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北流入渭来】

这是一条综合施工难度堪称世界第一的输水隧洞;

这是一条3900万三秦儿女热切期盼的输水隧洞;

这是一条关系陕西高质量发展的输水隧洞;

……

2月22日上午11时17分,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全线贯通。汉水入渭指日可待。

从2007年准备工程开工,到全线贯通,共历时15年。

15年,艰辛异常,隧洞内高温高湿强噪,工人要经受住环境和精神的双重考验。

15年,锲而不舍,面对比钢板还硬的岩石,硬生生“凿”出了一条下穿秦岭的输水隧洞。

15年,百折不挠,发生岩爆事件4000多次,工人作业时要戴着钢盔、穿着防弹衣。

通了!此刻,激动人心。

热,进入隧洞就进入了蒸笼

“别看外面结冰,但是隧洞掘进最前端却超过40℃,进入隧洞像是从冬季走进夏季。”2月19日,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引汉济渭项目部掘进班班长阳忠伦说,每次进洞之前,工人们需要先换工装,不少人会选择穿短袖,体会一下冰火两重天的感觉。

隧洞全长98.30公里,最大埋深2012米,均为世界第二。因为埋深大,洞内常年温度超过40℃,相对湿度接近90%,没有一丝自然风,如同一个大蒸笼。

人一进入隧洞,不一会衣服就湿透了。手机屏幕老是一层雾水、眼镜片上老是雾蒙蒙的。头顶的洞壁上,细小的石块夹杂着泥水不停地掉落。山体渗水汇聚成涓涓小溪,流向低处。

掘进班的工作地点在隧洞施工的最前端,主要任务是搭建支护钢架。刀片与岩石摩擦产生巨大的热量和噪音,导致这里比其它地方的温度高、噪音大,是隧洞中工作环境最为“严酷”的地方。

昏暗的灯光、浑浊的空气、嘈杂的机器声、潮湿闷热的环境中,阳忠伦一会儿拿着铁锨铲石头、一会儿搬运钢筋……作为班长,哪里需要他就在哪里顶上去。

“洞内没四季。进入隧洞就进入了三伏天。隧洞内,一般人连行动都感觉有些困难,不过这么长时间,我们已经适应了。”阳忠伦说。

硬,在“金刚”石上打洞

在秦岭输水隧洞3号支洞营地,有一座废弃掘进机刀头堆成的“山”,足有8000多把。这些刀头已经严重磨损,不得不废弃。这还不是全部,据统计从隧洞掘进开始至今,累计耗费刀头约14000把。

“秦岭输水隧洞施工最大的困难就是岩石硬。掘进机刀头如同在高耐磨钢板上掘进,磨损量非常巨大。这些废弃刀头都是历史的见证。”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董鹏说。

掘进机长300多米、直径8米,像一条钢铁巨龙,牙口特别好,号称“掘进之王”,是复杂地质条件下隧洞掘进的利器。

掘进机的刀盘上安装有50多把特别硬的刀头。掘进机就靠这些“牙齿”“啃”石头。由于岩石中石英含量高达96%,硬如金刚石,因此石头比钢板还硬。

面对高硬度的岩石,刀头会时不时地被硌出豁口。豁口多了,就得“换牙”。岭南段施工最高峰时,一天就换了23颗“牙”。

“换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引汉济渭项目部刀具班工人张友胜告诉记者,首先要穿过长1.2米、宽0.8米的狭长“洞穴”。刀头与岩石摩擦产生巨大的热量,导致刀头表面温度甚至超过50℃。更换刀盘上方的刀头时,他要戴着厚厚的手套干活,比在三伏天的烈日下干活还难受。

更换刀盘下方的刀头,则更为艰难。积水少的时候,他要在20厘米左右的水中摸索着换刀头。积水多的时候有1米多深,能淹到人的腰部,他要趴下身子潜入到浑浊的水中作业。每更换一次刀头,都是对人生理和心理极限的考验。

“在恶劣复杂的地质条件下,秦岭输水隧洞每一米的掘进进尺都极为不易。”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如此评价。

险,工人施工要戴钢盔穿防弹衣

隧洞高约8米,站在洞内,沿着洞壁上伸向远方的灯光望去,仿佛进入了科幻故事中穿越时空的隧道,深邃而不可捉摸。

因为秦岭地质构造复杂、隧洞埋深大,导致掘进过程中岩爆频发。

“在施工中,其实高热、高湿和噪音还不是最害怕的事情。最危险的时候是遇到岩爆。第一次经历岩爆,把人吓坏了。”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引汉济渭项目部副主任程广涛说。

昏暗幽深的隧洞里,突然响起巨大的“雷声”,直径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不等的岩块,像雨点一样,从隧洞顶部高速弹射下来,如同炸弹碎片,杀伤力很大。最强的一次,碎石射出几十米。回忆起岩爆的经历,程广涛心有余悸。

为了确保安全,工人们头戴钢盔、穿着防弹衣,但还是经常会被石头划伤。施工中,工人会不断地对围岩进行喷水冷却,将需要释放的能量转变为热能,以削弱岩爆的强度。

“秦岭隧洞高埋深段的岩爆表现超出了行业认知,共发生岩爆事件4000多次,高峰时日岩爆次数超过60次。”省引汉济渭公司大河坝分公司总经理李晓峰介绍。

为了确保安全,隧洞支护方案,都是技术人员精心研究量身定制的。掘进与支护同步进行。支架、锚杆……比一般的隧洞都密,以达到快速控制岩爆坍塌的目的。岩爆空窗期,是喷浆的最佳时期,工地会乘机组织人员加紧施工。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民说:“秦岭输水隧洞遇到了洞室地质能遇到的全部问题。”

除了岩爆,隧洞施工还经常会遇到涌水、有害气体、塌方等险情。2016年,岭南段突发涌水,涌水量最高达每天4.6万立方米,而设计排水量只有1.2万立方米。抢险用了两个多月。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经过15年的艰苦奋斗,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终于贯通,预计年内即可实现通水。陕西高质量发展有了强劲的“水动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指出,引汉济渭工程完全可以和都江堰等造福千秋的水利工程相媲美。工程在长江和黄河两大流域之间新增了一条重要的连接通道,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支撑和保障作用。

(文/王海涛 吴莎莎 图/许奥博)

【汉水北流入渭来】

这是一条综合施工难度堪称世界第一的输水隧洞;

这是一条3900万三秦儿女热切期盼的输水隧洞;

这是一条关系陕西高质量发展的输水隧洞;

……

2月22日上午11时17分,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全线贯通。汉水入渭指日可待。

从2007年准备工程开工,到全线贯通,共历时15年。

15年,艰辛异常,隧洞内高温高湿强噪,工人要经受住环境和精神的双重考验。

15年,锲而不舍,面对比钢板还硬的岩石,硬生生“凿”出了一条下穿秦岭的输水隧洞。

15年,百折不挠,发生岩爆事件4000多次,工人作业时要戴着钢盔、穿着防弹衣。

通了!此刻,激动人心。

热,进入隧洞就进入了蒸笼

“别看外面结冰,但是隧洞掘进最前端却超过40℃,进入隧洞像是从冬季走进夏季。”2月19日,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引汉济渭项目部掘进班班长阳忠伦说,每次进洞之前,工人们需要先换工装,不少人会选择穿短袖,体会一下冰火两重天的感觉。

隧洞全长98.30公里,最大埋深2012米,均为世界第二。因为埋深大,洞内常年温度超过40℃,相对湿度接近90%,没有一丝自然风,如同一个大蒸笼。

人一进入隧洞,不一会衣服就湿透了。手机屏幕老是一层雾水、眼镜片上老是雾蒙蒙的。头顶的洞壁上,细小的石块夹杂着泥水不停地掉落。山体渗水汇聚成涓涓小溪,流向低处。

掘进班的工作地点在隧洞施工的最前端,主要任务是搭建支护钢架。刀片与岩石摩擦产生巨大的热量和噪音,导致这里比其它地方的温度高、噪音大,是隧洞中工作环境最为“严酷”的地方。

昏暗的灯光、浑浊的空气、嘈杂的机器声、潮湿闷热的环境中,阳忠伦一会儿拿着铁锨铲石头、一会儿搬运钢筋……作为班长,哪里需要他就在哪里顶上去。

“洞内没四季。进入隧洞就进入了三伏天。隧洞内,一般人连行动都感觉有些困难,不过这么长时间,我们已经适应了。”阳忠伦说。

硬,在“金刚”石上打洞

在秦岭输水隧洞3号支洞营地,有一座废弃掘进机刀头堆成的“山”,足有8000多把。这些刀头已经严重磨损,不得不废弃。这还不是全部,据统计从隧洞掘进开始至今,累计耗费刀头约14000把。

“秦岭输水隧洞施工最大的困难就是岩石硬。掘进机刀头如同在高耐磨钢板上掘进,磨损量非常巨大。这些废弃刀头都是历史的见证。”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董鹏说。

掘进机长300多米、直径8米,像一条钢铁巨龙,牙口特别好,号称“掘进之王”,是复杂地质条件下隧洞掘进的利器。

掘进机的刀盘上安装有50多把特别硬的刀头。掘进机就靠这些“牙齿”“啃”石头。由于岩石中石英含量高达96%,硬如金刚石,因此石头比钢板还硬。

面对高硬度的岩石,刀头会时不时地被硌出豁口。豁口多了,就得“换牙”。岭南段施工最高峰时,一天就换了23颗“牙”。

“换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引汉济渭项目部刀具班工人张友胜告诉记者,首先要穿过长1.2米、宽0.8米的狭长“洞穴”。刀头与岩石摩擦产生巨大的热量,导致刀头表面温度甚至超过50℃。更换刀盘上方的刀头时,他要戴着厚厚的手套干活,比在三伏天的烈日下干活还难受。

更换刀盘下方的刀头,则更为艰难。积水少的时候,他要在20厘米左右的水中摸索着换刀头。积水多的时候有1米多深,能淹到人的腰部,他要趴下身子潜入到浑浊的水中作业。每更换一次刀头,都是对人生理和心理极限的考验。

“在恶劣复杂的地质条件下,秦岭输水隧洞每一米的掘进进尺都极为不易。”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如此评价。

险,工人施工要戴钢盔穿防弹衣

隧洞高约8米,站在洞内,沿着洞壁上伸向远方的灯光望去,仿佛进入了科幻故事中穿越时空的隧道,深邃而不可捉摸。

因为秦岭地质构造复杂、隧洞埋深大,导致掘进过程中岩爆频发。

“在施工中,其实高热、高湿和噪音还不是最害怕的事情。最危险的时候是遇到岩爆。第一次经历岩爆,把人吓坏了。”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引汉济渭项目部副主任程广涛说。

昏暗幽深的隧洞里,突然响起巨大的“雷声”,直径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不等的岩块,像雨点一样,从隧洞顶部高速弹射下来,如同炸弹碎片,杀伤力很大。最强的一次,碎石射出几十米。回忆起岩爆的经历,程广涛心有余悸。

为了确保安全,工人们头戴钢盔、穿着防弹衣,但还是经常会被石头划伤。施工中,工人会不断地对围岩进行喷水冷却,将需要释放的能量转变为热能,以削弱岩爆的强度。

“秦岭隧洞高埋深段的岩爆表现超出了行业认知,共发生岩爆事件4000多次,高峰时日岩爆次数超过60次。”省引汉济渭公司大河坝分公司总经理李晓峰介绍。

为了确保安全,隧洞支护方案,都是技术人员精心研究量身定制的。掘进与支护同步进行。支架、锚杆……比一般的隧洞都密,以达到快速控制岩爆坍塌的目的。岩爆空窗期,是喷浆的最佳时期,工地会乘机组织人员加紧施工。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民说:“秦岭输水隧洞遇到了洞室地质能遇到的全部问题。”

除了岩爆,隧洞施工还经常会遇到涌水、有害气体、塌方等险情。2016年,岭南段突发涌水,涌水量最高达每天4.6万立方米,而设计排水量只有1.2万立方米。抢险用了两个多月。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经过15年的艰苦奋斗,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终于贯通,预计年内即可实现通水。陕西高质量发展有了强劲的“水动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指出,引汉济渭工程完全可以和都江堰等造福千秋的水利工程相媲美。工程在长江和黄河两大流域之间新增了一条重要的连接通道,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支撑和保障作用。

(文/王海涛 吴莎莎 图/许奥博)

老子章三十八章上德不德
自三十八章開始,是《老子》下篇,又名“下經”,整個連起來,上經講“道”,勉強給它一個範圍,是講“道之體”,講“道”的根本。下經講“德”,“德”是講用,在古代文學上解釋“德”為“得”,好像一個東西得到手裡,所以是“德者得也”。現代的名詞是說其成果、效用。

下經開始講“德”,就是講“道”的用,以及它的現象。下面很多的話,看起來是一樣,仔細研究起來,有很大的差別。因為上經講“體”,下經講“用”。舊的觀念說,上經講“道”,下經講“德”。所以,同樣的字句,從“道”的角度看,與“德”的角度看是不同的。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礼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上德下德 上仁上義上礼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真正上品的道德,以現在觀念而言,就是說一個真正有道德的人,一個大善人,並不以為善是了不起的好事,他做善事,只是他的普通行為,表面看不出是在做善事。如果讓人看得出他是“善人”,是在做道德的事,這已經差太遠了。

上古的文化,對於道德的行為,始終注重四個字,就是“陰功積德”。主張做好事要“陰”的一面,不是“陽”的一面,要使人看不見;為別人做了好事,別人並不知道,幫助了別人,受幫助的人也不知道。這就是陰德,這也就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以老子的觀念來看,所謂 “下德”,是不上品的道德。“不失德”就是已經被人看出來 的德行,那是著了相,所以是“下德”。依佛家來講,“著 相”就不高明了,《金剛經》也是叫我們不著相。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這句話是解釋上品的道德行為,是說做了善事,看不出來他在做善事。“上德無為”是說上 德的作用,是合於形而上的道體;“而無以為”是說他在作 用的時候,是自然的,不會給人看出來,沒有一個目標,也是很輕松地把一件事做了。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等而下的“下德”,就差一點了,是有所作而有所為的,看起來孜孜為善,人人知道他是好人,又做好事。這是劃分“上德”與“下德”的原則標準。

下面解釋“德”字的無為,繼續說到“仁”。“上仁為之而無以為”,這個“仁”字的說法,與“德”字一樣,如果重複起來,亦有四句,這就不重複了。“仁”字之後就是“義”,“上義為之,而有以為”,解釋這句話,與前面相同:上品的仁義,是看不出仁義,看得出來所做是仁義的事,已經差得多了,所以那是假貨,伪造的假藥。

“上礼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仁”、“義”過了就是“礼”,真正的“礼”並不是代表礼貌,礼貌是中國文化“礼”的一種,“礼”字是我們國家民族文化的根本之一。中華民族被稱為“礼義之邦”,並不是說中國人看到人就作揖叩頭才叫作礼,那只是礼仪、礼貌。真正的“礼”是高度的文化,以現在的觀念而言,文化包括一切精神文明、物質文明、歷史文化,乃至個人做人做事的原則規律等等,所謂政治、軍事、教育、經濟、社會等等一切都包括在內,這都是“礼”。

老子說,“上礼為之”,真正的“大礼”,所注重的文化究竟是什麼?那是形而上的基礎,那個最高處“而莫之應”,那是看不出形態的。所以,我們中國自己認為文化衰微的時候,會給自己粉飾門面,去把老子這句話解釋成我們的文化沒有衰微,“莫之應”,只是你們看不出來而已!

其實,真正的“礼”,看不出“礼”的作用,普通的人更是不懂,所以“攘臂而扔之”,膀子一舉就把它丟掉了。大礼看起來好像是礼一樣,其實真正的礼貌,在鄉下偏僻的地方可以看到,人們表示歡迎的方法,不懂得叩頭作揖,更不懂得握手鞠躬,只要一看到人就叫:“哦!客人來了!”這就是礼。可是我們都市中講究礼貌的人,看到這種礼“攘臂而扔之”,揮手丟之,認為鄉下人沒有受過教育,不懂礼貌。其實,那才是對的,那是至誠自然的礼。甚至他只說一聲:“嘿!你來了!”真不曉得有多麼親切!那是真正的礼。只不過我們在都市社會搞慣了,看到這個情境“攘臂而扔之”,覺得自己倒霉,碰到這個沒有教養的人。這都是因為我們不真正懂得礼的原故。

這一篇文字雖然很淺,意義卻頗深,因為老子講到了道、德、仁、義、礼等五個階段。上經已經講過了“道”,這裡不再講了。這一篇他究竟說些什麼呢?這與《易經》的《係傳》一樣,就是一篇人類文化進化史的描述,也可以說是對人類文化進化史的感叹。嚴格地說,他是感叹人類文化的退步。站在東方道德文化的立場來看,乃至以西方宗教文化的道德角度來看,人類沒有進步,只有退步;也就是,物質文明是越來越進步,精神道德的文明越來越退步,越衰弱。假使我們不仔細留意去讀,會覺得老子這些文章沒有什麼道理,何必啰唆!實際上,這裡《老子》所說的,等於《礼運·大同篇》孔子感叹人類文明的退化一樣。

德仁義礼失後該若何
“故失道而後德”,上古的人個個有道,只要講到道,大家都是有道之士。時代嚮前,“道”漸行消失,才產生了“德”,用“德”作為行為的標準。“失德而後仁”,時代更嚮前走,到孔子的階段,拼命提倡“仁”。到了孟子戰國時代,“仁”又靠不住了,又提倡“義”。每個時代產生的思想主張,所表達、號召的都不同,所以說,“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礼”。到了“礼”這個階段,包括有了法制,“礼”與“法”是連在一起的,因為社會人心壞了,所以在文化教養方面,希望個個有“礼”。

“礼”是屬於教化方面的,教育亦難成功,人長大後進入社會,競爭使彼此相互傷害。所以,只好構成法律,就是“礼”而後有“法”,“法”沒有效用之後而有“刑”,不守法的人,只好把他抓來用刑了。若連刑都不起警嚇作用時,那就無法講了。所以說,老子這裡是一種感叹。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在老子的時代,社會已經退步到提倡“礼”的階段。我們要如何讀老子的書呢?我們看人類社會,整個世界科學文明的發展,在工商業發達的國家,教育跟著也普及了。照說,教育越普及,人應該越好啊!可是,事實上天下思想反而越亂,社會的犯罪行為越多。反轉來看鄉野的地方,鄉野之人沒有受過教育,他卻不敢犯罪,行為比較朴實。所以說,人類缺乏忠信才需要“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一生從事教育的,深深感覺到所謂教育,不知究竟是過還是功,教育的確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人讀書是為了多得知識,不過,是有知識好呢?還是沒有知識好?在我個人來說,現在深深感到,當年如果不讀書,現在不曉得多舒服!很後悔自己年少的時候,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不去學耕田?春天種田多舒服啊!知識越多痛苦越深,學問越渊博煩恼越大。所以很多人對道德學問的觀念極為擔忧,不但忧國忧民,學了佛的人,還要擔忧眾生。你說,這個知識對我們有好處嗎?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前識”就是預知,等於西方宗教說的“先知”,東方稱之謂“神通”,也就是未卜先知。一個人坐在那裡打坐,希望能曉得明天的事,曉得前世的事,可是老子說:“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有了神通的人,最後家也丟了,都變成了精神病。不要以為有神通就有好處,其實有了神通,智慧越大,痛苦越大;沒有智慧的人,還只是擔忧明天怎麼吃飯;有了智慧的人,要擔忧未來的世界怎麼變,又要忧愁社會怎麼變,也就是擔心這芸芸眾生要怎麼變。自己肚子都度不了,還要度眾生,這就是“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從老子這個論點看來,他好像是一個笨人,而且越來越笨。但是,不必驟下斷語,再看他下面的說法。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老子說真正的大丈夫,走實在的路子,只有修道。道是什麼?無為。依照佛家來講,就是“萬缘放下”,大丈夫不走微末的路子,要走實在的路子。“道”就是把所有的知識,一切統統丟開了,聪明智慧都丟掉,回歸到朴實無華。“去彼取此”,去掉那些外表的華丽知識,找回自己生命本來的朴實。老子的榜樣是什麼呢?就是“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回歸到在媽媽懷抱時期那個狀態,什麼都不知道。你罵他時是笑笑,那多好啊!罵與贊揚都差不多,沒有分別。牛奶與剩菜混在一起,他也不分別,那都是“朴”,回到那個朴實的身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来源:央视新闻)我们必须承认生命中的许多时刻确实是孤独的但是努力成长是在孤独里可以进行的最好的事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大部分时候委屈要自己消化故事不用逢人就讲真正理
  • 现在各式各样的食物是越来越多了,做出来的食物也是越来越新奇,肉都可以做出各种快捷食物,如火腿、香肠、腌肉、扒鸡、午餐肉、松花蛋、肉松等。但是对于其他一些“隐形糖
  • 我可能是个不合格的粉丝甚至算不上是粉丝,但是,我喜欢他的音乐,我知道是他的音乐帮助我在无数个难捱的日夜里重新鼓起了勇气。lucky的是,散场时候影院经理说4DX
  • 夏已去 秋已至转眼间十月份到了 风已经是秋天的味道#晒晒你身边的秋天有多美# 东北的秋季更像南方的冬季 早晚温差已经很强烈 是时候给柚子准备秋装了这次的是 泰兰
  • 凡在济南市人民政府及所辖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管理区内的养犬单位和个人,在办理犬只登记时应当缴纳养犬管理服务费,个人养犬初始登记收费标准为300元/只,
  • 制定《平安建设标准化工作手册》形成“统筹指挥、协调联动、即时响应、有效处置、精准考评”的工作流程;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和各级职能部门开通3.2万个账号,实时上
  • [舔屏]《十二谭》作为古力娜扎新剧播出以来因特效太差而遭到差评,随后在网友的深扒之下发现古力娜扎不仅新剧扑街,过去几年拍过的影视剧也都好不到哪里去,这个时候演员
  • 但是,飞度销量总是超出大家预期,月销量过万是家常便饭,上月又卖了12355台,小型车市场萎缩的大环境下,飞度交出这样的销售成绩已经非常不错了,不信大家看看POL
  • [加油]#新设荟软装讲师孵化##软装培训##形象管理##职业讲师# 形象是我们的一张名片形象就是发现呈现实现干一行就要像一行,为了目标,再去完善我们的形象[ha
  • 确定作为空间站工程阶段飞船返回着陆场后,发射场先后组织了搜索、导航、通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20余项技术改造,突破了预测校正再入返回航天器飞行轨道计算和落点预示技术
  • 我知道的,期待积攒太多就变味了,它们会变成贪心让不满足的你面目全非。。
  • 我以为她会马上说对不起,哪知她态度更加嚣张:我追尾的人多的去了,我哪儿知道你是谁?这本书里经常出现的一句话是:风险意味着你是谁?
  • 今年国庆回了趟老家,吃上了舅舅家新收的大米,米很好吃,软糯香甜,是幸福的味道,还记得您离开时湘雅的三束水稻,那应该也是同这一般的味道了吧。您的禾下乘凉梦和杂
  • 比晚安更撩人的20个小甜句1.听说不乖乖睡觉得小朋友,会被月亮警官抓去罚站哦2.你快睡吧,养猪场这个时间已经是催眠的时候了3.我已经闭上一只眼睛了,等你给我说完
  • ”每一天都是崭新的,不为过去纠结,不为将来担忧,活在当下最好,有计划也会有变化,要努力也要顺其自然,今天的文案呢,也就是如此了!不可见之兵,日月星辰、风云水火、
  • 拜登要给美国5至11岁儿童强制接种新冠疫苗虽然FDA还没有通过5到11岁儿童的新冠疫苗,虽然有许多家长反对,但拜登政府已经宣布了儿童疫苗接种计划,将为2800万
  • “一本书·益起读”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基地正式挂牌成立,为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实践的平台,也是慈善与校园的结合。【河南:“一本书·益起读”大学生志愿
  • 但冷静想想,如果现在我不努把力去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就要用几十年的时间去忍耐自己讨厌的生活。可是依旧感谢如此努力的自己!
  • 是六度齐修,也就是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智慧,每一样都不缺的去修,万行繁与,不违本愿,整天忙碌得不得了,但从来不违背心愿。是六度齐修,也就是布施、持戒、
  • 加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坚持走高端化发展之路,面向先进地区智能电网产业领域大型央企、优秀民企,积极开展专题招商、总部招商、驻点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活动,并充分发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