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没打,乌东地区却交火了,24小时炮击29次,俄连夜致函联合国。#军事新闻#

总有一种感觉,尽管俄罗斯主动从俄乌边境撤兵,给紧张局势带去了缓和的转机,但种种情况表明,战火与冲突的阴霾并未就此散去。

16日,是美国炒作“俄进攻乌克兰”的日子,但当天俄乌双方一枪未开,俄乌迎来了“相安无事”的一天,美国所谓的“进攻日”说法也彻底成了谣言。

但没想到,俄乌虽然一枪未开,乌东地区却在第二天猛烈开火了。

18日,卢甘斯克驻停火监督中心代表处宣称,过去24小时内,乌武装力量对其发起了29次炮击,期间动用了大口径迫击炮、反坦克导弹等《明斯克协议》明确禁止使用的武器,29次炮击意味着乌军29次违反停火协议。

卢甘斯克方面还表示,这些炮击大多击中在平民区,造成至少4栋公寓楼受损、一个幼儿园和一个制油车间受损,并有数名平民受伤。

不过,同样在18日,乌克兰军方却表示,过去24小时内,乌东地区武装60次违反停火协议、向乌军阵地发起袭击,导致一名乌军士兵受伤。

也就是说,在过去的一天里,卢甘斯克与乌克兰军方都遭到了数十次、大规模的袭击,并且双方都指认是对方所为。

但蹊跷的是,在冲突发生之初,乌克兰军方否认了袭击卢甘斯克一事,并称自己也遭到袭击,但却并未采取开火措施作为回应;而卢甘斯克这边也表示,自己并未攻击乌军阵地。

也就是说,乌军与卢甘斯克地区武装打了一天,居然都不知道对手是谁。

并且,不论乌军遇袭、还是卢甘斯克遭到炮击,期间都出现了《明斯克协议》中明确禁止使用的大口径武器,如果真是双方互打,那就是双双违反停火协议,这同样很不合常理。

事出反常必有蹊跷!乌东地区战火重燃背后显然很不简单,大致分析3个可能吧。

1,乌克兰军方可能撒谎了,乌军确实率先攻击了卢甘斯克,但为了避免成为众矢之的,选择了概不认账,包括所谓的乌东地区武装60次违反停火协议,也可能存在水分。

毕竟,24小时内发生60次袭击,平均每小时2.5次,卢甘斯克地区武装似乎没这么强的火力。

2,乌军和卢甘斯克武装可能都没撒谎,他们遭到的袭击,可能来自“激进组织”或某些“心怀不轨”的西方势力。

而这些不轨势力的目的,不外乎趁机挑起乌东地区冲突、引发俄乌冲突,继而从混乱局势中谋取利益。其中,一直盼着俄乌爆发冲突的美英等国,就很有这样的嫌疑。

3,可能乌军与卢甘斯克武装确实互相开火了,某些“心怀不轨”的西方势力也趁机“煽风点火”了。

毕竟,不论是24小时内发起60次袭击,还是一天内发起29次炮击,如此高频率的袭击,意味着几乎全天都在打,这与乌军、卢甘斯克地方武装的实力不太相符,也与乌东地区过去发生冲突的情况不相符合。

因此,也不排除某些第三方势力挑起了冲突、引发乌军与卢甘斯克互打,而后从中作梗、掺和一脚的可能。

但不论出于哪种可能,乌东地区发生冲突、导致局势再度升级,都是不争的事实。

尤其是在俄乌局势依旧紧张,美英等国依旧虎视眈眈的情况下,乌东战火重燃,已经开始给俄乌局势增添变数了。

至少3个迹象吧。

一,美国又开始炒作“进攻日”了。

18日,美国务卿布林肯突然公开炒作“俄军从边境撤兵是假的”。并宣称俄军的“核心部队”在朝边境挺进,预测本月20日,将是俄军发起进攻的日子。

嗯,一个全球瞩目的“2月16日”平静过去了,不甘心名誉扫地的美国,又盯上了“2月20日”,如今全世界又要等着“拆盲盒”了。

二,借着炒作新的“进攻日”,美国又开始拉帮结派、针对俄罗斯了。

18日,美国总统拜登将召集英法德、意大利、波兰以及欧盟和北约的领导人举行线上会议,重点讨论俄乌军事与俄在边境集结军队一事。

三,不愿让美国唱“独角戏”,英国政府高官也开始和美国“同步”、炒作“未来几天俄将入侵乌克兰”的消息了,并表示英国政府将严阵以待、积极应对此事。

很显然,不论是美英炒作新的“进攻日”言论,还是拜登拉上英法德“开小会”,都很有一股正在为冲突做准备的意思。

或许,反过头来想,2月20日可能不是俄方的“进攻日”,而是美欧等国的“进攻日”也说不定。

一方面,如今俄乌局势剑拔弩张,宛如一堆干柴、只需要一丁点火苗就能点燃战火;另一方面,如今乌东地区已经不明不白地开火了,若美英等国在这个时候煽风点火、火上浇油,很可能会点燃俄乌冲突。

从这一角度来看,可能是乌东地区发生冲突,让美英等国再次看到了继续“胡搅蛮缠、见缝插针”的机会。

如今,面对摆在眼前的危机、美英等国的新一轮围堵,俄罗斯该怎么办?

18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莫斯科正密切关注乌东局势,并根据接触线上的交火信息,初步判断是乌克兰方面先开的火。

佩斯科夫还强调,乌东地区发生冲突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息,俄方敦促西方国家利用自身影响力、警告基辅当局不要恶化局势。

什么意思?

在俄方看来,卢甘斯克地区武装没有率先攻击乌军阵地,不论是乌军率先开火,还是第三方势力煽风点火,基辅最好保持克制、不要借题发挥,西方国家更别企图在这个时候“蹚浑水”。

除了警告乌克兰和西方势力之外,俄方还就乌东地区冲突连夜致函联合国秘书长,希望联合国能积极介入、避免局势升级。

事后,联合国方面也表示,已收到相关文件、正展开研究,并强调联合国“不能接受”乌克兰爆发新冲突的可能性,呼吁各方不要采取任何违反《明斯克协议》的行动。

事实上,在乌东问题上,俄罗斯一直就不是冲突参与方,但由于乌东地区与俄罗斯相接壤,在地缘上对俄有着重要战略意义。

试想一下,一旦乌克兰以冲突之名、向乌东地区增派大批兵力,或者北约趁此机会将东扩步伐迈向乌克兰、迈向乌东地区,这无异于把枪顶在俄罗斯脑门上,普京怎能答应?

如今,不论是俄发声警告美欧、乌克兰,还是俄连夜致函联合国,都旨在避免局势升级、避免俄军卷入乌东冲突。否则,还没从俄乌局势中脱身的俄罗斯,会陷入另一个更加难缠的沼泽。

总之,乌东地区战火重燃的时间点,与美欧等国“卷土重来”的节点太过巧合,甚至隐隐有种不言而喻的“阴谋”意味,普京确实得提高警惕了。

还是那句话,是狐狸迟早会露出尾巴的。美英究竟打得什么算盘,且拭目以待吧。

#绍兴疫情# 绍兴人的流调报告,为什么让我们禁不住流泪?

01
12月1日的时候,一个男孩感染新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从外地赶回绍兴,参加奶奶的葬礼,由此感染了参加葬礼的其他人,其他人再传染其他人,300多人不幸“中标”。这起感染事情,让很多网民唏嘘不已。网民唏嘘的,并不是300多个人被感染了,而是这300多个人的流调报告。为何唏嘘?因为大家从这些流调报告里,看到了自己的“真实人生”。

02
比如“49号病例”。他今年52岁,是一位出租车司机,住在上虞城中村里。连续好多天,他都从清晨6点开车到次日凌晨2点。然后回家小睡一会,早上8点又去菜市场买菜。

03
比如“48号病例”。她是一个57岁的阿姨,在可可米游乐园做保洁工作,一周有6天,她的行程记录都是:“9时到21时在可可米游乐园,其余时间未外出。”仅有的休息日,也只在超市和优衣库逛了一圈。

04
比如“38号病例”,这个阿姨应该是在生鲜市场摆摊,她每天都是凌晨两三点钟就出发,去批发市场进货,因为这个时间点去才能挑到好货,好货才能卖个好点的价钱。她一天几乎都没有休息,一直要忙到傍晚18点过才回家。

05
比如“39号病例”。这个35岁的男人,应该是菜市场经营户,他每天的行程,几乎都是“三点一线”,12月2日至8日这7天里,他每天的行程轨迹都一样:早晨5时到大通菜市场,一直忙到中午12点过,然后回南源村家里吃午饭,吃完饭又回到菜市场,忙到18点才收工回家。

06
关于绍兴流调报告,作家王耳朵一段话总结得特别好:“绍兴100多份流调报告里,几乎所有人,都过着一成不变的辛苦日子。家,快餐店,菜市场,工作地点,构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画面。这一个个看起来枯燥的日常轨迹,凌厉地揭穿了普通人最真实的生活:赚钱、养家,去固定的地方,面对固定的人,为了维持柴米油盐的平凡生活,努力却狼狈,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只是无常找上了他们,放过了我们。都说人生百态,可流调折射下的成年人生活,又好像分明只有一种模样:每个人都活得那么枯燥,可每个人又都在那么拼命地活着。”

07
绍兴流调报告为什么让人唏嘘,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几乎都过着绍兴人这样的生活。点开微博,随处可见艰辛:“前几天在医院排队缴费,前面一个老人背上一个包,里面全是馒头,然后把成沓的钞票递进收费窗口。那一刻真是百感交集,众目睽睽下眼泪止不住。”
“上周去医院帮小叔办事,他是个尿毒症患者,我以为他已经很难了,后来中午在医院食堂吃饭的时候,坐我对面一个大爷,吃着俩馒头蘸窗口免费辣酱,然后问我:姑娘,吃不完可以给我吗?我噎得说不出话来。”
“坐标郑州北四环,今年六月花了几万块钱接了个小店,打算好好经营,结果开业不到一月就遭遇暴雨洪水,生意刚好点疫情又来了,好不容易都扛过去了,结果我爸又出车祸腿骨折了。我老公扛不住走了,只留我一个人家里店里两边跑,2021年真是太难了。”
…………
我们,又何尝不是绍兴人呢?

08
我之所以提绍兴流调,其实并不是想说“艰难”这事,而是想说:我们大家既然都活得这么艰难了,就不要再相互伤害相互为难了。
前几天协和医生Do先生,在微博上说起了一件事,“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对新冠患者的态度就发生了转变。曾经出现新冠患者,大家都在关心有没有床位,能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康复得怎么样。但现在出现新冠患者,大家就认为他有罪似的,流调一出来,就开始骂了,感染新冠还去这么多地方,扒他的姓名、住址、电话。其实除了恶意乱跑的人之外,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自己染了新冠,之所以去了那么多地方,也只是正常的生活轨迹。他们只是一个生了病的人,他们不是病毒本身,他们需要得到的应该是关心,而不是指责和谩骂。”

09
协和医生Do先生说的这事,我真的是太心有戚戚了。上个月我们小区就是,有位女生出差感染了新冠,结果好多人在业主群骂她,“能不能不要到处乱跑,现在弄得我们都被隔离了,你一个人害了我们整个小区,真特么是一个祸害。”对比去年,人们对新冠患者的的态度,确确实实发生了巨大改变。
现在谁要是不幸感染了新冠,几乎注定要被骂得狗血淋头:“我们小区的,20年还是志愿者,为小区做了很大贡献。然后这次因为工作去了嘉峪关。属于密接了,然后小区群里面各种谩骂,辱骂他辱骂他老婆,骂了两三天。”
“我们单位有位女同事,不幸感染了新冠,行程显示那段时间,她频繁往返于自家、娘家和婆家之间。她经常去娘家,是因为母亲病了。她经常去婆家,是因为孩子太小,要放在婆婆家照顾。但很多人都在网上骂她,说她简直就是本地毒王,凭一己之力封了三个小区,她家和娘家的房号,都被人肉出来了。”
…………
我们对新冠患者太不友好了,他们又不是故意感染的新冠,他们只是像绍兴人一样,为了维持柴米油盐的平凡生活,而出了一趟差,而进了一次货,而开了一趟车,而去了一次菜市场,而参加了一场葬礼,就不幸感染了新冠,这有什么可被指责的呢?感染新冠的大部分人,其实都跟我们一样,都是普普通通的打工人,只是无常找上了他们,放过了我们而已。

10
我们不仅歧视新冠患者,作为底层老百姓,我们还经常互相伤害。前几天看过一个视频,也是让我非常感触。就是云南一位卖烤红薯的老大爷,跟一位卖炒饭的女子发生了冲突,因为争摊位的事情。女子见老大爷的生意,比自己的生意好一点,就想让老大爷搬走,可老大爷不愿意。女子就用脚猛踹老大爷,嘴里一个劲地喊道:“你服不服,服不服,服不服。”看到这一幕我就想:这又是何必呢?这两年世道悲苦,我们都活得那么不易,都活得那么艰辛,何必如此相互伤害、相互为难呢?

11
前几天大V河森堡讲了一事,让我挺感动的。河森堡去一个写字楼办事,进门刷健康码的时候,旁边传来了哭声,哭声来自一位外卖小哥。小哥要把外卖送给写字楼某位客人,但客人却死活不接电话,小哥就问保安能不能进去,保安:“有规定,外卖人员不能进。”小哥:“那我搁门口窗台行不行?”保安说:“不行,一转眼保洁就给你收了,你还是等会吧。”小哥:“等不了,系统死命催着呢。”保安:“那我也没办法了。”小哥进不去又走不了,完全陷入死局,于是情绪崩溃,就蹲在地上大哭了起来。
河森堡就走过去跟外卖小哥说:“你给我吧,我帮你在这等会。”小哥抬头看着河森堡。河森堡为了让小哥放心,说道:“我把我手机号码留给你。”小哥赶紧将外卖递给河森堡,手机号都没要就跑了。河森堡等了一会,那个订外卖的客人就来了。将外卖给了这位客人后,河森堡开始想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管这件闲事呢?想了好一会他终于明白了:“应该是出于一种潜意识里的悲观,指不定我自己有一天,也会面临外卖小哥类似的困境。我看着好像是帮助别人,其实是在同情某个未来中的自己,那种进不去等不及又走不了的困局,一想起来,我就在冷风里打起了哆嗦。”

12
河森堡说得真是太好了:指不定我们自己有一天,也会面临外卖小哥类似的困境。我们看着好像是在同情和帮助别人,其实是在同情和帮助某个未来中的自己。网上有一个问题:被疫情偷走的这两年,你学到了什么?如果让我来回答,我会说一句话:“只有守望相助,才能共渡难关。”前几天,医生陶勇在一个分享会上,谈到了他对“人生海海”这个词的理解:“大海里的每一滴水,虽然都微不足道,但都无比坚强。因为它借靠着大海的辽阔和广阔,可以抵御一切风浪。”是啊,微不足道的我们,只有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才能够抵御滔天的风浪。
最后,把刘瑜的一句话送给大家:“人道主义的起点,就在于一个人面对另一个受苦的人时,心里会咯噔一声:如果我是他呢?”这两年大家过得真的是太不容易了,疫情一茬接着一茬,灾难一波接着一波,所以作为底层普通人,我们更要彼此善待。希望我们心里时常都会咯噔一声,多一点相互成全,少一点相互为难。

#微博新知博主#

#西安疫情# 【媒体拷问西安疫情:千万人口重镇应急表现何以如此】据中国新闻周刊发文:说起这周的前两个工作日,西安教师杨萌脱口而出。

周一凌晨两点,杨萌接到学校通知,开始连夜告诉学生停课的消息。但作为老师,她还要正常上班;根据市里的规定,上班或者出入其他公共场所,都需要出示48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

为了能顺利上班,杨萌和身边不少人一样,选择了连夜去自费核酸。

没想到的是,周一一大早,一码通系统的崩溃,让包括杨萌在内的很多西安市民陷入了更大的无措。公交、地铁只能手动登记,连夜做的核酸检测,因为系统故障,没法查到检测结果。

对今年即将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学生贝拉来说,西安的疫情更是让她不知所措。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她是陕西其他城市的考生,考点在西安的西京大学。昨晚陕西省虽已针对受疫情影响的考生做出了新的安排,但如她一样省内跨市的考生仍面临“跨市从严”的巨大难题。

“要么放弃考试,一年努力打了水漂;要么冒着感染风险去西安,返乡还需要自行承担隔离费用等一切后果。”说到这里,看不到在低风险地区考点借考希望的她失声痛哭。

在疫情陡然进入快车道的当下,这座城市的应急管理系统正备受拷问。

一方面,据陕西省疾控中心主任刘峰介绍,此轮疫情中,西安市已出现隐匿性传播,形成一定规模的社区传播。目前,西安市内出现过阳性病例的封控区已达90个。

国内一位病毒学专家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西安)在发现首例确诊的时候,病毒可能已经传播好多代了”。

自12月9日报告首例本土确诊病例后,18日起,西安每日新增开始突破两位数,21日单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2例,4天里累计新增确诊病例已达125例。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宇传华日前表示,随着西安全员核酸推进,未来不排除新病例的数字还会在高位运行。

此前出现相似传播情形的满洲里,常住人口只有15.05万,尚且经过了12轮全员核酸才迎来拐点,而西安则是一个常住人口超过1295万的大都市。

另一方面,本轮疫情的外溢效应已经显现,至今已波及咸阳、延安、东莞及北京四地。

值得注意的是,即将于3日后到来的硕考,约13.5万考生被安排在西安参加考试。

隐匿传播数天进入高峰,外溢效应已显

据陕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消息,经过对西安当地36例本土病例的全基因组测序,已证实这些确诊者感染的均为德尔塔变异株,且均与12月4日入境航班PK854旅客中发现的输入病例高度同源。

据此可以初步判定,此番仍是境外输入引发的本土疫情。

但值得注意的是,本轮西安疫情源头锚定在12月4日的入境航班,至今已过去了18天;而当地第一例本土确诊病例的报告日期为12月9日,至今亦已有13天。并且,当地首个通报的本土确诊病例并非源自机场,而是入境人员隔离酒店的工作人员。

国内外机场及防疫酒店出现病例的现象并不鲜见。但问题在于,“现在(的流调)根本就是一笔糊涂账,到底是从防疫酒店漏到了社区,还是从入境时就漏在了机场,都还不清楚”。前述病毒专家指出,西安发现疫情的时候,病毒可能已经历了多代传播。

如今,西安的主城区相继失守,核心的雁塔区疫情尤为严重。

同时,整个西安市至今已发现多个传播链条,且经过大量流调工作后,各个传播链之间缺少明确的关联性。譬如12月12日确诊的雁塔南路子午门诊部工作人员,前后均无相关新增病例,其感染源至今仍不明晰。

作为一名普通的西安市民,杨萌说,她切实感受到了恐慌。“有些确诊都不是密接,就是一个正常生活的普通人,突然被确诊”,她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所以基本上流调情况一通报,我感觉身边的人或多或少都沾边儿”。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宇传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西安全员核酸检测的推进,未来不排除新病例的数字还会在高位运行。

不仅如此,作为省会城市,西安的四通八达让这样的隐匿性传播充满了外溢风险。截至目前,咸阳、延安、东莞、北京四地已出现相关病例。

其中,北京宋庄相关确诊病例是一位高三艺考生。该生于12月12日参加了西安艺术联考,后于14日持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返京,19日核酸检测报告为阳性。而与其一道参加联考的其他考生的情况目前尚未可知。

要知道,陕西省的高校大多集中分布在西安市内,今年全省研考报名的近17万人中,按照计划,原本约13.5万考生将于三天后在西安参加考试。

备受拷问的防控管理

就目前来看,作为一个省会城市,西安在科学防控、精准防控和常态化防控三个方面表现并不理想。

更让西安当地居民无法接受的是,疫情暴发后他们所经历的一个个魔幻情节。

有当地网友发微博表示,昨日(12月21日)在西安航天星河公园做核酸检测,寒风中排队5个小时直到天黑,结果数百人被告知,因核酸系统崩溃无法完成检测;另有核酸采集点因系统崩溃,通知已经采集的样本作废,需要重新采集。

更令人崩溃的是,西安的健康码系统一码通也发生故障。公交、地铁没办法出示绿码和核酸检测报告,排队挨个手动登记身份;有人选择徒步到单位,发现没有一码通也进不了办公楼,再徒步回家,又进不了小区。

为此,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建议市民,为减轻系统压力,非必要不展码、亮码。西安大数据局局长刘军回应一码通故障称:“每秒访问量达到了以往峰值的10倍以上,造成了网络拥堵”。

核酸检测,对很多市民来说,也是费尽周折。杨萌说,昨日中午,她临时接到通知进行全员核酸检测,立马赶去现场。没成想,前面的队伍已经排了近五百米之长,人挨着人。

今日凌晨三点,还在睡梦中的市民汪冰心,便被敲门声叫醒,要求她和家人下楼做核酸。

“很多小区的人都说,他们也在凌晨被叫下楼排队核酸。挨家挨户敲门和检测的工作人员都很辛苦,但像今天这样白天没做、晚上赶工的安排实在让人无力吐槽”,汪冰心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一位滞留在西安北站的乘客在社交媒体上还分享了自己被政策彻底搞晕的经历。“排队1小时核酸,12小时后出结果,买动车票后再用1小时去高铁站排队1小时,被通知需要开街道办事处证明,于是退票;坐车1小时去街道办排队半小时,街道办的人说,低风险区不需要证明,拿着24小时内核酸即可;录音后,再花1小时返回高铁站,高铁站人员表示必须有证明;又返回街道办,核酸已超时,又去排核酸;12小时后拿到证明去街道办,街道办让去社区开证明,去了社区先写承诺书,写好后盖章,再去街道办盖章开证明;到了街道办,工作人员表示领导正在协商,等着等着,核酸报告又超时了……”

贝拉所在的一个考研群里,焦虑的情绪正不断蔓延——他们不想放弃准备了一年的考试,但去西安的风险以及往返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在疫情暴发后给出解决方案,而这离考试只剩下5天。见详文:https://t.cn/A6xraY9I(中国新闻周刊)#西安新增52例本土确诊#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