑。

《小狗日常》
“我会很想你,请多多来信。”——爱你的小狗

对小狗而言,一分钟从来不是六十秒。

张折翰飞机落地的后一秒,龚竣给他打过来电话。航站楼流言嘈杂,张折翰戴上耳机,家里很安静,世界都被隔开了,只感觉得到爱人的声音,听上去语气恹恹。

龚竣讲,家里的钟好像坏了。

张折翰不明所以。

他正在走机场,戴一顶出门前从衣柜里随手扒拉出来的渔夫帽,发梢压下来堪堪戳到眼睛,牛仔裤的裤脚卷起来,高饱和度的新款衬衫托得他肤色更白,浑身上下比春日更鲜活。

怎么会?张折翰顺着人流出机场,抬眼看见好几颗掩在附近的摄像头闪烁,也不是很在乎,只低下头按了按耳机,接着口罩遮挡回龚竣的问句。

不清楚,龚竣说,好像变慢了。

张折翰察觉出他似乎不是很开心,也随着他的话皱起眉头,像一湾春日为了为了爱人踟蹰不前,将一切搁浅在港口。

张折翰:周末时候不是还好好的。

龚竣摇摇头:周末就有点儿不正常了,但没有变慢,当时好像是快了。

张折翰拐了个弯,只顾着听龚竣说的话,没怎么看路,只好随着助理的脚步茫然往前走,像一只自南极洲无意间滑入赤道的迷路企鹅。

张折翰:怎么会变快了?你没和我说过。

龚竣:怕你烦心嘛,我也没想到怎么会这样。

张折翰接着问他:怎么会弄坏的?

他一路走,进了电梯,升升落落,步步都仿佛闯进危险丛林,又迈进地下停车场里的新地球。每一声咔擦按下的快门都如影随形,像围在他四周的反光枪口,而龚竣还在一直和他讲话,絮絮叨叨纠结一只在他口中扭曲了时空的钟。

龚竣的声音贴着张折翰周游。

龚竣:我也不清楚。你记不记得周六那天下午我坐在沙发上看剧本,你拿着pad在看我最近商务的新物料。
张折翰:记得。

他回答完又顿住了,站在电梯口轻轻笑,过长衬衫袖口下的指尖一勾一勾,想是记起来那天窗外的阳光泼洒出正正好一个慵懒午后,他靠在龚竣的怀里抬起手来,一勾一碰地戳龚竣的鼻头,像是在逗弄一只小狗。

张折翰补充:那天我还说了你是小狗。

龚竣无语:张折翰,你有够没够。

张折翰:可你明明还对我汪汪叫了。

龚竣:那是你逼我的。

张折翰耸耸肩,不管:反正你叫了。

龚竣咬牙切齿:我下次再为你哄你开心接狗塑类广告,一定先咬完你再去,把你啃得只剩骨头,让你再占我便宜。

张折翰笑得眉眼弯弯,帽檐遮挡下所有表情都看不清明,只身边人听出来他笑了,圆而鼓的眸子里荡漾开层层涟漪。

张折翰:我占你什么便宜了,我哪儿能占得到你的便宜啊。

龚竣讲:行,那这件事我也先给你记上,下次见面我再跟你好好说。

地下停车场里信号不大好,龚竣的声音断断续续,可张折翰舍不得挂断,上车前又按了按耳机,扫过不远处紧咬不放的相机闪光灯时也只浅浅一眼,没有刚下飞机时那么在意了。

你继续说,他靠在椅子上摘掉口罩,问龚竣:周六下午怎么了?

龚竣回答:周六下午,钟表突然变快了。

张折翰:我没怎么注意看时间,你是怎么发现的?

龚竣:因为我数了。

他撅着嘴,停顿片刻后抱怨:“我数了,你和我接吻的次数变少了。是真的折翰,我记得那天下午什么都很快很快,你看的电影情节很快,太阳掉下去的也很快,你好像只在我腿上睡了没多久,一个周六就已经过完了,我甚至连剧本都没来得及多看几页。”

张折翰原本拿了瓶水拧开来喝,听着龚竣用这种认真到不可思议地语气讲话,讲飞速旋转的钟表与趴在靠垫上接的吻,还有从脚背上偷偷溜走的明媚阳光,怎么想怎么觉得好笑。

张折翰:龚竣,你现在是在跟我抱怨我吻你的次数不够吗?

他笑着觉得龚竣可爱,连呼吸声都忍不住和着对方慢下来:是我的错,你不用怪罪于钟表。

龚竣却摇摇头:我没有怪你,是钟的问题。

龚竣:我觉得他就是变快了,一分钟不是一分钟,最多也只够四十秒。张老师,是钟表偷走了我和你在一起的时间,他才是小偷,我们都是受害者。

救命啊,他好可爱有没有人懂。
车子驶出停车场,前方越来越光,张折翰抬头望着车顶,一整个心花怒放。

照你这么说,好像确实是钟表变快了。张折翰开始顺着他的逻辑说。

张折翰:我记得晚上吃完饭后我们俩在阳台上聊天,回去后你又变成小狗,一拱一拱的,好像确实比原本要快了很多。

龚竣:?也还好吧,我觉得时间很长啊,我们睡的时候也已经很晚了。

张折翰摇摇头:不是你说一分钟只有四十多秒吗?那就是时间虽然看上去正常,其实缩水了很多。
讲完还咂咂嘴:龚老师,看来你还得努力啊。

不对,那时候钟表应该是又好了,龚竣信誓旦旦,你自己都说够了够了,不能再继续了,当时时间没有快。

张折翰哈哈大笑:是吗?
龚竣非常肯定。

张折翰:龚老师,明明是我和你一起去买的钟表,怎么它只听你的话,不听我的话啊?

龚竣:因为我很上心,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分钟都记得。

张折翰又被他讲得心怦怦跳。

他偏过脸看着高架桥外的景色,艳阳被车窗玻璃过滤掉好多好多层后显露出一种浅橘色的、暖洋洋的模样,落在高楼大厦的外墙玻璃上闪闪发光,照耀整条环城市而过的粼粼波光水。

天气好像突然间就变得很好很好了,张折翰猛然发觉只要自己想,抬起头就能让阳光落到脸上。蓝天依旧是蓝天,白云晃晃悠悠飘过,龚竣还是他的爱人,还是很像小狗,两个人相爱着好像突然之间已经走出来很远很远,不回头看了,春天即将到访。

张折翰问他:那又是为什么钟表突然又会变慢了?因为我不在家里了吗?

不知道。龚竣这时候又装聋作哑起来,清爽嗓音里洒下一把哀愁,从耳机里传出来变成雾蒙蒙一片,像漂浮在江面上的水汽。

他说:折翰,我只觉得今天过得好漫长啊。

张折翰问他:怎么会觉得漫长?

龚竣:好像一分钟突然又不止一分钟了,每一秒都是掰开来变成两份过的。

张折翰挑挑眉:有这么夸张?

龚竣点头。

龚竣:你留给我的书,我一早上已经都看完了,抬头看一眼时钟,那时候你的航班都还没落地。

龚竣:后来我又想给你留言说话,想来想去又觉得不太好,显得很催促,或者患上什么分离性焦虑。所以给你打过电话,但是打不通。

龚竣最后又强调:但不是我的问题,我知道的,都怪那个失灵了的时钟。

张折翰轻轻笑。

对,不是你的问题。张折翰说,都是时钟不好。

龚竣:我不知道我在你回来之前能不能把时钟修好。

不用修。张折翰轻声讲,俊俊,我刚刚发现我的时钟好像也出了点问题,我的时间也是错的,也流淌的很慢很慢。

是吗?龚竣不太相信。

是呀,张折翰开心地露出小虎牙:我现在的一分钟应该有七十多秒的样子,好像刚刚好能够和你走在同一条流逝统一的时间线上。

龚竣那边安静了一下,张折翰等着他,几秒后听到对方也朝着听筒轻轻笑了。

龚竣:那你会觉得无聊吗?

张折翰:你是不是觉得很煎熬?

龚竣:有一点。

张折翰:但我想了一下,俊俊,如果是和你聊天的话,那我每分钟都相当于多赚了十几秒和你在一起说话的时间,这么想的话就不会太难过了。

龚竣:你会为这多出来的十几秒开心吗?

张折翰点点头,很肯定:我会每天都为这些无数的十几秒而一直开心。

龚竣又不说话了。

窗外风景一闪而过,张折翰仰起脸来,任阳光在身上照着,任路灯一格格地自眼前快速掠过。他觉得今天应该是要有风的,涤荡着朝他涌来的清爽风,甘甜如芳草地般的味道。

虽然他现在还闻不到,但张折翰想,只要是注定朝他而来的、为他而停留的风,当他到站了的时候,下了车之后,总有一天还是能闻到的。

龚竣的声音又从耳机里传出来。

龚竣:原来只有我们两在一起的时候,时间才是不够用的。当我们两分开了,时间就会一起变慢。

是呀。张折翰说,见不到你的时候,时间总是会被浪费掉好多。

龚竣突然问他:你会觉得我幼稚吗?

张折翰:不会,我很开心。

张折翰反问:需要你讲这么长的电话陪我,你会觉得我不好吗?

龚竣也立刻否认:不会。

他说:因为你不在的时候,我会一直等你的电话。

张折翰又笑起来,这次笑得很大声。

龚竣讲:看来我的钟是修不好了。

张折翰:不如下次见面时候,我陪你再去重新买一只钟表挂在房间里怎么样?

龚竣讲好。

俊俊,张折翰说,我也很想你。

龚竣捏着手机愣了一下。

“那你要快点回来。”他说:“你不在的时候,我没有办法变成可以咬你的小狗,只有一只走的很慢的时钟。”

张折翰点点头说知道了。

“我爱你俊俊,”他说:“我会回来的很快很快。”

“我也很爱你,”龚竣讲:“如果你觉得时间漫长了,就给我打电话。”

“因为你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的一分钟不止一分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的大本命薛啊我怕是这辈子都喜欢你了#夏之光[超话]# xzg#夏之光入坑时刻# 说起入坑,真的要开始算得是燃少的时候那会我高三,周五晚上我爸看电视换台的时候换
  • 公司领导责问她为什么晚上8点钟就下班走人,还说公司所有员工正在all in,她提前下班会影响其他同事的奋斗士气,明显破坏了公司的all in气氛,最后问她是哪个
  • 为什么一个老板再难,也不会轻易放弃,而一个员工做得不顺就想逃走, 为什么一对夫妻吵再大的矛盾,也不会轻易离婚,而一对情侣为一点小事就分开了, 说到底你在一件事上
  • 昨晚和同伴深夜聊了很久,我虽然没有敞开心扉,但她知道我最近心情不好,情绪不对,虽然我并没有透露什么原因,但她劝我别活在过去,过去谁对你再好,也要活在当下,毕竟陪
  • 为体现央企担当,服务地方发展,结合泗县经济工作“136”的总体安排,6月28日,中冶·泗县泗涂产业园开展“铸七十年辉煌·中冶人奋进新时代”企业开放日活动。三年来
  • 不求我的少年有多少丰功伟绩,只要他平安退伍,完完整整的找到我的面前说,我回来了,让你久等了[心] 我的少年是钢铁直男,不会哄人,但是他会把喜欢我说的斩钉截铁[
  •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一O集) 第四回 2016/2/21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02-041-0310上净下空老法师 阿弥陀佛。。。 「三者,大
  • 【七彩莲】昨天怀集六祖禅院住持释衍梅法师从缅甸空腹开车19小时来看万姐,万姐也是飞回泸州,当天又飞回顺德已是凌晨3点。下午谈到七色莲花,衍梅法师说有没有七色集于
  • 你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后来,十里长亭,一见倾心; 你说,君本薄凉,尘缘天定;后来,姻缘未尽,一见钟情; 你说,若有两全,定不负卿;后来,桃花落净,芳心冰
  • 。。
  • #殷志源[超话]##殷志源solo大发# 【贴吧中字】歌词翻译【I'M ON FIRE】난 오직 한 곳만 보고 날아 我只紧盯着一个地方并朝那飞去 더듬이는
  • 你要有足够的安全感 知道我很爱你很爱你呀[心]我很幸运,遇到了一个彼此相爱,愿意为我们以后的小家付出一切去努力的男人。#吴亦凡[超话]# 1717[鲜花]
  • [心] 天貓优惠券搜索 来福费了九牛二虎只力,给心仪的女生写好一封情书,他在最后添上:我答好这份考卷,静候你的录取通知!这次的回信是:等下期开学再说!
  • 预防保健人员在门诊大厅对前来就诊的居民发放禁毒知识和艾滋病知识的宣传资料,同时向大家讲解合成毒品的危害的有关知识以及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等相关知识,呼吁大
  • 人生至高境界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很多人都
  • #荐书# 每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都流传着神秘诡异的奇闻异事。 《异域密码》,悬疑怪才羊行屮作品。鬼妻娜娜、裂口女、长发阴蛊、湿婆禁咒、雪人传说,闻之色变的古老怪
  • 己亥年 五月十二 晚間新聞 Abandon 永遠不會成為我的選擇 阿波羅計劃不是一個騙局 重複一遍 阿波羅計劃沒有失敗,沒有破產 在停止幻想之後 我們應該投
  • 十堰这对婆媳的故事看哭了很多人】“妈,我想喝水……妈,我要出去转转……”虽然吐词不清,但53岁的贺彩凤觉得,能听到儿媳妇殷耀珍每天叫“妈”过去5年吃的那么多苦都
  • #win# 对决认识你B对没能出道但是那首《long time no see》感动死我了被小弟弟的才华与努力圈粉#Mix&Match#出道《空虚》《抱歉
  • ༄ J a y y b i n _ w u 、..﹎ ☭ ☭ ☭「 離 婚 並 不 是 一 件 糟 糕 的 事 ,最 糟 糕 的 是 那 些 為 了 給 別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