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李宗光、钟山

一年一度的两会即将开幕。作为最重要的年度会议之一,在经济领域,它负责将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具体化(下图1),形成可以执行、有明确分工负责的任务。


具体包括,它将提出一系列2022年工作具体目标,比如GDP增速、财政赤字规模、地方专项债规模、新增就业目标和货币供应量增速等核心经济指标,是观测当年政策方向、力度、节奏的重要参考。



图1 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中短期


今年,在“稳增长”成为阶段性中心工作的大背景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哪些值得关注?我们尝试梳理了8个“点”,供您参考:


GDP增长目标,如何设定?


GDP(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目标,是政府工作报告每年都会设定的一个指标。过去20年,只有在发生疫情的2020年没有设定。


增长目标大部分情况下是一个“点”目标,即“国内生产总值增长x%左右”;但近年来,由于不刻意追求增长速度,也越来越多地使用“区间”目标,即“国内生产总值增长x%-x%”,为高质量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图2)。


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稳增长压力骤然上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增长”放在一个“史无前例”的重要位置上。因此,今年增长目标如何设定,尤为重要。综合基数效应、潜在增速及国内外形势:

预计今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在5.0%-5.5%之间,坚决守住5%底线,同时给予各方面一定弹性,兼顾增长与改革,在多重约束下取最大公约数;

如果今年增长目标设在“5.5%”或“5.5%以上,则是一种“进取”姿态,释放出对经济增长的重视程度更大的信号;

如果今年增长目标设在5%左右,则是一种“稳健”姿态。淡化对经济增长的要求,将更大精力放在改革上,允许经济适度“下滑”;特殊情景下,允许经济增速降至5%以下。


图2 历年政府工作报告GDP(实际)增长目标

财政政策:释放何种“积极”信号?

过去10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宏观政策的双支柱。财政政策在稳增长和逆周期调节方面,一直是被寄予厚望。

但近几年来,受到财政收入增速趋缓、卖地收入下降、严控地方隐性债务以及合格项目匮乏等多重约束,再加上财政主要精力放在“减税降费”上,2018年以来,基建投资增速乏力,并未如预期发挥“逆周期”拉动作用。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财政政策的表述均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同时“严控地方隐性债务”。

因此,今年在“增支”方面不宜预期太高,更多关注放在“精准”和“可持续”方面。财政相关负责人近期也表态,围绕“提升效能”,重点在发力适当靠前和减税降费,“适当确定赤字率,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图3 赤字率和地方专项债规模-政府目标

加之去年赤字率和专项债规模整体处于高位(图3)。多重约束下,我们预期,基础情景下:
财政赤字会在去年的“占GDP比例3.2%”的水平附近,可能略高一点,但大概率不会超过3.5%;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维持在去年新增3.65万亿元的水平不变,但节奏会提速;

去年的减税降费好政策,今年有望延续,甚至不排除会“加码”。



当然,如果出现下面几点,则表明“积极”力度会超出市场预期:

财政赤字较去年有一个明显的提升,比如3.5%以上,甚至4%以上;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较去年有一个提升,比如到4万亿元或以上;

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一个明确的“规模”,并在配套支持方面更加具体化。


货币政策:稳健框架下,
工具箱如何“开得再大一点”?

近年来,“稳健”的货币政策在稳增长中总是行动积极,每年的降准、投放流动性都不会缺席。这一方面与央行的工具箱资源较多、空间充裕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央行行动约束较少、成本较低有关。

当然,央行的“积极”并非没有边界,不能超出“稳健”的大框架,即“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整体对GDP增速趋势是一种“跟随”和“追加确认”的立场,而非主动改变其趋势。

与之作为对比,“积极”的货币政策,则是显著提升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俗称“放水”),通过降低基准利率等信号意义强的措施,主动扭转名义GDP增速下滑的态势。

过去几年,央行的降准多以“结构性”降准和“对冲性”降准为主,精力放在“定向”和“滴灌”上,而非“总量”上。因此,过去几年,M2和社会融资总额增速,整体“跟随”名义GDP增速(下降)趋势(图4)。

图4 稳健的货币政策:M2、社融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一致

与往年相比,“稳增长”的压力更大。房地产市场的持续放缓,严重威胁到了“货币投放”和“信用创造”的正常运转,导致M2和社融增速与名义GDP基本匹配这一“稳健”目标将难以实现。

因此,央行领导新年伊始罕见出来喊话,“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保持总量稳定,避免信贷塌方”“靠前发力,要抓紧做事,前瞻操作,走在市场曲线的前面”。

因此,今年两会对货币政策在稳增长表述方面,也应值得期待和关注:
在稳健大框架下,会否出现“略偏宽松”等类似的表述?
在M2和社融增速的确定上,会否出现更积极的表态?
在房地产信贷“合理需求”保护上,是否给予更大支持?
在“降准”、降低“实际利率”方面,会否给出更明确信号?
在绿色金融、小微、普惠等定向、精准方面,会否有大力度、强获得感的工具推出?


房地产:长短期目标如何平衡?

房地产在任何国家、任何阶段都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行业之一。当前,房地产行业面临多重约束。短期目标——“避免市场过快下滑”和长期目标——“房住不炒,避免房进一步价暴涨”之间,存在剧烈冲突:

短期来看,去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迅速入冬,严重威胁到经济大盘的稳定。新房、二手房量价均持续低迷。1-2月市场持续低迷,百强房企销售业绩同比下滑近5成(图5),继续处于冰封状态。

此外,民营房地产商不断暴雷,大多处于生死边缘。最稳健的如万科,2022年的目标也只是“要活下去”。

图5 2019年至2022年2月百强房企销售及同比变动(亿元)

长期来看,抑制高房价方面始终在探索“最佳方案”。去年下半年,房地产税试点骤然提速,就是这一探索的重要一步。但也应看到,房地产税或多或少会有短期冲击效应,不利于短期市场稳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强调“住房不炒”,强调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强调因城施策。同时,也提及“房住不炒”,避免房价进一步暴涨。

因此,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房地产的表述中,短期目标方面应重点关注:在稳市场方面会否出现更强信号意义的表述?比如保护合理需求、房地产信贷保护、处理房地产风险事件等方面?保障房、棚改方面有没有明确的任务?


共同富裕:
相关产业政策是否会落地?

共同富裕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提及的任务,也是新时代最重要、最具优先度的工作。《求是》杂志去年10月发文,详细论述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思路,包括加快垄断行业改革,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有效减轻困难家庭教育负担;改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做好试点工作;加大消费环节税收调节力度,研究扩大消费税征收范围等。

其中一些产业政策正在逐步推进落地,已经或者正在深刻影响相关行业格局。如对互联网平台、K12教育的监管,医药带量采购,以及近期下调平台收费等。

应密切关注两会对共同富裕的表述,特别是具体落地的政策方面,有何新部署。市场此前高度关注的加征消费税是否会落地?骑手等灵活就业人士社保缴纳会否有进展?魔鬼始终在细节之中,也必将继续成为影响今年股市节奏和方向的关键变量之一。

防疫政策:是否会有动态调整?

当前,奥密克戎疫情似乎在美国、欧洲已经步入尾声,确诊病例大幅回落。在亚洲,疫情则仍在愈演愈烈。特别是香港,近期情况较为严重。

3月2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过5万例,再创单日新高,累计病例数逼近30万(图6)。不过预计将在年内得到有效控制。国内疫情则在“动态清零”政策下维持局部零星散点式爆发。

图6 欧洲、亚洲等国新冠确诊病例:7天移动平均

过去两年,动态清零的防疫政策带来了复工复产上的优势,并转化为出口高速增长。但也应看到,动态清零政策下,我国防疫成本居高不下,内需也承受着较大压力。那么,如果海外率先实现群体免疫,“动态清零”政策会否面临被动?

面对这种情况,政府工作报告中,是否对防疫政策进行动态调整,需要密切关注。相信新形势下,我们一定会探索出一个兼顾“人民健康”和“经济繁荣”的科学防疫政策,经济领先优势有望继续维持。

经济安全:有何新表述?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没有重点强调安全问题,不过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金融安全等均有一定的论述。从2020年的疫情,到去年的“电荒”让我们意识到了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对国家安全重要性。

特别是今年突如其来的俄乌冲突,让人们看到了更多的风险因素。粮食、能源、金融不能自主的情况下,高油价、高粮价以及金融制裁都将对一国经济造成严重的冲击。

受此刺激,德国近期加速了其能源自主计划。2月28日,德国气候部门提出新的立法草案,拟将100%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目标提前至2035年,较此前目标提前15年。

那么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政府报告中是否会对国家安全问题进行相应的部署值得期待。比如粮食安全中种子、耕地,能源安全中的新旧能,以及金融安全中的跨界清算系统等问题的部署。

双碳战略:是否会有提速预期?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双碳方面,强调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科学考核,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但在当前油价可能持续高位,滞胀风险不断加大的环境下,我国是否会参考德国,进一步加大在新能源方面的投入力度是值得关注的。这也有可能部分体现在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实际上,根据2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到2030年规划建设风光基地总装机约455GW,超过此前400GW的预期。

点击观看视频

了解企业家的想法、干法、活法与玩法


好文推荐:




排版 | 米小白
审校 | 七雨   轮值主编 | 徐悦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虽然尊重羽生的选择,相信转职业的确是新的开始,也祝福他有更好的未来,但还是会遗憾没在他最好的年纪认识他。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愿意看完这零碎的心里话,就当是我自己情感
  • 一个女孩,无论长大到什么样的年纪,其实在父母的眼里都是想要捧在手心里的心肝宝贝,不想要让她多吃一点点苦,更不想让她在这么冷的日子里,穿着小短裙来出席活动,但既然
  • 《非常律师禹英禑》第一集·截女鹅聪明又勇敢 能注意到其他人没有看到的细节 找寻上法庭的突破口 她不是大家眼里只会背诵法条的机器人 她会尝试理解 愿意沟通 即便在
  •  毕竟对于老王夫妇二人来说,比说金锭了,就连指头大的金子都没见过,此夜,夫妻二人辗转难眠...... 经过商量,老王决定带着金锭到城里让专家看看,省里自己在这里
  • 他们聊起一个兄弟的女朋友刁蛮任性,并且对于兄弟回头求和持鄙视的态度,我突然想起了我的一些阴影,在前任的朋友眼中我也是极度刁蛮任性,巴不得赶紧分手,我只能说感情内
  • 很多人过不好就是因为当初选错了人,一步错,步步错,一生那么长,要认真的做出选择,选择一个同频的人,有趣的人,互相欣赏的人,你愿意和他过一生的人,时间宝贵,不要浪
  • #孙颖莎加油[超话]#孙颖莎是世界上最能照亮人的小太阳☀甜妹的她独有的反差台上凶狠乒乓球魔术师台下软软糯糯小猫咪无论何时她都会给你创造无限可能୧⍤⃝快来看 孙颖
  • 十年来,兰州新区始终坚持从小处着手,把“民”字写大,把“小”事做好,确保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党组织的阵地就建到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
  • Vp说,当然可以了你问吧。在车上老板就拍拍我说有你是我的福气。
  • #肖战荣获2022世界首帅# 帅哥的颜值只是他优点之一 我一直觉得肖战很好看的本质是因为他的内在美衬托出了更高的颜值散发 比如虽然他的五官端正 但因为善良所以影
  • 眼鼻灸调理鼻炎的案例[爱心] 我是艾益生眼鼻灸用户,我给大家**一下我的体会:我家孩子体质差,免疫力低,爱感冒,落下了个鼻炎的毛病,在今年春天的一次感冒时,我就
  • 理性世界消失了,“忘路之远近”以后,“忽逢桃花林”所以说生命里最美好的事物常常出现在你茫然不觉的时刻,你忘掉目的性之后,才会碰到美景。——《天官赐福》12.这世
  • 您还在等什么,快来选购吧,地址:xx,预订电话:xx退订回T     尊敬的客户,您好!地址:xx,预订电话:xx退订回T     尊敬的VIP,通知您获得了只
  • #情感语录# 不曾离去,何问归期#说走就走的旅行##愿你遇到的人都是温暖的##治愈不开心# “离开的就不是对的人,对的人,你是不会失去他的。”这句话,用在
  • 在9·18当天演出,正是我们祭奠战争中的死难同胞,以正义之心追寻历史真相,以历史映照未来,让历史不再重演,展现的正是一个民族不忘过去,祈愿和平的真诚姿态。从19
  • 因为失望型分手的人是不吃这一套的,对方之前给过你无数次的机会,但是你都辜负了对方的信任,所以你现在单凭几句话是完全没有办法扭转当下的局面,所以从一开始我们一定要
  • 感恩宇宙,让我成为爱的管道,让我用爱和正能量去影响更多的种子。感恩宇宙,让我带着觉察去活在每一个当下,让我去觉察和感受我这颗种子迸发出的每一丝能量和火花。
  • 原定赛程中,最早的比赛是北京时间11月21日18:00开始的A组塞内加尔对荷兰的比赛,而卡塔尔对厄瓜多尔的比赛则是北京时间11月22日。#乌克兰[超话]#
  • 看见徐明浩mini7小卡后,我靠,这就是我的命中注定,这就是我的人生唯一,我扯下我的佛珠,扔掉我的十字架,撒光我的符纸,赶跑六十个老和尚,我不再需要这些了,此时
  • #十二星座# #星座# #星座爱情# 一旦不联系,关系就会疏远的7大星座Top7:射手座1)射手的人缘很好,他们似乎从来都不缺少朋友,不过这些好人缘大都源自于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