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普度众生之论坛[超话]#
好,当你回到原来家里的时候,跟你离开家里的时候,你这个人是现在的人呢,还是过去的人呢,还是一模一样的人啊,啊?看上去是不是还是一个人?实际上一样不一样呢?你经过这段时间吹了风,晒了太阳,皮肤是不是发生了变化呀?你通过听老师讲经说法,这个心里的智慧是不是发生了变化呀?看上去是一样,其实来讲你已经不一样。

那再从我们的动作来讲,我们每天从睡觉-起床-睡觉-起床,是不是一直在重复这个动作啊?我们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比如手在这里要做事情,是不是手就要动起来啊?是不是第一次否定呢?把事情做完了以后,手是不是又回到这个位置啊?回到这个位置的时候,是不是离开了做事情的那个过程啊?那是不是第二次否定呢?所以我们想一想,我们有没有哪一件事情能够离得开否定之否定?对这个问题大家搞明白,能够深信不疑,自然界一切的万法都是一个否定之否定,明白的人把手举给我看一看。好,请放下。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我们人类当初由于生产力低下,所以不得不大家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马克思把它说为原始共产主义公有制。那么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剩余产值,使得另外一部分人利用自己的强力,占有这些剩余产值,能够以此来剥削另一部分人,在人类社会第一次出现私有制,这就是奴隶社会。这是不是私有制对公有制的第一次否定呢?那么后来经过十月革命,一大批的社会主义国家,乃至我们中国也随之成立社会主义制度,那是不是公有制对私有制进行了第二次否定呢?是不是经过了否定之否定啊?

经过了一次否定之否定之后,我们现在的公有制跟原始的公有制,就“共有”方面来看;从外相上来看是不是一样啊,啊?好像是,但其实是不是啊?嗳,不是,它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了天地之别。所以我们大家要相信呢,尽管现在社会主义处于低潮,但是历史终究还是要实现公有制社会。这要随着人类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发展而论。

那么我们再想一想;再联系到我们佛法;三个如来藏讲啊,在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诸佛菩萨、天人鬼畜、风云雨雾什么也没有的时候,我们就是一个灵体。这个灵体没有一形一相;没有一生一灭;没有一动一静;如如不动啊,它什么也没有。这是佛讲的法尔如是,本来如此,把它说为我们的本来面目。就像我们上午用了三分钟的心,我们就叫右手比左手长了这么多。没有长长之前,是不是无形无相的真空啊?嗳,它长出来了。

那么我们要知道,在我们是一个真心真空的时候,它已经本来具足了随后十法界森罗万象千变万化那种事事相相的性具功德。所谓性具功德,它真实存在,但是不露相。比如来讲大家看我的拳头,拳头现在它是不是手掌啊?眼睛能不能看到手掌?心能不能看到手掌?所以我们眼睛看拳头是无形无相的真空啊,可是手掌之相,就在我们这个拳中。只要我们愿意,随时可以现手掌,现锤子、现剪子、现扫把,怎么现都可以。不现的时候,我们就是一个拳;就是一个真空。

所以我们当初一个灵体无形无相的时候,虽然无形无相,我们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就能现相,但是没有现之前看不到。就比如说,我现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家里有沙发有电脑有电视机是不是,你心里想是不是就有啊?可是你能不能拿出给人家看呢?嗳,不能,我只要愿意--我会回家拿出来,不就拿出来了,我们的灵体就是这样,我们一开始心里都清楚明白,一旦想起来,噢,我要现一个人;我要现一个天;我要现一个佛;我要现一个泥巴瓦块、神仙,我们的心就是这么妙。

当我们的心现出了有形有相的万法的时候,是不是对无形无相的那个真空的第一次否定啊?是不是?那么由于我们在外面玩,时间长了,产生了情执,忘记了回家的道路,但这个时候我们自心本性,由以另外一种角度;以佛菩萨的形相出来传法,告诉我们--你就是佛啊,你跟我一样啊,都能得到自在啊。你按照我的教导啊回归本来啊,就不会再六道轮回啊。那么我们修行人以此修行成佛了,成佛了是不是对在六道轮回的这个凡夫相是不是第二次否定呢?第二次否定了以后,回到了本来的位置上去,是不是跟原来的佛从外表上看,是不是一样啊?啊?但事实上一样不一样啊?不一样。他经过了时间空间万法的种种经历和经验,他再也不会第二次上当受骗。

所以我们按照马克思把原来的社会主义叫原始共产主义,我们也把我们原来的本来面目叫原始佛是不是。我们通过修证以后成就的佛叫究竟佛,叫高级共产主义社会,要明白这个道理。这解除一部分同修认为--既然我们原来是佛,现在堕落为众生,那么我成佛以后,会不会再堕落为众生啊?--那就不会了。

请看下面开悟的楞严经,成佛的妙法莲华经,收藏好慢慢看,受益无穷,功德无量,生生世世大解脱,大法难闻,人生难得,请珍惜自己的法身慧命,阿弥陀佛
 
1⃣️ 《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
▶️ https://t.cn/AirBtAxl
2⃣️ 《如是我闻真实义》
▶️ https://t.cn/AiruH8Be
3⃣️ 

高一上册古文1篇

赤壁赋
苏轼 〔宋代〕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 通:凭)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适 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白茫茫的水汽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浩瀚无垠的茫茫江面。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

  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打着节拍唱起歌来。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美人啊,却在天的另一方。”有会吹洞箫的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上面这些想法不能屡次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饮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注释
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一(《四部丛刊》本),这篇散文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在此之前苏轼因乌台诗案(元丰二年)被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并不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当地人因音近亦称之为赤壁,苏轼知道这一点,将错就错,借景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岁在壬戌。
既望:既,过了;望,农历十五日。“既望”指农历十六日。
徐:舒缓地。
兴:起,作。
属:通“嘱(zhǔ ),致意,此处引申为“劝请”的意思。
少焉:一会儿。
白露:白茫茫的水汽。横江:笼罩江面。横,横贯。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纵:任凭。一苇:像一片苇叶那么小的船,比喻极小的船。《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如:往,去。凌:越过。万顷:形容江面极为宽阔。茫然,旷远的样子。
冯虚御风:(像长出羽翼一样)驾风凌空飞行。冯:同"凭",乘。虚:太空。御:驾御(驭)。
遗世独立:遗弃尘世,独自存在。
扣舷:敲打着船边,指打节拍,舷,船的两边。
击空明兮溯流光:船桨拍打着月光浮动的清澈的水,溯流而上。溯:逆流而上。空明、流光:指月光浮动清澈的江水。
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我的心思飘得很远很远。渺渺,悠远的样子。化用目眇眇兮愁予__《湘夫人》怀,心中的情思。
美人:此为苏轼借鉴的屈原的文体。用美人代指君主。古诗文多以指自己所怀念向往的人。
倚歌而和(hè)之:合着节拍应和。倚:随,循 和:应和。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是哀怨,像是思慕,像是啜泣,像是倾诉。怨:哀怨。慕:眷恋。
余音:尾声。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缕:细丝。
舞幽壑之潜蛟:幽壑:这里指深渊。此句意谓:使深谷的蛟龙感动得起舞。
泣孤舟之嫠(lí 离)妇: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嫠:孤居的妇女,在这里指寡妇。
愀(qiǎo 巧)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正襟危坐:整理衣襟,严肃地端坐着 危坐:端坐。
何为其然也:曲调为什么会这么悲凉呢?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所引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
缪:通"缭"盘绕。
郁乎苍苍:树木茂密,一片苍绿繁茂的样子。郁:茂盛的样子。
舳舻(zhú lú 逐卢):战船前后相接。这里指战船。
酾(shī)酒:斟酒。
横槊(shuò ):横执长矛。
侣鱼虾而友麋鹿: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友。侣 :以...为伴侣,这里是名词的意动用法。麋(mí):鹿的一种。
扁(piān )舟:小舟。
寄:寓托。
蜉(fú)蝣:一种昆虫,夏秋之交生于水边,生命短暂,仅数小时。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暂。
渺沧海之一粟:渺:小。沧海:大海。此句比喻人类在天地之间极为渺小。
须臾(yú):片刻,时间极短。
长终:至于永远。
骤:屡次。
遗响:余音,指箫声。悲风:秋风。
逝者如斯: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往。斯:此,指水。
盈虚者如彼:指月亮的圆缺。
卒:最终。消长:增减。长:增长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语气副词。以:用。一瞬:一眨眼的工夫。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造物者:天地自然。无尽藏(zàng ):佛家语。指无穷无尽的宝藏。
共食:共享。苏轼手中《赤壁赋》作“共食”,明代以后多“共适”,义同
更酌:再次饮酒。
肴核既尽:荤菜和果品。既:已经。
狼籍:又写作“狼藉”,凌乱的样子。
枕藉:相互枕着垫着。
既白: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

文言知识

一、一词多义
1、望
七月既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 眺望,向远处看)

2、歌
扣舷而歌(唱)
歌曰(歌词)
倚歌而和之(歌声)

3、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4、然
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
何为其然也(这样)

5、长
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6、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状语后置)
托遗响于悲风(给)

7、之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

二、通假字
1、举酒属客 (“属”通“嘱”,致意,此处引申为“劝酒”) 注:{高中课本上没有标明“属”通“嘱”}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 乘)
3、山川相缪(“缪”通“缭” 盘绕,环绕)
4.杯盘狼籍 (籍,通“藉”,凌乱)
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注:人教版中为“樽”
6.扣舷而歌之 (扣通“叩”,敲打)

三、古今异义
1、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事物的象征。
今义:美貌的人。

2、(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越过。
今义:欺辱,欺侮。

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辽阔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
今义:儿子。

5、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1.驱牛相斗比胜负的游戏。 2.相斗的牛。 3.挑逗牛与牛或牛与人相斗。

四、词类活用
1、歌:歌窈窕之章(名作动,歌咏)
2、羽:羽化而登仙(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似的)
3、歌:扣舷而歌之(名作动,唱歌)
4、空明:击空明兮溯流光(形作名,月光下的清波)
5、舞:舞幽壑之潜蛟(使动,使……起舞)
6、泣:泣孤舟之嫠(lí)妇(使动,使……哭泣)
7、正:正襟危坐(名作动,整理,端正)
8、南、西:乌鹊南飞……西望夏口(名作状,朝南、往南;朝西,往西)
9、下:下江陵(名作动,攻下)
10、东:顺流而东也 (名作动,向东进军)
11、渔樵: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①名词作动词,打渔砍柴 ②可以认为无活用,渔、樵本身就为动词)
12、侣、友: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13、.舳舻(连接)千里:(省略谓语)
14、白:不知东方之既白(形作动,天色发白,天亮)

五、特殊句式
渺渺兮予怀 (主谓倒装句)
游于赤壁之下 (状语后置)
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
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
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 (谓语省略,省略句)
而又何羡乎! (宾语前置)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
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状语后置(被动句)
固一世之雄也 “也”为标志的判断句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非”为标志的判断句
(其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省略句

#早晨的阳光[超话]#

    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

    「如是相」,「相」即「不空如来藏」。比如我坐在这里,有皮肉筋骨之相,有红黄黑白之相,总有个相。

    「如是性」,要解释「性」必须先解释「体」。按别教而言,「体」是无形无相的真实存在。比如,我在这里讲「一二三四五」,这就是「相」。在我没有讲、没有想的时候,这个一二三四五在不在?在,就是「体」,它无形无相。那无形无相的「体」变成有形有相的「一二三四五」,就是「如是性」的这个「性」,它起这个妙用。所以这「十个如是」一开始就等于是总讲,从根本上讲。

    为什么把「相」放在第一呢?这是《法华经》所讲,「佛种从缘起」。这个「缘」是有形有相之万法,不通过「相」,我们在凡夫位不足以见「性」——由「相」而悟到「体」。注意!我们是倒过来走回头路。本来是由「体」先现出「相」。但是由于众生迷惑颠倒,所以倒过来从「相」上开始悟到「体」。这个「性」的智慧妙用,是不是紧随「相」后啊?不随「相」后,你到不了「体」。所以这「十如是」在开头这三炮最重要,以此为基础,对后七个如是作进一步的分别概述。

    「如是力」,力,一般是在出现了有形有相的万法之后,在作为「道种智」、「分别智」的基础之上来分析。前面的「相、性、体」是从「根本智、真实智」上来分析,这后面来讲已经进入了「方便智」来分析。

下面是「如是作」:「作」就是造业。那在我「作」之前,我「能作」的这个东西在不在?在,那就是「力」。比如我现在具备吃饭的力、穿衣的力、走路的力,但是我吃也好,不吃也好,穿也好,不穿也好,这个「力」是不是就存在啊?起心动念产生身口意三业,它现出来就是「作」。

    「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没有「因缘」不能成「果」。「因」和「缘」都是「因」——「因」是「主因」,「缘」是「次因」;或者讲「因」和「缘」都是「缘」——「因」是「主缘」,「缘」是「次缘」。一般把过去世之因叫「因」,今生世之因叫「缘」;或者把自己的因叫「因」,把外界环境之因叫作「缘」。

    「如是果」:在「因」的当下就是「果」。但是要「报」呢,要待机缘成熟。比如说你杀鸡,这只鸡被下饭菜,当下是不是就是果?那你杀鸡的这个杀是不是因?「因」即是「果」,你将来也要变成鸡被杀。你杀鸡的当下这个因,就是你将来作为鸡被杀的果,这是肯定的。也许到下一世,也许到下十世,哪怕是百世千世万世,你所造之业、所作之因,都要作为果报现前,叫作「因缘果报」。

    「如是本末究竟」,实际上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它既有一个大的整体过程,又有无量渐进的过程。我们时时事事处处都处于「本末究竟」——否定之否定规律中。

    所以第十个「如是」,也是对前面九个「如是」的概括总结。我们本来就是佛,这是「本」;由于我们的无明妄想而堕落为众生,这就是「末」;当我们由众生位回到佛的位置上去了,这叫「究竟」。所以众生是对原本佛的一次否定。那么究竟成佛又是对在众生沦落位的一次否定,是不是第二次否定?叫否定之否定。我们成了佛,还是不是原来的那个佛了?不是了。在「原始佛」之后,我们经历了不同的时间、空间和万法,吸收了经验教训而重新回到自在位置,所以叫「究竟佛」。看上去好像回到了原来那个自在的位置,好像与原来一样,但是中间经过了不同的时间、空间和万法。他把这个「后得智」跟「根本智」已经圆融起来了。所以对这十个法,我们是从纵向这个角度来看待一切万法的演变规律。这第一步是打基础。

    第二个角度呢,我们再来看为什么这每一个法都是讲「如是」。「如是」就是帮助我们开智慧,「如是」就是讲「如是我闻」。那么为了讲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把「如」解释为「真空」,「是」解释为「妙有」;「如」解释为「阿」,「是」解释为「弥陀」;「如」解释为我们的真心,这个「是」解释为我们的假名、俗名、俗相;「如」解释为道理的「理」,「是」解释为事情的「事

请看下面开悟的楞严经,成佛的妙法莲华经,收藏好慢慢看,受益无穷,功德无量,生生世世大解脱,大法难闻,人生难得,请珍惜自己的法身慧命,阿弥陀佛
 
1⃣️ 《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
▶️ https://t.cn/AirBtAxl
2⃣️ 《如是我闻真实义》
▶️ https://t.cn/AiruH8Be
3⃣️ 《法华经讲记》
▶️ https://t.cn/AidGMiar
4⃣️ 《楞严经讲记》
▶️ https://t.cn/AirTZGI0
5⃣️ 《心经讲记》
▶️ https://t.cn/Aid2SH9l
6⃣️ 《阿弥陀经讲记》
▶️ https://t.cn/AidGXt8P[/cp]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觉得男人对我没什么用……第一,我独立,不跟男人要钱,当然,每个女人都想要男人养,第二,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是自己撑着,也没见男人关心我,第三,男人能做的,我
  • 【商品】南极人女童加绒加厚打底裤 【原价】19.60元 【领券后】16.60元 【电脑下单】: 【手机下单】:复制这条信息¥hU910TaNRlZ¥打开“手机淘
  • 以善启善,以善引善; 以善育善,以善扬善。爱物惜物,即是善行; 勤俭持家,便是积德。
  • 心不欲杂,行善则真;心若欲杂,空行百善。 心不欲杂,行善则真;心若欲杂,空行百善。
  • 今天我还和爸爸互动了,他的小肚肚派上用场了,我趴在上面看玩具呢。今天是我出生的第88天 昨晚妈妈和我玩的好开心,之前外婆还说晚上不要让我这么兴奋,可是看我
  • “安卓就是用两年就卡了,卡怕了” [笑cry]公司一个00后的妹纸最近和我闲聊时,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起因是我看到她预定了iPhone14标准版,就问她为啥不选择
  • 铜锣山文旅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汪青果眼中的渝北充满了独特的城市魅力,渝北区在经济富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爱护、生活环境品质的追求让人想要留在这里。同时,他也希
  • 六.宁英“宁英”此名,源于诗文《咏雪三十二韵赠友》“枉烦歌玉树,宁许媲璇英”结合诗文要义,“宁英”两字,指的是美玉的光彩,将其作为女宝宝的名字,包含有光彩夺目、
  • 其实在上午的逛街的时候李一一非常不乖,到处乱跑,随意动人家店里的玩具等,我是有些生他气的。[心] 万万没想到小李同学竟然因为李一一哭了被猫揍了哈哈哈哈哈哈在
  • "呵呵[兔子][微风]心事只能写在小号里原来情绪好的时候是真的没有这么多伤心话讲大概是我投入了太多期待 看得太重明天是9月18号了 很熟悉的日子
  • #橙光游戏# 玩了擦掉你,心情大起大落 心情具体如下 啊啊啊好甜,怎么可以那么甜啊啊妈的怎么那么虐!这都跑哪去了,重庆的男人也许真的会下蛊吧,肖战真的是百闻不
  • 心不欲杂,行善则真;心若欲杂,空行百善。 心不欲杂,行善则真;心若欲杂,空行百善。
  • 无心为诚,无我为善; 无欲为德,无为为道。 心不欲杂,行善则真; 心若欲杂,空行百善。
  • #HW连衣裙# B751310Lou* V* 小V领腰带背心裙,2020 SS 春夏新款高订系列,1:1定制3⃣️标纽扣,原版开模的腰带哦【⚠️原版V字中间有
  • 只为更加安全,制定更加合理的方案给患者,打有准备之仗,大家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患者安全,要对的起患者给我们的这份信任,加油,我们一起努力驱病魔大家好,这里是医院
  • 而“大坎肩”、“皮腰带”这样的元素依然在《长相思》中充斥满满,但造型至少具有美感的同时,也得到了网友们的满意。 而《长相思》的服装造型也经历过一番风波,也
  • 无心为诚,无我为善; 无欲为德,无为为道。 心不欲杂,行善则真;心若欲杂,空行百善。
  • 16.追求完美是人生至苦,因为人生总有求而不得,只有放马去追你真正想要的,才能放下那些你得不到的#经典语录##情感加油站##炒房的人后来怎么样了#【阿里、人才、
  • 人生好像会有许多不如意 许多次错过 许多次怦然心动又归于平淡 许多次不快乐 许多次懊悔没有做的更好 许多次胆怯不敢向前 但是现在对我来说似乎一切都没有那么让我不
  • 休闲,健康,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希望疫情快点受控,香港早日通关,世界合平,国泰民安,济经繁荣,家人与朋友都平安健康。】香港第四波疫情严峻,各行业营商困难,民间对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