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善治失眠的名方名药

不寐的治疗,古代医家分虚实两证。虚证多属阴血不足,重在心脾肝肾;实证多因肝郁化火,食滞痰浊,胃府不和。治疗原则为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虽然不同时代的医家都有各自不同的用药特色,但综合来看,临床用药是以补益、安神、清热三大类药物为主线,随证配伍化痰、行气、消食、活血、平肝、温里、固涩等的用药规律。

(一)善治名方

1、“半夏秫米汤” 

《灵枢·邪客》说:“治之奈何?… 饮以半夏汤一剂, 阴阳已通, 其卧立至。”所谓半夏汤就是后世用于治疗失眠的名方“半夏秫米汤”。方中半夏味辛性温, 主治“呕吐, 不寐”,具有“消痰饮, 通阴阳而和胃, 散逆气以调中, 解郁邪”的功用(《本草便读》)。方中秫米甘凉益胃, 养营阴之气而利大肠。《本草纲目》云:“秫, 治阳盛阴虚, 夜不得眠, 半夏汤用之, 取其益阴气而利大肠也, 大肠利则阳不盛矣。”半夏、秫米合用,祛除肠胃湿痰壅滞,调和营卫,使阴阳调和“其卧立安”。

后世医家在该方基础上颇多演绎, 以半夏秫米汤化裁治疗失眠之证, 创制了诸多名方, 如《集验方》、《三因方》和《世医得效方》所载的三种不同的温胆汤方均为今人所擅用。

2、“不寐”四验方:

《医学心悟不得卧》曰“有胃不和卧不安者,胃中胀闷疼痛,此食积也,保和汤主之;

有心血空虚卧不安者,皆由思虑太过,神不藏也,归脾汤主之…有惊恐不安卧者,其人梦中惊跳怵惕是也,安神定志丸主之,有痰湿壅遏神不安者,其症呕恶气闷,胸膈不利,用二陈汤导去其痰,其卧立安”。

古代医家善用保和汤治疗“食积”而致的“不得卧”;用归脾汤主治“思虑太过”的“卧不安”;安神定志丸用于镇静“惊恐不安卧”者;二陈汤涤痰行气,用于痰湿壅遏而致“不寐”者。后世医家依此四方,治疗“不寐”临床多效。

(二)善治名药

1、补益药

用补益药治疗阴虚失眠。如何滋养阴血,古代医家注重两法,一为补气以生阴血。如黄宫绣在《本草求真》中所论:“血属有形,凡有形之物,必赖无形之气以为之宰,故参、芪最为生血要药”,说明人参、黄芪是补气养阴治失眠的要药。二为平补阴阳。如《景岳全书》所论:“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反之,若对阴虚者纯养其阴,则无阳以化,已亏之阴亦难受益,还会因过用阴凝而致阳气受损。因此,要在补阴方中适当配伍补阳之品,以达阴阳平和。

补阳药的选择古医家也有讲究,要避免“大忌辛温…恐阳旺则阴愈消,热增则水益涸耳”,药味宜少不宜多,用量宜轻不宜重,避免辛热温燥之品,常选用肉苁蓉、菟丝子等药性缓和、平补阴阳之品。

2、 安神药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惊者平之”,安神定志是治疗失眠证的基本方法。古代医家对安神药的应用重在滋养心神,常用酸枣仁、茯神、远志、柏子仁等药物,而重镇安神药使用较少。如朱砂为有毒之品, 是常用的安神药,曾有人对180 首古代治失眠的方剂进行了统计,其中130 余首使用了安神药,但只有31 首方剂用了朱砂,其中只用朱砂一味安神药的方剂仅有3 首,可见历代医家治疗失眠并不常用朱砂。其次,31 首使用了朱砂的方剂中有15 首是丸剂,余下16首为汤剂、散剂、丹剂、膏剂、片剂之和。可见历代医家对朱砂入药是非常谨慎的。

3、清热药

明代医家谬希雍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提出“治不眠以清心火为第一义”,认为失眠证多与火热之邪内扰密切相关,因此,清热药是治疗失眠证的常用药。清热药多用黄连、栀子善清心经之热,配以生地黄、玄参既清心火又养阴生津。若心经热盛,致血热妄动,则多配伍以清热凉血为主要功效的犀角。

4、化痰药

受《灵枢·邪客》中半夏汤的影响,早期化痰药的使用较多,半夏、茯苓、竹茹等具有化痰作用的药物使用频繁,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化痰利湿药治疗失眠证的临床意义。随着实践的积累,半夏汤的影响在减弱, 化痰药呈逐渐下降趋势,医家们更重视热与虚在失眠证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5、行气药

王清任《医林改错》所论:“不寐一证乃气血凝滞”,临床治疗失眠证所用的滋养安神方剂,多为质润或酸敛之品,每有滋腻脾胃或壅滞气机之弊,影响药效的正常发挥,故不少医家在滋养安神方中常配少量行气药为佐,使之滋而不腻,补而不滞,理气化滞,助脾健运。

6、固涩药

《医效秘传·不得眠》中曰:“心藏神,大汗后则阳气虚,故不眠;心主血,大下后则阴气弱,故不眠”可见,津血的耗散滑脱也是引起失眠证不可忽视的原因。前世医家在此类失眠证的治疗中,重视固涩药的使用, 如《魏氏家藏方》的养心丹、《世医得效方》的十味温胆汤均配伍五味子;《古今医鉴》的养心汤配伍莲子须、芡实、石莲肉;《辨证录》的上下两济丹配伍山茱萸等均属此类配伍方法。失眠方中所配固涩药多为既有固涩作用,又兼具补虚益肾固精之品,如山茱萸、五味子、莲子须、芡实等。

7、活血药

王清任《医林改错》曰:“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此方(血府逐瘀汤) 若神。”从瘀论治的失眠病人多是一些久治不愈的顽固性患者。各种病理情况都可导致血瘀,如气虚、血虚、气郁、痰湿等,而这些情况也都是导致失眠的病理基础,因此,血瘀既是长期失眠的病理产物,也是失眠证长期不愈的重要原因。

8、平肝药

《景岳全书》曰:“肝胆气逆,木火合邪,是东方实证也。此其邪乘于心,则为神魂不守。”明清开始医家们较重视肝阳上亢、心神不宁的病机变化。说明肝气上逆也是诱发本病的原因之一。心肝阳亢,风火相煽,常致烦乱不寐之证。为此,失眠方剂配伍平肝熄风药,以图平肝镇心之功,有心肝同治之妙。

9、温里药

清代医家陈士铎在《辨证录》中曾曰:“盖日不能寐者,乃肾不交于心,夜不能寐者,乃心不交于肾也。夫心肾之所以不交者,心过于热而肾过于寒也。心原属火,过于热则火炎于上而不能下交于肾;肾原属水,过于寒则水沉于下而不能上交于心矣。然则治法,使心之热者不热,肾之寒者不寒,两相引而自两相合也。”可见,通过用温里药使“肾之寒者不寒”是治疗失眠证不可忽视的方法。

10、消食药

临床对于“胃不和则卧不安”,不能单纯地从食积胃脘、食滞不化的角度去理解,应该重视阳明经多气多血易化热伤津、阳明气机不调可致五脏六腑失常等因素,多角度去诠释“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理论内涵。食积不化证多为一时性,有时会随时间的变化而自行消失。因此,食积可以导致暂时失眠,但消食药不是治疗失眠证的主要药物。

综上所述,补益、安神、清热三类药物是历代医家治疗失眠的主药,其中安神药是治疗失眠证的特异性药物。补益药、清热药的使用,说明失眠证多见气血阴津亏虚、邪热内扰等病理现象。此外,理气药、化痰药、活血药的使用,提示气郁证、痰湿证、血瘀证也是失眠证的常见证型。而固涩药、温里药、平肝药等药物的使用,表明失眠证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此类药物虽不是治疗主药,但其在方中的配伍使用,充分体现了中医个体化诊疗的特色,是临床遣药组方时不可忽视的部分。

#青莲童子Blotus##中医##健康养生#

#每日一善[超话]# r❤️#阳光信用# r❤️#每日一善#
1、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人之不为善,一不善而足。——(宋)杨万里
白话译文:人们做好事,做了一百件也不满足;要是做坏事,就是一件不好事也足够了。
2、锄一恶,长十善。——元末脱脱和阿鲁图《宋史.毕士安传》
白话译文:除去一个恶人或一种恶类,就等于助长了十倍多的善人或善类。
3、善不可失,恶不可长。——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
白话译文:好的不能丧失,坏的不能滋长。

9.21 正式开学的第一天
也算是度过了一个充实丰富的暑假,从一开始普普通通的展会站岗人员升职到了管理兼职的督导,我仿佛是第一次找到了人生真正热爱的目标,一直工作都不累!
前台销售录入引导门禁咨询台领班,我全都体验了一遍,虽然挺辛苦,但是哪样都比我坐在电脑前画施工图舒服[流泪]可能我这种脑力不足的人就适合付出体力的工作吧!
两个半月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小伙伴,也见识到了奇葩的客户游客观众,收获真的非常大!
开学的刚一个礼拜,新的舍友也都是人美心善的小仙女特别好相处555俨然刷新了我这个自闭儿童的交友观,而且学校小吃街也太好吃了,每顿饭都令我赞不绝口!
有句话“我不发朋友圈的时候就是在好好生活”[doge]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苹果考虑重新定价
  • 实习生在日身亡 真相仍未查明
  • 5省将有暴雪 未来三天具体预报
  • 苹果2019财报显示:中国人越来越不喜欢买苹果了
  • 西安“变脸兵马俑”即将被移除 网友大呼:别啊
  • 嘀嗒顺风车伤人事件:顺风车何时才能真正安全?
  • 向太怒撕张柏芝,张柏芝第三胎生父真相曝光!!
  • “寒门状元之死”爆文遭群嘲,咪蒙回应:绝对真实!
  • 亚洲最安全城市?香港犯罪案件创42年来新低!
  • 关注丨硬汉操作!特警徒手夺刀救下人质,切断拇指也不松手
  • 大疆发反腐公开信回应10亿贪腐争议:有些被辞退的员工散播谣言
  • 罗志祥周扬青同游日本 甜蜜秀恩爱羡煞网友
  • 欢乐远超春晚小品:硬核东北警察约架抓获嫌疑人
  • 25连胜被终结,郭艾伦“无脑”失误,老叔郭士强怒摔战术板,对此你怎么看?
  • 北京将全面排查中小学微信群 禁止群内发红包
  • 顶级美术馆名画失窃 一查竟是小偷当众直接拿走
  • 刘若英晒视频为儿子庆生 温馨寄语饱含浓浓母爱
  • 嘀嗒顺风车伤人具体怎么回事?嘀嗒顺风车伤人背后真相曝光!
  • 神啊!哈维预测亚洲杯8强猜对7个,对阵分毫不差
  • 《体育资讯》里皮凌晨启程正式告别中国 执教生涯或迎来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