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筑梦 携手草原新发展# 【内蒙古: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 奏响田园牧歌新旋律】岁末年终,内蒙古农牧领域不少发展数据颇为抢眼。

  这一年,全区粮食增产35.3亿斤,占全国增量近1/7,达到768.1亿斤,排名跃升2位,位居第六,实现“十八连丰”;前三季度,牲畜存栏7740.9万头只、肉类产量160万吨,同比均保持增长,畜牧业生产可实现“十七连稳”。

  这一年,扎实推进十大奶业集群建设,支持400个中小奶畜养殖场提升改造,新建奶牛标准化养殖加工厂71个,新进场奶牛近13万头。

  这一年,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新建高标准农田459万亩,实施保护性耕作1116万亩,开展耕地轮作900万亩,全区耕地地力稳步提升,粮食产能进一步夯实。加快实施种业提升工程,马铃薯、大豆、玉米制种面积,向日葵、奶牛品种市场占有率均走在全国前列。

  这一年,99.8%的行政村村内主要道路完成硬化,村庄绿化率达到30%以上;97.2%的行政村开展了常态化保洁,农村牧区面貌明显提升。

  ……

  稳健的成绩单,既显现喜人的发展速度与质量,亦透出成果格外珍贵、来之不易。

  踏石留印,行稳致远。我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科学谋划编制“十四五”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发展规划,千方百计抓好粮食等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大力推进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以更大力度和更实举措加快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一幅蓬勃发展的生动画卷在内蒙古大地上铺展。

  黄河几字弯,海海漫漫米粮川。寒冬时节,达拉特旗王爱召镇大淖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热火朝天。

  29900亩沟渠交错、高低不平的土地进行整理后,实现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渠相连。同时,大淖村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还可以新增近3000亩耕地。

  该镇的许多耕地属于传统黄灌区,土地盐碱化较为严重,加上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当地的农业发展基础薄弱。高标准农田建成后,零散分割、盐碱化、撂荒的土地变身万亩良田。原先每亩50元出租都无人问津的土地,现在每亩地的承包费涨到了500元,却依然是许多涉农企业竞相争抢的“香饽饽”。

  “前些年,种地是这边一摊摊、那边一摊摊,浇地也麻烦。现在可省事了,渠路、栅子都给弄好了,真正给咱们农民办了件实事。”大淖村村民苏挨存乐呵呵地说。

  仓廪殷实,是国家之福、百姓之盼。王爱召镇积极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只是我区聚力端稳“中国饭碗”、保障粮食安全的一个缩影。一年来,内蒙古把“国之大者”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干上,全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

  ——今年首次将粮食产量列入年度主要预期目标,下达耕地地力保护、玉米大豆马铃薯生产、农机购置等各项补贴168.6亿元。还鼓励农民积极投保,落实政策性保险面积8180万亩,有效降低种植风险,充分调动了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也坚定了全区上下再夺丰收的信心。

  ——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明确全区930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坚决遏制耕地撂荒,指导各地分类组织复耕复种,努力增加粮食播种面积。

  ——组建了内蒙古农牧业科技创新联盟和9支农牧业重大协同推广团队,示范推广新品种130多个,集成示范新技术300多项,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将达到60%。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畜禽良种化率达到95%以上,持续增强粮食生产科技支撑,创新技术服务方式。

  一系列可操作、重实效的政策措施,是我区坚持高位推动保障“中国饭碗”的实际行动,也为内蒙古“十八连丰”提供了“硬核”支撑。

  今年秋天,杭锦后旗团结镇种植大户王义比往年更忙碌。

  “今年3月,我的1900多亩土地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获得土地流转经营权证,又通过抵押经营权证在中国农业银行贷款300多万元。从提供材料到拿到资金,只用了不到10天的时间。”王义说,“春播时,我用贷款资金买了种子、化肥,解了燃眉之急。”

  今年3月,杭锦后旗农村产权服务中心正式成立运行,主要进行农村土地确权成果应用、流转网签、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实现与各镇、各金融机构网络连接、数据共享,在为各类农村产权提供便捷高效的专业交易服务的同时,打通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发展的通道,破解“人、地、钱”难题。

  土地在改革中“活”起来。我区推动富民增收与深化农村牧区改革相结合,通过改革释放更多“三农三牧”发展红利。目前,农村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全区98.9%的嘎查村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村牧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宅基地管理改革等工作持续推进。还建成了内蒙古农牧业大数据平台,“一站式”办理土地流转及金融信贷等业务。

  全区上下聚焦聚力深化改革、结构调整、优势转化,一项项农牧业产业规划振奋人心,一个个涉农涉牧项目加速推进,一座座美丽乡村焕发生机,促进农牧业发展稳中向好、稳中向新的步伐坚定有力——

  坚持绿色兴农兴牧,持续实施农业“四控”行动,推动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农牧业生产环境初步形成;

  实施农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发展产地初加工,引导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农畜产品加工业向主产区、特色优势产区梯度转移;

  发挥乡村休闲体验、生态涵养、文化传承等功能,将农牧业产业链条向多领域拓展,新业态融合发展加快,全区规模休闲农牧业经营主体达到4078家,带动农牧户16.43万户;

  ……

  从美丽乡村到产业强镇示范带动,从合作社到龙头企业的不断壮大,从产业园到产业集群的全产业链发展,农牧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农企利益联结更加紧密,260万户以上农牧民进入产业链条分享增值收益。

  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奏响田园牧歌新旋律。新征程上,我区向着农牧业高质高效、农村牧区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迈出新步伐。(记者 韩雪茹)

恋爱的浓度会被时间稀释,也会被各种各样的琐事冲淡。

工作之后你会发现,除了感情生活中还有许多其他的事情要去操心和处理。

下了班只想在家躺着啥也不想干哪也不想去的疲惫感,工作几年的社畜应该都懂吧。

就算真的很想念对方,也都可以克制得住。
休息日同事组织聚会,回家看一趟爸妈,在家
安静躺尸半天,再临时有点儿什么事儿,两天的时间也就这么不知不觉过去了。

那种想见面下一秒就要立刻见到的强烈心情,可能只有在学生时代或者热恋期才会有,见面少也不能用一句简单的“不够爱”而下定论。

况且每个人对于感情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确实有人本身对于感情的需求就没那么高,说不出口肉麻的情话,不喜欢时刻抱着手机联系,拒绝腻腻歪歪,不能理解每天都要黏在一起的关系。

自己有工作需要处理,有丰富的爱好和精神世界,更多时间是在跟自己相处。

对他们来说或许感情不是一件那么重要的事,而是工作和生活之余的调剂品。

而一个敏感多疑,需要高浓度亲密关系的人,跟这样的人相处,以为得到的冷落和不在乎,或许都是他们认为在感情里的常态。

这样两个人在一起,一方紧张兮兮时刻想要索取关注,另一方因此感到压力和郁闷,或许就只剩拧巴了。

【翻过西面那座山】
翻过西面那座大山,就是青海湖了。

这天,湟源的雪好大,晚报记者来到距离西宁最西边的村——湟源县寺寨乡西扎湾村。

76公里的路我们行驶了2个多小时,车窗外的雪景不断转换,宽阔的大山消失在茫茫大雪中,绕过一排排金黄的杨树林,皑皑白雪覆盖的西扎湾村出现在记者眼前。

“威信是干出来的”

“我们这里是西宁最西边的村,山那边就是青海湖。”西扎湾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赵生发告诉记者,这个距离西宁最西的村庄有农户118户427人,因为耕地少、畜牧业受限,很多人搬离或常年在外,常住在村里的人口仅有40户130人。自然条件阻碍了村子的发展,如何变劣势为优势,带领村民走出一条致富路是村“两委”一直努力做的工作。

“现在青海大部分马铃薯种薯都出自我们这儿!”赵生发自豪地说。西扎湾村年平均气温1.5℃,冷凉气候非常适合马铃薯种薯的种植。经过几届村“两委”不懈探索和接洽,村里和青海大学达成合作协议,种上了马铃薯种薯,种植面积从最初的10来亩增加到现在的200多亩,收入从最初的每亩500元涨到现在的每亩1350元,村民收入不断增加,村“两委”发挥的积极作用功不可没。

“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连任四届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的赵生发说,“威信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只要我们带头真干实干,用行动影响群众,让群众信服,威信自然就建立了。我愿意与村民一起走好乡村振兴路。”在赵生发的带领下,这些年村里的变化肉眼可见。村民们的住房条件整体改善,有了广场、有了村委会办公楼、有了健身器材、有了活动室、有了牛羊养殖棚等,在村“两委”的积极带动下,西扎湾村“专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越走越好。同时,调整全村产业结构,加大青饲草种植面积,扩大种植大叶菠菜、蒲公英等,引领全村走上高效的种植产业之路。

“收入增加了好多倍”

大雪覆盖下的西扎湾村白茫茫一片,远处的雪地里几百只羊正在吃草,有三位村民披着厚厚的冬衣,拿着长鞭放羊。赵生发指着一位放羊的村民告诉记者,张生元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他一个人养的羊就有107只,以现在的市场价,这些羊能卖个好价钱。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到有100多只羊的养殖大户,这期间村民们的生活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踏着厚厚的积雪,记者来到村民张生元的跟前。

张生元说,自己的妻子因大病失去了劳动能力,治病期间花光了家里微薄的积蓄,因病致贫后自己对生活一度失去了信心。赵生发和村“两委”干部在张生元最困难的时候找上门,主动帮助他家办理了大病医疗,跑前跑后让他们一家人的生活有了起色。赵生发还担保为张生元贷款5万元,让他走上了养殖的脱贫路。“最近我卖了20多只羔羊,收入近两万元,收入增加了好多倍。现在党的政策特别好,通过养羊我们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张生元说,揣着卖羊的钱,看着家里不断置办的家具,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跟着村“两委”就能过上好日子。

他家的庄稼都是最后收割

告别张生元,刚从雪野走回到村路上,就听见“生发,你快来!生发,你快来!”的呼喊声,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朝这边挥手召唤着。看着她着急的样子,赵生发一路小跑来到老奶奶家。在老奶奶的家门口一只羊躺在雪地里不停地抽搐,老人说要赶紧给羊喂药,要不羊就救不过来了。赵生发赶紧让老人去找药,自己抱起羊并放进了羊棚内。老人说自己年纪大了,一个人灌不了药,一只羊在村民眼里可以卖好几百块钱,是不小的收入,所以看着羊病了老人很是着急。赵生发一边抱着羊一边利索地将药灌进了羊的嘴里,然后才舒了口气,慌张的老人也缓了缓神。老人告诉记者,“找生发帮忙”已经不止一两次了,因为自己的儿子去远处放羊了,家里没有别人,所以白天有事基本都是赵生发帮忙解决。不仅是这位老人,几乎村里所有的老人都是有事就找赵生发。赵生发既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也是村里的“管家婆”。东家长西家短,村里村外,总有赵生发忙不完的事儿。这几天,村里的自来水管冻住了,赵生发带着村民连着几个晚上都在抢修,为了给村民尽快供水,每天晚上11时赵生发才能回家,但是回家后村委的事还等着他处理。

就是这样事必躬亲,没有任何架子,在缺少劳动力的村庄,赵生发一方面是村里的“带头人”,一方面是全村人的“好帮手”。在那个同龄人都外出务工挣钱的年代,在家人需要他挣钱养活的情况下,赵生发放弃了外出挣钱的想法,主动留下来守着贫困的山村,守着村里的老小。“靠着他的吃苦耐劳肯定能在外面挣大钱,可是为了我们村子的发展他留了下来,还给我们大家找出路,我们真的很感激这个书记。”在村民赵贵庭心里,赵生发就是最好的村干部。他说,“谁都想过好日子,但是赵生发却想着同大家一起过好日子。”在走访的村民家中,记者还了解到,赵生发自己家的庄稼每年都是最后收割,因为他家的收割机总是先帮助村民收割,最后才轮到自己家。

村民的信任让西扎湾村党的基层组织更强了,村庄有精气神,村民有归属感。

妇联主任带头卖掉了60头牦牛

外面大雪覆盖,赶回家中的羊群却有挡风遮雪的羊棚保暖。这些修建在村民家中的羊棚也是赵生发带头积极争取来的,极大解决了村民冬季养羊的难题。采访时村妇联主任的王月莲告诉记者,她家也是靠着养殖有了一份不错的收益。“以前家里养了60头牦牛,在村里来说收入算不错的,但是现在为了带头支持村里保护草地,和丈夫商量卖掉了所有的牦牛,只留了3头奶牛。”

原来王月莲所说的保护草地是全乡为了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发展规划。因为草地有限,这几年养殖户的增多对村里的草地造成了破坏,草地载畜量过大。为了有效保护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寺寨乡发展规划,西扎湾村草地可养殖的载畜量为3000个羊单位,超过这个量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并受到相应处罚。正在养殖兴头上的村民怎么可能轻易放弃难得的致富增收途径呢?但是绿色生态是发展的第一要义,决不能靠牺牲生态环境获取发展利益,赵生发深知生态的价值,其他村干部也一样。没办法,只能让村干部带头。60头牦牛一次卖出后,村民们被王月莲的行动所折服,村妇联主任带头了,其他的村干部也行动了,最终西扎湾村3000个羊单位的载畜量稳住了,成为全乡不用特别监督的“放心村”。

为振兴乡村找出路谋发展

采访结束时记者询问赵生发,带领村民致富接下来您打算怎么做?赵生发说,作为偏远的脑山村留给村里的发展道路的确有限,这几年几乎是逢专家就请教,逢能人就询问,为村里找各种能发展的新路。“虽然马铃薯种薯种植和牛羊养殖能够让村民们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但是要实现长远发展,村里还应该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这样才能把人吸引回村,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赵生发说,现在村“两委”已经确定了秸秆加工新路。他认为要想促进乡村振兴,就要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创办一批村集体产业,通过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办秸秆加工厂能更好地防止秸秆焚烧,减少环境污染,加工后的秸秆既可以喂养牲畜,也可以当燃料,增加收入。”指着路边田地里的草垛,赵生发说,现在已经向乡政府申报秸秆加工项目。

接下来,村“两委”要忙的事情有很多,为村里翻修硬化路面、改造人畜饮水管网、修通田间道路、维修景观墙、发展党员、建强基层组织,不断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感恩奋进、拼搏赶超,真正实现生态建设与村民致富协调发展,聚力将西扎湾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的新家园。

记者手记:

这是一次难忘的采访,很多年没有遇到的暴雪在西宁最西边的村子见到了。大雪覆盖下的西扎湾村显得格外静谧,乡村发展的勃勃生机孕育在白雪覆盖下的土壤中。这里种植的马铃薯种薯是市场上抢手的“金疙瘩”,雪地里悠闲吃草的牛羊是村民们致富的又一条新路,多养一只就能多赚一笔。可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村民们甘愿牢牢守住3000个羊单位的载畜量。“最后一个收庄稼”“有啥事就麻烦他”“为村里跑了不少路”……村民口中的好书记在记者采访中栩栩如生。没有谁刻意安排,西扎湾村党支部书记赵生发抱起村里老奶奶生病小羊的画面,深深印在了记者的脑海中。

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感恩奋进、拼搏赶超,在西扎湾村,我们看到了一个能干事、会干事、敢干事、干净做事的基层党组织,一个带领村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村“两委”,一个在“三乡工程”助推乡村振兴中让村民得实惠的领头人。

(记者 严进芳)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八字分析适合求财的方位: 看一人的八字,最重要的就是找出此八字的喜忌,这样才能做到扬长避短,趋吉避凶。所谓的喜,就是对命主有利,可以起到帮扶作用的五行,也就是
  • “杜枫猪是一个符合当下市场中高端要求的枫泾黑猪品种,我们公司是全市唯一一家实现地方特色猪规模化养殖的公司,随着饲养量的减少,猪肉品质提升,养殖效益自然提高了。与
  • 日期: 5/12/2021活動: “HALO BACKLIGHT Charity Concert”慈善音樂會 2021嘉賓: #安俊豪#、#李妍#、#蘇家欣#。
  • 外科10首速记口诀(超详细),你学会了吗?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 口诀: 甲亢症,很特殊,眼睛大,脖子粗。 烦热多汗夜失眠,情绪波动手震颤。 脉搏增快心里慌,
  • 因此慈悲发心,当世一切因果,恶缘转善,荒野转田园,一切无中生智慧道德真力。是生作无极卫士,以无上真心勤苦度脱,不辱使命。
  • ” 当朝圣/人最忌/巫/xie/之/术,百里讲出此话,已然认定时樱给他看的那些过往只是虚构的幻象,虽不知是用了什么法子,但百里天资聪颖,自不会在这一处他不懂的领
  • ”我也不知道怎么把这两句话联想起来的,就发表下自己的拙见:我们不应当歧视那些与自己比相对弱小的人,也不当歧视那些弱者所付出的却无法改变现状的努力1.强与弱永远只
  • 私有制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如果你的财富不是你的,你还会辛勤劳作吗?我就在想,是呀,人是有智慧的,可是很多时候,人不觉得是有智慧的,所以会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混乱,周围
  • [美国的房贷是抵押贷款,中国的房贷却是贷款抵押,区别太大了]因为美国人的房贷都是真正的房产抵押贷款,美国人还不起房贷后都选择了断供弃房,银行成了最大的房东,因为
  • 11月5日,受江西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指派,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02人组成的核酸检测应急采样队迅速集结,紧急出征上饶,协助当地开展全员核酸检测采样工作。10月3
  • 喜欢对一切持有善意而又有力的人。真正能欣赏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讨喜的样子。
  • [鼓掌]两种功能:超锁水、好气色特别针对四种肤质:【干性皮肤用深层保湿】石斛+樱花多糖,深层补水,超强保湿。一个核心成分:石斛精华,富含石斛多糖,有极强的保湿
  • #关晓彤[超话]##关晓彤二十不惑2# 2021年最后一个月,让我动起来吧~最美星力量✨活动15天为一个周期公益资源:NO.1捐赠3亩沙漠锁边生态林NO.2为乡
  • 这样自己的生活状况以及工资水平也才会得到提高,但是想要发展起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很多的人可能在工作上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但一直都没有得到其他人的认可。这
  • 突然降温,换上了羽绒被像我这种懒鬼,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人要求我做家务每周都是我婆来家里打扫卫生偶尔碰到我妈,我妈也会帮忙收拾一下毕竟200平方,省下不少请阿姨
  • 尽管挣扎在普鲁斯特那些悠长繁复的文字里的时候,觉得这本书好像永远也读不完,但当我意识到作者终于要为这部巨著落下帷幕时,还是不免伤感。@任嘉伦Allen#铁道兵频
  • 金星秀在两人的配合下,也是越办越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统治级的收视率,如果继续发展,相信沈南也会成为圈内著名的主持人,可惜好景不长,就像金星说的“节目做得好了
  • 在唐诗宋词中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今天#小北的书包# 联合@北京大学出版社 为大家推荐北大中文系葛晓音教授的《唐诗宋词十五讲》。!
  • 执一种释怀的心态,不负累,不烦心,轻轻松松,笑对一切;拥一颗宽广的心胸,不强求,不失望,平平静静,波澜不惊.做最真的自己,走好自己的路;做自信的自己,描好自己
  • 我打算明天切厚点再来一次,但脑子里的小人说,“答应我,没有下次了”是的,专业的事情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和设备,接受不完美或许才能感受到更多的快乐。但我想,如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