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春,湖北神农架地区发现了一个野人。野人 当时33岁,其母健在。

这个活体野人被称为“三峡猴娃”,他的名字叫曾繁森,老家在湖北省长阳县白石坪镇梨子坪七组。据当地村民传说:曾繁森之母在给其父送饭的过程中,被一只大青猴半路上背走。曾繁森之母与青猴在山中生活20多天才逃出山林,后来就生下了猴娃。也就是讲,曾繁森是一个猴娃。

曾繁森是一个猴娃, 他长得高大、只能简单的言语,长年不穿衣服,喜欢四肢爬行。他的特征与一般动物一样,因此人们都叫他“三峡猴娃”。1989年,三峡猴娃曾繁森患病去世,家人将他埋在了家门口不远处的一座小山上。

1997年11月17日,专家袁振新、王方辰等人来到猴娃家里,他们要挖开猴娃的坟墓,揭开猴娃之谜。

猴娃曾繁森的二哥曾繁龙接待了专家组一行,曾繁龙说曾繁森自小与常人不同,尤其是他的行为怪异,不穿衣物、不喜欢吃熟食,哭叫的声音像狗叫一般,所以母亲给他起名叫“犬子”。犬子三岁时,手脚、手心长出了长毛,他像猴子一样趴着走路,吃东西也像猴子一样。

1987年,曾繁森的母亲去世,两个哥哥接下了养育猴娃的重担。猴娃曾繁森最后是患疟疾而死,这与他喜欢吃生的食物有关。专家告诉曾家兄弟,猴娃可能真的是野人,为了揭开这个谜底,专家建议挖开猴娃的坟墓,取出他的遗骨进行研究。专家劝说一番后,曾家兄弟答应了。

第二天一大早,专家袁振新、王方辰等人来到埋葬曾繁森的小山坡上。猴娃曾繁森墓地的位置很好,众人挥舞锄头、铁锹就开挖,在墓地前铺开了十多个大塑料袋子,准备拿来装骨头。曾家兄弟在前面带头挖坟,专家们在后面跟进。

坟墓越挖越深,人们也越来越紧张。半个小时之后,黑色的棺木露了出来,棺材埋下去已经八年了,但没有怎么腐烂,只是有一些糟朽。开棺之时,曾家兄弟都回避了,由专家来亲自开启。

猴娃曾繁森的棺材板被撬开了,摄影师拍下了棺木中的情形,曾繁森身高174厘米,尸骨上下齐整,裤子已经烂光,袜子是尼龙的。棺材底部的木料已经烂光,混入了不少土质,植物的根系进入了棺材之中,钻入了骸骨的缝隙里,把骨架都固定住了。专家开始把骸骨一点点取出,进行分类打包。猴娃曾繁森的遗骨,除了一块髌骨没有找到外,其余都装袋打包了。

中午时分,发掘工作结束,专家们在曾家吃了午饭,与曾家兄弟合影后离开了村子。

专家组返回北京后,中国科学院将曾繁森的遗骨洗干净,消毒处理之后进行测量,想找出他变异的原因,想知道他到底是不是野人。在长达数年的研究中,国内无数权威的古人类学家、体质人类学家、病理剖析专家、遗传学家和DNA数据检测,最后发现了6个异常:

第一,猴娃的脑容量非常小:人的正常脑容量是1400毫升,猴娃的只有671.9毫升,不足常人二分之一。脑容量太小,所以猴娃的智力很低,因此缺失了基本的语言能力、只会简单的哭哭笑笑,愤怒的时候就拍打自己的胸脯。

第二,猴娃的眉弓粗壮:很像古人类蓝田人、北京猿人。

第三,枕骨不发育:枕平面与大猩猩的相当,为正常人的三分之一。

第四,臼齿与人类有差异:人类的臼齿是第一瓣大于第二瓣,第二大于第三,但曾繁森的正好相反,这种特征与猿猴非常相似。

第五,锁骨比正常人大出四分之一:胸椎为三角形,盆骨像女性。六是脑颅很低、额骨窄小不发育,正常人的颅骨高度约为130毫米左右,猴娃的颅骨只有90毫米。

猴娃曾繁森的6个变异,让他与猿猴非常类似,但最后专家的结论是:猴娃患了小脑症。

专家决定对他进行DNA对比检测,但由于其父曾庆泽、其母杨大福早已经死去,无法取得样品,兄弟姐妹之间的DNA对比只能做部分对比,无法得出准确结果。因此很难找出他变异的原因。

猴娃是不是杂交野人?这一直是个谜。当时国内最权威的专家贾兰坡对猴娃的头骨进行了研究,他看了猴娃的头骨后感叹:

“这东西还真有点儿邪门了!”

人们问贾兰坡,到底该如何对猴娃进行鉴定?贾兰坡说:就以小脑症做结论吧,但要详细记录下猴娃变异的情况,并将其留作今后研究的样本和实物标本,也许在后来的人能彻底揭开这个谜团。

曾繁森是迄今为止留下标本的猴娃。猴娃的头骨有6大变异,他的特征与猿猴非常相似。曾繁森为何会变异为猿猴特征,这些都是“小脑症”引起的吗?时至今日,这还是个未解之谜。

为了给后人留下一个可以研究的实物标本,曾繁森的遗骨被制作成了标本,放置在了研究室之中供给后人研究。#微博公开课#

【胡张庄村民的日子为何甜如蜜?】金秋时节,在东丽区胡张庄村2000多亩葡萄园里,一棵棵枝繁叶茂的藤条上缀满了一串串红玛瑙、绿玛瑙、紫玛瑙,空气中弥漫了浓浓的香甜味道,摘一颗放在嘴里品尝,甜透心扉。兴高采烈的村民们忙着采摘、装箱、外运,整个葡萄园区喜气爆棚,一片欢声笑语。就是靠着这片甜美的葡萄园,全村500多户村民家有存款,开上汽车,住进楼房,日子过得甜如蜜。
  昔日“北大荒” 今日变葡萄庄园
  “芦苇荡、盐碱地、土坯房,有女不嫁胡张庄。”
  这句顺口溜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胡张庄村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该村坐落在东丽区东北部,远离城区,号称东丽的“北大荒”;村周边都是芦苇荡,土地贫瘠;村里没有企业,全村500多户、1500多名村民土里刨食,村子破,村民穷。
  今年63岁的胡张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杨宝玲感慨地说,早年,她从老家山东嫁到胡张庄,曾想象着婆家这里一定会是金黄色的米粮仓,但当真正走进胡张庄时,却大失所望,四周都是芦苇荡,米粮仓变成了盐碱地,一度感到特失望。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胡张庄跟其他村庄一样,也实施了包产到户,村民们在分到的农田里种粮、种棉花,后来,又有村民开始种露地葡萄,探索土里生金。
  胡张庄的土地是盐碱地,但却富含丰富的钾元素,种出来的葡萄口感好,特香甜。就凭借这个优势,让胡张庄的葡萄在市场上很受宠爱,促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最后发展到家家户户几乎都种葡萄。
  种露天葡萄虽可增收,但每年都会遇到一些自然灾害,依旧是看天吃饭,收入很不稳定。
  由于村里的葡萄园位于一条冰雹带上,几乎每年大大小小都会遭遇雹灾,特别是2012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雹灾,把全村2000多亩葡萄几乎都砸烂了。另外,如果赶上连续下大雨,葡萄就会开裂腐烂,根本卖不出去。
  村民们种葡萄还遇到一个难题:每年夏秋季节,葡萄集中上市销售,由于葡萄数量太大,市场接近饱和,好葡萄卖不上好价钱。为此,急需建冷库,开展反季节销售,增加收入。
  杨宝玲坚信,只要坚持不懈,攻坚克难,任何困难都难不倒,盐碱地就一定会变成金土地。她带领村民们相继修建了冷库,并积极谋划发展设施反季节葡萄种植。
  忽如一夜“春风”来 葡萄园崛起41个大棚
  2018年7月,市里鼓励村集体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奔小康。接下来,市农业农村委会同东丽区积极为该村发展设施农业提供支持,其中就包括帮助规划兴建41个塑料大棚。
  为帮助村里建好大棚,市、区、街道三级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市农业农村委精挑细选了3家公司,在确保质量前提下,加快兴建速度,整个项目2019年10月进场施工,当年12月主体就建成,选用了高质量的钢管、棚膜等,确保了大棚透光好,坚固耐用,防风防冰雹。
  每个塑料大棚高5米、长140米、宽17米,堪称一个葡萄种植车间,大棚里还同步建好了水电设施,葡萄渴了,立马开闸浇灌;农业农家还给葡萄藤装上了杀虫灯、粘虫黄板等,根本不用打农药防治病虫害。
  有了这些设施,41个大棚顺利结出香甜果,村民们脸上笑开了花。
  “我差不多种了20年葡萄,但从来没有像今年在大棚里种得这样舒心、安心、放心,大棚本身就很棒,再加上政府部门帮助,3个大棚的葡萄,今年纯赚近15万元,每个纯赚近5万元, 比种露地葡萄每亩多赚2万元,太棒了!”今年60岁的村民王金江指着自家3个银白色的大棚笑着说道,“明年还要多种几个,感谢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让温室葡萄藤变成了摇钱树。”
  胡张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副书记李平告诉记者,今年葡萄获得了丰收,这后面包含着各级政府部门的帮助,包含着农技专家的辛勤汗水,也有村党支部的一份功劳……
  李平回忆说,当41个大棚建好后,村民们却忐忑不安起来,因为虽说设施条件很好,但是无奈没有在大棚里种过葡萄;另外大棚还要定时放风、透光等,村民们更是一窍不通。
  让村民们没想到的是,村里请来了葡萄专家,从剪枝、施肥、蔬果等多个方面进行面对面、手把手指导,结果立竿见影。今年胡张庄41座大棚葡萄迎来了大丰收,香甜的葡萄被商贩们抢购一空。
  村党支部做“后盾” 多措并举促增收
  村民富不富,关键要看村党支部。
  在胡张庄村民眼里,他们对村党支部特别满意,对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村“当家人”──杨宝玲更是竖起了敬佩的大拇指,称赞她是村民们增收致富的“主心骨”。
  作为外来人的杨宝玲,先后担任村妇联主任、村委会副主任,2006年当选村委会主任,2010年当选了村党总支书记。当选的当天晚上,杨宝玲在家里流下了热泪,她感谢村民们的信任,并暗暗发下誓言:绝不辜负村民们的信任,一定要带领好村两委班子成员,倾心尽力为民办实事,排民忧、解民难。
  为解决村民葡萄销售难问题,杨宝玲带领大家协调资金建起了现代化仓储库房和冷库,延长了葡萄的销售期,让村民得到了实惠。2017年,村里又规划实施胡张庄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对2000多亩葡萄园的道路、水利、绿化等进行系统改造。
  为提高胡张庄村葡萄收益,杨宝玲又积极谋划成立了葡萄专业合作社,握指成拳聚合力,抱团取暖闯市场。合作化统一注册葡萄商标品牌“胡张庄”;对合作社成员葡萄种植进行统一科学管理,实行绿色生态种植,建立田间管理记录,全面实施葡萄质量安全可追溯……
  由于对大棚种葡萄不熟悉,一开始很多村民不愿意登记使用大棚,杨宝玲便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登记。后来村民们看到其他地方用大棚种反季节葡萄增收后,又纷纷找到杨宝玲,希望登记使用大棚种葡萄。最后,杨宝玲自己带头把原先登记的3个大棚指标让给了村民们,其他村两委班子成员也纷纷让出了指标。
  “帮助全体村民脱贫增收奔小康,让家家户户都过上好日子,这是我们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杨宝玲说。
  植树种花护绿 打造美丽田园综合体
  金秋时节,来到胡张庄,不但可以品尝香甜的葡萄,这里的美景还会留住你的脚步。
  在整个葡萄园道路两侧,栽种了杨树、金叶榆、海棠等,郁郁葱葱。在葡萄园区的西南部,这里还有大片的格桑花盛开,吸引了很多彩蝶上下飞舞。一位热心的村民告诉记者,这片花海面积40多亩,是原来的一块闲散地,种上花朵后,美化了葡萄园,采摘的游客也迅速增加了。
  行走在葡萄园东北部,这里绿树成行,高大的杨树遮天蔽日,给行人洒下绿荫;在葡萄园的西北部这里还有3000多亩鱼塘,绿波荡漾……
  杨宝玲说,胡张庄葡萄园区位于东丽区绿色生态屏障一级管控区,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植树造林,爱绿护绿,见缝插绿,在园区道路两侧栽种了2000多棵树苗,在鱼塘周边种植芦苇水草等,净化水体,逐渐形成了“大水大绿野趣自然”的绿色生态屏障区。
  目前,胡张庄村正在规划实施田园综合体项目,兴建康养田园、渔歌田园、乐活田园、农创田园等,让一产和三产握手,使之成为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的标杆,把胡张庄打造成为芬芳香甜的美丽农庄,实现美环境、美田园、富村民。
  2019年,胡张庄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万元,村经营性收入达到600万元,每位村民享受到的福利多达3000余元……
  “葡萄园、金土地、新楼房、城里姑娘乐嫁胡张庄。”成为了胡张庄村新的顺口溜。
  “今天的胡张庄村变富了,变美了,这首先要感谢党的惠农好政策,感谢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也要感谢村民们的辛勤付出,让我们的日子香甜如蜜,但我们绝不能满足现状,还要继续奋斗,相信未来胡张庄村民的日子定会比蜜还甜!”杨宝玲满脸笑容地说。
https://t.cn/A64svad9

【胡张庄村民的日子为何甜如蜜?】金秋时节,在东丽区胡张庄村2000多亩葡萄园里,一棵棵枝繁叶茂的藤条上缀满了一串串红玛瑙、绿玛瑙、紫玛瑙,空气中弥漫了浓浓的香甜味道,摘一颗放在嘴里品尝,甜透心扉。兴高采烈的村民们忙着采摘、装箱、外运,整个葡萄园区喜气爆棚,一片欢声笑语。就是靠着这片甜美的葡萄园,全村500多户村民家有存款,开上汽车,住进楼房,日子过得甜如蜜。

  昔日“北大荒” 今日变葡萄庄园

  “芦苇荡、盐碱地、土坯房,有女不嫁胡张庄。”

  这句顺口溜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胡张庄村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该村坐落在东丽区东北部,远离城区,号称东丽的“北大荒”;村周边都是芦苇荡,土地贫瘠;村里没有企业,全村500多户、1500多名村民土里刨食,村子破,村民穷。

  今年63岁的胡张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杨宝玲感慨地说,早年,她从老家山东嫁到胡张庄,曾想象着婆家这里一定会是金黄色的米粮仓,但当真正走进胡张庄时,却大失所望,四周都是芦苇荡,米粮仓变成了盐碱地,一度感到特失望。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胡张庄跟其他村庄一样,也实施了包产到户,村民们在分到的农田里种粮、种棉花,后来,又有村民开始种露地葡萄,探索土里生金。

  胡张庄的土地是盐碱地,但却富含丰富的钾元素,种出来的葡萄口感好,特香甜。就凭借这个优势,让胡张庄的葡萄在市场上很受宠爱,促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最后发展到家家户户几乎都种葡萄。

  种露天葡萄虽可增收,但每年都会遇到一些自然灾害,依旧是看天吃饭,收入很不稳定。

  由于村里的葡萄园位于一条冰雹带上,几乎每年大大小小都会遭遇雹灾,特别是2012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雹灾,把全村2000多亩葡萄几乎都砸烂了。另外,如果赶上连续下大雨,葡萄就会开裂腐烂,根本卖不出去。

  村民们种葡萄还遇到一个难题:每年夏秋季节,葡萄集中上市销售,由于葡萄数量太大,市场接近饱和,好葡萄卖不上好价钱。为此,急需建冷库,开展反季节销售,增加收入。

  杨宝玲坚信,只要坚持不懈,攻坚克难,任何困难都难不倒,盐碱地就一定会变成金土地。她带领村民们相继修建了冷库,并积极谋划发展设施反季节葡萄种植。

  忽如一夜“春风”来 葡萄园崛起41个大棚

  2018年7月,市里鼓励村集体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奔小康。接下来,市农业农村委会同东丽区积极为该村发展设施农业提供支持,其中就包括帮助规划兴建41个塑料大棚。

  为帮助村里建好大棚,市、区、街道三级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市农业农村委精挑细选了3家公司,在确保质量前提下,加快兴建速度,整个项目2019年10月进场施工,当年12月主体就建成,选用了高质量的钢管、棚膜等,确保了大棚透光好,坚固耐用,防风防冰雹。

  每个塑料大棚高5米、长140米、宽17米,堪称一个葡萄种植车间,大棚里还同步建好了水电设施,葡萄渴了,立马开闸浇灌;农业农家还给葡萄藤装上了杀虫灯、粘虫黄板等,根本不用打农药防治病虫害。

  有了这些设施,41个大棚顺利结出香甜果,村民们脸上笑开了花。

  “我差不多种了20年葡萄,但从来没有像今年在大棚里种得这样舒心、安心、放心,大棚本身就很棒,再加上政府部门帮助,3个大棚的葡萄,今年纯赚近15万元,每个纯赚近5万元, 比种露地葡萄每亩多赚2万元,太棒了!”今年60岁的村民王金江指着自家3个银白色的大棚笑着说道,“明年还要多种几个,感谢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让温室葡萄藤变成了摇钱树。”

  胡张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副书记李平告诉记者,今年葡萄获得了丰收,这后面包含着各级政府部门的帮助,包含着农技专家的辛勤汗水,也有村党支部的一份功劳……

  李平回忆说,当41个大棚建好后,村民们却忐忑不安起来,因为虽说设施条件很好,但是无奈没有在大棚里种过葡萄;另外大棚还要定时放风、透光等,村民们更是一窍不通。

  让村民们没想到的是,村里请来了葡萄专家,从剪枝、施肥、蔬果等多个方面进行面对面、手把手指导,结果立竿见影。今年胡张庄41座大棚葡萄迎来了大丰收,香甜的葡萄被商贩们抢购一空。

  村党支部做“后盾” 多措并举促增收

  村民富不富,关键要看村党支部。

  在胡张庄村民眼里,他们对村党支部特别满意,对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村“当家人”──杨宝玲更是竖起了敬佩的大拇指,称赞她是村民们增收致富的“主心骨”。

  作为外来人的杨宝玲,先后担任村妇联主任、村委会副主任,2006年当选村委会主任,2010年当选了村党总支书记。当选的当天晚上,杨宝玲在家里流下了热泪,她感谢村民们的信任,并暗暗发下誓言:绝不辜负村民们的信任,一定要带领好村两委班子成员,倾心尽力为民办实事,排民忧、解民难。

  为解决村民葡萄销售难问题,杨宝玲带领大家协调资金建起了现代化仓储库房和冷库,延长了葡萄的销售期,让村民得到了实惠。2017年,村里又规划实施胡张庄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对2000多亩葡萄园的道路、水利、绿化等进行系统改造。

  为提高胡张庄村葡萄收益,杨宝玲又积极谋划成立了葡萄专业合作社,握指成拳聚合力,抱团取暖闯市场。合作化统一注册葡萄商标品牌“胡张庄”;对合作社成员葡萄种植进行统一科学管理,实行绿色生态种植,建立田间管理记录,全面实施葡萄质量安全可追溯……

  由于对大棚种葡萄不熟悉,一开始很多村民不愿意登记使用大棚,杨宝玲便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登记。后来村民们看到其他地方用大棚种反季节葡萄增收后,又纷纷找到杨宝玲,希望登记使用大棚种葡萄。最后,杨宝玲自己带头把原先登记的3个大棚指标让给了村民们,其他村两委班子成员也纷纷让出了指标。

  “帮助全体村民脱贫增收奔小康,让家家户户都过上好日子,这是我们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杨宝玲说。

  植树种花护绿 打造美丽田园综合体

  金秋时节,来到胡张庄,不但可以品尝香甜的葡萄,这里的美景还会留住你的脚步。

  在整个葡萄园道路两侧,栽种了杨树、金叶榆、海棠等,郁郁葱葱。在葡萄园区的西南部,这里还有大片的格桑花盛开,吸引了很多彩蝶上下飞舞。一位热心的村民告诉记者,这片花海面积40多亩,是原来的一块闲散地,种上花朵后,美化了葡萄园,采摘的游客也迅速增加了。

  行走在葡萄园东北部,这里绿树成行,高大的杨树遮天蔽日,给行人洒下绿荫;在葡萄园的西北部这里还有3000多亩鱼塘,绿波荡漾……

  杨宝玲说,胡张庄葡萄园区位于东丽区绿色生态屏障一级管控区,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植树造林,爱绿护绿,见缝插绿,在园区道路两侧栽种了2000多棵树苗,在鱼塘周边种植芦苇水草等,净化水体,逐渐形成了“大水大绿野趣自然”的绿色生态屏障区。

  目前,胡张庄村正在规划实施田园综合体项目,兴建康养田园、渔歌田园、乐活田园、农创田园等,让一产和三产握手,使之成为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的标杆,把胡张庄打造成为芬芳香甜的美丽农庄,实现美环境、美田园、富村民。

  2019年,胡张庄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万元,村经营性收入达到600万元,每位村民享受到的福利多达3000余元……

  “葡萄园、金土地、新楼房、城里姑娘乐嫁胡张庄。”成为了胡张庄村新的顺口溜。

  “今天的胡张庄村变富了,变美了,这首先要感谢党的惠农好政策,感谢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也要感谢村民们的辛勤付出,让我们的日子香甜如蜜,但我们绝不能满足现状,还要继续奋斗,相信未来胡张庄村民的日子定会比蜜还甜!”杨宝玲满脸笑容地说。(来源:天津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要被我用来与网暴犯相比较,不过后来不知道发什么疯,也把骂的全部删了,去年说的最多的大概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了,我想起来曾经和别人礼貌的客气的解释肖战是怎样怎
  • 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著于无上下,洞达无边际。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横截五恶道,恶道自然闭,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其国不逆违,自然
  • 砂仁与白豆蔻功效相仿,均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的作用;公丁香为温中降逆药,于胃寒之呕吐、呃逆、嗳气有益。薏苡仁健脾渗湿,白蔻仁行气化湿,砂仁醒脾祛湿,三味合力,
  • 当我说完分手经过以后,小童也不是网上文案说的那种(别的女生干这事是绿茶是巴拉巴拉,但我闺蜜干这事我只觉得闺蜜魅力大)这种我不能理解的不对的事情是闺蜜做就是对的这
  • #体育# 对于这个时代而言,无论球场之上什么位置的球员,似乎都需要用得分才能够证明自己,就拿典型的位置控球后卫来说,在过去那个时代,一位出色的控球后卫,他的优势
  • 即日起至12.31日,水务君将不定时为大家分享节水小妙招,也欢迎大家在“深圳水务”微信公众号的每篇推文留言区贡献你的节水妙招,我们会选出3条留言,为留言者送出节
  • 虽然说,希望可以在更短时间内获得更多财富是很多人的“美好愿望”但在实际投资市场中,中长期持有的稳定心态,才是真正获得合理收益的“法宝”。其中,大概有60%基金经
  • 】最健康的零食当属新鲜、天然的食物。牛油果温泉蛋沙拉也是山葵家非常热门的一道菜,果然名不虚传!牛油果和芒果都很新鲜,温泉蛋搅拌在沙拉里,既清爽又健康。
  • 经历过太多的失望,心酸、痛苦、和折磨,我相信自己的第六感,然后,默默等待“惊喜的发生”不想再追问什么,心的上面已经被打成了筛子,再大的意外都能平静的看待……不信
  • 丁伍号表示,集团将加强与株洲市、渌口区的对接,加大工作力度,突出资源导入,着力把渌水湖畔生态运动小镇项目打造为高品质项目,积极推进产业园区项目在株洲落户,实现共
  • 换辅音音素现在也蛮多人用了,没到不换不行的程度个人觉得没有必要换,当然换了也就换了,处理好别让人听着别扭也是本事[春游家族]效果好就可以了但是跨语种调校不一样的
  • 去年5月,b站抗癌博主“虎子的后半生”曾被人质疑“并未患病,只是卖惨”;今年1月,b站用户“墨茶official”因病因贫去世的消息引起关注;在b站搜索“癌症求
  • 【人文:母亲节感怀】今天是母亲节,当我看到下图,竟油然而生地想起唐朝·高适的代表作《别董大》这首诗,全文是"千里黄云白日嚑,北风吹㕍雪纷纷。詩代表作有《河陽橋送
  • #周震南[超话]#zzn#周震南 南极有星爱无止境# 真的真的超爱你你笑起来真好看好期待下一次@VvvVvV周震南 本条微博带双ct转过200+评论过200抽一
  •   “酥脆浓甜”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还非常稀缺,全国水果商人汇集砀山抢梨,到90年代中期,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地头收购价每斤接近2元,一亩梨园就是一个万元户。 
  • 清晨,起身后,便已饥,察父母仍在卧,遂洗锅煮了玉米粥,完毕,饮一碗。心满意足。 复坐阳台上,见两小盆花苗,已欣欣向荣也。忆之,乃前几日,吾同日种植,奈何长势各
  • #每日一善[超话]#[微风]#阳光信用# [太阳]#每日一善#一起互动涨分吧!不吞必回!
  • 国家队成绩是风向标,我们的国家队失去了主场,我们的联赛深陷欠薪危机,这一线希望,对于改善现阶段中国足球的脆弱生态意义重要。1:1战平强大的澳大利亚队,或许不是最
  • 他一定会喜欢❤ ❤搭配的休闲裤,【海澜的剪标加绒裤】很好穿也很便宜 只要69 ,推荐入手!❤【上身实拍】【鸟家原厂 男装团】这次有四款毛衣给大家一一介绍毛衣都是
  • P1️⃣:最近吃到比较好吃的P2️⃣:年纪越大越喜欢可可爱爱P3️⃣:遇到一些可可爱爱的小东西还妹妹买的一堆崽子P4️⃣:公司贴的稀稀散散圣诞贴纸P5️⃣:每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