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清单”:涉就业、教育、妇儿权益保障】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提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

就业:加强对超过10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包括,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报告提出,各地都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要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

我国灵活就业群体规模不断壮大,报告提出,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此外,报告还提出,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年龄等就业歧视,着力解决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从扩宽就业渠道的大盘和根本出发,直面就业结构性难题,体现了积极进取的政策导向。

“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2亿人左右,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直面新问题与新挑战,符合新发展阶段现实需要。”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卫红说。

乡村振兴: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严格规范村庄撤并

“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围绕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报告提出,完善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强化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帮扶措施,增强脱贫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围绕乡村发展、建设与治理,报告提出,开展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试点。深化供销社、集体产权、集体林权、国有林区林场、农垦等改革。严格规范村庄撤并。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建设。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和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党总支书记刘建明提出,应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电商等产业,以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新征程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教育: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

公平与质量是促进教育发展的两个关键词。报告提出:我国有2.9亿在校学生,要坚持把教育这个关乎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办好。

针对不同教育阶段、不同群体的现实关切,报告进行了回应: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工商学院执行院长李孝轩说,当前,中国人口变化、城乡格局改变、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等都对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从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到破解职业教育发展瓶颈等,报告聚焦教育领域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和短板弱项,加快完善高质量教育体系,体现了惠及所有孩子的施政理念。

医疗: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科学精准处置局部疫情

在医疗领域,继续致力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报告提出,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逐步提高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防治服务保障水平,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市县延伸。

针对如何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报告提出,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加强口岸城市疫情防控,持续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科学精准处置局部疫情,保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党委书记罗杰表示,改善医疗服务的相关政策,既坚持了持续稳步推进,又积极聚焦现实难点。对于近年来公众关心的异地结算、耗材价格昂贵、重大疾病治疗等均作出有效安排,问题看得清、措施提得实。

老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

针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报告透露一系列利好消息: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继续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具体举措包括: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洁、康复护理等服务,鼓励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

如何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备受关注。报告提出,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

此外,报告还明确提出,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坚决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民政厅厅长张冬云表示,一老一小关系千家万户,期待抓紧建立面向全体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妇联兼职副主席陈中红期待,在进一步完善法律的基础上,政府部门与社会形成合力,有效保护妇女的人身安全与婚姻家庭权益。

粮食与能源安全: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保障民生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用电

报告提出,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民生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用电。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加快油气、矿产等资源勘探开发,完善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制度,保障初级产品供给。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报告强调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具体措施包括: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切实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建1亿亩高标准农田,新建改造一批大中型灌区。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马一德说,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体现了主动、靠前的施策方向。

他还表示,受复杂国际形势和疫情影响,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给我国能源安全敲响警钟。未来应进一步练好“内功”,加强我国能源生产保障能力,提升资源开发水平。同时要树立危机意识,继续在全社会提倡节能减排。

消费: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发展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

报告提出多项推动消费持续恢复的举措: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发展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说,推动消费既要靠增加居民收入,也要靠促进市场空间不断扩大。“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与农村下沉市场,对拉动消费意义十分重要。政策制定要注意发现和引导需求,增强群众消费意愿。”

生态环境: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报告提出,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强化大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大重要河湖、海湾污染整治力度,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报告提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代表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工程和长久任务。中央已经进行了清晰布局,报告进一步为产业、能源结构调整等指明方向。

住房: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报告还提出,再开工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认为,坚持“房住不炒”已成为社会共识,也仍旧是我国房地产政策的总基调。目前我国住房需求依然旺盛,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问题愈发突出,房地产调控政策要保持稳定性、精准性、协同性,系列举措对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十分关键。

#2022全国两会聚焦#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清单”】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提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

就业:加强对超过10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包括,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报告提出,各地都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要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

我国灵活就业群体规模不断壮大,报告提出,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此外,报告还提出,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年龄等就业歧视,着力解决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从扩宽就业渠道的大盘和根本出发,直面就业结构性难题,体现了积极进取的政策导向。

“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2亿人左右,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直面新问题与新挑战,符合新发展阶段现实需要。”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卫红说。

乡村振兴: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严格规范村庄撤并

“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围绕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报告提出,完善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强化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帮扶措施,增强脱贫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围绕乡村发展、建设与治理,报告提出,开展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试点。深化供销社、集体产权、集体林权、国有林区林场、农垦等改革。严格规范村庄撤并。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建设。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和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党总支书记刘建明提出,应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电商等产业,以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新征程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教育: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

公平与质量是促进教育发展的两个关键词。报告提出:我国有2.9亿在校学生,要坚持把教育这个关乎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办好。

针对不同教育阶段、不同群体的现实关切,报告进行了回应: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工商学院执行院长李孝轩说,当前,中国人口变化、城乡格局改变、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等都对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从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到破解职业教育发展瓶颈等,报告聚焦教育领域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和短板弱项,加快完善高质量教育体系,体现了惠及所有孩子的施政理念。

医疗: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科学精准处置局部疫情

在医疗领域,继续致力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报告提出,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逐步提高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防治服务保障水平,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市县延伸。

针对如何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报告提出,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加强口岸城市疫情防控,持续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科学精准处置局部疫情,保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党委书记罗杰表示,改善医疗服务的相关政策,既坚持了持续稳步推进,又积极聚焦现实难点。对于近年来公众关心的异地结算、耗材价格昂贵、重大疾病治疗等均作出有效安排,问题看得清、措施提得实。

老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

针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报告透露一系列利好消息: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继续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具体举措包括: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洁、康复护理等服务,鼓励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

如何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备受关注。报告提出,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

此外,报告还明确提出,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坚决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民政厅厅长张冬云表示,一老一小关系千家万户,期待抓紧建立面向全体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妇联兼职副主席陈中红期待,在进一步完善法律的基础上,政府部门与社会形成合力,有效保护妇女的人身安全与婚姻家庭权益。

粮食与能源安全: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保障民生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用电

报告提出,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民生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用电。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加快油气、矿产等资源勘探开发,完善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制度,保障初级产品供给。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报告强调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具体措施包括: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切实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建1亿亩高标准农田,新建改造一批大中型灌区。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马一德说,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体现了主动、靠前的施策方向。

他还表示,受复杂国际形势和疫情影响,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给我国能源安全敲响警钟。未来应进一步练好“内功”,加强我国能源生产保障能力,提升资源开发水平。同时要树立危机意识,继续在全社会提倡节能减排。

消费: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发展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

报告提出多项推动消费持续恢复的举措: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发展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说,推动消费既要靠增加居民收入,也要靠促进市场空间不断扩大。“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与农村下沉市场,对拉动消费意义十分重要。政策制定要注意发现和引导需求,增强群众消费意愿。”

生态环境: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报告提出,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强化大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大重要河湖、海湾污染整治力度,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报告提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代表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工程和长久任务。中央已经进行了清晰布局,报告进一步为产业、能源结构调整等指明方向。

住房: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报告还提出,再开工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认为,坚持“房住不炒”已成为社会共识,也仍旧是我国房地产政策的总基调。目前我国住房需求依然旺盛,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问题愈发突出,房地产调控政策要保持稳定性、精准性、协同性,系列举措对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十分关键。(来源|新华视点)

#2022全国两会聚焦# 【2022年两会看点前瞻】全国两会即将开幕。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如何走好新的“赶考路”举世瞩目。今年,本届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履职跨入第五个年头,他们将关注哪些议题,会议将释放哪些中国发展信号,诸多看点值得期待。

看点一:稳定经济大盘怎样发力?

当前,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与此同时,也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面对世纪疫情、百年变局交织影响,中国经济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住经济大盘,就能克服疫情影响,稳住民生底线,在新一轮增长中取得先机。

两会上将如何设定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备受关注。张立群说,综合考虑过去两年经济增长率,以及内外环境、经济增长潜力等条件,积极、稳妥设定今年经济增速、就业、物价等目标,有利于引导社会各界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

近期,从需求到供给,外贸、工业经济、服务业等方面一系列稳定经济的政策密集推出;投资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各地“新基建”、民生、环保等领域重大项目加快落地。今年两会,稳定经济大盘还将出台哪些政策举措,值得期待。

如何支持重点领域扩大有效投资、合理安排地方债、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稳定房地产市场、加大能源保供力度,以及加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等,都将受到代表委员热议。

在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看来,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是稳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选择“对”的投资项目至关重要。科技创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转型等相关领域的投资,既能创造短期需求,也能为中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看点二:重要领域怎样稳中求进?

稳中求进,方能行稳致远。在诸多重要领域,今年工作如何谋划部署,改革怎样持续推进,是代表委员的重要关注点。

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2月22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明确了两条底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三项重点——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程国强表示,除了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外,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还要重视提高农民积极性。针对一些地方经济发展基础仍然薄弱,部分脱贫群众收入不高的问题,加强动态精准监测、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加大金融保障服务。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今年1月,国家出台促进绿色消费的相关政策,呼吁扩大绿色和低碳产品的供应和消费。在此前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双碳”、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多地政府的工作重头戏,新能源布局更是纷纷入列目标清单。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强认为,控制化石能源消费,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低碳产业深入融合,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源“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进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如何有效规划并探索路径,将成为代表委员重要关注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研究室主任刘学良说,促进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是前提基础和必要条件。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问题为主攻方向,着力抓好一系列创新性、突破性的重大举措。

看点三:民生保障如何持续加力?

稳就业是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全国就业人群总量大、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尤其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群体就业面临较大压力。针对如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最大限度实现人岗相适、落实2亿灵活就业群体的劳动保障等等,公众期待代表委员带来更多、更具体的意见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许光建说,要警惕输入型通胀压力,要继续保持居民消费价格平稳,保护好老百姓“菜篮子”“米袋子”,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的保障力度。

住房关乎千家万户,“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任务艰巨。在坚持“房住不炒”原则下,如何满足合理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

此外,三孩生育政策落地、教育“双减”政策、养老保障、老旧小区改造、智慧医疗等民生关切,也将受到广泛关注。

看点四:疫情防控怎样更精准?

近期,全球疫情起伏反复。我国十几个省份报告了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异株叠加流行的特点。如何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是社会关注焦点。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日前指出,要抓住聚集性疫情处置早期关键“窗口期”,坚决果断采取各项防控措施,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

截至3月1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13559.8万剂次。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表示,疫苗接种仍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手段。

“精准”成为疫情防控关键词。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认为,在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的前提下,各地更要精准防控、精准救治、精准保障。

下一步,如何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提高筛查效率、精准防控,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推动医疗救治资源和公共卫生体系更有弹性和韧性,均有待代表委员提出真知灼见。

看点五:地方组织法怎么修?

今年全国人代会的一项重要议程,是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

地方组织法是关于地方人大、地方政府的组织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于1979年通过,历经五次修改。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决定,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修改地方组织法是继修改全国人大组织法之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又一重要举措。

修正草案的一大亮点,是回应了当前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完善了相关组织和工作制度。比如,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予以细化,进一步规范省、设区的市两级人大专门委员会的设置和名称,明确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廉洁政府等基本原则,适应监察体制改革需要增加相关内容等。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基层人大和基层政府的职权较为单一、基层人大常委会的作用不清晰等问题,需要法律予以规范明确。”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孙宪忠表示。

此外,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还增加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关规定。

看点六:外部环境如何应对?

全球疫情创伤尚未治愈,国际经济亟待复苏,气候变化挑战严峻,然而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逆流横行,乌克兰局势复杂多变,世界形势激烈动荡。中国如何处理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坚持对外开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备受瞩目。

2022年,中国将继续在全球治理的多边议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主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以及上合组织等相关会议。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中国外交将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为国内经济发展营造良好、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

今年还是中国同多个国家建交的“逢十”周年,是中国深入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的重要节点。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表示,以元首外交为引领,中国将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不断扩大“朋友圈”,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

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在中国等10国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落地。阮宗泽表示,积极服务国内开放发展,将是今年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之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实施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进中日韩自贸谈判,推动实现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等都将成为代表委员讨论的话题。

此外,如何加强国际抗疫合作、共筑全球免疫防线,也需要代表委员群策群力。

来源 | 新华社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021年这6家车企倒下了,最后一家败光84亿却造不出车!
  • 新能源汽车集体涨价,电动车也买不起了?
  • 让大连人住得更好】推进停车场建设,市内五区每区新建1个停车场;出台延长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补贴政策;实施老旧小区改造717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0万户;新增公租房货币
  • 我2021年12月9号这个女的直播间买的这双鞋,说假一赔三,拿到手是假的,就一直不退,不理人,好多在他直播间买鞋子的人都被骗了,小黄车联系客服发链接,引导私下交
  • 净土门诸派,以古来一念多念之论盛行,随而一念之解,其说不一,如日本幸西氏,称弥陀果体所成就之佛智,谓为一念,所谓‘一乘即弘愿,弘愿即佛智,佛智即一念’是也。  
  •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
  • 心情太难受了 等了一天的消息 ️本来因为赌气来云南玩散散心 结果阴差阳错在这边带牙套 原本计划是8号拔完牙 20号带完 21回家 本来就因为疫情没什么直飞汕头的
  • 感觉自己是多少有些偏执的,在面对歧义的时候一定要试图说服别人,想要被认可想要证明自己,之前想过被自己认定的友情背叛的时候我是好几天想到这里就睡不着觉的,总是跟别
  • #古风[超话]##一方伊人诗词# 破阵子•不羡仙——胤骅海阔天空浪涌,乘舟云起波澜。#读书[超话]##中国作家网[超话]#破阵子•不羡仙——胤骅海阔天空浪涌,乘
  • 瑞安医疗监管有了“智慧大脑”】#民生汇#“物联网监测到陶山某口腔门诊部口腔诊疗器械灭菌时长、温度不达标,存在诊疗器械灭菌不到位的风险……”近日,瑞安市卫生监督所
  • 本是两个世界的人,阿华的死让他们的爱情定格在了最巅峰的时间里 15日晚,小S突然晒出照片,夸奖新姐夫的长相非常帅气,网友看到后,齐刷刷的留言。有网友笑称,看着照
  • 周二~公司发来消息今天上午集合全部核酸[并不简单]突然想起一件好玩的事——小谷同学2月18号在张家口赛区拿了块金牌嘛,当时传回来的照片我说她头发怎么这么顺滑,都
  • 首先这是篆刻学书法教材,同时还是小楷书法的规范模本,整本书都是邓散木先生用工工整整、规规矩矩的小楷书写而成,平均字径为8.5mm,比我们练字常用的15mm要小很
  • #春季出街look##换季实用穿搭##OOTD#虚拟幻境技术的发展令品牌有机会踏上如万花筒般奇异的未来旅程。2022春夏,意大利轻奢潮牌#ASH#在这一概念的激
  • 而我懒得敲字,就没说,这组桃花的美其实不止是有一汪湖水作背景,而是美在淡雅。【小战感恩福利】粉丝涨的有点慢,抽个月卡,大家顺便给我点点关注。
  • 早安朋友[心]#高分综艺安利#《心动的信号4》中方程式CP一直很坚定的走到最后,彬涵真的很爱笑,一笑起来眼睛弯弯的,性格又很好,不娇气,不矫情,思想成熟,而思铭
  • #唐山学院[超话]##缤纷校园##我在大学等你#【媒媒的新生入学指南,终于来啦[羞嗒嗒]】✨看一看,瞧一瞧,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九月即将来临,即将踏入唐院,恭喜你成
  • “疫”不容辞,润华汽车济南园区开展消杀工作
  • #股票##财经#如果你想幸福,就要和一个拥有正能量的人在一起,你就会发现生活的美好。#今日看盘[超话]#如果你短时间内没有离开股市的打算,又不甘于现在亏损的现状
  • 17.最大的秘密,就是喜欢你18.不知道要做什么并不可怕,只要你一步一步地往前进,总会有一天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颗星。8.也许遗憾才是世间最常有的事情吧,不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