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一人生活是种怎样的体验#
独自一个人总是会有很多想法和感触。
夜归,灯光倾泄一地,回忆涌上心头,真想和世界来一场不醉不归的促膝夜谈。入夜,回忆涌上心头。闭上眼睛静静地看着那些记忆中的画面,嘴角微微扬起,梨涡盛着的清香,在我的心底间留下烙印。眨眨眼,眼角里满是笑意。炯炯的眼睛闪烁着些许光芒,深处有星辰大海,眼角有俊俏可爱。星星沉入海底,融化地下冰川。如果世上真的存在世外桃源,我想那里一定会有一片海:海风扑腾着翅膀,清风袭过浪花,日出的温暖刚刚好。安静地坐在那里,给这个世界一记温柔。当余晖洒下一缕缕碎波潺潺,晚风里灯影柔曼,荡漾着湖水清清倩影婉转。青底白花油纸伞,采一片莲叶清香飘在两岸,长亭和垂柳作伴,暗下来薄雾不散不见远山。一方天地风轻水软,水绿天蓝蓝,白鹭一行路辗转,飞过芦苇滩,停在相思畔,听船歌声声慢,长忆相见欢,多少柔情落江南。一曲唱不完,此去几时还,明月照两端,落红时四野尽染在对岸,留不住彩云易散。雾尽时月影微寒独上远山,两处别离,良宵短。那瞬间如此短暂,却犹如闪过了我的前半生。时间记住了短瞬,只是亿万星辰不及那片刻。风轻轻吹过,侧耳倾听。告诉自己做一个清醒者,“为什么付出努力?”因为要拔掉自己羽翼的绒毛,理解以前根本无法理解的事情,这是一个人的战斗,一个人的兵荒马乱。抛下所谓的自尊,去不动声色的努力,才是成长的意义。相信人生自有安排,也相信能靠自己的能力重拾自尊。在万籁俱寂的夜,似乎能看见那古老的过去,看见幽深的黎明,在回忆的边缘无尽地流浪。有人说:失眠,是因为心里有两个人聊天,而自己却偏偏听不见。而那每一个不眠之夜,是对今天的依依不舍,或对明天的惶恐不安。时间落子无悔,失了眠的夜,是最纯粹的安静。睡了不到两个小时,羡慕古人对失眠的坦然处之:或静夜听钟声,或散步咏凉天,或看海棠花未眠,真是内心一片澄澈。曾经我自诩半个诗人,见山是深情伟岸,见海是热情澎湃,见花见草信他们皆有故事,云海江潮,虫鸣鸟啼都暗藏情愫。唯独见了,山川沉默,海面静谧,云海不再翻涌,江潮不再澎湃,花鸟鱼虫被光与尘凝固,世界万籁俱寂,只剩下一个人。我喜欢文字,喜欢写文字,喜欢将心情倾诉于文字的表达中,喜欢文字在我的键盘上飘然起舞,喜欢文字在我笔下诞生,喜欢文字在别人的心怀中游走,喜欢所有能用文字表达的图片故事,喜欢记录一切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读过的每一本书,认识的每一个人,令人感到幸运之事都是冥冥中等待着自己去实现的安排。对于年轻人来说,遵循内心,内观自己不是一件容易之事。但在一定年纪,蓦然回首,会惊讶于命运的精准,清晰的看到每一个节点之间的联系,因此而会对人生与未来肃然起敬。不要允许任何人动摇自己的决心,去做一些不符合自己天性之事,要知道,热爱和专注比任何奖励都能够点燃成功的可能性。如果还没有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不要着急,保持开放的心怀去检阅每一处微小的,命运留给自己的线索,快乐越将垂手可得。
月光昏黄时,万物的影烙在地上显得稀薄凌乱,若在静谧中传来阵阵碰撞之声,那声音便会细而密。一个人的长处和优势,只会锦上添花,让人往高处走得更高些。而短处和缺失,却是能拉着一路跌到深渊再爬不起来的。如日中天后便是夕阳西下,哪里比得上冉冉升起的太阳呢?人说劲草才能在疾风后留存,我却不太相信。因为只有柔弱的草,懂得随风变化,才不会被摧折。以为是满城芳菲,却已经春色和烟老,落花委地凉。见与不见,只要善自保重,彼此就是心安。一生中最好的年岁,丢不开,舍不得,忘不掉,却再也回不去了。山雨欲来,谁能阻挡?熬得过去的就好好活下来,熬不过去的就成了吹落的残枝败叶。真正的孤独,不是全世界只剩下自己一人,而是身边明明人声鼎沸,却没有人能够与自己说一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念,当带着各自的执念相遇,很容易结成解不开的死结。
红尘中有多少面具和角色,在静谧和喧嚣里效颦逐影,飞音喉间的辞令小调,或空灵婉转,或浑厚抑扬,不绝于耳,在千年的时空里,久久萦绕,久久回旋。千篇千阙千种的人间悲欢,心底的唱词曲调冲破指尖,在笔端流淌,溢满多少青竹红笺。流浪在街头,流浪在世界任何一隅,即使周边车水马龙,也独享自己一份安逸。一切都被抛之脑后,只有在加速到这里,才获得了自由。这个慢悠悠的过程中,享受着无以名状的安宁。那一刻,仿佛自己与世界格格不入,又似乎跟川流不息的人群融为一体,好像自己成了旁观者、记录者。

  08积功累德第八(3)
  积功累德第八(3)
  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无有虚伪谄曲之心。
  上云‘惠利群生’,慈也。‘忍力成就’,忍也。是故‘于诸有情’,常以慈忍为怀。‘和颜’,柔和之颜容。《会疏》曰:‘内离妄染,故外常温和。故云“和颜”。’《胜天王般若经》曰:‘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如是随顺佛清净教。视诸众生,面门先笑,曾无嚬蹙。所以然者,心离秽浊,诸根清净。不染离垢,心不嗔恚。内无恨结。’‘爱语’者,四摄法之一。四摄法者,布施、爱语、利行、同事。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生亲爱之心,依附我受道。谓之爱语摄。故《胜天王般若经》言:‘下声细语软美之言,顺彼意语故。’‘勤喻’者,欢导慰喻也,为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也。‘策进’者,勉之使进,即常云之促进,今众生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也。
  ‘恭敬三宝,奉事师长’。自谦曰恭,尊人之德,曰敬。《法华经嘉祥疏二》云:‘谦逊畏难为恭,推其智德为敬。’‘三宝’者,一切之佛陀,佛宝也。佛陀所说之教法,法宝也。随其教法而修业者,僧宝也。至于佛灭度后,住于世间者,称为住持三宝。木佛画像,佛宝也。三藏之文句,法宝也。剃发染衣者,僧宝也。所以名‘宝’者,据《宝性论》,共有六义:(一)世间希有、(二)离垢、(三)势力、(四)能庄严世间、(五)最上、(六)不变。又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恭敬三宝’,钦仰其德也。‘奉’者,尊崇奉养。‘事’者,承待。‘奉事’者,敬养服待也。‘师’者,教我以道者。‘长’者,德行,或辈分,或年龄高于我者。省庵师《劝发菩提心文》曰:‘若无世间师长,则不知礼义。若无出世师长,则不解佛法。不知礼义,则同于异类。不解佛法,则何异俗人。师长恩重,故应奉事。又密宗以恭敬上师为根本戒。又谓‘一切供养功德中,供养上师最为胜’。可见‘奉事师长’,实为修行要务。又《会疏》云:‘此(奉事师长)中,含摄孝养父母之句。师者,出世本;父母,世间福田,菩萨必须恭敬奉侍故。’此说亦有所据。如《观经》云:‘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无有虚伪谄曲之心’。‘虚’者,虚妄不实。‘伪’者,诈现假相。‘谄’者,佞也。逢迎人意而吐其言,即常云之阿谀奉承也。‘曲’者,不直也,枉也,邪也。无有虚伪、谄伪、谄曲,则心端直无过。如《净影疏》云:‘无有虚伪谄曲之心,明离心过。’《维摩经佛国品》云:‘直心是菩萨净土。’肇公注曰:‘直心者,谓质直无谄。此心乃是万行之本也。’肇公以质直无谄之心,为万行之本。语至切要,未可忽之。
  庄严众行,轨范具足。观法如化,三昧常寂。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庄严众行’者,《净影疏》曰:‘彰(表也)行成就。’‘庄严’者,福智二严。‘众行’者,‘檀(布施也)等一切行也。’意谓:以福与智,庄严布施等度及万行。《唯识述记七》曰:‘善资粮者,福智二严。’《涅槃记廿七》曰:‘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则知佛性。’又《探玄记三》曰:‘庄严有二义:一是具德义,二交饰义。’故知‘庄严众行’者,表一一行中悉是从性起修、全修在性也。故《净影疏》谓‘庄严众行’,是彰明所行成就也。‘轨范’者,轨则与模范也。又‘轨’者,法则也;‘范’者,法也,常也。由于所行皆具福智,故所说所教,皆成轨则。所行所示,为众模范,故云‘轨范’。悉是常法,无可变易,无所欠少。故曰:‘轨范具足。’
  ‘观法如化’者,观一切皆如幻化也。‘观’者,智之别名。《大乘义章二》曰:‘粗思名觉,细思名观。’又《游心法界记》曰:‘言观者,观智。是法离诸情计,故名为观也。’又《会疏》曰:‘观之字,即三观也。盖夫三谛三观者,万行之要枢,菩萨之肝胆也。’又‘法之一字,即指一切有情非情,生死涅槃诸法。’‘如化’者,《会疏》曰:‘非空非假、而空而假之譬。则是中谛也。’意谓:既言如化,则非绝对空无,故言非空。若言是有,则只如幻化而已,并非实有。又既云如化,乃非有而现假有。既是幻化,则所现举体是空。故《会疏》谓为‘非空非假,而空而假’,是显中道之义。‘观法如化’者,即观一切法,皆是中道。
  ‘三昧常寂’。‘三昧’者,正定也。‘常寂’者,真体离生灭之相,谓之常。绝烦恼之相,谓之寂。《唯识述记》曰:‘不生不灭,绝名相于常寂之津。’是故《净影疏》曰:‘三昧常寂,止行深也。(’止行‘者,修止之行也。止心一处曰止,乃禅定之异名也)。’绝名相,离烦恼,不生不灭,住于常寂。如是三昧,故云深也。由于常行中道,住一切如化之妙观,自然入于不生不灭甚深常寂之正定。又《遗教经》曰:‘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此表定慧等持之因行。本经《大教缘起品》曰‘如来定慧究畅无极’是其果德。
  ‘善护口业’下六句,表菩萨身口意三业清净。三业之中,则以‘善护意业’为首要。是即菩萨‘善护己念’之正行。由于深契中道,正定常寂,了达真源,远离生灭。自然远离一切烦恼之垢,是以意业,‘清净无染’。意业清净,身口随之。于口业云‘不讥他过’。‘讥’者,谴也,诽也,指责人之过失也。口业不讥他过者,实由于意业之不见他过也。‘他’者,一切有情也。进言之,则包括有情无情,万事万物之一切法。一切无过,本自无染。清净本然,本自圆成。如‘首楞严’义为‘一切事究竟坚固’。又如《圆觉》,‘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又‘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是故一切平等,无有可讥者。
  ‘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律’者,戒律。‘仪’者,仪则。《大乘义章十》云:‘言律仪者,制恶之法,说名为律。行依律戒,故号律仪。’其意谓:所谓为律仪者,防恶止非之法,称为戒律。行为依止于戒律,称为律仪。又《行持钞资持记》云:‘通禁制止为律,造作有相名仪。’综上之意,依止戒律,体现于行仪,名为律仪。又律仪戒者,乃三聚净戒之一。三聚戒者:(一)摄律仪戒。受持五、八、十、具足等一切之戒律。(二)摄善法戒。以修一切善法为戒。(三)摄众生戒,又云饶益有情戒,以饶益一切有情为戒。上三为大乘菩萨通受之戒,于(一)摄律仪戒中,在家菩萨受五戒与八戒。出家菩萨须受(一)中之十戒与具足戒。《涅槃经卅一》云:‘戒亦一切善法梯橙。’(‘橙’同‘凳’,见《中华大字典》。)又《璎珞本业经下》云:‘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五灯会元》云:‘法要有三,曰戒定慧。’以上经论,广显戒德。《普超三昧经一》曰:‘被戒德铠,化度众生。’此正为‘善护身业,不失律仪’之真意。戒铠于此有二义:一者,护持义。以戒德为铠甲,如消防队员衣石棉衣。入三界火宅,冒三毒烈焰,拯济群生,无所畏惧。二者,庄严义。以持戒德,而自庄严。不失律仪,轨范人天,令众钦仰归止,来受教化。慕我戒德,学我戒行。进修定慧,而度彼岸。
  前引《圆觉》:‘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与今‘不失律仪’,互相照映,正显中道,理事无碍,圆解圆修之妙行。了知戒定慧与淫怒痴平等平等,仍严持净戒,不失律仪。虽严持律仪,轨范具足,但自心常寂,一切平等,悉无取舍,更无爱憎。不见己是,不道人非。如是持戒,是真持戒。如是修行,是普贤行。如是知见,方契中道。若人稍闻平等之意,便谬斥持戒为著相,诽谤戒律。或稍能持戒,便增我慢,自赞毁他,侈谈他人过失。是皆以病为药者也。
  上三段为法藏大士严净自心之德行。下为成就众生之德行。 https://t.cn/RTv4Kyo

  08积功累德第八(3)
  积功累德第八(3)
  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无有虚伪谄曲之心。
  上云‘惠利群生’,慈也。‘忍力成就’,忍也。是故‘于诸有情’,常以慈忍为怀。‘和颜’,柔和之颜容。《会疏》曰:‘内离妄染,故外常温和。故云“和颜”。’《胜天王般若经》曰:‘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如是随顺佛清净教。视诸众生,面门先笑,曾无嚬蹙。所以然者,心离秽浊,诸根清净。不染离垢,心不嗔恚。内无恨结。’‘爱语’者,四摄法之一。四摄法者,布施、爱语、利行、同事。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生亲爱之心,依附我受道。谓之爱语摄。故《胜天王般若经》言:‘下声细语软美之言,顺彼意语故。’‘勤喻’者,欢导慰喻也,为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也。‘策进’者,勉之使进,即常云之促进,今众生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也。
  ‘恭敬三宝,奉事师长’。自谦曰恭,尊人之德,曰敬。《法华经嘉祥疏二》云:‘谦逊畏难为恭,推其智德为敬。’‘三宝’者,一切之佛陀,佛宝也。佛陀所说之教法,法宝也。随其教法而修业者,僧宝也。至于佛灭度后,住于世间者,称为住持三宝。木佛画像,佛宝也。三藏之文句,法宝也。剃发染衣者,僧宝也。所以名‘宝’者,据《宝性论》,共有六义:(一)世间希有、(二)离垢、(三)势力、(四)能庄严世间、(五)最上、(六)不变。又佛者,觉知之义。法者法轨之义,僧者,和合之义。‘恭敬三宝’,钦仰其德也。‘奉’者,尊崇奉养。‘事’者,承待。‘奉事’者,敬养服待也。‘师’者,教我以道者。‘长’者,德行,或辈分,或年龄高于我者。省庵师《劝发菩提心文》曰:‘若无世间师长,则不知礼义。若无出世师长,则不解佛法。不知礼义,则同于异类。不解佛法,则何异俗人。师长恩重,故应奉事。又密宗以恭敬上师为根本戒。又谓‘一切供养功德中,供养上师最为胜’。可见‘奉事师长’,实为修行要务。又《会疏》云:‘此(奉事师长)中,含摄孝养父母之句。师者,出世本;父母,世间福田,菩萨必须恭敬奉侍故。’此说亦有所据。如《观经》云:‘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无有虚伪谄曲之心’。‘虚’者,虚妄不实。‘伪’者,诈现假相。‘谄’者,佞也。逢迎人意而吐其言,即常云之阿谀奉承也。‘曲’者,不直也,枉也,邪也。无有虚伪、谄伪、谄曲,则心端直无过。如《净影疏》云:‘无有虚伪谄曲之心,明离心过。’《维摩经佛国品》云:‘直心是菩萨净土。’肇公注曰:‘直心者,谓质直无谄。此心乃是万行之本也。’肇公以质直无谄之心,为万行之本。语至切要,未可忽之。
  庄严众行,轨范具足。观法如化,三昧常寂。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庄严众行’者,《净影疏》曰:‘彰(表也)行成就。’‘庄严’者,福智二严。‘众行’者,‘檀(布施也)等一切行也。’意谓:以福与智,庄严布施等度及万行。《唯识述记七》曰:‘善资粮者,福智二严。’《涅槃记廿七》曰:‘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则知佛性。’又《探玄记三》曰:‘庄严有二义:一是具德义,二交饰义。’故知‘庄严众行’者,表一一行中悉是从性起修、全修在性也。故《净影疏》谓‘庄严众行’,是彰明所行成就也。‘轨范’者,轨则与模范也。又‘轨’者,法则也;‘范’者,法也,常也。由于所行皆具福智,故所说所教,皆成轨则。所行所示,为众模范,故云‘轨范’。悉是常法,无可变易,无所欠少。故曰:‘轨范具足。’
  ‘观法如化’者,观一切皆如幻化也。‘观’者,智之别名。《大乘义章二》曰:‘粗思名觉,细思名观。’又《游心法界记》曰:‘言观者,观智。是法离诸情计,故名为观也。’又《会疏》曰:‘观之字,即三观也。盖夫三谛三观者,万行之要枢,菩萨之肝胆也。’又‘法之一字,即指一切有情非情,生死涅槃诸法。’‘如化’者,《会疏》曰:‘非空非假、而空而假之譬。则是中谛也。’意谓:既言如化,则非绝对空无,故言非空。若言是有,则只如幻化而已,并非实有。又既云如化,乃非有而现假有。既是幻化,则所现举体是空。故《会疏》谓为‘非空非假,而空而假’,是显中道之义。‘观法如化’者,即观一切法,皆是中道。
  ‘三昧常寂’。‘三昧’者,正定也。‘常寂’者,真体离生灭之相,谓之常。绝烦恼之相,谓之寂。《唯识述记》曰:‘不生不灭,绝名相于常寂之津。’是故《净影疏》曰:‘三昧常寂,止行深也。(’止行‘者,修止之行也。止心一处曰止,乃禅定之异名也)。’绝名相,离烦恼,不生不灭,住于常寂。如是三昧,故云深也。由于常行中道,住一切如化之妙观,自然入于不生不灭甚深常寂之正定。又《遗教经》曰:‘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此表定慧等持之因行。本经《大教缘起品》曰‘如来定慧究畅无极’是其果德。
  ‘善护口业’下六句,表菩萨身口意三业清净。三业之中,则以‘善护意业’为首要。是即菩萨‘善护己念’之正行。由于深契中道,正定常寂,了达真源,远离生灭。自然远离一切烦恼之垢,是以意业,‘清净无染’。意业清净,身口随之。于口业云‘不讥他过’。‘讥’者,谴也,诽也,指责人之过失也。口业不讥他过者,实由于意业之不见他过也。‘他’者,一切有情也。进言之,则包括有情无情,万事万物之一切法。一切无过,本自无染。清净本然,本自圆成。如‘首楞严’义为‘一切事究竟坚固’。又如《圆觉》,‘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又‘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是故一切平等,无有可讥者。
  ‘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律’者,戒律。‘仪’者,仪则。《大乘义章十》云:‘言律仪者,制恶之法,说名为律。行依律戒,故号律仪。’其意谓:所谓为律仪者,防恶止非之法,称为戒律。行为依止于戒律,称为律仪。又《行持钞资持记》云:‘通禁制止为律,造作有相名仪。’综上之意,依止戒律,体现于行仪,名为律仪。又律仪戒者,乃三聚净戒之一。三聚戒者:(一)摄律仪戒。受持五、八、十、具足等一切之戒律。(二)摄善法戒。以修一切善法为戒。(三)摄众生戒,又云饶益有情戒,以饶益一切有情为戒。上三为大乘菩萨通受之戒,于(一)摄律仪戒中,在家菩萨受五戒与八戒。出家菩萨须受(一)中之十戒与具足戒。《涅槃经卅一》云:‘戒亦一切善法梯橙。’(‘橙’同‘凳’,见《中华大字典》。)又《璎珞本业经下》云:‘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五灯会元》云:‘法要有三,曰戒定慧。’以上经论,广显戒德。《普超三昧经一》曰:‘被戒德铠,化度众生。’此正为‘善护身业,不失律仪’之真意。戒铠于此有二义:一者,护持义。以戒德为铠甲,如消防队员衣石棉衣。入三界火宅,冒三毒烈焰,拯济群生,无所畏惧。二者,庄严义。以持戒德,而自庄严。不失律仪,轨范人天,令众钦仰归止,来受教化。慕我戒德,学我戒行。进修定慧,而度彼岸。
  前引《圆觉》:‘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与今‘不失律仪’,互相照映,正显中道,理事无碍,圆解圆修之妙行。了知戒定慧与淫怒痴平等平等,仍严持净戒,不失律仪。虽严持律仪,轨范具足,但自心常寂,一切平等,悉无取舍,更无爱憎。不见己是,不道人非。如是持戒,是真持戒。如是修行,是普贤行。如是知见,方契中道。若人稍闻平等之意,便谬斥持戒为著相,诽谤戒律。或稍能持戒,便增我慢,自赞毁他,侈谈他人过失。是皆以病为药者也。
  上三段为法藏大士严净自心之德行。下为成就众生之德行。 https://t.cn/RTv4Kyo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发发这几天吧。 第一次一个人旅行,目的是散散心,也确实达成了目标。 在半夜的海边疾驰,四点爬起来骑十公里看日出,听海水拍打礁石,在渔村里漫无目的地闲逛,在寺
  • [给你小心心]坏王子的甜蜜派对 45r全新未拆首刷带卡天使的甜言蜜语让恶魔也坠入情网 43r 全新未拆首刷带卡五月女老师两本一起带包u(坏王子+天使的甜言蜜语)
  • 他自己都跑不了吧…”你不想跑,刚想说,被后边的同学拉了拉手,摇着头,“体育老师,您真心疼学生…”你咬着牙说出这句话,这叫他心情很好,“当然。每一下我都疼的怀疑人
  • 人们都憋了一口气,即使明知道出门只有人海,但依然义无反顾的走向人群,成为人群中不显眼的一员。今日|五四青年节——————————————✐.ɴɪᴄᴇ ᴅᴀʏ 2
  • 在界岭垭子两边,两省县都各建了一个门,门头上各有自己的宣传欢迎语,白河上写:“秦楚边城水色白河欢迎您",还有一幅对联,我站在那里玩笑的念读"
  • 前两天带娃去看了《功夫熊猫4》娃从抗拒出门看电影,到偷偷跟爸爸说「爸爸,回家给我下下来,我要在家看」这个系列出到4了,我本来以为会毫无新意了,没想到还是意外的
  • ”“我撑住了”木怀臣冲戚风笑了一下,脸色苍白,但却好像是在要赏赐。人人都说黄连苦,黄连哪有生活苦:人人都说春冰薄:春冰哪有人情薄:冰霜薄,人情更薄,华山险,人心
  • #宁波租房在线[超话]# 全宁波房源没有中介费 主鄞州 江东 海曙 江北 各大商圈周围 精装修首次出租 希望给你一个满意的看房体验本人承诺以下房源均无中介费!租
  • “别哭,你永远都是我的太阳”相互照耀吧,我的火星乌托邦要永远闪耀✨#华晨宇我们终于要一起看日出了# 你已为人夫,我已为人妇,我有一万个见你的理由,却没有一个见你
  • 后来,李根生满怀愧疚地和石岩大叔提了亲,并保证以后一定会把聘礼补上,没想到石岩大叔哈哈笑道:“聘礼只是个形式,只要你们小两口把日子过好,比什么都强!她手里拿着一
  • 谎称大货到了,大货的发货方式前后说法也不我提出大富翁大货的问题你能不能先解释一下大富翁的大货问题,你的明细里有很多没有头像只有一个转账的截图,大富翁车期间没有任
  • 今天上午也是,心里又开始纠结了,后悔该给孩子巩固好,让孩子好透,彻底好了。准备今天晚上回来后看看孩子情况,巩固一下,这次按照疗程雾化起码5天吧,真该直接五一期间
  • 别叹世界太精彩,别羡他人太美好,这与你无甚关系,你就是你,只须梳理自己的羽毛,飞向你心中想去的地方!生活,需要一点阳光,生命,需要一些勇敢,纠结过去,担心未来,
  • 《穿月》这片固然现在商业票房一般,但在围绕它的所有「差评」里,我昨天看到的一条还是觉得非常刺眼:“无聊的电影。那人长得过于普通,像你重翻90年代的老相片会随处可
  • #张凌赫# |#张凌赫开始推理吧# 这是一条抽奖博 [航天员]礼包内含1️⃣.涂鸦小卡×82️⃣.撕拉拍立得×1(图片内容随机)3️⃣.婚礼请柬×1(可
  • 无论何时多为对方着想;4.实时的保持距离、合理的隐私,不要觉得谈恋爱了你就要侵占他的全世界,他是在跟你谈恋爱,不是卖身;5.不论对错是谁,女生哭的时候,男生就应
  • 影响亲子鉴定价格的因素:因素一:鉴定机构亲子鉴定属于一种技术性服务,既然是服务,价格自然会有变化,会受到其它事项影响,例如鉴定机构,有一些鉴定机构成立时间晚,再
  • 不授权自印无料等不给原图,不用再问如果二次上传之类需要标明出处,不要糊掉我的签名或水印之类,感谢配合~如果有人不问授权盗图使用的话,我就要骂人了喔超爱排球,排球
  • 怎么还有人开始弘扬商务没应援来的实在了,商务能用在自己身上是因为瑞带的东西实用,如果要这么说那大家都没必要冲商务,都拿去做应援好了,这样才不惹嫌隙,才能证明自己
  • 公司为国内大型综合性药企之一,在研创新药管线逐步进入兑现期,2023年获批新品托珠单抗和曲普瑞林微球预期贡献新的收入增量,此外还新获批了布南色林,以及艾普拉唑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