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恐男厌女?#性别议题要对话不要对骂#】​​“恐男”“厌女”“你打拳”“你急了”……网络上,基于性别的骂战几乎每一天都在上演。针对性别议题施行言语“暴力”,真的会有益于性别议题的解决吗?

性别对立是个万能筐?

分享生活小妙招,无人问津;吐槽老公不干家务,点赞几万——近来,短视频创作者晶晶常常为此感到困惑:一方面为自己似乎掌握了“流量密码”感到窃喜;另一方面,评论区中“男人就是不行”“这样的老公不离婚留着过年吗”也让她格外惊心。

当下,#性别议题已成各路博主的财富密码#。西南财经大学反歧视法研究中心主任何霞坦言:“在网络当中,经常会看到以性别议题作为商业引流手段的账号,引导网民对此进行情绪化表达。”

除了有人刻意引导外,现实生活中的群体事件与个人遭遇,也助推性别话题成了网络舆论场中的“顶流”。一系列社会案件,在加剧着女性社会生活不安全感的同时,也在推动着更多女性产生争取自身权益的意愿。从百度搜索指数的折线图中可以看出,自2019年起至今,“女权”的百度搜索指数始终超过10年的平均值,而2020年,“女权”一词的指数又超过了2019年平均值的2倍。

29岁的上海白领叶子是一个200多人性别议题讨论群的群主,因在求职阶段被不平等对待,萌生了想要与更多女性交流互助的想法。据她观察发现:“虽然现在许多针对性别问题的讨论确实是存在偏激和不理性的成分,但事实是也确实存在太多因为‘隐形门槛’而被伤害的女性。尤其是在涉女性的恶性社会事件发生之后,大家都感到既愤怒又委屈,因此很容易将对无力改变现状的不满,转化成对男性群体的敌意。”

在种种因素叠加下,性别对立逐渐泛化,出现了一种“性别对立是个筐,啥都能够往里装”的独特现象。性别对立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成为部分人群的共识,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到引人注目的社会事件似乎都可以套用,而背后的社会结构性矛盾与冲突被忽视,以性别作为事件评判标准而非道德法律的趋势也有所抬头。

网络混战,议题失焦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吴帆认为,网络上性别议题的声浪持续高涨,首先要看到其中存在的积极意义。“性别之间天然的差异性,导致在性别议题当中出现探讨乃至争论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而互联网为这种讨论提供了空间,不同性别的人在网络上拥有了平等的话语权,这对于性别议题的理性交流和深入沟通无疑是有益的。”

然而,网络空间“短平快”和匿名性特征,也让许多理性探讨的声音被淹没在了情绪化的发泄当中。“事实就是,在这种漫长而没有结果的骂战当中,双方都会感到委屈和愤怒,除了导致对立的再一次升级,也造成了对性别平等这一议题的污名化。”吴帆说。

今年4月,一档上线于2016年的纪录片《人间世》的主人公张丽君再度登上了热搜。这位母亲于怀孕5个月时被确诊癌症,为了平安生产,她拒绝引产后进行治疗,最终失去了生命。而在几年后,有“知情人”爆料称,张丽君的丈夫在妻子去世不到1年后再娶,孩子也被过继给亲戚抚养,一时间招致了来自全网的口诛笔伐。即便最终事件被辟谣,但与此并不相关的男性女性,统一被扣上了 “女人爱自我感动是病”“男人大多不长情”的帽子。

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对于性别议题的过度解读和混战频发,部分年轻女性已经开始对结婚生子产生拒斥。对此,吴帆也表示了自己的担忧:“不同性别之间的无脑站队、恶意攻击,对于三观尚未形成的未成年人来说,长期浏览此类内容,很可能会使其对性别议题的认知产生偏差,进而陷入混乱与极端。”

营造理性、健康的性别议题讨论生态

“在对性别议题的探讨中,我们不是要通过‘性别战争’来解决遇到的不平等和不公正,而需要看到性别问题背后的社会资源供给不足、分配不均的结构性问题。”何霞说,“而就性别议题进行探讨后得出的结论,也绝不是对现有男女互动模式的颠倒,而是要创造出一种建立在平等、自由、沟通、理解基础上的相互关系。理想的性别关系不应存在控制和压迫,无论谁来担任控制者。”

“需要进行引导和纠偏的是基于性别议题热度的引流,和罔顾事实和理性进行偏激的情绪宣泄。”吴帆认为,一些网民在性别议题上的错误认知,不但造成了男女之间的严重割裂,也已经开始对同性别成员造成伤害。“就拿‘papi酱’来说,仅因为结婚生子且孩子起名时随了父姓,一些女性就认为她不再独立,甚至被蔑称为‘婚驴’。追求性别平等是没错的,但也要尊重他人主观的体验性,不要用自己的认知去评判他人的人生。”

专家指出,在对错误的性别观念纠偏的同时,也要加快建立在网络上对性别议题进行恶意引流、煽动的营销号和博主的处置机制。对于断章取义、虚构造谣的,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执行,营造理性、健康的性别议题讨论生态。

何霞说:“性别问题是全人类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发生彻底改变。我们不要因此把自己想象为一个被动的受害者,而是做积极推动事情改变和解决的人,去做脚踏实地的建设者。”(半月谈)

10-11月的#plog博主日记#,两个月发生了好多事哦,待我慢慢说来~        
 
1. 继续上次写减肥的事情,近期有很强烈的感受——与其说这是减肥,不如说是在一天天、一步步驯服自己的身体。

10月过得非常不好,因为长痘吃优思悦整个月都很躁郁,仿佛被药物夺舍一般四肢无力、神智混乱。而在此期间,不管怎么锻炼,体重也没下去过一斤,甚至还时不时上涨,以至于我陷入巨大的焦虑中;心情影响食欲,从吃得少变成越来越抗拒食物,经常一天只吃一顿,早起喝杯咖啡能饱到下午、随便吃点东西就消化不良……

现在终于从这种状态走了出来,首先是吃完一盒就停药,逐渐拿回对身体的控制权,发现运动的时候有劲儿了,心情也逐渐恢复平稳;其次查资料怀疑之前节食伤了代谢,最近开始强迫自己每天必须吃三顿饭,甚至连续吃了很多天麦当劳,反而惊喜地发现体重降了、肚子也平了。

仿佛一场漫长的修行,以月为单位,一点一点走下去。很多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比如当然知道节食不对,可是极端焦虑的时候就会怀疑自己吃多了;把自己拉回来这个过程有多难多苦,也只能自己默默承受,身体既是精密的机器,也是混沌的野兽,唯有付出努力与辛苦才能将之驯服。

但是,没有任何付出会浪费,哪怕之前掉泪流汗觉得自己做不到的锻炼,竟然也逐渐能掌握,我开始喜欢上各种HIIT、登山跑、平板支撑,也喜欢在家跳各种舞,无论减不减肥,都感受到它们带给我的力量和快乐!
 
.
2. 如果有想不开的困扰,一定要出门走走,或许就解决了。

10月底想把毛躁的发尾剪掉、补染颜色,就在下班后去了一趟理发店,本来非常丧气地跟tony说最近掉头发好厉害;结果tony很认真地跟我说“如果你头发少的话,我不用吹这么久”。就这么一句话,让我放下了担心,有些东西可能自己越看越严重,但其他人看来都还好,何必庸人自扰呢?那天染成了接近黑的深色,忽然想看看直发的样子,就让他吹成了直发,镜子里的自己仿佛回到几年前,熟悉得有点感动。

就这么一点小事,原来真的可以抚平心情,换个发型也会有种被生活好好对待、焕然一新的感觉,所以这期plog专门整理了一些正在用的洗护发产品(看图4和6),希望对大家有点参考价值。

.
3. 书里有所有答案,小红薯用起来也不错。

不得不说还是纸质书读起来更柔和,眼睛不累,出版物的阅读质量也比没有门槛的网络资讯更高,以至于近期我经常沉迷书中连手机都不想看。同个主题内不断深度阅读,会让人沉浸在思考中隔绝外界干扰,这才是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真正获得的inner peace。

以及,我放下以前的抗拒去用小红薯,除了陆陆续续搬运旧内容过去以外,每天刷一刷也得到了很多快乐——有弹琴的,有跳舞的,有发猫咪的,有讲段子的……如果看到纯晒或脑残觉得烦,直接赏它一个“不喜欢该笔记”,算法就会减少推送;如果看精修美女觉得有压力,就去刷美男,既赏心悦目,又没有外貌焦虑,利用好它的算法,打开就是满屏的快乐。


4. 化妆,和任何技能一样,都需要与时俱进。

可能有老读者还记得,从10年前我就是美妆博主,虽然没什么出息,但以前研究更多的确实是护肤化妆,直到后来兴趣发生改变,加上自认为“已经找到适合的产品”就不再玩。近期大概是小红薯刷多了,我才发现原来这个领域还有很多值得继续探索的地方,跟着各种视频和图解学新的化妆方式,比如下至眼线、用眼线液画下睫毛、正确伪造卧蚕等等,效果非常好(看图5)!任何技能都需要更新,化妆也不例外,画一下漂漂亮亮的拿自己照片做个屏保,什么时候看到都开心。

.
写在最后,和上次一样,再贴几句近期对我影响很大的话:
 
要允许外界的人和事物没有按照你的预期发展,因为无论你允许不允许,他们都已经发生了,负面情绪毫无意义,情绪越多越容易坏事。允许的能力越弱,你内在的世界就会越小,别人随便一个举动就能在你的小世界里掀起轩然大波。

别人没有义务解决你的情绪问题。如果你需要别人给你解决情绪问题,那你打算额外付出什么代价呢?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所有你想要的礼物,都暗中标明了价格。

女孩子常常希望这世间有一个人为自己而出现,即便世间有姹紫嫣红,自己却是他独爱的那一朵。这个人,为什么非要是别人呢?求人不如求己,是自己不可以吗?

不了解阴阳,就不能真正理解中医!

原创/赤脚本人/赤脚说

什么是疾病

我们很多人疾病就是感冒,高血压,肚子痛,或者癌症这些,可是这些都是人类自己定义的,他们背后的实相又是什么呢?

假设你刚买个新手机,买回来被家里熊孩子摔地上了,屏幕碎坏了,这就影响到使用,我们说:手机坏了。

人也是一样,一个人从正常状态转变成不正常状态,这个过程就是生病的过程。

当我们的生命状态是正常状态时,我们说自己是健康的。

而当我们的生命状态是非正常状态时,我们说人生病了。

所以,中医观念里,一个健康的人是生命状态属于正常状态,想吃并吃得下,有排并排得出,想睡并睡得着。

反过来,吃不下,排不出,睡不着这些都是非正常状态,我们就说人生病了。

一句话总结:什么叫人生病了,指的就是人在非正常的状态里。

人为什么会生病?

其实很好理解疾病,你买了一部新手机,刚开始的时候很好用的,但用着用着屏幕花了,速度慢了,开始不好用了;

你买了辆车子,刚开始很好开,但是开着开着,多多少少开始出点小毛病;

大家发现没有,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这样的道理,开始很好用,慢慢地就不能用。

人也一样,在“新”的时候都是正常的,但是时间久了,或者使用不当,就会出现些小毛病。

如果出现小毛病,你不管的话或者你没用正确的方法修补好,慢慢地就会成为大毛病,最后可能就会报废。

所以,中医观念里,人的“生老病死”是常态,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所有人都得遵守这个规律。

所以,我们能理解:生病是正常的,生病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不生病不符合自然规律。

要想不生病或者少生病,就如同用手机一样,我们要珍惜着用,别乱用,这样手机就用的久一点。

如果手机磕着了,碰着了,需要及时用正确方法修补的,不然手机会坏得很快。

而人生病了,也就是在非正常状态下,要去找医生或者自医,医生要做的就是给你用正确的方法修补一下,把不正常状态调回到正常状态。

正常和不正常

要弄清疾病背后的真相,还得知道什么叫正常,什么叫不正常。

有人说,这个太简单。

现在外面很冷,我要出去就得多穿点,顺应着天气,这叫正常;

如果我穿着短袖短裤就跑出去,这叫不正常。

这是中医观念里面的,中医观念认为人是顺应天地变化之气而成,所以我们顺应天地变化的规律,这叫正常。

如果我们反着来,就叫不正常。

换句话说,中医认为的正常就是“平衡”,人和自然的平衡,人和人之间平衡,人和自己平衡。

外面冷了,你多穿点,这就平衡了;

别人给你一个桃,你还他一个李,这就平衡了;

身体冷了,你吃点热的,这就平衡了。

这就是中医讲的正常。

但是,我们现在用科学观来认识“正常”不是这样的。

你跟别人差不多就是正常,你跟别人差别很大就是不正常。

现在还是外面很冷,假设100个人里面有99个人都是穿短袖穿短裤跑外面,你一个人穿棉袄,那你是不正常。

也许我打的这个比方有点极端,我再举个例子:

以高血压为例,现在的定义是以: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 这个范围来定义高血压的。

也就是说,把低于140的当成正常,高于140的叫做不正常。

那这个140怎么来的呢?

肯定不是拍脑袋决定的,是根据统计学来的。假设给1000个人测血压,然后算出得出一个界定值判断为反常。然后把这个界定值作为判定你有没有高血压。

换句话说,你是不是高血压,不是你自己能决定的,是由你身边的其他人决定的。

在理解“正常”和“不正常”这个问题上,西医和中医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我常常听到有人这样跟我说:

我偏头痛,去医院把身体查了个遍,可什么也查不出来,说我身体是正常的。

我这次去体检,我原以为我身体没问题,我也没什么症状,可是查出来血压高,血脂高。

身体明明有症状,是不正常了,可是指标数据正常;

身体没什么症状,在中医看来是正常的,可是指标数据不正常。

所以,你是要选择身体正常还是指标数据正常,这就是要自己做出选择的。

这是题外话了,我们要理解的关键是:中医讲的正常,就是平衡。

什么是阴阳

讲到这里开始点题了,了解中医为什么一定要了解阴阳。很多人会说,这看不见摸不着的阴阳太玄乎了,中医的理论是建立在“阴阳二气”上面,这就是不科学呀。虚幻的东西,怎么能指导现实世界呢?

我们前面讲到了,生病的人就是非正常状态的人,非正常状态的人也就是失去平衡的人。

那我现在要去给生病的人治病,实际上,就是让原来失去平衡的人重新回到平衡。

那这个平衡怎么描述呢?

平衡就是一个点,这个点其小无内,其大无外,后续有机会再跟大家介绍:这个平衡点就是太极,就是“一”。

道德经里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里面的一就是平衡;二就是阴阳。

医学,让人类恢复健康,就是要让不平衡回到平衡,就是要回到这个“一”。

你看,“医”和“一”,是不是发音相同,这不是巧合,古代的医就是要回到“一”。

一怎么生出二呢? 要想一个点始终保持平衡,就得有两股力互相作用。

就如同一个天平,中间的那个支撑点就是一,左边和右边各有一个托盘,一个是阳,一个是阴。当阴和阳相等的时候,这个天平就是平的,也就是说只有一个人阴阳二气对等的时候,才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大到宇宙,小到原子,都是两两配对的。不信的话,我给你举例。

有天就有地,有太阳就有月亮,有热就有寒,有男人就有女人,有上就有下,有外就有内,有生就有死,有动就有静,有成功就有失败,有正气就有邪气,有正义就有邪恶,有正电荷就有负电荷,有质子就有中子。。。

而,所有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阴阳。

你说阴阳是虚的,而它却是这个世界的真理,无所不包。

你能看到的,体验到的一切,不外乎阴阳二字。

了解阴阳,认识的不只是中医,而是世界的真理。

为了让阴阳的概念更加明确,还把哪些属阳,哪些属阴做了归类:运动的,明亮的,温热的,兴奋的,向上的,向外的,扩散的,开放的,都属阳。

静止的,晦暗的,沉静的,抑制的,向下的,寒凉的,向内的,凝聚的,闭合的,这一类属阴。

当你抬头看天看到太阳,为什么太阳叫做太阳? 因为它是明亮的,热的,具有无穷大的能量的,是最大的阳,就叫做太阳。

当你晚上看月亮,月亮本叫太阴,因为它是不发光的,没有热量的,所以叫太阴。

这听起来很虚幻的阴阳,实际上就是这个宇宙的法则,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逃不过宇宙法则的,科学自然也逃不过。

科学是在解释法则,比如我们通过显微镜看到了质子和中子,后来又看到了夸克,还看到了基因,你会发现这些都是成对出现的,无一例外。

而这个成对的规则,就是阴阳。

到底什么是阴阳,黄帝内经里做了概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中医观念里的阴阳

在中医观念里,可以把有形的身体分出阴阳来。

体表为阳,体内为阴;

上半身为阳,下半身为阴;

背部为阳,腹部为阴;

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所以腑为阳;

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泻,所以脏为阴。

为什么要分?为了更好的认识疾病。

阳病往往来的快,但是去的也快。阴病慢慢形成的,要去病也慢。

举例,感冒是病在表,属阳病,来的快但治起来快,就算不治,7天也可以自愈。

而一些里证,属阴病,比如癌症,这是长年累积形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治癌症只能慢慢调。

胆病比肝病好治,胃病比脾病好治,大肠得病比肺病好治,这是一般规律。

另外,中医不只认识到有形的身体层面,更是认识到无形的功能层面。这是中医治病最伟大的一个认识。

一个活着的人和一个刚死的人,在物质组成上是差不多的,但一个活的一个死的,是一样吗?

但如果用现代医学去认识的,他们是一样的,因为现代医学只能看到物质上的东西。

中医把身体有形的物质归为阴,把人的功能归为阳。所以,咱们现在明白了,为什么中医这么在乎人的阳气。阳气可以让你可以蹦蹦跳跳爬30楼都不喘气,阳气就是让想干什么都有精力去干,阳气就是让你更加阳光有活力,凡是跟人的生命活动相关的,都是靠阳气的。

在中医观念里,还有一句话:阳化气,阴成形。

换句话说,在身体里面,阳气阳气,阳是以气的形式存在的,以能量的形式存在,用肉眼看不见,但真实存在。

阴成形,属阴的最终以有形的东西呈现出来。身体内的血液,津液,肌肉肥肉,筋骨等都是属阴。

如果大家觉得还是不好理解,我们从大自然看到的“阳化气,阴成形”来理解吧:

晚上来了,小草上就会有露珠,等太阳升起来,露珠就会被蒸发成水气。这就是阴成形,阳化气。因为晚上的寒冷为阴,白天的阳光为阳。

冬天来了,很多地方就会下雪,等太阳出来,雪就会化为水,水再变成水蒸气。这就是阴成形,阳化气。因为冬天的寒冷为阴,冬天的太阳为阳。

阳化气,阴成形。学了这句话有什么用?

太有用了。

很多女性想减肥,不吃这个不吃那个,可最终减下来了吗?很多人都是喝口凉水都长肉。

为什么:阳化气,阴成形。

长出来的肉是阴,长肉就是阴多了。为什么阴多了,是因为你体内没有阳气,没有阳气把这些属阴的东西化掉。

你不吃主食,你可知道粮食都是生命的种子,它们都具备很强的生发能力的,它们可以提升你的阳气能量,而你却在喝冷水吃水果把身体阳气伤了,不止是长肉这么简单,还会长瘤,甚至还会长癌。

理解了阴阳,才能理解中医讲的话。

今天有人说,我有点肾虚,想补下肾,该吃点什么药好呢?

我反问他,你是要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呢?

一下傻眼了,原来肾虚还分阴和阳的哦。

理解了阴阳,自然就能明白这句话。

阴指的是有形的,肾主水,可以理解成肾水,所以肾阴就是指的肾水。

肾阴不足就是肾水不足,水不足会怎样? 阳就会偏亢了,阳就是能量,多余的阳可以化为火,火就往上走走到你的眼睛,走到你的嘴巴里。

所以肾阴虚的人,叫做阴虚则热,你晚上睡觉一阵阵烘热,感觉到咽干口燥,感觉到火烧到头上来了。

阳指的是无形的能量,肾主水,肾阳虚就可以理解成肾中能量不足,温度不足。

肾阳虚的人,就会脚冷,肚子冷,尿出来的尿都是白色的,肾还负责排废水,所以肾的功能不足之后,尿都兜不住就叫做尿频起夜多。

那中医怎么办呢?

我反复强调,中医要做的就是“回到一”,回到平衡。这是大道至简。

既然是阴不足,就加点进去,像六味地黄丸就是补肾阴的。

假设你原来的肾阴只有3份,肾阳有5份,那我给肾阴再加2份,这样肾阴和肾阳就一样了,就平衡了,外在的有热症状就没有了。

既然是阳不足,那就加点能量进去,用肾气丸就是补肾阳的。

假设原来的肾阴有5份,肾阳只有3分,再加2份肾阳,这样阴阳回到平衡了,外在的怕冷症状也没有了。

大家再回过头来想想,阴阳这些东西很玄乎吗?

没有,阴阳也好,中医也好都是来自于我们生活中的,中医不仅仅是一门医学,不止是帮助人类恢复健康,更是宇宙真理。

中医是站在宇宙的高度看人类,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把人为什么生病,生了病该怎么治认识得如此透彻。

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我为咱们的老祖宗留下来如此珍贵的智慧宝库而自豪,我为中医感到自豪。谢谢大家。#陈易玄##中医养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她在暴雨走回家那一段仍然是最吸引我的一段,如果有相似的经历,就会明白最崩溃的心情是你好像一无所有了,你真的已经很辛苦很辛苦,但是你还得带着这种心情爬那么多层楼回
  • 很快又要回学校了,假期放的很不真实,很虚幻,过得也很快,计划好像也没有完成,在家过于悠闲放松了,我好像不适合长期的呆在家里,这让我好像根本没有什么进步,但或许也
  • 妈妈们因为感谢大家溺爱我一个废话超级无敌多的号所以也来搞抽奖回馈了![哇][哇][哇]因为各位铁铁的支持,我尝试做一个数据科普粉,感谢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抱一抱]
  • ”解释为:所有的山川河流都治理好了,从此九州统一,四境之内都可以居住了,九条山脉开出了道路,九条大河疏通了水源,九个大湖筑起了堤防,四海之内的诸侯都可以来京城会
  • 没错,有一小部分万年历表,因为使用了独有的专利技术,可以正反双向调节,雅典的万年历就是其中的代表。顶级复刻表是根据纯正手表一比一开模定制的,模拟程度很高,基本上
  • ☀️呜҈呜҈呜҈҈我҈的҈天҈҈我҈的҈心҈❤҈️҈澎҈湃҈҈҈ ҈飙҈快҈的҈心҈脏҈跳҈҈怦҈҈怦҈҈ ҈҈我҈神҈魂҈颠҈倒҈҈ ҈躁҈动҈的҈心҈❤҈️
  • 一直藏在衣袖中的簪子拿了出来,顾容珩让她下次见他的时候簪上,这次应该算了吧。   他拍了拍胸口朝着商少霆道,“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你妈也跟着香薇去做脸,这咋一下子
  • #申永燮HEE[超话]# 240220 官咖更新【机翻】[HEE] 题目 骰子 6 HEE你好!!!!昨天在Simply K-POP做了舞台!!大家的应援声真的
  • 不管是外界的批判质疑还是自我的怀疑内耗都幸运一点离你远一点吧 爱一定会是你的盔甲是你成长的里程碑是敲醒你的警钟 好坏与否随风飘散 新的一岁重新翻篇 多快乐少压力
  • 可最后一只不一样,“金条”那条陪了我们一年半的金毛,最后脑炎去了汪星,从此我们都默默的认定了一件事,不再养小狗,因为实在没办法接受这份离开。捡到初六是刚看完《再
  • 阿夫杰耶夫卡失守之后,美西方集团大惊失色,于是媒体开始挽尊,各种淡化,说这个地方根本就不重要,这仅仅是战略性转移......而拜登火冒三丈,白宫的反应非常激烈。
  • ”妈妈知道自己理亏就走了,但是过后就给亲戚说我不孝,每月那么高的工资,居然不知道给她钱。我打电话给妈妈说:“我不知道你给亲戚们都说了什么,我问心无愧,我每月给你
  • [吐]@睡到自然醒fn大家总夸我,可是明明我平平无奇,今日有份工作找到我,我婉拒了,因为孩子,很多次工作的机会,都因为孩子无法接受,我并不优秀,只是我可以靠自己
  • 章嘉大師告訴我,這就像爬樓梯一樣,譬如十層樓,你不放下第一層,你怎麼能到第二層?這個是現在很明顯,在學校確實可以拿佛經寫論文,可以拿個博士學位,可以做個教授、佛
  • 》[心]《我們念佛還有雜念、還有妄想,跟這一句佛號混雜在一起,這個就會有魔事,功夫不得力原因在此地。》[心]《我們念佛還有雜念、還有妄想,跟這一句佛號混雜在一起
  • 看到什么、相信什么最终取决于审视它并观望不决的观众。轻易的窥视行为、轻易的嫉妒甚至仇恨都能轻易传达,这里的嫉妒伴随着厌恶。
  • 圣诞限定歌单(2023更新版)明天就是圣诞了,在21年做的【圣诞限定歌单】基础上做了一下修改,这次总计100首。”“Merry Christmas·圣诞狂想曲”
  •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 虽然本人打游戏的时候很功利,但是看到被aki爱着的大家感觉自己的灵魂都被洗刷干净了……P3R天下第一啊啊啊啊啊啊啊!不要着急,因为总会有人熬夜陪你,下雨接你,说
  • 在较早出发的选手中,个人计时赛U23世界冠军维多利亚·瓜齐尼(FDJ-Suez女子车队)一马当先,她以44.3公里/小时的速度,用时30分36秒完成了比赛,在比