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国两会聚焦# 【历年两会热词传递民生温度】

翻看近年政府工作报告,“灵活就业”“中等收入群体”“房住不炒”“户籍制度改革”“分级诊疗”“集中带量采购”“全国统筹”“第三支柱”等热词,既反映出鲜明的改革指向,更传递出可感可知的民生温度。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从“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等“五有”,到增加“幼有所育”“弱有所扶”后的“七有”,我国民生建设的范围进一步拓展,成效更加明显。

稳基本盘千方百计扩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六稳”“六保”之首。近年来,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规模相继突破700万、800万、900万大关,全国农民工总量接近3亿人,就业市场面临巨大挑战。
“稳就业”“保就业”“就业优先战略”“高质量就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年全国两会中“就业”一词居于民生热词首位。稳住就业基本盘、千方百计扩就业,始终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线。
2013年、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提出,“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2020年1万余字的政府工作报告里,仅“就业”就被提及39次之多。
如何稳就业、保就业,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拓渠道、稳岗位、保重点、优服务、兜底线”成为关键发力点。其中,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是拓展就业渠道的突出亮点。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鼓励科研人员创办企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更趋浓厚;“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支持发展创业投资”,创业的领域不断拓宽深化。
作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等新词也开始走进大众视野。随着“双创”快速发展,“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快速成长,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与此同时,“快递小哥”“网络直播”“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岗位持续增加。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灵活就业”,2019年提出“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2021年提出“继续对灵活就业人员给予社保补贴”。其间,《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相继落地,为灵活就业保驾护航。
统计表明,我国多年超额完成就业目标。仅2021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就达1269万人,同比增加83万人,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目标任务,牢牢稳住了就业基本盘。
“我国包括零工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数以亿计。灵活就业既有利于降低摩擦性的短期失业或结构性长期失业,也能促进创新创业,成为劳动力市场培育新动能的有效渠道。”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成刚表示。

制度保障缓解养老后顾之忧

“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普惠型养老”“互助性养老”“居家养老”“长护险”“中央调剂制度”“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第三支柱”……近年全国两会中,关于养老的每一次“新提法”都直指缓解痛点,每一次“新改革”均回应民生关切。
作为“保命钱”的养老金,历来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从2013年到2021年,养老金“9连涨”“10连涨”“11连涨”……频频登上热搜榜。截至2021年,我国城镇职工养老金已经实现17连涨。与此同时,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也在不断上调。
为确保养老金足额发放更有保障,“省级统筹”“中央调剂制度”“全国统筹”持续推进,更好实现互济余缺,发挥养老保险基金规模效应。“国资划转社保”“基金投资运营”动作频频,养老金池子不断扩容,基金保值增值能力进一步增强。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2019年、2020年、2021年我国连续提高中央调剂比例至3.5%、4%、4.5%。2022年1月起,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正式实施。
作为社保“第六险”,“长期护理保险”也是近年来出现的新词。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
2020年9月,《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截至2021年底,长期护理保险国家试点城市增至49个、参保超过1.4亿人,累计160万失能群众获益,年人均减负超过1.5万元。
“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也在蹄疾步稳推进。“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2021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被业内寄予厚望。
“推动发展个人养老金意义重大。”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执行研究员张盈华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出台落地,一方面有助于对冲人口老龄化对基本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造成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适应新就业形态的灵活性,提高“便携性”,增进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障。

努力破解看病难看病贵

“异地结算”“分级诊疗”“三医联动”“带量采购”……围绕破解老百姓看病买药难题,一系列新词陆续出现,反映医改正在走深走实。
分级诊疗体系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由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这是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

2014年、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相继提出,“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完善分级诊疗体系”。从2016年“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到2017年“分级诊疗试点和家庭签约服务扩大到85%以上地市”,再到2019年“提升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努力让老百姓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带量采购”一词近两年热度也持续攀升。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机制,2021年提出采取把更多慢性病、常见病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中带量采购等办法。
效果立竿见影。70万元一针,被“砍”到3.3万元一针!2021年12月3日,国家医保局公布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诺西那生钠成功进入医保,实现天价罕见病药在基本医保准入的突破。消息一出,许多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家属喜极而泣。
数据显示,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品种增至2860种,74种新药进医保,其中谈判成功的67种独家药品平均降价61.71%,明显降低患者医药负担。
此外,“大病保险”“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异地就医结算”“公立医院改革”“互联网+医疗健康”等热词也层出不穷。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就业、养老、医疗领域的新词、热词,仅是全国两会释放民生暖意的缩影。“破解大城市住房难”“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职业教育改革”……全国两会期间,带着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代表委员纷纷提出真知灼见,推动相关改革加快向深水区挺进。
“2021年财政部承办的涉及民生方面的建议提案共有412件。”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日前表示。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用于养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基本民生方面的支出近2万亿元。
迈上新征程,更多民生红利还将“落袋”。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设置上,民生福祉类指标数量最多,覆盖了就业、收入、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领域,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是历次五年规划中最高的。
春风送暖入人心。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将实现全国互认、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扩至全国……2022年3月1日起,一批新规正式实施,涉及个税、养老、医疗等多个民生领域。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新期待,一张改善民生的新图景将再次展开。

来源 | 经济参考报

宽容,是对自己涵养的修炼,偶尔计较,是告诉别人我不傻。前者是格局,后者是底线。我有不伤人的教养,但不是你伤我的理由。——《杨绛传》
在繁华中自律, 在磨难中自愈,人生就是一场自我完善的修行,所有的经历,无论悲喜,都为塑造更完美的自己,待那时,即使青春不再,年华已逝,也终究会遇见最美的自己。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持续比坚持更重要!人生就是需要一种拼搏一种不懈的追求。在各种艰难困苦的挑战下,我们都应当永存信念,这才是奋斗。在这世上珍贵的东西总是罕有,所以这世上只有一个你。

三十岁逐渐明白的事[微风]

人生的意义或许不是追求幸福,而是在痛苦中不断成长。或者,成功和幸福的定义应该是“个人化”的,和过去的自己比,而不是世俗标准。

按照世俗标准,只有“第一名”和“财富自由”的人生才是值得一过的。若如此,那世上90%的人都要在失败和无意义中度过一生,这太不合理了…

应该将人生比做一场牌类游戏,不用比谁的底牌好,那是上帝的杰作,而要看如何借助现有的底牌,过好自己的一生,这样看,每个人都可以过得很精彩。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成都纹身白墨刺鬼[超话]# ·成都纹身|白墨刺青|恢复4-5 年不同时期 ·买家秀· ·找模特的可以找我奥· 弟弟很帅 ⚠️老规矩:·小图️插位. 大图排
  • 1月~2月的日常分享和妆容记录 真的太多图啦 购物分享和薅羊毛/ KFC这个大鸡腿 棒!!/ 伯贤的专辑和大吧的特典还有糯米团子/ 《枕头人》真的很好看 题材
  • 素食文章 摘录: 很多人一听我们吃素就会说:“哎呀,年纪轻轻怎么就吃上素了呢!真可惜~” 我滴个乖乖,您是不知道,我们恨不得生下来就吃素呐,吃素是一件多么幸福
  • 人生苦短,没必要和生活过于计较,也没必要过于看重利弊得失。你越在乎,就会在得失之间徘徊越久;如果你看淡了、心宽了,那些所谓的得失也不过如此。宽容是一种理性,体现
  • #Santa赞多[超话]#✨#赞多0311生日快乐# #多来跳舞吧# 首页都在回忆去年,我想想我是因为热搜小栗旬的表弟和微x公众号推文注意到多[嘻嘻] 3月初
  • 【一周汇览】2022福建数安会即将开幕;工信部部署工业数据安全试点
  • 今日#白露#, 太阳周年视运动位置黄经165°。 酉初四刻交节,位于张宿十二度(图一)。 日出时刻,毕宿在南中天;日落时刻,尾宿在南中天。 华夏精英天文官庄严记
  • /下午茶☕️/ 哇,每次听完这些年轻老师的报告,都好受益吖~ 原本之前是对第二个要讲的老师感兴趣,结果第一个虽然课题不相关但是讲的内容真的很不错~[赢牛奶][赢
  • #凯西# [errancorreas ] 在与凯西的经纪人举行了几次会议后,巴萨实际上已经免签下了弗兰克·凯西,他从英格兰也获了其他不错的报价但他选择了巴
  • 【1982年,江苏农民下地挖水渠,一铁锹下去,挖出18斤重的"金豹子"】 中国历史漫长悠远,尘封在土地下的是一个个曾经辉煌盛达的王朝,千年已过,在这些古董古迹上
  • 【工体改造复建将恢复初始外貌】工人体育场,这个曾陪伴了无数人不眠之夜的地方在今年夏天归于平静。8月初,工体改造复建工程正式进入现场施工阶段。此次工体改造采取整体
  • 潮娃穿搭|听说现在的宝宝都这么穿?! 很多宝妈们,不知道现在怎么给宝宝穿搭 来看这一套,现在很多宝宝都是这么穿的 绝对的潮娃必备穿搭了! - 经典的羊羔绒保暖
  • #偶像梦幻祭[超话]#Hi~大家好我来扩列啦! CN:赤松子,叫我松子就好(或者是松松子 这里是个多圈杂食人,主要玩玩游戏,恰恰谷子,偶尔摸鱼画画/发生活动态。
  • #民盟# 【民盟北京市委会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民盟北京市委会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团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专家团队,重点建设京郊“统农”科技小院群,大力推广“北
  • 阳春三中举行高三学生冲刺高考百日誓师 南方阳春 2022-02-28 21:07 图片 2月26日,阳春市第三中学举行了2022届高三学生成人礼暨主题为“厉兵
  • 亥时出生土命旺 亥时出生的人属水,五行水中哈带有木,因此天生具备不错的理财能力,且为人亲切,处理事情时圆滑,水木相生得六亲助力,热情喜欢帮助别人,容易得贵人相
  • 你知道吗,作为广州人听曲品茗、在陶陶居听粤剧是多少人的怀旧的生活方式。 现在在陶陶居第十甫路总店又可以听粤剧看演出每周六12点~13:30 传承广府文化,打造广
  • #阳光信用[超话]#[爱你]#阳光信用# [爱你]#每日一善# 我一直都在流浪,见过大雪和海洋。不明白他们所说的情深意长,没见过那所谓的三月的阳光。直到我遇见了
  • #丁程鑫[超话]#生日快乐呀小丁,不知不觉你已经二十岁了,陪伴你也两三年了,太快啦!早在16年就听过你的名字,也觉得你很好看,但那时候我不追星,错过了很多时刻的
  • 同学会好久不去了 ​没意思 ​每次回来都很失落 ​我也不再羡慕那些人了 ​我现在最羡慕的 就是住在我楼下的那个老阿姨 ​退休在家 工资2500 天天玩微信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