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艺理论考研#
2022年艺术学理论考研每日一题参考答案

【11.20名词解释: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先进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艺术创作主体体现出来的人文修养的核心。狭义的人文精神,指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一种思潮,其核心主张是反对神性,提倡人性,重视理性,肯定现世生活。广义的人文精神,指人类各民族普遍坚持的以人为本的文化传统,主要内涵是高度关注人,高度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维护与捍卫每一个人所拥有的生存权、发展权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文精神的具体内涵呈现出与时俱进的态势,但是以人为本的内核不会变。有责任、有抱负的艺术家,只有把握了人文精神,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与民族的精品力作。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等经典作品都富有人文精神。

【11.21名词解释:审美鉴赏力】
所谓审美鉴赏力,是指人们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包括审美感知力、判断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审美鉴赏力是艺术鉴赏主体顺利开展艺术鉴赏活动的首要条件,据此构成艺术接受主体的基本主观条件。缺乏了审美鉴赏力,艺术鉴赏就无法展开,艺术接受的进程就丧失了起点。

【11.22名词解释:文化批评】
文化批评,也可称为文化研究,是艺术批评的重要维度之一,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文化批评是指对与市场经济、大工业化生产方式紧密联系的,包括文化理论本身、大众消费文化、大众传播媒介等在内的种种文化现象的研究。狭义的文化批评则指把艺术置于广阔的文化语境之下来考察研究。文化批评,既是将种种艺术文本置于多元文化背景中,用各种有效的文化批评方法进行多角度的阐释,也是力图把艺术看作一种开放性的(不再局限于纯艺术文本),与市场经济、工业生产方式,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再生产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而进行的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文化批评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20世纪60年代英国伯明翰学派雷蒙德·威廉斯和理查德·霍加特的“文化研究”,法国罗兰·巴特和路易·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概念。20世纪70年代以后,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波德里亚的“文化仿真”理论,拉康的“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等,都对当代西方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产生过重要影响。

【11.23名词解释:形象思维】
所谓形象思维,是在对形象信息传递的客观形象体系进行感受、存储的基础上,结合主观的认识和情感进行识别(包括审美判断),并用一定的形式、手段或工具(包括文学语言、绘画线条色彩、音响节奏旋律及操作工具等)创造和描述形象(包括艺术形象和科学形象)的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形象思维,是运用一定的形象来感知、把握和认识事物,也就是通过具体、感性的形象来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一种思维形式)。形象思维具有具象性、情感性与主观性等特征,贯穿于艺术创作的感知、构思和物化三个阶段。与形象思维关系最为密切的心理机制是想象。此外,感知、移情、投射、格式塔等心理机制,与形象思维也有联系。

【11.24名词解释:反艺术】
反艺术,德国美学家阿多诺用语,指现代艺术对美的感性外观的否定使艺术趋于衰亡、艺术否定其本身,从而在艺术的解体中挽救了艺术。阿多诺从其否定性辩证法出发,认为否定性是现代艺术的本质特征。现代艺术是完全疏离、不同于现实的、非实存的、现象学意义上的“幻象”世界,它以易逝的、耀眼的和表现性的虚构形象来批判和否定现实的虚假,达到对既存经验现实的否定。艺术牺牲对完美的感性外观的追求,用不完美性、不和谐性、零散性和破碎性的外观来实现其否定现实的本性。艺术不再是艺术,成为“反艺术”。但“反艺术”并非真正消灭艺术,而是通过放弃艺术外观美来否定伪艺术的异化现实,忠实于对异化现实彻底否定的审美乌托邦,以消极、否定自身的外观而赋予艺术以新的生命;以纯粹否定艺术美的外观而使艺术解体,从而挽救异化了的艺术。阿多诺以这一“反艺术”的概念来定义现代艺术的否定性的本质。在美术史上,达达主义代表杜尚和德美激浪派代表博伊斯等人都体现出了“反艺术”的先锋艺术观念。

【11.25名词解释:文本间性】
“文本间性”又称“互文性”(Intertextuality),这一概念首先由法国符号学家、女性主义者朱丽娅·克里斯蒂娃于1969年在《符号学》一书中提出,她认为“任何文本的构成都仿佛是一些引文的拼接,任何本文都是对另一个本文的吸收和转换。”罗兰巴特也认为“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在一个文本之中,不同程度地以各种多少能辨认的形式存在着其他的文本,譬如,先时文化的文本和周围文化的文本。任何文本都是对过去的引文的重新组织”。
狭义的互文性指一个具体文本与其他具体文本之间的关系,即“一个确定的文本与它所引用、改写、吸收、扩展、或在总体上加以改造的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广义的互文性,是用互文性来定义文学,即把互文性当作一切(文学)文本的基本特征和普遍原则。从广义互文性的立场看,不存在独立意义的文本,任何文本都是互文本。
互文性的表现形式有:引用语、典故和原型、拼贴、模拟、改写、改编、戏仿、抄袭或剽窃、颠覆与反叛等。互文性理论强调文本间的影响,也必然会注重文本背后的文化影响。
总之,互文性的基本内涵是:每一个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镜子,每一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互文性理论将文本置于整个文本系统的坐标体系,强调了文本的开放性。把社会历史、意识形态、他人话语等诸多外部因素当作文本重新纳入文学研究的视野,把文本看作是一个包含多种声音的意指过程,扩展了批评视野,使文学研究成为一种宽泛语境下的跨文化文本研究。同时打破了创作与批评的界限,消解了传统的作者权威,使读者成为主动的解释者。但互文性否定了文本的独立性、有机统一性,通过寻找互文踪迹把作品拆解为一个个片断,正体现了解构主义的手法。过多地强调互文性,必然导致文本的迷失、消解。

【11.26名词解释:审美现代性】
审美现代性,是审美在现代社会所表征出的新的性质。从其与现代性的关系看,审美现代性是对现代性所作出的反思与回应。从起源上看,审美现代性是现代性的一部分,是理性主义和主体哲学的必然产物,但它又秉承了现代性的两重特征,并更多的具有批判的含义。审美现代性是现代性的叛逆和批判者,也是现代性的重建者。实际上是现代性精神危机的表达,是现代性诸要素内部矛盾的表现。现代性的矛盾和紧张表现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关系的失衡以及主体性原则下的理性主体和感性主体的矛盾。最早把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理性对举的是美国学者马泰·卡林内斯库(Matei Calinescu,1934—2009)。他把现代性区分为启蒙现代性(社会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认为前者是现代性自身的认同力量,张扬理性;而后者是现代性的反抗力量,以个人为本体,用审美主义来对抗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认为审美现代性同社会现代性发生了无法弥合的分裂。审美现代性对启蒙现代性的反抗,具体可以表现为倡导审美的生存、否定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对人的异化、重视审美现代性的救赎功能等。但是审美现代性并非意味着拒绝或否弃现代性的一切,而是对现代性一些特征的重写,首先是对现代性将其重心放在主体性、理性等一系列原则的重写,即把主体重心放在感性主体而非理性主体。这种重写意味着从科学、文学、艺术到社会生活方式等一系列规则的改变。艺术之所以承载了审美救赎的作用,在于现代艺术所遵循的“自律原则”使审美获得了独立性,这是美学与艺术对现实进行批判和拯救的前提,由此审美才能构成与启蒙现代性的批判关系。艺术自律原则强调艺术的无用性,把艺术视为生活的本身与目的,以抵制艺术的商品化与功利性。艺术不仅标举着审美领域纯粹而神圣不可侵犯的特性。还意味着美学要努力超越其他价值范畴。 https://t.cn/R2WxuoH

【网购营销信息调查:退订仍会遭到骚扰,短信没停电话又来】#电商通过短信电话对用户轮番营销# 据@法制日报 报道,1258条——这是北京市海淀区居民戴莹手机里未读短信的数量,基本都是各类电商的营销短信。26岁的戴莹大学时开始接触线上购物,网购已经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也带来了很多的烦恼。其中,电商的营销短信、电话,特别是临近“双11”“6·18”等节点前的轰炸,更是让她不堪其扰。

“你看看,几乎全是购物平台的商家推广信息。”11月1日,面对前来采访的《法治日报》记者,她拿起手机打开短信界面说道,“手机都要炸了,真的烦死了”。

戴莹的遭遇,很多网络购物发烧友也正在经历。多位受访者说,这两年来,越来越多的电商以发送短信的形式,告知店铺的上新情况、优惠活动等信息,节点前的短信轰炸已经成为常态。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称,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营销本身并不违法,但如果未经用户同意或超限、超范围发送营销短信,则可能侵犯消费者的安宁权。治理短信、电话营销现象,既需要完善治理体系顶层设计,依法深入推进综合治理,也需要电商平台、电信企业和短信息服务企业等主体的自我监管与配合。

短信电话轮番轰炸,退订仍会遭到骚扰

“以前收到这类短信,我还会点开看看,然后删除。后来这类短信越来越多,删都删不过来。尤其赶上购物节时,电商一个接一个短信发过来,有的还连发好几条。”戴莹说,今年“双11”电商平台开始预售前,她的手机叮叮咚咚响了一天,开视频会时还在不停地弹短信窗口,特别影响心情。

记者浏览戴莹手机上的这些短信发现,内容大同小异:先在开头表明是哪个商家,然后要么说自己最近要上新品,欢迎选购,要么介绍最近有什么满减活动,并直接附上店铺链接。

“如果我真要买这个东西的话,我不需要商家提醒也会买,如果我不想买的话,发再多短信我也不会动心,只会拉低我对这家店的好感。”戴莹“吐槽”道。

北京市朝阳区居民田桥对此也深有同感。田桥注意到,给她发的推销短信大多来自她曾经注册过会员或购物过的电商,哪怕只是申请过免费的试用装小样。让她特别不满的是,她给自己父母网购过几次,结果父母的手机上也经常收到推销短信。

“我爸妈年纪比较大了,平时用短信比较少,收到的垃圾短信多了会感到很烦躁,他们跟我抱怨过好多次了。”田桥说。

为此,田桥特别留心短信的退订问题,她发现这些短信基本上还是留有退订方式的,即回复“N”或“TD”等字母。但实际上,退订不是每次都管用的,“我印象特别深刻,有几家店我回复了退订之后,还是能收到他们发来的短信。不仅搭进去短信费,还不见成效”。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信息,近年来,“双11”促销期间的营销类垃圾短信投诉呈现集中爆发现象,电商平台的相关投诉占比高达九成,且衍生出大量相关消费金融类垃圾信息投诉。特别是平台“默认”注册用户同意直接发送促销信息,平台商家利用平台规则漏洞发送营销短信等问题较为突出,明显侵害消费者权益。

面对层出不穷的营销短信,网友们调侃道:“今天收到的促销短信保守估计上百条”“‘双11’也‘内卷’了吗,今天被短信轰炸的同时竟然还接到了电话”……

天津的唐女士经营一家网店,她告诉记者,群发短信是需要付费的,费用不低,规模不大的个人店铺一般还不太舍得花钱去发短信、打电话,通常都是比较大的品牌旗舰店愿意花这笔钱。多位受访者也证实了其说法:收到的短信和电话,一般都是较为大牌的美妆、护肤品等商家发送的。

短信没停电话又来,侵犯消费者安宁权

采访过程中,多位消费者向记者抱怨道:短信轰炸也就罢了,现在一些商家开始采用打电话的方式推销,直接点对点联系,如此骚扰令人头疼不已。

10月28日,田桥收到了某护肤品旗舰店的来电,电话中,充满磁性的男导购热情地感谢田桥对其品牌的支持,随后声情并茂地介绍了该品牌“双11”的优惠活动和热销产品,“期待您的光临”。

这已经是田桥最近接到的第3通营销电话了。这3通电话分别来自3家不同的护肤品店铺,接通后对方都是声音富有磁性的青年男子,营销话术也大同小异。

从短信到电话,田桥感到十分无奈:“一看是陌生号码,我还以为是快递或者其他重要电话,结果一接竟然是××品牌的营销电话。电话还不能像短信那样选择退订或无视,真的太烦了!”

事实上,每逢促销节点,电商平台及一些商家过量的短信、电话营销,已成为消费者的一大痛点。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2021年“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在6月1日至6月20日共计20天舆情监测期内,共收集有关广告短信类负面信息近6.5万条。

报告称,广种薄收式的短信轰炸技术含量低、骚扰频次高。事实上,这种低成本制造“信息垃圾场”的短视行为就算偶有收益,其“变现”能力也相当有限,更多的还是惹人烦、讨人厌,最终也必将遭人弃。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任超认为,短信、电话营销作为商业广告的一种载体,本身没有“原罪”。营销短信发展到如今“人见人厌”的地步,主要在于发送行为并未建立在消费者知情和同意的基础之上。消费者相对于平台和商家,往往显得十分被动。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韬律师告诉记者,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营销本身并不违法,但如果未经用户同意或超限、超范围发送营销短信,则属于违法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宁权。

张韬说,民法典中将安宁权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进行了规定和保护,除法律另有规定或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这种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进行过度营销的行为,还可能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相关权益和隐私权。”

群发产业链条成熟,商家可以批量购买

“我已经收到你们家无数条短信了,为什么还要打电话?你们这样已经造成骚扰了知道吗?!”最近,在接到推销电话后,忍无可忍的田桥发火了。电话那头先是一愣,表示很抱歉给她带来了不好的消费体验,具体情况会反馈给店家。

田桥又向该品牌旗舰店反映这一情况,客服称这是会员服务内容。对于“是否征得消费者同意”的问题,客服表示自己不清楚,会就此问题向专员反映。

记者查询包括该品牌旗舰店在内的10家网店发现,入会条件均要求消费者授权其获取并使用用户手机号等信息。《会员授权协议》《会员规则与隐私协议》等文件中往往有这样的表述:“您授权本平台将您提交的信息存储并提供给店铺使用,同意此店铺向您发送邮件、短信、致电或专属客服信息”“您知悉并同意,商家/品牌将通过短信、专属客服等渠道向您发送品牌及店铺最新消息”。

而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文件往往均以超链形式存在,需要用户主动点开查看,而用户是否查看并不影响授权确认。“当时根本没注意到有这个协议。”多位受访者说。

11月1日,记者致电一家电商平台,以消费者身份向其反映近日收到大量营销短信、电话,希望“平台能管管”。其人工客服表示情况已知悉,平台对于过度营销行为也持反对态度,会如实记录下来。而对“有无对违规行为进行惩罚”的提问,其表示“不清楚”“暂无相关规定”。

张韬认为,商家和平台在会员注册的相关隐私协议中,将用户“知悉并同意”商家通过短信等渠道发送店铺营销信息,作为用户开通会员、享受服务的前置条件,且这一条件是不可跳过、不可选“否”的,这么做看似“合法”,实则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是打法律擦边球的行为。

对于这么多骚扰短信到底是谁发出来的问题,记者调查发现,网上存在不少为电商提供短信群发服务的网店,批量购买的费用也并不高。

记者在搜索引擎、购物平台等输入“短信群发”“活动短信”等关键词,能轻易搜到一批相关网店,店铺显著位置标明了“购物节营销类短信群发”等广告语。

记者点击进入一家号称“短信营销领域专家”的通信公司官网,上面打着“双11备战活动,预售低价存量~短信、彩信、400电话、空号检测全部低价”“你的好产品不做推广不打广告,你自己用吗”等广告。

根据该网站提供的微信号,记者添加了其客户经理。据客户经理介绍,公司提供的短信套餐最低1万条起充,“双11”有优惠,原价550元/万条的基础套餐现在仅售450元,“这个短信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您充值以后可以慢慢使用,用完为止”。

一家提供群发短信服务的网店,资料显示营业时间已达9年。客服介绍,他们的业务大致分为通知网关和广告网关,通知网关不带任何促销性质的词汇,如通知取快递,发货提醒等;广告网关发行业的促销信息。广告营销短信群发50元/千条起售,全5分好评后可再赠送50条。

“超高质量、超快速度,支持三网,亲付款后我们3分钟内给您开好一个独立的账户,由您自己登录平台发的哦,操作非常简单的哦(我们平台里面有详细的截图教程)。确保稳定及时到达!支持定时、支持回复!”客服的文字中透着热情。

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姚志伟说,对于电商而言,“双11”等大促活动是每年最重要的一个节点,希望通过发送营销短信的方式吸引用户,特别是将之前曾经消费过的用户寻回,同时市面上有非常成熟的产业链进行短信群发服务,为商家提供便利,简直是“一拍即合”。

处罚少威慑力不大,治理仍需多方协作

10月25日,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营销短信扰民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召开行政指导会强调,各主要电商平台要正视存在的问题,承担起平台生态治理的主体责任,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民法典、《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认真履行依法经营电信业务承诺,强化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安宁权。

这并非官方对营销短信问题第一次发声。今年“6·18”大促期间,工信部就曾发布消息,提出规范电商平台“6·18”短信营销行为,尽快遏制垃圾短信蔓延趋势。

实际上,无论是民法典还是《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都明令禁止擅自发送商业营销短信这一行为。而根据我国广告法规定,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者请求,以电子信息方式向其发送广告的,由有关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广告主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那么,在官方关注与法律规定的双重压力下,电商对消费者的“轰炸”为何仍屡禁不止?

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看来,短信营销违法行为隐蔽,查处有难度。一些平台随意改号,使得垃圾短信更具隐蔽性,增加了监管和溯源的难度。同时,监管技术和治理水平也有待提升,治理短信营销,光靠行政执法不行,需要政府、企业、电信运营商、公民、行业协会形成合力。

“营销短信无孔不入背后多是发送方的利益考量。大数据时代,浏览即‘留痕’,绘制用户画像进行精准推送不再是难事,广撒网的营销短信,又可以作为辅助手段触达尽可能多的用户群体。”任超说,对商家来说,短信推广是精准度极高且低成本的营销手段,因此很多商家对此乐此不疲。

任超说,尽管擅自发布营销短信已成为普遍现象,但却鲜有企业和商家因此受到处罚,而且顶格3万元的罚款,在可观的利润预期面前,威慑力也不大。

在张韬看来,治理营销短信是一项系统工程,很难一蹴而就。过量电信营销屡禁不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商家利用平台规则漏洞打法律的擦边球,用户维权的时间成本与预期效果极其不匹配,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还有必要进一步提升等。

姚志伟建议,主管部门需要加大对非法采集、过度收集和使用消费者信息等行为的惩罚力度。同时,针对电商平台和电信企业双管齐下,从源头进行治理。

“商家群发短信是依托电商平台获取的用户信息,而群发行为则是通过电信企业进行的。电商平台可以利用虚拟号码的技术,探索防止店家获得消费者真实号码的模式,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当然,由于网络交易的环节比较长,且涉及店家、快递等多个主体,这种模式的实现具有一定难度。同时,电信企业也应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对高频电话、短信进行检测,必要时可以进行拦截。”姚志伟说。

郑宁建议,政府和企业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建立预警监测、防范拦截等机制,帮助用户免受垃圾短信侵扰。同时,行业协会应该加强行业自律,健全黑名单制度,对违法企业和个人进行联合惩戒。
“治理短信、电话营销乱象,需要完善治理体系顶层设计,依法深入推进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同时,充分发挥信用管理的作用,增强监管威慑效果。不管是平台还是商家的经营活动,都应该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前提,做到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越法律底线,无底线侵扰只会将消费者越推越远。”张韬说。(观察者网)

略论书法
/李泽厚

著名哲学家李泽厚逝世的消息11月3日晨传出后,有关他学术著作与生平回忆的内容也在网上纷纷浮起。以下刊发李泽厚先生关于书法的些许观点以为纪念。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近几年来书法热和美学热同时并兴,平行发展,持续不衰。但两者的联系却又好像看不出。为什么?我不清楚。联系不密切似乎说明用西方美学原理(我国的现代美学来自西方)来解说中国的独有艺术,大概还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二热同时兴起,似乎又点明美学与书法有着走向未来的共同基础。
马克思早说过,人们是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形的,而到共产主义,人人可以是艺术家。今天,明天,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自己的生产和生活中自觉地追求美的规律,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捉笔舞墨,写意抒情。书法是每个人都可以自由游戏的艺术。从离休退休的老干部到年方几岁的小儿童,如今不都在手握巨笔,率性挥毫么?这大概是历史上尚未曾有的事。

书法如此广大的群众性和前景给美学提出了一大堆问题。美学属于哲学,而哲学,根据现代西方学院派的观念,是分析语言的学问。书法界关于抽象、形象的激烈论辩,倒首先在这一点可以联系上美学—哲学:如不对概念进行分析、厘定,不先搞清“形象”、“抽象”等词汇的多种含义,讨论容易成为语言的浪费,到头来越辩论越糊涂。

何谓“形象”?我想一般是指生活中各种现实存在的或幻想变形的具体物像:山水花鸟、人物故事、体貌动作以及妖魔鬼怪等等。何谓“抽象”?则大概是指非此类具体物象的形体状貌,如线条、色彩、音响等等。足见,“抽象”也者,并非无形体无物质结构之谓。园林里的怪石耸立,寺庙中的香烟缭绕,沙丘风迹,屋漏雨痕……均为有形之物,而与形体全无的思辨抽象不同。思维抽象也有其物质载体的形状符号,书法与它们的不同在于:作为思维抽象的物质形体的符号、记号(从大街上的红绿灯到纸上的数学公式、化学方程……),指示的是一些确定的观念、意义、判断、推理……而书法及其他作为艺术作品的“抽象”却蕴含其全部意义、内容于其自身。就在那线条、旋律、形体、痕迹中,包含着非语言非概念非思辨非符号所能传达、说明、替代、穷尽的某种情感的、观念的、意识和无意识的意味。

这“意味”经常是那样的朦胧而丰富,宽广而不确定……它们是真正美学意义上的“有意味的形式”。这“形式”不是由于指示某个确定的观念内容而有其意味,也不是由于模拟外在具体物象而有此意味。它的“意味”即在此形式自身的结构、力量、气概、势能和运动的痕迹或遗迹中。书法就正是这样一种非常典型的“有意味的形式”的艺术。

书法一方面表达的是书写者的“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韩愈),它从而可以是创作者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内心秩序的全部展露;另方面,它又是“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同上),它可以是“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蔡邕《九势》)、“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的宇宙普遍性形式和规律的感受同构。书法艺术所表现所传达的,正是这种人与自然、情绪与感受、内在心理秩序结构与外在宇宙(包括社会)秩序结构直接相碰撞、相斗争、相调节、相协奏的伟大生命之歌。这远远超出了任何模拟或借助具体物象具体场景人物所可能表现再现的内容、题材和范围。

书法艺术是审美领域内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的直接统一的一种典型代表。它直接地作用于人的整个心灵,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身(从指腕神经到气质性格)心(从情感到思想)的各个方面……

前面所引韩愈的话主要讲的是人的自然化方面,即人的情感和书法艺术应该是对整个大自然的节律秩序的感受呼应和同构。自然的人化则表现为在审美捕捉和艺术物态化这个同构中无意识地积淀着社会性时代性的宽广内容。汉碑晋帖,唐法宋意,明清个性……同样的“忧悲愉佚”,同样的“日月列星”,却又仍然有所不同。它们仍然是积淀着不同社会时代特色的韵味风流。那么,在今天,新的韵味风流,新的书法创造又该是些什么呢?这不正是向书法热和美学热共同提出的问题么?

新时代的书法艺术是否一定要离开汉字去创造呢?曰:唯唯否否。那样的确可以更自由更独立地抒写建构主体感受情绪的同构物,实际上它约略相当于抽象表现主义的绘画。但是,获得这种自由和独立的代价却是:(一)失去了继续对汉字原有结构中的美的不断发现、发掘、变化和创新;(二)失去书法艺术美的综合性。

如前所说,书法的美本是独立的,并不依存于其作为汉字符号的文字内容和意义;所以,断碑残简,片楮只字,仍然可以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不过,中国人的审美趣味却总是趋向综合,小说里有诗词,画面中配诗文,诗情又兼画意,戏曲更是如此:集歌、舞、音乐、文学于一炉;即使手工艺品,也以古董为佳,因为除欣赏其技艺外,还可发思古之幽情。

总之,似乎在各种艺术的恰当的彼此交叠中,可以获得更大的审美愉快。书法何不然?挂在厅室里的条幅一般不会是无意义的汉字组合,而总兼有一定的文学的内容或观念的意义。人们不唯观其字,而且赏其文,品其意,而后者交织甚至渗透在前者之中,使这“有意味的形式”一方面获得了更确定的观念意义,另方面又不失其形体结构势能动态的美。两者相得益彰,于是乎玩味流连,乐莫大焉。

原载《中国书法》1986年第1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若是月亮还没来,路灯也可照窗台,在这宁静的夜晚,有光就有期待。5.这一生不算赶,不妨沿路看星光。
  • ”  我起个头,我爸我妈就把对裴湛的不满纷纷吐槽出来,我这才知道他们为了我,忍了多少气。  之前我爸是看在我对裴湛痴心一片的份上,不好说,怕说了我反而不喜欢。
  • 1-1丨39′ 三区前沿左外线任意球,左脚处理,委内瑞拉队长Carlos Vivas乌龙... [图7]41′ David Martínez截球单推制造犯规[图
  • 今天某某为大家带来一款集齐多重功能于一身的复杂表款,某某型号:L2.673.4.78.6浪琴表拥有悠久而卓越的传统,从一开始,它就以恒定的质量和变幻的风格蜚声国
  • 月季园旁边的小路上,看到了好几棵高高的花楸树,满树铃铛般的粉白色小花花,近看,哦不,树下仰望着,嗯,可望不可及的存在。沿着月季园的小路兜兜转转之下,邂逅了流苏树
  • 生活总是充满了忙碌 但我们要时刻记住 好好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而保持身心的健康 才是最重要的给自己一点放松的时间轻松一下按摩的过程让你身体更舒适博主推荐一家养
  • #朱怡欣[超话]##关于朱怡欣的一切# 是看公演偶然关注到朱朱,当时只觉得这个女孩子好漂亮,眼睛亮亮的好像在发光,真的被她吸引住了后来也就开始慢慢了解她。每次看
  • 莫言无意摘云桂,剔透晶莹何忍伤”……这些诗句描绘了黄刺玫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如它的黄色花朵、花香以及它的刺。金银忍冬的果实虽然不能被人类食用,但却是草食和杂食鸟的
  • 反正我完全能理解嗑这对的也完全能理解不嗑的……虽然又阴间又假但也不失为一种有趣的关系开心时读,不开心当然更要读李娟啊❕很多人说读李娟,要按照什么顺序,我反觉得李
  • 郑母哽咽说:「我这么乖的儿子,把他交给我们国家,如果战死就算了,但今天是我们被国家逼的,一定要帮他讨回公道。在第一节课的自我介绍里面老周就给予我了强烈的期待效应
  • 再比如迪士尼的公主系列,每个公主不同的性格和造型,让我们一看就能识别出谁是谁。【#寻美枣庄# |漫游台儿庄古城城墙 看见“不一样的美 】如果说北方的古城和江南的
  • #不被定义的妈妈##妈妈的理想生活#难得俩个人都有时间,一次不需要费精力做攻略的旅行,只需说走就走,当然就是邮轮旅行了️。后来我生了啾啾,从孕期到产后再到带娃,
  • #晋江文学城[超话]#哇,才发现还有这个超话,本新人作者来推一下自己写的文[哇]目前书名是《什么?努力码字更新中,求支持求收藏[羞嗒嗒]#晋江文学城[超话]#
  • 之后就是恐惧结果,恐惧自己的能力不足没有办法战胜生活或者学业给我出的题目和困难,所以一直在这里打转。我来想想,可能应该是放下对于结果的颠倒幻想,切断对于自身情绪
  • #成都领养日[超话]##领养代替购买##萌宠集中营##给ta一个家##温暖有你一份##宠物卖萌中心# 8971 宠物名字:等你来取 宠物性别:弟弟 宠物年龄:
  • #妈妈的N种模样#她脾气时好时坏,对老爸没啥好脸色,但是对我的时候就算她生气也不会大吼大叫,只是做好饭了推到我面前,我在教育孩子方面情绪不好的时候她会给我老公打
  • 放在主页,写给自己如果只能用十个理由描述你为什么喜欢卓沅,那么该怎么形容他呢1 他是能力者  infp爆改infj,过去的一年张钥沅肉眼可见的成长,能抗事能扯大
  • 这才是天蝎的想法,因为自信,因为相信自己,所以不认输,更不想输。所以就会开始想要结婚了,觉得结婚了就会有着那么一个人,对方会属于自己,自己也属于对方,彼此是一个
  • 园区内设置的手工制茶体验区,既给游客提供了新颖的旅游服务,又为当地群众拓宽了增收渠道。营梁村村民赵丽丽对此颇有感触,她将自家房屋改造成农家乐,主打本地特色菜肴,
  • #西珍妮[超话]# 拼泡泡[羞嗒嗒][羞嗒嗒][羞嗒嗒]消息截图发 拼就送前一天更新的 [航天员]NCT DREAM 全员[航天员]仅需3r每月 单人1.5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